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中觀大講堂

    1.精讀——細嚼慢嚥。囫圇吞棗的結果就是消化不良;

    2.精讀《戰國策》,並能夠正確解讀——這對解決我們在《道德經》中將要遇到的語法問題會有很大助益;

    3.讀懂《春秋》。如果沒時間細究,可以參考《一說春秋》,理解春秋那一段歷史;

    4.最直接的方式是瞭解老子身世,瞭解他所經歷的世道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他在退隱的時候留下的這部經典;

    5.博覽《易經》《黃帝內經》《姬氏祖傳經》這些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得更深入、更透徹;

    6.務必聯絡前後文,避免斷章取義。讀《道德經》如果斷章取義的話,就等於是偏食、廢食。挑愛吃的吃本身並沒有錯,但一味挑揀、攝入不充分的結果就是營養不均衡、營養不良。營養不良有時候也是會要命的哦。

    只有理解對了才有能力去正確運用,才有能力去把道理拆開來用並運用正確。

    一知半解“真理”也會誤事;東施效顰扮起來也會貽笑大方。

    最後,是對待經典的態度:沒有讀不懂的書,只有讀不懂的人

  • 2 # 人性素養導師阿梅

    謝謝邀請。讀懂老子,一需要多讀。三國時期董遇對老子頗有研究解讀精準,有人向他請教,他答覆,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二需要追根溯源。我們傳統文化裡最關鍵的一個字是中因為我們的老祖宗認識到了阻礙在天道和人道之間的在於人的私心私慾的膨脹。所以佛家認識要收伏第七識末那識佛家講以戒為師。儒家講克己復禮。而老子在道德經中更是詳細闡述了道是什麼,道的法則是什麼,人道和天道的區別,人道要順應天道的原因和如何做才能順應天道。但是因為道德經在流傳的過程中有的地方被改動了,比如說通行版本里提到的致虛極守靜篤,在馬王堆漢墓帛本里是致虛極也守情表也,在郭店楚墓版本里是致虛極也守中著也。因為天道與人道的法則是相反的,所以下士聞道才會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 3 # 全峰山

    真正讀懂《老子》的確不易。除對老子所處社會背景做基本瞭解外,提供幾點建議供參考。

    ①老子是道家創始人,第一個提出″道″作為哲學的最高範疇,構成其思想體系的核心。

    ②老子主張″絕聖棄智、清靜無為″,幻想到退到″小國寡民″的遠古社會。

    ④《老子》的文字簡潔,善用譬喻,語言如詩有韻律,其中還吸收了不少民間謠諺。但它不是抒情和敘事詩,而是闡述哲理的議論文。

    以上建議能幫助閱讀研究時少走彎路。

  • 4 # 秋色正傑

    老子的學說,實際是認識論和方法論,也就是哲學問題。人活在世上,哪天面對的都是哲學問題!成功,失敗,晴天,雨天,順利,阻礙,上升,下降,水災,旱災,妻子,老公,岳母,母親,兒子,女兒……怎麼去平衡關係?如何在大災之年取得好結果?等等!以這次疫情為例,封城就影響經濟,但不封城更影響經濟!中國毅然封閉了,一個月就恢復了正常!特朗普怕影響經濟,錯失了良機,儘管天天甩鍋,美國經濟卻真完了!這就是中西文化的差異!這就是毛主席說的,敵人一天天爛下去,我們一天天好起來的原因。清代晚期到民國的衰落,人們窮則思變,才有了今天的復興!這都是符合哲學規律的!

  • 5 # 天天歸零

    謝邀。如何才能真正讀懂老子,實在說讀懂並非真懂,亦非在下凡夫之我所能表明,此因受邀,只能粗略,假相言表,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 道法自然,大道至簡,大道無形“等,此須於現實中拜師參學,並於生活在在處處每個當下,歷練自己對境的那心,是否無為而為,自然而然,返璞歸真,親證本來,任運自在,謂大道無言,到此方名真讀懂老子。以上供考之,謝謝!

  • 6 # 大唐四洲

    一得讀道德經

    二得讀莊子

    儒家思想是主流,道德經如果完全另起爐灶,恐怕被時代所不容,所以它就摻合了儒家的東西。當然你也可以說,大道包容萬物,包括儒家文化。

    莊子裡有個北遊。問無為謂:

    何思何慮則知道?

