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亦可校園安全管理顧問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讓他們明白自己不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這樣他們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導。其次,要適當放手,管教適度。管教若太嚴,與他們性格不對勁,就會適得其反。要給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再次,耐心教導:即耐心教育與疏導,透過講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見”並不那麼好,並不那麼符合社會道德與規範,從而自願放棄自己的“主見”,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長之路。

    第二類:上課不專心聽講的孩子。此類孩子主要表現為上課多動、好玩、愛講話,甚至在家中學習也表現出心不在焉。對此類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長說,“那是學校的事,不該我來管,我又不能坐在孩子旁邊。”實際上,訓練孩子專心聽講,要從日常生活入手,因為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是緊密相關的。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父母要訓練讓孩子聽一遍就馬上做到;其次,在生活中,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聽話能力,如安排三、四件事,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最後做什麼,家長觀察孩子是否如此;再次,家長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講話,一定要孩子看著你的臉聽;第四,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一些聽講的小竅門;第五,家長應儘量要求孩子複述課堂內容,或談上課中印象最深的問題。

    第三類:追求金錢與物質享受的孩子。此類孩子主要表現為“穿要名牌,吃要精品”,講究吃穿,有的上學要坐摩托車、三輪車。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家長自己要以身作則,艱苦樸素,告訴他們自己孩子時代的生活經歷和故事;其次,家長要把家庭收支計劃告訴孩子,並適當徵求孩子的意見;再次,有效地教育孩子計劃用錢,並用典型事例來教育孩子。

    第四類,對長輩教育抱無所謂態度的孩子。此類孩子對父母,師長的教育,充耳不聞,當耳邊風。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讓孩子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理解父母、師長的任何一種教育方法都是為了他們的健康成長;其次,要在感情融洽的氣氛中進行教育,消除他們的“敵意”,使他們願意聽從教導;三要給孩子以說話的權利,讓他說原因,說理由,哪怕是不正確或不真實的;四要多一點寬容,教育之後,還會做錯事,要給予改正的機會,要有耐心,要等待;五是教育孩子的語氣要堅定,父母兩人說話口徑要一致,有的父母嘻嘻哈哈,有的漫不經心,有的輕描淡寫,有的各唱各的調,這都不利於教育。

    第五類,具有嚴重惰性的孩子。此類孩子主要表現為學習被動,作業不完成或抄襲,造成考試交白卷或作弊,生活散漫。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以平時的家務事開始訓練,不要讓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其次是幫助孩子制定計劃,並加強督促檢查;三是父母要以身作則,事事起表率作用;四是要從孩子力所能及的日常小事上培養勤勞的習慣,並持之以恆,堅持訓練。

    總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只要堅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恆”的教育原理

  • 2 # 李智新教演講

    父母越是過多管教,孩子越是立不起來。要想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明辨是非能力,必須要培養孩子的自我,孩子找到自我就會變得獨立!從小讓他自己做決策,比如帶他去閨蜜朋友家吃飯穿什麼衣服,不要幫他決定,讓他自己選擇,不要按照自己感受來,選完了就誇讚他有眼光。從小事開始讓他自己做主,做主做多了長大以後才能做大主。第二個就是不要讓他輕易崇拜人。可以給他找榜樣,但不能讓他隨便崇拜人,因為當他特別崇拜一個人的時候,就很容易失去自我,沒有主見。再有就是給孩子取名也不能文文弱弱,8歲以後就別再叫他小名,叫小名會給孩子持續催眠,認為自己和小時候一樣,還是個孩子沒有長大,孩子都喜歡被呵護被保護的感覺,過了8歲應該給他區分,告訴他已經長大了。特別是男孩子,8歲以後最好叫全名,連名帶姓,不能長期叫小名,他不是寵物。

  • 3 # 雙老西

    為什麼越管孩子,孩子的獨立性就越差。我先從我自身說一說,我是八零後,我們那時候的父母基本不管孩子,每天作業也不看,放學書包一放下就沒影了。可是你看,我們現在八零後也沒有成為廢掉的一代,同樣擔負了社會的使命。可是現在的孩子,父母管的很多,但是獨立性太差,什麼都不會。原因在於誰那?在於家長。

    這麼說,有些家長就不認可了,孩子怎能不管那,別人家都怎麼管的,我這還差遠了那。這就是問題:攀附心,誰的攀附心?家長的。是誰讓孩子獨立性差的,孩子本身沒有獨立的能力嗎?有,可是是家長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的獨立能力。

