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orest醫生祥子
-
2 # 仰望天空
許多人的感冒症狀是一樣的,但中醫會開出不同的藥,為啥。因為你可能是熱感冒,他是風寒感冒,另一個可能就是病毒引起的。當然古代不知道有病毒,不過不影響他們的辯證治療。找對問題的根才能對症下藥。
-
3 # 定志丸
傷寒雜病論,在大陸一般以趙開美版為主,有的是桂林版,還要其他版本的。你說的兩種辯證方法出現在同一本,幾乎不可能的。古文,言簡意賅,就是因為這樣,才有很多爭議。解釋傷寒論的書汗牛充棟,不同臨床醫生解釋不盡相同,可以理解的。辯證要整體觀念又要因人而異。也有異病同治,同時也可能同病異治。在古籍中多見。
-
4 # 文字領域工作者
我以為是這樣,管他幾種,在真實的臨床執行中,把病的寒熱和藥的寒熱概刮一起,就出現了兩種辨證法,其實也是一種,藥有寒熱,病也有寒熱。要不然怎麼醫病嗎。
《傷寒雜病論》十六卷是張仲景對婦人經、孕、帶、產等婦科雜症的辨證論治,根據病情不同,採取了相應的方藥對症治療。由於方藥較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就您這個問題來說吧,中醫理論講究同病異治或異病同治。《傷寒雜病論》同一本書有兩種治法(是多種治法),其實就是同病異治。那麼什麼叫做同病異治呢?首先咱們先把這些概念搞清就會明白了。
“同病異治”就是指同一種疾病,由於發病的時間、地域不同,或所處疾病的階段或型別不同,也或者患者的體質有異,反應出來的證候也就不同,所以,治療也就不相同了。
打個簡單易懂的比方來說,同樣是感冒,感冒也有風熱、風寒之分,一個人得了感冒,剛開始他表現為打噴嚏、流鼻涕,伴有輕度發燒,這會兒大夫就會看舌察脈,辯證施治,結合問診,先問問病人有沒有著涼受寒的情況,流鼻涕是清鼻水涕還是粘稠鼻涕,或者是黃稠鼻涕。
你看,就一個問診就大致上問出了病因,如果清水鼻涕就是受涼了,結合淡白的舌苔,中醫就可以診斷為“風寒感冒”;若是黃稠鼻涕,加上又有舌苔發黃,那麼就是“風熱感冒”。你看,就這一個感冒,即使是一個人得了,治療方法就有很多種。再看看有沒有合併症,或許合併了咳嗽,或許有合併了厭食,也有渾身痠痛的,這樣治療起來就是中醫所說的“加減運用”了。
再比方說,一個人北方人去南方出差,偶感風寒,出現了感冒發燒還有點微微出汗,在外地醫生就給他開了桂枝湯,喝了一劑就回到北方來了,雖然症狀有所改善,卻又有點咳嗽吐痰,北方的大夫又透過辯證給他開了“小青龍湯”或者“麻杏石甘湯”,這就是同病異治。
所以,中醫典籍的內容看似複雜,其實很簡單,關鍵就是看你是否用心,能夠深入到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裡去分析,你會發現,傳統文化皆源自於生活,很多事情,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