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邊城》是沈從文創作的中篇小說,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16
回覆列表
  • 1 # 菩妖妖

    沈從文曾說:“我要表現的是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他說他寫《邊城》的時候“心裡懷著不可言說的溫暖”。

    再讀《邊城》,你的心裡盪漾著的是什麼?溫暖還是惋惜?

    邊城。茶峒。小溪。白塔。

    歲月如歌,寧靜平和。

    一 山水多嬌,兒女長情

    那條白河,深潭中被陽光映照,河底有小小白石子,有花紋的瑪瑙石子,全都清晰可見。水中游魚嬉戲,像浮在空氣裡。兩岸都是高山,山中細竹,長年深翠,綠得逼人眼。

    近水人家大多住在桃杏花附近,春天時只要注意,就會發現:

    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

    如此怡人天然之境,才生出聰明正直純潔善良的兒女,山水如此多嬌,兒女也長情。

    二 從前車馬慢,人心足

    小溪為川湘來往之道,只是限於財力不能搭橋,就安排了一隻方頭渡船。這渡船一次連人帶馬,大約可以載二十位搭客過河,人數多時則反覆來去。

    渡頭為公家所有,因此過渡人不必出錢。有人心中不安,抓一把錢擲到船板上時,管渡船的必然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裡去,一副吵嘴時的認真神氣:“我有了口糧,三鬥米,七百錢,夠了。誰要這個!”

    這哪成?凡事求個心安理得,出氣力不受酬誰好意思,不管如何還是有人要給錢的。

    管船人推卻不過,也為了心安起見,便把這些錢託人到茶峒去買茶葉和草煙,將茶峒出產的上等草煙,一紮一紮掛在自己腰帶邊,過渡的誰需要這東西都大方送出,茶葉泡大缸茶水供過渡人暢飲。

    小溪潺潺,歲月悠悠,從前車馬慢,人心足。外界不可與此地同日而語,遠近不如你。

    三 芳華永逝,梁祝化蝶

    老船伕的獨生女,十五年前同一個茶峒軍人唱歌相熟後,很秘密的揹著忠厚的父親發生了曖昧關係。

    一同去生既無法聚首,一同去死應當無人可以阻攔,這樣的想法使戍屯兵首先服了毒。

    老船伕的女兒卻因腹中骨肉,拿不不定主意。事情已經被當渡船伕的父親知道,父親卻沒有說過一句有分量的話,只當沒聽到過這事情一樣,仍然把日子過得平靜如水。

    女兒羞慚又憐憫,依舊守在父親身邊。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後,卻到溪邊故意吃了許多冷水死去了。

    人生苦短,情意綿長,剎那芳華消逝,那情卻如梁祝化蝶,相伴相隨,永不分離。

    四 是真情還是交易

    妓女與水手,本是交易。

    感情好的,別離時會咬著嘴唇發誓,約好了“分手後各人皆不許胡鬧”;四十天或五十天,便都待著打發這一堆日子,把自己的一顆心緊緊縛定遠遠的一個人。

    尤其是女人,情感真摯痴到無法形容,男子過了約定時間不回來,常常夢裡各種情形出現。

    他們的情雖與普通愛情不同,但是整個身心都為那點愛憎所浸透,見寒作熱,忘了一切。

    正是這一點反而顯得更真切一點,渾厚一點,也更糊塗一點。

    今天的人,在婚姻裡,如果能如此憨痴,離婚率大概不會如此之高了。

    五 春風十里不如你

    端午。划船。

    翠翠與儺送相遇,一個說“悖時砍腦殼的”,另一個說“叫大魚吃了你”,俏皮的話語掩不住兩顆青春萌動的心。

    當儺送遠走他方,翠翠打定主意要等他回來,哪怕那只是一個夢。

    不禁慨嘆:人生若只如初見,怎來如此多遺憾?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邊城故地,物去人非,依舊是春風十里不如你。

    世外邊城,微風吹過,像蒲公英飄進心田,每朵小傘都播下一顆種子,溫暖,美好。

  • 2 # 緬甸翠源珠寶

    很久以前讀過《邊城》,大約還記得翠翠和她爺爺的故事,記得爺爺的公道無私,不貪婪且樂善好施;記得翠翠象只小山雀機靈,象璞玉一樣美麗可愛,也記得那愛著翠翠的老大老二兄弟,湘西的山水那麼美,可沈前輩卻收成了悲劇,看罷,總覺得是久盼的新衣服被燒了個洞,心頭是久久散不去的遺憾。

    今晚重新拿起《邊城》,順著沈老師編織的青山綠水再回湘西,竟無意間被翠翠父母的悲愴愛情酸了眼睛。雖然沈老師只用了三兩句帶過翠翠的出身,可那是怎樣的一個不忍直視的場景啊?心情久未能平復,是什麼要了那對衷情者的命?

