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李的扶貧日常
-
2 # 三農小黃鴨
現在這種背景下,我國糧食價格會上漲嗎?
這裡面說的糧食價格上漲,我想有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問題是農民種植的糧食售賣的價格上漲,比如稻穀、小麥、玉米價格的上漲;另外一個糧食價格上漲是指居民日常吃的大米、麵粉、麵食等價格上漲。
這兩個方面的上漲現在不同的角度人們期望是不一樣的,農民辛苦耕作,到了秋收季節,農民豐產了,農民也想著能夠糧食賣格上漲,能夠豐收入。而居民買大米吃的,肯定是不想糧食漲價的,越便宜越高興。
糧食價格漲不漲都會引起人們的關注。如今全球疫情下,多國已經採取了禁止本國糧食出口的規定了,比如越南就禁止本國大米出口,我國是越南大米重要的出口國,越南大米禁止出口,對於我國影響是很大的。
我國是大米的重要消費國,這與我國飲食結構分不開的。從長江流域開始一直往南,是我國重要的水稻生產區,也是我國大米重要的消費區,也就是南方人習慣吃大米。
不過,我國糧庫充足,特別是我國國家糧庫的穀物庫存能夠滿足自給自足,大家不要擔心糧食漲價。
關注農民,一起學三農。
-
3 # 莞飄包子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國際市場主要大豆、玉米、稻穀、油菜籽等農產品原料與成品生產、出口地區的暴發和持續蔓延,加上全球重要的小麥麵粉出口國哈薩克禁止了小麥麵粉、胡蘿蔔、糖和土豆等農產品的出口,以及越南暫停了新的大米出口合同、塞爾維亞停止了葵花籽油和其他農業物資的出口,特別是巴西、阿根廷出現了不利於大豆出口裝運的現象等以後,部分國家的民眾和政府恐慌性囤積食品,市場由此預計農產品尤其是可供人們食用的食品價格會大幅上漲,甚至有人認為一場全球性的糧食危機一觸即發。
綜合分析國內農產品種植、進口、庫存、需求等資料變化動態可以發現,國內農產品價格尤其是事關人們口糧的農產品價格出現大幅上漲的機率不大,小麥、稻米不但供應充足,而且不會受到國際市場相關農產品市場波動的直接衝擊,價格仍會處在低價區。不過,受市場情緒波動較大影響,豆粕、玉米、油脂及下游產品價格存在上升空間,但類似於“波浪滔天”的漲勢不會出現。整體可以歸結於一句話——國內農產品市場是主食無憂、副食也無大礙
-
4 # 三六五平凡之路
現在這種背景下,我國糧食價格會上漲嗎?
在疫情大環境下,我國糧食價格應該還是會很穩定的。
糧食是什麼?糧食是一個國家安定穩定繁榮的基礎,糧食充足是人們安居樂業的前提,特別是在大災大疫面前,糧食充足尤為重要。
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背景呢?世衛組織總幹事都表示說,如今幾乎全世界每個國家都有疫情。沒有國家獨善其身,這樣看來疫情是不分貧窮與富貴的,每個人都要重視。
如今全球疫情大爆發,截止到昨天全球已經有72萬多的新冠確診病例,並且現在每天新增達到幾萬例,疫情峰值還沒有到來,意味著疫情更大的挑戰還在未來兩週時間,將會有更多人會被感染。
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球都在積極防控疫情,甚至有些國家已經開始禁止出口糧食了,把糧食用來防止本國缺糧而發生不測。
我國三大商品糧,水稻、小麥、玉米國家儲備庫庫存很充足,據專家說至少能保證一兩年的安全糧食庫存,並且我國糧食生產也沒有受到影響,還是能夠保證年產糧食在6.6億噸以上,這樣良性的補充庫存,可以保證我國糧食安全。
-
5 # 三農一姐
現在是全球疫情大爆發的時候,全球累計確診已經超過了74萬人,這個資料是非常龐大的。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國家開始禁止出口糧食等農產品,考慮到國內居民的糧食安全問題。畢竟這次冠狀病毒已經是全球的大面積的,堪稱為第3次世界大戰,這是一個全人類參與的一次戰爭。
