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人聊歷史

    “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觀點論,出自儒家文化典籍《中庸》。東漢末年儒家學者、經學大師鄭玄《中庸》注:“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孫子思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也。”

    因此說《中庸》是儒家闡述“中庸之道”並提出人性修養的教育理論著作。

    01、中庸之道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儒家諸子建立了比較成熟的中道思想,這正是從《六經》原典的中道思想發展而來的。在春秋戰國的儒家子學著作中,如《論語》《子思子》《孟子》《荀子》等中,可以發現大量有關中道的論述。另外,在儒家學者為《六經》所作的傳記中,也同樣可以發現大量有關中道的論述。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儒家典籍中還出現了專門論述中庸之道的《中庸》一書。《中庸》本是屬於《子思子》這樣的子學類著作,後被漢代學者編入《禮記》之中,它代表了早期儒家中庸之道的系統思想。《中庸》既是儒家子學,又是《六經》傳記的文獻特點,反映了儒學與《六經》的內在聯絡。

    總之,儒家從《六經》之“禮”中提升出來的“中”,保留了與“禮”相通的實踐型特點,故而當儒家學者建構中庸之道學術體系時,就形成了一系列獨有的思想特色,它往往既是主客合一的,也是知行合一的,而且還是天人合一的。

    02、中庸之道的演變

    從《六經》原典到諸子思想,中國傳統中道思想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我們透過《中庸》一書,同時也包括《論語》《孟子》《荀子》等著作, 可以發現這個變革,主要思想體現在下列三個方面。

    其一,早期儒家消解了《六經》原典崇禮尚中的宗教巫術因素,將中庸之道發展為一種人文價值和道德理性。

    其二,早期儒家將《六經》中先王崇禮尚中的政治經驗與鬼神信仰,轉化發展為一種士人的中道智慧與哲學建構。

    其三,“中庸之道”具有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特徵。儒家的“中庸之道”既可以體現為人之為人的人之道,即成為一種人類社會的禮儀制度;也可以體現為天之道,是一種宇宙秩序的和諧狀態。所以,《中庸》大談天人合一,就在於儒家的“中庸之道”的依據和目標均是天人合一。

    《中庸》是儒家經典,至今已流傳兩千多年,在儒家學說中佔有重要地位,位於“四書”次位,在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學術特點、學術成就和社會地位。

    03、歷朝代表人物

    《中庸》在西漢時被戴聖整理並編入《禮記》中。魏晉南北朝時期,伴隨著儒道合一、佛道流行的時代新趨勢,有學者把儒家的“中庸”與道家“無為”聯絡起來,為“尚儉”立據,但影響有限。如劉劭在《人物誌》中將“中庸”作為一種極高德行來推廣,把“中庸”列為最完美之“情性”。據記載,當時伴隨著佛家“格義”學說的流行,還有引佛家義理釋解“中庸”的著作出現。唐代李翱將《中庸》尊為經書,撰有《中庸說》,提出了一個《中庸》的傳承譜系,並與佛家心性之學相糅合,闡發與弘揚《中庸》儒家天命性道學說。他將傳承《中庸》的本意弘揚性命之說為己任,在糅合佛儒觀念的基礎上,用佛家“不動心”的理論來詮釋儒家“誠”的內涵,不僅由此建構起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思想體系,同時,其融匯佛家與儒家的心性學說為一體,對於後來宋明理學的理論建構,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宋代以來,《中庸》逐步確立了儒家經典地位,成為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宋真宗年間,曾將《中庸》一書作為科考的內容;宋仁宗時,還對新中的進士頒賜《中庸》一書以為獎勵。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註》,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

    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到了近現代,梁啟超、孫中山視《中庸》為國寶。毛澤東改造中國也從中庸入手,曾用“矯枉過正”指導農民運動,又以“過猶不及”領導延安整風。

    “中庸之道”是中華民族的古典哲學,曾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發展。

  • 2 # 求闕屋的文史小蟲

    中庸之道,換言之,就是我們所說的君子之道,這道,廣大而精微,要我們持之以恆的去修煉方可達到。關於這個道,有兩個人都是說

    君子之道,廣大深微。

    鄭玄說:“做出隱退的決定時,所必然依據的跡象。道不費則仕。”

    孔穎達說:“君子之人,遭值亂世,道德違費則隱而不仕。若道之不費,則當仕也。”當然,對普通人來說,不可能時時都選擇當官為目標,達到中庸還能這樣做。

    以真摯與熱忱去迎接生活

    在通向中庸的道路上,我們所經過的正如我們去靈山朝拜的路途一樣,有陡峭險峻綿延不斷的高山,也有平緩坦蕩一望無垠的平原,有波濤奔湧的大河,也有肥沃美麗的田野,還有鬱鬱蔥蔥的樹木,充滿著美妙誘人的神韻。它們令我們的心靈躍躍欲飛,從而忽視了腳踏實地的努力。我們生存的空間是無限廣大的,誰也不可能一眼望到天涯。在人生的旅途上,唯有切切實實地行走,踏踏實實地邁步,紮紮實實地奮鬥,才能有所收穫。

