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開風晴

    我們想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無非就想提高他們的成績,我覺得想要提高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首先我們一定要找出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從小學到初中的學習,有些孩子適應不了初中一天上七八節課的節奏,有些孩子習慣了老師和同學的指導監督,小學大部分家長都能輔導況且小學只有語數英三門主課,小學學的基本上是感性知識,只要課上認真聽講,課下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來練習鞏固,初一就不一樣了,需要面對7門課尤其4門政治地理生物歷史要花大量時間來背誦記憶,如果孩子只是適應不了初一快節奏,這需要自己在老師和父母的幫助下,慢慢會適應。

    其次我們應改變教育策略,推行賞識教育。初中生了覺得自己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我們父母應尊重他們,所以我們對待青春期的孩子千萬不能傷了他們的自尊心,一旦傷害了,有可能害了他們一輩子。我們要和孩子做朋友,傾聽他們的想法,讓他們開啟心扉暢談他們的理想,如果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做得不錯,我們應表揚他們。同時我們做為大朋友也應提出合理的建議,告訴他們學習重要性,孩子一定會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成績。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最後願我們的孩子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希望我們的孩子學業有成!

  • 2 # 園丁梁Sir

    【陪娃兒讀書的娃兒她爸】深度解析(第36篇)

    當孩子上了初中,學習就是他的“主旋律”了,也是整個家庭的話題核心。一旦孩子不願意學習,那父母的擔心可想而知。

    我在和家長們交流關於教育孩子的問題時,常常說到看問題要用全面的觀點,如果更深一步的話,甚至可以用“長期主義”來作方向指導。

    不要只盯著眼前的這點事,然後讓自己完全陷在焦慮的情緒中難以自拔,要看這件事情對孩子的以後可能會出現的影響,還要看他能從這件事裡學到什麼?

    要回答這位家長提出的問題,我覺得要從家長和孩子兩個方面來找出不想學習的原因。

    我列出了以下7點原因:

    原因一:孩子在不得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比如說,我在去年的青春期課堂上,遇到一個正上初二的男孩子,他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本來就不想學習,這都是你們逼我做的。

    原因二:孩子遇到了學習上的困難,感覺到自己沒有能力解決。孩子在小學階段的學習,靠勤奮和死記硬背就可以有不錯的成績,但是到了初中,已經開始邏輯思維的訓練了,孩子如果一下適應不了的話,會覺得課程很難。

    比如說,我家表弟的孩子,小學六年都是學霸,但是一到初一後半學期,就有了變化——成績在逐漸下滑,孩子每天也提不起精神,作業也懶得寫。

    原因三:孩子可能在向家長表達,你們強迫不了我,我就是不想學習。

    原因四:也許父母對孩子的高期望和高壓力的態度,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他的愛是有條件的,學好了,就什麼都好;一旦學不好,就什麼都不是。這讓孩子感到很傷心。所以,孩子會用一種錯誤的方式——不學習,來“報復”家長,讓你們也傷心。

    比如說,我家的鄰居,父母學歷都比較低,但對他們的兒子,那是絕對的高期望值,希望孩子考國內最好的大學。只要見到他們兩口子,所有的話題都是孩子的學習。我每次在電梯裡、院子裡遇到這個高中的大男孩時,總見他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看不到這個年齡裡應該有的Sunny和活力。

    原因五:如果父母在孩子上了初中後,面對已經是青春期的孩子還在用以前的事無鉅細的“包辦”做法,那會讓孩子漸漸相信自己是沒有能力來解決問題的,放棄是最好的辦法。

    原因六:孩子可能在小學階段沒有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說玩遊戲的勁頭比看書要大多了;晚上不能按時睡覺;遇到問題不自己思考,總去找別人幫忙;學習沒有規劃——“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等等

    原因七:父母看到孩子不愛學習,可能用了不合適的方式來教育他。比如說,懲罰孩子、替孩子寫作業、給孩子更大的壓力等,這些方法卻讓孩子感覺更糟糕,更提不起學習的興趣。

    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說:

    孩子需要的是生活的勇氣,他們必須去面對一些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解決的問題。父母無法代替孩子去生活,但能夠幫助孩子鼓起勇敢面對生活的勇氣。

    ★小結一下,當孩子失去學習動力的時候,父母不要催促或者懲罰,而是要走入他的內心世界去看看發生了什麼事。父母需要停止以前不管用的做法,要抽出時間想辦法找到適合自己孩子學習的方法,同時幫助孩子鼓起勇氣面對新的挑戰。

    找到原因後,我們就來看看怎麼解決?