目前影響我國糧食價格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越南地區對我國禁止進口大米,我國每年進口大米為255萬噸,其中24%是由越南地區進口的。儘管越南地區禁止向我國進口大米,會影響我國區域性區域消費者的大米消費需求,但是我國的大女士供應量充足的,每年我國出口大米在274萬噸。也就是說我國出口量大於進口量,說明我國的大米是不缺的。
我國的糧食目前儲存量在9.1億噸,根據專家來計算,這些儲備糧將能夠保障我國14億人口三年的糧食的供應量,也就是說我國在三年之內不會出現糧食的安全問題。還有我國的農村是非常龐大的,特別農村家庭大部分會存一部分糧食,因為農村有一句俗話“家有餘糧,心中不慌”。我國農村村的糧食至少比國庫存的糧食要多很多,因為涉及到億萬家庭。
就目前疫情大爆發的情況下,我國的糧食價格會上漲,這一點毋庸置疑。畢竟現在養殖行業行情是非常好的,而我國進口的糧食在不斷的下降,我國的自給自足的農業種植模式保障了我國糧食的供應量。從目前來看小麥、大米的價格沒有出現多大的波動,玉米的價格開始進入了上漲的趨勢,但是我國的糧食價格受到我國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會穩定糧食的價格的,最終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影響糧價還有今年的非洲蝗蟲災害造成了區域性地區的糧食短缺的現象,比如說印度地區目前開始向我國尋求糧食加大糧食的進口量。因為印度地區確實受到了蝗蟲災害影響非常大,至少影響了印度地區40%的區域糧食供應不足。當然我國的養殖規模在不斷的擴大,對糧食的需求量也會逐漸的增加,這也帶動了我國的糧食價格的上漲。總體上來說,我國今年糧食價格會出現上漲的,上漲的幅度但不會太大,因為我國的儲備糧食非常的龐大,如果說外國因為已經導致缺糧,或者說農民開始增加糧食的儲備量也抬高了糧食價格。
-
6 # 小希時間
現在這種背景下,我國糧食價格會上漲嗎?
國際糧食價格普遍上漲!
國外不少國家疫情的爆發背景下,糧食價格上調正當時,雖然小麥、水稻價格上調才幾分錢,可作為糧食作物,這個漲幅還是比較大的,後期不同程度上的繼續上調已是板上釘釘的事。
比如我國的糧食價格在疫情防控期間有所突出的上調行情。玉米價位在2月初的短時間內每噸上調可60--100元不等的價格,讓玉米行情在短時間內走出了低谷狀態。這就是所謂的疫情防控期間,交通運輸以及上下游供應需求端不對等,導致的糧價上調。
為啥編者認為這種的背景下後期糧食價格還會繼續上調呢?
一方面,糧食的種植和管理養護受到影響。
各地疫情防控隔離的二、三月份時期,北方地區的冬小麥正值返青生長時期,此時的小麥急需生長所需的水分和肥料供應,有些地區的農民朋友不能及時、快速下地從事農業活動,對冬小麥的澆水和追肥有所延遲,那麼小麥的抽穗以及後期的成熟粒度等方面會處於不利的局面,產量和質量的雙下降可能是會發生的。
比如小麥返青重要的30天時間裡不能有限把握,小麥分櫱效果不佳,何談小麥的產量。小麥的抽穗不飽滿,小麥的產量也不高。
另一方面,疫情的持續存在,國際糧食有可能會因此有恐慌心理情緒,消費者囤糧的機率或者思維會增加。現如今經濟全球化,一國的疫情或者糧食問題往往會影響其它各國,這樣如果糧食自給自足率低的國家糧食波動會很大。
所以,為了自給自足糧食的供應,在防控疫情的同時,農業生產活動也不能放鬆,採取“兩手抓”的辦法,保障我們的糧食供應,加大糧食產量,以此防範後期糧食價格大幅度上漲,避免影響其它各行各業。
-
7 # 下雨天的碑拓
當前的背景下,不用擔心糧食價格。要相信我們強大的祖國,那麼嚴峻的疫情都能拿下,糧食價格,有市場監管在呢,哄抬物價啥的,絕對會被嚴懲,即使要調控,也不會飛天的漲!
