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河裡有魚jim

    豬丹毒是豬丹毒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其主要特徵為高熱、急性敗血症、面板疹塊(亞急性)、慢性疣狀心內膜炎及面板壞死與多發性非化膿性關節炎(慢性)。目前集約化養豬場比較少見,但仍未完全控制。本病呈世界性分佈。 豬丹毒-病豬的頸部背部面板大面積瘀血。 豬丹毒病原豬丹毒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菌,具有明顯的形成長絲的傾向。本菌為平直或微彎纖細小桿菌,大小為0.2~0.4微米×0.8~2.5微米。在病料內的細菌,單在、成對或成叢排列,在白細胞內一般成叢存在,在陳舊的肉湯培養物內和慢性病豬的內心膜疣狀物中,多呈長絲狀,有時很細。

    本菌對鹽醃、火燻、乾燥、腐敗和日光等自然環境的抵抗力較強。在病死豬的肝、脾內4℃159天,毒力仍然強大。露天放置27天的病死豬肝臟,深埋1.5米231天的病豬屍體,12.5%食鹽處理並冷藏於4℃148天的豬肉中,都可以分離到豬丹毒桿菌。在一般消毒藥,如2%福爾馬林、l%漂白粉、1%氫氧化鈉或5%碳酸中很快死亡。對熱的抵抗力較弱,肉湯培養物於50℃經12~20分鐘,70℃5分鐘即可殺死。本菌的耐酸性較強,豬胃內的酸度不能殺死它,因此可經胃而進入腸道。

    豬丹毒流行病學 本病主要發生於架子豬,其他家畜和禽類包括也有病例報告。人也可以感染本病,稱為類丹毒。病豬和帶菌豬是本病的傳染源。約35%~50%健康豬的扁桃體和其他淋巴組織中存在此菌。病豬、帶菌豬以及其他帶菌動物(分泌物、排洩物)排出菌體汙染飼料、飲水、土壤、用具和場舍等,經消化道傳染給易感豬。本病也可以透過損傷面板及蚊、蠅、蝨、蟬等吸血昆蟲傳播。屠宰場、加工場的廢料、廢水,食堂的殘羹,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如魚粉、肉粉等)餵豬常常引起發病。豬丹毒一年四季都有發生,有些地方以炎熱多雨季節流行得最盛。本病常為散發性或地方流行性傳染,有時也發生暴發性流行。

    豬丹毒臨床症狀 一般將豬丹毒分為急性敗血型、亞急性疹塊型和慢性型。急性敗血型:此型最為常見,以突然暴發、急性經過和高的病死率為特徵。在流行初期有一頭或數頭豬不表現任何症狀而突然死亡,其他豬相繼發病。病豬體溫達到42~43℃,稽留不退,體弱,不願走動,躺臥地上,不食,有時嘔吐。結膜充血,眼睛清亮。糞便乾硬呈慄狀,附有粘液。小豬後期有的發生下痢。嚴重的呼吸增快,粘膜發紺。部分病豬皮膚髮生潮紅繼而發紫,以耳、頸、背等部較為多見。病程短促,可以突然死亡。有些病豬經3~4天體溫降至正常以下而死。病死率80%左右,不死者轉為疹塊型或慢性型。

    哺乳仔豬和剛斷乳的小豬發生豬丹毒時,一般突然發病,表現神經症狀,抽搐,倒地而死,病程多不超過1天。亞急性疹塊型:此型症狀比急性型較輕,其特徵是面板表面出現疹塊,俗稱“打火印”。病初精神不振,食慾下降,口渴,便秘。體溫升高至41℃以上。通常於發病後2~3天后在胸、腹、背、肩、四肢等部的皮膚髮生疹塊,呈方塊形、菱形或圓形,稍突起於面板表面,大小約一至數釐米,從幾個到幾十個不等。初期疹塊充血,指壓褪色;後期淤血,紫藍色,壓之不褪。疹塊發生後,體溫開始下降,病勢減輕,經數日以至旬餘,病豬自行康復。

