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糖糖籃球地帶

    第一個甲子年是公元一二四年即是東漢安帝建光五年歲次甲子。實際上干支紀年法開始第一年並不甲子年。第一個干支紀年是甲寅年。即是公元一一四年東漢安帝劉祐元初甲寅年。在東漢之前用歲星紀年法;東漢安帝元初甲寅年後釆用干支記年。而以此為界,以前的干支紀年是後人反推上去的。實際上用干支紀年,較比正確的說法應該叫紀“歲”。因為年與歲是有差別的。東漢前用歲星紀年,是看木星在十二次入宿而定。一輪迴只能記十二年。而且木星也不是正整十二年走完十二辰(實為11·86年)因為有誤差,所以到東漢就廢了歲星紀年法。而改用六十甲子干支紀年法。實際上,劉祐元初甲寅年前,己有古天文人士研究甲子紀年法,只是沒有由國家政府統一發布使用

  • 2 # 國學補缺

    從中國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於名號這一特有現象.為駁干支外來說,陳遵媯在《中國天文學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產生了”.鄭文光在所著《中國天文學源流》一書中認為,十天干起源於中國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是十進位法概念在紀時中的反映,應當產生於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十二地支”則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產生於殷商之前,後逐漸演變為十二辰.所以,鄭文光推斷:“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創作.”杜石然等則在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一書中,主張夏代已有十天干紀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紀日的基礎上,進一步使用干支紀法,從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迴圈的紀日法。

    相傳黃帝時代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因有蚩尤神擾亂,黃帝憂民之若,遂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黃帝於是齋戒沐浴、築壇祀天、方丘禮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將十干圓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幹為天,支為地,然後乃能治之。後有大撓氏將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並以黃來開國日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此為天干地支之由來。

    由此推斷是從黃帝時期開始的。

  • 3 # 午夜櫻花語

    天干地支分別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並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元法。天干地支上可與黃道十二宮二十八星宿對應,下可與陰陽五行相通。

    史書《世本》說:“容成作歷,大橈作甲子”,“二人皆黃帝之臣,蓋自黃帝以來,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週”。大撓“採五行之情,佔鬥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這意思就是黃帝時期就有干支曆元法。

    天干地支雖然有說法來考證它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誰發明?最早出現於何時?始終都還是一個謎。當代研究者有的認為是伏羲畫八卦時所創;有的認為是夏朝人所創,商朝時得到發展;更有的認為是古巴比倫人傳入。

  • 4 # 有話少說

    干支紀年曆法,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庭下令全國推行干支紀年。

    西漢漢武帝的《太初曆》,為太歲紀年。

  • 5 # 宇宙一侃

    在中國,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使用的是“干支紀法”,也稱“干支紀元法”,十干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共配成六十組,用來表示年、月、日的次序,週而復始,迴圈使用。具體可分為干支紀年、干支紀月、干支紀日直至干支紀時。

    干支紀日法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在發掘出的殷代甲骨片上已發現了完整的干支表。可能在盤庚遷殷(約公元前1300年)之前,已經採用干支紀日了。不過這種紀日法是否有過間斷和錯亂,現今還不能肯定。但從春秋以來,這種紀日法已被證明沒有間斷和錯亂。《春秋》所記第一次日食發生在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經現代計算證明,這個日期確實發生了一次日食,因此這個日期的記載是準確的,表明從那時以來一直到清宣統三年(1911年)止,其間歷經2600餘年,中國一直有條不紊地使用干支連續紀日,未發生一日差錯,這是世界上最長的紀日史料,也是世界上極為珍貴的一份科學文化遺產。

    中國古代使用過多種時段制度。春秋戰國時期曾用過十時制,即把晝夜各分為5個時段,晝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共10個時段。這種時段的劃分是不等長的,因為一年四季中晝夜的長短是不相同的。到秦漢以後,十時制就廢止了。至於干支紀時,它是什麼時代產生和運用的,已經無從查考了。不過它當是在古代十二辰制的基礎上演變出來的。古代將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並用子、醜、寅、卯等十二地支表示,子時的正中為夜半。一種比較普遍的看法是,十二辰大概是在二十八宿之前創立的;到了唐代,才將十二支配上十干,成為干支紀時。

    所謂干支就是天干、地支的總稱,它是一種週期性的迴圈順序。十干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後世簡化為一個字。天天干地支乾地支紀年法是60年一個輪迴,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

