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我欲隨波不逐流

    由於科技不發達,古代先民對各種自然現象無法解釋,先民相信,世界萬物都有神靈存在,也是把萬物人格化的表現,認為萬物都有靈魂。如:山有山神、花有花神、水裡有龍王、火有火神等。

    在古代,人們崇拜大山,因為綿延的山脈如同大地隆起的脊樑,巍峨的山峰是擎天的石柱;而大山含澤布氣,離天最近,是神靈的住所,蒼天的意志透過大山傳導到人間。人們表達對大山的崇拜與敬畏的方式是祭祀,這種禮儀通常要有帝王、天子來進行。受祭祀最多的是五嶽,即中嶽嵩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祭五嶽用血祭,祭山林川澤則用貍沈之祭,即將犧牲、玉帛埋入土中,表示對土地、山林之神的祭奠。由於五嶽分據天下四方,君王難以一一前去祭祀,這時就採取望祭的方式,即在京城南郊設名山大川五嶽等的祭壇,遠望山川而祭。在古代還有一種盛大的典禮叫封禪,這種典禮是在五嶽之尊泰山上進行的,因為人們認為泰山最高,是“萬物之始,交代之處”,封禪泰山就是要“以報天功”。 在堪輿中,人們認為“風”就是山神的氣息,它吸氣時,世界就是冬天;呼氣時,世界就是夏天。它決定著自然界季節的變化,自然也能主宰人的禍福。如果以大山作為居住的靠山,就會幸福安康。此外,在民間,人們還將人去世稱之為歸山,墳墓就是建成山形,墓門為山門,卜卦算命的人為山人。山形決定人的禍福。群山連綿,像人體的脈絡,又像龍在飛舞,風水師稱為龍脈,並以之大做文章。這些觀念,都是由大山崇拜逐漸演變而來的。

  • 2 # 史海鉤沉者小王

    古人崇拜大山,主要是因為把山嶽神化了,對各種山都賦予不同的鬼怪精靈,認為每一地區的主要山峰皆有人格化了的山神居住。《禮記·祭法》寫到“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即使如此。後來厲害君主帝王都會封禪祭天地,也要對山神進行大祭。

    其實古人除了大山外還祭祀其他事物,主要分三類,天神、地祇、人鬼,名山大川只是地祇中的一部分。祭祀盛行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奴隸、封建省會生產力水平很低,人們的知識有限,在與自然作鬥爭中,遇到了許多當時無法用科學角度來解釋的矛盾與變化。

    另外再拓展一點,電視劇看到的和日常聽到的,基本都是載入國家祀典的正規祭祀。歷史上還有大量非正規祭祀,即淫祀。原因也是由於人們認識不夠,認為已有的祭祀物件不足以保佑自己或者解釋一些問題,就盲目地信仰和崇拜一些周邊的山精野怪,賦予它們具體形象並建立廟宇供奉祭祀、求得保佑。

    列幾個例子,關於奇怪的祭祀物件。

    1、壁山神。唐代合州有個壁山神,人們祭祀時,必須宰殺牛羊上供,否則就會降禍於人。大家都非常怕這神,每年宰殺的牲畜不計其數。有一個四川和尚法名善曉,早年做過州、縣的官,苦於官場的升降調動,辭官剃度當了和尚,他堅守佛門戒律,雲遊各地參拜名寺。當他來到此地,就說,"不論敬天地還是敬神靈,祭禮都是有限度的,一定是有什麼惡鬼藏在這廟裡。牛是人們種地的依靠,讓人們這樣宰殺胡亂祭祀,這廟裡的神能沒有罪過嗎?"說罷用斧子砸毀了好幾個神像,最後只剩下一個神像了,善曉和尚也沒有力氣了,就休息一會兒,正打算把最後一個神像也砸掉時。廟裡的管事和尚上前懇求說,"這個神一直是吃素的,應該把這個神像保留”,州里聽說後大驚,上報到道臺那裡,然而善曉和尚一直安然無事。重慶有璧山區,唐代開始設定璧山縣,是其前身,因境內重壁山而得名。

    2、古墓水。晉朝時期,在甘肅、陝西一代有座古墓,由於年久失修、古墓坍塌破敗,下雨後裡面容易積水。由於從漢代開始,古墓有用石灰蓋在墓頂的習慣,積水摻雜著石灰髮生了反應,能治瘡癤(面板毛囊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症)。恰巧夏天有人路過,看見墓裡的水清涼,就清洗瘡癤,結果神奇的事情出現了,身上的瘡傷很快便痊癒了。後來傳開了,得各種病的人都來洗,還有喝水治內病的。古墓附近的人看有利可圖,就蓋房屋廟廟專門賣這水。買水的人以為神顯靈,專門到廟裡祭祀,祭禮不斷。後來買水的人太多,墓裡水快乾了,賣水的就夜裡偷偷運來別處的水往裡灌。距離古墓太遠的人來不了,還託人帶著器具來買,賣水的發了大財。但原先那人本來是誤打誤撞,這水沒有治病的功效,不少用過喝過的人說那水根本不靈,官府也禁止再賣,就把古墓給填了。