    從進化的觀點看,孩子的獨立性退化的不可能那麼差,只是家長沒有給孩子獨立成長的機會。只是沒有給孩子去獨立的時間。

    那麼時間哪裡去了那?無休止的作業,輔導班,興趣班,佔據了孩子太多這個年齡需要成長,需要養成獨立性的時間。就像是籠中之鳥,你沒有給他學習飛翔的機會。

    那麼我們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做,才能兩全其美,既跟上時代的步伐,又鍛鍊孩子的獨立性那?我的觀點是:創造機會,放開我們家長的手,適當的放手,是對孩子成長最好的幫助,比如,在孩子作業之餘,讓他去買點東西,事前講好安全要點,如果你不放心,前幾次可以遠遠跟著。比如分配一些家務活,不管幹的怎麼樣,也不要插手,跟他講不好的地方,鼓勵他的優點,這樣會慢慢好起來的。

  • 4 # 默達暇

    因為父母在控制孩子!

    控制孩子的行為,控制孩子的思維!

    什麼東西被控制?機器!

    機器會不會思維?當然不會。

    父母總是說:這個不行,那個不可以,要這樣,不能那樣。

    於是下次孩子在做事時,他在懼怕,他在等待…

    等待著父母告訴他一句:行,還是不行。

    這時候孩子還有什麼自我辨別是非的能力呢?他連思考的能力都已經沒有了。

    那麼該怎麼辦?

    要引導!

    而不是管控。

    要說你覺得可以還是不可以?為什麼可以?為什麼不可以?

    而不是說,你不可以,你聽我的,你爸媽才是老大!

    當爸媽是老大的時候,孩子就是小弟,小弟總是要維老大馬首是瞻的,哪裡能自我思考。

    所以去引導你的孩子吧!

    不是說管得那麼細!

    而是要引導得那麼深!

  • 5 # 金日創造1

    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必須經歷他該經歷的,這樣才能成長,如果你作為家長參與太多,就等於拿走了他該有的體驗,體驗沒有了,自然就不會成長,在日後的生活中還要重複去體驗!直到過關為止!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儘量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去體驗生活,認識世界,才能瞭解世界,最後才能有能力改變世界!

  • 6 # 竹下清影

    父母如何管理自己的孩子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什麼也不管是不對的,但管得太細,也不恰當。容易讓孩子形成以下不好的習慣,從而影響他健康成長:

    1.凡事依賴的習慣;

    因為父母管得很細,孩子在生活中幾乎不用操心,時間長了,他也就不操心了。在他的頭腦中,已形成這樣的思維定勢:反正有父母,我什麼也不用想,不用做,需要什麼,就找父母要!這樣的孩子幹什麼都需要父母在身邊,已經養成了嚴重依賴父母的毛病。一旦某一天父母不在身邊,他就束手無策,無所適從。

    2.喪失了自理能力;

    由於父母替孩子想了、做了,孩子不需要想,不需要做。時間長了,一旦需要他獨立思考、獨立生活的時候,他不知道該如何思考,該如何去做。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例子:一些大學生進入大學之後,連整理床鋪、洗衣服、打飯等最基本的生活常識都沒有,最終無法呆下去,退學了!這樣的孩子又能指望他將來做什麼呢?

    3.對孩子性格形成產生不良影響;

    在家裡什麼都不做的孩子,往往具有這樣的性格特徵:嬌氣,不能吃苦;怯懦,缺乏勇氣。換句話來說就是:凡亊不願意努力,只想著坐享其成;凡事不敢創新,只怕出現錯誤。在當今社會,如果缺乏實幹和巧幹,他還能做成什麼呢?恐怕是廢人一個了!

    基於上述,誠懇地希望天下父母:該放手時要放手!

    作為家長,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幫助他,指導他,提醒他,但千萬不敢代替他!縱容他!遷就他!

    溫室裡的花朵是不會成為棟樑之材的!