  • 6 # 草雨生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干支紀法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其實己經無從考證了,據一些易學類古書記載,昔者黃帝,將甲子分輕重而配成六十,號曰花甲子。就說是從黃帝開始,己經開始使用干支紀法了。另外據中國歷史大事年簡表記載,一些堯舜禹之後的帝王就叫什麼:孔甲,仲丁,小辛,庚丁等等,由此看來干支紀法年代己久遠。下面咱們說說干支。幹即十天干,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十二地支,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聰明的古人又將干支分別賦予陰陽的屬性。其中天干甲丙戊庚壬屬陽,天干乙丁己辛癸屬陰,地支子寅辰午申戌屬陽,醜卯已未酉亥屬陰。又將干支兩兩相配,且陰與陰配,陽與陽配,共形成六十種組合,就稱為六十花甲子。其實幹支紀法並非只用來紀年,如今年為庚子年,另外的月,日,時,都可以用干支法。如今天2020年4月14日上午12時,用干支法就是庚子年,庚辰月,戊子日,戊午時

  • 7 # 夢中有澤

    對於干支紀法這個問題首先得從干支的源頭說起。

    東漢的蔡邕在《月令・章句》中說:“大橈採五行之情,佔鬥綱所建,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蔡邕的意思是大橈發明的天干和地支。

    大橈是誰?

    《呂氏春秋•尊師》:“黃帝師大撓。”原來是黃帝的史官。

    但是,蔡邕的這個說法無據可考,只是個傳說而已。

    《尚書・虞書・益稷》記載:“予創若時,娶於塗山,辛壬癸甲。”這是堯舜帝之後,到了禹時期,這裡的意思就是禹娶了塗山氏的女兒,過了辛壬癸甲四天之後,就子承父業治水去了。這裡的辛壬癸甲是古籍中最早出現的天干紀日的記載。可見這時期還沒有地支紀日,可能還沒有出現十二個地支的這種漢字。

    到了商代,《尚書・商書・伊訓》記載:“成湯既沒,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訓》、《肆命》、《徂後》。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於先王。”這裡記載的是湯之後,湯的嫡長孫太甲即位之年,在十二月的乙丑日祭祀,由輔佐其祖父湯立國的賢相伊尹作了《伊訓》、《肆命》、《徂後》等教導太甲效法先祖治理國家的事情。這裡的乙丑日即是最早出現的干支組合在一起紀日的方式。

    在殷商甲骨文卜辭中都是有干支紀日的,如下圖圈中的兩個字就是辛酉組合起來的干支紀日。

    從這裡來看,在殷商時期才開始有干支組合在一起用來紀日,還沒有用在紀年上。

  • 8 # 鄉下老果

    古代曆法,用干支紀法很流行,從公元五十四年(東漢建武三十年)開始,一直到現在沒有間斷過。

    中國古代最早用天干地支記載年月日時,天干有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的先後,不僅有數的涵義,還包含萬物由隱伏.發生.少壯.繁盛.衰老.死亡而更始輪迴的氣化執行規律。

    《漢書.律曆志》形象的解釋了天干在萬物生長收藏,少壯老滅的迴圈規律。

    甲通莢,嫩芽破莢而出的初生現象;

    乙指奮軋於乙,幼苗始出彎曲未伸之象;

    丙指萬物開如丙壯;

    丁指大盛於丁,幼苗不斷茁壯成長;

    戊指豐茂於戊,幼苗日益茂盛;

    己指理紀於己;

    庚指斂更於庚,生命開始收斂;

    辛指悉新於辛,新的生命開始醞釀;

    壬指懷任於壬,新的生命開始孕育,已具胎氣;

    癸指陳揆於癸,新的生命又將開始。

    天干中的甲丙戊庚壬屬陽,稱陽幹;乙丁己辛癸屬陰,稱陰乾。自然界一切皆有陰陽之分,十天按順序分成各含一陰一陽的五對: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地支以十二支為迴圈,表示自然界的規律和時空體系。