    何處何服則安道?

    何從何道則得道?

    問三次,無為謂都不答。是不知道咋回答。

    知北在白水之南遇到狂屈,把問題重問一遍。

    狂屈說:“我是知道的正想和你說呢,話到嘴邊又忘了。”

    在後來他有問皇帝,皇帝答:

    無思無慮始知道

    無處無服始安道

    無從無道始得道

    他聽了以後說:“咱倆知道,他們不知道。哪個是對的呢?”

    皇帝說:“無謂為真是,狂屈似之,我和你終不近也,因為知無不言,言者不知。”

    另莊子與惠子之論:

    極快的魚從容的漫步。是魚的快樂。

    你不是魚,咋知道魚快樂?

    你說我不是魚,就不能知道魚,那麼你不是我,你又如何知道我?

    你不是我而能知道我,我不是魚也就能知道魚。

    大道無言,又怎麼能做到真的無言?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剔除語言,而是語言在限制我們。語言表達有限,我們要表達的無限或者遠超出語言所能表達的意義。這就出現過多的文字闡述,為的說清楚我們想表達的東西。

    這不是以文造意,而是言盡,意未興。詞不達意。

    有時候為了領悟和理解老莊的思想,就借鑑西方的哲學觀點,什麼柏拉圖,蘇格拉底,康德等等。

    就像詩,老莊的廣發,西方哲學的細微,可以相互補充不足之處。

    古人也知道時光是不同流動的,世界也是流動中變遷。但他們害怕這個。所以他們追求一些東西,比如長生不老,永恆,不朽什麼的。這樣像金字塔,宗教都教條,柏拉圖理念等東西就出現了。

    莊子說: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

    就是開始只前就有始,前前有始,前前前還有始……

    那這時候始,說有或無,這有或無之前的始的前面還有始,一直始到啥都沒有之前的那個始。這時候算是平有還是算是無呢?

    成玄英說“:於此為成,於彼為毀,如散毛成氈,伐木成舍。”這個到符合能量守恆定律。人從一顆受精卵開始,吸取營養,直到出生,繼續吸收,同時也排洩,糧食來自土壤,經過加工食用,吸收,排洩,又回到土壤。人也是,長大成人到百年之後,又迴歸土壤。期間,地球上總的能量或質量這個沒變,就是形式轉化而已。

    所以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莊和柏拉圖的:“以主體理念決定外物形意”的理念不相同。

    真正想研究這個,還要參考西周的社會結構。名和體制,是孔子和老子都努力的方向,孔子想正名,先是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然後還修身治國平天下呢。

    老子有類似的語錄。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這個實在是個大命題。不是三言兩語能整明白的。為啥說整道德經,你咋盡講莊子的故事,因為莊子是演繹老子思想的。

    有理走遍天下。

  • 7 # 啟明論道

    《老子》又稱《道德經》,儘管其五千言篇幅不長,卻論述精闢、意義豐富,當代人之所以感覺《老子》研讀困難,有《老子》本身寫作正規化和內容上的原因,同時更與當代人的研習方法有著密切的關係。

    一.當代人難以讀懂《老子》的原因

    首先,《老子》一書的論述基礎是“道”,就是哲學中的本體論問題。對於一般的讀者來說,用哲學的視角去讀懂《老子》著實比較困難,這與《老子》一書本身的性質是有著密切關聯的。

    其次,《老子》一書沒有形成成熟的寫作正規化,這是歷史的侷限。《道德經》的寫作正規化與《論語》比較相似,《論語》每一篇當中的對話語錄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道德經》81章之間也沒有必然的邏輯聯絡。如,現通行本的第四章講的是“道”,而第五章卻就講“為政”,到第六章就又講“道”了。我們現代人之所以想全面把握老子的思想比較困難,很大方面的原因是因為內容散亂。

    再次,《老子》一書的思想含涉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觸動了不同的學科領域,產生了廣泛的社會聯動。不同學科領域的人研習《老子》,其出發點和立足點也必然不同,正因為此,當代人對《老子》的理解必然會出現見仁見智的局面。

    二.讀懂《老子》的筆者己見

    不管是研究《老子》一書的思想本身,還是研究老子智慧的當代意義,都應當遵循一個基本的邏輯進路,即結合老子的時代背景,以《老子》本意為基礎,在此基礎上去詮釋《老子》智慧的現代應用;而不是立足於當代,用當代的視角去理解《老子》,這樣只會距離老子思想漸行漸遠。如何讀懂《老子》本意,筆者提供以下幾點拙見,供大家參考,望能拋磚引玉:

    第一,立足原著,挖掘智慧。當代,解讀《老子》的學者以及不同領域的賢達較多,但實事求是地說,真正講《老子》的並不多,只是藉著《老子》的皮囊,發揮自己的見解而已。目前社會上出版了一些《道德經》智慧書籍,白話文講解,看起來比較容易、輕鬆,且有的配上了相關的故事情節,然而卻忽略了對《道德經》本意的理解,或者說借老子之名,闡發自己的觀點,隨意發揮,說的是不是老子的思想就很難說了。學習《道德經》,首先必須立足於原著,脫離原著,就無法真正理解老子智慧的原貌;同時在忠實於原著的基礎上,又不能固執呆板、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沒有必要在老子的哲學理論上下過多的功夫,重點應當在《道德經》原著學習的基礎上去體悟老子智慧的現代意義、現代應用——一句話,在堅守與創新之間找到一箇中道。

    第二,借鑑歷代大家的註解。據當代研究,歷史上第一位研習《老子》和傳播《老子》的人是尹喜,尹喜是老子的弟子,著有《關尹子》九篇,《關尹子》儘管不是對《老子》的直接註解,然而尹喜的思想是對《老子》思想的直接繼承和發展,對理解《老子》思想的本意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韓非子》中《解老》、《喻老》二篇是對《道德經》的重要註解與闡釋著作,這是《道德經》最早能稱得上是註解的專篇,然而韓非子對老子做註解,目的是為他的法家思想服務的,目的在於論證"道生法"這一原理,並非全面而真切地解讀老子思想,更算不上是一部解讀《道德經》的專著。大概西漢時期的河上公作了一部《道德真經注》,又名《河上公章句》或稱《道德經章句》。河上公,是歷史上真正的隱士,是黃老哲學的集大成者,天台山方仙道的開山祖師,河上公為老子作注的《河上公章句》成書最早、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從河上公用神仙家的觀點解釋《老子》開始,歷代注家不絕,各以自己的主觀見解來解釋和闡發《道德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取捨之間,互有同異。三國時期的王弼做了一本《老子注》,影響甚大。王弼,三國時期儒家學者,經學家,魏晉玄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對老子註疏的主要特色是比較著重糅合莊子思想來闡發《道德經》,並在此基礎上開啟了中國文化史上一個重要的學派——魏晉玄學。相比較而言,韓非子獨特的實用價值視角成為當代學者研究《老子》不可逾越的參考範疇;河上公與老子都是隱士,對《道德經》的註疏思想比較傾向於出世,具有道家本色;王弼比較注重哲學思想的深化和闡發,對義理的闡釋比較有深度,並在此基礎上也發展了的老子的思想,並且後來歷代的先賢大家對《道德經》作疏作注都不可逾越地引用和參照韓非子、河上公和王弼的這三個權威版本。因此,特別提醒各位有緣看到這條評論的朋友,我們不管是選擇《道德經》相關書籍,還是選擇線上的聽書節目,建議大家選擇權威版本——其實很好識別,只看筆者或這個老師講解過程中是否包含以上三位註解大家的引用文獻就夠了,大沒有必要在一些跑江湖的所謂“專家講師”身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第三,嘗試著分類導讀《老子》。前面我們說過,侷限於春秋時期的寫作正規化,《道德經》81章之間也沒有必然的邏輯聯絡。內容散亂著實是我們理解《老子》困難的直接原因。幾年前,筆者就想對《道德經》進行分類整理,直到去年才抽出空來做這項工作。分類整理以後筆者發現:老子論道篇10章、論德篇有12章、論慾望篇12章、論修養篇12章、論處世智慧篇13章、論為政篇18章、專論用兵篇4章。我們之所以把老子思想中講一個方向的內容全部放在一起,目的在於我們對這一個方向的理解能有一個全面的認知,方便我們系統地理解老子的智慧。每一篇講完以後,我都會來一個簡約的綜評,對老子這一個專題做一個比較系統的總結,以便比較全面而精準地理解老子的思想原貌;除此之外,每一講,我也會結合現實生活、工作、或案例,來說明老子的思想智慧對於我們當代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啟示,以此拋磚,希望引起廣大聽眾對老子智慧的深層體悟。

    好啦!不能再說啦!在寫下去就有做廣告的嫌疑了!