    建議一:父母在想幫助孩子之前,先“內觀”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是不是對孩子的控制太多,是不是給孩子的壓力太大,是不是還在包辦孩子的學習。如果有以上的行為,希望家長們立刻停止,要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建議二:放下對孩子的高期待。試想一下,一個初一的孩子能做到把一件事堅持到底嗎?我們成人都難以做到,是不能這樣要求孩子的。我們父母才是那個要把對孩子的愛、支援、尊重和尊嚴堅持到底的那個人。請給孩子微笑的目光,請看著孩子的眼睛說話,請給孩子一個擁抱,請鼓勵孩子完成的每一件事。

    建議三:很多父母習慣“站在遠處”和孩子對話,說的太多,而沒有行動,只說不做,對孩子是沒有用處的。

    比如說,我的表妹,總是站在廚房做飯或者來來回回收拾屋子時,和孩子喊著說,你今天的學習怎麼樣,作業寫了沒,怎麼又考了這麼點分數。她很少坐下來和孩子耐心的說話,問問孩子的感受是什麼。

    建議四:父母需要和孩子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比如說,告訴孩子,我感到很不舒服,看到你這樣懶散的對待你的學習。我希望你能打起精神,把當天的作業完成好。

    建議五:父母需要讓孩子自己體會到沒有認真對待學習的後果。要相信,孩子會在失敗中有所感悟和學習的。當孩子已經感受到了因為自己選擇不認真學習而導致了糟糕的成績後,父母這個時候需要做的是“共情”他,而不是嘲笑——我早就告訴你了,你就是不聽。

    建議六:父母需要給予孩子一定的支援,用啟發式的語言和孩子溝通。

    比如說,多問些“為什麼”和“你打算怎麼做”,以此來和孩子一起探討問題,找出解決的辦法;比如說,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規劃一下這個學期的學習內容,學習進度和學習期望,讓孩子心裡對學習有個總體的概念,做到心中有數。

    建議八:父母需要知道,孩子不是為自己的期望而活著的。父母的責任是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這裡舉個反例,我表哥當年沒有考上大學,高中畢業就開始闖蕩社會了。所以,他最大的人生期望就是孩子能上大學。結果孩子高中三年都被他一直強迫學習,如果考試成績下滑就不給吃飯,罰站。導致孩子痛苦不堪,結果連三本也沒考上,今年開始復讀。

    建議十:父母要放棄把自己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的想法,更不能說出來,讓孩子知道。事實已經證明,這樣的方法不能激勵孩子,只能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說:

    絕大多數人都真心渴望成為好父母。他們殫精竭慮地把孩子培養成快樂和成功的人。父母的行為不僅影響著當前的親子關係,還關乎孩子未來的整個人生,無疑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

    那孩子就能從這件事情當中學會自己要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要為自己樹立一個目標,並且透過努力學習來掌握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

    下面還是舉一個我家親戚的例子,來做一個案例分析:

    場景:我家表弟的孩子,男孩,去年剛上初一。上半學習表現還好,但是到了後半學期的時候,成績一路下滑,從前五名滑到了三十幾名。每天的作業就是湊乎,還總拖著不想寫,問啥也不想好好回答。

    當表弟來我家說起這事時,我告訴表弟5個方法:

    方法一:花出一到兩週的時間,認真觀察一下孩子的學習狀態,包括學校裡的情況,先找出孩子學習上面臨的問題。然後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全家人開一個家庭會議,一起頭腦風暴,幫助他解決。

