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魚頭聊史
-
2 # 書法外語古文融合學
“沙”雖然是小顆粒物質,但是它捧在手裡灑落,也近似“流水”的景象。
沙漠本身受風吹會像波浪一樣推移,變動外形,所以這兩個字用三點水,是象形的延伸。
-
3 # 雲中歌白鶴
你好,我是想要和你一起學習的阿雲!
首先,“沙”和“漠”是不一樣的。這樣的問題最好刨根問底,從造字開始說起。
“沙”“沙”字是一個會意字,是由甲骨文的小分化而來。
金文則在“小”字的基礎上增加了義符“水”,可以將其理解為小水沖刷形成沙粒的意思。後來,篆書將它的形體整齊化,在轉化為隸書又發展成楷書後才形成了今天的“沙”字。
我們常用的字典《說文解字》中對該字的釋義是:“沙,水散石。從水從少,水少沙見。”意思是說水少,沙就顯現出來了。因此將“沙”字的本義解釋為“微小細碎的石粒”。
以上兩種說法雖然略有差異,但是它們一致認為與“水”和“少”有關係,這就是會意字的巧妙。
“漠”“漠”與“沙”不同。
《說文·水部》當中解釋:“漠,北方流沙也。從水,莫聲。”這是將“漠”字當成一個形聲字,本義是指北方風起揚沙之地,也就是沙漠
但是關於這一點,也有不同的看法。
它的聲符“莫”是“暮”的初文,本義是指太陽落在草叢裡,也就是天將晚,並由此引申出沒有的意思。因此也有人認為這個字的意思就是:沒有水就成了沙漠。
辨析綜上而述,這兩個字都和水有關,因此才用三點水作為偏旁。
那麼你所提到的“砂”“暯”呢?
“砂”字也是一個會意兼形聲字,從石從少會意,也就是小石粒的意思。它其實是“沙”的後起分化字,只要查一查字典,你就會發現它僅僅擁有一部分“沙”的義項,使用範圍要狹窄的多。
至於“暯”,你或許將它認為是太陽暴曬。但可惜,恰恰相反,這個字在古代和“暮”字相通,也就是傍晚和昏暗的意思。
補充知識漢字一共有6種造字方法。
其中,形聲字是指由形旁和聲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會意字是指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按意義合起來組成一個新字。
當然,在這二者中間還延伸出了一種會意兼形聲字。
-
4 # 湖南小嘉
【沙】= 水+少,水少,指水邊的沙,水少沙現,具體點就是海邊、江邊、河邊、湖邊的沙,漲水時是看不見沙的,當水退去,沙就出來了——水少沙現。
【漠】,由【水+莫】造出。
其中【莫】字
【莫】,日西沉,沉入莽草中
而【漠】中的莫,意思是沒有,漠的意思即 水沒有了
不管是【沙】還是【漠】,都是合體字,意思從其中的獨體文中產生。
指地面覆蓋沙土,乾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土地。
-
5 # 三點水981
《說文解字》關於“沙漠”兩字的解釋為:
沙,水中散碎的石粒。由水、由少會意,水少,沙就顯現出來了。
漠,面積遼闊無人定居、缺水乾燥的沙石地帶。漠,北方流沙也。
-
6 # 蝸牛和犟龜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沙漠”這兩個字,很顯然,這是兩個形聲字。什麼是形聲字?百度百科解釋形聲字是由兩個文或字複合而成,其中的一個文或字表示事物的類別,另外一個表示事物的讀音。三點水錶示類別,而莫表示沒有的意思,一個少水一個沒水,不就是說的沙漠嗎?