  • 8 # 模糊黃金紅

    老子《道德經》裡藏著一個真實的宇宙,但僅從道德經5000言描述是很難獲得正解的,不過,熟讀於心還是有幫助的。

    這兩部無字天書裡也有一個宇宙,孔子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參看下面連結,全面瞭解一個真實的宇宙。

  • 9 # 義壺堂紫砂

    《老子》一書的的作者究竟是誰歷史上還沒有定論,諸子中孟子以前沒有提到過《老子》書,所以學界較一致的觀點認為《老子》一書成於戰國初年,並不是與孔子同時代的老聃所著。當然也有不少學者堅持認為《老子》一書是老聃所著,真是撲朔迷離,莫知所宗。關於老子的謎並非只有一個,《老子》一書究竟講了什麼內容,迄今為止也是沒有定論的,老子透過這樣一本書究竟要傳遞給我們怎樣的思想呢?這同樣也是一個未解之謎呢。

    《老子》一書所有文字加在一起也不過五千多字,其體例也很特殊,幾句話甚至一兩句也分為一章,短短五千餘字就被分割成八十一章。而且章節與章節之間並沒有明顯的邏輯次序。雖然全文被分為道經和德經兩大體系,但是很明顯,道經中也有講德的,德經中也有講道的,這說明它的章節編次也是很混亂的。《老子》一書的這一特性必然導致它內容的難讀難通。

    理論上講,如果我們能夠將書中每一章節的文字都翻譯得足夠準確,就應當能夠獲得老子思想的正確內涵。但事實上卻不是,從事《老子》一書翻譯註釋工作的學者一定不在少數,但關於老子思想卻並沒有在學界獲得一致的認識。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研讀《老子》的確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大問題了。

    很顯然,我們只是將《老子》書背的滾瓜爛熟,甚至倒背如流,也不等於理解了老子,不等於獲得了正確的老子思想。那麼我們該如何著手我們的研究呢?我自己的意見是我們需要對《老子》一書的內容有一個宏觀的把握。《老子》思想必然有一個提綱挈領的基本觀念和基本立場的存在,除非《老子》一書並非出自一個之手,並反映多個人的多種不同思想。如果我們事先假定老子書是出於一個之手的,那麼老子思想總要提供一個基本立場與觀點,而《道德經》五千文就是為傳達這一基本觀點和立場而創作的。

    問題是這個觀點是什麼?我們如何才能接近它?我的做法是將老子置於春秋戰國的亂世中,推測他創作《道德經》的意圖和目的。在春秋戰國的亂世之中,諸子學術幾乎都是為救亂世致太平的目的而作的,所以我們推測老子學術也是為了同樣目的,雖然不能說一定符合老子書原意,但總不至於大錯。我們設定這樣一個創作目的,就是為研讀老子時提供一個參照系,使我們的閱讀和理解老子書中內容時有一個宏觀的把握其思想的立足點。

    我們既然假定老子學術的目的是為拯救亂世,那麼老子書中必然要解答天下何以大亂的原因,並依據這些原因提供救世的具體方案。那麼我們在讀老子書時就要在他的書中試圖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另一方面,老子提供出他的基本觀點和基本立場,還必然要對他的觀點進行論證和證明,否則如何才能令讀者們認同呢。所以我們讀老子書就不僅要了解他為實現救亂世的目標提供了怎樣的立場和解決方案,還要進一步瞭解老子對其立場和方案加以論證的思路和步驟。於是,我們對老子書的理解就由對這些問題的解答而展開。我研讀老子書就依據了這樣的一個思路。帶著問題去讀書,總比漫無目的閱讀更容易有所收穫。

    我讀老子書有了一些心得,我今後就以一個系列的文章向大家展示我的思路和主要結論及其獲得的過程,供大家研讀《老子》時參考。但就我所使用的研究方法還需要作一個補充,在我的研讀過程中事先假定的老子書的創作意圖和目的,只具有假設的性質,因為它不是直接來源於書中的具體內容,所以我們一定不拘於成見。我們閱讀和理解的過程其實也是我們與老子思想交流的過程,所以我們也不要害怕自己會錯,我們只要做好隨時都需要修正自己成見的準備即可。我們的假定其實只是閱讀和理解書中固有思想的一種方法,堅持了不執定偏見的原則,即使我們的假設是錯誤的依舊不妨礙我們可能對老子書中所包含的思想獲得正確的理解。

