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傳琦166
-
2 # 浮生成子
這兩部書我都看完了,鬼吹燈結構完整,人物形象個性鮮明,胡八一具有那個時代獨特的人格魅力。盜墓筆記故事情節豐富曲折,人物眾多,讀者跟多理解的是故事本身,跟著作者挖的一個又一個坑走,所以有點淡化了人物形象。
-
3 # 絕密卷宗
是的,盜墓筆記從故事完整性來說肯定是不如鬼吹燈完整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盜墓筆記的不完整也恰恰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南派三叔雖然挖了很多坑,但是他挖的這些坑有很大一部分,比如青銅巨門裡面的景象何嘗不是給我們讀者營造了大量的想象空間。比如盲冢等等,這也大大加強了盜墓筆記的可讀性。留個讀者留下大量的想象空間。很多電影的結尾也喜歡用這樣的方式。這樣可以使得故事更具有回味性。盜墓筆記裡面的人物也確實一定程度上比鬼吹燈裡面的人物塑造的更加完整。包括前世今生的歷史都有介紹。人物鮮活度也非常高。鬼吹燈則勝在故事的完整性上。霸唱把每個故事都講得酣暢淋漓,看起來也是非常過癮的。就是有的人物歷史家族等等沒有盜墓筆記講的詳細。盜墓偏向陰謀論,這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地方,每個小事情背後都有大陰謀。鬼吹燈偏向現實主義,沒有那麼多陰謀論。但教科書式的盜墓過程也是非常好看。
-
4 # 雷死人不償命囧圖集
《鬼吹燈》這部小說開創了盜墓流小說派系,2006年在網上釋出,一時間掀起了盜墓小說熱潮,作為盜墓類網路文學的開山鼻祖,《鬼吹燈》在書迷們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僅時隔六個月,另一部盜墓小說也火爆全網,它就是《盜墓筆記》,《盜墓筆記》大火之後,此後的十多年時間一直和《鬼吹燈》一起並列為盜墓文學中的兩大魁首,其他同類型的小說幾乎無出頭之日,因為這兩部小說的地位在粉絲心中都太高,熱度也相當,可以說盜墓文學這碗飯已經是被《鬼吹燈》和《盜墓筆記》瓜分殆盡了。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只要有了兩大同型別作品同時火爆,必然會有人拿這兩部作品相比較,比哪個更好看,哪個更正宗,這樣一比就會引發站隊效應,兩部小說在人氣上幾乎是不相上下的,但在好評度上,《鬼吹燈》無疑是領先於《盜墓筆記》的,甚至站隊比率《鬼吹燈》要比《盜墓筆記》高出很多,七三乃至八二的比率。同樣是盜墓界的大佬,為何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會比天下霸唱的《鬼吹燈》口碑差那麼多呢?原因無非就兩個。
先入為主,後來者必然矮一頭
這個是無法避免的槽點,大家都知道《鬼吹燈》釋出在前,《盜墓筆記》是緊隨其後,而且南派三叔也曾親口說過寫《盜墓筆記》就是致敬《鬼吹燈》,瞭解的多一點的朋友應該知道《盜墓筆記》一開始就是連載在“鬼吹燈貼吧”裡的同人小說,也就是“七星魯王墓”寫完之後才被磨鐵發掘並簽約,這才有了大家看到的《盜墓筆記》。
當你認識到這件事的時候你就知道為什麼《鬼吹燈》一共分八部,而《盜墓筆記》也是八部,為什麼《鬼吹燈》裡有鐵三角,《盜墓筆記》也有鐵三角,而且還都有一胖子,甚至還都姓王,無論是主角陣容還是故事的段落,《盜墓筆記》都是照著《鬼吹燈》的模子寫的。有了這些因素,大家也能理解為什麼總有人捧《鬼吹燈》貶《盜墓筆記》了。
哪個更正宗?哪個質量更高?
