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點烏托邦

    明初,詩壇上百家爭鳴,以劉基為代表的越派,以高啟為代表的吳派,以林鴻為代表的閩派,以孫蕢為代表的嶺南派,以劉崧為代表的江右派。其中,以高啟的詩歌成就最高。

    高啟是蘇州人,才思敏捷,詩的內容和風格也是多種多樣,長期隱居的生活讓他撰寫了一首首關於田園生活的詩篇,比如《牧牛詞》、《田家行》、《養蠶詞》等,語言質樸真切。

    更為難得的是,高啟的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實生活中農民的疾苦,這是明朝詩壇少有的。

    所以說高啟是明朝少有的才子,那就是有理有據的。可惜,高啟壯年就被誅殺了,未能成為“一代詩人”,明朝的詩歌自此也算是隕落了。

    至於,高啟是怎麼死的,史書記載是被朱元璋腰斬,因詩文致禍。

    高啟是蘇州人,在張士誠佔據蘇州時,他雖然沒有跟風加入張士誠的陣營,但是才子風流,高啟和張士誠手下的文人還是往來頗多。

    在明朝建立後,高啟也入朝為官,但是朱元璋想幾次提拔高啟為戶部右侍郎,可高啟卻以年少不能委以重任拒絕了。

    無奈之下,朱元璋只好讓高啟歸鄉。

    回到老家後,高啟算是如願以償,放飛自我,天天與好友飲酒作樂。當時,蘇州的知府叫做魏觀,這人在張士誠的皇城的基礎上重修個府衙,當地有“上梁文”的習慣,於是魏觀就請高啟來寫上梁文。

    高啟一時興起,一揮而就,就寫了篇《上梁文》。可是,這篇詩文字沒有什麼不妥,可文中出現了“虎踞龍盤”的詞語,加上是張士誠的皇城,朱元璋就懷疑起來,這不是造反嗎?

    最終,高啟被“腰斬於市”。

    (魏)觀以改修府治,獲譴。帝見(高)啟所作上梁文,因發怒,腰斬於市,年三十有九。

    高啟之死,是“虎踞龍盤”,還是“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

    這就是高啟的被處死的經過,也沒有什麼值得懷疑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高啟的死因不僅僅是因為“虎踞龍盤”,還因為之前評論後宮之亂,惹怒了朱元璋。為此,朱元璋新仇舊恨一起算,處死了高啟。

    說到洪武年間,馬皇后所掌管的後宮,人人都稱之和諧,管理的井井有條,為朱元璋免除很多後顧之憂。

    但是,真的如此嗎?

    女奴扶醉踏蒼苔,明月西園侍寢回。

    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

    這是高啟入朝做官後所作的一首詩,看似是描繪後宮生活的詩歌,其實後兩句有諷刺之意,是在諷刺朱元璋的後宮不嚴,也有醜聞,後宮深夜還有人來訪?這是做什麼就不知道了?

    《明史》中談到高啟時,說“啟嘗賦詩,有所諷刺,帝嗛之未發也”,我想說得就是這首詩吧,因此而得罪朱元璋。

    清朝人修的《明史》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胡美亂宮被誅殺,“胡美……十七年坐法死。二十三年,李善長敗,帝手詔條列奸黨,言美因長女為貴妃,偕其子婿入亂宮禁,事覺,子婿邢死,美賜自盡雲”。

    在《列朝詩集》中,載:“及觀國初昭示諸錄所載李韓公子侄諸小侯愛書,及高帝手詔豫章侯罪狀,初無隱避之詞,則知季迪此詩蓋有為而作”。

    從這些記載來看,朱元璋時期的後宮確實不嚴,沒想想象中的那樣好,而高啟詩中所言的“夜深宮禁有誰來”,就說韓國公李善長和豫章侯胡美等人的亂宮之事。

    細想一下,這也是有可能的,朱元璋農民出身,一步一步地做了皇帝,半個天下可謂是鄉里、兄弟打下來,肯定會有抱團取暖的局面出現。

    而且,由於朱元璋的鄉里觀念,大力扶持淮西勳貴,同時,淮西勳貴又與皇族聯姻,淮西勳貴之間又相互聯姻。因此,這時的朝局關係可謂錯綜複雜,宮人得罪誰也不是,左右為難,牽一髮而動全身,禍亂自此來了。