    正月孟春,陽氣初發,生物開始演變,建之以寅。寅,“演”也。

    二月仲春,陽氣方盛,生物生長漸茂,建之以戊。戊,“茂”也。

    三月季春,春陽震動,生物越發生長的茂盛,建之以辰。辰,“大成”也

    四月孟夏,陽氣壯盛,建之以巳。巳,“停止”也。

    五月仲夏,陽極陰生,生物成長枝繁葉茂,建之以午。午,“忤”也,逆陽而起。

    六月季夏,生物盛長,果實開始成熟,果成有味,建之以未。未,“味”也。

    七月孟秋,秋涼初至,物成漸收,建之以申。申,“伸”也,雙手伸出持物狀。

    八月仲秋,陰氣漸盛,生物衰老,建之以酉。酉,老也《白虎通.五行》。

    九月季秋,生物盡收,建之以戌。戌,滅也,謂時物皆衰滅也。

    十月孟冬,陰氣漸盛於外,陽氣漸藏於下,建之於亥。亥,豖也,故曰首曰身也《左傳.襄公三十年》。

    十一月仲冬,地下陽氣初生,生物萌芽,建之以子。子,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人以為偁。象形。古文從巛,象發也。籀文從囟,有發、臂、脛,在几上也。——《說文》。按,象兒在襁褓中足倂也。

    十二月季冬,陰氣漸衰,陽氣已動,生物的幼芽將破土而出,建之以醜。醜,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說文》

    子寅辰午申戌屬陽,稱做陽支;醜卯已未酉亥屬陰,稱為陰支。十二地支按其順序各含一陰一陽五組。東方寅卯木,南方巳午火,西方申酉金,北方亥子水,中央辰未戌醜土。

    按干支各自的順序,天干在上,地支在下,依次排列,無論是年月日時皆從甲子開始,六十為一個甲子迴圈,一年分十二月,一日分十二時辰。每逢五年有六十個月,五天有六十個時辰。《內經》說:“上下相臨,陰陽相錯,而變生焉。應天之氣,五歲而右遷;應地之氣,六期而環會。五六相合,凡六十歲為一週,不及太過,斯皆見矣”。

    六十甲子的迴圈週期,也就是六十進位制,可以用來紀年月日時,還可以據其干支的屬性來分析這一年的年月日時變化的大致情況。這種用干支表示年月日時序號的方法,叫做“干支紀法”,它是中國古代曆法中的一個重大發明與獨特創造。

  • 9 # 道教文化知識

    第一個甲子年是公元一二四年即是東漢安帝建光五年歲次甲子。實際上干支紀年法開始第一年並不甲子年。第一個干支紀年是甲寅年。即是公元一一四年東漢安帝劉祐元初甲寅年。在東漢之前用歲星紀年法;東漢安帝元初甲寅年後釆用干支記年。而以此為界,以前的干支紀年是後人反推上去的。實際上用干支紀年,較比正確的說法應該叫紀“歲”。因為年與歲是有差別的。東漢前用歲星紀年,是看木星在十二次入宿而定。一輪迴只能記十二年。而且木星也不是正整十二年走完十二辰(實為11·86年)因為有誤差,所以到東漢就廢了歲星紀年法。而改用六十甲子干支紀年法。實際上,劉祐元初甲寅年前,己有古天文人士研究甲子紀年法,只是沒有由國家政府統一發布使用

  • 10 # 紫雲孤飛

    所謂生辰八字,就是干支紀法。干支紀法應該分四類,紀年,紀月,紀日,記時辰。

    反正不可考,我就信口胡謅了。

    這四類紀法是不同步的。首先出現的應該是紀日。因為晝夜交替最容易感知。每天變化,倆月就是一圈,鬼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啊。

    曆法上,一年的起始並不是正月初一,而是冬至日。因為日中影子最短,是可以觀測到的。所以,冬至日所在的月份為第一個月,用天干表示就是子月(現在的正月是寅月,第三個月),這是根據太陽確定的。

    繼續說紀月,望朔確定的月份是根據月亮確定的,當初肯定是不設閏月的。月亮年和太陽年的差異,引起曆法與實際季節有了差異,會逐漸修正完善曆法。就好比當前的陽曆,1582年10月只有21天一個道理。

    總結,干支紀法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缺乏史料記載則不可考證,現在的歷法更是精確也沒有必要確切知道干支第一年在哪。畢竟都是公元前的故事。

  • 11 # 待曉兒

    “天干地支”這二十二個字其實是早就創造出來了,在甲骨文當中已經有所辨識,也是用以表達序列,比如一些帝王的名諱便是如此,像商朝就有盤庚、帝乙、帝辛等等名號。

    需要知道的是,用干支來紀月、紀日是很早就有的傳統,無法確定起於何時,但用於紀年的做法卻要晚得多,起碼在西漢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規制。