    在那樣的環境下,一對年輕人走也不能走,留也不能留。走?那翠翠的父母又怎忍心舍下相依為命的老父親在風雨的渡口獨自飄零?這種事怎是那有情人能做得出來的?留?不能留!翠翠的父親是軍人,留是犯軍規,是逃兵,逃兵抓到了也是死罪。好象是有活路的,也就是那對年輕人從此一別,揮淚斬斷情絲,各自天涯,重新過回從前平靜的生活。那樣是可以活下命的。可是,自古那個不知道是誰發明的“情”字,最揪人心了。不能走,不能留,更不能分!那痴情的烈漢只有一死,讓自己的靈魂,自己的軀體永遠留在了那多情的山水間,這算是為愛守護麼?我也沒了答案,也替他想不到出路。按說,那一個男人走了,故事完全可以讓翠翠的母親活下來:守護著愛情的結晶,照顧著老父親,還有愛人永在的那堆新土。它年年春天會綠,會有野花香,會有小鳥和蟲子的歌唱,就這樣活下來不也很好麼?可是,沈老師在這裡用翠翠母親在月子裡喝冷水殉情這一悲劇,來充分體現湘西女子的一諾千金,體現湘女的痴情。你不在了,我也不活!何況你是因我而死!

    故事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而我竟隨了沈老師的神筆誤入青山綠水深處。文中翠翠與那兩兄弟的情感糾葛,這也許是我們年少時的一個夢。那夢,也許一直在和自己有關的人心裡糾纏,彼此中意,卻又互相揣摩。總想著一個眼神,一句欲說還休的話,一次有意無意的試探,你就會懂我的心思。而事實是,造化弄人,那句止於唇齒的話還不及說出口,再見,其實已是永別!再見,你已不再是珍藏多年的他!可憐!可悲!可嘆!而我卻是可笑的!

    懷了一顆乾淨的心一讀再讀《邊城》,宛如那青蔥少年,正從水草茂密的山路出發,一路唱了清脆的情歌走來,而我躬身掬起一捧清澈的山泉相迎!

  • 3 # 海海文化閒談

    《邊城》是著名作家沈從文寫的,主要講述了一個受命運捉弄的女孩,在遭遇愛人的遠離和親人的逝去之後,獨自等待心上人回來的故事。

    當我第一次讀《邊城》的時候是在大學時期,當時覺得這僅僅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參加工作之後再次閱讀《邊城》,卻發現這本小說帶給我不同的啟發和領悟。

    首先,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是沒有資格說愛的

    這本小說中所有的悲劇源頭都起源於女主人公翠翠的母親。她年輕時義無反顧地愛上了一名軍人,為了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不惜拋棄自己的父親遠走高飛。

    後來她懷孕了,生下孩子之後,選擇了自殺。卻將年幼的孩子留給了自己年邁的父親。她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造成了後面一系列的悲劇。所以一個不負責任的人是沒有資格說愛的。

    他看中了船總順順的大兒子天保,然而翠翠卻與天保的弟弟儺送產生了感情,或許是為了顧及到爺爺的感受,翠翠並未向爺爺挑明自己對儺送的感情。

    翠翠和爺爺在兩兄弟之間猶豫不決,最終卻讓兩兄弟產生嫌隙,也使得天保負氣離家,意外身亡。心懷愧疚的弟弟儺送也選擇遠走他鄉,留下悲痛萬分的翠翠和爺爺。

    爺爺無疑是愛翠翠的,但是他的這種愛太過沉重,以這種錯誤的方式愛翠翠,也間接使翠翠的命運發生了悲劇性的轉折。

    再次,直率坦蕩的愛情才能獲得幸福

    儺送和翠翠可以說是一見鍾情,這本來應該是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然而他們的愛卻太過含蓄,從未向對方表明心跡。