-
7 # 小申愛拍影片
“沙”是會意字,意為水少沙見,故作“沙”,漠是形聲字,只表示與水有關,和“莫”同音(抱歉,不知同音緣故)。二者組合,”漠“又有浩瀚的意思,大概成了”沙多的空曠浩瀚之地。
個人拙見。
-
8 # 千呼生活
關於“沙漠”:
一個極度缺水的地方,字形卻都帶了“水”字旁。
其實這個也和先祖們的智慧無不相關——中國樸素的理念“物極必反”:在最缺水的地方,最需要水,水就變得特別重要,不能沒有。
從物理學上看:
大部沙都是風和水的傑作,露水、雨水、湖水、河水、海水,好多沙子都是從水裡打撈出來。
從地質學上講:
世上的沙漠大多都曾是海底,從海底升起來後形成的。
看一下古文字:
“沙”原意是:“水”“少”了,水底的“沙”石露了出來。
“漠”原意是:“水”沒了,“莫”是指太陽落到草叢裡了,馬上就啥也看不到了,表示否定的意思。
構成漢字的六種基本方法(六書)
1、象形:屬於“獨體造字法”。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如:“水”“月”。
2、指事:屬於“獨體造字法”。與象形的主要分別是含有繪畫中較抽象的東西,比如“刃”刀的鋒利處點個“點”。
3、形聲:屬於“合體造字法”。形聲字由兩部分組成:形旁(又稱“義符”)和聲旁(又稱“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類屬,聲旁則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發音。如:“漠”,跟“水”相關,音從“莫”,左形右聲。
4、會意:屬於“合體造字法”。會意字由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以所組成的字形或字義,合併起來,表達此字的意思。如“鳴”用“口”和“鳥”組合而成
5、轉註:當這兩個字是用來表達相同的東西,詞義一樣時,它們會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轉註有三種:
一是“形轉”:考 老
二是“義轉”:宮 室
三是“音轉”:顛 頂
6、假借: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語裡有的詞,沒有相應的文字對應。於是就找一個和它發音相同的同音字來表示他的含義。如“久”是從後“灸”之,借為“久遠”之久。
-
9 # 勇哥勇哥勇哥大勇哥
沙漠兩字本是乾旱缺水的代名詞!為何用三點水做部首呢?這就該從沙漠形成的源頭說起!沙漠的前身一般都是古海洋或古湖泊,河道。隨著地殼運動,河道變化引起乾涸慢慢演變為沙漠!這是一點。另外沙漠沙丘有流動性,形成波浪形的沙丘是另一點。再者沙漠乾旱少雨!人們渴望水。所以基於形成原因、生動的形態及人內心的嚮往。沙漠兩字用三點水做部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10 # 鄉野光頭哥
沙漠為什麼是三點水,因為沙子普遍在江河岸邊和海
邊也就是水的邊上,所以加三點水氵是表讀音的,至於漠?應該是源於沙,之所以強調沙子在水邊,可能是因為那裡可以使人生存 ,至於沙漠,應該是造字時期的人們所不敢接近的,所以反應了自己生活中的沙
,我的理解就是這樣
-
11 # 阿風自娛
你好,很幸運跟大家一起探討這個問題。沙漠是形容被風沙侵蝕所造成的地理環境。沙-我理解為少水。漠-可為荒無人煙,地域遼闊。所以是沙漠。
如果有一點共鳴點個關注支援一下。
-
12 # 志海盪舟
《說文解字》對沙漠的解釋為:沙是水少,漠是沒水。也正說明了,沙漠地帶缺水少水的現實,和沙漠裡的人們對水源的期盼!
-
13 # 三叔戀紅塵
沙漠兩個字單從字面上看確實和水有關,拆字來看:
1.沙,會意字。《說文》:“水少沙見。”水少了就變成了沙。
大部沙都是水的傑作,從地質學上講,世界上許多大沙漠都曾經是大海海底,那些沙漠都是從海底升上來的,沒有了水,加之日積月累的風化,漸漸形成今日的沙漠。
2.漠,莫就是沒有的意思,也就是無水,沒有水乾燥的沙石地帶稱之為漠。
漢字中很多會意字,例如男是由兩部分組成,上面一個田下面一個力,意思男人是在田裡耕作的勞力。
所以"沙漠"兩字也是“會意"造字法,"沙漠"各有三點水,但主體是“少"和“莫",少水自然就只剩沙了,那少水、莫有水,無人居住,廣闊乾枯的地方自然就叫沙漠了。
-
14 # lxy開心就好68
沙是會意字,本同砂。泥土中沒水,幹了就成了沙(砂)。沙,從水,從少。意為水少即為沙。
漠,冷漠,不在意,淡漠。《說文》"漠,北方流沙也。形聲從水,與水有關係。古人將沙漠運動形態比擬如水的流動。古人也常將沙漠比作似水。可見,將沙漠二字連起來,就是指具體的細小的沙石,真是有水成沙泥,無水成沙漠。
-
15 # 以畫隨出
沙粒是靠水擊衝,
多年浪打才形成。
