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血金戈

    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提到王莽!

    西漢末年,王莽篡奪了政權。為了鞏固統治,他撿起了董仲舒的“神學目的論”,大搞迷信,大搞復古,以此為核心,還推行了一系列所謂的“新政”,從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從貨幣到地名,無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漢書·王莽傳》中有這樣的記載:王莽的長孫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爺爺和爹爹,這個王宗是可以當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讓人畫了幅畫像,還刻了銅印三枚,與其舅舅合謀,準備搶班奪權。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雖然是親孫子,但這事也不能輕饒,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殺了。

    雖然人死了,但“政治權力”也要剝奪,王莽下了這樣一道命令:“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複名會宗。”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門道的。“製作”就是法令,王宗本來名是兩個字,叫“王會宗”,是依法令後改成的“王宗”,現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還叫原來的“王會宗”。

    從王莽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個問題: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數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孫子的名都是兩個字。二、王莽上臺後,曾經下過“去二名”的“製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規定不準用雙字名。三、人犯罪後,恢復二字名,以示處罰。

    從王莽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個問題: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數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孫子的名都是兩個字。二、王莽上臺後,曾經下過“去二名”的“製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規定不準用雙字名。三、人犯罪後,恢復二字名,以示處罰。

    由於王莽的法令,從那時起,人們漸漸養成了使用單字名的習慣,後來雖然王莽說話不算了,卻一直也沒有改過來,竟然成為風氣,認為用兩個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現在,人人全是單字名,那麻煩可就大了,因為單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當時人口並不是很多,人的活動範圍、交際半徑也有限,單字名並沒有對社會造成太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單字現象得以沿續,一直到三國時代。

  • 2 # 小老鼠的救贖

    中國古代人是非常重視姓氏文化的,在三國以前很多人的名字以三個字居多。這點是因為古人對祖宗家法,姓氏來源的重視。三個字的名字,往往中間的那個字是為了排輩,排行所用。都是每個姓氏的老祖宗定的。後人往往出於尊重不會去更改。還有就是古人是非常重視出身的,名門望族。一般都想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你是哪一支的。但是在三國時期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三國時期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如,劉備,關羽,張飛,馬超,趙雲,曹操,呂布,董卓,孫權,孫策,張遼等等等等。諸葛亮的名字雖然是三個字,但是諸葛是姓,名還是隻有一個亮字。會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還是因為受到了王姓的影響。王姓的來源比較多,也是中國第二大姓氏。王姓後人往上推算,不見得就有血緣關係,但是很多小姓,一般都會有血緣關係。

    造成三國時期很多單名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受《公羊傳》對《春秋》解讀的影響。

    孔子在寫《春秋》的時候,不知道是他的錯誤,還是他弟子的錯誤,把一個名叫“仲孫何忌”的人,寫成了“仲孫忌”。

    後來的老學究們認為孔子做什麼都是有道理的,更何況《春秋》這本書那麼重要,是“五經”之一,孔子在這麼重要的書籍上怎麼能出現錯誤呢?肯定是有什麼深意的,就發生了曲解。

    解讀《春秋》的一共三家,分別左丘明,公羊高,穀梁赤,作品分別是《左氏春秋》,《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簡稱《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其中在《公羊傳》中,作者就說《春秋》裡之所以在把兩個字的名字寫成一個字,就是為了“崇仁義,譏二名”。換句話說,就是取兩個字的名字不是崇尚仁義的行為。

    這二者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必要的關聯,名字跟道德都能扯上關係,這完全沒有一點邏輯。

    但是,孔子的名聲很大,《春秋》的名聲很大,《公羊傳》的名聲很大,儒家的名聲也很大。

    誰不願意去崇尚仁義呢?誰想取個名字去被嘲諷啊。

    所以受了這個影響,在西漢時期,人們會刻意的不取兩個字的名字,但是這只是所謂可能對道德上的影響,你真去取兩個字的名字也沒有人去管你,反正你自己都不怕被嘲笑,別人又替你操什麼心呢。