    根據現有典籍的紀年稱謂變化可以肯定,干支紀年以國家政令來推行的時期是東漢元和二年,而其實際上的普遍應用應該還要更早一些,但最早不能早於西漢。

    西漢時期,干支紀年和“星歲紀年”是混雜的

    一種新規則的誕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有一個過渡的階段。

    所以,如果要探究干支紀法的源頭,那麼只需要找到原有紀年方式和干支紀年方式混用的一個時期就可以了,而這個時期就是西漢。

    在“干支紀年”之前,中國古代除了用君主諡號的方式紀年之外,最通用的紀年方式就是“星歲紀年”,分為“歲星紀年”和“太歲紀年”兩個階段。

    “歲星”紀年,顧名思義,就是以“歲星”為參照物的紀年方式。

    “歲星”也就是木星,古人早就觀測到,以地球為不動點來算,木星繞地一週的時間為十二年。同樣的道理,古人認為,太陽是圍繞地球旋轉的,在地球上的投影就被稱為黃道平面。

    西方有“黃道十二宮”,分為十二個星座,中國也同樣如此,將黃道平面進行了十二等分,叫做“十二次”或“十二星次”,並且為之取了一些專有名稱。由西向東依次為:

    星紀、玄枵(xiāo)、諏訾(zōu"zī)、降婁、大梁、實沈(chén)、鶉首(chūn"shǒu)、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xī"mù)

    如果木星執行到某一個區位之間,這一年就紀為“歲在XX”。比如木星執行在“星紀”這一區域,就紀為“歲在星紀”。

    這樣的描述在古籍中非常常見,比如:

    《國語》: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

    不僅如此,因為同樣都是“十二”這一數字,古人就將十二星次名稱和十二地支一一對應起來:

    透過這個表格能看出來,木星由西向東運動,和十二地支的次序正好相反,這樣就很不方便,於是人們就假想了一個和木星運動方向相反的虛擬天體,被稱為“太歲”。

    於是,“星歲紀年”就從“歲星紀年”階段發展到了“太歲紀年”。

    十二太歲年和十二星次一樣,都有自己專有的名稱:

    攝提格、單閼(chán"yuān)、執徐、大荒落、敦牂(dù"zāng)、協洽、涒灘(tūn"tān)、作噩、閹茂(yǎn"mào)、大淵獻、困敦、赤奮若

    這些名稱很拗口,但也能在典籍當中見到。

    比如屈原《離騷》當中: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攝提”就是指“攝提格”,是太歲紀年的表達方式。

    同樣,十二太歲年和十二地支也一一對應起來:

    這樣一來,紀年就方便多了,歲星執行到“星紀”這一區域,那麼相應的太歲就對應著“析木”,析木對應的十二地支為“寅”,所以被紀為“太歲在寅”,也就是“攝提格”這一年。

    而這一紀年方式還是不完善,所以在西漢時期還在發展,就出現了與天干對應的“十歲陽”之說,並且和“十天干”一一對應:

    於是,我們在古籍當中就看到了用十歲陽和十二太歲年連在一起紀年的表達方式,並且在後來干支為主的紀年中,有些史家依然會用這樣的表達。

    比如司馬光的《資治通鑑》:

    起閼逢執徐,盡著雍涒灘,凡五年。

    那麼,既然“十歲陽”和“十二太歲年”可以連在一起,那麼直接將其所對應的“天干”和“地支”對應起來不就更方便了嗎?

    所以,司馬光的那一條記載,翻譯過來其實就是甲辰到戊申一共五年時間。

    那麼,既然“十歲陽”的誕生是在西漢時期,那麼天干與十歲陽的對應關係自然就是在這一時期了。

    於是自然可以推斷,將天干地支連起來用於紀年的方法最早也不能早於西漢。這在西漢流傳下來的一些典籍當中也能得到印證,這一階段當中的史書裡,有很多都是干支紀年和“星歲紀年”混用的。

    值得注意的是後世當中以干支紀年來敘述西漢歷史的典籍,其用法是根據十歲陽和十二太歲年與天干地支的對應關係推斷而出的。

    又因為天體執行的時間是一個約數,和人為劃分的時間有所出入,那就導致了十歲陽和十二太歲年和後來的干支紀年在起止時間上並不是完美對應的。

    所以對於西漢年代用干支紀年表示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些微的差異。

    天干地支在紀月與紀日中的應用

    古人也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在先秦古籍中曾經出現的“十三月”或者“十四月”都是閏月,最初只是直接加在年尾,但並不常見。