    風雨滄桑,我心依舊

    在這裡,我想大宋朝的全能文人就能說明這個問題,蘇軾一生六十六年,在中年以後基本都是被貶,黃州惠州儋州,這在當時都是蠻荒之地,尤其是晚年被貶儋州,他的朋友怕他出事特地寫信囑咐,蘇軾呢?回信說你看,每年在御醫,還有京城死在醫生手下的人也不少,這在哪還不是差不多,他沒有自暴自棄,就是這麼樂觀。被貶的時候,受到一些地方官的刁難,後來他又被調回京城,那些刁難他的官員很害怕在路邊,蘇軾下車,給他們講笑話,這些事就這麼翻篇,他不會找他們麻煩。這要是普通人,非要報復一下不可。我們也能看到蘇子身上的中庸之道。

  • 3 # 絕代無雙

    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觀點論,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理論:

    第一層理論: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第二層理論: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層理論: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

    建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庸是說人的道德如果能達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中庸不是不能實現,而是很難實現。為什麼?因為中庸沒有量化的標準,只能靠我們自己來感悟。如果將中庸進行量化處理,那中庸就容易實現了。

    談中庸,必須要談道,道離不開目標,沒有目標的生活就失去了意義。中國聖人的目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談中庸要談到讓大家可以實踐為好,也就是現代的接地氣。

    再就是,庸的基本詞義是需求,是追求目標過程中的需求,是人和人(或物)之間互動過程中所獲得的量與所付出的量。比如吃飯要七成飽,就是人和食物之間的互動的量。比如要寬容,就是人與人互動中情緒的表現量在中度。沒有情緒是不可能的,但將情緒控制在一個度裡還是可以修煉的。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原文之中,對中庸的定義如下:“喜怒衰樂之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意思就是人的內心沒有發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稱之為中。發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始終用中的狀態來節制情緒,就是和。中的狀態即內心不受任何情緒的影響、保持平靜、安寧、祥和的狀態,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基礎)。而始終保持和的狀態,不受情緒的影響和左右(自我控制情緒,不讓情緒失控,讓情緒在一個合理的度裡變化),則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這也是古人把中庸解釋為不偏不易的出處。展開來說,古人言“聖人不動情”即內心不發生喜怒哀樂的情緒,始終是平靜安寧祥和的狀態,此為中的狀態。動情時,也始終用平靜安寧祥和的內心來控制情緒,不被情緒所牽引和左右,此即“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的修行目標和修行標準。

    建議:天地人,是中國文化中最基本的三個物體。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這三就是天地人。人死後與地合二為一。活著的人與天相互影響、相互鬥爭,活的好的人與天合二為一,也就是天人合一。活的不好的人,與天鬥鬥不過,最後與地合二為一。到底如何與天相處,聖人云:順勢而為。無為而治。

    天人合一例子:坐船向下遊行駛。一個人打傘在雨中行走。冬天穿棉襖。

    天人不合一例子:逆水行舟,冒雨走夜路,冬天穿背心。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天也代表環境或他人如:夫妻恩愛,團隊精神,山間小屋,人養狗、狗護主。都是天人合一的例子。

    天道就是誠,人道就是追求誠。這就是原天以啟人,盡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與天道相吻合。《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中庸之道

    鄭玄說:“言誠者天性也,誠之者,學而誠之者也。”孔穎達說:“此經明至誠之道,天之性也。則人當學其誠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為而誠,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殺信著四時,是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學此至誠,是人之道也。不學則不得,故云人之道。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者,此復說上文誠者天之道也。唯聖人能然,謂不勉勵而自中當於善,不思慮而自得於善,閒暇而自中乎道,以聖人性合於天道自然,故云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此復說上文誠之者,人之道也。謂由學而致此至誠,謂賢人也。言選擇善事而堅固執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誠也。”

    按照鄭玄和孔穎達的解釋,中庸之道的天道與人道合一為兩種型別

  • 4 # 長善施

    太遠的沒有研究過,比較近的是曾國藩和蔣中正。

    中庸的意思不是什麼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持立場,而是謹小慎微,恪守善道,擇善固執。在《中庸》一書中大量用誠和明兩字。說明了誠是求學修身改命的根本。

    近代比較著名的中庸實踐者就是曾國藩。曾國藩眾所周知本是一個沒有天賦的人。但是為人誠而明,靠著努力考上了官員。而後一直謹小慎微,對修身,治國,和對家庭都有良好的對待。曾氏家書,誠懇慈愛。都有其意義

