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墨子小遊戲

    “貞觀”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統治時期的年號,自貞觀元年(627年)正月至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十二月共計23年。

    唐太宗勵精圖治開疆拓土,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明君。他繼承唐高祖李淵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在位期間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當時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治世,同時為後來的開元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並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唐太宗統治期間爆發了唐與突厥的戰爭、唐滅薛延陀之戰、唐太宗對西域諸國的戰爭、唐擊吐谷渾之戰、唐太宗征討高句麗等對外戰爭。

    貞觀二十三年六月唐高宗即位沿用。李世民的英明執政也叫貞觀之治。經過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那麼貞觀盛世”究竟好到什麼程度呢?

    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首先:當時的農業得到了空前地發展,物產豐富。根據史書記載:貞觀六七年,風調雨順,連續豐收。人們走到山東這些地方,都可以不用自帶糧食,在路上就能買到。這是以再往的朝代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現象。進了山東的村子,村民遇到過往的客人,都會很豐盛的招待他們,有時候還會贈送客人一些糧食。到了貞觀八年九年,還有十三年到十六年,這個農業又是連續豐收。所以我們可以想見,當時糧食豐收,物產豐富的局面。

    其次:貞觀時期的社會秩序,好得令人難以置信。在貞觀四年,也就是公元630年的時候,全國被判處死刑的人數有多少呢?只有29人。到了貞觀六年的時候,也就是632年,判處死刑的人數雖然增加到290人,但是在這一年的年末,唐太宗下令:准許他們回家去辦理後事,第二年的秋天再回來就死。我們知道古人都是在秋天行刑。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也是按照自然節律來辦理政治。那麼結果呢,到第二年9月的時候,這290個被判處死刑的犯人,無一例外地全部回來受刑。那從這裡我們就知道了,即使是被判處死刑的犯人都沒有逃跑,可見這些人都有羞恥心,都知道自己做錯事應該接受處罰,他沒有怨言。從這裡我們就知道了,當時的貞觀盛世不僅僅是經濟繁榮,而且人心都非常的平和。老百姓心中沒有多少的怨氣,社會秩序也非常的好。

    再者就是貞觀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貪汙的時期。這可能也是唐太宗最值得稱道的政績。在太宗治理下的中國,因為皇帝率先垂範,厲行勤儉,所以官員一心為公,吏佐各守本分,濫用職權和貪汙瀆職的現象少之又少。可以說是降到了歷史上的最低點。這和唐太宗運用《群書治要》的理念,以身作則,重視道德教化,並且制定了一套合情、合理、合法的政治制度密不可分。那麼這些成就的取得也說明,運用聖賢之道治國,不僅有效,易從,而且快速。

    能被稱為盛世的時間跨度都是比較長的,社會穩定,沒有戰爭。人口戶口達到時代的頂峰,社會發展達到全盛時期。

    而貞觀之治時間比較短,而且是很快完成的(歷史記載貞觀四年,全國的罪犯就幾十個人,另外這一時期畢竟是剛剛經歷隋末戰亂,社會還在恢復階段,所以只能說為後來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不能稱之為盛世,只能說是“貞觀之治”)

  • 2 # 世界全史羅銳

    貞觀之治可以說是歷史上一次非常有名的盛世了,唐朝初期李世民創立的一個盛世時代,成了後世無數人非常向往的一個時期。不過,所謂的盛世到底是什麼樣子,卻從來沒有人見到過,而關於貞觀之治,卻有不少人認為這是一次假的盛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說貞觀之治是虛假的盛世,唐朝當時的國力情況究竟是怎樣呢?