    3、琵琶聖。一個書生在江西閒遊,在山裡的樹林裡看見一座廟門敞開著,進去後,看見僧房裡放著筆硯,便在房門白牆上畫了一隻琵琶,大小和真琵琶沒什麼不同,畫完後,書生就離開上船走了。等到和尚回來後,看見牆上的琵琶,不知是誰畫的,就對村裡人玩笑地說,"別是五臺山的聖琵琶吧"。沒想到這句話被傳開後,人們竟信以為真,還說向聖琵琶祈禱求福非常靈驗。那個書生離開後又到吳地去了幾年,在吳地聽說江西有個廟裡有隻聖琵琶十分靈應,心裡挺懷疑。後來他又回江西,上岸到廟裡去,和尚又不在,牆上琵琶還在,琵琶前供著旗幡香爐。書生就弄了些水把牆上的琵琶洗掉了,但和尚仍沒回來,就回船上過夜。第二天書生又來到廟裡來,由於昨天夜裡和尚回廟後一看牆上琵琶沒了,告訴了村裡人,村裡人都跑來看,十分悲傷,不斷感嘆。書生故意問他們,他們說,"那琵琶十分靈驗,一定是有人做了不敬的事,琵琶才離開我們而去。"書生大笑起來,向大家說了真相和洗掉它的原因。村裡人與和尚這才恍然大悟,"琵琶聖"也從此不再靈驗了。

    4、豫章樹。唐代洪州有棵豫章樹,從秦朝到唐朝已活了千年以上。遠近的人都視為神樹,經常要用婦女或要牛羊祭祀。據說有個叫胡超(據說醫術高超,成名後在白鶴山建立白鶴道觀)的道士在白鶴山隱居,來到洪州,看見樹下羅列著婦女豬羊祭品,就對人們說這神見不得殺害牲靈,就堆起柴禾要把樹燒掉,大家仍很害怕。這樹上有數十個鳥窩,打算燒樹的前三天,鳥兒就在空中繞圈飛而不往樹上落。樹的四周都是房子和竹林,一燒樹怕引起火災。燒樹那天颳起了大風,把火直吹上天去,周圍沒有一點損害,於是就在燒樹的地方蓋了一座廟。

    5、流桂泉。南中(嶺南一帶)有一個山洞,其中一處泉水經常有桂樹葉隨著一同流出,愛多事的人因此稱此泉為流桂泉。又因為“流桂”和“劉貴”諧音,有人就在此處建立廟宇,立漢高帝之神位,對它進行祭祀。

    只不過這類巫鬼神怪不在國家正規祭祀中,記載於《抱朴子》《原化記》《北夢瑣言》這些書籍中,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因為歷朝歷代都會進行大力清理,光狄仁傑就奏請毀掉“江南淫祠一千七百多所”,數量之大,也是令人咂舌。

  • 3 # 歷史說說看看

    古人為什麼崇拜大山?眾說紛紜,多數研究者認為是源於對靈石的崇拜。

    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中華文明是大山,大河文明的代表形態,受萬物有靈論的原始神話思維和巫風影響,華夏先民很早就形成了以大山崇拜為中心的自然崇拜文化。

    靈石崇拜是大山崇拜的源頭,大山滿是石頭,石頭具有堅硬、鋒利以及耐磨的自然屬性,在世界各地石器時代人類遺址中,大都出土各種關於石器的勞動工具。這說明石頭在社會生產力極為低山的上古時代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時在萬物有靈的思維模式下,石頭不可避免地被賦予了神性。

    中國古文化中對大山的崇拜主要是以崑崙神山崇拜為基點,而後演化為五嶽崇拜,五嶽崇拜後來被視為主流延續至近代。古人視大山為萬物之源,鬱郁蒼蒼的高山是神靈的居所,是神靈顯效之所在,是神生存的必要條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種大山崇拜的心理同時也承載著先民對天國景象的嚮往後期盼。

    古人把大山人格化,拜山神的習俗至今仍廣泛流傳於我國民間。逢年過節及重要的祭祀,我們在祭拜祖宗的同時,也祭拜山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事事順利、心想事成。