    二、王莽下詔,取名必須取單字

    東漢時期有個叫王莽的,想必大家都知道一點。王莽在位時,曾頒佈過一個法令“去二名”。意思就是說不準用兩個字的名。對於為何突然頒佈這個法令,暫時還不清楚。在當時正經人的名基本都是單字,只有犯了錯誤的人的名才會出現兩個字。 王莽雖然歷史上被人稱為偽君子,自己的孩子犯法了,逼自己的兒子自殺。王莽對自己的後代都是高標準,嚴格要求。王莽的長孫王宗犯法了,王莽說“宗本名會宗,因製作而去名,今複名會宗”意思就是說,王宗本名叫會宗,因為法律規定改為王宗,今天犯了法度,名字改為王會宗。在當時的人看來,用兩個字做名的,一看就是有問題的人。雖然不知道王莽為何頒佈這樣的法令,但是這條法令影響了一個時代,一直影響到三國時期,這也就是三國時期為什麼單名的人這麼多的原因!

  • 3 # 虎尾春冰

    我們先看一下三國演義中出現的人名:

    曹操、孫權、劉備、荀彧、荀攸、賈詡、郭嘉、程昱、戲志才、劉曄、蔣濟、陳群、華歆、鍾繇、滿寵、董昭、王朗、崔琰、毛玠、杜畿、田疇、王修、楊修、辛毗、楊阜、田豫、王粲、蒯越、張繼、杜襲、棗祗、任峻、陳矯、郗慮、桓玠、丁儀、丁廙、司馬朗、韓暨、韋康、邴原、趙儼、婁圭、賈逵、陳琳、司馬懿、張遼、徐晃、夏侯惇、夏侯淵、龐德、張郃、李典、樂進、典韋、曹洪、曹仁、曹彰、曹純、于禁、許褚、呂虔、李通、文聘、臧霸、郭淮、鍾會、鄧艾、曹休、張燕、張繡、朱靈、路昭、史渙、韓浩、王凌、孫禮、秦朗、鄭文、夏侯尚、毌丘儉、諸葛誕、孫乾、簡雍、糜竺、糜芳、龐統、法正、許靖、馬良、徐庶、陳震、楊儀、費禕、蔣琬、孟優、黃皓、諸葛亮、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魏延、關平、周倉、關興、張苞、陳到、李嚴、姜維、廖化、馬謖、馬岱、陳式、雷銅、吳蘭、王平、任夔、張翼、馬忠、張南、馮習、傅僉、關索、陸遜、張昭、張紘、魯肅、虞翻、顧雍、諸葛謹、諸葛恪、陸凱、駱統、周魴、周瑜、呂蒙、甘寧、太史慈、程普、黃蓋、韓當、周泰、蔣欽、丁奉、徐盛、陳武、凌操、淩統、潘璋、朱然、孫桓、馬忠、孫韶、朱桓、夏恂、周平、全琮、於詮、張角、何進、董卓、袁紹、呂布、袁術、劉表、劉璋、馬騰、張魯、韓遂、公孫瓚、韓馥、劉岱、王匡、張邈、孔伷、陶謙、鮑信、橋瑁、袁遺、孔融、張超、張楊、劉度、趙範、金旋、韓玄、張寶、張梁、程遠志、鄧茂、馬元義、趙弘、韓忠、孫夏、管亥、何儀、劉闢、龔都、裴元紹、高升、張闓、韓暹、李樂、楊奉、董承、王子服、李儒、陳宮、田豐、沮授、審配、許攸、郭圖、逢紀、辛評、荀諶、陳登、蒯良、王累、韓胤、沮鵠、楊弘、閻象、蒯越、伍孚、李傕、郭汜、顏良、文丑、潘鳳、俞涉、武安國、穆順、華雄、牛輔、張濟、樊稠、胡軫、胡車兒、李肅、高順、張任、高覽、曹性、閔純、紀靈、馬休、馬鐵、高覽、袁譚、袁熙、袁尚、高幹、麴義、呂翔、呂曠、韓猛、淳于瓊、焦觸、張南、馬延、雷薄、張勳、陳紀、橋蕤、郝萌、侯成、宋憲、魏續、成廉、蔡瑁、張允、黃祖、蘇飛、呂公、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呂伯奢、普淨、華佗、于吉、左慈、吉平