    1.貞觀之治簡介

    貞觀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間出現的清明政治,經濟復甦,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

    唐太宗繼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並大力平定外患,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最終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2.為什麼說貞觀之治是假的

    “貞觀之治”,是令華人永世懷想的一個偉大時代。

    在這個時代裡,人民安居樂業,歌舞昇平,皇帝溫良慈善,百官恪盡職守,米缸裡裝的是吃不完的小米,田地裡生長著綠油油的蔬菜……總之,這樣一個近乎於傳說中的美好時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創造出來的所以他在中國皇帝排行榜上,理直氣壯地佔據了首位。但這一切,卻只不過是一個騙局。

    隋文帝初登基時全華人口400萬戶,隋煬帝登基時已達890萬戶,以一戶6口計,全華人口不下5000萬,這個數字大約直到唐玄宗時才達到。隋開皇九年已墾田地1944萬頃,大業中期已墾田地5585萬頃。但唐天寶十四年才墾田地1430萬頃。隋煬帝登基時就有890萬戶,而唐太宗直到駕崩才有380萬戶,國力差距可以想見。

    隋朝時政府在各地都修建了許多糧倉,其中著名的有興洛倉、回洛倉、常平倉、黎陽倉、廣通倉等。儲存糧食皆在百萬石以上。貞觀十一年,監察御史馬周對唐太宗李世民說:“隋家儲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隋朝已滅亡了20年,隋文帝已經死了33年,可那時的糧食布帛還未用完。1969年在洛陽發現了一座隋朝糧倉——含嘉倉遺址。面積達45萬多平方米,內探出259個糧窖。其中有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炭化的穀子50萬斤。由此可見隋朝的富裕與強盛。

    縱觀歷史,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首先,隋唐更替,其間的戰爭使人口減少約2000萬以上,戰爭結束,人少地多,人心思安,這是“貞觀之治”產生的最重要原因;其次,隋開創了大運河以及科舉,大運河的勞民導致隋滅亡,但這些卻促成了“貞觀之治”的產生。開創大運河,利在當時,功在千秋。

    所以從理論上來說,縱然是真的有什麼“貞觀之治”,那也是隋朝的功勞。

    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時候,忽然有一天,李治心血來潮,問戶部尚書高履行:去年全國增加了多少人口?

    高履行回答說:去年的人口增長,同往年一樣,還是15萬戶。

    李治又問:那咱們國家,現在有多少人口呢?

    高履行道:380萬戶。

    李治掐指一算:嗯,現在有380萬戶,貞觀之治一共是23年,每年人口增長15萬戶,23年的增長人口數目就是360萬戶……不對啊。難道貞觀之治剛剛開始的時候,人口總數不過是20萬戶?

    高履行道:反正也差不了多少。

    李治有點醒過神來了:大隋開皇年間,有多少人口啊?

    高履行回答:當時的戶口總數,是870萬戶。

    李治大驚:你是說隋唐改朝換代時,把全華人口幾乎殺光了嗎?李治尋思了半天,又問道:那隋開皇時,生產的糧食有多少?

    高履行道:當時的糧食,足夠870萬戶吃50年。

    李治大驚:當時有這麼高的生產力嗎……我明白了,貞觀之治,就是帶著不足十分之一的人口,狂吃人家足夠50年吃的糧食……

    關於這段對話,在《資治通鑑》中寫得明明白白,即使我們把這段話打上八成的折扣,也能得出這樣的結論:隋唐之戰,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是恐怖到了極點——天底下的老百姓,幾乎要被趕盡殺絕了,餘下來的人口,尚不足大隋開皇年間的十分之一。而大隋時代抓革命,促生產,生產出來的足夠全天下人食用50年之久的糧食,就構成了李世民貞觀之治的經濟基礎。

    退一萬步說,就算是大唐貞觀年間的人口並沒有少到如此恐怖的程度,那也不可能達到隋開皇年間的50%,而這就意味著,隋帝國時代已經為他們準備了足足100年的糧食。

    總而言之,史家透過這段記載,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秘密:“貞觀之治”與李世民沒太大關係,任何人,哪怕是讓隋煬帝再回來,也同樣會在如此稀少的人口基礎之上,坐享“之治”的社會福利。