  • 7 # 孫兆東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學習上和生活上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十歲之前,作為父母應該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父母應該慢慢放手,培養孩子學習和生活的獨立性,進而慢慢塑造孩子獨立的人格。

  • 8 # 經濟不泡沫

    這是因為父母管得越仔細,就會什麼都幫孩子做,連孩子基本能動手做的事都做完,這樣孩子就缺乏動手能力,孩子心裡就產生一個懼怕感,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做或者怕做不好,需要人繼續來幫助他,這樣就產生了依賴感,什麼都會聽從依賴的那個人,自己就少動腦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然會影響一個的思考能力。

  • 9 # 親子故事蓮子說

    有這個發現,說明你是一個非常愛思考的人,很棒

  • 10 # 天道酬勤jimmy

    我個人認為,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搞清楚“孩子”這一人體發展所必須經歷的特殊時期所具有的特點。與成人時期相比,孩子時期具有學習型、成長型特徵

    (1)學習型指文化知識和生活技能的學習。學習型特徵要求父母必須給孩子提供足夠的機會去進行文化知識和生活技能的學習。而在孩子學習文化知識和生活技能的過程中,父母應適當引導,不可事無鉅細地大包大攬地去幫孩子,去剝奪孩子“親身經歷”的機會。事實上,孩子知識的獲取和生活技能的掌握只有“親身經歷”才會更深刻,才具有實際意義。試想:孩子長大了,最終面對生活的是誰?必然是他(她)自己。如果你讓孩子從未“親身經歷”過,他(她)又怎麼去獨自面對未來的生活。

    (2)成長型指身體正常發育和思維意識的發展提高。孩子身體生理的正常發育所需要的營養離不開父母的適當照顧,而孩子身體發育所需要的適當運動則是父母不可替代的,你可以提醒小孩運動時注意安全,別傷了自己或別人,但絕不可因為可能的身體傷害而限制他去參加自己喜歡的運動。思維意識的發展離不開社會接觸,只有讓小孩不斷與其它小夥伴接觸與玩耍,才能開始思考一些做人的簡單道理:為什麼我搶了小強的玩具槍他會不高興?為什麼小芳給我一顆糖吃,我會感到高興?思維意識能力的提高實際上就是在這種不斷的問“為什麼”之中實現的。小孩在這種社會接觸中就逐漸形成自己的社會認知。即形成自己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如果我們害怕小孩碰見壞人就阻止他(她)與其它夥伴的接觸,管得太多,而簡單死板地告訴他:你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這麼做實際上是“越俎代庖”,是對小孩能力的否定,是對小孩自尊的一種傷害,必然造成小孩的叛逆。叛逆時,別說明辯是非,就是不該乾的事,他也會幹,去做!

    總之,小孩不可不管,但管得太多,太仔細就剝奪了他親歷親為,獨立思考的機會,這必然不利於他(她)的發展。記住:小孩不是我們的複製品,應該是我們的創新產品!

  • 11 # 老周微課

    像您所提到的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獨立生活、能辨別是非是一種能力。

    既然是能力,那我們就要明確能力的概念是什麼?是怎樣形成的?

    能力是人類完成一專案標或者任務所體現出來的綜合素質。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習得,是可以掌握的。

    您講到管孩子仔細,說明越俎代庖越多,換句話講就是什麼事情都是您幫孩子安排好,做好了。這樣一來,孩子對這些事情的參與度就越少,他只享受到結果,沒有經歷過過程。

    而能力的形成恰恰是要在過程中經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到最後的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我們常講,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如果我們只是告訴孩子這個東西是不好的,不能碰,不要去靠近,不要學,要這樣做等等,而沒有告訴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如果不這樣做會是什麼樣的結果,我們要怎樣避免才行,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要怎樣做才能做的更好?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中國許多的父母往往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智力教育,望子成龍心切,因此,恨不得包辦孩子的一切,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爸爸媽媽什麼家務也不讓孩子幹,甚至上了小學的孩子連吃飯、穿衣服還由爸爸媽媽伺候,結果造成孩子對爸爸媽媽、家庭、環境的過度依賴,致使有些孩子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沒有,父母對孩子的過分嬌寵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德國在培養孩子這方面能力時是這樣做的,比如:父母從不包辦代替孩子的事情,他們將子女視作獨立個體,給他們空間,讓孩子學習作為獨立的人應該做的事情。在孩子一歲左右,父母就鼓勵他們自己捧著牛奶喝牛奶,喝完了父母還向孩子道謝並加以讚許。隨著孩子的年長和能力的增長,就引導他們完成更難的事情。

    日本父母在教育孩子學好功課的同時,要求他們利用課餘時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到外面參加勞動賺錢。父母給孩子灌輸的思想是:寧願自己辛苦點,不要給別人添麻煩。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論多小的孩子,都五不例外地背上自己的小書包,裡面裝的是自己的用品。

    美國的父母在孩子三四歲時就採用種種有效的方法,讓孩子認識到勞動的價值,比如讓孩子自己動手裝配腳踏車,修理小家電,做簡單的木工,粉刷房間,到外面參加義務勞動等。

    爸爸媽媽讓孩子學會生活自理,不僅是鍛鍊孩子的自立自強,也是孩子的成長需要。因此,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是為孩子未來的成功鋪平道路。

    那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的能力呢?