    曾國藩打仗同樣也是,結硬寨,打呆仗。

    在曾國藩影響下,蔣中正同樣也是,本身好像不如毛主席有天賦,但是誠懇,詳細記載自己內心的毛病,一點一點改掉。同時在大義,大忠面前沒有任何畏縮。同樣是一箇中庸之道的踐行者

  • 5 # 灤陽誠毅

    所謂中庸之道,其實意思有兩層,一是做事要適度,做到恰到好處是最好的;二是過猶不及,做過頭和達不到是在做好事情上一樣的,都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中國人對於這兩層意思其實是很瞭解的,幾千年的日常生活都在踐行中庸之道,就是做到恰如其分。

    那麼中庸之道的源頭是從哪裡來的呢?

    源自貴族階級調和內部矛盾思想

    孔子是述說中庸之道的始作俑者,孔子學習周代禮樂文化從而得出“吾從周”的意願,在面對春秋時期的社會問題時,孔子從貴族統治階級的角度出發,為貴族提出了中庸的理論用以調和貴族間的實際矛盾。

    《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當然,隨著時間向前推移,社會情況逐漸發生變化,中庸之道的實際應用也在促使理論進行豐富和修正。相傳禮記的中庸篇為子思所做,至於是不是真的,或是漢代託名假作,考證其實也是對我們理解他的發展沒有太大影響的。

    孔伋(子思)是孔鯉的兒子,孔子的孫子。師從曾子學於洙泗之間,傳承的是儒學理想主義的一派,既是曾子學派的傳承者又是思孟學派的開創者,中庸之道作為個人修養上理想主義的精髓,自然也是得到了著重的強調和發揚。

    《中庸》:“喜怒衰樂之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孟子師從子思的傳人,思孟一系原本流行於齊魯之間,禮樂傳統文化的影響深遠悠長,加之孟子意志堅定、胸中自有一股浩然正氣,於是發自曾子傳於子思的理想主義思潮在孟子這裡得到了極大的發揮,中庸之道也散發出宏大的氣魄,開啟了理性主義認識論的道路。在向內求聖賢路上得到發揚光大。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

    其實這本是原始儒學在先秦時代那個社會轉型期的自我發展的一支,本來不會成為主流思想關注的焦點,相比關注自身的修養,儒學在這一時期更為關注的是政治理想的實現,原本處於旁支的思想又為什麼成為儒學理論的核心呢?

    兩漢經學專注於參與政治

    今文經學自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便走上政治舞臺,一心關注實際問題,古文經學從民間藏書中走來,開闢的雖是學術上的進步,但關注的重點也還是政治,其實無論是發揮“微言大義”的今文經學還是“通曉訓詁”的古文經學,中庸之道都是作為個人修養的理論僅限個人解讀,實際上他們更在意的是時事政治。

    宋明兩代理學和心學的發揚

    經歷南北朝隋唐幾百年佛學的傳承和交流,終於在形成了佛教的中國化——禪宗。受到佛教的影響道教也在這幾百年間完成了自己的理論建設,一套全新的理論指導下的道教完成了新生——全真道。

    宋儒在重新詮釋儒學思想的時候,引入了佛學的因識觀等思想,經學原本用來經世致用的那一套政治理論不適合再在向內反思時代廣泛應用了,於是理學將思孟學派在個人修養上的創見發揚光大。一個顯著的例子就是《大學》和《中庸》被宋儒從《禮記》中單獨提出與《論語》及《孟子》成為“四書”,用以建立理學時代的新經典。於是外王之儒學向內聖之儒學轉型,並獲得新生。

    大學之道和中庸之道均為儒家修己治人的內聖外王之道,若想求得政治上有所作為必先求得個人修養上的突破,這就是外王由內聖開始,理學朱熹在《中庸章句》中說:

    “右第一章。子思述所傳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其實體備於己而不可離,次言存養省察之要,終言聖神功化之極。蓋欲學者於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楊氏所謂一篇之本要是也。”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也提到中庸之道乃是自律之道。

    “除了人情事變,則無事矣。喜怒哀樂非人情乎?自視聽言動以至富貴貧賤患難死生,皆事變也。事變亦只在人情裡。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謹獨”。基於天人合一中庸之道長盛不衰的秘訣鄭玄說:“言誠者天性也,誠之者,學而誠之者也。”

    中庸之道旨在教育人們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的境界。

    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中庸之道能夠長盛不衰,得益於它自誕生之日起就深深地紮根在農耕文明的華夏大地上,凝結著千千萬萬的先賢的智慧,不僅得到了有效的傳承,並且還在茁壯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烏索普真是“絕境”天敵,連尾田都稱他是“神”,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