    3.唐朝和隋朝哪個更富裕

    長久以來,“貞觀之治”深入人心,人們都認為那是個富強的、國力鼎盛的時代。相比之下,隋煬帝的統治在人們的心目中總是與“開鑿大運河”、“征伐高麗”、“江南巡幸”、“民不聊生”、“農民起義”相聯絡在一起。因此長久以來,人們將隋煬帝描述為昏君暴君,鮮為人知的是隋煬帝的亡國是“極盛而衰”,並非常見的“積重難返”,他統治時期的富強程度是唐太宗統治時望塵莫及的。當時還是晉王的楊廣率軍滅了南陳,隋朝進入了國家統一、社會安定、周邊局勢穩定的新時期。到了大業五年,即公元609年,隋朝倉廩豐實,後人稱讚說“隋氏之盛,極於此矣”。隋煬帝大業十多年間的富強程度,唐朝竟要花費了一百年的時間,歷經了太宗、高宗、武則天等,直到唐玄宗開元年間才能夠重新超越。

    相比起隋朝大業年間,唐太宗的貞觀時期似乎遠非一個“黃金時代”。隋煬帝時期的富強令唐太宗豔羨不已,以至於大業年間的各項經濟指標成了他心目中的“標尺”。史料中記載太宗多次向臣下詢問:本朝比起大業年間如何?魏徵等大臣也常常誠實地回答他“度長計大,曾何等級?”這意思就是說簡直不成比例。隋煬帝大業年間的富強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隋煬帝為國家積攢了大量的財富,所以他才不遺餘力開鑿大運河,一時引起千夫所指。但他開鑿的大運河澤被後世,沿用至今;他召開的外國酋長大會氣勢恢宏;他對突厥的威懾、對吐谷渾的進攻彰顯了隋的國威,一切看起來是那樣符合人們心目中一個偉大帝國的形象。當他對高麗發動進攻的時候,百萬大軍從洛陽出發,四十天方走出洛陽城,旌旗綿亙千里,隋王朝的富強可謂前無古人。可是月盈則蝕,盛極而衰,當兩百多萬民夫夜以繼日在皮鞭催促下為前線運糧之時,當山東民夫站在齊腰深的海水裡為軍隊製造戰艦以致下身潰爛生蛆之時,這種富強就勢必如過眼煙雲隨風而去。

    當然,唐太宗自有自己的價值觀念,他的成功就在於他透過一系列舉措使得人民群眾相信他與他們有共同的價值觀,使人民相信未來是充滿希望的。他的納諫,他的氣度,他對人才的愛護,對司法的審慎,無疑都是他的價值觀念的體現。唐太宗時期,國力並不十分強盛,老百姓的負擔也不少,但是,唐太宗能夠做到公平對待治下的每一個老百姓,讓每一個老百姓都享受貞觀盛世帶來的利益。這就是當時百姓稱讚“貞觀之治”的原因,也是被千載傳頌的根由。

  • 3 # 秋水長天H

    “貞觀之治“被稱為歷史上著名的“盛世"。《新唐書.食貨志》記載:"至四年(即貞觀四年,630年),米鬥四五線,外戶不閉者數月,馬牛被野,人行數千裡不齎糧。"也就是說,貞觀四年,社會生產力已得到了很大恢復,社會治安有明顯改觀,商業狀況也得到了最根本的扭轉。但長期以來,人們對貞觀之治也存有一些異議,那麼,它能不能算"盛世"呢?我的不妨客觀地分析一下。

    貞觀之治:吸取隋亡經驗教訓的產物

    我們知道,隋唐處於同一時代,隋文帝開國之初,"統一環宇,甲兵強銳,三十餘年,風行萬里,威動殊俗。"但到隋煬帝時,則"恃富強,不虞後患,驅天下以從欲,聚萬物而自奉,採域中之子女,求遠方之奇異……民不堪命,率土分崩,遂以四海之尊,殞於匹夫之手,子孫殄絕,為天下笑。”隋煬帝的殘暴統治,把人民推向死亡的邊緣,隋建國僅僅37年就在人民的反抗浪潮中“一朝而亡"了。鑑於亡隋之戒,唐太宗汲取經驗教訓,實行開明的統治政策,因而形成了“貞觀之治"。

    其實,在封建社會里,每個王朝的君主,尤其是開國君主,都希望自己的天下長治久安,繼子蔭孫,傳之萬世。秦始皇、漢高祖是如此,魏武帝、隋文帝也是如此,唐太宗更不例外。在他們創業開國之初,都有過一段政績,即所謂“治世",或美其名曰"盛世",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作為一個“治世"是完全可信的。