    慢性型:一般由敗血型或疹塊型或隱性感染轉變而來,也有原發性。常見的有慢性關節炎、慢性心內膜炎和面板壞死等幾種。慢性關節炎主要表現為四肢關節(腕、跗關節較膝、髖關節最為常見)的炎性腫脹,病腿僵硬、疼痛。以後急性症狀消失,而以關節變形為主,呈現一肢或兩肢的破行或臥地不起。病豬食慾正常,但生長緩慢,體質虛弱,消瘦。病程數週或數月。慢性心內膜炎主要表現消瘦,貧血,全身衰弱,喜臥,厭走動,強使行走,則舉止緩慢,全身搖晃。聽診心臟有雜音,心跳加速、亢進,心律不齊,呼吸急促。此種病豬不能治癒,通常由於心臟麻痺突然倒地死亡。慢性型的豬丹毒有時形成面板壞死。常發生於背、肩、耳、蹄和尾等部。區域性面板腫脹、隆起、壞死、色黑、乾硬、似皮革。逐漸與其下層新生組織分離,猶如一層甲殼。壞死區有時範圍很大,可以佔整個背部面板;有時可在部分耳殼、尾巴、末梢、各蹄殼發生壞死。約經2~3個月壞死面板脫落,遺留一片無毛、色淡的疤痕而愈。如有繼發感染,則病情複雜,病程延長。 豬丹毒病理變化 敗血型:主要以急性敗血症的全身變化和體表面板出現紅斑為特徵。鼻、唇、耳及腿內側等處面板和可視粘膜呈不同程度的紫紅色。全身淋巴結髮紅腫大,切面多汁,呈漿液性出血性炎症。肺充血、水腫。脾呈櫻桃紅色,充血、腫大,有“白髓周圍紅暈”現象。消化道有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胃底及幽門部尤其嚴重,粘膜發生瀰漫性出血。十二指腸及空腸前部發生出血性炎症。腎常發生急性出血性腎小球腎炎的變化,體積增大,呈瀰漫性暗紅色,縱切面皮質部有小紅點。疹塊型:以面板疹塊為特徵變化。疹塊與生前無明顯差異。

    慢性型關節炎:是一種多發性增生性關節炎,關節腫脹,有多量漿液性纖維素性滲出液,粘稠或帶紅色。後期滑膜絨毛增生肥厚。慢性心內膜炎:為潰瘍性或呈椰菜樣疣狀贅生性心內膜炎。一個或數個瓣膜發炎,多見於二尖瓣膜。它是由肉芽組織和纖維素性凝塊組成的。 豬丹毒診斷 根據本病主要侵害架子豬,多發生於夏季;急性敗血性病豬體溫42℃以上,死亡較突然;全身淋巴結腫脹,呈瀰漫性紫紅色;腎腫大,暗紅色;脾腫大,櫻桃紅色;疹塊型丹毒面板出現典型疹塊;慢性丹毒的面板大塊壞死、四肢強拘、關節腫脹、疼痛、跛行;心瓣膜處見有潰瘍性或花椰菜樣的贅生物,四肢關節的慢性炎症等特徵,一般可做出診斷。確診進行細菌檢查。 豬丹毒預防和治療技術 治療: 肌肉注射高熱混感康(10ml/支*10支/盒)每公斤體重0.1-0.2ml,重症每公斤0.2ml 預防: 加強飼養管理,飼料中新增“中益微酶”提高豬群的自然抗病能力。經常保持用具、場圈的清潔衛生,定期用消毒劑(10%石灰乳等)消毒。豬群中發現豬丹毒豬時,應立即隔離治療。

  • 2 # 羅坑戶外

    豬丹毒是由是由紅斑丹毒絲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其主要特徵為高熱、急性敗血症、面板疹塊(亞急性)、慢性疣狀心內膜炎及面板壞死與多發性非化膿性關節炎(慢性)。該菌總是存在於豬體內或者環境中,其可以透過唾液、糞便或尿液排出,且無法透過淨化將其清除出豬群。紅斑豬丹毒絲菌也存在於其他動物中,如羊、家禽、魚類和鳥類,病菌可在豬體外的輕質土中存活數週甚至長達6個月。受汙染的糞便也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尤其是在生長豬舍和育肥豬舍。由於仔豬可透過母豬的初乳獲得母源抗體的保護,該病在8-12周齡以下的仔豬群中相對不常見。

