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字言字語吧
-
2 # 小雅話儒兵文武道
《詠柳》這首詩描寫柳樹,將柳樹擬人化,比作一位經過梳妝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碧玉”有兩層含義:一是用碧玉形容柳的顏色,“碧”和下句的“綠”互相生髮、互為補充。二是“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跡。南朝樂府有《碧玉歌》,有名句“碧玉破瓜時”。還有南朝蕭繹《採蓮賦》有“碧玉小家女”(成語“小家碧玉”源於此)。
“碧玉妝成一樹高”,將柳樹比作妙齡少女,而且穿一身嫩綠,體態婀娜動人,充滿青春活力。“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嫋嫋的風姿。古典詩詞中常見以楊柳形容美人,此處翻轉過來,以美人喻春柳,別出心意,令讀者耳目一新。
第二句寫柳條,“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將柳條比作少女身上垂墜的綠色絲織裙帶,自然飄逸,極具風韻。
第三、四句寫柳葉,一問一答,把比喻和設問結合起來,用擬人手法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穎別緻,把春風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出來了,烘托出無限的美感。在賀知章之前,有誰想過春風像剪刀?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並使《詠柳》成為詠物詩的典範之作。
這首詩的結構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後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絛”,“綠絲絛”引出了“誰裁出”,最後,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製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是春給與人美的啟示!
-
3 # 清江斜陽
《詠柳》
【原文】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描述】
《詠柳》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一首七言絕句詩。這首詩是一首詠物詩。詩的前兩句詩連用兩個新美的喻象,描繪春柳的勃勃生氣,蔥翠嫋娜;後兩句詩更別出心裁地把春風比喻為“剪刀”,將視之無形不可捉摸的“春風”形象地表現出來,不僅立意新奇,而且飽含韻味。
【賞析】
首句詩寫樹,柳樹就像一位經過梳妝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單單用碧玉來比有兩層意思: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詩的“綠”是互相生髮、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字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跡,南朝樂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時”已成名句詩。還有南朝蕭繹《採蓮賦》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後來形成“小家碧玉”這個成語。“碧玉妝成一樹高”就自然的把眼前這棵柳樹和那位古代質樸美麗的貧家少女聯絡起來,而且聯想到她穿一身嫩綠,楚楚動人,充滿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詩就此聯想到那垂垂下墜的柳葉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墜的綠色的絲織裙帶。中國是產絲大國,絲綢為天然纖維的皇后,向以端莊、華貴、飄逸著稱,那麼,這棵柳樹的風韻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詩由“綠絲絛”繼續聯想,這些如絲絛的柳條似的細細的柳葉兒是誰剪裁出來的呢?先用一問話句詩來讚美巧奪天工可以傳情的如眉的柳葉,最後一答,是二月的春風姑娘用她那靈巧的纖纖玉手剪裁出這些嫩綠的葉兒,給大地披上新裝,給人們以春的資訊。這兩句詩把比喻和設問結合起來,用擬人手法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穎別緻,把春風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出來了,烘托無限的美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的結構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後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在語言的運用上,既曉暢,又華美。
-
4 # 文字拾荒人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詠柳》的作者賀知章,在盛唐詩人中,是年輩比較早的一位,他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是越州永興 ( 今浙江蕭山 )人,大約生於 唐高宗顯慶四年 (公元 659年 ),武后正聖元年考中進士,此後仕一直比較順利。玄宗開元年間,做過禮部侍郎兼集賢院學士,最後官至秘書監。他生性放誕曠達,
不拘禮法,喜歡飲灑,與李白友善,擅長詩歌與書法,當時跟張若虛、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