    讓孩子學會自強自立,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

    1.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主動性。

    家庭生活中,父母應當注意教育孩子自覺地、主動地、獨立地調節自己的行為,而不是事事依靠爸爸媽媽的督促和管理。要讓孩子明確自己活動的目的和任務,逐步培養孩子學會自覺地計劃和檢查自己的學習和活動,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責任。小學階段的孩子自我調節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還很差,所以父母不能單用講道理的方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必須要把抽象的道理和具體生動的事實結合起來,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讓孩子多參加勞動,特別是一些服務型的勞動。

    父母要放手讓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諸如穿衣、繫鞋帶、梳頭、洗臉、吃飯、整理書包、收拾房間等,爸爸媽媽不要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如果爸爸媽媽們在生活方面過分照管,不僅不利於孩子獨立性、自主性的發展,而且還容易使其養成一些諸如懶惰、依賴等不良的品質。

    3.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

    父母要教育好孩子有效利用時間,讓其學會對時間的統籌安排,並學會利用好零碎的時間,教育好孩子理解時間在生活中的意義,使其從小就懂得時間是短暫且寶貴的。還要注意讓孩子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珍惜時間,節約時間,遵守時間、合理安排時間。

    4.父母要做好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要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樣,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生活的自理能力。

    5.父母學會放手。

    很多父母都知道越俎代庖的壞處,但就是沒有那個耐性,在孩子動作稍微慢些自己就等不及,心想著我自己來還快些,所以,容不得孩子的“拖拉”。所以,父母要做的是敢於放手,做好引導和糾正。

  • 12 # GREAT渺小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安家》,房四井的媽媽重男輕女,從四井這個女兒出生開始,就從來沒有關心過,就關心自己的小兒子,女兒就和一個提款機似的,兒子買房找女兒要錢付首付,兒子還房貸的錢也讓女兒出,總之,在她媽媽眼裡女兒的錢就應該給兒子花,最後,女兒成長的很快,兒子卻覺得自己沒出息,自己沒姐姐就不行了。雖然這是劇情,但是劇本來源與生活。同樣在我身邊還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四口之家,兒子女兒爸爸媽媽,爸爸常年在外賺錢所以無暇顧及家裡的瑣事,而媽媽則在家看孩子,輔導孩子功課。在媽媽的眼裡,兒子雖然是老大,但是內心總是很偏袒,也許她自己也說不上來為啥,凡跟兒子有關的事情,自己總是很上心,女兒則就不同了,穿衣服都是哥哥替換下來的。轉眼間哥哥上了初中,結實了一些不好好學習的小夥伴,開始抽菸了,不好好學習,本來成績還是不錯的,結果開始抄其他同學的作業。這下媽媽氣壞了,一晚上傷心難過的沒睡著。但是哥哥似乎體會不到媽媽的傷心,依舊我行我素。轉眼間,妹妹要考初中了,竟然考了全校第一,媽媽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從來沒有關注到的女兒,學習竟然還不錯,也許女兒如此努力也是為了能夠得到媽媽的肯定吧。時間轉瞬即逝,很多年過去了,哥哥上了個不知名的中專,畢業後,回到老家工作了,但是媽媽對哥哥的偏愛似乎從來沒有減輕過,哥哥工作態度不認真,不是被領導炒魷魚了,就是自己不想待了,結果換了一份工作又一份工作,媽媽又託人給找工作,哥哥沒去幾天就又離職了,而妹妹呢,大學畢業後,找了一份工作,由於工作態度認真積極,得到了領導的賞識與肯定。也許有的時候,媽媽會想,為什麼同樣一個家庭,孩子的差別就這麼大的,殊不知,是自己的過分溺愛讓孩子成長的空間變的小了,孩子遇到棘手問題的時候,根本不會擔心後果,也不會想的如何去解決,因為他認為,家長會幫他解決的。所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習慣,一種依賴性。

    所以,很希望現在的家長,能夠做到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讓他自己長大,遇到問題,遇到障礙,讓他自己試著處理,試著解決,這樣,在解決處理各種問題時,逐漸培養自己的獨立能力,也會明辨是非,判斷真假,分清善惡,形成良好的三觀。

  • 13 # 天地知我心

    孩子的生活一切都由父母去代替,孩子根本就不用去動腦、動手…哪天父母一撒手才反現自己的孩子是什麼都不會!