    一、臨床症狀

    一般豬丹毒分為急性敗血型、亞急性疹塊型和慢性型三種類型。

    1急性敗血性

    最常見。突然出現高熱,體溫可達 42℃以上,稽留不退,精神沉鬱,伏臥不起,不願走動,不食,糞乾硬附有粘液,皮膚髮生潮紅,繼而發紫。病程較短,常發生突然死亡,不死的轉為疹塊型和慢性型。

    2亞急性疹塊型

    病初體溫升高,食慾不振,1~2d後在頸、背、胸、四肢和臀部面板上出現扁平凸起的紫紅色疹塊,界限明顯,有的呈菱形、方形、圓形或不規則形,少則幾個,多者數十個。隨著疹塊的出現,病豬體溫有所下降,病情減輕,數天後疹塊變為灰白色,凸起部逐漸下陷,最後形成乾的痂皮而脫落,此型病豬如果及時治療一般都能治癒。

    3慢性型的豬丹毒

    多由急性或亞急性轉變而來。其主要特徵是病豬體溫時而正常時而升高,有的四肢關節腫大,跛行;有的發生心內膜炎;有的在耳、背及尾部發生侷限性壞死,形成皮革樣痂皮,很久都不會脫落。

    豬丹毒會引起母豬的繁殖障礙,症狀包括急性型或亞急性型暴發時導致妊娠母豬流產,子宮內胎兒死亡,隨後形成木乃伊胎,延遲發情,窩產仔數不均勻。感染豬丹毒的公豬會出現高熱,同時精子的生成會受影響達5~6周。隨之出現不育,表現為母豬返情、配種失敗。

    二、豬丹毒發病後的治療措施

    抗生素以β-內醯胺類藥物的治療效果最好如: 青黴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頭孢菌素類等。泰勒菌素、恩諾沙星等也敏感。

    1注射:青黴素鈉每千克體重 5~8萬 IU+ 雙黃連注射液(也可用黃芪多糖注射液或清開靈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1~0.2mL,肌肉注射,一日2~3次,連用 2~3d。

    2、混飼:10%阿莫西林粉劑2000g+林可壯觀黴素(按說明加倍)+轉移因子或板青顆粒(黃芪多糖)800g/噸飼料,連用7天(可根據發病情況調整用藥時間)

    三、豬丹毒的預防措施

    1定期接種疫苗

    一直以來,預防接種被公認為是防治豬丹毒最有效的辦法。豬丹毒傳統疫苗包括豬丹毒滅活菌苗(以2型菌種為主)和弱毒活菌苗(1型或2型菌種均可)。在中國,豬丹毒弱毒活菌苗使用的菌株主要是豬紅斑丹毒絲菌GC42 和G4T10弱毒株。

    仔 豬,50-60日齡免疫接種一次優丹虹,1頭份/次;母 豬:跟胎免疫,產後25-30天免疫一次優丹虹;或普免;1頭份/次。

    免疫注意事項,豬丹毒弱毒苗使用時,要保證至少在接種菌苗前的7d和接種菌苗後的7d內停止使用抗生素藥物,必須使用時,在停藥1周後須補做1次免疫。

    2嚴格的檢疫

    定期抽樣檢測豬群,對陽性豬隔離飼養,有條件的則淘汰淨化,不在發生豬丹毒的疫區引種。

    3提供乾淨衛生的飼料、欄舍定期清洗豬舍飼料的料槽,及時清理颳走發黴變質的飼料,如豬群長期攝入黃麴黴毒素汙染的飼料,易引起食物中毒、抵抗力下降、繁殖機能下降,增加各種疾病入侵豬群的風險。豬舍堅持每天清糞兩次,降低舍內的汙物和潮溼程度,潮溼的環境可促使各種病原菌加速繁殖。

    4加強消毒

    冬季堅持每2周使用15%-20%的石灰水,潑灑全場消毒,夏季每月一次,對於發生豬丹毒的棟,欄配比1:400過硫酸氫鉀複合物消毒液,使用噴槍帶豬噴霧消毒。

    5制定合理的無害化處理程式

    對該病,病死的患豬,應將其放入無害化處理池,並放人石灰消毒,對發生該病的病豬排出的糞便堆積發酵,注射後的針頭和廢物統一收集無害化處理,降低病原傳播的機率。

    6降低應激因素

    對運輸或大規模合欄轉群后的豬隻,每天兩次,每次在飼料內加入抗應激藥物,如多種維生素,豬群換料時應經過有序的過度,避免一次性換完飼餵的飼料型別,冬季和夏季防寒保暖,降低高溫和低溫對豬群的侵襲