  • 4 # 汐於子

    在古代,人們崇拜大山,因為綿延的山脈如同大地隆起的脊樑,巍峨的山峰是擎天的石柱;而大山含澤布氣,離天最近,是神靈的住所,蒼天的意志透過大山傳導到人間。人們表達對大山的崇拜與敬畏的方式是祭祀,這種禮儀通常要有帝王、天子來進行。受祭祀最多的是五嶽,即中嶽嵩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祭五嶽用血祭,祭山林川澤則用貍沈之祭,即將犧牲、玉帛埋入土中,表示對土地、山林之神的祭奠。由於五嶽分據天下四方,君王難以一一前去祭祀,這時就採取望祭的方式,即在京城南郊設名山大川五嶽等的祭壇,遠望山川而祭。在古代還有一種盛大的典禮叫封禪,這種典禮是在五嶽之尊泰山上進行的,因為人們認為泰山最高,是“萬物之始,交代之處”,封禪泰山就是要“以報天功”。 在堪輿中,人們認為“風”就是山神的氣息,它吸氣時,世界就是冬天;呼氣時,世界就是夏天。它決定著自然界季節的變化,自然也能主宰人的禍福。如果以大山作為居住的靠山,就會幸福安康。此外,在民間,人們還將人去世稱之為歸山,墳墓就是建成山形,墓門為山門,卜卦算命的人為山人。山形決定人的禍福。群山連綿,像人體的脈絡,又像龍在飛舞,風水師稱為龍脈,並以之大做文章。這些觀念,都是由大山崇拜逐漸演變而來的。

  • 5 # 山人聊歷史

    在古代,人們對自然界的現象未能作出科學的解釋,相信山川河流都有神靈存在,因此一些古人對大山就產生了崇拜心理。

    最早表現古人對山的景仰出自《山海經》。該書不僅描寫了上古眾多的諸神異獸以及古怪奇國,更提到了遍佈於華夏大地之上的名山大川,全書記載了約40個邦國,550座山,300條水道。作為一部中國古代人文神話地理著作,《山海經》顯示了對山的崇拜信仰,對古人崇拜大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01、認為大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山海經》中記載的有幾座山是“帝下之都”,有神靈居住和守護,如崑崙山、青要山、槐江山。其中,在中國古代的山崇拜裡,“崑崙山”被塑造成了仙界殿堂,成為了山崇拜的代表之山。比如《山海經·海內西經》:“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此後的各種典籍亦稱崑崙山為一座神山,人登之即可不死。

    中國神話還傳說渤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萊、瀛州、方丈,為神仙居住的地方,自古便是秦始皇、漢武帝求仙訪藥之處,其上物色皆白,黃金白銀為宮闕,珠軒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吃了能長生不老。《山海經·海內東經》中就有“蓬萊山在海中”之句;《列子·湯問》亦有“渤海之東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的記載。

    02、認為大山具有“龍脈”氣象,可保佑子孫後代繁榮富貴

    由於《山海經》中記錄了許多帝王墓,如狄山“帝堯葬於陽,帝嚳葬於陰”,務隅山“帝顓頊葬於陽,九嬪葬於陰”。因此古人認為,大山是祖先的家園,是靈魂迴歸之地,所以古人稱人死為歸山。地脈以山川走向為其標誌,風水家稱之為龍脈,即是隨山川行走的氣脈,是歷來帝王墓地選擇的最佳地點。

    《陽二宅全書·龍說》雲:“地脈之行止起伏曰龍”。將帝王葬於大山中,是為了保佑後代子孫,這種墓葬地的選擇也影響了此後的墓葬習俗。

    03、對大山崇拜的政治化——封禪文化

    封禪的封為“祭天”,禪為“祭地”,是指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遠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禪的傳說。

    古人認為群山中泰山最高,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於天。這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換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亂之後,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禪天地,向天地報告重整乾坤的偉大功業,同時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

    從秦代秦始皇在三年封禪之後,歷代帝王對封禪更為重視。封禪文化成為古代帝王鞏固皇權的一種政治手段,延綿數千年而不衰。

    04、認為是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修煉成仙”的目的地

    道教虛構了一個神仙世界,告訴人們可以透過身心的修煉長生成仙,在那超現實的世界裡擺脫現實社會的種種苦難。商周時期,中國先民即有“天在山中”的觀念。根據道教的觀念,“仙”也就是人在離俗入山後,透過修行,可以成仙。從“仙”字的構成,也可以看出“人”與“山”的關係之密切。《釋名》曰:“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說文解字 》說“仙”字:“長生仙去。”在漢代以後,“長生仙去”的主體,就是來自社會的人。人們開始把生命成仙意義的追求作為首要的、終極的目標。

    05、大山的本質特徵成為古人崇拜的理性載體。

    大山具有雄壯偉岸秀奇的體魄,承載萬物生靈而無言的厚重性格。因此,古人往往賦予大山人格化的形象。如:父愛如山,壽比南山,軍令如山、穩如泰山,執法如山,青山不老,山包海容,山不矜高等等,表現了人們對大山優秀品質的理性崇拜。

    總之,古人對大山的崇拜既有主觀唯心的一面,也有客觀理性的一面。就是現代人也不乏對大山的崇拜情懷,“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休閒方式難道不可以做為養生健體的追求目標?

