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哥上樹
-
2 # 金兆鑫
圍繞著日本刀和盔甲之間的矛盾之爭一直沒有停歇。有一種非常普遍的說法是“日本刀沒辦法破甲”,我們乍一看確實是這個道理,大部分人認知中的日本刀就是細細長長的彎刀,劈砍到大鎧、具足上無異於撓癢癢。這一看法中的誤讀是非常嚴重的,接下來我們就來逐步分析一下日本刀與盔甲之間的數百年較量。
日式鎧甲並不是像歐式板甲那樣用整塊鐵板打製成型,而是用一條條鐵片連結堆疊而成,為了保證穿戴者的行動方便,日式盔甲並不是全身覆蓋鐵片,以頭部、咽喉、肩膀、胸、腰、胯、手臂外側、小腿為主要防護區域,使得脖頸、手臂內側、腋下、腰部連線處的縫隙、大腿內側等部分沒有被鐵甲覆蓋。從現存的各個古流劍術的技法中我們也能看到,特別是那些著甲劍術的流派,攻擊的主要部位就是這些沒有盔甲的部分,而並不是硬碰硬去劈砍盔甲。
也正因為此,日本刀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鋒利,只要有能切入人體的空隙存在就能造成極大的傷害。
當然,古代的日本武士也考慮過如何切實地打破盔甲防護,既不影響現有的武器配置又能便於攜帶,在多種嘗試之後他們把目光放在了短刀上。短刀一般是武士用來近身格鬥使用,或者是突發情況用來自衛的武器,因其尺寸短小便於攜帶,即使穿著盔甲插在腰間也不會影響活動。常見的短刀一般比較薄,元重先重都不大。但為了穿刺鐵甲,元重較大,整體形制類似於錐形的鎧通誕生了,除了平造鎧通之外,也有鵜首造、冠落造的樣式。當武士在近身戰鬥時,如果將對手成功壓制住便可以使用鎧通刺穿對方的盔甲,造成致命傷。
總而言之,“日本刀能否破甲”這一問題是要分開來看的,因為日本刀其實是一個大類並不能籠統地去概述,像太刀、打刀以及脅差確實不能斬破盔甲,就算是“兜割”這一試斬專案也只是在靜態情況下的試斬,實戰中也並不需要用刀刃去跟盔甲硬碰硬;而鎧通這種專為破甲而生的武器自然是起到了功效。
-
3 # 一丁一
《智取威虎山》中許旅長兩件心愛的寶貝,‘’捲毛青棕馬,日本指揮刀‘’。
日本刀,削鐵如泥,殺人利器,名刀之一。
日本刀(にほんとう),對日本傳統刀的統稱,其全稱為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依據形狀、尺寸可分為太刀、打刀、脅差(脅指)、短刀等,其中日本人所稱呼的刀,特指打刀這一形制的刀類。
日本刀與大馬士革刀,尼泊爾軍刀—廓爾喀軍刀還俗稱狗腿刀,名刀三甲
(個人認為)。
這些刀破甲能力都不怎麼樣。
日本武士配備的刀不是為了破甲的,多是防身,身份地位的象徵。
少數力大無窮的大力士拿刀砍穿鎧甲的敵人有可能還行。
古代戰場上的傷亡弓箭造成的佔到大多數,其次長槍,刀造成的據說10%不到。
土耳其金賈爾破甲匕首(我認為他是一種刀)。
這種匕首為破甲利器,早期它常被王室所使用。刀長近30釐米,雙刃,刀身和刀柄均為鋼製,一體鑄成,其上銀掐絲花卉圖案,刀鞘也是鋼製,裝飾圖案與刀身、刀柄配套。這種匕首有尖銳的刀尖,能穿破鎧甲,據說扔出去都能穿破鎧甲(像影視劇甩飛標)
阿富汗喬奧拉破甲刀。這種刀是20世紀阿富汗一種很厲害的破甲刀,名為“CHOORA”,中文音譯“喬奧拉”。裝飾華麗,當時為貴族或軍官所用。刀身和刀柄一體鑄成,為烏茲鋼所制,刀身厚度達6毫米,呈細三角形,破甲能力相當強,能穿破幾層鎧甲。
這些刀除啦日本刀在影視劇常見,其他都沒摸過,只是結合網上,書上一些知識的個人看法。
-
4 # obayang159
什麼刀都不適合砍鐵甲。
切割和劈砍,使用的主要都是刀刃部分,簡單來說,就是越鋒利的刀,刀刃就越脆,越容易破損。
這牽涉到刀具和鐵甲的材質,刀具含碳量,硬度等等。
簡單來說,日本刀對付皮甲或無甲的目標,效果不錯。
要對付鐵甲的話,錘、斧等重兵器比較好。
回覆列表
本人研究過一段時間的日本刀,感覺日本刀跟日本人的民族性很相符,那就是,每一件小東西都能做到極致。日本刀往往是經過精心製作,打造過程極為繁雜,打出的刀也很精良,往往作為傳家寶世代相傳。
通常人們的認識裡有個誤區,以為武士就是拿著武士刀打仗,其實古代武士是以長槍為主要武器,武士刀並不是武士的主戰兵器,只是武士身份的象徵和備用兵器。 而且武士刀的使用和保養都有一整套非常繁雜的程式,這在中國人看來也是很夠嗆的。
武士刀之所以被神話,是因為它輕便靈活,且鋒利異常,對無裝甲目標的殺傷力很強,今天人們都不穿盔甲,以今天的眼光來衡量,顯然武士刀是械鬥中的神器,但是回到古代戰場,面對身著重甲的敵軍士兵,刀身單薄武士刀根本砍不動,自己能不斷就謝天謝地了。 黑澤明的《亂》裡面就有這樣一個片段,秀虎拔出太刀砍向敵軍,結果砍在鎧甲上,刀斷了。耍過日本刀的人應該都知道,如果一刀砍下去砍得不正的話,刀很容易彎,這也是因為其刀身過於單薄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