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來越夏盼秋過冬
-
2 # 唐家口九哥
現在人的壓力大多數是精神上的壓力,以前的人壓力大多數是生存壓力,就是活下來的壓力,現在人的壓力是活的好的壓力。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1968)認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等級構成。人類基本需要是按確定的等級排列的,生理需求最強,接著依次是安全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可以說,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只有滿足了初級需求,才能去追求中高階需求,低階的需要是人生存的基本條件,高階需要能引發更深刻的幸福感、寧靜感。高階需要的滿足需要更多的外部和前提條件,當基本需求都“得到”或“得到過”滿足時,通常人們認為高階需要更有價值,也願意犧牲一些初始需求如放棄財富追求個人實現。對高階需求的追求與滿足才能導致更偉大、堅強和真實的個性。自我實現的人往往都是跨過(低階需求得到滿足、滿足過或者苦行)初中級需求,追求個人價值實現的人,完善、正義、真、美、善等都屬於高階需要的範疇。
從這個理論來看,以前的人多數的是經歷前兩個需求層次的壓力,現在的人多數是經歷後三個層次的壓力。
有一項統計中國在新中國之前的人的平均壽命只有35歲,吃不飽穿不暖,還有戰爭的威脅是大多數華人的常態,像馮小剛根據歷史拍的電影《1942》就是記錄解放前河南一個省鬧饑荒餓死了幾百萬人的慘劇。
到了2020年華人的平均壽命是多少了呢,77.3歲,比解放前提高了一倍多,而且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現在的中國已經基本解決了貧困問題。現在的中國只要是一個健全人,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地方靠自己的勞動都不會吃不飽,穿不暖了。
我認為以前的人,為了生存下去的壓力更殘忍,更難受,要比現在更大,也許我們現在的人很難體會到之前人為了吃為了安全那種絕望的處境。現在的人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壓力,獲取尊重和自我實現。但是這種壓力也不容小覷。據統計2007年中國的抑鬱症患者就有3000萬左右,到了現在已經過億。可以說富貴病對我們的危害也是很大的,我有一個同事就是因為老公患有抑鬱症離婚了。
所以說我覺得小時候我們教科書裡面學的一手抓物質生活一手抓精神生活還是很有必要的,不可偏廢。我們都富起來了,也不要忘記精神生活建設,要追求健康的精神需求,不要寵溺孩子。可以說現在給我們提供了中國歷史上最好的環境,我們堅持不忘初心,不忘本,一定能活的很幸福。
回覆列表
現在人的壓力大一些吧!
像以前人員流動很少,有些人基本上一輩子就生活在出生地,接受到的外來資訊也少,社會發展也緩慢,人就被囿於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裡生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