    我們可以看到的確大部分名字都是單字,也存在裴元紹,呂伯奢,程遠志,馬元義這樣的雙字名。

    大膽猜測一下,父母為孩子取的名字均包含了對孩子的祝福和希冀,其中幼名和冠字要遵循一點的規則,名點題,字加以引申。所以多存在單名,雙字的情況。

  • 4 # 天天向上sez

    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可見名的重要性。

    怎樣的名才是好名?“合乎禮”。三國之前,“不二名”乃禮所規定。這一時期單字名較多。雙字名較少見,如諸葛亮岳父黃承彥。也正是從此時起,雙字名逐漸多起來,直到明朝雙字名才普遍起來。大約是文化變遷、人口增多多,起名突破原來的束縛。

    單字名到雙字名的背後,是中國文化的流變。

  • 5 # 慕慕說歷史

    三國時期,是一個不一般的年代,在這個時期,群雄逐鹿,權勢割據,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啊。

    然而看過三國或史書的人都知道,這個時期,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大多數人的名字,都是一個字的。比如劉備、曹操、關羽、趙雲等等,也許有人會問那諸葛亮呢?怎麼看都是三個字啊?

    諸葛亮並非名為雙字,而是人家姓諸葛,名亮,類似的還有司馬懿啊夏侯淵等等,是複姓。那麼問題來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或者換句話說,是什麼人或事兒造成這種現象的嗎?

    查閱史書,再聯絡當時的社會環境,你會發現,這與一個人有關,這個人就是被現今稱為“穿越者”的———王莽

    歷史上有關王莽的記錄可謂是讓人大跌眼鏡啊,他創立“新朝”,改革政法,思想上與幾千年後的今天及其相似,就連他發明的東西都與現今相同,比如遊標卡尺之類的,簡直讓人不得不懷疑他是個真實存在的“穿越者”啊。

    那麼名字的改變也與他有什麼關係呢?

    一、社會環境

    要知道,在古代,讀書識字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大部分人都是農民和手藝人,是文盲。

    在當時,由於書籍量不多,且大部分掌握在有名的大儒手中,能從他們手中得到知識的都是世家貴族子弟。

    因為農民不識字的原因,他們給自己的孩子取名多為單名,圖方便嘛。

    所以在古代,單名的人較多。

    二、王莽新政,單名為尊

    這個原因是三華人多為單名的主要原因。

    根據《前漢書》記載:“時莽奏令中國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風(諷)單于,宜上書慕化,為一名,漢必厚賞。單于從之。

    從這裡可以看出,王莽是一個愛好單名的人,甚至還要求匈奴等他國領導人改名,那他為何喜歡這樣呢?

    原來王莽是一個復古愛好者,他篡奪朝代後,恢復了上古時期的井田制等,還因為一本史書記載開始瘋狂的改名。

    據《春秋•公羊傳》記載:“譏二名,二名非禮也”。

    所以王莽開始瘋狂改名,除了因為這個外,還有就是,新朝是一個剛建立的朝代,要震懾四方,於是他開始拿名字開刀。

    他認為,上古時期,堯舜禹等都是單名,所以好人或者良民都要用單名;

    像蚩尤、旱魃等都是壞人,怪獸,它們才用雙字,所以王莽下令,漢朝所有人都必須以單字為名,就連各國領導也必須還用單字,還特地派遣使者前去通知。

    就這樣為了以示自己是好人,也不敢違抗王莽,所有人都開始改名。

    雖然劉秀很快把王莽的新朝推推翻,但關於“單字為尊”這個政策的影響很難消除,就這樣,東漢以來,大部分人還是單字為名,這也是為何三國時期,大部分人都是單名的原因。

  • 6 # 星辰百事通

    翻開歷史看看,整個的東漢、三國這300多年間的人名,幾乎全是一個字,雙字名是極少極少的。《後漢書》、《三國志》中的人名,間或有兩個字的,但這些人,有的是隱士,如龐德公、鄧盧敘;有的是乳名,如劉盆子、鄭小同;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黃承彥、苟巨伯。知識分子、官員、顯要是找不出雙字名的。這真是怪事。