這個問題就有點顯而易見了,相信讀過這兩部書的朋友都有一個感受,兩本書的名字應該調換一下,鬼吹燈聽上去像是一部玄裡玄乎的小說,但是看完之後才發現,這部小說裡面的各種細節描述都極為考究,上到盜墓四大派系的作用和劃分,下到每次下墓需要準備的各種小工具,這給人的感覺就像真人真事一樣,就好像這種事就發生在你身邊,只是你不知道而已,這《鬼吹燈》給人的感覺,小編個人覺得它更像是一本記錄著某些事實的“傳記”。
而《盜墓筆記》雖然看名字覺得好像更加合乎現實,但看完全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有多玄幻了。三叔非常善於挖坑,而且似乎對挖坑有癮,過了這個癮,他就懶得去填坑了,也可以說他是他三叔不想填,而是已經沒能力去填這個坑了,要怪只能怪三叔當初把局布得太大了,寫到最後連自己都收不回來了。
《鬼吹燈》和《盜墓筆記》都看過的朋友應該會有一種感覺,看《鬼吹燈》的時候你能感覺到天下霸唱在挖坑之後就一直惦記著填坑,而且事實也是如此,每次挖坑之後,都會盡快的鋪墊然後填坑,所以《鬼吹燈》從劇情上也比《盜墓筆記》做的更加飽滿,看《鬼吹燈》你會感覺劇情緊湊,情節刺激,而且裡面的專業術語都讓人感覺無比真實,看的暢快淋漓。看《盜墓筆記》的時候你總會覺得怎麼這個謎題都還沒解開就又來一個懸念,可能三叔本身是想把這些懸念都攢起來最後在一個點上全部爆發,可沒想到最後一個青銅門直接斷了大家的念想,想知道真相?做夢去吧。這可能是《盜墓筆記》的終極理念了。
所以在質量這個問題上,無疑還是《鬼吹燈》佔優,哪個正宗就更不用說了,這兩部小說雖說都是盜墓題材,但真正把盜墓貫徹到底的,就只有《鬼吹燈》,你看《鬼吹燈》光是圍繞著盜墓所涉及的各種技能就下足了墨水,無論是那些民間失傳的技藝,還是中國的風水文化,甚至道家文化,都有涉獵,《鬼吹燈》更像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佐證的傳記體。而《盜墓筆記》則是以《鬼吹燈》為佐證的新型別盜墓小說,甚至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盜墓筆記》就是一部套著盜墓殼子的懸疑小說,而這個盜墓殼子 正是《鬼吹燈》。
其實這兩本書在本質上就不同,《鬼吹燈》是以盜墓為主題的小說,《盜墓筆記》是一部以懸疑為主題的小說,如果大家以“盜墓”為水平線來看待這兩部小說的話,那麼無疑是《鬼吹燈》完勝,但如果分開來看不要給這兩部小說貼上任何標籤的話,那麼《盜墓筆記》也是非常不錯的,在製造懸念上,《盜墓筆記》略勝《鬼吹燈》一籌,而且《盜墓筆記》吸引讀者的地方也正是它的懸疑,只可惜南派三叔把懸念拉的太大了,無法做到一個完美的結尾,導致這本書至今仍有人罵其挖坑不填,可轉念一下,懸疑的魅力不正是如此嗎?如果所有坑都填完了,可能這本書也就失去了討論價值了。
其實《鬼吹燈》和《盜墓筆記》都是網路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大家也不必為兩者之間誰更好而爭論,以現在這兩大超級IP的商業價值來看,這兩本書都會拍很多影視作品,但我認為,鬼吹燈更加適合拍影視作品,也能拍系列電影,因為鬼吹燈挖坑填坑的幅度比較小,劇情緊湊,往往丟擲一個懸念都會在最快的時間裡解密出來,這也符合電影的篇幅,但《盜墓筆記》就比較難了,佈局太大,一兩部電影是很難說清楚,這也是為什麼《盜墓筆記》拍出來的影視作品都會有所改動,因為不改的話看起來就會沒頭沒尾,但是一改就失去了小說劇情原本的魅力,所以《盜墓筆記》在影視改編上比《鬼吹燈》難的多。
無論褒與貶《盜墓筆記》和《鬼吹燈》一樣都是備受讀者喜愛的經典,如果說《鬼吹燈》是盜墓正宗的話,那麼《盜墓筆記》就是給盜墓小說增添了新的元素,創造了新的可能,但是近年來似乎並沒有出現能和這兩部小說相提並論的盜墓題材小說,似乎又應了那句話,本以為它們是盜墓的開始,沒想到它們已是盜墓的巔峰。
