回覆列表
  • 1 # 木奇

    中學讀過,差不多十年了。

    教會很多立身處世的道理,為了提高語言品鑑,寫作文有好例句才看完。

    應試教育下,為了分數啊!

  • 2 # 三國演義的智慧

    讀“小窗”的機會很偶然。雖然是一本薄薄的小品文,但是內容非常豐富,思想性很強,可讀性很強,實用性很強。

    關於人的品格與修養的內容:

    “淡泊之守,須從濃豔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

    大意是,一個人是否有淡泊寧靜的操守,富華的場合檢驗便知;是否有鎮定的節操,紛擾的環境驗證便知。

    很實在,也很實際。“濃豔”是條件、“淡泊”是目標、“紛紜”是條件、“鎮定”是目標,修身是方向和價值!

    關於交友之道的內容: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後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大意是,他人面前的誇讚不如在背後沒有詆譭;與他人相交時有好感不如久不生厭。

    這樣,我們就明白了在交友之道中,要用心的地方是什麼。交友之道有規律可循,重視規律,我們才能有成熟的人際關係。

    《小窗幽記》的內容非常豐富,值得大家認證的讀一讀。

  • 3 # 己悲物囍

    陳繼儒(1558年—1639年) , 字仲醇, 號眉公、麋公,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 人。明萬曆至崇禎時期著名的詩文作家、書畫家。青年時曾兩赴鄉試, 不中,二十九歲焚棄儒衣冠,絕意仕進,隱於山中,辭謝徵召,縱情山水,杜門著述,布衣終老。

    陳繼儒作為晚明山人領袖,在晚明時代地位很高、影響極大。他經歷豐富,思想博雜,是詩人、散文家、書畫家、評點家,同時也是大山人、大名士,和有名的暢銷書編纂家、出版家,經史子集、詩詞歌賦、術會稗官、雅玩清賞,無所不曉,是多才多藝,修養全面的通才,亦有“山中宰相” 之譽。①

    《小窗幽記》是陳繼儒讀史論經之餘,摘句節段編成的一本關於修身、處事、養生的格言小品集。全書分為“醒、情、峭、靈、素、景、韻、奇、綺、豪、法、倩”十二卷。每卷既獨立成篇,又相互關聯,藉以突出了眉公的人生十二字處事原則。②該小品集字字珠璣,句句美玉。文章別具一格,以微小觀大智,於諧趣見真知。最為可貴的是, 在《小窗幽記》中還處處體現著獨特的生活情趣, 讀來讓人覺得自然生動,頗具美好的小資氣息。《小窗幽記》是陳繼儒在民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部書,代表性地反映了他的文化。

    單從內容上來說,《小窗幽記》可謂是一部富含哲理、引人深思的人生格言文集。它涵蓋了立德、修身、讀書、為學、立業等諸多人生話題,對當代人的人格培育具有深刻的啟發意義。在立德方面,立足於大學生來說,現如今有的大學生奉行完美主義,事事力爭盡善盡美,甚至因此產生爭強好勝、嫉賢妒能之心。可是否知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人?“人只把不如我者較量,則自知足”,如果把自己的處境與不如自己的人相比較,那麼自然會感到知足,反之,則會處於痛苦之中。眉公在《小窗幽記》給這類大學生的啟發便是:消除攀比、平衡心態。

    而在修身方面,《小窗幽記》闡述的是:一方面,面對紛紛擾擾、燈紅酒綠的界要懂得“己情不可縱,當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在紛亂的外界環境中要持“淡泊之守”。 “豪傑向簡淡中求”,一個人要想成為豪傑,總是要經歷千辛萬苦, 要學會簡樸平淡。“多躁者必無沉潛之識,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 要想做到具有意氣激昂的氣節和高人一籌的見解,須摒除心浮氣躁、畏難怯苦。另一方面,修身還得做到“以學問攝其躁”。同樣從在校大學生的角度來說,現在很多在校的大學生雖然才智英敏,但大多數不能沉下心來學習。《小窗幽記》告訴我們要能“多言語以當貴,多著述以當富;載清名以當車,咀英華以當肉”。把沉默少言當成一種可貴的姿態,把著書立說當作富足,能夠將高潔的清名當作車,將華美的文賦當作肉,汲取的是精神食糧,收穫的是精神財富,這是一種人生求學的態度。當今社會物慾橫流,而大學又是社會的縮影,大學裡有著太多的追求和喧鬧,若心地浮躁便極易迷茫空虛、渾渾噩噩。