    貞觀之治:政治上比較清明。經濟上成色略顯不足

    唐太宗深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常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而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胞而身斃,君富而國亡"。這個比喻反映出唐太宗的民本思想,所以貞觀之初,面對經濟凋敞,一片殘破景況,唐太宗能實行一系列輕徭薄賦、藏富於民的政策,極大的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緩和了社會矛盾。應該講,唐太宗的"民本思想“還是超越時代的,"貞觀之治"也是封建社會君臣、君民關係處理得最好的時期。

    但貞觀之治,在經濟上的成色略顯不足。根據當時國際友人、高昌國王麴文泰的評價,他一直認為初唐時的國力,根本比不上前朝。他曾對自己的國民公開說過這樣的話:"往吾入朝,見秦、隴之北,城邑蕭條,非復有隋之比也。”麴於文泰在貞觀四年十二月入朝,這正是史臣最為稱讚的一年。他沿途所見,確是"城邑蕭條“,完全不同於《新唐書》的說法。

    其實,終李世民一生,大唐帝國不僅在經濟上無法與前朝匹比,在人口上也不及前朝甚遠。李世民故去三年之後,有一次,他兒子高宗李治問戶部尚書高履行道:"去年戶口增加了多少?"高履行答道:"去年共增加了15萬戶。"李治順便又問起隋朝及現在的人戶情況,高履行答道:“隋在開皇年間全國有870種萬戶,現在全國有380萬戶。"從人口恢復的情況來看,貞觀之治在經濟上的成色並不顯著。

    貞觀之治:後期不如前期

    封建統治者,即使是較開明的統治者無不具有兩重性,唐太宗也不例外。當他吸取前代衰亡的教訓時,則對人民採取緩和階級矛盾、讓步的一面,當他取得成就時,就開始產生奴役剝削勞動人民的一面。

    唐太宗也是"莫能善其終"者,所以,負有盛名的“貞觀之治“,後期則大大不如前期。他勵精圖治取得了成績,國家日趨富強,邊患解除,還被遠夷尊為“天可汗",這就有了資本而逐漸驕傲起來。

    貞觀之初是“理天下,為百姓”,後來唐太宗開始放縱驕奢,大造宮室,還大發謬論說:“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搞得老百姓“春秋冬夏略無休日"。尤其是唐太宗晚年大動干戈,侵入高麗,幾乎走隋煬帝的老路,使人民“士馬疲於甲胃,舟車倦於轉輸”。

    綜合所述,“貞觀之治"的確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我們知道,整個古代的封建王朝總是不停地伴隨著內憂和外患,"貞觀之治“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一段難得的"治世",至於算不算"盛世","盛世”的標準又是怎樣的,我想讀者朋友心中自有評判。

  • 4 # 海學390

    現在社會發展的標準是GDP,古代可沒有這樣的經濟指標。所謂盛世只是社會生產力和人口的恢復。因為盛世往往發生在亂世之後,遇到一個英明的皇帝,幾個賢能的大臣,百姓得到暫時的安居樂業,甚至外族不敢來侵擾。

    貞觀之治也是如此。有一個賢明的君主,和一幫賢能的大臣。生產力從隋末恢復了過來,百姓人口增加。對外戰爭取得勝利。

    但真實的貞觀之治遠沒有現代人想象中的美好。

    隋文帝時全華人口400萬戶,隋煬帝時已達890萬戶,以一戶6口計,全華人口不下5000萬,直到唐玄宗時才趕上隋末的水平。

    隋開皇九年已墾田地1944萬頃,大業中期已墾田地5585萬頃。但唐天寶十四年才墾田地1430萬頃。隋煬帝登基時就有890萬戶,而唐太宗直到駕崩才有380萬戶,國力差距可以想見。

    隋朝時在各地修建了許多糧倉,儲存糧食皆在百萬石以上。貞觀十一年,監察御史馬周對唐太宗李世民說:“隋家儲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隋朝已滅亡了20年,隋文帝已經死了33年,可那時的糧食布帛還未用完。