    而“十二”這個數字,正好是月份和地支相對應的,所以只用一個地支就能充分表達,這也就是古代的“月建”制度。

    在用地支來表示月份之前,古人也曾經給十二月取不同的名稱,比如春夏秋冬四季和孟仲季三個排行聯絡起來,就出現了孟春、仲春等等稱呼,正好是十二個。

    《楚辭·哀郢》當中:

    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

    “仲春”其實就是指夏曆當中的“二月”。

    除此之外,古人還曾經給每一個月起一個不同的名稱,在《爾雅》當中有記載:

    就像我們提到過的《離騷》示例: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攝提”是指“攝提格”,而“孟陬”就是指正月而言的。

    基於此理,人們將十二月和十二地支相對應,用地支的名稱來表示月份。

    在古代傳統當中,“冬至”這一節日是非常重要的,至今南方依然有“冬至大如年”的風俗,所以就將冬至所在的那一個月作為一年的開始,用“子”來代稱。

    冬至一般在一年中的第十一月,所以就被紀為“建子之月”。以此類推,正月其實就是“建寅之月”。

    屈原《離騷》中的那句話,其實就是在說其出生的時間為寅年、寅月、寅日。

    十二個月份往往只用“十二地支”來表示,因為正好可以迴圈使用,不存在缺少或冗餘的現象,而一日之內的十二時辰也是同樣的道理,也只用一個地支名稱來表示。

    至於說用干支來計算月份和時辰的說法,其實只是用於生辰八字的推算,並沒有流行開來。

    而已“干支”紀日是比較常見的手法,和干支紀年的方法是一樣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兩兩結合,形成六十對組合,以“甲子”開始,以“癸亥”為終結,迴圈往復,所以說“六十年一甲子”。

    值得注意的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兩兩組合,一共是一百二十組,那為什麼會只用“六十”這一數字呢?

    那是因為,配對的方式只能為奇數與奇數組合,偶數與偶數組合。

    比如說,有“甲子”,但不會有“甲醜”;有“乙丑”,但不會有“乙寅”。以此類推,正好六十個組合。

    以“干支”紀日的方式在春秋時期就已經盛行了。

    比如《左傳》當中:

    五月辛丑,太叔出奔共。

    至於說“辛丑“換算成公元紀年紀日的方式到底是哪一天,這個只能依靠後人推斷出的春秋長曆了,是魯隱公元年的五月二十三日,為公元前722年5月23日。

    總結一下:

    干支紀法裡,紀月和紀時都只是用了干支中的十二地支,並沒有流行出干支共用的形式。

    紀日的起源非常早,不能確定具體時代,干支紀年方式的應用是不會早於西漢的,大規模推行是在東漢時期。

  • 12 # ClearListen

    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天干地支在中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那麼,干支紀法的發明者究竟是誰呢?

    雖然有以下一些說法來考證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誰發明?最早出現於何時?始終都是一個謎。

    大約在戰國末年,依據各國史官長期積累下來的材料編成的史書《世本》說:“容成作歷,大橈作甲子”,“二人皆黃帝之臣,蓋自黃帝以來,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週”。看來干支是大撓創制的,大撓“採五行之情,佔鬥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釋干支》中認為,以往人們對干支的解釋,都是望文生義的臆測,“十天干”純屬十進位記數法的自然發生,其中多半是殷人所創制。至於“十二地支”,起源於古巴比倫,在比較中國古代的十二時辰和古巴比倫的十二宮後,指出中國古代的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從古巴比倫的黃道十二宮演變而來。其傳入中國的途徑,可作大膽推測,也許商民族“本自西北遠來,來時即挾有由巴比倫所傳授之星曆知識,入中土後而沿用之”,或許“商室本發源於東方,其星曆知識乃由西來之商賈或牧民所輸入”。

    一些學者從中國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於名號這一特有現象。為駁干支外來說,陳遵媯在《中國天文學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產生了”。鄭文光在所著《中國天文學源流》一書中認為,十天干起源於中國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是十進位法概念在紀時中的反映,應當產生於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十二地支”則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產生於殷商之前,後逐漸演變為十二辰。所以,鄭文光推斷:“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創作。”杜石然等則在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一書中,主張夏代已有十天干紀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紀日的基礎上,進一步使用干支紀法,從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迴圈的紀日法。