    只要我們能知道老子透過《道德經》的內容準備表述哪個具體的思想,我們就能夠充分理解老子的經文究竟說了什麼和他為什麼要這樣說。所以我認為宏觀上把握老子的創作意思和主要觀點是很有必要的。所以,讀老子切忌支破碎的理解,我們一定要善於將八十一章的不同文字和不同的思想統一在某一個基本的原則和立場之下。所以,我認為我們不能讀懂老子根本原因不是因為古今之間語言上的差異,而是因為我們不能與老子在思想高度上協調一致。我們不能瞭解老子的思想,所以我們不知道老子究竟想表述什麼。所以,我們的探索目標就定位在文字背後的某個東西而不是文字之中或之上的某種東西。我們的假設是,如果我們有了那個思想,也自然會寫類似經文的那些文字來。

  • 10 # 非常話題說

    每個讀書人都是哈姆雷特,從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而言,沒有什麼人“真正讀懂”,你讀出你自己的心得即可。

  • 11 # 楊吉炫

    相傍孔子,走近老子

    七八歲入學讀書,老寧湖小學在老城區溫泉街上,現在的文廟所在地。我們的教室就在莊嚴肅穆、端莊靜穆、大門緊閉的夫子廟旁,每天與它相依相伴總覺得會無來由地感到很害怕,當然也不知道里面應該供奉的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孔子及他的七十二位賢士弟子。才剛念得清楚,還不太想得明白隨處張貼的"深揭猛批孔老二的克己復禮”等大字標語的時候,可能就已經註定我會成為孔老先生最忠實的弟子,有一天能順利從容地接過他的衣缽,當他的再傳弟子繼續解讀他一生的心血。 勿庸置疑,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得以傳承,縱橫幾萬裡的儒家傳統得以弘揚,歷經世代風雨的中華文化得以延續,孔仲尼功不可沒!他是泱泱大國精神、靈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他創立的“仁"“禮”學說把黃土文明推上頂峰,讓龍的傳人鑄就輝煌。為官者學習他的“仁者愛人",勤政愛民,反對苛政,清政廉明;為民者學習他的“克己復禮”,禮賢下士、彬彬有禮;為師者學習他的“因材施教”,諄諄教誨、循循善誘,並且義無反顧地象他一樣身體力行,教導學生要有仁愛之心,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真誠待人,嚴於律己;堅持嚴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有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夠自厚而薄責人”等等他所推祟的做人準則。

    我勤奮好學十五年,愛崗敬業三十載,殫精竭慮四十五個春秋傍著他的臂膀前行,不惜先生畏後生地專心專意搭人梯,刻苦努力地孜孜不倦、誨人不倦。工作之餘,教學閒暇,也和每一個普通勞動者一樣喜歡親近自然、縱情山水,可惜最大限度地為所欲為、力所能及地率性而為的也僅只是攀爬溪登村、登臨綠茵潭,並且五六年來也僅只是深迷溪登村、厚粉綠茵潭而已。要想成為溪登村通、綠茵潭透可能還得至少要花十年的散碎光陰。

    難得老羅很樂意地給我當嚮導,帶我去看溪登村本主廟裡飽經八百年滄桑,歷經多世代風霜的古樹群。站在人類生態文明活化石的高山栲、高山櫟旁,轉來轉去仔細端詳,心情久久難以平靜。中國古代另一位偉大的思想家老子又悄無聲息地走進了我的心房,讓我自覺不自覺地懷想他所主張萬物的本源“道”,及他所倡導無論做任何事都應遵循的“道法自然"以及他所推崇的“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還有他極力強調規避的“物極必反”。眼前的古樹遒勁粗壯,斜生橫長,屈曲盤旋,虯枝稀少,葉片蕭條,實在難以雄壯地吟誦“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或者深情高歌"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參天、偉岸、挺拔,繁花似錦、枝繁葉茂、碩果累累……都與它們無緣,可是你又不能不心悅臣服地盛讚它們是絕對直正的英雄,概嘆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功告成!或許從小出類拔萃早就已經灰飛煙滅,肯定在世世代代的眼裡連當柴燒的資格和能力都不具,深遭萬人嫌棄才能挺立至今。古樹上無一例外地寄生了很多其它的植物,它們和古樹相依相伴,古樹與它們相親相愛,和睦共存、和諧共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還會莫名其妙地思索世間所有的有形與無形、有聲與無聲、有心與無心、有意與無意、有為與無為、有志與無志、有用與無用、有力與無力……甚至還會很奇怪地聯想到孫行者與如來佛,然後竟出其不意地於無聲處、無意之中通曉了老子的思想主張! 孔丘先生誓要教會我們與自己相處,與他人相和,與社會相融;老聃先生旨在勸慰我們萬事不要一意孤行、一味強求,要與自然共生共榮,要與天地合而為一……