      問題出在王莽身上。西漢末年,王莽篡奪了政權。為了鞏固統治,他撿起了董仲舒的“神學目的論”,大搞迷信,大搞復古,以此為核心,還推行了一系列所謂的“新政”,從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從貨幣到地名,無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王莽這個人對“名”特別重視,他一上臺,就鬧起了一股改名風。首先把中央各級官名改了,然後是大改地名。今天改了,明天又改回來,弄得人不知所措。後來,甚至將“匈奴”改成“降奴”,“單于”改成“服於”,由此引發了民族戰爭。王莽對姓名更是大下功夫。他對自家的“王”看得特別重,對許多劉姓皇族和有功部下賜姓“王”,以示恩寵。

      《漢書·王莽傳》中有這樣的記載:王莽的長孫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爺爺和爹爹,這個王宗是可以當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讓人畫出了畫像,還刻了銅印三枚,與其舅舅合謀,準備搶班奪權。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雖然是親孫子,但這事也不能輕饒,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殺了。

      雖然人死了,但“政治權力”也要剝奪,王莽下了這樣一道命令:“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複名會宗。”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門道的。“製作”就是法令,王宗本來名是兩個字,叫“王會宗”,是依法令後改成的“王宗”,現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還叫原來的“王會宗”。從王莽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個問題: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數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孫子的名都是兩個字。二、王莽上臺後,曾經下過“去二名”的“製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規定不準用雙字名。三、人犯罪後,恢復二字名,以示處罰。

      《漢書·王莽傳》又有:“匈奴單于,順製作,去二名”之語,意思是說,匈奴單于依順王朝的法令,去掉二字名中的一個字。可見,當時不但有禁止使用雙字名的法令,而且還影響到了匈奴。

      由於王莽的法令,從那時起,人們漸漸養成了使用單字名的習慣,後來雖然王莽說話不算了,卻一直也沒有改過來,竟然成為風氣,認為用兩個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現在,人人全是單字名,那麻煩可就大了,因為單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當時人口並不是很多,人的活動範圍、交際半徑也有限,單字名並沒有對社會造成太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單字現象得以沿續,一直到三國時代。

  • 7 # 無根樹花正孤

    三國是一個精彩絕倫的歷史時代。它的特殊性在於位於漢朝以後魏晉以前。它前面就是秦漢盛世,而後面則是南北朝亂世,夾在這個中間誕生了許多的英雄豪傑。而他們這些英雄豪傑的名字也被我們後世之人所銘記,崇拜他們並向他們學習,立志要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物。可是細心的人就會發現三國時期的英雄人物,他們的名字都是一個字,那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情況呢?

    西漢王莽對於漢文化的改造

    在我們今天人的眼中王莽是一個神奇的人物,在許多網友的討論裡面,王莽的做法和思想都十分超前,根本就不是漢朝那個時期人們能夠想到的。大家都詼諧地說道,王莽就是一個從現代穿越過去的人,而這個疑似穿越的王莽,他把漢朝的文化體系搞得一團糟。

    王莽一開始是一個十分接近完美的人物,他不僅在文字方面十分用功,向當時的大儒學習讀書,學習如何懂得儒家中的大道理,在武功方面他也勤加練習擁有一個好身材。在王莽的家庭之中,有一位女子嫁給了皇帝做皇后,而他們王家也發達了起來。

    西漢後期的皇帝都有一個普遍的命運,那就是十分短命,短命的皇帝死了之後,他們的子孫繼位,那年紀就十分小,真正的政治大權就很有可能落在外戚的手裡,而當時王莽就是著名的外戚,他掌握了漢帝國的大權,搖身一變成為了漢帝國的實際控制人。