    十天干的含義

    天干地支的含義,在《史記》、《漢書》中均有部分記載,大體含義是

    甲是拆的意思,指萬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軋的意思,指萬物出生,抽軋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萬物炳然著見。

    丁是強的意思,指萬物丁壯。

    戊是茂的意思,指萬物茂盛。

    己是紀的意思,指萬物有形可紀識。

    庚是更的意思,指萬物收斂有實。

    辛是新的意思,指萬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陽氣任養萬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萬物可揆度。

    由此可見,十天干與太陽出沒有關,而太陽的迴圈往復週期,對萬物產生著直接的影響。

    十二地支的含義

    子是茲的意思,指萬物茲萌於既動之陽氣下

    醜是紐,陽氣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萬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萬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經震動而長。

    巳是起,指陽氣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萬物盛大枝柯密佈。

    未是味,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萬物的身體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萬物之老也。

    戌是滅的意思,萬物盡滅。

    亥是核的意思,萬物收藏。

    相傳黃帝時代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因有蚩尤神擾亂,黃帝憂民之若,遂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黃帝於是齋戒沐浴、築壇祀天、方丘禮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將十干圓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幹為天,支為地,然後乃能治之。後有大撓氏將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並以黃來開國日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此為天干地支之由來。

  • 13 # 陳相因631

    相傳天皇氏制干支,伏羲氏作甲歷,黃帝代命大撓作甲子,太昊設歷正顓項氏作新曆,後頒夏氏為中國正朔之唯一標準。

  • 14 # 趙日金141

    確切的史料,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庭下令全國推行干支紀年。

    《史記,曆書》,漢武帝時制定的《太初曆》,為太歲紀年。太歲即歲星木星,約十二年(11.862年)繞天一週。

    《太初曆》有干支,只是用於紀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己詹,其更以七年為太初元年”。

    《太初曆》,以十一月冬至日為“甲子”。甲子為六十干支之首。

    至於年名,《太初曆》還沒用干支。太初元年,焉逢攝提格。太初二年,端蒙單閼。,,六十年一輪,太初六十一年與元年同。

  • 15 # 歷史風物誌

    天干、地支的由來

    天干的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字,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商朝時期主要是用來紀日的,比如我們現在說今天四月十七日,按干支就是庚辰月庚寅日。都說倉頡造字,究竟天干地支是倉頡造字的時候就有了,還是後來才有的沒有人知道。分開來說,天干這十個字單獨都是有相應的意思的,但是為什麼用這10個字為天干一直以來不得解。有人認為古人是根據甲是指萬物出殼植物破土萌芽的意思,所以為初始狀態,最後的癸是萬物閉藏於土,萬物萌芽的意思,這十個字就代表萬物由生而衰的過程;也有東漢《說文解字》認為甲像人頭乙像人頸,癸代表人足,但這都無法確認是不是最原始的用法。而地支相對而言更好解釋一些,地支是按照記錄木星軌道的十二個位置來的,因為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而木星公轉週期大約是十二年,而且木星比較好觀測,所以古人用木星來紀年,木星也稱為歲星。至於為什麼是這十二個字為地支這也沒有任何的記錄,就像我們不知道文字是什麼時候產生的什麼情況下產生的一樣。

    獨特的十二進位制

    天干地支發展到後來,融合了八方、五行,形成獨特的玄學,但是實際上天干地支本身就很玄,即使是在甲骨文中也已經有了數字的文字,為什麼還要單獨設定天干地支來紀年呢?和國外一樣用數字紀年不就可以了嗎,所以天干地支本身就很玄。實際上,我們古代大多和時間有關的都是十二進位制,例如十二時辰、十二生肖、二十四節氣、二十四方位、十二個月,不僅我們古代有十二進位制,像外國的十二星座、十二天使、十二惡魔、十二種子。。。。。,其實世界各地的大多曆法不約而同的採用十二進位制紀時,並且有很多關於十二的神話故事。日曆大多是透過觀測天體的變化而計算來的,我們都知道太陽、地球、月球都有自轉、公轉,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月球繞著地球公轉,地球自轉一圈為一天,繞太陽一圈為一年,而月球是更長無論是它自轉還是公轉都正好是一個月左右(實際上不到30天整,所以有時候會有閏月、閏日出現)。這些在我們現在看來都是非常合理的無懈可擊的紀錄,但是最神奇的是全世界各地大部分地方使用了這個十二進位制,當然也有例外,例如瑪雅人就有使用584天為一年的金星週期曆法,也有二百六十天一年的卓爾金曆法,這些明顯不是我們常見的十二進位制。這就說明並不是只有十二進位制可以紀時,而是地球人心有靈犀的用了十二進位制。

