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趣Discovery

    這句話大致是正確的。

    首先我們要統一一下什麼是品牌營銷,我認為品牌營銷其實是一個持續打造品牌認知的過程。如果想要持續的打造認知那麼重複就是最好也是最基本的手段,這樣會形成品牌的無形資產。

    例如可口可樂,麥當勞、肯德基、NIKE這些品牌每個人都知道,但是一樣每年投入鉅額的廣告費,就是這個道理。

  • 2 # 吳航工作室

    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做品牌營銷,不斷的重複實際上是一種不斷的進行復利投資的行為。

    先來看下什麼叫複利。

    複利(Compound Interest),是指在計算利息時,某一計息週期的利息是由本金加上先前週期所積累利息總額來計算的計息方式,也即通常所說的"利說利","利滾利"。

    我們做品牌營銷,不斷的重複,就是不斷的在給品牌增加複利。

    一個商標,一句廣告語,不斷的重複,不斷的傳播。一傳十,十傳百,多年的積累下來,最終會達到非常驚人的傳播效果。

    舉個例子,可口可樂的標誌,1885年到誕生到現在,基本上沒有變動。所以可口可樂的標誌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僅僅只是一個飲料的商標,而是成了全世界的超級文化符號。

    百事可樂的標誌,從誕生起就不斷的在修改,在變化。看起來是在不斷適應新的潮流,但實際上每一次變化都把原來的商標的群眾基礎摧毀掉了。每換一次標誌,在原來的標誌上的投資就基本上歸零了。所以可口可樂成了超級文化符號,百事可樂不是。

    所以我們做品牌營銷,如果方向是正確的,就在這個方向上不斷的去重複。而不要輕易的去改變、推翻。

  • 3 # 摩天之星總裁商學院

    品牌資產是企業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正如海爾Quattroporte張瑞敏所說的,企業所有的資產廠房、生產線等其實都是負債,只有品牌才是真正的資產。因為其會隨著時間增值,產生溢價。擁有品牌資產可以說是一家企業存在的最大底氣。但要經營出品牌資產卻不是容易的事,它不僅需要財力、人力、時間的投入,更需要不斷的情感投入。品牌塑造者只有真正對品牌投入感情,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格化品牌,才會以此吸引相同特質的人群。在企業傳播中,品牌資產依賴消費者而存在。所以只有透過品牌營銷找到屬於品牌的那群人,品牌資產的命題才成立。

    品牌營銷要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群人,首要的是旗幟鮮明的表明自己的身份定位,即品牌定位。旗幟鮮明,意味著不能模稜兩可,不能態度曖昧什麼都想要。尤其是中小企業,應該意識到在市場越發細分的情況下,每個人都只能得他該得的那一部分,剩下的市場份額留給市場就好。而透過市場變化可知,即使沒有2020年的黑天鵝,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商業生態系統的逐步成熟,縱深向深耕好自己的領域,在該領域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也已是中小企業的最優選擇。因為只有如此,中小企業才能建立起自身不可被替代的核心優勢,從而擁有向產業上下游議價的能力。所以弱水三千,取一瓢飲就好。一旦貪多貪大,最後很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這就是品牌定位要旗幟鮮明的原因,旗幟鮮明,表明的品牌對市場的企圖,體現的也是品牌對自己的自信和對特定消費人群的誠意。

    定位明確之後,如何與特定人群建立連結是接下來品牌營銷的重頭戲。其中只有一個核心,就是品牌應在能力範圍內,透過各種各種渠道、運用各種方法,不斷向人群廣播自己的聲音。在工業時代,這一步驟相對簡單,因為媒體是中心化的,大眾基本被電視螢幕鎖定,所以只要投放電視廣告,品牌就能觸達到自己的核心人群。但在網際網路時代,媒體是去中心化的,人群是分散的。品牌的特定人群很可能分散在了不同的社交娛樂平臺上,每個平臺又有自己的玩法和規則,使得品牌營銷的命題變得異常複雜。不過雖然營銷內容變得更加複雜,但好處也顯而易見。在去中心化媒體時代,只要品牌足夠了解自己的消費人群,掌握各種平臺的營銷玩法,就能以低成本實現極佳的品牌營銷效果,這比工業時代品牌毫無話語權,只能依賴電視平臺制定廣告預算划算得多。特別是隨著使用者大資料上雲和演算法最佳化,在分散的去中心化媒體時代,實現精準的使用者觸達,在各個分散平臺上找到目標人群已不再是難題。數字經濟時代,品牌營銷面臨的是新的考驗,考驗的是品牌及企業的數字化運營能力。

    在企業品牌傳播中,品牌營銷在與目標人群建立連線後,還需要進行長期的使用者運營,透過使用者運營建立起核心使用者群,如此才能讓品牌資產真正有所依附。總之,品牌資產塑造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人力、物力、時間、情感等多方面的投入,非常考驗企業耐力。但也好處多多,一旦建立起來,企業將進化到新的階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一些賣房的中介或顧問都說他們帶去會比自己去售樓部買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