有人說“文章憎命達” ,但賀知章的仕途通達未影響其詩作的藝術成就。唐天寶三載,賀知章奉詔回鄉,百官送行。坐船經南京、杭州,順蕭紹官河到達蕭山縣城,越州官員到驛站相迎,然後再坐船去南門外潘水河邊的舊宅,其時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發,春意盎然,微風拂面。賀知章如脫籠之鳥回到家鄉,心情自然格外高興。忽然他見到了一株高大的楊柳,在河岸邊如鶴立雞群,英姿勃發,一時興發,就提筆寫了《詠柳》一詩,成為千古絕唱。
“碧玉妝成一樹高” ,開篇一個“妝”字 就把樹擬人化了,象是一個美女在化妝,而 她化妝,並非塗脂抹粉,而是用“碧玉” 。
這“碧玉”不僅是和柳樹之綠相似,而且還給人留下淡雅之美。因為提起碧玉,人們會 自然地想到《 碧玉歌 》中“碧玉破瓜時”的詩句,會想到“碧玉小家女”神態,她不只貌美,還有稚嫩和清純。可見作者起筆不俗。
“萬條垂綠絲絛”是 緊承上句來寫的,一個“垂”字,暗示出“碧玉小家女”纖腰之柔,襯托出美人婷婷嫋嫋的風姿,而“綠”字也和上 句“碧”字互為補充。這就把這早春的垂柳變成了美人的化身。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 是作者緊接著美女樹的思路來寫,這女子 的“妝”是這麼可人,垂下的“綠絲絛”是這樣得體,那麼這是何人的巧手為其所裁呢,原來是二月裡的和煦春風,手裡拿替一把剪刀,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在這裡賀知章用新奇的想象,用擬人的手法刻畫了春柳的形象,顯示了春天的無限機,使人感到清新爽目,構思上可謂獨出心裁。
-
5 # 福苓張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首詩大概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嫩嫩的綠葉,細細的柳葉垂下來,就像萬條綠色的絲帶一樣。隨風飄動,那這些綠葉是誰裁出來的呢,原來是那暖暖的春風,是一把好剪刀,裁出了綠色的絲帶。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對春天的美好向往,利用比喻的手法,把美麗的春天比作剪刀,把柳樹比作綠絲帶,一幅美倫美煥的春天美景,透過一首詩表達出來。
同時將柳樹擬人話,比喻成婀娜多姿的美少女,彎彎的柳條好似小蠻腰一樣婀娜多姿。
整首詩表達出作者獨具匠心的心思和細膩的情感,所以讀起來朗朗上口,一直流傳千古。
-
6 # 知足常樂0724
唐代詩人賀之章在《詠柳》中是如何描述柳樹的?如何賞析?
▲《詠柳》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一首膾炙人口、老少皆宜的七言絕句。通篇都是在詠柳,可是卻看不見一個“柳”字。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啟蒙老師教我們學習過賀知章的“詠柳”作為課本上的書。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碧玉:碧綠色的玉。這裡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妝:裝飾,打扮。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萬條垂下綠絲絛:輕垂的柳條像千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絛:用絲編成的繩帶。這裡指像絲帶一樣的柳條。
▲不知細葉誰裁出: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裁:裁剪。
▲二月春風似剪刀:就是二月的春風,如同神奇的剪刀,似:如同,好像。
-
7 # sddz以書潤心
唐代詩人賀知章生活在唐朝的前期,由於生逢盛世、仕途順利的人生際遇和曠達灑脫的個性,註定他是個幸福的人。
賀知章的詩歌感情自然、逼真,語言樸實無華,毫不雕琢,源於生活,發於心底,意境深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寫這首《詠柳》絕句時,他已是86歲的老人,我們看到的是充滿童趣的,膾炙人口的作品,他的心中充滿著對這個世界的愛和祥和。
這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詩中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它是美的創造者,讚美她裁出了春天。
詩中可見春柳勃勃生氣,蔥翠嫋娜,更別出心裁地把春風比喻為“剪刀”,將視之無形不可捉摸的“春風”形象地表現出來,不僅立意新奇,而且飽含韻味。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高高大大的柳樹比作精心打扮的美人,亭亭玉立,楚楚動人,充滿青春,充滿活力。
總的來說,這首詩的結構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後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在語言的運用上,既曉暢,又華美。
柳樹是能最早感受到春意的,先是枝條上萌萌的膨大,到長出小嫩芽,春天每天都是新的,在柳樹上就能找到的。
柳樹是最常見,最普通的樹木,也是古代文人筆下藉以抒懷的景物。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但最喜歡的還是賀知章的這首絕句。
-
8 # 欣欣葉