    這已是現在發達地區存在的普遍現象!其實也是在害自己的孩子,害自己孩子的未來和孩子自身的家庭!

    因我們做父母的不可能陪著自己的孩子走完所有的路…

  • 14 # 樂生寶母嬰

    父母管得太仔細,甚至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了,容易出現2個方面的問題,一個就是本題所說的獨立生活能力,另一方面是變成“媽寶”。

    《養育女孩》中說,在養育女孩的過程中,父母應該樹立這樣一種觀念:從替她們做,到和她們一起做,看著她們做,到讓她們自己做。

    其實男孩女孩都是遵循這個原則的,小孩在小的時候,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不管是學習還是大腦中的意識培養都很強。

    如果父母在這個階段管的太細,或者包辦太多,一方面你什麼都給他做完了,他就不用做了,他沒有做過,就不懂怎麼做,等他有一天遇到了同樣的事情,肯定也不會做,這是導致獨立生活能力差的原因之一。

    比如,以前曾經上熱搜的那段,說孩子上大學,衣服不會洗,被子不會裝被套,衣服還要寄回家洗了寄回去。因為他從來沒做過,他就不知道怎麼做,如果不及時糾正,獨立生活能力變差是必然的。

    另一個方面,如果管的太細或者包辦太多,容易讓孩子在意識裡面認為自己可以不用做決定,因為父母能幫他做,自己不需要承擔責任,因為父母會幫他擺平,在這樣的意識控制下,孩子容易喪失自我,人生被他人掌控,變成一個“媽寶”。

    比如,小時候要跟什麼樣的小朋友玩,選擇什麼樣的玩具,大一些的時候學習什麼樣的課程,考什麼樣的大學,全包辦完了,孩子從小就沒有面對過選擇,所以一旦進入社會,遇到各種需要做選擇的時候,他還是不知道該怎麼選,這時候他一定會逃避或者找父母給他做選擇,比如相親中的“媽寶男”,動不動就我媽說這不行,我媽說那不行,我媽說.......,就是因為從小到大,包辦太多,什麼都給他做了,連選擇都替他做了,他的意識裡面已經不存在選擇這個概念了,就會導致這種結果。

  • 15 # 怎樣做家長
    關於生命的發展需求。我們為孩子的每一個成長而驚喜,同時也為孩子的“熊事件”而苦惱。孩子在每個階段,都有固定的發展狀態和需求,瞭解了這些,我們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呵護孩子健康成長。1.生命與生俱來就具有積極向上的生長力量。

    盧梭說的“兒童與生俱來就具有積極向上的生長力量”。孩子一切言行的背後驅使力都是向上的、向善的、向好的。不管我們理解與否,孩子永遠是值得我們信任的。

    2.生命需要足夠的成長空間與自由。

    太多家長認為孩子是“不懂事”的,擔心孩子犯錯,對孩子的一些行為,第一反應是不能、有危險、不應該。這些負面的、消極的情緒是站在家長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實際是約束、防範、控制孩子,不符合生命的發展需要自由和空間的屬性。一方面,這種約束,制約了孩子自主發展的機會,導致孩子走向不敢主動探索的另一個極端;另一方面,這種約束、控制會導致孩子的反抗,人為地製造矛盾和衝突,從而產生新的問題,不利於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構建,也不利於育人家庭環境的形成。比如孩子在廚房拿著刀想切東西,媽媽看到就著急了,害怕孩子因為危險的刀傷害到自己,就開始大聲說:“你這孩子,怎麼去廚房玩刀呀?多危險啊,趕 快放下,快出來!多危險啊!”這裡,媽媽就不瞭解孩子拿刀切東西是對廚房的好奇,是想給媽媽做飯的美好想法,是自我成長過程中勤奮的狀態體現。媽媽粗暴地阻止孩子,打斷孩子,傳遞出來的資訊就是媽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行為,認為“孩子玩刀會傷害自己”, 然後採取了粗暴的制止行為。

