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光華的小說鋪子

    寫小說,人物對話過程中,其中一方說話內容太長會不會很不合適?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舉例來說吧,《水滸傳》中魯達問道:“你兩個是那裡人家?為甚啼哭?”

    金翠蓮的回答就很長,有十一行,約三百多字,好半天才說完。

    人物對話是根據表達的需要來確定,與長短沒有關係。

  • 2 # 花映邃恆

    我覺得這要看塑造人物的需求吧,影視劇裡也不乏這種塑造方法,比如《安家》裡有段海清跟丈夫吵架的戲,長鏡頭,全是海清口若懸河地訴苦。

  • 3 # 讀寫時光

    大家好,我是三平米讀書會。我是一個文學愛好者,平日裡也喜歡看一些小說和文學作品,關於小說人物對話內容太長這個問題,我發表一下個人觀點。

    首先,我們先拋開現在小說的文學性不說,因為現在很多小說並不能算是文學類作品(至少我個人是這麼認為),但是隻要是小說,都離不開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對於人物的刻畫和描寫,在小說裡的表現手法很多,外貌、衣著、行為和語言。其中外貌、衣著和行為,都可以用文字來直觀的描述給讀者,這只是一個小說人物的框架或者說是外在的表現形式。但是語言和談話才能夠更深層的表現一個人物的性格、思想和靈魂。所以小說中會根據情節的需要設計人物之間的談話,在談話中更能讓讀者瞭解到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性格刻畫。

    對於情節來講,小說的情節曲折起伏才能夠精彩,這期間有很多的記敘手法,有時會用到倒敘的方式推進情節。比如人物甲會對人物乙表達剛才或者幾天前自己身邊發生的事引起現在出現什麼狀況等等,又或者人物甲會對人物乙回憶小時候的一些往事等。

    再來說一下正敘手法,比如情節進展到一定階段,需要人物甲對人物乙表達現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等,都需要一段有頭有尾、條理清晰的談話,這對於故事情節的進展也是很有必要的。

    對於寫小說,畢竟不像電影電視劇那樣用影象的方式展現給我們,所以在很多環境背景的描述上,有時也會用到人物口述的方式表達,這樣就能夠把人物融入到小說環境當中,然後展開人物的故事情節等。

    所以小說人物對話會根據情節、人物刻畫等的需要而進行,有時還會需要一大段文字來向讀者闡述一個事件或者另外一個人物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暑假正常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