-
5 # 林下荒苔
天下霸唱發表於2006年3月的《鬼吹燈》,因為嫌作者更新太慢,作為讀者之一的南派三叔,直接延用了《鬼吹燈》的世界觀設定,於同年的6月開始在《鬼吹燈》的貼吧裡連載 《盜墓筆記》,在受到眾多讀者喜愛的情況下,南派三叔在後續的更新增加了自己構思的情節內容,作為《鬼吹燈》的同人文,《盜墓筆記》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天下霸唱最厲害的部分也就在於他的想像力。摸金、發丘、搬山、卸嶺,粽子、黑驢蹄子,原以為這些專業的盜墓術語是歷史留存,其實都是他結合了各地民俗自己創造出來的。
二者比較之下,《鬼吹燈》屬於探險類小說,更接近於傳統的文學作品,專注於探險,世界觀設定完整,基本看似非自然現象都有科學解釋;而《盜墓筆記》則是懸疑類小說,為了吸引讀者,基本處處都要設懸念,但是大多不能自圓其說,導致最終留下很多坑點,偏向於網路玄幻小說的爽文。
二者閱讀方式不同,《鬼吹燈》八卷任何一卷都可以獨立閱讀,又有相關的故事銜接性,可以單獨,亦是整體;《盜墓筆記》裡設定的謎題是環環相扣的,必須完本閱讀。
《鬼吹燈》是第三人稱視角的小說,偏重於故事的敘述;而《盜墓筆記》是第一人稱的小說,偏重於人物形象的塑造。
《鬼吹燈》的文學性和藝術性都遠強於《盜墓筆記》,在多重因素下,《鬼吹燈》具有更好的影視化基礎,而成為近年來的香餑餑。
-
6 # 託著奶瓶到處走82642606
我感覺鬼吹燈官方化,相對於盜墓筆記比較有考究,盜墓驚悚小說裡面比較正經的了。盜墓筆記有點像傳記,野史類的,天馬行空更有想象力,故事更精彩,兩本書不相上下,鬼吹燈故事邏輯嚴謹,文風更好,人物飽滿完美無可挑剔。盜墓筆記,人物同樣飽滿故事更精彩,就像小時候媽媽講故事一樣聽了還想聽,但框架邏輯不如鬼吹燈,可能作者寫的太多了,有點跟不上了!
-
7 # 精選小姐姐
天下霸唱曾經說過,盜墓題材中無人能超越《鬼吹燈》。我很認可這句話,於小說而言,要有一條完整的邏輯鏈條,《盜墓筆記》沒有做到這一點。
是這樣的,但我想拋棄劇情,從文字的角度去解構與對比兩本書,所以讀不讀完,關係就不大了。先列出大概結論:《鬼吹燈》像茶,可品之,有益身心。《盜墓筆記》如飲料,喝之即爽,卻難以滋養脾胃。快餐時代,飲料比茶更受大眾歡迎,是可以理解的。好在有人從小飲茶,對茶更為喜愛,所以一接觸飲料,便知這只是提供一時愉悅罷。
《鬼吹燈》的精神核心是——奇,最終歸於自然物理傳統文化。而《盜墓筆記》的精神核心是——邪,最終歸於上古神話與陰謀詭計。因為兩種不同的精神核心,所以小說的發展也越來越迥異。《盜墓筆記》依舊有其獨特的優勢與高度,而《鬼吹燈》也有很多欠缺,但論綜合素質,《鬼吹燈》還是高出一檔。
-
8 # 神獸保姆普老師
我是80後的大叔,見證了網路小說的興起,也參與了。 《盜墓筆記》和《鬼吹燈》他們是競品,都很優秀。但是寫作風格完全不同。兩本書我都看過,題主提的問題,我從我的角度去分析一下。
從故事情節的完整性分析《鬼吹燈》的用是時間順序來拉長故事的情節,這樣會給讀者一種很強的帶入感。從弱到強的,符合大多數人的認知。
《盜墓筆記》採用的是邏輯順序,在故事的開頭就埋下了很多坑,以至於三叔整篇小說都在填坑。不過不得不佩服三叔的填坑能力真的很強,但是坑實在太多了,所以有些坑寫著寫著就忘了。這樣就給讀者留下了故事完整性不如《鬼吹燈》的映像。
從作者的文筆來分析讀過這兩本書的人,應該都能判斷出三叔的文筆比霸唱的文筆細膩。兩本我都喜歡,在人物方面三叔的確做得不錯,而霸唱相對來說注重可讀性,而非藝術性。
三叔主寫南派,文筆細膩。霸唱寫北派,文筆就比較粗獷了,兩者各有千秋。
-
9 # 愛籃球的餘肚肚