    可惜了一代才子

    為此,亂宮也不是空穴來風,而高啟也可能聽聞此事,作詩嘲諷,朱元璋記恨在心,找了個藉口殺了高啟,這也是有可能的。

    【小皮】

  • 2 # 學益精舍

    高啟,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長洲人(今江蘇蘇州市)。元末隱居吳淞青丘。高啟才華高逸,學問淵博,能文,尤精於詩,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元朝末年,在蘇州曾和張士誠有來往,因此朱元璋對這個人不滿意。高啟經常賣弄自己的文采,抨擊當時的時政,寫過一首朱元璋的後宮詩——《宮女圖》女奴扶醉踏蒼苔,明月西園侍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諷刺朱元璋後宮很亂,把陳友諒的妃子全部抓來,留下來做自己的妃子。史書上記載當時功臣子弟到宮裡面去偷看這些妃子。朱元璋很氣憤,但是當時並沒有殺高啟,把他趕回蘇州。有一次重修蘇州府衙,要寫上梁文,於是魏觀請高啟來寫上梁文。在文章裡寫了一句“虎踞龍盤”,因為府衙是建在張士誠的舊宮殿上,因此被朱元璋抓住把柄,朱元璋派一個御史偽裝成工匠到工地上搜集證據。最後高啟被腰斬,魏觀被殺頭。

    個人認為朱元璋殺高啟,借明朝文字獄,報侮辱自己的私仇,最終是為了達到打壓江南士族的政治目的。

  • 3 # 副史

      高啟,字季迪,自號青丘子,是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有《青丘子歌》留世。高啟在何中國古代文學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同時也與楊基、張羽、徐賁共稱“吳中四傑”。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原名朱重八,早些年因為窮困出家為僧討生活。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各地農民起義軍紛紛揭竿而起,朱元璋因此與同鄉之人一起參加了農民起義軍。朱元璋才智過人、謀略無雙,所以很快就在起義軍中起勢,到了後來甚至接手所在起義軍,成為一方割據勢力。後來更是將這支起義軍發展壯大,推翻元朝統治,合併消滅其他起義軍勢力,建立大明王朝,統一天下。

      一個是詩人,一個是帝王,這兩人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人才稀缺,所以向天下頒發詔書,廣招人才,高啟才名遠播,自然也在他徵詔之列。洪武元年,高啟開始進入明朝官場,任翰林院編修,修《元史》。

      初時朱元璋和高啟的關係還是比較和諧的,甚至因為高啟十分有才,朱元璋經常表示對他的欣賞。但是隨著後來一些事情的發生,朱元璋對高啟的看法逐漸發生改變,以致於後來竟然取了高啟的性命。

      高啟在明朝為官幾年之後,朱元璋便想將他提到戶部右侍郎的位置。但是當時高啟對官場早就沒有期望,所以想要辭官歸隱,於是多次拒絕了這個請求,並且最終選擇了辭職。

      朱元璋雖然同意了高啟的請求,並且還贈給他不是金銀,讓他安然歸鄉。但是高啟的屢次拒絕,仍然在朱元璋心裡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後來高啟作的一些詩,儘管並無特殊含義,但是在朱元璋看來卻是對自己的冷嘲熱諷。所以到了後來朱元璋甚至認為,高啟並不承認明朝的正統,也並看不起自己這個皇帝。

      朱元璋將高啟殺害的導火索,或者說是直接原因,源自於高啟寫的那篇《郡治上梁文》。

      今天我們修建大樓開土動工或者竣工的時候,還會請人來算算日子,然後放鞭炮。古時候的生產生活條件遠沒有現在這麼好。修房子絕對算的上是一件大事,民間平常人家蓋房子上大梁的時候,會擺上祭品祭祀神明,還會放鞭炮驅逐小鬼。

      當時朱元璋選的新任蘇州知府魏觀,在當地修建新的辦公府邸。房子建好之後上大梁,便依例祭祀,並且請一位非常有才名的人寫一篇好的上梁文。而高啟就是魏觀選的那個人,高啟洋洋灑灑寫了一篇,最終卻引出了禍事。

      魏觀修建的官府地址正是當年張士誠在蘇州的宮院,朝中於是上奏彈劾魏觀心思不正,有謀反之心。因為這件事,魏觀被誅殺。而高啟那篇上梁文,也被人找出有“龍蟠虎踞”的字眼。朱元璋看後,頓時大怒,在他看來“龍盤虎踞”之地當然只有自己這個皇帝能夠居住。你在文中用這個詞,意思是不是說你認為張士誠才是真正的天下共主?