    結語

    我們現在無法知道為什麼會用天干地支來紀時,也許天干是早先用來紀時的十進位制法,但是後來發現越來越不準,為什麼呢?因為太陽離地球越來越遠,一年差個幾釐米,十年、百年、千年呢?這或許也說明瑪雅人二百六十天一年的卓爾金曆法可能最早是準確的,因為那時候地球離太陽近,一年只有二百六十天,不過那麼近不會熱死人嗎?但不是沒有這種可能的,或許古人因為發現十進位制紀年越來越不準,所以就再度細化,開創十二進位制,後來發現即使用地支也很快用完了,所以乾脆組合天干、地支,形成六十年為一紀的干支紀法。

    話外:關於天干地支的由來在乾隆時修撰的《御批歷代通鑑輯覽》是這樣記載的:

    軒轅黃帝“作甲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謂之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謂之枝,枝幹相配以名,日而定之以納音。”創立干支紀年法,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共配成六十組,用來表示年、月、日之次序,週而復始,迴圈使用。

  • 16 # 王魯直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稱。

    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個。

    地支,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十二個。

    中國人民用干支紀年、月、日,由來已久。

    用干支記日源於商朝。根據從安陽殷墟發掘出來的甲骨文判斷,商朝就有了用干支記日的辦法,這說明,至少在三千多年前,就採用這個辦法了。

    用干支記月、記年要晚於用干支記日。據歷史學家考查,干支紀年始於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那年叫做“庚申”年。

    用干支記載年、月、日之法,就是把天干和地支搭配起來,兩個一組,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因為天干是十個,地支是十二個,所以到了“癸酉”時,天干就輪完了,就得從頭開始,這樣就有了甲戌、己亥,到這裡地支才輪完一遍。地支輪完一遍,又得從頭開始。

    就這樣,天干、地支搭配,週而復始。經過六十年,天干輪了6遍,地支輪了5遍。這六十年,被稱為一個“甲子”,也叫一個“花甲”。因此,我們把六十歲的人稱為“花甲老人”。

    往上推算,中國第一個甲子年即黃帝紀元元年,即公元前2697年。那麼,公元前2637年就是第二個甲子了。

    從西漢初年開始,人們又把地支個十二生肖聯絡起來,才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之說。

    天干地支記載年月日,給歷史學家考察年代帶來了方便。從西周以來,很多文獻皆用此法,未間斷過,起了重要作用。

  • 17 # 中國文化初學者

    【問題分析】:干支紀法可以稱得上迄今為止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也是最精密的歷法。直到今天,它仍在對我們的日常生活起著指導作用。干支紀法不受朝代年號更迭的影響,也不因不同朝代不同年號的變化而變化,始終自成體系,迴圈往復,把中國不同時期的歷史完整的串在一起,同時干支紀法不僅僅用於時間,而是整個龐大的中華文化的核心理論基礎,是學習中華文化一個繞不開的課題,所以自古關於干支紀法的起源沒有定論。

    很多人說干支紀日起於商朝,而干支紀年始於東漢,對於這樣的論斷我認為是不正確的,干支紀時的應用要遠遠早於東漢乃至商朝。我們可以從干支紀法的特點進行分析。

    1.干支紀法的六十甲子既不是以太陽為中也,也不是以月亮為中,而是以銀河系的北斗為核心,有關日、月、五星和28宿的執行而建立的一套曆法,創立六十甲子,必然離不開對日月星辰的掌握和了解。

    正是因為干支紀法囊括了日月星,所以其運算方法極為龐大也極為精密,至創立之初到現在已經幾千年過去了,仍在指導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干支紀法的出現也意味著古人對北斗、五星、28星宿必然有著非常清晰的認知和掌握。

    《禮記·月令·季冬之月》上有記載:“是月也,日窮於次,月窮於紀,星迴於天,數將幾終。歲且更始。”《後漢書·律歷中》有“逵論曰:“太初曆冬至日在牽牛初者,牽牛中星也。古黃帝、夏、殷、周、魯冬至日在建星,建星即今鬥星也……案曆法,黃帝、顓頊、夏、殷、周、魯,凡六家,各自有元。光、晃所據,則殷曆元也。

