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正能量說史

    宋朝文官帽子兩邊都有長長的翅膀一樣的,這種帽子叫做長翅帽.

    一天,趙匡胤上早朝,在聽取某個大臣奏章時,發現兩側有不少官員竊竊私語,很不禮貌。趙匡胤心裡有點惱火,但不露聲色。退朝後,他想出個辦法,傳旨屬官在幞頭紗帽後面分別加上長翅。長翅用鐵片、竹篾做骨架。一頂帽子兩邊鐵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後越來越長)。

    這種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場正式活動時須戴上,一般場合是不戴的。因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極不方便。官員只能面對面交談,要並排坐著談就困難了。從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難排列在一起交頭接耳,影響朝堂嚴肅性了。

  • 2 # 號條頭史歷hhh

    首先,這種帽子叫做長翅帽。

    (長翅帽)

    大家一般都習慣稱古代官員腦袋上的帽子為烏紗帽。

    (烏紗帽)

    其實烏紗帽最早是民間百姓普通的便帽,等到了東晉時期,烏紗帽才變成了官員身份的象徵。

    烏紗帽在前期的變化不大,直到宋朝,官員的烏紗帽才有了新的裝飾,這種裝飾就是在官帽的後面配掛兩根又平又長的“翅膀”,人們於是俗稱為“長翅帽”。

    長翅帽的發明者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

    (趙匡胤)

    有一次,趙匡胤上朝,在聽取某大臣的奏章時,發現兩側不少官員在竊竊私語,很不禮貌。

    趙匡胤心中惱火,但卻不漏聲色。

    退朝後,他想出個辦法,傳旨屬官在襆頭後面分別加上長翅。長翅用鐵片各穿出一尺多。

    這種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場正式活動時須戴上,一般場合是不戴的。

    因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極不方便。戴著這種帽子,官員只能面對面交談,要並排坐著交談就困難了。

  • 3 # 藍淚笛歪說雜史

    這種帽子叫做長翅帽,長翅用鐵片、竹篾做骨架。一頂帽子兩邊鐵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後越來越長)。這種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場正式活動時須戴上,一般場合是不戴的。

    傳說,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後對自己的皇位老不放心,一次上朝看到下面有很多人在交頭接耳,心裡很是生氣,但是登基未穩,龍椅屁股還沒坐熱,也不好表現出來,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在官員的烏紗帽的兩邊各加一個翅,有一尺多長,並裝飾不同的花紋用以區別官階高低。

    這樣就完美的解決了官員們交頭接耳的現象,而且官員們不但要留心著帽子不要歪了掉了,還要注意那長長的鐵帽翅別把同事給刺著了。朝綱就立馬嚴肅起來。

    說到這就不得不佩服朱重八了,讓你們不聽話,一頓鞭子下去沒有幾個站起來的。

    還有種說法,這種官帽的設計類似於古代皇帝帽子上的流蘇,如果走路不端莊或是搖頭晃腦的話,流蘇就會隨著擺盪而影響視覺。所以這樣設計是要提醒官員走路說話要直立端正,才能自然而然產生威嚴,暗指官員品性要端正。

  • 4 # 林長風

    這種帽子叫做長翅帽,長翅用鐵片、竹篾做的,除了朝堂和官場正式活動時須戴上,一般場合是不戴的。其原因就是為了防止大臣們在朝堂上交頭接耳,具體說來就話長了。

    為什麼宋朝當官的要戴這種官帽呢?

    發明這個帽子的人是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而之所以將官帽設計成如此造型,只是為了避免大臣們的竊竊私語。在朝堂上,要談論,當然是對著皇帝說了,在私下竊竊私語確實很容易招來皇帝的反感。所謂事無不可對人言,又何必有此“小人行為”呢?看上去,趙匡胤是有理的,其實這也不過是為了維護其統治的一種手段而已。

    關於宋朝官帽一個小故事

    相傳在北宋時期,就曾發生過一個因官帽而識人的故事。一次,大宋的宰相寇準,為了視察民情,微服私訪,遊歷於河南開封一帶。所謂微服,即是穿著民裝,避免引起別人的注意。然而,當寇準向一位老漢問話的時候,儘管“洗盡鉛華”,不擺官威,不刷官腔,但老漢卻嚇得兩腿發軟,幾乎說不出話來。

    寇準不明所以,就對老漢說:“我不過是個平凡的書生,老人家何必如此懼怕,不妨隨便一些。”老漢回答道:“相公是位官爺,草民怎敢無禮呢?”聽到此言,寇準一驚,連忙審視自己,但看了半天也不覺得自己何曾露出“馬腳”,心想這位貌似普通的老漢可能是位高人,於是便對他行禮,說道:“老丈眼力過人,你我素不相識,便能識破我的身份,真乃世外高人也!”