      就這樣,高啟因為這麼一篇被處以腰斬之刑。當然這篇文實際上只是一個導火索,朱元璋對高啟的疑心早就種下。

  • 4 # 小白說華史

    一、前言

    1374年,蘇州知府魏觀修復府治舊基,高啟為此撰寫了《上梁文》;因府治舊基原為張士誠宮址,有人便誣告魏觀有反心,於是魏觀被誅;而為他寫文的高啟也受誅連,被處以腰斬而亡。就這樣,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的大才子高啟慘死。

    那麼,這樣一個在文壇上很有名氣的人怎麼會落得這麼一個慘絕人寰的下場呢?這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二、高啟其人

    高啟,生於1336年,卒於1374年,漢族,元末明初著名的詩人、文學家。字季迪,號槎軒,長洲(今江蘇蘇州市)人。元末時期在吳淞青丘隱居,自號青丘子。高啟才華高逸,學問淵博,能文,尤其精於詩文,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合稱為“吳中四傑”。

    後,朱元璋建立大明立國,高啟唱出了“四塞河山歸版籍,百年父老見衣冠”的由衷喜悅。

    所以,在洪武二年(1369年),高啟應徵入朝修史。在《召修元史將赴京師別內》中,高啟露出了內心的喜悅:“宴安聖所戒,胡為守蓬茨。我志願裨國,有遂幸在斯。”

    其後,高啟擔任了《元史·列女傳》與《歷志》部分的寫作。高啟在《元史》修訂完成後,便被擢授為翰林編修,覆命教授諸王及功臣子弟。

    然而,在洪武三年(1370)七月,朱元璋御闕樓授高啟戶部侍郎,同日高啟辭官,賜金放還。高啟在返回青丘後,便以教書治田自給自足。

    洪武三年(1370)到七年(1374)間,朝廷屢次下詔求賢。特別是洪武六年(1373)太袒詔罷科舉,復行漢代選官制度,加大了徵召人才的力度,但高啟卻沒有再次被徵入朝為官。

    三、高啟被殺導火索:遊幕魏觀

    洪武五年(1372)三月,魏觀出任蘇州知府。高啟與魏觀原本就相識,於是在魏觀的邀請下,參與蘇州治政,有意地避開了朝廷的徵召。魏觀上任蘇守時已65歲,深得太祖信任。他招納賢才,修訂經史,制禮作樂,人才濟濟,政績頗著,深得民心,以至洪武六年(1373)被百姓留任。

    作為魏觀的幕僚,高啟一直是參與到了蘇州政務,為魏觀出謀劃策。有的時候,還為魏觀寫文作詩,歌功頌德。這就為後續寫下《郡治上梁文》(文中有“龍蟠虎踞”的字眼,觸犯了朱元璋的大忌。)一文埋下了隱患。

    四、高啟被殺原因分析

    高啟之死是明初眾多文人罹難的一個簡單例子。表面上看,他的死僅僅是因“魏觀案連坐而死。”其實高啟被殺還存在其內在動因的。

    (1)朱元璋對吳中地區的心理猜忌

    在元末群雄爭戰中,張士誠是朱元璋後期奪取天下最有力的競爭對手。張士誠“頗有仁厚”甚得吳中民心,因此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滅吳時遭到了吳中士民的頑強抵抗,城陷之後,朱元璋為徹底剷除張士誠餘孽,懲戒曾經歸附敵對政權的蘇州百姓,下令將張士誠官屬及杭州、湖州、嘉興、松江等府官吏家屬與外流寓之民二十餘萬押解至京,徙至臨濠。同時對吳中地區在經濟上予以打擊,課以重賦。視蘇州為要害之地,設蘇州衛指揮使司,派心腹駐重兵於此。