感謝問題發起人提出的問題。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唐朝大詩人。他寫的詩清新明快,通俗易懂。這首《詠柳》是他告老還鄉後寫的,特別有趣。全詩大意是: 高高的柳樹精心妝扮,柳葉閃閃如碧玉一樣晶瑩剔透;隨風擺動的柳枝,象千萬條飄動的綠色絲帶軟軟的垂下來;這細嫩的葉子是誰的巧手裁出來的呢?原來是象剪刀的春風細細的裁出來的。第一句寫出了片片柳葉如碧玉,而且柳樹高高的;第二句著重強調柳樹的綠和飄動的輕靈神態;第三句巧妙自然引出疑問轉折,這麼細葉是誰裁出的呢?第四句解開一個意想不到的謎底,是溫暖的春風細細的裁出來的。寫這首詩的時候,賀知章已經垂垂暮年,誰會想得到這是一位老者寫出的妙詩,他分明就是老頑童啊。這讓我們不免對賀知章的經歷提起了興趣。賀知章,浙江紹興人,自幼因詩文好而聞名。家境殷實,自幼懂事,深得父母及親朋好友喜愛。在家鄉無憂無慮的度過了36個春秋。他到京城後一舉高中,教習讀書,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一直工作到63歲,經宰相陸象山舉薦任太常寺少卿,從此平步青雲,順風順水,大器晚成,此後一路升遷任太子賓客,光祿大夫等。85歲時功成名就,告老還鄉當道士,安度晚年。賀知章非常幸運,一生生活在唐朝繁榮昌盛時期,平時喜歡飲酒,侃大山。真是幸運又高壽的詩人啊。他還有一首膾炙人口的《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間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讓人感到無比親切而真實。這也是他晚年的名作。重讀一下《詠柳》,彷彿春天就在我們身邊。
-
9 # 還文樓主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是一首唐代詩人賀之章寫的詠物詩。先寫柳樹枝葉,透過回答巧妙的引出春風,從而描繪出春意盎然的春天美景。
碧玉妝成一樹高。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像一位經過梳妝打扮的碧綠色的玉美人。點明寒冬己逝,春回大地,萬物生長,柳樹發芽,長出翠綠色的新葉。濃濃綠意,勃勃生機。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其中的‘碧’字表明瞭春天的顏色。這個字用得巧妙。
萬條垂下綠絲絛。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把下垂的柳條,比喻成綠色的絲帶。這個比喻生動鮮明。綠絲絛中的‘綠’,呼應上句的‘碧’。兩句都圍繞春天的顏色來描寫。暗喻詠柳即是詠春。
不知細葉誰裁出,不知道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這句反問句,直接為下一句作鋪墊。
二月春風似剪刀。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這句詩直接回答上一句,點明春風。全詩通用最後一問一答,來點明主題,詠柳是為了詠春。從嫩綠的柳葉,到輕柔的垂柳枝,轉向春風。構思獨特,新穎。詩句清新自然,讀起來,朗朗上口,以點入面。以柳葉,柳條,春風,為讀者描繪一幅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春天美景。表達詩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
寒冬逝,陽春臨,嚴寒去,暖風至,萬物生。一年之計在於春,新的一年,新的開始,詠春,也是希望未來的日子,越來越美好
-
10 # 轉運中的幸福
謝敬!
碧玉妝成一樹高 ,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
二月春風似剪刀,
借問唐代詩人賀之章的《詠柳》來展開賞析!
看那高大偉岸的柳樹,揚揚灑灑的柳葉玲瓏剔透,吐綠似翠玉,千萬條柳枝妖嬈嫵媚,盪漾著綠堤!好似春眠不覺曉,未知春來早!還是柳葉先動情!裁出一幅美麗的畫卷!
織春繡綠柳生情,柳絲垂金縷,多虧了二月早春的清風,似一把巧奪天工的美術刀!雕琢著沉睡的靈魂!萬物始於春風!柳柔情!輕盈飄逸靈動的梳剪著柳絲!暢想著春天的腳步已悄然來臨!
是多情的柳樹一遇春風露笑顏!便孕育出大自然的美好!青柳依春風,大地也曖昧!巧妝一番,景色宜人,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非常喜歡春天,給人帶來那無限的遐想!……!猶如春姑娘在向我們招手!!
賀之章!這是用比喻的手法!巧妙的讚揚了柳樹,和依戀春風的生動景象!既使春天有多麼的溫馨美好!但是如果沒有春風和楊柳依依的奉獻!就不會點綴出春日暖陽浪漫的風情!!美景如畫般那優雅迷人!!!…………
回覆列表
楊柳的形象美是在於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這是誰都能欣賞的。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讀者所經常看到的。
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碧玉妝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萬條垂下綠絲絛”,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嫋嫋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寫的卻非常鮮活。
然而,更妙的以下兩句:“不知細葉誰載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絛”,“綠絲絛”引出了“誰裁出”,最後,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製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
賀知章,借用碧玉這個典故,一方面,把春天的柳樹,描寫成小家碧玉,溫柔美麗,一方面,由藉由碧玉的顏色,描寫了柳樹的顏色。這一出,非常精彩。
把柳條比作絲絛,條條垂下,隨風飄動。
誰裁出,似剪刀。六個字,把擬人的寫法,和對柳樹的描寫,巧妙的結合。柳樹的葉子是細長的,一片一片,清晰可見,似乎在一片虛無的空間裡,裁剪出綠葉萬千。春風,代表著自然,自然創造萬物於無形、無聲之中。
賀知章,是現今浙江杭州蕭山人,武則天時期的狀元。既是飲中八仙,也是仙宗十友,可以看出其愛酒、灑脫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