  • 3 # 村民姓吳

    豬丹毒怎麼治療

    豬丹毒是由豬丹毒桿菌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病程多為急性敗血型或亞急性的疹塊型,轉為慢性的多發生關節炎、心內膜炎。主要侵害架子豬。

    一、流行病學:

    本病主要發生於豬,其它動物、人也可感染,稱為類丹毒,良性經過。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炎熱多雨季節多發。病豬、帶菌豬是本病的傳染源。主要經消化道,損傷面板,吸血昆蟲傳播。

    二、臨床症狀:潛伏期短的1天,長的7天。

    急性型:常見,精神不振、體溫42—43℃不退,以突然爆發,死亡高。不食、嘔吐,結膜充血,糞便乾硬,附有粘液,小豬後期下痢。耳、頸、背面板潮紅、發紫。臨死前腋下、股內、腹內有不規則鮮紅色斑塊,指壓退色後而融合一起。常於3—4天死亡。

    亞急性型(疹塊型):病較輕,1—2天在身體不同部位,尤其胸側、背部、頸部至全身出現界限明顯,圓形、四邊形,有熱感的疹塊,俗稱“打火印”,指壓退色。疹塊突出面板2—3毫米,大小約1至數釐米,從幾個到幾十個不等,乾枯後形成棕色痂皮。口渴、便秘、嘔吐、體溫高,也有不少病豬在發病過程中,症狀惡化而轉變為敗血型而死。病程約1—2周。

    慢性型:由急性型或亞急性型轉變而來,也有原發性,常見關節炎,關節腫大、變形、疼痛、跛行、僵直。潰瘍性或椰菜樣疣狀贅生性心內膜炎。心律不齊、呼吸困難、貧血。病程數週至數月。

    三、病理變化

    急性型豬丹毒腸粘膜發生炎性水腫,胃底、幽門部嚴重,小腸、十二指腸、迴腸粘膜上有小出血點,體表面板出現紅斑,淋巴結腫大、充血,脾腫大呈櫻桃紅色或紫紅色,質鬆軟,包膜緊張,邊緣純圓,切面外翻,脾小梁和濾胞的結構模糊。腎臟表面、切面可見針尖狀出血點,腫大。心包積水,心肌炎症變化,肝充血,紅棕色。肺充血腫大。

    疹塊型:以面板疹塊為特殊變化。

    慢性型:潰瘍性心內膜炎,增生,二尖瓣上有灰白色菜花贅生物,瓣膜變厚,肺充血,腎梗塞,關節腫大,變形。

    四、診斷

    可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症狀及屍體檢查進行綜合診斷,豬丹毒病應注意與其他疾病特別是與豬瘟、豬肺疫、豬流行性感冒、豬弓形蟲病、李氏桿菌病作區別診斷。

    必要時進行化驗室診斷,常用方法:採血直接塗片鏡檢、分離培養、動物試驗、全血平板凝集試驗等。

    五、防制

    1、加強飼養管理、農貿市場、屠宰廠、交通運輸檢疫工作,對購入新豬隔離觀察21天,對圈、用具定期消毒。發生疫情隔離治療、消毒。未發病豬用青黴素注射,每日二次,3—4天為止,加強免疫。

    2、預防免疫,種公、母豬每年春秋兩次進行豬丹毒氫氧化鋁甲醛苗免疫。育肥豬60日齡時進行一次豬丹毒氫氧化鋁甲醛苗或豬三聯苗免疫一次即可。

    3、治療

    對發病豬搶時間治療。

    ①青黴素每千克體重1萬單位靜注或四環素每千克體重5000—10000單位或康迪注射液0.1—0.2ml/千克體重,1日 2次。

    ②氨苄青黴素靜注或用鏈黴素或複方磺胺嘧啶鈉或潔黴素、泰樂菌素等治療。

  • 4 # 鄉野麗姐

    一、為什麼豬會得豬丹毒要怎麼治療:豬丹毒是由豬丹毒桿菌引起的-種急性高熱性傳染病,也是-種人畜共患傳染病。該病可分為急性型、亞急性型(疹塊型)和慢性型不同型別所表現的症狀不同,轉為慢性的多發生關節炎、心內膜炎、主要侵害架子豬。

