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維校長

    創業初期從模仿麥肯,到找準“平價漢堡”的定位華萊士的第一家店,是華懷餘、華懷慶兩兄弟在2001年開出的,位於福建師範大學倉山老校區校門口。隨著肯德基1987、麥當勞1990年進入中國市場後引發追捧,敏銳的福建商人捕捉到其中商機,紛紛模仿在更低線的市場開店。據一位生意人回憶,1998年-2002年,錢最好賺。投資約100萬元就可以在地市開一家和麥肯差不多的店,一個漢堡賣10元,顧客仍大排長龍,半年就能收回投資。所以,華萊士並不是第一個做炸雞漢堡的本土企業,甚至它開店時,別人的漢堡店都開了上百家。而且,一開始,華萊士也是完全照搬麥肯的模式,面積700多平,也設定了兒童樂園。“價值跟它們差不多,結果發現生意非常慘淡。”華萊士董事凌淑冰說,開業沒多久,在距離它們500米的地方,開了一家德克士。這一下子把華萊士逼入絕境。

    華氏兄弟決定破釜沉舟,推出了“特價123”促銷——即可樂1元、雞腿2元、漢堡3元,正面迎戰德克士。結果,3天營業額就從2000翻到了8000。雖然這次促銷是賠本賺吆喝,但卻引發了華氏兄弟的思考:漢堡和炸雞市場很大;但80%的普通市民吃不起。2001年,福州的平均工資是300多塊一個月,但是吃一餐麥當勞肯德基至少要100塊。因此,華萊士率先推出了三個漢堡10塊錢。“我們發現,漢堡在美國實際上跟中國的米飯一樣的,是大家都能吃得起的價格,後來我們不斷做戰略調整,走平價模式。漢堡定價只是麥當勞、肯德基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左右。”凌淑冰說。在麥當勞、肯德基、德克士三座大山之下,華萊士算是雞蛋碰石頭。為了控制成本,在選址上,華萊士主動避開租金昂貴的核心商圈和一級路段;經營面積摒棄大而全,撤掉兒童樂園;門店端,統一設計、裝修,裝置統一採購;營銷上,平價擴客源,薄利多銷。“我們是從高校出發的,後來專門走高校、社群,很多人笑我們說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也可以這麼說。”◎ 近日,華萊士董事凌淑冰在一次大會上演講。

    在福州,從師大到福大到農大,然後走出去,從長三角到珠三角,沿海地區先發展起來,再往內陸走。至今,華萊士的足跡遍佈了30個省市區,有一萬多家餐廳,全國員工有7萬多,顧客粗略計算有6億。連鎖擴張期“沒打工仔、沒打工妹,都是合夥人”隨著“平價漢堡”的模式日漸成熟,華萊士踏上了連鎖擴張的征程。一開始也透過放加盟“跑馬圈地”,後來發現加盟店存活率很低。但傳統直營速度太慢,管理成本還很高。餐飲最需要資金,需要不斷投入。如果跟銀行、資本都借不到錢的情況下怎麼辦?凌淑冰說,他們想到跟員工合夥,然後用眾籌的模式開店。在華萊士體系內,沒有打工仔、打工妹,都是合夥人、老闆,都是當家作主的。所有門店都是店長負責制,他們當成自己的事業在打拼。除了員工合夥之外,身邊的親朋好友也做了投資,包括招商部,所有跟華萊士合作的,包括裝修的人,都有投資門店 ,包括供應商、經銷商也是戰略伙伴關係。

    開創“合作連鎖”模式

    這就是華萊士開創的“門店眾籌、員工合夥、直營管理”的合作連鎖商業模式。簡單地說,就是公司透過門店眾籌的方式將股份下放給員工或者外部合作者,讓其與公司形成利益共同體。公司提供技術、原料、物流、品牌輸出等支援,透過直營管理確保經營標準的統一,配合門店眾籌,優勢互補,實現雙向持股的深層次合夥。這裡面眾籌分兩種,對內眾籌是將公司高管、核心店長及員工變為“同路人”,即從僱傭關係,轉變成合夥關係。華萊士每個店店長可享受優先投資入股權,員工可靈活投資,入股2.5%~40%不等。對外眾籌是將供應商、門店房東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納入眾籌物件。如華萊士參股的上游供應鏈企業達8~10家。所以,華萊士的門店不是某一個人的,而是屬於一個團隊的。

    這種獨特模式不僅留住了人、籌集了錢,還實現了門店硬體和軟體的標準化,實現了快速複製和擴張。而且有效發揮了每個人的主人翁精神,最終形成了華萊士的共贏文化。

    店不加盟,人可加入

    華萊士不開放加盟,不開放代理。沒有統一的400服務熱線。

    但店不加盟,人可加入。華萊士對外提供三個職位:店長、服務員、訓練員,渠道就是諮詢就近門店。華萊士之後,福州連鎖餐飲品牌大部分門店都是透過這種合作模式開出。比如瑪格麗塔、周麻婆、醉得意、小叫天等品牌。

    在福州,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景象。兩家同品類的餐廳距離不到20米,在同一條街上搶生意。而他們的老闆卻坐在茶館裡一起喝茶聊天,因為他們相互“持股”對方的餐廳。