-
8 # 重口八卦談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近日警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如果不盡快採取措施,那麼預計4月至5月就會出現糧食供應危機。
“如果不盡快採取措施保護最脆弱的人群,維持全球食品供應鏈並減低疫情對糧食體系的衝擊,那麼我們將面臨迫近的糧食危機。”
截圖:聯合國糧農組織官網FAO在宣告中提醒,限制人口流動、從業者“基本的避險行為”可能會影響農場運轉。處理絕大部分農產品的食品加工設施也會被迫中斷。
“我們已經注意到後勤方面的挑戰,包括糧食運輸(無法從一地送往另一地)的問題,疫情導致動物飼料減少、屠宰場出現物資與勞工短缺而處理能力降低,從而影響畜牧業,類似在中國出現的情況。”
宣告受,到目前為止,上述影響仍屬於最小程度,食品供應與市場均穩定。但相比主食,肉類和其它不耐儲商品更有可能受到價格上漲的衝擊。
惠譽國際也在報告中提到,為了確保糧食安全,部分國家可能會實施貿易限制或者大量囤積,從而很快導致局勢升級,並撐高穀物和籽油價格。
目前主要的產糧國中,越南、俄羅斯均已在上週宣佈暫停對外穀物出口。哈薩克也暫停了麵粉、蕎麥、糖、葵花籽油和部分蔬菜出口。
在消費者面臨隔離並囤積糧食的當下,這些舉措可能推動糧食價格高漲,並嚴重擾亂全球糧食供應。受此影響較為嚴重則包括那些更多需要進口糧食的國家,比如中東地區、中日韓等。
印度、印度尼西亞等貨幣貶值的國家也面臨風險,因為國際市場上絕大多糧食產品都由美元結算。
在糧食危機的擔憂下,主要糧食期貨商品價格啟動一輪上漲行情。
近期,大豆、燕麥和小麥等期貨商品價格一直在走高。隨著對主食的需求上升,投資者開始大量買進穀物。全球第二大谷物出口國泰國的米價,升至2013年8月以來最高。
資料顯示,3月,芝加哥小麥期貨價格已經上漲了9%以上。美國牛肉批發價格上週飆升至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雞蛋價格也有所上漲。
3月30日,全球農產品商品市場中,主要糧食期貨豆粕、豆油、棕櫚油等期貨品種仍然小幅上漲。
中國糧食儲備夠麼?
相比而言,面對各國恐慌疊加引發的囤糧行為和限制糧食出口,中國是否有能力應對可能出現的糧食危機呢?
其中我國糧食保障的底氣主要源自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糧食自給率高。目前,我國稻穀和小麥兩大口糧完全實現自給,穀物自給率超過95%。這是因為,我國曆來有重視糧食和農業生產的傳統,糧食生產能力強,依賴進口程度較低。
第二,糧食儲備充足。我國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6億噸以上,截至2019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16連豐”,餘糧相當充足。這是近年來我國透過政策支援、科技驅動、深化改革,穩步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結果!
