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沒有傘的瘋子
-
2 # 荷鋤農夫
“窮則思變”!我曾經開店做生意,賺了錢,20年前在城裡買了房子,後來經商失敗,炒股投資失敗,又把房子賣了,然後年紀輕輕去做保潔員,生活跌倒低谷。
窮則思變。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開始成人高考,讀函授,拿到大專文憑,取得建造師,工程師證書,成為白領階層,有車,有三套房,生活又開始步入正常水平。
-
3 # 滿城風雨定
《心理學自我成長的十大標準》中,第一條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想而不做”。這是我最受用的一句話。
我們總是樹立了許多目標,列舉了一系列計劃,我們缺少的,不是豪言壯志,而是切實的行動。凡事停留在“想”的階段,有時害怕路遠而不敢出發,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害怕付出付之東流而不願投資自己,所以,心裡頭嚮往的美好人生,總是求而不得,最後,過得痛苦不堪。
我瀏覽過許多關於讀書的好處的文章,深知讀書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我在2019年末,立志2020年讀完50+的書籍,平均每週閱讀一本書,但直到現在,我才完完整整讀完兩本,我想成為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想成為一個雖不算滿腹經綸,但也不至於孤陋寡聞的人,但是,總是遲遲不行動,而我因此承受了碌碌無為和求而不得的痛苦。
再比如,老師這項職業穩定,我想做老師,但我從沒有去開始學習如何才能做一個老師,我想在畢業前發展副業,卻疲於尋找熱愛的職業,我想有個健康的身體,又不願去運動,最後的最後,一事無成。
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想而不做。道理我們都懂,想要做到就很難了。希望我們都能克服拖延的阻礙,以及三分鐘熱度的心態,夢想需要行動,付出行動不一定能立馬獲得回報,但不行動永遠不會成功,每每我懶散頹廢之際,我都要用這句話提醒自己。
-
4 # 考拉Lady
我最受用的一條成長法則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無論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會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與其花心思去猜每個人的想法和做法,那倒不如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摸著自己的良心,不做虧心事,就夠了!
-
5 # 遇見成長
分享一個我自己學習到的成長法則:沒有突出的長板最危險,聚焦發展自己的優勢才能。
我們熟知的“木桶理論”,一個木桶所能容納的水量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對木桶來說,這句話千真萬確,可並沒有人證明為什麼用木桶來類比人時它仍然是成立的。
當然,對備戰高考的高中生來說,木桶理論有一定道理。因為如果學生在某一門考試科目上比較弱,那麼就會明顯拉低高考的總分。但是,當這個學生步入大學,走上社會,就會漸漸發現,擁有一項突出的才能(對,哪怕只有一項)對個人的發展是最為重要的。
可能有人會反駁說,當代的大學教育理念中特別提倡“通識教育”,提倡培養全面型人才,這不正說明,一個人應該具備多方面的才能嗎?確實,通識教育對一個人才的培養來講是必不可缺的,並且全能型人才也是一種非常理想的人才。可是,它們都是以一個人要有某一項明顯的專長為前提的。很多人看了很多不同領域的書,培養了多種多樣的興趣愛好,但涉獵的每一樣東西都學成了三腳貓功夫,無一擅長,這樣在以後的求職和事業發展中就會顯得非常被動。
如果一家公司篤信木桶理論,那麼它就會要求所屬的每一塊木板都儘可能長,而不會允許特別短的木板存在。換句話說,公司中的每一個崗位都不容許存在能力平平的員工,而是要求每一個崗位都聘用能完全勝任這個崗位的員工。又由於現代社會分工細化的特點,大多數的崗位所需要的技能一定是某個領域的專長,而不是面面俱到的能力。所以在這些崗位進行招聘時,就更加傾向於招聘單方面才能突出的員工。
許多簡單的道理我們最容易不放在心上。我們關於自己未來的職業迷茫,十有八九沒有意識到專注發展個人才能的重要性。
如果我們教育背景一般、職業技能缺乏、拼爹無望、人生前途迷茫焦慮,資源本就貧乏的條件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不多的資源(時間、精力、金錢乃至勇氣)聚攏起來,專注到做一件事情上。專心做好一件事,哪怕這件事看上去很不起眼。三心二意、瞻前顧後、貪多求快、跟風冒進等都是大忌。
再微小的努力,乘以365天,乘以N年,都會有很不錯的成長。
-
6 # 朱趕堂
從我人生成長經歷中,最受用的一條重要法則是“要想在人前顯貴,就得在人後受罪”。
當他人在擺長城、打撲克時,我還在苦讀聖賢書;當別人在看電視、玩遊戲時,我卻在挑燈夜戰,專心寫作;當別人在逛商場、遛大街時,我卻在練習打板、揣摩身眼手法步;當上級領導視察(檢查)走後,他人可以鬆口氣兒,瀏覽網頁時,我卻在加班加點,趕寫資訊。但我堅信只要堅持努力,必定會有進步、有收穫!