    “產業整合”現規模效應

    當門店開到一定的規模,聚攏的資源越來越多,華萊士早就不靠薄利多銷賣漢堡賺錢了。依託上萬家門店及投資平臺進行的產業鏈整合,才是它真正的競爭力。就是說,從餐廳的瓷磚、坐椅到廚房裝置,再到雞塊、牛肉、麵包、可樂甚至托盤紙,龐大的統一採購量,可以確保從供應商那拿到最優惠的價格,確保了終端門店的市場競爭力。理論上,華萊士可對涉及的每一個產業進行深度整合,每一個都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比如,華萊士旗下擁有十幾家麵包生產企業,除了供應華萊士的需求外,同時也對外供應產品,龐大的採購量不僅使工廠的規模效應達到最佳,每家麵包廠都為企業貢獻數百萬元的利潤。就這樣,優勢資源向強者集中的“馬太效應”,使華萊士的商業模式越來越最佳化,“百城萬店”並非最終目標,而是一個里程。平臺期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小餐飲

    很多人知道華萊士依託“門店眾籌、員工合夥”的模式發展壯大,其實忽略了與之相匹配的管理模式。“華萊士自創的兩大模式,一個是商業模式,一個是管理模式——數字化內控管理。”凌淑冰說。因為親朋好友、合作伙伴眾籌,員工合夥,“這麼多年餐飲連鎖經營,他們做的不是生意,而是在經營一種信任。”好的內控是信任之基石。2004年開始,華萊士招兵買馬,開始用系統化進行管理,這才能夠在全國建了20幾個分公司。華萊士把一家餐飲門店當一家小公司經營,主導誰投資,誰收益,門店自負盈虧。把餐飲連鎖看做一個集團企業,因為涉及的產業鏈太長了,有生產基地,有物流,有門店,所以要建立內控管理。做過餐飲都知道,涉及三大模組:門店管理模組;總部管理模組;配送,為門店提供更多的貨源,這三個模組,華萊士是獨自經營核算的。為了節約成本,採取店長負責制,人財物三個許可權全把關,根據標準成本核算之後,不管量多量少,店長都要賠。“當時店長工資只有兩三千,如果管理不好,有成本差異,照樣要賠。”在發展的過程中,他們不斷對軟體進行升級,同時對員工進行系統內的培訓,管理的培訓,以此支撐整個集團化企業多配送,多門店,多分公司的經營模式。凌淑冰認為,餐企的趨勢是走向品牌化、連鎖化,而做大做強,必須要建立數字化、系統化的管理。但目前餐飲業目前80%以上還是夫妻店,個體戶,如果不升級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我個人的願景就是草根抱團,共創財富,希望搭建一個創業平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小餐飲。”希望用華萊士這些年打造出來的三輛馬車:專業的管理團隊、凌頂ERP軟體、優勢的供應鏈,搭建一個創業平臺,為夫妻店做升級,讓夫妻店能夠安心開一個小店,圓一個創業夢。小結從獨樂樂到眾樂樂,相融才能共生從開薄利多銷的平價漢堡店,到整合產業鏈,實現“百城萬店”的目標,如今,華萊士更大的夢想是做一個創業平臺,幫助更多小餐飲品牌發展,並且定下了10萬+的新目標——計劃孵化100個品牌,每個品牌做1000家店。◎ 福州小餐飲連鎖品牌牆

    而內參君也瞭解到,很多福州小餐飲品牌已經從中受益,比如瑪格麗塔,在華萊士的幫助下,每年能新開200多家店。梳理了華萊士的成長曆程,我們會發現,它賺錢的邏輯跟很多企業都不一樣,別人是把企業做大了,員工能受益,而華萊士把順序顛倒過來——“幫助員工成長,企業也隨之壯大”。透過“讓利”顧客(平價漢堡),“讓利”員工(分股合夥),“讓利”供應商(眾籌開店),最終實現了自身的強大。如今它要“讓利”其他餐飲同行。這或許就是外界總結的華萊士的榕樹基因:扶持“新榕”獨立而不擔心“搶自己的地盤”是一種胸懷,能把“新榕”維繫在一起形成“生態圈”則是一種智慧。華萊士教給餐飲人最大的道理就是——相融共生的智慧和胸懷。

  • 2 # 意外2019

    我同意這個觀點,中國現在實行全民創業機制,大家都想在創業的基礎上改變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軌跡,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輕人創業激情最活躍,當然其中也包括很多已經按部就班工作很多年的中年人,其中年輕人創業在情懷上多半基於的是自由,而有過系統化工作的中年創業者在情懷上多半是基於改變,大多數創業者之所以選擇餐飲為突破口原因有幾點,

    第一創業門款低入門容易

    第二市場大環境好大家都有飲食需求

    第三投資不高即使賠了也不會傷筋動骨

    第四情懷 ,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喜歡的餐品,大家在滿足口欲的基礎上都會動手製作,這就解決了技術性的問題

    大的餐飲自不必說了,小餐飲尤其是獨立性餐飲,殺進餐飲市場是最容易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餐飲的格局在社會變革中也在不斷地變化,以前一家餐飲可以做很多餐品及主食,是為了儘量滿足所有進店消費顧客的飲食習慣,而現在的餐飲正在像小眾形式發展,就像一道菜就可以養活一家店的形態發展謝這些一道菜餐廳像酸菜魚,麻辣燙,黃燜雞米飯這些代表,有的更甚至想製作佛跳牆,炸雞,飯糰這樣的更小眾餐飲,這些餐飲企業在某地區發展很好因為從成本上到操作,都及其簡單很容易模仿複製,而投資成本也很低,簡單註冊個商標,加盟收取學費,有這些先天條件殺進市場也就跟容易了!所以這樣的小店小眾餐飲成為連鎖並能快速擴張也是可以理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餘歡水的兒子是親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