這個問題呢,盜墓筆記從故事完整性來說呢,主要歸結於三叔埋下了太多的坑,到現在一直也都還沒填完,所以從閱讀的直觀感受來說,確實是感覺完整性不如鬼吹燈,但是這兩部作品又是不同型別的,對於作品的前期大家都會發現,驚險刺激各種靈異,但是盜墓筆記後面更多的在於命運的歸宿的探尋,還有吳邪對於悶油瓶,對於胖子的情誼。吳邪對於這兩位更多的會是愧疚,也許是由於他的原因,胖子不能過安逸的生活,也許是他的原因,讓悶油瓶替他去完成本該屬於吳邪的使命。感情線的東西錯綜複雜。
鬼吹燈敘述了一個完成的事件,有前因有後果,通俗易懂,通俗來說,就那點事,透過一次次的探險去解開一個個秘密,最終算是個完美的結局吧。兩者的故事內容相似,但是表達的情感內容不同,對於我來說,盜墓筆記比較燒腦,我這個智商呢,其實看過蠻多遍了,但是還有很多地方沒太明白,個人淺見。
-
10 # 己悲物囍
先說觀點,《盜墓筆記》和《鬼吹燈》的水準不在一個次元裡,鬼吹燈遠比盜墓筆記要高,高多少呢,大概高几十本河神吧。
先談“借鑑”問題,盜墓筆記最早是在貼吧連載的,鬼吹燈同人文章,這個在盜筆第一本能看出明顯的痕跡,不光是胖子這個人物,書中開篇說盜墓分南北派,北派挖墳掘墓一次只取一兩件,南派一鍋端全拿走,北派就是說鬼吹燈裡的摸金校尉,還有陳瞎子這個角色在盜筆中也有很多篇幅。總的來說,盜筆初期倚靠鬼吹燈建設了少部分背景框架,同時挪用了鬼吹燈中胖子和瞎子這兩個主要人物形象。
再從二者本身的內容來看,三叔本身的文學功底,遠不能比天下霸唱。我是編輯出身,寫小說特別是懸疑小說,挖坑嘴一碰填坑想破頭,王二麻子殺王五,割下頭顱背在身後,天亮開啟包一看兩個頭,多出一個來,懸不懸?誰不會編?關鍵你怎麼圓上?聽過郭德綱九頭案的朋友應該知道,九頭案就是早年間說書的編出來賣錢的,只編了前面人頭怎麼來,沒編後面人頭怎麼圓,因為說書是流動作業,說一段就走了,最後郭德綱在坑王駕到上自己圓了一把,也不盡如人意聽起來不夠好。盜筆整部三叔挖了大大小小十幾個坑,到最後幾乎一個都沒填上,草草收尾美其名曰大結局。比如詭異的錄影帶中吳邪在地上爬,比如最後石頭中的人影,再比如結局的“終極”,可能真的編不出來了只能想一個詞終極了。而天下霸唱的鬼吹燈前四部和後四部各有一條大主線,圍繞大主線一本是一個冒險,上山下海沙漠雨林各有千秋,挖的坑馬上填,而且填的你心服口服。比如《黃皮子墳》一本中有一個情節,老胡一夥人進日本廢棄工廠後,工廠大門自己關上了,老胡往後一看,投過玻璃看到兩隻慘白大手推上了門。深山老林的嚇不嚇人?下一章就圓上了,是兩隻黃皮子趴在門上壓關了門。
總體上看,鬼吹燈是一個文學功底深厚的作者成竹在胸描繪的精彩冒險,盜墓筆記是一個文學愛好者挖坑填不上憋的面紅耳赤寫下的夢境回憶。
我看有不少知友關注這個問題,想多說兩句。
我們判斷一本書人物塑造的豐滿與否,就看它搬上熒幕時我們對選角的苛刻程度。我們過於挑剔演員,是因為書中刻畫的人物過於具體形象。
拿老胡舉例子,1.研究祖傳的風水秘術殘本,幾乎是自學尋龍點穴。證明他有一定文化知識且聰明,表現在外要有少許的文人氣質,這文人氣質是實用主義那種深邃,而不是浪漫主義那種儒雅。2.當過兵,參加過真實戰爭(越戰),參加過部隊高原挖掘。表現在外要有軍人作風,精幹,堅韌,有隱而不露的狠勁。3.潘家園練過攤,表現在外要有少許古董商人的精明,不是大智若愚的高明,也不是口若懸河的市儈,是表面沉默內裡暗流湧動,或口中說笑心裡算盤緊撥。
但這人物形象不是用背景設定出來,就在讀者心裡生根發芽的,而是需要在漫長的段落中情節裡,用文字一點一滴豐滿滲透。比如老胡衝動,喜歡鋌而走險,這在很多次冒險的抉擇中展現出來,後來在穩重的shirley楊加入後團隊得到平衡。老胡行走坐立的軍人做派,在第二部南海歸墟中被漁民猜測出當過兵。第二部老胡和拿著上版本風水秘術的大師兄論道,展現出歲月積澱的專業知識。
鬼吹燈的主角人物過於形象具體,所以我們看一個演員不行,看一個演員不對。這次潘粵明出演的怒晴湘西口碑極佳(經知友提示改正),有一個原因就是鷓鴣哨和瞎子為原著中的配角,戲份不多,觀眾沒有過於具體的人物形象期待
相關內容
- 鬼吹燈跟盜墓筆記哪個更新快?