  • 6 # 招財大慢牛

    1.人類社會起源於山,比如早期的山頂洞人。山上的資源豐富,物種多,比較適用於人生存。動物,植物,鳥類,參天大樹,各種顏色的花

  • 7 # 我的17號書桌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唐)李白《夜宿山寺》

    前言

    在這裡不是為了班門弄斧,只是隨便說說,說的不好,千萬不要見怪。

    北嶽恆山

    古人崇拜大山,從哲學的角度分析,無非幾個原因:

    一、山高有靈:自我對非我的崇拜,迴歸自我。

    根據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我們人類的精神裡有一個叫“自我”的精神現象存在。

    德國古典哲學的巔峰——黑格爾

    “自我”的特點是:對自己的一切絕對的肯定,外界對“自我”的否定,會引起“自我”的痛苦感

    外界對“自我”的否定叫做“非我”。如果“非我”比較弱,“自我”會鼓勵自己去戰勝“非我”,從而產生愉悅感。

    所以人類喜歡征服一切,喜歡被人吹捧,喜歡被人拍馬屁,就是“自我”在作怪。

    可是人類也有很多不可征服的“非我”,例如惡劣的氣候、人的生老病死等自然現象。

    面對這些“非我”,人類痛苦不堪。為了改變困境,人類對這些不能理解的“非我”改為崇拜。道理就是:不能征服你,就服了你,跟你混。於是人類就覺得這些被崇拜的“非我”會賜予自己力量,使到自己可以征服其它“非我”,從而產生“自我”的愉悅感。“自我”透過崇拜“非我”迴歸了“自我”。

    宗教就是這樣產生的!(可參考德國費爾巴哈的《宗教的本質》)

    對高山的崇拜就是一種對自然的宗教崇拜。越是成功的帝王越是喜歡崇拜這種“非我”的自然力量,自稱為“非我”(神)的兒子,他們覺得這樣會使自己能征服更多的土地和人口。

    高山幽幽:“自我”對環境的愉悅。

    “自我”對“非我”有三種態度:1、對弱小的進行征服;2、對強大的崇拜;3、對力量相等的和顏悅色。

    幽美的自然環境就是第三種情況,所以人類對高山除了崇拜外,還有一種天然的“和顏悅色”感。

    高山幽幽

    寂靜冥思:“自我”在高山裡更易顯現。

    “非我”除了自然力量外,還有人的因素。人類互相競爭,導致人與人之間關係緊張。

    “自我”在人類激烈的鬥爭環境裡,痛苦不已。而面對寂靜的自然環境,人類更容易找到“自我”的愉悅感。

    於是不少人在深山幽谷裡隱居,尋找的就是這種感覺。

    悠悠我心

    後語

    為什麼我用西方哲學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中國的歷史學缺乏的就是哲學的分析!

    今天的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世界,我們衣食住行都源自於西方文化。

    我們五千年文明為什麼在近代落後了?就是我們缺乏的是追求事物本質的、邏輯原理的精神!一旦表面滿足了,就沒有了前進的動力。

    所以我做了一個嘗試,一次註定失敗的嘗試。你看不懂就對了,因為這就是我的目的:世界有很多高深的道理,你還不懂。

  • 8 # 家是最小國

    古人對山的崇拜,同時也將山人格化,造就了山神的崇拜。人們認為山也如人一樣是有靈魂的,他們在守護著山中的寶物,由此產生了人格化的山神形象。山在古人眼中是神秘而崇高的,通常只有神靈可以居住。

    封禪”文化,也因此而來,是大山崇拜心理的產物。透過封禪,人們可以祈求天帝和先祖之靈佑助地上的國家社稷!