舉例 快板之路
嗒嘀咯嘀嗒,嘀嘀嗒,嗒嘀咯嘀嗒,嘀嘀嗒,呔呔咦呔,咦呔呔,嗒嘀咯嘀嗒,嘀嘀嗒......清脆的竹板聲響徹村鎮田野。這是我15歲練習開場板的情景再現。
隨著上世紀70年代,中國傳統曲藝藝術的繁榮發展,透過耳聞目染,我與這門兒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經不斷學習、模仿、揣摩、練習,成為中學曲藝“小明星”。恰好父親購置了一臺坐式半導體收音機,便痴迷地聆聽著李潤傑、張志寬、梁厚民等著名快板藝術家在電臺播放的快板錄音,並從本村(北蘆張村竹板書傳人王春田)竹板書藝人那兒,拿了一副竹板兒,開始練習。
每天一起床,就跑到田間地頭、河渠旁邊兒,打一陣竹板。隨後,練身段兒、練吞口、換氣兒、花板等技巧,有時手腕練得痠疼,食指磨出了血泡、磨出了繭子,還是不停地按套路練習。經過刻苦鑽研、學習,相繼學會了李潤傑老師的《劫刑車》、《立井架》;梁厚民老師的《奇襲白虎團》等家喻戶曉的快板書。透過學習、探索、創作、演出等實踐,有了真切的感悟:
手打竹板抖精神,
酸甜苦辣裝在心,
人生百態臺上演,
談古論今唱乾坤。
針砭時弊輕騎兵,
酣暢淋漓沁人心。
祖輩流傳稱國粹,
說新唱新感化人。
自己始終秉承一種“不幹則已,幹就幹好,創出業績”的理念,不僅曲藝作品創作有新的突破,在快板表演上,也有新的進步。2013年,榮獲“華北油田文化建設突出貢獻者。後來,又擔任了油田戲曲(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和中油曲協理事,並加入了全國公安機關、河北省曲藝家協會和中國曲藝家協會。
如今雖已經退休,但手中的竹板卻沒有退,似乎更忙碌了,進社群、訪群眾、出作品、上舞臺、走鄉串戶、教學生等等,享受著快板人生的無盡快樂。
故此,“要想在人前顯貴,就得在人後受罪。”這一法則,使我在成長路上,受益匪淺,指引我排除干擾,砥礪前行。
-
7 # 雲梯戰略
人的一生中起起伏伏,無論是職場或者其他場景,個人成長始終伴隨在我們左右,如果有一條法則原來指引我們,那將是多麼幸運地事兒。在我多年的職業生涯中,讓我受益最大的個人成長法則是量變是一切質變的本源!
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馬克思關於個人成長,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無論是主動求導獲得美麗碩果的,抑或被動接受被現實狠狠教訓並摔倒在地的,這些都是我們人生寶貴的財富,它讓我們獲得成長。下面為透過一個案例,講述我是如何透過量變達成質變實現個人成長的。
在從量變到質變的個人成長過程中,我經歷了迷茫期、延遲期和爆發期3個階段。
首先,我遭遇了個人成長的第一階段量變迷茫期。我在公司負責戰略方面相關工作,經常與人探討各種規劃,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因此,我的職業習慣讓我特別喜歡與人交流,為他人進行個人管理諮詢,作為個人成長的其中一個關鍵目標我也希望把它做好。多數情況下,也都能獲得大家的認可與稱讚。但是,好景不長,隨著與我交流的人越來越多,職業範圍越來越大,我的觀點與建議越來越不起作用了,為此,我特別迷茫與惆悵,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是我做的諮詢案例數量不夠多嗎?是我的現有工作經驗不足嗎?還是什麼原因?後來,經過認真思考,我發現是我知識體系出現了問題,知識碎片化,不能從全域性視角、深度視角以及廣度視角思考問題。為此,我進修了MBA,並構建了從思維模式、經濟學、金融學、時間管理、戰略、營銷及決策等9大知識模組的書單進行系統性學習。
其次,我進入了個人成長的第二個階段量變延遲期。在最初的3個月,一方面我加強知識獲取,基本以每週1本書的速度,進行知識體系構建,另一方面,我繼續進行線下諮詢。但是,3個月過去了,我的知識體系構建完成了1/3,我的諮詢效率與效果並不明顯,又堅持了3個月,我的知識體系構建完成了2/3,我想總該有效果了吧,可是事與願違,並未出現期待的效果。因此,我開始覆盤,尋找到底哪出了問題,我還是比較勤奮的,書讀了不少,實踐也實踐了不少,可是為什麼沒有效果呢?直到後來,我閱讀了一部《系統思維》,其中的一個思維模型解決了我的困惑,如下圖。
透過模型我們可以發現,日常中,我們很多事情,很用心的去辦了,很努力的去做了,就是遲遲看不到的效果或得不到想要的結果,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理很簡單,是因為質變到量變的延遲性,我們的每一次努力都是一次量變,當我們的量變積累的還不夠的時候,是達不到量變的,在此過程中,存在延遲性。正如溫水煮青蛙,水溫不夠的時候,青蛙也不會跳,需要做的就是繼續加火慢燉。透過運用這個模型,解答了我的疑惑,為此調整了策略,繼續深入完成我的知識體系構建,同時,也增強輸出,加入了相關諮詢社群進行線上與線下互動,理論聯絡實際,剩下的就是慢慢等待質變的降臨。 最後,我迎來了個人成長的第三個階段爆發期。在經過不斷量變的積累下,終於,半年後,找我付費諮詢的人也越來越多了,他們有網際網路頭部公司的精英,有傳統龍頭行業的高層管理者,也有創業打拼把握風口的MBA同學等等,從他們的反饋來看,我諮詢的效率與效果實現了質的提升。現在我的諮詢副業也更多應用思維模型,非連續曲線、黃金思維圈、系統思維基模等等大道至簡的進行輸出,達成效果。
回覆列表
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事物讓我們失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幸運兒,被上帝眷顧得到渴望已久的幸福和成功,可是會有那麼順心的事嗎,顯然是否定的,付出不一定會有回報,努力不一定能成功,在你經歷坎坷的時候,別人正在承受打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管是意外還是傷害,喜悅還是悲哀,這些都會出現在人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