    老漢低頭頷首道:“官爺別折殺草民了,老漢我不過是一介平民,怎敢稱為世外高人!之所以能看出相公您是位官爺,是因為剛才您走過窄巷的時候,總是側著身子左顧右盼,生怕有東西碰著帽子。如果相公您不是當官的常戴長翅的官帽,又怎會不自覺地有這種反應呢?”

  • 5 # 柘4011

    宋代帽子的“長耳朵”並不是宋太祖為了防止大臣說“悄悄話”而發明的,其在宋朝以前便已經出現流行。

    首先說這種帽子是太祖發明的這個說法自身存在矛盾

    我們觀看一些有關北宋的影視劇(如最近熱播的《清平樂》)會發現,宋代官員帽子兩邊有很長的“長耳朵”,有關其來歷,網上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是這是宋太祖為了 防止朝臣在上朝的時候交頭接耳,說“悄悄話”發明的。

    雖然這個說法聽起來似乎挺有道理,但細想這個說法本身存在問題,既然是為了防止大臣交頭接耳發明的。

    那為啥皇帝也有那麼長的帽翅,難道是為了防止皇帝交頭接耳(震驚,皇帝還要和誰說“悄悄話”)。

    (宋太祖頭戴長腳幞頭)

    所以這當然不是為了臣子說“悄悄話”發明的,而且這種“長耳朵”早在宋朝以前就已經出現。

    帽翅真正來源是幞頭,從幅巾到幞頭

    宋朝這種長長的“帽翅”是從北周時的幞頭演變而來,而幞(fú)頭,最早叫幅巾,是一種包裹頭部的紗羅軟巾,起始於漢代。

    因幞頭所用紗羅常為青黑色,也稱“烏紗”,這就是“烏紗帽”的由來。

    幞頭起始於漢代,當時叫幅巾,還不叫幞頭。最初為一塊方形的頭巾,長寬與布幅相等。漢民族有蓄髮的習慣,古代漢族男子為了方便勞作,常用一塊布帛從前向後裹住頭髮,並在腦後打結固定。

    在幅巾向幞頭過渡的階段,受到了北朝風帽的影響。風帽,又稱鮮卑帽、突騎帽、帷帽等,因帽後有帽裙能夠擋風禦寒而得名。

    周武帝在風帽的基礎上融合幅巾樣式對其形制進行了調整,從幅巾的4個角裁出4條帶子並延長包在頭頂,其中腦後的兩條帶子自下而上、由後向前系在髮髻上,並在額前打結;額前的兩條帶子由前向後繫於髮髻,在腦後下部打結,剩餘部分在腦後垂下。

    幞頭的進一步發展,開始流行,樣式增多

    到了隋代,人們可能覺得那兩個隨風飄的帶子不太美觀(頭後面兩個軟帶子,怪怪的),所以又在幞頭的“腳”裡增加了竹、木、金屬等材料。

    後來人們還在幞頭內增加了桐木骨架,作為幞頭下的襯墊之物罩在髮髻上,使其頂部高起,外形更加挺拔。

    唐沿隋制,當時很盛行軟裹軟腳幞頭,李世民採納了大臣馬周的建議,令幞頭在全國範圍內通行。(如唐太宗畫像)又經過幾百年發展,幞頭腳變得越來越長,並且加了骨架,可以拗成各種固定造型。

    (唐朝早期的幞頭)

    有的造型左右平伸、有的斜向上、有的朝天、有的交叉等,還出現長腳、花角、局角等各種造型。 當時是各種造型都有,本就是亂世,大家也是隨意發揮。

    (有向兩邊平展,也有向下耷拉的,還有朝天的)

    “長腳”本是種審美,長腳幞頭由鼎盛到消亡

    晚唐,五代長腳幞頭已開始流行,北宋只是延續晚唐五代的這種發展趨勢,並且進一步誇張化。

    這只是一種外露裝飾為了一定審美的誇張演化,好比現在年輕人的一些鞋上的鞋帶,特別長,在鞋上面打一些漂亮的結,這更多是為了潮流,審美。

    而宋代的也更多是為了增加莊重端正的效果。

    但是長到極致就逐漸脫離了原有的功能甚至造成了不便。帶著那麼長腳的帽子,估計過門都要側著走(想想那場景)。

    (明代官員)

    所以到了元明時代,就變成官員公服專用的一種帽子而不被日常使用。又因為太過不方便而在明代越用越少,逐漸消失。

    宋人有關長腳幞頭的知識記載

    說幞頭是宋太祖發明的可是在所有的宋代文獻中卻沒有一處記載。甚至宋代程大昌在《 演繁露 》中說:

    “幞頭之制,裁紗覆首,盡韜其發,兩腳系腦後……其改為硬腳,史不載所始,莫知其的,自何時也。”

    不但沒說是太祖發明的反而宋朝人自己都不知道最早啥時候出現的。

    其實早在晚唐五代這種長腳幞頭便已流行北宋王得臣在《麈史》中說,幞頭從出現以來一直變換新的樣式,兩腳或彎曲向上、或兩闊腳、或短銳角,樣式很多,各取所好,唐代“中末以後”,又發展為展腳”,是北宋“今所服”的樣式。

    宋代只是延續晚唐五代的這種發展趨勢,並且進一步誇張化。

    (幅巾)

    而且要說這“長耳朵”是宋太祖為防官員說“悄悄話”發明的,而皇帝自己還要帶,這不是矛盾嗎?還有在一些壁畫上發現,宋朝以前的人帽子也有帽翅又要咋解釋,還有當時社會上一些平民,甚至奴僕帽子也有帽翅,要專是為官員發明的不也說不通嗎?

    所以說是太祖發明的這一說法說不通。

    由太祖發明這一說法來歷

    據有些學者考證防止交頭接耳這種說法,最早出自元初的《席上腐談》:“宋又橫兩腳,以鐵線張之,庶免朝見之時偶語。”認為平橫的兩腳起到避免朝見時“偶語”的功能。而這本書也被很多人考證過,並不太可靠。

    以至於附會到趙匡胤身上這是更晚的事情,也是由於趙匡胤黃袍加身被一些人所懷疑,所以才加到他身上。

    結語

    所以宋代的長腳幞頭是在歷史演化中逐漸發展形成,而不是宋太祖一拍腦袋而發明的,這原本就是社會流行的一種頭飾,就像現在的年輕人都愛戴鴨舌帽。那麼長的“帽翅”更多是增加一種莊嚴,肅重效果。

  • 6 # 5有5

    這種帽子因其後端伸出將進一尺的帽翅,被稱為“長翅帽”,又稱“展腳”。後在帽子上裝飾不同的花紋,以區別官階高低。嚴肅朝堂紀律趙匡胤透過陳橋兵變登基為帝,朝堂議事時,很多大臣喜歡竊竊私語。因為在趙匡胤登基之前,和他們都是同事,很多大臣對此不以為意。趙匡胤擔心他們商量不利於自己的事情,畢竟自己的皇位來源有點問題。趙匡胤心裡不爽:你們這是真不拿豆包當乾糧呀,老虎不發威真當我是病貓了。可又不能直言斥責,苦思冥想後得出一計。再次上朝時,給每個官員都發了一套新衣服,其中就包括長翅帽,吩咐眾臣下次上朝時統一穿新衣服。總有一部分官員不能理解皇帝的心意,上朝時還是和同僚侃侃而談。一轉頭,前後大臣就有意見了:“大人,你打我臉了。”。此後,循序漸進,終於糾正了朝堂竊竊私語的風氣。宋朝時期的帽子稜角分明,黑色為主,其他顏色兼有。而幞頭後面的翅,不只有我們所見的兩根長翅。

    “直腳、局腳、交腳、朝天、順風” 五等。——《夢溪筆談》

    直腳又叫平腳或展腳,就是我們常見的宋代標準官帽,後其因行動不便,改為可拆卸的帽翅。局腳幞頭,即將帽翅的尾端彎曲做造型,“C、Z、S”形,在總長不變的情況下,造型美觀,縮短了直線長度。交腳幞頭,就是將直腳幞頭的兩根長翅對摺,然後再在上面交叉成“X 型”。美觀,靚麗。朝天幞頭,將直腳幞頭的兩根長翅對摺,向上直立,帽翅由橫向變為縱向,縮短了交往距離。順風幞頭,就是將兩根翅一起折向一邊,方便幹活。

    宋史並無明文記載長翅帽是趙匡胤提出的建議,帽翅在宋朝以前就已經有了,只是在五代時變成了直的,宋朝將其發揚光大。

    每個朝代的服飾都有自己獨特的特徵,也許是為了區別於別的朝代而做的改變。譬如,明朝的官帽就是宋朝改變而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推動歷史向前發展。

  • 7 # 朕驚歷史

    宋代的帽式,沿襲了前代的帽子樣式。宋人戴的帽子,由改進了前代的帽式發展而成。

    宋代官員的帽子後面兩條長長的東西,一般稱之為“長翅”,或是“腳”。宋代帽子的“腳”有很多種,比如直腳、局腳、交腳、朝天、順風,凡五等。這些“腳”的出現,是從前代的帽子改變而來的。