    因為山的神聖性,所以,山不僅可以為帝王交通天神服務,還可以為修道求仙的民眾創造條件。上古神話中的“神”和後來傳說中的“仙”被人們想象為遨遊天地、來去自如,具有無限神通,“神”和“仙”有自己的歇腳地和聚會之所。商周時期,中國先民即有“天在山中”、“因高山侍奉天神”的觀念。道教虛構了一個神仙世界,告訴人們可以透過身心的修煉長生成仙,在那超現實的世界裡擺脫現實社會的種種苦難。這種信仰並非完全虛幻縹緲,具有明顯的“世間性”特點,反映了人們的山崇拜信仰。

  • 9 # 一起樂嗨天

    是因為綿延的山脈如同大地隆起脊樑,巍峨的山峰是擊天的石柱,而大山含澤布氣,離天最近,人們表達對大山的崇拜與敬畏的方式是祭祀

  • 10 # 山青河003

    一些古人為什麼崇拜大山,是因為很多大山被賦予了神話傳說,而傳說增加了人們的崇拜之感,因崇拜之感人們就更想去,去了之後感覺大山更神聖,就更崇拜了。

    這個本人是深有體會的。

    就拿泰山來說吧。

    很多中國古代帝王都要去泰山舉行封禪活動,何為“封禪”呢?封為祭天,禪為祭地,是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

    按照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的“君權神授”學說,皇帝的皇權是神賜予的,而泰山就是承擔“神授”的神靈之宅,皇帝的皇宮和泰山這兩個地方,從生命的意義來說,完全是母與子的關係,泰山是母親,皇宮是兒子。因為東方是生命之源,泰山又是生命孕育之所,皇宮以其最品格貴重,風采俊逸的姿態而成為眾多兒子中的姣姣者。

    當初盤古開天闢地以後,有了世界,有了日月星辰,有了電閃雷鳴,有了森林平原,最後有了熙熙攘攘的人世間,所以盤古終老長逝時的頭顱幻化成泰山之尊,成為人們永世敬仰的地方。我以前總認為“尊”這個字絕不會妄然為之,但是總也猜不透其中的奧秘,現在我能理解一個開天闢地的老人離去後,留下的整個人類文明,又有誰能不認為這“尊”字才能表達我們的無限尊崇之心呢。

    雖然這只是個古老的傳說,但是,這是一個有生命的傳說。

    我以前也曾爬過泰山,多少年過去,當年爬泰山的一路辛勞早已忘記,但是最後爬到泰山極頂的那刻,雲海就在我身邊翻滾的情景,卻令我終生難忘。

    火紅的雲,像是紅色的巨龍在天空翻雲覆雨,威武地昂頭擺尾,來回遊刃有餘地咆哮,整個天空成為任它嬉戲的娛樂之地,整個宇宙成為任它縱橫馳騁的沙場。此情此景,我震驚了,這簡直就是誕生王者的地方,簡直就是一個遠遠和皇宮遙遙呼應的地方,一個能把皇宮和泰山連起來的比神話還神話的地方。

    我終於能理泰山的神聖!能理解中國古老文化的神聖!也油然而生了對泰山的崇拜!

    推己及人,這也就是為什麼古人崇拜大山的原因了。

  • 11 # 高臺民俗博物館鄭

    1小時前

    古人對山的崇拜,同時也將山人格化,造就了山神的崇拜。人們認為山也如人一樣是有靈魂的,他們在守護著山中的寶物,由此產生了人格化的山神形象。山在古人眼中是神秘而崇高的,通常只有神靈可以居住。

    封禪”文化,也因此而來,是大山崇拜心理的產物。透過封禪,人們可以祈求天帝和先祖之靈佑助地上的國家社稷!

    因為山的神聖性,所以,山不僅可以為帝王交通天神服務,還可以為修道求仙的民眾創造條件。上古神話中的“神”和後來傳說中的“仙”被人們想象為遨遊天地、來去自如,具有無限神通,“神”和“仙”有自己的歇腳地和聚會之所。商周時期,中國先民即有“天在山中”、“因高山侍奉天神”的觀念。道教虛構了一個神仙世界,告訴人們可以透過身心的修煉長生成仙,在那超現實的世界裡擺脫現實社會的種種苦難。這種信仰並非完全虛幻縹緲,具有明顯的“世間性”特點,反映了人們的山崇拜信仰。

  • 12 # 諞寧夏

    古人為什麼會有閒情逸致把我國的大好河山(甚至旮旯角)都給遊遍呢?這要從古人的"山水意識"說起。

    早期,因為生產力低下,人們敬畏自然,大多"神化"山水。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古人的山水觀開始發生改變——山水由神秘異己的能量開始轉化為"悅身"、"暢神"的物件。

    這個時期,人們將山水同自身結合起來。山水融合了人的品格和意志,遊覽山水被視為增進學識、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這種山水意識的出現也是古人探索自然,而後進行創作的基礎。

    如果人們的山水意識仍沒有改變(也就是說,人們崇拜畏懼自然,將其視為高高存在並且頂禮膜拜的物件),那麼也不會產生山水文學作品。

    《論語》、《楚辭》以及董仲舒的《山川頌》都是山水意識改變的產物。

    魏晉時期隱逸之風大盛,文人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觀察山水之美。佛道二教的興盛也影響著文人對山水的創作——道觀依山而建、佛寺也以名山為址,這就在無形中增添了人們對山水的接觸。玄學家也透過山水體悟"大道"。