    這種行為,會造成孩子對刀的恐懼,乃至對廚房的排斥,甚至以後都不願進廚房了;而此時假如衝突激烈一些,媽媽去搶刀,不小心劃傷了孩子的手,媽媽會說:“你看,我果然沒說錯吧,劃到手了吧!”甚至還有更嚴重的,會順勢說:“叫你不聽話,叫你不聽話,你看這就是不聽話的下場。”一個正常的、微乎其微的場景,在不專業的媽媽眼裡成了可以無限放大的“教育”機會,然而可惜的是,這些“教育”都是負面的、錯誤的、無效的,甚至是有害的。

    2.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引領與推動。

    孩子是孩子。孩子是孩子,孩子確實跟我們成人不一樣,懂的沒有成人多,做的也沒有成人好,孩子需要全方位地依賴於成人才能生存下去,並獲得全面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成人必須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給孩子創造安全、自由的成長環境。在安全、自由的空間裡,孩子透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膚覺等外部感覺系統與運動覺、平衡覺和機體覺等內部感覺系統,自動自發地在每天的二十四小時裡不停歇地全息模仿學習,全息吸收。而我們家長就是孩子模仿、學習的物件。所以,家長要給我們的孩子做好榜樣與示範。另外,對孩子不懂的地方,家長要適時地進行引領。要注意採取科學的行為,規避說教、責罵等錯誤行為。說教、打罵不但解決不了當下的問題,還會製造新的問題,並且影響親子關係,從而影響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導致孩子安全感缺失。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父母愛孩子的結果形態不一,有的孩子獨立、自信,有的孩子卻成了“熊孩子”, 還有的孩子成了“巨嬰”。究其根源,這是由於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表面看是父母愛孩子,實際是父母接納孩子,對孩子有控制和佔有。生命是值得信任的,孩子本身具有積極向上的成長力量;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給予孩子充分的情感需求,陪伴孩子成長。以上回答,基於在家庭教育的認知層面。欲想了解科學的方法,習得家庭教育的能力,歡迎關注我們嘍。傳播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善莫大焉!
  • 16 # 本鄉人眼中無先知

    對於父母而言,管理孩子不僅是一種責任,更是一門藝術。下面,我想從三個方面與大家交流一下為什麼父母管孩子越仔細反而效果越差,往往事與願違,培養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小皇帝”、”小公主”、”小霸王”等。不到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越位——不該管的也去管。父母在管理孩子時切記不能管的過多、過寬、管過”地界”,並且還美其名曰”我是為了孩子好”、”孩子還小呀”等。通常那些事無鉅細、包辦一切的父母是最容易培養出獨立生活能力差的孩子的。越位主要表現為兩種情形:(1)孩子完全自己可以勝任的事情,被父母給代勞了;(2)父母總認為自己是孩子的唯一管理者,往往不接受、不放心、或不尊重別人對自己孩子的管教,有”越權”的嫌疑。這兩種行為都是越位的表現。

    缺位——該管的不去管。這類父母堅定的認為”樹大自然直”,總說孩子長大就自然會懂事啦!所以就會在管理孩子中表現出履職不認真、不盡責,甚至對孩子所犯的嚴重錯誤都會表現出毫無底線、沒有原則的寬容。這樣一種放任自流式的管理,往往會使孩子表現的無法無天、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到最後想管都來不及了。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其位謀其政”,本著對孩子負責的原則,努力幫助並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 17 # 學子成長計劃

    《天龍八部》裡有一個人物——遊坦之,如果說遊坦之,有人不熟悉,那就說莊聚賢,也就是阿紫口中的鐵醜。對阿紫一見鍾情,阿紫眼睛傷了,更是不惜奉獻出自己的眼睛,最後陪著阿紫和喬峰一起跳下了懸崖。

    題主提到的這個問題,我想到了一個詞——溫室裡的花朵——遊坦之就是一個溫室裡的花朵。我就以遊坦之的例子,來談談題主的問題。

    遊坦之看著父親自殺,只能在遠處哀嚎,為什麼,因為沒有能力。如果遊坦之學到了父親的功夫,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不敵,至少還可以和父親聯手,共同進退,即使死,也無憾。1、家長什麼事情都做了,孩子還能學到什麼呢?就如同遊坦之的父親遊駒,以為自己可以保護孩子一生,結果自己死後,遊坦之的生活就成了悲劇。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把人的發展分為了4個階段:1、感知運動階段(0——2歲):依靠感覺和行動的關係來獲得動作經驗2、前運算階段(2——7歲):以自我為中心,即唯心主義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具體化思維4、形式運算階段(11歲——成人):可以抽象化思維