第三,對外依存度低。我國每年進口糧食1億多噸,主要以大豆、粗糧等為主,大米、小麥進口一般分別為200萬噸、400萬噸,佔國內消費總量分別為1%至2%,主要起品種調劑作用。
換句話說,大家完全可以不用擔憂:中國糧食市場會出現混亂,我們完全有能力應對危機。
此外,作為全球最大糧食進口國,中國還有一些“絕招”,在關鍵時刻能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
首先,我國擁有完備糧食儲備調控體系。近20年來,我國建立並不斷完善中央和地方糧食儲備體系和協調機制,從目前來看,我國糧油庫存處於歷史高位,無論中央儲備糧還是地方儲備糧,都非常充裕。
其次,我國還針對各種突發公共事件、自然災害等,建立起相應的糧食應急保障機制。大中城市普遍建立了米麵油等成品儲備,可以滿足當地10天至15天供應,調控物質基礎雄厚。
再次,今年春耕形勢良好,夏糧豐收有保障。目前我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各地正在全力組織春耕生產,保障夏糧豐收。
國家糧油資訊中心高階經濟師王遼衛28日接受新華社專訪表示,我國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今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國新辦的新聞釋出會上表示,從供應來看,全國絕大多數生活物資,特別是食品供應是有保障的。我國的糧食總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庫存充裕,各類企業的稻穀、小麥庫存超過國內一年的消費量。
-
9 # 天天糧價
糧食安全事關重大,越是大災大難國家對糧食管控越會嚴格。隨著國際糧食貿易受疫情影響流通不暢,我國對進口依賴較大的大豆一定會上漲,大米小麥玉米國家一定不會允許失控,即使上漲幅度也大不了
-
10 # 布衣小農人
最新得到的訊息,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釋出了最新訊息,全世界有可能因為新冠肺炎出現糧食危機,主要原因還是疫情期間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斷供的原因,比如越南不出口大米,哈薩克不出口小麥等,而這個危機大約時間會在4月或者5月出現,至於持續多長時間,要看疫情的發展狀況來定。至於說我們的糧食是否會上漲,小農人認為一定會上漲的,但是漲幅不會很大,下面我就說下我的理由。
一,全球糧食結構的改變現在很多糧食出口國已經關閉了“糧倉”暫停出口,也就是說你有錢你也買不到了,而至於關閉多長時間現在還不好說,對於很多糧食全靠進口的國家來說,一旦全球糧食斷供勢必會引起一輪新的價格上漲,而他們上漲,那麼全世界的物價也會隨之上漲,就算我們的糧食可以自給,但我們其它很多產品還是靠進口,所以我們的很多物品價格也會上漲,最終就會帶動必需品的糧食價格上漲,因此我國糧食價格會出現上漲局面。
二,人工成本增加現在人工成本增加是全球性問題,就拿我三叔來說,原先在麵粉廠上班每個月固定就是3000元,但經過這次疫情後,很多打工的人都不出來了,工資直接漲了1000元,那麼這個成本的增加勢必會導致產品價格的增長,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糧食價格一定會上漲。
三,需求增加現在很多老百姓聽說糧食會成為危機之後,很多人都大量囤糧,不管粗糧細糧只要能吃,都會進行儲存,這個情況勢必會刺激糧食的銷量,而市場出現需求,那麼價格必定會出現上漲,這就是需求市場的規律,所以會帶動糧食價格的上漲。
其實糧食價格上漲是一定的,但不會漲太多,畢竟糧食是國家的基石,一旦出現上漲幅度過大那麼必定會影響其它物品的物價,如果整體都上漲,最後就會導致通貨膨脹,會引起經濟的不規律,而我們國家對於糧食價格的調控基本都是非常強硬的,一旦有漲價趨勢直接封停,所以我們老百姓不必過於恐慌糧價的問題,因為在中國是不可能出現糧價漲的根豬價的情況。
-
11 # 經典劇之家