    不僅如此,朱元璋在洪武年間對蘇州知府進行了頻繁的人事變動。他稱帝三十一年,蘇州知府竟然換了30人,他對蘇州官吏的警覺甚至達到神經質的地步。

    魏觀上任蘇州知府後,勤政愛民,招納賢才,為百姓謀福祉。這與當初張士誠的做法非常相似,而且是深得民心。

    洪武七年(1374),魏觀在張士誠宮殿舊址上修建府治。《明史·魏觀傳》記載:“初,張士誠以蘇州舊治為宮,遷府治于都水行司。觀以其地湫隘,還治舊基。又浚錦帆涇,興水利。或譖觀興既滅之基,帝使御史張度廉其事,遂被誅。”

    魏觀“還治舊基”為“興既滅之基”,必然引起朱元璋的疑忌與殺機。魏觀案是朱元璋對吳中地區猜忌的一次大爆發。這一場吳中地區的政治殺戮,既是至正二十七年(1367)吳中二十萬人謫徙臨濠的延續。

    而作為魏觀的幕僚高啟也因此案而被腰斬,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2)直接觸犯嚴刑苛法

    明初朱元璋根除元朝政治的廢弛,於是便刑用重典。其法令建設從滅除陳友諒時便已經開始了。在1367年正式命陶安主持撰寫明律令,洪武六年(1373)刑部尚書劉惟謙主持修訂,更定《大明律》。

    其中《大明律》規定“凡除授官員,須從朝廷選用,若大臣專擅選用者斬。若大臣親戚,非奉特旨不許除授官職,違者罪亦如之。”《大明律》此條律令與朱元璋的極權控制有著密切關係。

    其實,朱元璋在元末群雄爭戰時期廣召人才,就已經明令禁止部屬將官私自蓄養人才,自闢幕屬,並且不許將官親近儒生。

    此時更有《大明律》不允許州府自闢幕屬的律令。而魏觀延請高啟、王彝等明禮教化,實屬私闢幕僚,觸犯了“大臣專擅選官”之法律規定。

    而且在魏觀修府治、浚河道時,高啟為其歌功頌德。《上梁文》:“郡治新還舊觀雄,文梁高舉跨晴空。南山久養幹雲器,東海初升貫日紅。欲與龍廷宣化遠,還開燕寢賦詩工。大材今作黃堂用,民庶多歸廣庇中。”

    詩歌氣勢宏大,感情充沛,對魏觀德政讚頌備至,高啟還為魏觀的母親作《魏夫人宋氏墓誌銘》,對其甚為推崇。

    高啟前有拒絕朝廷徵辟而依於魏觀,此時更是大讚魏觀之德政,違犯大明律令,這難免有結黨營私的嫌疑,以朱元璋雄猜好殺和執法果斷的個性,足以讓他招致殺戮之禍。五、結言

    綜上所述,我們根據高啟之死和魏觀案的發生,可以得知兩點:

    一是魏觀在張士誠舊址修建府治,觸犯了朱元璋對吳中地區的心理警惕。二是魏觀招賢納才,觸犯了“大臣專擅選官”之律;而高啟《上梁文》,又觸犯了“上言大臣德政”之條,因此被視為結黨謀反。魏觀案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必然結果,而高啟慘遭殺戮便不可避免了。

    另外,明初文人與洪武政權的關係經歷了從最初的和睦融洽到最後的劍拔弩張、血腥殺戮的歷史演變過程。而高啟於洪武七年(1374)被殺,正是處在兩者不同關係的轉折點上,具有典型性和標誌性的意義。

  • 5 # 麥初齊
    高啟是何人?

    高啟,字季迪,長洲人,出身富家,童年時父母雙亡,生性警敏,讀書過目成誦,久而不忘,尤精歷史,嗜好詩歌。仕途比較短,不是才華不行,因為看不慣朝廷辭官不做的,回家教書種田。

    朱元璋為啥殺他,一個想殺,一個找死。01 孤傲耿直,厭倦朝政

    作為文人,都有著一種恃才傲物的性格,這個可以理解,有點墨水瞧不起人正常,誰教那個年代不識字的人太多了。但是高啟為人還耿直,這就要了命了,他本來被朱元璋所賞識,做官了授翰林院編修,還給各位王爺當老師,多風光的事情,人脈也好。