- 有人說看了《流浪地球》之後,更期待《鬼吹燈》和《盜墓筆記》的電影,你怎麼看?
- 你認為《盜墓筆記》和《鬼吹燈》存在聯絡嗎?
- 同為盜墓小說經典,為何《盜墓筆記》的改編熱度不及《鬼吹燈》?
- 看完《鬼吹燈》《盜墓筆記》等作品後,有沒有什麼你覺得比較“驚悚”或是“冒冷汗”的片段與大家分享呢?
- 你看過《鬼吹燈》或《盜墓筆記》嗎?有什麼讀後感,你喜歡那種型別的故事?
- 《盜墓筆記》、《鬼吹燈》等著作被改編成電視劇或者電影,您最喜歡哪部,為什麼?
- 《鬼吹燈》這本小說恐怖嗎?如何評價作者的寫作水平,和《盜墓筆記》比哪個更好看?
- 《鬼吹燈》裡的鷓鴣哨與《盜墓筆記》裡的悶油瓶,誰更勝一籌?
- 霸唱的《鬼吹燈》和三叔的《盜墓筆記》哪個更好?
熱播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叫好又叫座,贏得了廣大粉絲們的支援,不少粉絲喜歡拿來與網路劇《盜墓筆記》比較,在此不對兩部劇進行對比(其實是沒有必要)。這兩部劇有一個共同點,裡面都有一個姓王的胖子,人稱“王胖子”,夜叔感覺兩個王胖子之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於是產生疑問,這兩個人究竟是不是一個人呢?聽小編慢慢道來。《鬼吹燈》中王胖子,名叫王凱旋,男二號,性格比較二,嘴碎廢話多,大大咧咧,百步穿楊身手不凡,出身部隊大院。《盜墓筆記》中王胖子,據三叔說名叫王半月,與吳邪、張起靈組成盜墓鐵三角,自稱北派摸金校尉,混跡北京潘家園,嘴碎大大咧咧,關鍵時刻還算靠譜。小編感覺倆人很有可能是一個人,線索如下:1,從時間上來分析。王凱旋和胡八一,是文革時期開始出道的《鬼吹燈》裡。而《盜墓筆記》裡的王胖子,第一次出現在文章裡,是發生在90年代的事情,而且此胖子那時已經是小有名氣的人了。2,這兩個胖子,都是混北京的。都是滿口的京片子,很幽默。3,他們都姓王。4、胖子給吳邪說他有個死黨以前是當兵的,一班人全死了,就剩他一個,還老琢磨死的為嘛不是自己。 這個人明顯就是老胡。5、王胖子說過他去過崑崙山,還有摸金符,是假的,大金牙給的當時就是假的。
小夥伴們可能感覺,並不是一部小說,為什麼會有同樣的人物呢?那就要追述到兩部小說的遠古時期了,《鬼吹燈》系列寫作在前,而《盜墓筆記》當初是《鬼吹燈》的同人(可以到精品區去找,可以找到三叔發的七星魯王宮的貼子,夜叔找到了,確實如此)至於當初三叔是不是有意銜接胖子和王凱旋兩個人,就無從知曉了,有種說法胡八一也曾在《盜墓筆記》原始版本里出現過,後來刪掉了,但是無從考證了。
畢竟《鬼吹燈》在前, 是盜墓小說的奠基。瞭解過盜墓類小說的都是先知道《鬼吹燈》的, 先入為主的思想三叔透過描寫胖子的形象, 使人先適應他自己對於盜墓三人組的組成成分,這樣不會讓閱讀的人感覺到突兀。而《盜墓筆記》中胖子也說過自己在北京當兵時有個受過刺激的朋友 讓人聯想到胡八一 而兩篇小說就有意無意的聯想到一起,但並沒有太大關聯,而對於胖子的身份也僅僅是描寫到北派,並沒有太多幹涉到之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