    及至宋,儒家更是鼓勵世人見山見水、體察萬物,格物致理、格物致知。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也算是這方面的一個典型了。"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險遠",所以你不去"險遠"之地,如何看到"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呢?又如何有更深的見解和領悟呢? (寫到這裡突然想到了《文化苦旅》。古代大部分文人並不是去遊山玩水,而是去"遊"文化、"遊"真理。)

    另外,古人對山水的探索也有很強的目的性。

    廬山諸道人的《遊石門詩》序寫的非常直白:

    "因詠山水,遂杖錫而遊。"

    寫作就是遊玩的目的。這點跟現在挺像,我要寫一篇遊山玩水的作文,所以就去附近的景區逛了逛。

    統治集團的需要也會刺激古人"遊玩山水"。《隋書·經籍志》有載

    "武帝時,計書既上太史,郡國地誌,固亦在焉……其後劉向略言地域,丞相張禹使屬朱貢條記風俗,班固因之作《地理志》。"

    在這期間,全國湧現了大量"述地之作"——《地理風俗記》、《土地記》、《畿服經》、《太康地道記》、《太康郡國志》,不一而足。

    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思路比較混亂,題主不要見怪。

  • 13 # 費惡潑嘞

    馬克思說: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別開來。他自己的生活對他來說是物件(換句話說,人的意識物件的本質就是他自己的生活)。僅僅由於這一點,他的活動才是自由的活動...這話聽起來有點象唯心主義觀點哦。叔本華說:世界是我的表象。佛教說: 外境即是內心...所有相遇都是自心的對映。

    巍峨崇高的大山作為古人意識活動的物件之一,它的異己物件性形式毋寧只是一個假象在不同時期因為人們的不同生活形態 而被表象為具有不同內容..."山不在高 有仙則名" 其實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啦。

    在周代以前,為了克服對立的異己的自然力量,人們把大山的本質或真理 表象為居住在山上的神仙,如山神、河神、火神、雷神等,透過對這些人格化的神仙的祭拜來獲得與自然力量的表象中的和解。

    周代尤其是秦以後,隨著作為分散獨立的個體農戶的聯合和統一的強大中央集權國家的出現,那些異己自然力量的獨立性在一定程度上毋寧已被聯合起來的人所否定(征服)而成為"為我的存在"。隨著人民生活形態的變化,人的意識和作為意識物件之一的大山也具有了不同於以往的內容。這時,人們要克服的自己生活中的異己因素毋寧是:作為分散獨立而又互不相干的個體農戶之間必然的聯合和統一之體現的那個高高在上享有無上威權的第三者亦即皇帝之作為個人的不受約束的任性自由。因為皇帝行使公權力時,如對外抵禦外敵入侵,對內興修水利和賑災等等,不論這個皇帝是賢明還是暴虐,他的所作所為是對百姓有利還是有害,這些分散獨立的農戶在皇帝身上都認不出自己的自為存在,而只是把皇帝所作所為的內容當作外來異己的東西被動地接受。

    大山除了具有和皇帝權力一樣的高大威嚴的特徵以外,還具有一種‘’萬物之始,交代之處”的神秘的自在普遍性,並且是連線天上神界的最近途徑,這是皇帝作為現實的個人先天所不具備的,所以,為了克服這個新的對立(百姓生活中涉及到共體或普遍性方面的內容和皇帝的特殊個體性之間的矛盾),皇帝在被人們表象為天子的過程中首先是自在地揚棄了他的特殊個體性而成為普遍的個體性。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正式提出了“君權神授”:皇帝的皇權是神賜予的,而泰山就是承擔“神授”的神靈之宅。皇帝在封禪儀式中現實地完成了這個過渡為普遍性個體的過程, 而且, 凡是遇到天災人禍,作為真命天子的皇帝按慣例還要把災禍歸咎於自己 當作上天對自己的還未徹底揚棄掉的特殊個別性的懲罰而下罪己詔

    到了兩宋期間,作為傳統中央集權基石的分散獨立的個體農戶在在籍戶口中的權重已無足輕重了。大部分的人口都已不被束縛在土地上而可以自由流動 依靠市場來謀生計,從而相互之間發生橫向的豐富而複雜的往來關係。皇帝也就不復是那個高高凌駕於萬民之上的存在了,而毋寧更多地作為官家和士大夫一起來領導官府官吏來管理民事糾紛。在這整個的法律制度和文官體系中 百姓看到了自己的私人權益得到了保障,因而毋寧把這些完全認作是自己生活中涉及共體或普遍性方面的現實存在,而不是自身以外的異己意志硬塞給他們的...歐陽修的‘’遠山來與此堂平‘’這句對聯就是對宋代社會政治生活形態的詩意表述...皇帝已不復是一個處於遠方的神秘不可測的只可仰望不可平視的存在...宋人的詩畫對大山的描繪也更多地突出了山作為人居自然環境的秀美旖旎,而不是崇高偉岸