    孩子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他們需要靠自己來感知世界。

    第一階段的孩子要學會“客體永恆性”(即孩子漸漸明白物品消失並不是不存在了)

    第二階段的孩子要逐漸掌握“物體守恆”概念(即物體無論心態如何變化,質量是不會變的。舉個例子,兩杯同樣多的水,一個用長杯子,一個用寬杯子。孩子要明白其實一樣多。)

    第三階段的孩子缺乏抽象思維,需要多進行事實性和技能性的訓練;

    第四階段的孩子已經能在大腦自行推算答案,有了更加抽象的思維,換句話說,這一階段的孩子,自主性很強。

    說得簡單點,生活中,家長都幫著孩子去安排了,孩子就沒有訓練的機會,自然缺乏獨立和明辨的能力。這些能力,本來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不由自主或家長刻意安排下得以鍛鍊的結果。

    2、家長都安排了,孩子豈不是安枕無憂,是否除了學習,就不需要再思考了?如果遊坦之不是遊手好閒,即便不學武功,至少該有些智慧——自己能力不足,可以像康敏一樣,學會借刀殺人——差點殺死段正淳。

    如果家長事無鉅細,全都安排妥當,孩子只管學習,會怎樣?我孩子讀書的時候,就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孩子,從小衣食無憂,所有事情都由父母安排,他只管學習。終於考上了一個名牌大學,本該是值得慶幸,但孩子上大學住校之後,不知道熱了脫衣服,冷了加衣服,更不知道怎麼搭配衣服,常常生病,家長經常兩地飛,苦不堪言。

    學習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是要學習為人處世、思考並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等等。但人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只有經歷過,才能感同身受。所以孩子總是犯錯,這本身就是在學習的過程。

    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培養獨立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呢?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媽媽的事情搶著做,爸爸的事情不要做。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爸爸的事情不要做,兒歌這麼教的——其實,主要是爸爸的事情相對比較危險,也比較繁重,孩子要量力而行。作為父母和老師,我們都只是孩子的輔助者,孩子才是學習的主體,不要喧賓奪主。

    2、遇到問題,和孩子一起分析,找解決辦法

    生活中,我們會有很多問題,比如簡單的——買菜算賬的問題;複雜的——孩子間吵架後應如何處理?如果實在找不到問題,看電視也有問題啊——比如電視人物中,某個人物傷心,是因為什麼,該怎麼才能不上心?

    3、幫助孩子多維度思考問題,提出多種解決辦法,擇優實施

    辦法總比困難多,遇到問題要和孩子一起想出更多的辦法。比如孩子想要買一個玩具,但是家長錢不夠或者認為沒必要買,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怎麼解決問題——1、不買玩具;2、可以買玩具,但需要隔段時間買;3、自己靠勞動賺錢買玩具;4、回家找爸爸拿錢買。想出辦法之後,再和孩子一一排除,看哪個方法更切合實際。

    4、和孩子一起分析事件,判斷對錯

    比如爸爸在家裡抽菸,對還是錯,為什麼?比如孩子自己亂丟玩具,不收拾,對還是錯,為什麼?讓孩子養成多問為什麼的習慣。凡事都要想原因,才能不焦躁,不胡亂行動,三思而後行。

    總結一下:家長管太細,導致孩子能力差的原因:1、孩子缺乏生活的成長練習;2、孩子缺乏思考。

    解決辦法: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和孩子分析問題;3、幫助孩子多維度思考問題;4、生活中常判對錯

  • 18 # 陳桃浪

    在中國的藝術界,有一個沿用至今都沒有過時的技巧——留白!

    什麼是留白?

    是指在書畫藝術創作中,為使整個作品畫面、章法更為協調精美而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間。

    你可以找兩張白紙,一張畫滿,一張只留少許意象。

    高下立判。(當然,你說你就覺得畫滿好,我也無話可說。)

    同理,教育也理應如是!

    流水線,人參果!

    在西遊記中,鎮元大仙的五莊觀中,有一株人參果樹,上結有人參果,外觀似人形,九千年成熟一次,人聞一聞就能活三百六十歲;吃一顆就能活四萬七千年。

    在小時候,我也吃過。

    多少錢忘了,但不貴。

    吃後,我還常幻想得道成仙。

    結果,有一天一個電視節目打破了我的幻想。

    主角不一樣,電視內容講得是,利用“人形何首烏”行騙。

    然後,我知道了“模具”這麼一個東西。

    家長的事事幹預就像是模具。

    咱們的孩子就像那一顆顆人參果。

    再“模具”的干預下,我們的“人參果”看似完美,但早已失了個性,禍根深種。

    別忘了“人參果”的結局——被賤賣!被人吃掉!