水走細沙露在外,
才有沙漠千里出。
-
16 # 趙明晨
沙漠地貌:黃沙滾滾無人煙,水汽蒸發漫無邊。白日只見黃沙滾,暗夜生機全不見。偶見枯樹孑然立,胡楊之魂屹千年。唯有中華多奇志,植樹造林固沙源。愚公移山綠水現,定叫沙山變銀山。
-
17 # 源於自然隨心流淌
沙漠的地表覆蓋的是一層很厚的細沙狀的沙子(有去過海邊嗎?和沙灘是一樣的。只不過形成的原因不同,一個是水的長期作用,而另一個是風的長期作用。)沙漠的地表是會自己變化和移動的,當然是在風的作用下,因為沙會隨著風跑,沙丘就會向前層層推移,變化成不同的形態。
-
18 # 點滴認知
首先看沙字,從附圖可以發現,最初的字形像水及散碎沙粒之形。水旁數點本即沙形,恐沙形不顯,故從水,似亦兼具會意之義。金文與甲骨文大體同,唯表示沙粒的點數多寡之異。戰國文字形體漸趨統一,易象形為會意。《說文》:“沙,水散石也。從水,從少,水少沙見。”段玉裁注:“石散碎謂之沙。”當為後起之義,亦會意之屬。本義為沙。
再來講漠字,據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北方流沙也。漢書亦假幕為漠。一曰淸也。毛詩傳曰。莫莫言淸靜。從水。
因此總的來說,沙漠兩字都是沙的意思,並且都是從水中來,我想這就是他們都是三點水旁的原因吧。
-
19 # 月淡風青
三點水(氵)旁的字和水有關,沙是水衝擊石頭形成的。
漢字有“六書”,其中,四種是造字法,兩種是用字法。四種造字法分別是象形、指示、會意和形聲。這裡重點說形聲。形聲字有個特點:這種方法造的字都可以分為形旁和聲旁兩部分。形旁表示來源或屬性。聲旁表示讀音。比如:
“銅”的形旁是“金”,表示它是一種金屬,聲旁是“同”,表示它的讀音。
當然,聲旁的讀音也會隨著時間的變化發生改變,不再讀原音。比如:
“缸”的形旁是“缶”,表示它原先是一種陶器,“工”現在不讀“gāng”,而讀“gōng”。同樣的還有“釭”和“槓”。
沙漠的“沙”就是一個形聲字。沙,許慎《說文》的解釋是“沙,水散石也。”
“少”字讀“shǎo”,而不讀“shā”,是因為語音在歷史演進的長河裡發生了變化。同樣的字還有“紗”和“砂”。當然,“沙”有一個異體字是“砂”。這個“砂”字的形旁說的是它的材質。
至於為什麼沙最早為什麼不是沙漠的“沙”,而是沙灘的“沙”,這個可以從中華文明的源頭上來看,中國文明源自長江和黃河流域,不管是那條河,人們最早肯定是逐水而居。不會在沙漠裡生活。即使是現代人也不好辦,何況是古人。所以,沙灘是早於沙漠的。最早的“沙”字來源於沙灘的“沙”。而這個“沙”是被水衝擊形成的。所以“沙”是“水”旁。
“漠”字是會意兼形聲,最初意思是“沒有水”。由此產生大漠的意思。“漠”字是個會意字兼形聲字,這在漢字造字法中也常見。會意字,三點水(氵)表示水,“莫”是沒有。沒有水,就是“漠”。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就是大漠。“漠”字最早的字形是篆文,應該出現在東周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經常騷擾周王室,大漠的概念那時傳入中原,“漠”字應該是那時產生的。
“漠”字表示沒有水,是會意字。這是和水的關係。同時,莫和漠讀音相同,所以,“漠”字又是形聲字。
“沙”是指水衝擊石頭產生的細小顆粒,“漠”在開始指的是“大漠”。本來風馬牛不相及,後來人們發現沙灘的沙子和大漠的沙子其實都一樣,於是這兩個字就結了親。就有了今天“沙漠”這個詞。“沙漠這兩個字和水的淵源就是這些。
-
20 # 楊柳靜依
沙漠兩個字有三點水。從形聲字的含義來講,好像解釋不通,沙漠明明沒有水,為什麼這兩個字都有水呢?令人費解。
在我看來,可以這樣理解:沙,離不開水,大家看,所有的建築用沙,都來自江、河,他們沒撈上來時,都和水密切相關。而漠呢,這個就好理解了,莫,就是“沒有”,加上三點水,就是沒有水,沙漠連起來理解就是沒有水的沙。大家看,多麼形象生動呀!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確實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
回覆列表
“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覆蓋、植物非常希少、雨水稀少、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區。既然如此,但“沙漠”這兩個字又為什麼有三點水呢?這隻能從字面上解釋。“沙”由“水”和“少”組成,意即少水的意思。“漠”由“水”和“莫”組成,也就是莫(沒)有水。
不知此解釋您是否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