    更讓我難以釋懷的竟然是令人敬畏的聖賢先哲,與聖人相傍要一生,與智者相近要一世!

  • 12 # 安來風水策劃及諮詢

    讀懂老子和學習易學差不多,首先要求你有修為,然後才是讀,能讀懂不能讀懂,還看他人的引導與自己的努力,再有就是天分了!

  • 13 # 阿強的第二人格

    我有點悟易經的心得,其實我感覺天地規則就那些東西:

    一個太極圖,陰陽轉動,生生不息,萬物皆因果。

    解釋:

    你想看什麼,把它東西的陰陽分開往太極圖上一放,再看看,就可以猜測出來其中的答案。

    舉例:存在即合理

    解釋:

    存在是“果”,合理是“因”,人心覺得什麼事合適就會做出來什麼事情。根據“果”就可以猜出人心。

    因為你想得什麼果,你的慾望(利益)、道德(價值觀)會參與其中,一般一看一個準。

    舉例子:

    不管是殺人犯還是罪犯。他們犯罪都是有動機的,有動機所以犯罪。警察查人就是根據果逆推因。誰有犯罪動機,誰獲利,就一個個的查。這就是因果之糾葛。看起來好像是兩個東西,其實本身它倆放一起就可以湊成法則。萬物皆如此,沒什麼不同的。

  • 14 # 山澗一清泉

    二十年前上大學時,也許是因為苦悶,也許是因為無聊,買了一本南懷瑾寫的《老子他說》,試圖解決自己的困惑,因為悟性有限,今天看來個人印象不深,收穫不大,只覺得像心靈雞湯似的。二十年後,因工作不那麼忙,壓力稍小之後再次閱讀《道德經》,感觸良多。

    讀老子首先應該站在哲學的高度

    道經三十七篇,給我們描述了一個道的世界,這是華夏文化歷史上第一次較為系統的從哲學的角度解釋這個世界。讀書時讀哲學,多隻是為了考試,並不明白其中深刻的作用。人到中年後發現,哲學對於人類的意義猶如地基之於樓房。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根深方能葉茂,所以人都應該學些哲學,否則就如社會上的浮萍,終日奔波勞累,不知所以!如果我們把哲學當成一棵樹,那長出的果實就是科學、醫學、生物學等各類學科,而那些開了花卻沒能長出果實的是神學玄學等。而讀了道德經後,儒家法家墨家等諸子百家感覺就好懂多了。也就是說哲學是其它一切學問的根,所以愛因斯坦說哲學是一切其他學科之母。

    如果我們不站在哲學的高度來讀道德經,那麼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你就覺得老子在講天書,或者說是故事書。但盡信書不如無書,老子說的你又不能把他具體化,否則那就著相了,陷了進去,故而老子開篇說:道可道非常道!

    道創生萬物但不主宰萬物,是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這是天道。道經三十七篇老子從各個角度為我們闡釋何為天道,對比著告訴我們何為人道。於是第三十七章總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為我們描述了一個萬物遵道的美好世界,猶如柏拉圖的理想國,猶如儒家的大同世界,他們目標一樣都是為人類建造一個美好的世界,只是道路方法不同!