    比如說,教給孩子把一件事情分成若干小塊,化繁為簡的解決辦法,讓孩子透過這樣的方式重拾信心。

    方法二:在這段時間裡,改變自己和孩子媽媽的教育方式,比如說以前的懲罰和說教。用啟發式和鼓勵式的語言和孩子溝通,平時要給孩子勇氣和信任,讓孩子重啟信心。

    方法三:真心的和孩子交流,聽孩子說話,讓孩子表達出他內心想說的。對孩子的一切都要表示理解和共情,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是愛他的,是支援他的。

    方法四:停止把孩子和小區裡別的孩子、和班上別的孩子作比較。因為這樣不能給孩子帶來任何好的作用,只能適得其反。

    方法五:讓孩子參與家裡的事情,比如說週末幫助媽媽做做家務,輔導一下妹妹的作業等,讓孩子在家裡有價值感和歸屬感,同時透過完成一些小事情,來幫助孩子建立信心。

    最後,我想用我喜歡的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的一段話來作為今天話題的結束:

    實踐和勇氣是教育工作者必備的品質,無論發生任何情況,我們總有辦法來挽救孩子。我們在教育孩子時應謹慎小心、深思熟慮和理性判斷,以冷靜的頭腦分析可能產生的效果,才能更有把握地取得預期的效果。另外我們應該遵循一個原則,即教育易早不易晚。

    ——END——

    “我一直在努力學習像阿德勒一樣思考和生活,我相信我們可以帶著勇氣去幸福的生活。”

    我是【陪娃兒讀書的娃兒她爸】,以我70後中年男人的家庭教育經驗和你一起,我們共同進行一次有深度的思考,找出一個有溫度的答案。

  • 3 # 酒春茶

    你自己愛學習、愛看書,他才有可能愛學習、愛看書。

    我兒子也上初一,語文吃緊,我就自己以身作則,看書,四十二歲開始學習寫作,疫情期間已經寫了幾萬字了。

    如今他的成績已經從年級195名到了65名,有時問他累不,他說班裡面他算睡得早的人,還不算很用功,要加碼呢。

    我曾經打過他,罰過他,有時有效,有時沒有,看了很多書之後,我發現方法錯了,想讓他好好學習,要跟孩子溝通,讓他覺得你信任他,並無條件的愛他。我跟他好好談了一次,告訴他媽媽會全力幫你,希望他信任我,一起把學業這件事情搞好。他現在每天回來叨叨個不停,甚至把上課的小插曲,和心裡的牢騷都告訴我,我幫他化解。每天晚上,他學習,我就畫畫,或者看書、寫作,有問題拿過來讓我幫他。等他學習完就喊我:媽媽,睡覺吧!

    所以孩子不愛學習原因很多,但是家長言傳身教,耐心幫他,營造安靜的環境,盡所能地幫他,然後,靜等花開吧。

  • 4 # 文師小編

    首先,父母對學習感興趣嗎?

    父母是否知道“對學習感興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如果不知道,那先不要問如何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而是先弄明白,如何讓你自己對學習感興趣。

    如果你自己對學習感興趣,那你肯定會明白那種強大的好奇心、解決問題的慾望、獲取知識的強烈的成就感。把你看問題的方式和熱情傳遞給孩子,孩子自然耳濡目染。

    其次,孩子是對課堂學習不感興趣,還是對整個生活不感興趣?

    學習,其實不限於課堂的學習,畢業之後人生處處都需要學習,工作、教育孩子、贍養老人、開車、用手機電腦,這些其實都是學習。學習能力的培養,比單純的成績更重要,是關乎孩子一生的問題。

    所以,不要把孩子侷限於課堂學習,要讓孩子熱愛生活,遇到不會的東西,願意去學,願意去嘗試,並且有足夠的觀察力、記憶力、協調能力去實現學習的過程。如果孩子有喜歡學的東西(不一定是課堂知識),那就發揚光大,培養孩子學習的能力,然後再遷移到課堂學習。

    如果孩子什麼都不喜歡,對生活毫無熱情,那父母要多和孩子談談心,是不是哪裡有心結,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要幫助孩子一起去發現、去培養熱愛的東西。

    另外,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不會和同學相處,不喜歡老師,成績不好受打擊。這些經常會被忽視,但是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應該幫孩子找到原因所在,進行疏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科技”在古代也是第一生產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