    二、本病主要發生於豬:其它動物、人也可感染,稱為類丹毒,良性經過,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炎熱多雨季節多發。病豬、帶菌豬是本病的傳染源,主要經消化道,損傷面板,吸血昆蟲傳播,急性型豬丹毒腸粘膜發生炎性水腫,胃底、幽門部嚴重,小腸、十二指腸、迴腸粘膜上有小出血點,體表面板出現紅斑,淋巴結腫大、充血,脾腫大呈櫻桃紅色或紫紅色,質鬆軟,包膜緊張,邊緣純圓,切面外翻,脾小梁和濾胞的結構模糊,腎臟表面、切面可見針尖狀出血點,腫大心包積水,心肌炎症變化,肝充血,紅棕色肺充血腫大。急型常見,以突然爆發、急性經過和高死亡為特徵。病豬精神不振、高燒不退;不食、嘔吐;結膜充血;糞便乾硬,附有粘液。小豬後期下痢。耳、頸、背面板潮紅、發紫。臨死前腋下、股內、腹內有不規則鮮紅色斑塊,指壓褪色後而融合一起。常於3-4天內死亡。病死率80%左右,不死者轉為疹塊型或慢性型。

    三、怎麼預防和治療:加強飼養管理、農貿市場、屠宰廠、交通運輸檢疫工作,對購入新豬隔離觀察21天,對圈、用具定期消毒,發生疫情隔離治療、消毒、未發病豬用青黴素注射,每日二次,3—4天為止,加強免疫,青黴素每千克體重1萬單位靜注或四環素每千克體重5000—10000單位或康迪注射液0.1—0.2ml/千克體重,1日 2次當豬群中發生該病時,應及時進行隔離治療。病豬汙染的豬圈,用具等應徹底消毒,糞便、墊草應進行燒燬或堆積發酵處理。病豬屍體和解剖的內臟器官應深理或燒燬。對同群未發病豬隻用抗生素進行緊急預防性注射。連用3~5天,每天2次。停藥後立即進行-次全群大消毒,待藥效消失後再接種-次菌苗,對患慢性豬丹豬的病豬應儘早淘汰。

  • 5 # 行走在農村的展展

    大豬患豬丹毒原因

    ①圈舍航髒潮溼。

    ②飼料溼喂,尤其是如果使用了奶類副產品,會促進病原的繁殖。

    ④攝入糞便。

    ⑤豬隻轉移、混群造成應激。

    ⑤溫度突變、夏季高溫。

    ②飲水系統遭病原汙染。

    ®突然更換日糧。

    @連續生產,不空舍消毒。

    @病毒感染 尤具是繁殖呼吸綜合症和流感

    @棲息區墊有稻草的豬舍更易發生,因為丹毒桿菌可在稻草中存活。

    治療措施

    1。紅斑丹毒絲菌對青黴素非常敏感。急性病例可用速效青黴素治療,一天兩次,連續三天。或者也可以採用長效青黴案(需注意該劑型的藥效持續時間),一次性治療,覆蓋48小時,之後也可再來一次。用藥方式採用肌肉注射,每10公斤體重1ml(300,000iu/ml)也可在飼料中新增200g/噸青黴素V連續10~14天。這種方式不僅作為預防性用藥非常有效,還可以在大範圍爆發的情況下作治療之用。四環素也有效果。

    2。斷奶豬、生長豬治療

    本病首選治療藥物為青黴素,藥效快。如果苟畜為急性發病,應採用短效青黴素每日注射兩次,持續四天。如非急性發病,可採用長效青零素。臨床上月藥24小時後病合即可恢復正常。如果肥育豬當中有個別病例出現,則應在不同批次之間對圈舍進行清洗消毒。如果生長豬群不斷髮病,則有必要採取免疫接種,8周齡一次,最好10~12周齡再來一次。一般8周以前不作免疫接種因為母源抗體會影響接種效果。