    史學家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秘密:“貞觀之治”與李世民沒太大關係,無論那個皇帝都會在如此稀少的人口基礎之上,坐享盛世。

  • 5 # 歷史的煙味兒

    玄武門之變兩個月後,李淵禪讓皇位於李世民。公元626年9月4日李世民登基,次年改元貞觀,在《易大傳》中有“天地之道,貞觀者也”之語。由此,唐太宗李世民開啟了被後人爭相讚頌的“貞觀之治”。

    但是,從嚴格意義上講,“貞觀之治”頂多只能被稱為“治世”而不能被稱為“盛世”。

    史書上的溢美之詞

    “商旅野次,五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又頻致豐稔,米鬥三四錢,行旅自京師至於嶺表,自山東至於滄海,皆不齎糧,取給於路”這是玄宗時期的史學家吳兢所寫的《貞觀政要》中的話,這本書“義在懲勸”“志在匡君”,為君主樹立榜樣,也真是因為這樣的目的,《貞觀政要》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誇大了貞觀時期社會的繁盛景象。

    《貞觀政要》其實是呈給唐玄宗的,但並沒有受到玄宗重視,但是在中後期尤其是安史之亂後,卻受到很大的重視,並對其中描繪的“盛況”羨慕不已,稱“貞觀”時期“太宗文武皇帝之政化,自曠古而來,未有如此之盛者”,這其中的緣由也不必多說。

    由此,隨著《貞觀政要》得到歷代皇帝的吹捧,《貞觀政要》中對於“貞觀”時期的描述逐漸深入人心,上述記載便成了對“貞觀之治”的最佳描寫。

    吳兢《貞觀政要》

    “貞觀之治”盛世下的真相

    我想,盛世的最重要標準應該是經濟的發展狀況以及百姓生活相對提高。那麼,我們首先就從史書中關於這一時期相關描寫來看看“貞觀”時期是否真的是盛世。

    “貞觀元年,關中飢,米鬥直絹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

    “見秦、隴之北,城邑蕭條,非復有隋之比。”

    “供官徭役,道路相繼,兄去弟還,首尾不絕,遠著來往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無休時。”

    “力役兼總,東有遼海之軍,西有昆丘之役,士馬疲於甲冑,舟車倦於傳輸。”

    “即日徭役,不下隋時。懷、洛以東凋殘,人不堪命。”

    李世民

    貞觀初年,接連發生饑荒、蝗災、水災,而且大水的範圍十分廣泛,使得黃河地區很多州縣“田疇廢業”,這樣一種狀況是和《貞觀政要》中的記載完全不同的。不僅如此,在貞觀十四年高昌王麴文泰來唐訪問,看到秦隴一帶城邑蕭條,作為身處西北的高昌王,言當時的秦隴地區蕭條,可想而知,至少不會十分繁榮。

    而於此同時,對徭役的徵發似乎也未曾放鬆,不管是戰時還是戰後。第四條便是唐太宗在滅了東突厥後的徭役情況,與之前的“關中、河外,盡置軍團,富室強丁,並從戎旅…戶口單弱,一人就役,舉家便費”相比似乎並未輕鬆多少。

    這些狀況並非少數,在史書之中具有大量類似的描寫,就不便依依列舉,尤其是對自然災害的描寫在某種程度上相對於其他的記載更具客觀性。僅僅從天災人禍看來,貞觀也遠遠無法達到《貞觀政要》的水準。況且當時的人口大概只有三百多萬戶,相比於隋朝的九百多萬戶人口實在是相差太多,隋朝人口的數量知道玄宗天寶年間才得以超越,可想而知,貞觀年間,其經濟發展與人民的生活狀況頂多算是在恢復階段,而且仍然貧窮,根本無法達到盛世的標準。

    唐代人口數量

    “貞觀”時期可以被稱為治世

    “貞觀”年間我們無法將其稱為盛世,但或許可以將其稱為治世。

    為何貞觀時期可以被稱為“治世”呢?