    《小窗幽記》描寫了眉公清靜淡雅的愜意生活:“淨幾明窗,一軸畫,一囊琴、一隻鶴、一頤茶,一爐香,一部法帖,小園幽徑,幾叢花,幾群鳥,幾區亭,幾拳石,幾池水,幾片閒雲”。《小窗幽記》所展現的獨特的愜意恬淡生活閒趣,如同一幅幅美麗的圖景展現在我們面前。花影、樹陰、花落、寒光、清影、楚之暮天、瘦竹、天河、白露、皎月、輕寒、白雲深處、 竹色、瀟疏等等,讓我們身臨其境,宛若畫中。“閒步吠畝間,垂柳飄風,新秧映浪,耕夫荷農器,長歌相應,牧童稚子,倒騎牛背,短笛無腔,吹之不休,大有野趣。 ” “夜闌人靜,攜一童立於清溪之畔,孤鶴忽峽,魚躍有聲,清入肌骨。 ”“春雨初霧,園林如洗。開扉閒望,見綠疇麥浪層層,與湖頭煙水相映帶,一派蒼翠之色,或從樹梢流來,或自溪邊吐出。支籠散步,覺數十年塵土肺腸,俱為洗淨。”這些閒適清幽之象,清新淡雅,秀麗雋永。 也許是所謂“詩中有畫”了。如此清靜淡雅,禪意甚濃的生活,令人無比嚮往。在一定程度上啟迪我們學會享受當下生活,多使用“發現美的眼睛”,寧靜祥和、不浮不躁,自會有清逸曠達之心境。

    在處世交友方面,《小窗幽記》提及的總原則是“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後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當面稱讚別人,不如背後不講壞話;與其讓新朋友感受到初交的熱忱,不如讓老朋友感受不到長久相處的厭煩。真心相對,賽過表面文章。也許乍見感覺甚為良好,然而“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隨著交往的深入,歲月磨去初交的新鮮感而將彼此的缺點逐步暴露。對於處世交友,《小窗幽記》給我們的第二點啟迪是,交友的過程應當是“先淡後濃,先疏後親,先達後近”。交朋友要由淡薄達到濃郁,由疏遠達到親近,由接觸達到相知。 交朋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要獲得真正的知己更是困難。掩卷遐思,在這幽緲的氣息裡,彷彿看見一個智者的模糊輪廓,顫動在歷史長河的粼粼波光中。書卷裡除了高蹈超脫的哲性,還存有某種雋永、慎密的理性思維。”

    由此很好奇《小窗幽記》是“何方神聖”,首次觀之以為妙哉,後來置於床頭,春夏秋冬晨鐘暮鼓喜怒哀樂愁,都讀上幾句。《小窗幽記》其格言玲瓏剔透,促人警省;書中摘聞駢散各具,琅琅上口,易讀易記,作為一名的理科生,都願意經常讀之誦之,直至熟稔成誦,可見其魅力無窮。

    綜上可知,眉公的《小窗幽記》不僅蘊意雋永,而且寓哲理於平實,藏深刻在簡言,可以說是雅俗共賞。對於當代人,尤其是在校大學生來說,是修身立德的導師,為人處事的方向標,為學立業的航標,值得我們每個人去細細品讀。邂逅一本好書,如同在清涼的夏日午後,邂逅一個人,對飲香茗,眼波流轉,歲月安然。我希望更多人可以體會到這種欣喜

  • 4 # 梅姝

    《小窗幽記》品而生幽,我以前寫過一篇隨筆,表達了我對《小窗幽記品》的喜愛,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幫助:

    “詩禪酒畫皆有意,真意只存吾心底”。讀著這樣的句子,總有一種“皎皎無纖塵”的境界。在這個悶熱的時節,明陳眉公的《小窗幽記》帶給我一絲清涼,解去酷熱之感。

    這本書買了很久,一直放在枕邊,入睡前看幾眼,寧神增智,領悟處世思想之真諦,睡眠也異常的好起來。

    看《小窗幽記》最喜歡靈篇。“一言靈天下,百世光景新。”這是靈篇的開篇。“天下有一言之微而千古如新,一字之義而百世如見者,安可泯滅之?故風、雷、雨、露,天之靈;山、川、民、物,地之靈;語、言、文、字,人之靈。此三才之用,無非一靈以神其間,而又可泯滅之?”這靈是什麼呢?空靈、靈妙還是靈動,很難詮釋的。我們就暫且歸之為神靈吧。就如同韓愈的詩句“草色遙看近卻無”,只可意會無法正確表述。細細品來每篇每句,總有“悠然見南山”之感。

    三才之中,人為萬物之靈。在我們立於天地之間,欣賞大自然的種種靈妙時,心底的靈性便可與大自然相近相知,從而心生無限的生機與靈感,這麼多的妙趣,我們又怎能失去這美好的靈性呢?那麼就把握住它,捕捉下來。

    最近和朋友聊天,常有人說我寫的東西很生活。我說生活以外的,我也不會寫呀!雖是玩笑,卻也是實言。言為心聲,看一個人的文章,便可洞悉一個人的生活。我愛自然,愛生活,也就只好用笨拙的筆記錄著生活的點點滴滴。

    “詩禪酒畫皆有意,真意只存吾心底”。“人有一字不識,而多詩意;不偈不參,而多禪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曉,而多畫意。淡宕故也。”不識字卻充滿詩情,不參禪卻充滿禪心,不喝酒卻明瞭酒趣,不玩石卻多有畫意,功利之外仍能找到無拘無束的意境,可見這詩情、畫意、禪心、酒趣就藏在每個人的心中。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沉溺於功名呢?塵心過於執著,即使滿腹經綸,才高八斗,也毫無詩意;即使在菩提樹下,又怎麼有禪意呢?太多的貪婪、太多的心機,束縛了人性真情的流露。這讓我想起了傳說中的濟公。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濟公可謂是把佛家的所有戒律都破了,在那些師兄的眼中,他是佛門的“恥辱”。可是他到處行俠仗義,解天下黎民百姓之憂,在百姓心中他被尊為“活佛”,在那些達官貴人的眼中又何嘗不是呢?放下功利,恬淡暢適,無為而為,才會滿懷情趣啊!看透名利生死關,方是人生大休閒;聽得春花秋月語,識得如雲似水心。人無慾必挫,欲太大必失。

    又見一簾幽夢中的綠萍,曾因愛而生恨,用盡了各種辦法折磨紫菱和楚濂,同時,自己心裡也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最終在大家的幫助下,放下了仇恨,還欲促成紫菱和楚濂,可為真正的超脫。費雲帆的一句話讓我感受極深。天堂和地獄同時在我們心裡,選擇了天堂就會一生快樂,選擇了地獄就會仇恨一生,痛苦一生。真意只存吾心底。卻也需要我們自身去照顧,去感知。

    靜夜之中,放下紅塵的煩惱,一杯香茗,一部好書,墨香淡淡,茶香盈懷,取己之所需,棄凡塵之煩惱,不失為人生樂事。這時的心靈,脫離了日間的瑣事,不會受時空的侷限,不會塵俗的束縛,自由的飛翔。時而掩卷長嘆,時而浮想聯翩。閒暇之時,帶上家人,遍訪名山古蹟,樂於山水,親近自然。終覺青絲褪盡皆不悔。

    真意只存吾心底。品而生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理財是為了人生更自由,請問這是愛玩的表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