  • 6 # 俞家小夥

    豬丹毒又稱“打火印”,是由紅斑丹毒絲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人畜共患傳染病。全球大多數豬場都有該病的存在。超過20%的豬扁桃體攜帶紅斑豬丹毒桿菌,該菌總是存在於豬體內或者環境中,其可以透過唾液、糞便或尿液排出,且無法透過淨化將其清除出豬群。紅斑豬丹毒絲菌也存在於其他動物中,如羊、家禽、魚類和鳥類。病菌可在豬體外的輕質土中存活數週甚至長達6個月。受汙染的糞便也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尤其是在生長豬舍和育肥豬舍。由於仔豬可透過母豬的初乳獲得母源抗體的保護,該病在8-12周齡以下的仔豬群中相對不常見。

    隨著規模化養豬的發展、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以及免疫預防的普及,其危害減輕,防控被忽視。然而,近年來在中國廣西、廣東、四川、福建、江西、安徽、吉林、黑龍江等地均有豬丹毒發生,且呈逐漸嚴重之勢。

    一、流行特點

    本病多發生在3-9月齡的豬,尤其以架子豬最為多發。主要發生在夏秋多雨炎熱的季節,以6-8月為最多。傳播途徑主要透過消化道感染髮病,也可經面板創傷或蚊蠅等媒介而感染。當帶菌豬的抵抗力下降也可引起內源傳染。

    二、臨床症狀

    一般豬丹毒分為急性敗血型、亞急性疹塊型和慢性型三種類型。

    2.1急性敗血性

    最常見。突然出現高熱,體溫可達 42℃以上,稽留不退,精神沉鬱,伏臥不起,不願走動,不食,糞乾硬附有粘液,皮膚髮生潮紅,繼而發紫。病程較短,常發生突然死亡,不死的轉為疹塊型和慢性型。

    2.2亞急性疹塊型

    病初體溫升高,食慾不振,1~2d後在頸、背、胸、四肢和臀部面板上出現扁平凸起的紫紅色疹塊,界限明顯,有的呈菱形、方形、圓形或不規則形,少則幾個,多者數十個。隨著疹塊的出現,病豬體溫有所下降,病情減輕,數天後疹塊變為灰白色,凸起部逐漸下陷,最後形成乾的痂皮而脫落,此型病豬如果及時治療一般都能治癒。

    2.3慢性型的豬丹毒

    多由急性或亞急性轉變而來。其主要特徵是病豬體溫時而正常時而升高,有的四肢關節腫大,跛行;有的發生心內膜炎;有的在耳、背及尾部發生侷限性壞死,形成皮革樣痂皮,很久都不會脫落。

    豬丹毒會引起母豬的繁殖障礙,症狀包括急性型或亞急性型暴發時導致妊娠母豬流產,子宮內胎兒死亡,隨後形成木乃伊胎,延遲發情,窩產仔數不均勻。感染豬丹毒的公豬會出現高熱,同時精子的生成會受影響達5~6周。隨之出現不育,表現為母豬返情、配種失敗。

    三、病理變化

    急性型病豬主要是胃及小腸有出血性炎症,尤其是胃底部粘膜潮紅、腫脹,有點狀出血,並有較多的粘液,嚴重時出血點密集使粘膜呈瀰漫性暗紅色。淋巴結充血、出血腫脹;脾臟充血腫大,質地柔軟;腎臟腫大出血。疹塊型病豬面板上有圓形、菱形、方形或不規則形的紫紅色疹塊;慢性型病豬由於心內膜炎在二尖瓣形成菜花狀的疣狀物,這是該病的特徵性病變。

    四、豬丹毒的預防措施

    4.1定期接種疫苗

    一直以來,預防接種被公認為是防治豬丹毒最有效的辦法。豬丹毒傳統疫苗包括豬丹毒滅活菌苗(以2型菌種為主)和弱毒活菌苗(1型或2型菌種均可)。在中國,豬丹毒弱毒活菌苗使用的菌株主要是豬紅斑丹毒絲菌GC42 和G4T10弱毒株。