  • 14 # 胡家小胡

    唐朝的劉禹錫寫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山不在高,有仙人來過或者有名氣的人來過就能出名,可以說是“明星效應”。

    比如說因辛棄疾而文明於世的北固山,當年還是秀才的徐階仰慕辛棄疾的壯志未酬而登北固山,卻發現比自己家鄉華亭的佘山還不如,既無雄偉挺拔之偉岸也無三山五嶽之氣勢,只因辛棄疾的詞而聞名遐邇。

    五嶽獨尊之泰山,古代帝王沒幾個敢登泰山的,這代表了民族的信仰甚至是國家的政治。

    再者,

    古人好遊山玩水,寄情山水,一者歎服大自然的寬廣無窮,二者,借山水以抒胸臆,所以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使得名山大川更具傳奇色彩,慢慢的形成了一種民族崇拜。

  • 15 # 麥初齊

    說起古人崇拜大山,並不是一時的衝動或者對於秀麗何山的愛,是有這歷史淵源的,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來源於古代的禮儀制度的影響,可以關注我的動態,最近開專欄講解這方面的知識;二是古代文人喜歡遊覽大山能夠寄情山水,歌頌山水雄偉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

    無能為力時,寄予神明

    在遠古時期,人類對大自然風、雨、雷、電都是不曾理解其真正的形成原因的,在那個一切靠天吃飯的時期,人們認為世界上存在他們看不見的神明在操縱著一切,所以有了古老的祭祀儀式,就是為了透過獻祭的方式祈求風調雨順而已,萬物皆有神明,山也有山神。

    約定俗成,禮儀逐漸形成

    在長時間的信奉鬼神的基礎上,人們有時候發現祈求神明是好用的,於是就堅定了這一想法,而不是真的去了解內在原因,畢竟那個時代讀書的人也少,加上封建社會的長期統治,統治者的皇帝更是以天子自居替天行事,對於科學的研究就很緩慢甚至是阻礙發展的。

    古人對於自然界的一切生靈都認為是有著不同的主宰,河有河神,山有山神,樹有樹神等。在古代的禮儀中,有五大禮,其中一個“吉禮”就是關於如何祭祀神明的。在這一種禮儀中神明就有五嶽,包括中嶽嵩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所以山在古人的眼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泰山封禪,最高的祭祀

    我們在歷史劇中講到古代著名帝王的時候會有“封禪”大典,因為只有帝王有這個權利,但是為什麼要這樣子做呢?因為古人有“天為父地為母”的說法,所以對天地之神十分敬重,“封”為祭天,就是要到山上去,山高有很多神明居住,而且距離天最近;“禪”為祭地,大地要在山腳下,地位比天要低一些,也更接近地神。因此,古人對大山充滿尊敬,連天子都如此敬重更說明了這個問題。

    五禮之中也有軍禮,是涉及到軍隊的一些禮儀,在其中涉及到軍隊行軍打戰遇到了大山的時候,需要對大山進行祭祀,目的是為了討好山神,會奏樂奉獻箭矢和牛、羊、豬之類。長此以往在古人的內心深處就形成了對大山崇拜的觀念,或者是對神的敬重,也帶有濃郁的封建迷信色彩。

    文人歌詠,縱情山水展豪情

    劉禹錫的《陋室銘》中有“上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高,有龍則靈。”這就是借山水以明志,說明自己志行高潔,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意趣。

    黃庭堅的《醉翁亭記》也是有“環滁皆山也”的語句,引出山上有醉翁亭,點明主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沈括的《夢溪筆談·雁蕩山》中對雁蕩山的地貌特點做了精心觀察,並聯系黃土高原的地形做了類比分析,正確推斷出雁蕩山的成因,是由於流水侵蝕的作用,才使平原變成山嶽。作為一個科學家,更理智的分析出了大山的成因。

    戰國時期思想家列子創作的《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小品文,文章敘述了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山挪走的故事。實際上是為了借大山比喻生活中的困難,表現了勞動人民不畏困難,堅忍不拔的精神的。

    結語

    古人愛山,崇拜山是有一定的歷史淵源的,其中受封建禮儀和迷信的思想較大一些,隨著科學的發展更多是傾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秀麗景色。