    何況於人!

    如何“留白”!

    “留白”不是隨隨便便的留下空白,它是有前提的。

    畫面的架構

    “留白”所營造的意境是建立在,已有的意象之上。

    對,你可能已經看出了關鍵詞“框架”和“引導”。

    孩子是有“個性”的,這是他們的優點,也是缺點。

    各種區別,我就不說了。

    你見過玉雕嗎?

    好的作品,除了玉原本的品質外,更是因為雕刻家的因勢利導——順應它的形狀,將“瑕疵”化為特色。

    定下一個大方向,在孩子的一些關鍵轉折點,加以引導,即確保孩子走向正途,又不會讓他失去“個性”。

    結語

    最後,溝通是必不可少的。

    孩子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

    而不是任你操作的“作品”。

  • 19 # 樹屋的時光

    首先我們要知道,很多的事情光用說是不可以的,因為孩子沒有親手接觸過,或者沒有親身經歷,這時候的孩子是不明白這件事情會有什麼問題的,就比如你告訴孩子擦地要順著一個方向擦,不然地面永遠擦不乾淨。但是孩子聽完了卻不明白為什麼,只有自己擦地的時候,才知道為什麼要從一個方向擦地。

    其次,父母總是怕孩子做不好事情,從而什麼事情都幫著孩子做,覺得這樣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家長覺得重要的事情。就比如,想讓孩子多一些學習的時間,然後,就給孩子做飯,收拾屋子等事情,這樣看似是幫助了孩子,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學習,但是長時間以後,你會發現孩子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甚至自己熱一下飯都不會。

    最後我想說關於自我保護的能力,很多家長都是早上接晚上送,一直到小學,中學甚至於高中,突然有一天你有事接不了了,結果發現孩子不會自己坐車,不知道怎麼打車,還有可能連騎腳踏車都不會,這些問題都是父母之前在生活上過於照顧孩子,以至於孩子生活自能力很差。

  • 20 # 草莓老師如是說

    的確,當父母事無鉅細地管控孩子時,孩子的各種能力,無論是獨立生活的能力,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自我控制和自我決定的能力都會受到影響。

    也就是說,父母認為對孩子好的,無微不至的照顧,實質是剝奪了孩子能力鍛鍊的機會,從而阻礙孩子的身心發展。

    積極心理學有個理論分支稱為“自我決定理論”。這個理論認為,人有與生來俱來的三個基本需求,這種需求與年齡、種族無關,是跨文化跨種族的,存在於每個人的生命之中。這三個基本需求是:自主感、勝任感、歸屬感。

    自主感:自主感是指人的行為是自發的,所做的事情是得到自己認可和支援的。自主感來自於自我的控制,產生自主動機,而它的對立面則是感受到來自外部的控制或壓力,稱之為受控動機,也就是外部動機。

    勝任感:這是一種對能力的需要,體驗到對自己所從事的活動,有效率、有能力,從而獲得掌控感。這種勝任感不僅表示我們能勝任某事,還體驗到自己的能力正在增長。

    歸屬感:是與他人建立聯絡和彼此關心的需要,感到被他人愛與愛他人,使人感受到歸屬感。

    當家長事無鉅細地管孩子,孩子的自主感就無法滿足,孩子大大小小的事都是父母安排的,他就是一個被動的行為。他是受控與他人而行動,也不需要對所做的事承擔責任。因為缺少了主動性和積極性,或者本該孩子自己做的事,都被父母或爺爺奶奶包辦了,孩子也缺少了鍛鍊能力的機會。

    根據我對2個幼兒園的30名大班孩子進行的“入學心理成熟度測評”的追蹤研究,其中有一個發現是:認知與心理發展相對滯後的孩子背後多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的孩子。這些孩子表現出比同齡孩子幼稚,生活自理能力差,視知覺、聽知覺、知覺的轉換能力相對較弱。

    不要以為孩子的能力就是學習、就是各種藝術、體育技能,以為孩子的自信心來自學習成績和各種技能。

    事實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能力提高,是滿足孩子勝任感的重要需求。當生活中的自主感和勝任感滿足了,會對孩子其它方面能力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自信心和責任感都會增強。

    最後,贈送一條黃金法則:絕不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理雙魚星座女生幾天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