    漢朝時,人們用絲帛從額頭向後腦勺包裹頭髮,剩下來的就垂在肩膀上或後背上。這種形式的帽子在當時名字叫做幅巾或者帕頭,後來人們將幅巾的四角裁成四條帶子,腦後與額前各有的兩條帶子分別交叉在額前與腦後打結,這種帽子被稱為“幞頭”,也就形成了幞頭的雛形。

    隋唐時期,這種成為“幞頭”的帽子在全國廣泛流行。經過不斷的變化,幞頭變得越來越實用和更具美觀,後面多餘的幅巾不用需要打結成為固定,而這就發展成為了幞頭後面的“腳”,讓帽子更具美感。五代時期,幞頭腳有直腳、交腳、曲腳、翹腳、朝天腳等多種形狀,這也就奠定了宋代幞頭多種多樣的基礎。

    唐朝時,幞頭後面的兩條腳有的是往上翹的,看起來像兔子的兩個耳朵。後來幞頭腳發展為“或圓或闊,周絲絃為骨稍翹矣”,成了影視劇中常見的官帽樣式。

    到了宋代,幞頭髮展出了很多種形式。有保留用幅巾做的平式和結式幞頭,也有隋唐時期演變而成的軟腳幞頭。宋代時,因為製作材料選擇了硬質材料,又出現了圓頂和方頂硬殼幞頭。

    宋代官員所戴的帽子是方頂硬殼幞頭,其幞頭腳通常為直腳或交腳,就是所說的“帽翅”。《宋史·輿服志》中有記載:“國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腳,乘輿或服折上焉。其初以藤織草巾子為裡,紗為表,而塗以漆。後唯以漆為堅,去其藤裡。前為一折。平施兩腳,以鐵為之”,從記載可以看出,宋朝的官帽從製作材質和樣式都有明文規定,而直腳和交腳的區別,“直腳貴賤通服之”,直腳是高階官員才能用的,交腳一般是品級較低的官員佩戴。

    宋代官帽的幞頭腳又長又直,有一個廣泛的說法是說宋太祖上朝時發現朝堂上的大臣經常交頭接耳,說悄悄話,自己又離的太遠聽不到,怕他們說壞話結黨危機君主權威。於是,趙匡胤就規定官帽的幞頭腳變成直的,又加長了些,以防止官員交頭接耳的局面再次出現。

    其實,這種說法在正史中找不到出處,也就是說這種說法是後世杜撰出來的。要是仔細想想,也經不起推敲,如果真的是趙匡胤發明出來防止官員交頭接耳說悄悄話的,那隻需要官員戴這種帽子就可以了,為什麼他自己還有後來的宋朝皇帝也戴這種帽子呢?

    隋唐時期有了幞頭的雛形,後來幞頭腳由於製作材料的改變,由軟腳變成了宋代時的“硬翅”。宋人程大昌《演繁露》:“其改為硬腳,史不載所始”,幞頭腳變成硬腳,已不可考證。而幞頭腳變的又長又直,宋人趙彥衛《雲麓漫鈔》:“至劉漢祖始仕晉為幷州衙役,裹幞頭左右長尺餘,橫直之,不復上翹,迄今不改”,也就是說五代時就已經有這種樣式的帽子了。

    所以,宋代的長直幞頭腳是繼承前代發展而來的。這種長又直的幞頭腳既平直又對稱,極富視覺上的美感,只有皇帝和高階官員才能戴上這種有長又直的幞頭腳的帽子,能充分了古代莊嚴的服飾等級制度。

    這種官帽看起來滑稽,卻符合宋代的審美和對服飾等級貴賤秩序的重視。具有長又直的幞頭腳的官帽貫穿於整個宋代。

  • 8 # 史觀菌

    帽子作為服飾的一部分,也經歷了歷史的演變,至於宋朝帽子後面為什麼會有一個翅膀,這個沒有特定的原因,我認為僅僅是帽子演變過程中的一個種類而已,再加上宋朝的文化審美,這便才有了帽子後面的“翅膀”。

    (清平樂劇照)

    宋朝的帽子後面這個翅膀的專有名詞叫做幞(fú)頭,最近熱播劇《清平樂》中的男性佩戴的帽子就是幞頭。

    一、幞頭的起源以及演變歷程

    幞頭也叫做“頭巾”,古人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作為孝道,因此對頭髮特別保護,這便以皂絹三尺等包裹頭髮,保護頭部。

    (頭巾)

    (一)“頭巾”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頭巾在漢朝便出現,當時被叫做“幅巾”或者“帕頭”。使用的布料一般有絲帛細絹和葛布,平民多用葛布,而文人雅士則用絲帛細絹。

    (南北朝人物畫中的幞頭)

    南北朝時,由於少數民族的統治,民族融合和文化習俗也受其影響,因此幞頭也吸收了鮮卑等少數民族的風格,形式有了改變。

    (二)那麼問題來了,它有著怎樣的改變呢?