    仔 豬,50-60日齡免疫接種一次優丹虹,1頭份/次;母 豬:跟胎免疫,產後25-30天免疫一次優丹虹;或普免;1頭份/次。

    免疫注意事項,豬丹毒弱毒苗使用時,要保證至少在接種菌苗前的7d和接種菌苗後的7d內停止使用抗生素藥物,必須使用時,在停藥1周後須補做1次免疫。

    4.2嚴格的檢疫

    定期抽樣檢測豬群,對陽性豬隔離飼養,有條件的則淘汰淨化,不在發生豬丹毒的疫區引種。

    4.3提供乾淨衛生的飼料、欄舍

    定期清洗豬舍飼料的料槽,及時清理颳走發黴變質的飼料,如豬群長期攝入黃麴黴毒素汙染的飼料,易引起食物中毒、抵抗力下降、繁殖機能下降,增加各種疾病入侵豬群的風險。豬舍堅持每天清糞兩次,降低舍內的汙物和潮溼程度,潮溼的環境可促使各種病原菌加速繁殖。

    4.4加強消毒

    冬季堅持每2周使用15%-20%的石灰水,潑灑全場消毒,夏季每月一次,對於發生豬丹毒的棟,欄配比1:400過硫酸氫鉀複合物消毒液,使用噴槍帶豬噴霧消毒。

    4.5制定合理的無害化處理程式

    對該病,病死的患豬,應將其放入無害化處理池,並放人石灰消毒,對發生該病的病豬排出的糞便堆積發酵,注射後的針頭和廢物統一收集無害化處理,降低病原傳播的機率。

    4.6降低應激因素

    對運輸或大規模合欄轉群后的豬隻,每天兩次,每次在飼料內加入抗應激藥物,如多種維生素,豬群換料時應經過有序的過度,避免一次性換完飼餵的飼料型別,冬季和夏季防寒保暖,降低高溫和低溫對豬群的侵襲。

    五、豬丹毒發病後的治療措施

    抗生素以β-內醯胺類藥物的治療效果最好如: 青黴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頭孢菌素類等。泰勒菌素、恩諾沙星等也敏感。

    1)注射:青黴素鈉每千克體重 5~8萬 IU+ 雙黃連注射液(也可用黃芪多糖注射液或清開靈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1~0.2mL,肌肉注射,一日2~3次,連用 2~3d。

    2)混飼:10%阿莫西林粉劑2000g+林可壯觀黴素(按說明加倍)+轉移因子或板青顆粒(黃芪多糖)800g/噸飼料,連用7天(可根據發病情況調整用藥時間)。

  • 7 # 溫瑞新

    豬丹毒不盡發生於大豬,其它各個日齡的豬均有發生,豬群開始以育肥豬和中大豬為主,隨著病情擴散,保育也會開始發病。

    發病原因

    生物安全意識淡薄,進入豬場的拉豬車、業務員等放鬆了對豬場的日常管理,未按照豬場消毒流程進行,讓細菌有可乘之機;另外,丹毒是環境條件病,在環境中長期存活,一旦有接觸,就會有感染的風險。還有飼料中營養不足的原因,養殖戶為了節約養殖成本,飼餵廉價飼料,導致感染豬丹毒。

    提高機體免疫

    自身免疫是關鍵的預防措施,被豬場忽視,有些地區的養殖戶覺得豬丹毒好控制,掉以輕心,不給豬接種豬丹毒疫苗夏季有利於豬丹毒的傳播,若不能做到有效的防控感染風險很大。

    防治措施

    治療豬丹毒首先藥物是青黴素和疫苗接種。防重於治的原則,做好日常圈舍內外的消毒工作,調整飼養密度,通風降溫,加強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疫苗防控是最有效的方法。

  • 8 # 獸醫阿楊

    豬丹毒是一個古老的疾病,早在60、70年代,中國養豬業剛起步之時,這個病就是常見豬病之一。因為那時候豬圈一般都是土地面,而豬丹毒絲菌主要在土壤裡面存活,所以豬很容易得這個病。現代化豬場都是水泥硬化的地面,所以該病一般很少群發,多呈現散發。