導讀:我老舅前半個月買了5000斤玉米,玉米的價格是按每斤1元的單價購買的。我還專門去看了,很感嘆,這麼好的早播玉米,顆粒飽滿,黃澄澄的,老舅,你這次賺了。5000斤玉米,其實堆放起來,也沒有好大一點,在外打工一年可以掙八,九堆這麼多的玉米。
對於現在這種背景下,我國的糧食價格會上漲嗎?我與大家探討一下:
首先,當前背景,受疫情影響,部分國家停止了出口糧食。越南,印度,孟加拉國等大米出口國都調升了價格。
泰國情況:泰國連續大米,連續6週上漲。泰國大米破碎率在5%的大米,每噸價格為480~505美元。相當於每噸3303.6~3475.67元,也就是大致為1.65~1.73元每斤。創下了2013年8月以來,泰國大米的最高水平。
越南情況:越南大米,破碎率5%的大米,每噸價格410美元,相當於2821.8元每噸,也就是1.41元每斤。同時,越南創下了自2018年,11月份,近16個月以來的大米價格最高水平。
印度情況:與上週價格一樣,破碎率5%的大米,每噸價格為363~367美元,相當於2498.34~2525.88元每噸,也就是1.245~1.263元每斤。
其次,我國是糧食,消費生產大國。有著充實的糧食供給,連續5年保持著,6.5億噸的以上的糧食產量,糧食供應充足。同時,糧食的生長期在6個月左右,新糧就能供應上,我們不用擔心糧食不夠吃。但是,有訊息稱,由於市民擔心疫情的影響,恐慌性性採購,市場波動等因素,大米價格也上漲了5%。
最後,作為農民,或是沒有出去打工的人,今年不僅要種好自己的地,同時,還可以把親戚朋友的地也一起種著,只要親戚朋友不要地租就好。不僅,自己可以收穫糧食,由於田沒有慌著,田的戶主,也能獲得糧食補貼。作為市民,居民要合理購糧,一般一次購買夠吃20天左右的大米就好了。不需要,囤積糧食。一是不好保管,二是放久了的糧食口感不好。 -
12 # 華南農小白
由於今年全球都爆發了新冠肺炎疫情,對生產造成了重大影響,糧食漲價預期較高。本人認為,今年的糧食價格很有可能因為全球爆發新冠疫情而被推高,但糧食總體的供應還是比較充裕的,漲幅應該不大。
一、近日,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也釋出了最新訊息,全世界有可能因為新冠肺炎出現糧食危機,這些擔心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目前全球正在爆發疫情,目前歐美地區疫情最為嚴重,其中美國已經超過了16萬人,列世界第一,義大利也已經超過了10萬人,其他的國家,如西班牙,英國、德國等其他歐洲國家也不樂觀,目前全球被確診的病例已經超過了60萬人。影響之嚴重,確實非常嚴峻。病毒不分國界,如果疫情不能得到及時的控制,影響會更加嚴重。疫情對生產的破壞性在此已經不用贅述,因此人們對疫情後的糧食供應的擔憂是不無道理的。
二、在全球深陷新冠病毒侵襲的漩渦的時候,出於對國家糧食安全的考慮,部分國家暫時關停了本國糧油出口通道,這引發了人們對今年糧食漲價的擔憂。目前包括俄羅斯、越南在內,已經有8個國家宣佈了禁止糧食出口的禁令。後續不知道還會不會有國家跟進,但可以預見的是,部分國家的禁止出口令,加劇了局部地區糧食價格上漲的可能性,尤其是高度依賴進口糧食的國家。
三、非洲蝗蟲災害影響了糧食的收成,印度、巴基斯坦等農業大國由於剛剛遭受到嚴重的蝗蟲災害的影響,加上去年全球普遍遭遇乾旱天氣也對糧食的產量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下,今年的糧食有可能因此結束多年的低迷行情,而出現上漲。
四、糧食供應充裕,區域性地區很可能短缺。從總體上,世界的糧食是供大於求的。以我國的糧食供應為例,目前我國年產糧食超過了6億噸,但實際正常居民消費的糧食大約在3億噸左右,還有大約3億噸的富餘。因此,即便是今年的糧食生產有可能因為疫情的因素造成區域性地區的漲價,但對於全球的糧食而言,供需關係還是出於平衡的。因此,即便是出現漲價,但漲幅也不會過大。
-
13 # 老實的小陳