    北周的宇文邕就把披在身後的幅巾的那部分,改成了四條帶子,這就是幞頭的前身。改變了披在後背而蓬亂的樣子,這樣的改動有利於日常生活和工作。

    唐朝的周遷《奧服雜事》記載:“巾以葛為之,形如帽。本居士野人所服。魏武造帕.其巾乃廢。今國子學生服焉,以白紗為之。”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來,從鄉野村婦到國子學生都在使用這種幞頭,可見當時已經很流行了。到宋朝,社會經濟發達,百姓生活富裕,帽子作為服飾的一部分已經全面普及開來。

    (漢代磚化畫像中的頭巾)

    二、幞頭以細長的形狀在宋朝出現是演變過程中的一階段

    歷史的總是向前推進的,幞頭的發展也是一樣。從漢代的“頭巾”到南北朝的“幞頭”,一直都在經歷著發展。

    漢代是以三尺頭巾裹在頭髮上,剩下的部分披散在後背,南北朝改良後有了四個帶子,兩個綁在頭上,兩個便分佈在頭部左右兩側,由於使用的材料發生了變化,幞頭也可以翹起來。

    隋唐之後,五代十國又是一個大分裂的時期,幞頭的形式也呈現出多樣化,有筆直的,翹起的,彎曲的,交叉的等。幞頭也正是經歷了歷朝歷代的發展,到了宋朝才能有那長長的形似翅膀的幞頭。

    至於有人說宋朝的幞頭是宋太祖趙匡胤發明的,其實不可信。

    傳說,宋太祖為了防止大臣在朝堂上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這邊發明了筆直而又長的幞頭。有了這個東西,大臣們不便交頭接耳,極大的維護了皇帝的權威。

    對於這個說法,有一下幾點是破綻:

    1.既然是為了防止大臣交頭接耳,那讓這些大臣戴上就可以了,皇帝本人是不需要的;

    2.在宋朝之前五代的敦煌壁畫中就出現了“幞頭”,五代十國比而趙匡胤的宋朝要早;

    3.關於幞頭是宋太祖趙匡胤發明的,史書中沒有明確的文獻記載;

    因此說是宋太祖趙匡胤發明的不可信,完全是杜撰。而宋朝的幞頭又長又直,這完全是繼承了前代的幞頭,在加上自己的改進而形成,那宋代為什麼是又長又直的幞頭呢?

    三、宋代幞頭又長又直的原因?

    服飾的演變無不和文化以及美學有著很能大的關係。宋朝重文抑武,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一舉就解除了武將的兵權,從此宋朝以文治國,因此我們看整個宋朝的文化空前繁榮,不管是詩詞歌賦,畫作典藏都達到了一個高度。

    宋朝的經濟也是舉世界前列,著名的北宋的”交子“,南宋的”會子“,這都是經濟發的事物例證。

    而美學的發展也是同文化經濟相隨的。中國的審美無不受儒家文化的影響,無論是建築還是書畫都講究“對稱美”,在服飾領域也是如此,幞頭的發展也是這樣。

    我們來看宋朝的幞頭,整整比隋唐時期的長了一倍,還變得筆直,這樣的樣式給人一種平直,端莊的感覺,從視覺效果來看具有視覺衝擊力,左右對稱,修長好看,但是也有點“形式主義”。

    另一點,這種幞頭置於頭上,使得人們行走不得不小心翼翼,每一步都要踏實穩重,也象徵了做官要正直,這既是儒家文化的要求,也讓朝堂看起來很整齊,威武有序。

    “崖山海戰”宋朝徹底滅亡,宋朝的筆直修長的幞頭也隨著宋朝一起消失。到了明朝,這種筆直修長帶有“形式主義”的幞頭逐漸被拋棄,代替它的是“烏紗帽”,而到了清朝又變成“瓜皮帽”。

    宋朝又長又直的幞頭的出現是一個歷史相遇,幞頭的發展歷程也充分的說明了這一點,再加上社會文化與經濟因素,使得幞頭髮展到了這個階段,而這個階段恰好就是宋朝。

  • 9 # 班副

    五分鐘讀懂歷史

    前言隨著最近熱播劇《清平樂》的播放,大家驚奇的發現宋代官員帽子兩邊有很長的帽翅,走起路來顫顫悠悠,像是在頭上戴著一個螺旋槳。長翅由鐵片、竹蔑做骨架,一頂帽子兩邊的帽翅各穿出一尺多長。而這種帽子的學名就叫長翅帽。

    關於宋朝的長翅帽,坊間流傳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大臣交頭接耳。而在各朝的歷史典籍中並沒有關於這一點的記錄,所以說是趙匡胤發明了長翅帽並沒有歷史依據。而且從各朝流傳下來的趙匡胤畫像中顯示,張匡胤自己也帶著這種帽子,難道他也經常和誰說悄悄話?