    皇帝都喜歡有才華的人,後來被朱元璋提拔他當戶部右侍郎,但是他不喜歡官場的爾虞我詐,就打死不從啊,非要回家教書。皇帝那是破格提拔的那是多大的情分啊,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的年代他就是這麼耿直,皇帝的面子我也不給,朱元璋是皇帝終究是不和他一般見識,但是記賬了。

    02 借詩歌諷刺朱元璋,還不止一次

    才華是你的資本沒有錯,你也可以顯擺,不過作為明初的四大傑出人物的確是可以為所欲為的。只是你得瑟的時候不能忘形,朱元璋是什麼人高啟是瞭解的,所以創作的時候應該有所避諱才好,才不會生事端。

    其一是寫元順帝宮闈隱私的《題宮女圖》:“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被朱元璋對號入座認為諷刺挖苦他。其二是《青丘子歌》有“不聞龍虎苦戰鬥”的詩句,寫在朱元璋和陳友諒戰鬥時候讓朱元璋看了心裡不舒服;其他的詩中還有“不肯折腰為五斗米”的句子表示對做官毫無興趣,讓朱元璋想起了被駁面子的事情,所以又記一筆賬。

    03 朱元璋的性格,喜歡殺人

    作為皇帝,都有自己的癖好,面對有屠夫皇帝稱號朱元璋不僅喜歡殺功臣,還喜歡殺文人。殺功臣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地位怕那些人功高震主,管不住了咋辦,歷代帝王都會這一招。對於文人我覺得朱元璋的心裡很簡單,為我所用留著幹活,不聽話還酸溜的,留著你來氣我啊,看不順眼的就殺了,實際上也是妒忌心理作祟。

    04 一篇上梁文,被魏觀株連

    你說你要厭惡官場就徹底滾遠一點多好,不!蘇州知府的魏觀,要給自己修建知府衙門,寫個什麼像樣的上梁文,就請了隱居的高啟發揮一下,地址偏偏又選在了張士誠宮殿遺址,而張士誠正是朱元璋當年的死對頭;高啟的《上梁文》上,有“龍蟠虎踞”的字眼,犯了朱元璋大忌。這下子可以好了,知府不會選地方,高啟也是用詞不當,兩個人全栽了。

  • 6 # 小逸公子

    高啟(1336年-1373年,37歲),字季迪,號青丘,元末明初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明初十才子之一。和宋濂、劉基合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因得罪明太祖,以魏觀案累文字獄,處腰斬。

    從這麼簡簡單單一句話不難看出,高啟是明初時期不可多得才子,最後卻被明太祖朱元璋腰斬於南京,被截為八段。真的只是因為高啟為魏觀撰寫《郡治上梁文》,其中“龍盤虎踞”等句觸怒朱元璋了嗎,真的只是這麼簡單嗎?下面我們從頭開始說。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以後,採取了系列措施,逐步的鞏固皇權。

    首先他扶正農業,重農抑制商,大力發展農業,堅實了統治的物質基礎。然後以禮法為武器,推行強權政治。朱元璋雖然是以武得天下,但是卻懂得文治得重要,善用人才,朱元璋大力羅致人才,下詔書,徵召人才,“訪求賢哲隱逸之士”。但是古代士大夫,並不是所有人都原意出仕,但是朱元璋對不願意出仕得士大夫,採取了嚴厲得措施,不僅肆意踐踏這些人得人格尊嚴,而且還對他們進行了無情得殺戮。迫於壓力很多士大夫不得不出仕明王朝。

    高啟就是在這樣得時代背景下,在洪武二年被徵,參與修《元史》。雖然當時天下一統,但高啟對朱明王朝卻無好感,他對朱家王朝在戰爭中得嗜血殺戮行為,極為不滿。朱元璋在擊敗張士誠之後,張士誠自縊,朱元璋把他手下高官全部處死,和其屬下各府官吏得家眷,全部流放看管。高啟在不少文章中隱射了朱元璋的暴虐,把朱元璋比作秦二世,控訴起嗜殺的罪行。(參考《哭臨川公》-高啟)。可見高啟對這次帶著強迫性質的徵召內心是十分不滿的。《元史》修完後,明太祖授高啟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入內府教貴族子弟。