今年全球的災難很多,但是中國糧食的價格肯定不會上漲。因為什麼呢,我是一個地道的農村人只闡述自己的個人觀點,列舉一下幾點供各位參考<一>中國現在的糧食供大於求,我們村裡現在種的玉米長得不好的都是拿來餵豬,為牛,還有人算過把玉米當肥料施在果樹地裡得到的效益比肥料好很多。這種情況下糧食會大漲嗎?國家對於種植糧食,一直有補助,所以中國現在還是供大於求的狀態。<二>中國現在越來越強,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也越來越高,對於菜和肉的需求在上升,而且現在國家對於養殖戶也有補助,所以糧食不是以前的佔食品的主導地位了,現在只能說是主要位置。
-
14 # 不再青春的大叔
綜合目前局勢和全球對疫情釋出的動態,糧食價格上漲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第一,疫情流行阻礙了糧食的種植和澆灌、施肥等相關工作。全世界感染人數接近90萬人,200多個國家都有疫情的感染者,由此除了採取必要的醫療措施,就是降低人們出門的機率和人們之間的接觸,很多人因此都失去了工作,所以很多種植的糧食作物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因此會造成一定的糧食減產。
第二,疫情流行阻止了全世界貿易的進行,包括糧食的購進,作為目前各國的首要任務就是降低感染人數的上升,甚至很多國家都開始封城,甚至封國,在這樣的管控措施下,各國的貿易幾乎中斷,因此對於缺少糧食的國家勢必會收到一定的影響,隨著糧食的不斷消耗,因此糧食價格上漲勢在必行。
第三,世界疫情的拐點還沒有到來,各國都在搶救患者的同時,也要確保自身的安全,包括糧食安全,因此目前他們即使擁有多餘的存糧也不會輕易出手,一是保證自身國民的生命安全,二是坐地起價,期待用糧食價格的上漲來彌補疫情期間的損失。
因此糧食價格上漲是一個必然趨勢。
-
15 # 我帶你飛翔
回答:關於今年糧食價漲問題,現在以開始漲價,在市場經濟框架下,各種商品一有風吹草動,就必然導致物價浮動。關鍵在於整個市場連結是由私營個體在運作,國家對於市場的監管,往往掌控大的方向,這樣就給了廣大商業業主向上浮動的空間。好多商品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向上漲浮的,而且行成規律。
那麼今年糧食到底能否漲價,有人說疫情讓糧食漲價,其實不然,疫情並沒給農業生產帶來多大影響,只是當初設關設卡,對南來北行人車查阻,造成兩個多月的交通不便。現在大部分以解封,車輛運輸以恢復自如,那為啥糧食會上漲吶!主要前兩天以越南為首的糧食出口國,為了抬高糧價,暫停出口,這樣就造成了現在糧食略漲。
-
16 # 潁河一支筆
本人認為今年糧食要漲價,原因如下:受疫情影響,國外糧食管理,各國都想多儲備糧食,這是其一;我國人口眾多,為鼓勵農民種糧,可以適當提高糧食價格,這是其二。前幾天,鄰居賣黃豆,每斤2.7元,和去年同時期相比,每斤要高出0.5元,這證明糧食已經漲價。
-
17 # 平常人246089341
會漲價,全世界都在漲,中國更不例外,疫情漫長,所有一切大蕭條,沒有逆轉之可能,暫時的緩和很快消逝,這是必然的,誰也阻擋不住的。
-
18 # 又一秒
肯定會漲了,現在部分糧食都已經上漲了,除了主糧米麵上漲浮動小些,其它的雜糧已經一元一元的上漲了。為什麼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我國農業除了東北三省有大面積的耕種地,其它地方面積都在減少。2中國的農場少,不像國外農場多,現代化種植採收,我國大部分還是小規模的種植,量少。3近幾年掀起一股風,老百姓種植的糧食收夠價低,成本高回收甚微,甚至遇到天災連本都回不來,很多人都放棄土地去大城市打工,一個月的工資都夠糧食的收入。4農村剩餘的土地大都被流轉種樹搞農莊之類的農場主租賃了,剩下的自家田地也是無能力的老人們在家守著最後的希望了。經歷過這場疫情,有些國家已對我國禁止出口大米小麥以及其它雜糧,勢比會給一部人造成恐慌,雖說我國人口眾多,能滿足當前的需求,但也不保證以後會有啥變動,就好比豬肉能滿足大家的需求,但價格一路上漲啊!所以說中國人必須先重視糧食的生產,才不會被人卡住脖子。兵馬未動,糧食先行。這僅代表我個人的看法。
-
19 # 北冥說史
我認為,根據目前的形勢而言,糧價會有一個小幅的增長,但不會大幅提高。