    長帽翅的起源

    長帽翅其實是幞頭的衍生品,而幞頭最早出現於周朝,在秦漢時期開始盛行。那時的20歲的男子會開始加冠,代表自己已經成年。當時,雖然帽子的型別很多,但還是冠最常見,最流行實用。再後來潮流發生改變則帶幘,幘就是古時代的包頭巾。使用時就是用一塊巾布從後腦向前把髮髻捆住,在前額打結,使巾布兩角翹在前額作自然的裝飾。這在當時,被青年們認為是比較帥氣的打扮。

    幞頭上有4根帶子,起到了裝飾和固定的作用。兩根在前兩根在後,系在腦後的兩根帶子,稱為幞頭腳,後來這兩根垂在腦後的帶子加長,打結後可作裝飾,稱為“長腳羅幞頭”。

    一直到唐朝神龍年間,人們為了美觀,幞頭腳越做越長,形狀也變成圓形或者長扁型,有些貴公子為了標新立異,在幞頭腳周邊用絲絃或銅絲、鐵絲作骨,襯以紙絹,自此就有了硬幞腳。

    隨著時間的推移,硬幞腳成了貴圈中的一種潮流。五代十國時期的展角幞頭,在各方面已經非常接近長翅帽。到宋朝以後,人們更是把硬幞腳發展到極致,長翅帽也成為了宋朝官員的標配。

    元朝時期,由於採用的是蒙古樣式的服飾,因此沒有采用長翅帽。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之後,又開始恢復了宋朝的服飾樣式,只不過長翅帽已經不再那麼誇張。

    根據歷史記載,長翅帽起源於唐朝晚期,在北宋時期徹底成型,明朝滅亡才完全結束。長翅帽在當時被當做流行的象徵,而不是大家所說是張匡胤發明的,我們的宋太祖只不過是一個追求時尚的長翅帽迷帝罷了。

  • 10 # 蘇小衿

    這其實叫做“長翅帽”,是宋朝開始出現的官員所戴的帽子。長翅帽是由宋太祖趙匡胤發明,起因也十分有趣。

    趙匡胤經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得以登基做皇帝,但是趙匡胤卻擔心以前的部下和功臣,會威脅到自己的皇位,於是便“杯酒釋兵權”,將原先將領的兵權都剝奪,這是趙匡胤加強自身皇權的做法。

    不光如此,趙匡胤做了皇帝之後,每次上朝還是擔心朝堂之上的臣子,私下裡議論。為了防止朝議時,臣子私下裡交流,於是趙匡胤便發明了長翅帽。

    朝臣帶上這種帽子之後,只要一擺頭,就會出現很明顯的幅度。而帶上這種帽子之後,皇帝上朝之時,朝堂上的臣子帶著長翅帽,便都不敢輕易私下裡跟人交流。

    這還有個趣事,北宋宰相寇準有一次穿著便服,帶著小帽,在京都閒逛。然後,被一個老人看出他是大官。寇準問老人是怎麼發現自己的身份的,老人便回答說,寇準過狹窄的巷子時,會側身透過,生怕碰到自己的帽子,這就是戴只有朝廷大官才佩戴的長翅帽養成的習慣。

    由此可見,當時北宋官員帶著長翅帽,在上朝之時所受到的限制。這種長翅帽,只有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官員才會戴,比如上朝、儀式等活動。

    帶上這種帽子之後,即便皇帝沒在現場,官員之間也只能面對面交談,無法並排坐在一起私下裡議論事情,這種帽子很好地減少了官員之間藉助朝議時的私下裡交流。

  • 11 # 破乞

    近期電視劇《清平樂》上線熱播,這部劇以宋仁宗和皇后曹氏為主線,講述了發生在這一時期的一系列故事。在這部服飾高度還原宋代服飾的電視劇中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劇裡的皇帝、官員,還是儒生、少年公子等男性角色,他們都極愛戴帽子。

    在宋代男性的衣著中,帽飾成為了一種不可缺少的服飾。

    而且宋代男性可以戴的帽子品種繁多,尤其是在帽翅和帽子形狀上大有差異。而不同的帽子,則由不同身份的人來佩戴,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宋代男性可以佩戴的各種帽子以及所代表的不同身份。

