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滁州金騰達教育戴老師

    一定要做這樣的轉變,只能說是不同時期的側重點不同!

    前期以學歷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是由於物質生活水平不高、綜合認知不夠、學科考核難度大、普遍文化水平不足,這必然導致高等教育人才匱乏,以學歷為中心的教育自然就理所應當了。

    也就是上個世紀的大學生寥寥可數,勢必讓大家認同考上一個大學生難度極大、同時社會提供就業機會也比較多。

    而當下呢?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大眾學習意識普遍增強、國家高等教育逐步普及、社會行業壓力逐級加大,只是短期以學歷單一衡量人才的機制必然無法滿足國家和社會長遠發展要求。

  • 2 # 土人老冒

    以知識技能、道德信用為重點,弱化以學歷、文憑為標準的應試教育體系和國家用人選才制度應該是非常理想和先進的國家教育和選才體制。

    但是自古至今每一次教育體制的變革都沒有一帆風順,有思想觀念的轉變,有國家和政府的積極宣傳和引導,有即有教育系統的牴觸和反對,哪一項都需要有銳意進取、高瞻遠矚的卓越領導人來推動。

    和以知識技能、道德信用為中心比起來,以學歷和文憑為標準更是一個量化的指標,在教育評價和選才的標準上更容易制定,在不能保證執法者不營私舞弊的基礎上是防止腐敗的最好方式。最最重要的是成百上千年的傳統思維始終認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認為只有學歷背後才會有知識,文憑代表的就是能力。

    素質教育的理念毋庸置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只能是一句口號,因為還有太多的國民包括我們的老師還沒有從根本上理解素質教育究竟是什麼。

  • 3 # 老子論道

    學以致用,不用或沒用都是浪費;拿著高學歷一天天喝茶看報――這個認點字就會做。

    013在上海打工看到很多殺蚊蠅的簡易裝置,哪裡環境就是好;回到家鄉再看,蚊蠅滿天飛。這麼容易的事不是做不了,而是不做為。我這個沒學歷的老百姓都知道該怎麼辦好的事,有學歷能決定辦不辦的人就是不辦。從這方面看學歷頂個球用?

    改改,學點管用的,能辦事的東西好。

  • 4 # 謝大耳朵

    想法是好的,但是實施起來恐怕難上加難,什麼叫有道德?什麼叫無道德?

    做過好事的叫有道德?沒有做過好事的叫無道德?還是說要參加道德考試,用分數區分?

    那可操作性太大了,我安排幾次英雄救美,道德分蹭蹭漲,我多扶老人過馬路刷小分。那要是我沒碰上做好事的機會,是不是我就是沒道德?很多人為了做好事而去做好事,那這道德體制就變成了利益體制了。

    再加上為什麼單獨用知識技能也不可取呢?我認為這樣會將人扁平化,既然只考專業技能,那都去熱門專業,賺錢專業學習單一技能了,其他領域,理論知識就沒人操控了。比如說修車技術天下第一,道德天下第一,但是開車,清掃車,給輪胎補胎壓的專業無人問津。最可怕的就是扁平化。

    我知道你們想法是好的,只怕一旦實施,可能會面臨更復雜的局面。所以我覺得學歷制度暫時不可廢,相反,它是主力,道德體系可以作為補充,知識技能是大頭。

    這樣三權合一,我覺得還有點盼頭。

    學歷佔60%,技術知識35,道德5%,這樣子不錯

  • 5 # 自然之子一一彼岸花

    原則上可以,實際上已經不可以了。

    當我們對自私的慾望和滿足感超過了共有的幸福和滿足感時,我們就必然從道德社會跌入法治社會。道德和信任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覺行為。法律和規則是一種外力強加的必須行為。也由於我們這個世界追求的是對物質財富的需求與滿足。而物質財富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不可共享與複製。所以它必然加劇了人類的自私與貪婪。 如果仔細分析我們現在的所謂幸福、滿足和快樂時,你就一定會明白:它幾乎是出於每一個人的自私心理。而對於我們共有的精神世界的幸福與滿足,我們幾乎已經分崩離析,喪失殆盡。比如對某種信仰的幸福與滿足,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收穫的幸福與滿足。 因為自私它必然會帶來一種結局。人與人之間它不再是一個整體,它是斷裂的。我們的第1位利益是私利,第二順位利益才是共有的財富---包括信仰,道德,民族財富,精神財富等等。因為物質財富的不可共享性,所以私利只會加劇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與矛盾。一旦衝突與矛盾分化加大,人們對共有的財富就會棄之如履。

    信用隨之喪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孩子挑食,也不愛吃零食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