    朱元璋雖然知道文治的重要性,但其內心對儒士卻十分歧視,這種歧視的態度溢於言表,使得天下儒士誠惶誠恐,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滿意。但高啟卻非如此,他不僅僅以儒士自居,而且在多篇文章和詩歌中,矛頭直指朱元璋,顯示了其對朱家王朝抗爭的意志和大無畏不怕犧牲的精神,同時也可以看出高啟對朱元璋的治國策略,也有許多的不贊同,高啟不願意為了高官厚祿,而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高啟曾經寫下的《梅花》,孤獨高傲,飄逸絕群,毛主席也曾經有一副書法作品就是寫的其中一首。高啟在強徵入仕以後,其實無時無刻不在想著隱退,迴歸家鄉,但是沒有正當的理由,則可能會給自己引來殺生之禍,終於在洪武三年,他在徐大年想告老還鄉的時候給自己隱退找到了理由,把引退歸功於朱元璋,稱讚是順人情厚風俗的英明之舉,是施仁政,但是他卻在文裡提了被漢光武帝強徵的隱士嚴光,嚴光就是當時沒有接受漢武帝的徵召,退隱富春山。認為嚴光不仕,後世敬仰,意在肯定嚴光,而否定朱元璋強徵暴行。但是朱元璋對臣子的引退行為,總體還算比較寬容,為了贏得自己的“納賢”的美名,所以最終高啟還是離開了朝廷。

    高啟還是政治警惕性不夠,自以為引退理由充足卻不知朱元璋早已對他恨之入骨。朱元璋著有《嚴光論》一文,直接就表達了自己的憤怒,認為嚴光這種,屬於對君主的侮辱,對國家的侮辱,是有罪的行為。所以單純的引退行為並不是高啟被朱元璋仇視的真正原因,而且是對明王朝的不滿,不屈服,才是他最後難逃一死的最終原因。最後高啟也因為魏觀案累文字獄,處腰斬。

    那麼魏觀又是誰呢?

    魏觀(1305年-1374年),字杞山,明代湖北省蒲圻縣(今赤壁市)人。元末隱居蒲山,湖廣行省左丞呂思誠曾推薦他到朝廷做官,但魏觀力辭不就。元至元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攻克武昌,聘他做國子助教,再遷浙江按察司僉事。吳元年(1367年),遷兩淮都轉運使。入為起居注。奉命偕吳琳以幣帛求遺賢於四方。洪武元年(1368年),建大本堂,命侍太子說書及授諸王經。未幾,又命偕文原吉、詹同、吳輔、趙壽等分行天下,訪求遺才,所舉多擢用。洪武三年(1370年),轉太常卿,考訂諸祀典。稱旨,改侍讀學士,尋遷祭酒。洪武四年(1371年),坐考祀孔子禮不以時奏,謫知龍南縣,旋召為禮部主事。洪武五年(1372年),廷臣推薦魏觀有才,出任蘇州知府。前任知府陳寧苛刻,人送外號“陳烙鐵”。魏觀盡改陳寧所為,以明教化、正風俗為治。建黌舍。聘周南老、王行、徐用誠,與教授貢潁之定學儀;王彝、高啟、張羽訂經史;耆民周壽誼、楊茂、林文友行鄉飲酒禮。政化大行,課績為天下最。洪武六年(1373年),擢四川行省參知政事。未行,以部民乞留,命還任。

    魏觀案發生在洪武七年,在朱元璋任命魏觀為蘇州知府的同時,他還派自己淮西起事時的老部下蔡本擔任蘇州衛指揮使,以便互相監督。蔡本與魏觀不和。在朱元璋登基之前,張士誠把蘇州的官府改為宮殿,而把府治衙門遷到都水行司。魏觀上任後,覺得都水行司地方狹小,不方便辦公,於是又把衙門遷回原址。又浚錦帆涇,興水利。於是蔡本藉機誣陷魏觀“興既滅之基”。朱元璋派御史張度訪查,張度也與魏觀不和,遂被誅。