    也許在最初的時候,他們能夠坦坦蕩蕩的說出來,爺爺就不會向天保多次示意,而天保或許也會接受現實,放棄對翠翠的追求。

    正是他們這種含蓄不坦蕩的行為,才使得爺爺左右為難,也使得天保誤會重重。

    最後,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天保的離開以及意外死去,直接導致了翠翠後半生的悲劇。

    從小說中的描寫來看,天保是應該是一個人品極其周正的小夥子,但是他應該也是一個極其脆弱敏感的人,僅僅面對感情上一個小小的挫折,他就沒有勇氣承擔,而是選擇躲避和逃離。

    天保的意外是他自己的懦弱造成的,與別人並無關係。

  • 4 # 傳統文化小神嘆

    《邊城》是沈先生的代表作,發表於1934年,小說描寫了山城茶峒碼頭團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與擺渡人的外孫女翠翠的曲折愛情故事。

    《邊城》中所描繪的茶峒是一個夢幻般的地方,山清水秀,美不勝收。在這樣一個唯美的地方,一切都很淳樸,生活淳樸,風俗淳樸,以至於連愛情也很淳樸。

    沈先生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給人一種詩意。沒有扣人心絃的懸念,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氛圍,更沒有曲折跌宕的情節,但沈先生能夠深入到人物的內心深處,以簡練而又細膩,散淡而又自然的筆法刻畫出人物的心理,使你情不自禁地融進人物的心靈世界。

    《邊城》裡的人民質樸,不存在爾虞我詐的奸險用心,鄰里之間和睦相處,患難與共。他們樸實無華:像老船伕拒收過渡人塞來的錢;到集市買肉時賣肉的老闆給他多稱一些;還有船總順順也總是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在老船伕過世時,面對無依無靠、孤苦伶仃的翠翠,順順盡釋前嫌,忙前忙後……這就是湘西的風土人情,這就是質樸的邊城人民之間濃濃的一份真情。良好的民風世代相傳,造就了邊城的山水情。

    如詩的邊城,詩意地演繹著人生,詩意地演繹著生活。書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著完美,而翠翠的無限期等待又顯示著不完美,或許這就是需要我們去咀嚼的地方。沈先生的寫作滌盪著清靈之感,書中的結尾也給予了我們一個遐想的空間……

  • 5 # 詩詞名句鑑賞

    或許,有遺憾,才會被長久的記住。

    再讀《邊城》,依然回味無窮。尤其是結局的那一句:這個人也許永遠也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讀過《邊城》後,時常幻想著翠翠的心上人最終回來了,並且和翠翠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 6 # 山中徐行

    第一次讀《邊城》是高中的時候吧,那時讀的書不多,懂的事也少,而且課業繁忙,就囫圇地讀完了。

    以至於,最後留在腦中的印象,就只有天保的死,翠翠夢中採了一把虎耳草等零星的殘片而已。之前只聽說這本書好,但不知其為什麼好。也沒有多去感受思考。

    第二遍讀完《邊城》。邊讀邊讚歎,寫得好啊,這文字太清澈乾淨有味道了,像極了書中的那條河。小說裡除了故事外,還有散文,還有詩,更有美。

    當然,要修煉出這麼美妙的文字,得有怎樣的天賦和後天的努力啊!這是其一。

    其二呢,被故事打動了。不記得第一次讀時有這樣的感動。故事說白了很簡單,就是一段三角戀愛:兄弟兩人喜歡上同一個姑娘翠翠,可翠翠只喜歡二老儺送。然後,大老天保死了,二老儺送也不回來了。但是,在作者的筆下,這個故事變得悽美動人。各人的名字也預示了個人的結局。

    除了《邊城》外,還讀了一些作者的自傳、雜文等。透過作者的自述,瞭解了他筆下的世界、生活、人生以及他描寫記錄這些世界、生活、人生的原因。

    再讀《邊城》,也讓我更瞭解作者的意圖目的以及緣由了。這是第三點。

    或許還有點別的,得再讀讀,再回味回味,才能咂摸出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寡婦招婿,生下的兒子應該姓什麼?有什麼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