    王莽他並不像西漢時期的霍光那樣,僅僅滿足當一個執政人,他還要自己做皇帝,在他的授意之下,他的手下在民間紛紛造謠生事,說漢家天子已經不行了,應該讓王莽來治理天下,取代漢家天子。這樣老百姓才有好日子過,當時的老百姓都信了王莽的話,大家都要求王莽做天子。

    莽透過一系列弄虛作假,讓漢朝皇帝退位而自己成為了新皇帝。他把這種方法叫做禪讓制,他讓民間的讀書人歌頌這種美德,認為天下就應該讓有才能有道德的人去掌控。而做了皇帝之後的王莽改國號叫新潮,他認為新潮都應該有新氣象,不能再使用漢朝的就一套。

    王莽在他的心草所做出的最重要的一項規定。就是讓所有人的名字發生了一個重大的變化,以前的人可以隨便取名字。而王莽則規定取名字的時候去單字比較好,去雙字那都是一些罪犯或者地位低下的人才使用的名字。所以到了東漢末年,王莽的影響還在大家都取名字只取一個字,這是因為王莽當年對漢文化的改造。

  • 8 # 好運石0308

    中國古代推崇貴族崇尚皇道儒道,在科舉致仕之前,官員都是推薦制度和貴族族群延襲制度。這些人與普通老百姓家庭最大的區別就是有機會有能力去唸書學習,也更有機會致仕為官!為了區別於普通平民,這些孩子們在幼小時,家長們就會給他們起名立字。名是用來行文寫字顯示,字是用來說話交談時喚叫的。一般稱字的都是尊重和禮貌對方,叫名就是不禮貌的。

    一般名都是單字,這樣易記好懂,更容易行文書寫。字一般是兩個字,雖然複雜,但是顯得莊重嚴肅,還被賦予了寓意內涵。

  • 9 # 風華封君

    漢朝姓,名,字有著嚴格的取名標準,名一般為單字,字一般為雙字。如漢昭烈帝,姓劉,名備,字玄德。另外名一般在向別人介紹自己時候的稱呼,字一般在別人稱呼自己的時候用,如曹操,一般稱自己“操”,別人則稱呼他“孟德”

  • 10 # 周曙華78

    看過《三國演義》的同學不知有沒有發現,三國時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單字名。

    三國這三百多年間的人名幾乎全是一個字,雙字名極少。

    在知識分子、官員、顯要中卻找不出雙字名,真是怪事!

    問題出在王莽身上。西漢末年,王莽篡奪了政權,推行了一系列所謂的新政,涉及到了人名。

      王莽這個人對“名”特別重視,他一上臺,就掀起了一股改名風。他首先把中央各級官名改了,然後又大改地名。

    王莽對姓名更是大下功夫,他對自家的“王”姓看得特別重。

      《漢書·王莽傳》中有這樣的記載:王莽的長孫叫王宗,本來要是慢慢等,等爺爺和爹爹死了,這個王宗就可以當皇帝了,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了。

    王莽對這事豈能輕饒,王宗一看大勢已去便自殺了。

    人雖然死了,但“政治權利”還要剝奪,王莽下了這樣一道命令:“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複名會宗。”這道命令不琢磨看不出門道:“製作”就是法令,王宗本來是兩個字名,叫“王會宗”,是依法令改成的“王宗”,現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還叫原來的“王會宗”。

    從王莽的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個問題:一是王莽之前人名的用字數是不受限制的;二是王莽上臺後,曾經下過“去二名”;三是人犯罪後,恢復二字名以示處罰。

      《漢書·王莽傳》又有“匈奴單于,順製作,去二名”之語,意思是說匈奴單于依順王朝的法令,去掉二字名中的一個字。

      由於王莽的法令,從那時起,人們漸漸養成了使用單字名的習慣,後來雖然王莽說話不算數了,卻一直沒有改過來,還成為了風氣,

    如果是現在,人人都用單字名,那麻煩可就大了,因為單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

    好在當時的人口並不是很多,人的活動範圍、交際半徑也有限。

      三國時的人名特點告訴我們,人名有極強的階段性。

  • 11 # 南嶺說史

    三國時期的人物,如劉備關羽張飛、曹操、孫權等都為單名,這種現象形成的原因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其實筆者印象之中,在初中的時候就有人問過我。