    高啟就是在魏觀搬遷衙門搬到張士誠宮殿舊址的時候,應魏觀之邀,撰寫了一篇《上梁文》來記錄此事,中間無非是有些讚美的詞句,毫無必要在這等作品中隱射朝廷。

    洪武年間,文字案頻發,魏觀案本來只是魏觀無意中造成的違法行為,卻被朱元璋加以利用,擴大事態,誅殺異己。高啟的死,只不過是明初封建君主制度空前強化的一個印證,任何反抗君主專政和違背君主意志的行為都必然遭到鎮壓,不只是高啟,與高啟齊名的“明初四傑”都無一倖免。楊基被罰作苦工,勞役一生死在工所;張羽沉屍河底屍骨無存;徐賁鋃鐺入獄,遭人迫害致。,對天下儒士和不願意出仕之人,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高啟之死,只是那個時代文人地位的一個縮影。

  • 7 # 肥肥大狗熊

    高啟(1336~1374)明代詩人。字季迪,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元末曾隱居吳淞江畔的青丘,因自號青丘子。明初受詔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編修。高啟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為本,兼受釋、道影響。他厭倦朝政,不羨功名利祿。因此,洪武三年(1370)秋,朱元璋擬委任他為戶部右侍郎,他固辭不受,被賜金放還;但朱元璋懷疑他作詩諷刺自己,對他產生忌恨。高啟返青丘後,以教書治田自給。蘇州知府魏觀修復府治舊基,高啟為此撰寫了《上梁文》。因府治舊基原為張士誠宮址,有人誣告魏觀有反心,魏被誅;高啟也受株連腰斬。

  • 8 # 小軒講故事

    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九月,江南著名才子高啟受蘇州知府魏觀案牽連,被腰斬棄市,一同被斬的還有文人王彝。此案因為一篇文章而起,掀開了明清兩代一系列充滿腥風血雨的文字獄的序幕。高啟、王彝等成了洪武初年眾多文字獄的第一批受害者。

    張士誠佔據東南時,高啟居住在吳淞江青丘,號“青丘子”,開始半隱居半高調地在文壇樹立了盛名。高啟不是一般的才子,被清代的趙翼讚譽為“一出筆即有博大昌明氣象,亦關有明一代文運,論者推為明初詩人第一”。

    高啟被殺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從高啟自身找原因。高啟一開始對新王朝的建立抱以“歡呼大慶”的態度,熱情稱讚朱元璋驅逐蒙元建立明朝的行為。在《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結尾中他對明朝統一天下大唱讚歌:“我生幸逢聖人起南國,禍亂初平事休息。從今四海永為家,不用長江限南北。”高啟稱自己“幸逢中國真龍飛”。憑藉在當時文壇的威名,高啟一路平步青雲。他很快就被授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同時承擔了教授朱元璋接班人文化知識的重任。在南京的一年多高層政治接觸,讓高啟感受到了巨大的政治壓力和不適應。高啟雖然躋身於新朝新貴行列,對朱元璋打擊舊精英階層的政策感到不滿、失望。心理的煎熬讓高啟始終融入不了新朝——文人的矜持讓他拒絕同流合汙。高啟還有一些讀書人的虛榮、愛表現,加之政治上的不成熟,曾寫詩“女奴扶醉踏蒼苔,明月西園侍宴回。小犬隔牆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夜深宮禁”牽涉到宮廷內爭風吃醋的醜聞,朱元璋看後,不可能不牽動敏感神經。

    二、從朱元璋身上找原因。建國伊始,朱元璋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和皇帝的權力,在政策上採取粗暴繁重的方法。比如對蘇州等東南各地採取打擊豪強、加重賦稅的政策,對一些不合作的富豪、文人大加撻伐。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有人說“才能之士,數年來倖存者百之一二”。朱元璋對高啟等文人的設想是:支援新朝,有才能的人可以吸納進高層圈子為己所用,但要聽從指揮,不能搗亂。隨著統治的穩固,朱元璋乾脆以暴力威脅天下文人支援新王朝,出任官職。朱元璋在刑書《大誥》中設定科目,明文規定“寰中士夫不為君用”,則“誅其身而沒其家。”出來做官還不夠,朱元璋還要改造文化,像打擊政治對手一樣,將一切可能威脅政權的不穩定因素都消滅在萌芽狀態。

    總之,高啟被殺並不僅僅涉嫌“臥虎藏龍”等違禁詞語那麼簡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泡鹹包菜,如何有效防止它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