    上圖_ 《清平樂》劇照

    實際上《清平樂》裡男性戴的帽子準確的說應該叫做幞頭。

    幞頭起源於漢朝,一開始的名字叫做幅巾或者帕頭。幅巾是用絲帛從額頭處向腦後包裹頭髮,包裹後剩餘的絲帛就垂下來到後背。平民庶人多用葛布作幅巾,而文人雅士則用絲帛細絹作幅巾。後來幅巾流傳到南北朝時,受民族融合和民族文化交流的影響,吸收了鮮卑族的風帽特色。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風帽的基礎上將幅巾改良,原本是剩餘的大條幅絲帛葛布披在身後,而周武帝將幅巾的四角裁成四條帶子,腦後與額前各有的兩條帶子分別交叉在額前與腦後打結,這也就形成了幞頭的雛形。

    上圖_ 湯顯祖幅巾畫像

    後來到了隋唐時期,幞頭在全國範圍內流行,隋初一般是軟頭軟腳,後來到了唐代才有了幞頭初型。經過幞頭的不斷改良變化,幞頭腳的形狀也千姿百態起來。五代時期,幞頭腳有直腳、交腳、曲腳、翹腳、朝天腳等多種形狀,這也就奠定了宋代幞頭多種多樣的基礎。

    宋代時幞頭已經成了男子的主要首服,從帝王到平民百姓都可佩戴幞頭。而此時的幞頭已經與隋唐時期的大有不同,材質選擇硬質材料,脫離了絲帛巾帕,顯得更加正式。

    上圖_ 《挾彈遊騎圖》裡佩戴的幞頭的唐朝官員

    上圖_ 幞頭的各種分類

    宋代男性常佩戴的幞頭大致分為結式幞頭、軟角幞頭和方頂硬殼幞頭這三種。

    結式幞頭

    《清平樂》第一集中宋仁宗想去接生母李順容回宮時,有一段在宮外大街上騎馬的戲。宮外大街上的百姓平民,戴的都是這樣的改良版的結式幞頭。

    結式幞頭原本是一種軟裹巾式的原始幞頭,在幞頭的上面用巾子裹起來並打結,意在腦後的將頭髮全部裹住。在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也隨處可見結式幞頭的存在,一般戴這種幞頭的人都是平民百姓,而一些壯士將尉為圖方便,也喜歡戴結式幞頭。

    上圖_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結式幞頭的百姓

    軟腳幞頭

    與結式幞頭相反,是將巾子放在幞頭下面,幞巾的外型因此更加固定,而幞頭軟腳微微下垂,但兩腳的厚度增加了。這種軟腳幞頭由隋唐時發展而來,像唐朝時的許多文人、執政者的畫像中,畫中人多佩戴軟腳幞頭。到了宋代時,文人雅士對軟腳幞頭的喜愛也絲毫未減。

    方頂硬殼幞頭

    可以說是實打實的宋代“官帽”。顧名思義,這種方頂硬殼幞頭有兩個特點,一是頂是方的,二就是材質較硬。這一種幞頭的硬殼多是用鐵絲和藤草編成的,內襯木骨,然後糊上絹羅,塗上黑漆。而方頂硬殼幞頭的幞頭腳形狀多樣,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直腳和交腳兩種。

    直腳的方頂硬殼幞頭的幞頭腳又稱為平腳或展腳。即兩側的幞頭腳向外延伸十分平直,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本朝幞頭有直腳、局腳、交腳、朝天、順風,凡五等,唯直腳貴賤通服之。”所以以直腳為“貴”,一般是皇帝和級別較高的官員佩戴。

    交腳的幞頭則是幞頭腳交在腦後,一般是品級較低的官員所佩戴。

    上圖_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號夢溪丈人

    除了這幾種幞頭外,宋代的幞頭還有宮花幞頭、雲狀幞頭、玉梅雪柳鬧鵝幞頭、鳳翅幞頭、銀葉弓腳幞頭、曲腳向後指天幞頭等花樣。

    在《東京夢華錄》的卷三中有記載:“兩廊皆諸寺師姑賣繡作領抹、花朵珠翠頭面、生色銷金花樣、幞頭帽子、特髻冠子、絛線之類。”足以見得,宋代時幞頭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服飾了。

    對於宋代的直腳幞頭,它兩側的帽翅也就是幞頭腳的形狀是又長又直,那為什麼會這樣呢?讓我們來看一下吧!