    後漢書明確記載,早在黃帝時期,就已經確定了以北斗為參考的冬至日,說明至少在黃帝時期的歷法,就已經明確了北斗,而黃帝的史官倉頡造字,也就是傳說中的倉頡書,描寫的正是二十八星宿。這說明至少在黃帝時期,干支紀法就已經完全建立。

    而干支紀法自創立之初比必然是紀年紀月紀日是同時誕生,因為年月日是時間座標確定的基本要素,而日也僅僅是以太陽為參考,而干支體系卻超出了整個太陽系,六十甲子的參考中心是基於以北斗為中心,其範圍遠超過太陽為中心。

    《史記》太史公曰:神農以前尚矣。蓋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起訊息,正閏餘,於是有天地神祇物類之官,是謂五官。

    西安楊官寨遺址為首個黃帝都邑,出土了一個十二地支的陶盤,距今5500-000年以上,堪為《史記》所說的“黃帝考定星曆”的物證。

    由此可知,所幹支紀年最早不早於東漢,顯然是錯誤的,至少在黃帝時代,干支紀法已經建立,而任何一個曆法的使用,年月日必然的同時誕生的。之所以沒有記載和普及,一個是當時的背景曆法只被極少數的人掌握,加上文字沒有完全形成,人們主要的計時方式還是源於帝王的觀象授時,干支紀法主要是帝王史官用力觀天授民於時的工具。

    《黃帝內經》中岐伯曰:臣覽《太始天元冊》文,丹天之氣,經於牛女戊分;黅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於亢氐昴畢;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單從文字看,我們可以知道岐伯所說的太始年代上古真人就已經建立了天干地支28宿,而黃帝內經的書裡面也有著大量的天干地支的記錄,也許有人會說《黃帝內經》是別人假借黃帝的而寫的著作,那我們還可以從一些文物中找到一些證據。

    良渚神徽“天帝騎豬巡天圖”,裡面就有北斗七星的明確記錄,而良渚文化的前身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長江下游的古人類,就已經對北斗有了認知。

    由此可知,黃帝使羲和佔日,常儀佔月,臾區占星氣,伶倫造律呂,大橈作甲子也是基於古人對干支建立的基礎之上對原有的歷法進行了修訂和整理,干支紀法還有更早的出處。

    三、伏羲始創八卦,曆法建立之初就有了干支紀法的出現,只是沒有文字的記錄和記載

    楚帛書《創世篇》原始混沌大水之中,也出現了造物之主雹戲,雹戲即是伏羲,也即混沌原始大水的主人,即太一,建立了曆法,開創了中華文明創世紀。

    1954年山東沂南發現一幅太一擁抱伏羲、女媧的石墓壁畫拓片

    《繫辭傳下·第二章》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人文初祖伏羲氏,創立八卦,開創了中華文明的創世紀,而八卦就是最早的歷法,我們至今仍把曆法稱之為"掛曆"正是基於此。而伏羲始作八卦有源於無字天書伏羲"河圖"、 "洛書"。而河圖洛書本身就是二十八星宿為主的銀河系星象圖。

    我們再來看河圖本身,就是星象本身的縮影:

    而河圖洛書正是天干地支的源頭,河圖配天干:

    洛書與地支:

    結語:干支紀法自我們先祖創立曆法,開創中華文明創世紀以來就開始使用了,干支紀法是中華文明創立的基礎,也是維繫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主線,至今仍在指導我們生活。

    只是最初的傳承沒有文字記錄,只有一些圖象和符號,自黃帝時期文字開始建立,曆法從而可以用文字記錄,所以在殷商甲骨文中我們可以找到六十甲子的文字,只是上古年代曆法只在極少數人中傳承並鮮為人知,而曆法作為權利的象徵,干支紀法只用與帝王觀天象所用以便授民以時,所以不會普及推廣。

    東周衰落,春秋時期,私學興起,普通百姓也有了學習的機會,特別是西漢儒家正式成為官學以後,及二十四節氣的完備,百姓也有了接觸天文天象的機會,特別在東漢時期,干支紀法官方大力推廣,從而使干支紀法有了極大的群眾基礎,但由於曆法在秦漢有了斷代,所以給人造成了不早於東漢開始紀年的誤解,普及推廣的開始並不等於實際建立和使用的開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用簡短的話形容自己目前的狀態,看誰說得最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