一、目前的新冠狀病毒的疫情,會使糧食產量受到一定影響,價格自然會攀升新冠狀病毒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影響。比如工業生產,建築行業、餐飲業、娛樂業等等,或者延遲開工,或者停止營業。
農業生產屬於受影響較小的一個行業,但關鍵的冬灌還是被耽擱了一段時間。
從年前的疫情管制開始,一共兩個多月的時間,廣大農民沒辦法對冬小麥之類的作物進行灌溉。
北方冬天又基本沒下雪,所以,冬小麥的能量儲備不足。
現在剛開春,正是管理澆灌的關鍵時刻,雖然疫情已經有所緩解,但冬天的影響還是不容易忽視的。
如果小麥減產,根據價格規律,糧食自然會漲價。
二、世界其他糧食主產國紛紛限制糧食出口,也會造成國際糧食供應不足,進而引發漲價風潮同樣因為目前的疫情影響,一些糧食主產國,比如印尼、越南、俄羅斯等國家擔心疫情持續,紛紛限制糧食出口。
當國際糧食市場供應減少的時候,糧食價格當然會上漲。
三、中國緊守18億畝糧田的紅線,糧食儲備充足,不會讓糧食價格無限制增長。這些年中國雖然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建築用地,但根據我們國家的政策,18億畝田地的紅線一直沒有變過。
從這裡可以看出,我們國家的遠見卓識,不因為糧食價格便宜就忽視了糧食安全。
18億畝的產出足以保證我們日常生活的需要。
另外,根據國家釋出的訊息,我們的國庫糧食儲備充足,一旦糧價上漲過快,國家就會出手,放出儲備糧來平抑糧價。
糧食和生豬不同。我們國家的豬肉供應一直需要大量進口的,當非洲豬瘟影響了豬肉進口,再加上去年對生豬養殖進行規範,很多養殖戶被取消了養殖資格,才導致豬肉供應不足,肉價才飛漲。
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麵食的消耗量已經大大降低從前人們生活水平低,以吃飽肚子為最高要務。
人們每天要吃的東西,就以白麵、玉米麵和大米小米為主。
現在人們不滿足於吃飽,跟傾向於吃好,各種肉蛋奶開始充斥餐桌,米麵消耗已經大大降低。也就因此,需求量不大,價格自然也不會大漲。
綜上,中國今年的糧價有可能會有小幅增長,但絕不會瘋漲。也就不必跟風儲存糧食。
-
20 # 老賈164077302
我覺得今年的糧食會漲價,市場決定供求關係,但也受人的恐慌性購買的影響和農民看市場供求關係惜售影響。
民以食為天。
近20年來我國的主要農產品尤其是糧食都基本沒有漲過價,我國一直特別重視農業的發展,主要糧食的供求關係是正常的,國家也一直強調糧食夠吃,但是不代表不會漲價。
就像我國的房子一樣,國家一直大力調控房價,人們難道沒有房子住嗎?也有炒作和恐慌性購房的因素。所以我認為今年的糧食會漲價,而且現在市場上的糧價已經漲了一些了。
回覆列表
全球疫情因西方國家的意識和軟弱措施而表現出了蔓延性和永續性,即誰也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會終止,疫苗按正常時間計得一年以後才能生產投放,如果疫情持續一年時間,各國因封閉生產停滯,產糧國家受各種因素影響,糧食生產能力會有所下降,加上未來的不確定性(疫情及衍生的問題、自然災害等),產糧國會摁住自已的糧食不放以確保國民的溫飽,因而糧食問題會成為糧食進口國首要問題,一些農業薄弱甚至無農業的國家會因此陷入饑荒,進而引起騷亂甚至戰爭,世界局勢更為惡化,生產生活陷入惡性迴圈。
這樣的情形誰不藏好糧食?現在有些國家把果菜都列入了嚴禁出口目錄,糧食問題成了世界首要問題,所以,每個國家都不敢賣糧,都要保住自已的口糧。
既然外國不允許抽糧食了,那麼我們的稻穀收購價格必然是有所上漲的,不過從我國的儲備糧食和產量來看,就算稻穀收購價格上漲,也是漲的微乎其微,但是別抱太大的希望,畢竟我國對於糧食收購價格來說,都是有管控的,並不是別的國家不出口糧食了,我們的收購價格就會上漲,這些收購價格必然會受到管控的。
據瞭解,我國糧食倉容總量達到6.7億噸,無論是分佈在全國各地的成千上萬箇中央儲備糧庫和政策性糧庫,還是地方儲備糧庫,糧食數量充足,質量良好,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