    那怎麼做呢

    首先應明白道為體,而德為用。遵道遵道就應該守弱,質樸,一句話說就是迴歸自然,萬物謹守自己本來的面目,所謂自然就是本來的樣子。通俗說就是反人道而行之,老子說這叫反者道之動。我們社會上的人都喜歡強、大、美,喜歡將問題複雜化,以為這是智慧。而老子說: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通俗講就是說我們人所推崇的都是違背天道的,違背天道則不可長久,只會早亡。人往高處走,終究不勝其寒;水往低處流,百川匯聚終成海。老子總結說:上善若水,因為水是最接近道的!個人看法,如果你是為了追求刺激、追求個人享受,那千萬不要去讀老子,因為老子推崇的終極目標是與天地長久。他告誡道:天地之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而長生。對於我們個人的啟示是人只有不為自己而活,方可長生,就算死了其精神也能永存。四個字講叫:功成身退。否則功高震主、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總之,不為他人服務一心為己的人,不可長久!所以老子講天之道:損有餘以補不足,利而不害!而聖人之道,應為而不爭!

    因人有過度的私心私慾,故而是難以復歸大道,這是為什麼老子雖不厭其煩的講天道並告訴了我們方法,可是兩千多年了,我們還是喜歡人道。我們雖然難以達到道的高度,但必須一直走在大道上,須臾不可偏離,因為走在大道上才可無限光明!

  • 15 # 合道國學文化

    如何才能讀懂老子呢?

    老子,有兩層意思,其一,道家始祖,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本名李耳,春秋時期,楚國苦縣歷鄉曲仁里人,將門(其父為大將軍,李耳未出生便為國捐軀)之後,父早喪後,隨祖父教誨,自幼聰穎好學,憂國憫民,慧外秀中,自幼便用“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隱喻福德來教化鄉民,後師從商容,學天文地理,古今禮儀,三年後,受師商容舉薦,入周拜其師兄(周太學博士)學習,數年後,大有長進,又被薦入守藏室為史,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相當於歷經幾個朝代的國家圖書館),天下奇書,無所不有,李耳如飢似渴,博覽群書,漸趨佳境,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本,成《老子》一書,傳播大道,名聞遐邇,聲播海內~

    其二,老子,是李耳所著之書《老子》,現在通行本均叫《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就是通行本,而馬王堆帛書版的叫《老子》,德經在前,道經於後,是“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內容版本的不同,是由於歷史的變遷,內容也有刪改,如為規避漢文帝劉恆的名諱“恆”字,把“非恆道”和“非恆名”改為“非常道”和“非常名”的恆常之變,,或把“多聞數窮”改為“多言數窮”的聞言有別,或有“水利萬物而有爭”改為“水利萬物而不爭”的有無相對等等不同,究其原因,有時間久遠,抄錄有誤的原因,也有成為當時封建王權的統治工具的原因(歷朝歷代,屢見不鮮),所以在品讀之餘,也應在“天之道”“人之道”之中感悟其“有無”之妙(個人心得,道友明鑑)

    以上兩點是基於對“老子”的介紹,要想讀懂它,還要了解一下老子的成書背景,前面咱們說過,李耳在守藏室為史(國家圖書館館長),這段時間,他主要是整理,歸納,修訂補缺,同時也閱讀了大量的古籍奇書,其中就有《老子》中的一些理論語句,也就是說,在《老子》成書以前,就有了許多這類的章句或書籍,這些章句和書籍是歷朝帝王用來教育子女的(主要是培養接班人,對應的天之道部分)“帝王教科書”,這些被李耳發現後歸納並系統的編撰而成,所以瞭解這些後,讀此書時,要在天之道(聖人、君王)和人之道(百姓、臣)這兩個方面去理解,就容易理解了。

    好了,各位道友,在下拋磚引玉,《老子》乃天下奇書,內中玄妙,實非我輩所能盡窺,若得一二,亦屬大幸,能得“心之靜”,苦難紛擾,成敗得失,亦能淡然處之,君若有暇,可細品之~(下文是我按《老子》成書時的文字(小篆)所寫章節)

  • 16 # 恵天下

    老子是道教創始人,道教需要師傳的,老子的有些理念是給王侯將相說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再有就是原版的道德經失傳,原版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

    道是萬事萬物內部存在的規律,無生有,有生無,以前沒有原子彈戰爭頻發,有了原子彈,大的戰爭沒了!人多伎巧奇物滋起(發明原子彈),有了導彈才生出反導系統,假如沒有導彈就沒有反導系統。

    世間出現新的事物,新事物的出現必然會生出抑制新事物的事物。有生就有滅,人們看到的陰陽圖是靜態的,如果是動態的就好理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是因為糾結辭職而失眠,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