    因為本人是比較喜歡看《三國演義》的,那時候對這本書還算很瞭解。班上有個同學,基本上很少甚至不看課外書,一心撲在課本上,認真的學習。記得在學了諸葛亮的《出師表》後,其中有一句: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這個同學當時問我,為什麼只有郭攸之是雙名,其他人都是單字。

    在當時我說不清為什麼?好面子嘛,就故意說這個之和文言文裡面的虛詞一樣的,沒有意思,這個同學還真相信了。

    現在想想其實不是這樣的簡單。

    張書巖先生的研究《單雙名問題考察》中有這樣一張表:

    三國之前多使用單名的原因,最為普遍額說法是為了方便避諱,帝王一個字為名,普通人就只需要避諱一個字就可以了。

    《春秋公羊傳註疏》中有對這種現象的解釋:

    二名非禮也。為其難諱也。一字為名,令難言而易諱,所以長臣子之敬,不逼下也。

    另外一方面也有說是在西漢末年,王莽篡漢為新朝之後,下的一道命令有關:

    時莽奏令中國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風單于,宜上書慕化,為一名,漢必加厚賞。--《資治通鑑》

    但也有人考究並非如此,宋代王楙在其著作《野客叢書》中就其看法:

    漢家恢復大業,凡蠹偽之政一切掃除而更張之,不應獨於人名尚仍莽舊。然後漢率多單名者,殆承襲而然,恐非為莽也。

    後文王楙又記載了多個雙名字的人,認為後世人認為三國以前都為單名主要是“不至如尋常之多”。

    也就是說,雙名有但不多。

    那麼為什麼會在三國之後,單名減少了呢?

    筆者曾在拙作《從李白給子女取名說起,淺談中國曆代姓名風格三大階段變遷簡史》中大概的提到了三國之後單名減少的原因。

    我認為一方面是在西晉後期爆發“八王之亂”引發,北方多個民族南下中原,而這些匈奴鮮卑等族之人的名字,大多為三字甚至三字以上,如東漢末年匈奴單于欒提呼廚泉,欒提於夫羅,魏晉時期鮮卑首領拓跋沙漠汗等。

    在這之後,中原文化受到北方遊牧民族文化的衝擊,一度出現被匈奴化的漢人、鮮卑化的漢人等。如隋文帝,有胡名為普六茹那羅延。

    明代文學家沈德符著作《萬曆野獲編》中就有此類記載:

    自魏晉後,漸不復然。至五胡到中原,胡名遂有三四字者。

    也因此,隋文帝在統一魏晉以來的亂世後,因中原胡化程度較大,就頒佈了相關的恢復措施“諸改姓者,悉宜復舊”。

    但三百年的影響以及很深,自此之後取名多以三字為主。且唐宋以後,中原政權與北方政權的聯絡往來日漸頻繁,一定程度上有著文化上的互相影響。

    另外一方面,隨著魏晉以來,實行“九品中正制”,門閥士族開始形成,每一個大族之中,隨著人口的增長,為了區別哪些人是哪一代,衍生出了字輩這一現象。如南朝宋劉裕的兒子們“劉義符、劉義隆、劉義康”等。

    宋朝之後,宗族文化的加深,使得在字輩文化上更加的規範化,形成祖輩定下字輩的現象。

    明代朱元璋為其二十多個兒子都定下了二十個字輩,其中太子朱標一脈為:

    允文遵祖訓 欽武大君勝 順道宜逢吉 師良善用晟。--《大明會典》

    總而言之,我認為三國以前多為單名還是普遍的說法是為避諱的考慮,而之後單名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五胡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解決貧富差距、城鄉二元發展不平衡,是需要動錢還是需要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