    1.網傳的宋太祖創制其實是杜撰

    在各種鋪天蓋地的文章中,對於這一問題普遍回答說幞頭腳又長又直是宋太祖為了防止官員交頭接耳而發明的。

    還有這樣的一個故事,宋太祖趙匡胤當上皇帝后,發現上朝時下面的官員都在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而趙匡胤坐的地方離官員又遠又聽不到,群臣這樣交頭接耳令趙匡胤心裡不舒服,一是聽不到他們小聲說的話,二是自己的君主權威被破壞了。於是趙匡胤就規定把大臣們上朝時戴的幞頭的兩腳給加長,這樣的話大臣們之間就必須形成一段適當的距離,而交頭接耳的現象就不會出現了。

    這段看起來言之有理的故事其實是後人杜撰的,因為在史書中並沒有找到關於這段史料的記載。

    上圖_ 佩戴直腳幞頭的趙匡胤

    其次是既然為了防止群臣交頭接耳而創制的這樣的幞頭,那麼只要大臣們戴這種幞頭就可以了,為什麼連皇帝也要戴呢?所以這種防止交頭接耳的說法並不可靠。

    在《宋史·輿服志》中有記載:“國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腳,乘輿或服折上焉。其初以藤織草巾子為裡,紗為表,而塗以漆。後唯以漆為堅,去其藤裡。前為一折。平施兩腳,以鐵為之。”也就是說這種直腳幞頭是君臣通用的。其實這種直腳幞頭一開始並不是僅限於上層官員和皇帝使用的,因為在現存的很多五代以及宋遼的壁畫中,裡面的許多普通民眾也有佩戴這種直腳幞頭的。之所以直腳幞頭能夠成為“官帽”的代名詞,離不開統治者的喜愛與推廣。

    上圖_ 敦煌五代壁畫裡,甚至還有很多幹活的百姓戴展腳幞頭

    上圖_ 晚唐五代壁畫中的幞頭

    2.宋代的長幞頭腳其實是繼承前代

    宋代的直腳幞頭的長幞頭腳其實不是宋代獨創的,而是繼承前朝而來的。

    隋唐時有了幞頭的初形,而到了五代時期,幞頭腳的兩條帶子向兩邊展開,受材質影響,軟腳變成了“硬翅”。

    宋代趙彥衛的《雲麓漫鈔》中有這樣的記載“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頭,二腳上翹, 四方僭位之主,各創新樣,或翹上而反折於下,或如團扇,焦葉之狀,合把於前。偽孟蜀始以採漆紗為之,湖南馬希範二角左右 長尺餘,謂之龍角。至劉漢祖始仕晉為幷州衙役,裹幞頭左右長尺餘,橫直之,不復上翹,迄今不改。”這就說明了五代時的幞頭形狀就已經各異了,而且也有了“橫直之”的幞頭。而由宋太祖發明創造的說法可信度也就不高了。

    所以,宋代“官帽”的長直幞頭腳則是繼承前代而來的。

    上圖_ 宋朝 文官服

    3.直腳幞頭更符合宋代服飾美學

    其實宋代的幞頭那麼多種類,為什麼宋代皇帝官員要選擇直腳幞頭呢?對於這個問題,連當時的宋人也在心裡犯嘀咕。宋人程大昌把自己心聲記在《演繁露》中:“幞頭之制,裁紗覆首,盡韜其發,兩腳系腦後……其改為硬腳,史不載所始,莫知其的,自何時也。”

    的確,在我們現在看來,原本輕便的幞頭帽,加上兩個長長的幞頭腳之後,變得笨重且不易行動起來。但更因此,佩戴者的行為舉止更會端正小心,這也更符合文人學士的氣質。

    《宋史·輿服志》中曾記載宋朝有過好幾次的服飾改革,但顯然官員的直腳幞頭卻貫穿整個宋代。

    上圖_ 南宋《中興瑞應圖》中的宋高宗,時為端王所以身穿無紋大袖紫袍,頭戴直腳幞頭

    這與直腳幞頭適應宋代的服飾美學有極大的關係,整個宋朝受儒學影響極大,而拘謹、程式化的宋代朝服則是儒學影響服飾的一個體現。尤其是為了維護封建等級秩序,這時候彰顯等級貴賤的服飾就流行開來。直腳幞頭一方面區分了官員身份,而另一方面官員中只有高品級官員才能戴直腳幞頭,所以更體現了等級差異性。

    此外直腳幞頭的兩個幞頭腳既平直又對稱,有極大的美感,更符合宋代的審美文化。

    不過等到了元明時期,這種有長幞頭腳的直腳幞頭就漸漸被時代淘汰了。明代的專屬官帽烏紗帽就是由直腳幞頭改良而來的,帽翅長度變短。到了清代,官員改成佩戴冠帽,曾經全民戴幞頭的景象不復存在,而“幞頭”國民之帽的地位也煙消雲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貴婦膏停用後會怎樣?有沒有什麼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