  • 16 # 白雲雁水

    中國古人崇拜大山是有歷史和文化淵源的。綿延的山脈是大地隆起的脊樑,巍巍的山峰是擎天的石柱。大山含澤布氣,離天最近,是神靈的住所,蒼天的意志是透過大山傳導給人間的。人們的生活資源主要來自大山,大山賜予人們無窮的寶藏。先民帶著這種認識,十分崇拜山神,自然就開始崇拜大山了。

    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先民就開始崇拜和祭祀大山。虞、舜時“望于山川,遍於群社”。進入階級社會後,大山更加被神化了。《禮記·祭法》雲:“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春秋繁露·山川頌》:“山川神袛,主寶藏,殖器用,資曲直。”大山受到萬民的瞻仰,山中有善良之神和兇惡之神。兇惡之神給人以摧殘性地危害,善良之神給人以莫大地恩惠。

    《山海經》中記載了幾百個山神,說山神的氣息就是風,它吹氣時,天下就是冬天;它呼氣時,天下就是夏天。這說明先民已經認識到氣象與山川的關係。

    《山海經》中描繪的山神

    山川是風雨的發源地。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為了使五穀豐登,先民向大山求雨,求大山賜以德澤。《尚書大傳·略說》雲:“山,草木生焉,烏獸蕃焉,財用殖焉生財用而無私為焉,四方皆伐焉,每無私予焉,出雲風以通乎天地之間,陰陽和合,雨露之澤,萬物以成,百姓以享。”

    群山之中,崑崙山在西北,最受尊崇。中原腹地有五嶽,五嶽以泰山為長。西南有巫山,巫山代表了南部群山。北邊有鐘山,鐘山掌北部之山。崑崙、泰山、巫山鐘山四神分別反映了戎族、夷族、蠻族、狄族的大山崇拜。

    崑崙山是西北的大山,僅次於喜馬拉雅山。在民間傳說中, 它是群山之首,萬祖之山,上帝在地上的都城。《山海經·海內西經》中寫道:“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

    傳說崑崙之神叫陸吾,長著虎一樣的軀體,九條尾巴,人一樣的面孔。它掌管百獸之神。後來,道教編造了許多神仙,神仙也住上了崑崙山,崑崙山成了聖地,受到民眾祭祀。

    崑崙山山神: 陸吾

    僅次於崑崙的是五嶽。五嶽是中嶽嵩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五嶽山形各異:恆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衡山如飛。

    五嶽以泰山為尊。泰山屹立在文化發達的齊魯平原上,濱臨大海,顯得特別高峻。先民以它為五嶽之長,鎮守天地,又認為人死之後魂歸泰山,泰山治鬼,泰山神掌天下人民之生死。《博物志·地》中寫道:“泰山一曰天孫,言為天帝孫也。主召人魂魄。東方萬物始成,知人生命之長短。”

    先民很早就有了祭祀泰山的習俗。《史記·封禪書》記載了管仲的話:“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漢代時,民有疾病,乃謁泰山請命。唐朝皇帝封泰山神為“天齊”,宋朝皇帝封泰山為“天齊大生仁聖帝”。民眾以農曆三月廿八日為泰山神的生辰,紛紛前往東嶽廟朝拜。

    巫山地處長江中游,上摩蒼天,下至深淵,雲彩繚繞,遮天蔽日。巫山之神叫媱姬,綽約美貌,秀麗多姿。《太平廣記》中記載:當年大禹治水,駐於巫山之下。突然有大風颳來,懸崖震盪,山谷坍崩。他剛好遇到媱姬,就向她下拜。她立即命令侍女,賜給大禹召集鬼神之書,又吩咐其部下狂章等神幫助大禹砍削石頭,疏通水道,鑿開險要,使水暢流。

    巫山山神:媱姬

    北方的鐘山位於黑龍江以北,山神名叫燭龍(或稱燭陰)。燭龍有強大的生命力,掌管晝夜。屈原在《天問》中提到了燭龍:“日安不到?燭龍何照?”《山海經·海外北經》也寫到了燭龍:“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晵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以上都是大山,還有許多小山也有神。

    鐘山之神:燭陰

    《抱朴子·登涉》中記載:“山無大小,皆有神靈。”獵人進山前要祭山神,取得獵物後要向山神供奉祭品。百姓有喪事,要請算命先生看山。山形有吉凶,《藝文類聚》裡面寫得更加具體:“山望之如卻月形,或如覆舟,葬之出富貴。山望之如雞棲,葬之滅門。山有重疊,望之如鼓吹樓,葬之連州二千石。” 此外,先民在崇拜大山的時候,還要注意驅走山中的鬼獸,這些鬼獸主要是為山臊、山魈、山精,只有放爆竹才能驅走這些怪物。《荊楚歲時記》記載民俗在正月初一,“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臊惡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星爺的《鹿鼎記2:神龍教》有哪些幕後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