    儘管“貞觀”時期的經濟確實不很發展,但是在太宗時期,文治武功也有所發展,這裡僅從政治方面和軍事方面來談。

    (一)政治方面

    1、任用人才。唐太宗注意對人才的選用。儘管當時的政治依舊受到關隴集團勢力的影響,但是唐太宗麾下的人才卻是來自各個集團和階層。

    李世民任用廣泛

    唐代三省六部制

    3、善於納諫。我們都熟知李世民與魏徵的故事,驚歎於李世民與魏徵之間那種良好的君臣關係。但事實上,正如趙翼在《廿二史札記》所言《貞觀中直諫者不止魏徵》,唐代貞觀年間大臣進諫的現象很是普遍。

    趙翼《廿二史札記》

    (二)軍事方面

    軍事方面我著重講一下唐太宗滅東突厥的事情。

    突厥一直是隋唐時期中國的主要威脅之一。李淵在太原起兵之時,派遣劉文靜向東突厥上表稱臣。

    公元629年11月,東突厥將軍雅爾金和阿史那杜爾率軍襲擾河西,雖然此次東突厥無功而返,但卻為李世民反擊東突厥找到了藉口。隨後在戰爭中,蘇定方攻下了突厥頡利可汗的牙帳,頡利可汗西逃。唐朝在此次戰役中俘虜東突厥十餘萬男女。不久,頡利可汗在前往吐谷渾的路上被擒,東突厥被滅,李世民被西域各國尊稱為“天可汗”。

    唐太宗在位期間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等。唐太宗的武功確實令人佩服。唐太宗一系列的軍事活動無疑為開元盛世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如果說“貞觀之治”不是盛世,那麼開元盛世多少也與太宗有點關係。

    唐滅東突厥之戰

    總結

    “貞觀時期”的確不是盛世,但也可稱為“治世”,唐太宗在位時期剛剛歷經隋末大亂,這一客觀情況無疑為其打造盛世產生了不利影響。不過,唐太宗在其彌留之際,對高宗說“如吾,不足法也”。不管如何,太宗給後世君王留下了一個可以效法的形象,不管是否真實。

  • 6 # 司馬公說歷史

    嚴格的說貞觀時期也不能算成是盛世的,因為那個時代也有吃不飽、穿不暖、四處漂泊的黎民百姓。盛世都是官方的說法,用來粉飾太平的。

  • 7 # 右都御史

    唐太宗統治時期在用人方面:善於用人、虛心納諫。唐太宗任用著名的諫臣魏徵。

    魏徵去世後,唐太宗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今魏徵俎逝,朕失一鏡矣。”在經濟方面:重視農業生產,多次頒佈減免賦役的召令。在政治方面:沿襲和完善了隋代創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三省六部制不僅提高了行政效率還改善並加強了中央集權。

    科舉制是一種相對公平的選拔人才的制度,為讀書人提供了一條參與國家管理的道路,也為社會發展培養了人才。

    唐太宗統治時期上述措施的施行使經濟發展、政治清明、社會安定,史稱“貞觀之治”。

  • 8 # 漂泊遠方的刺蝟

    唐太宗繼承唐高祖李淵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並大力平定外患,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最終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故史稱“貞觀之治”。

  • 9 # 唯微與危

    那要看評判的標準是什麼?從一時一地來看,貞觀之治當然是甚事,大唐盛世是歷史上公認的。但是從歷史長久來看,李世民的民族政策,因為不重視華夷之辨,導致藩鎮割據尾大不掉。最終釀成了安史之亂和唐朝的滅亡。

  • 10 # 流鹿晗星

    之所以說是貞觀之治,是因為貞觀年間是對中國殘破社會的修補,也就是說,中國的生產力以及經濟文化在當時那個年代的條件可以發展的更多, 潛力並沒有完全發掘,只能說是社會的初步安定,而盛世則是當時條件下生產力以及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發展的頂峰,所以只能說是貞觀之治,因為他還有很大的躍f空間,只是一種鋪墊,為後世繁榮打下基礎。以上則是我個人意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金價格不斷創新高,美債價格卻止步不前,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