    發病日齡

    為啥大豬容易得豬丹毒?每個病原微生物對豬都有一個易感期,雖然不同年齡段的豬都會得豬丹毒,但是3-6月齡的育肥豬最易感。其他階段感染該病的豬也有,但是很少見。

    豬丹毒的型別

    豬丹毒根據症狀可以分為三個型別,死亡率也逐級遞減。

    1)急性型豬丹毒

    急性型豬丹毒,豬從外觀來看無明顯症狀,主要症狀是高燒,有時可達42℃,發病豬死亡率在80%左右,不死的豬轉為亞急性型或者慢性型。

    急性型豬丹毒解剖時的最主要病理變化是全身出現敗血症(敗血症是指病菌侵入血迴圈,並在血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發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腎臟、脾臟腫大,體表面板出現紅斑(並非規則形狀)急性豬丹毒造成的敗血症

    我們好多養殖戶只認得亞急性豬丹毒出現的菱形或者方形疹塊,卻不知道急性豬丹毒並不出現這這種規則的疹塊。

    2)亞急性豬丹毒

    亞急性豬丹毒由於特徵很明顯,所以大部分養殖戶都認得。亞急性豬丹毒俗稱“打火印”或者“鬼列印”,症狀表現為面板表面出現規則的疹塊,一般不易引起死亡。

    亞急性豬丹毒造成的面板丘狀疹塊

    3)慢性型豬丹毒

    慢性豬丹毒病程較長,主要以關節炎(豬關節出現腫脹),心內膜炎(病豬虛弱,聽診器聽診心臟有雜音),面板壞死(常發於背部、肩部、耳朵、尾巴,主要表現為壞死、發黑、乾硬)

    慢性型豬丹毒,豬面板出現紅斑,耳尖和尾巴發黑壞死

    豬丹毒的治療

    由於豬丹毒屬於細菌病,所以治療應選用抗生素類藥物。根據藥敏測試,豬丹毒對青黴素最為敏感,所以青黴素是首選治療藥物。

    得豬丹毒的豬一般都伴隨發燒的症狀,所以要選用解熱鎮痛藥物——氨基比林注射液。

    此外配合中藥注射液魚腥草,魚腥草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溼通淋的作用。而從中獸醫角度來看,豬丹毒屬於溼熱所致,所以配合魚腥草注射液,治療效果更加。

    治療方案:青黴素(每公斤體重4萬單位)+氨基比林注射液(5-10ml)+魚腥草注射液(10ml),一天兩次。

    豬丹毒的預防

    如果自家豬場或者所在地區豬丹毒多發,可以選擇用疫苗免疫,每年春秋各一次,保護期為6個月。

    此外加強圈舍消毒,豬場每週消毒兩次,選用兩到三種消毒液交替使用。空圈之後,用1%漂白粉對豬舍全方位消毒,能夠迅速殺死豬丹毒絲菌。

  • 9 # 三農聲音

    豬丹毒又俗稱“打火印”,是由丹毒絲菌引起的以高熱和面板疹塊為特徵的傳染病。作為一種老病,在上個世紀60年代經常有發生,隨著疫苗的使用和規模化養殖的普及,水泥地面的豬舍成為標配,衛生條件比散養有較大改善,該病一度“消失了”。但是在2012年左右區域性地區又開始出現流行,而且發病急,損失大,常導致母豬流產。

    大豬易發是因為大豬的生活環境相對保育和母豬更為惡劣一點,尤其是夏季的育肥舍更加潮溼悶熱導致大豬抵抗力較低,病原菌容易繁殖和擴散。

    流行病學

    本病主要發生於豬,其它動物、人也可感染,稱為類丹毒,良性經過。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炎熱多雨季節多發。

    臨床症狀

    急性型:精神不振、體溫42—43℃不退,以突然爆發,死亡高。不食、嘔吐,結膜充血,糞便乾硬,附有粘液,小豬後期下痢。耳、頸、背面板潮紅、發紫。臨死前腋下、股內、腹內有不規則鮮紅色斑塊,指壓退色後而融合一起。常於3—4天死亡。

    亞急性型(疹塊型):病較輕,1—2天在身體不同部位,尤其胸側、背部、頸部至全身出現界限明顯,圓形、四邊形,有熱感的疹塊,俗稱“打火印”,指壓退色。疹塊突出面板2—3毫米,大小約1至數釐米,從幾個到幾十個不等,乾枯後形成棕色痂皮。口渴、便秘、嘔吐、體溫高,不少病豬在發病過程中,症狀惡化而轉變為敗血型而死。病程約1—2周。

    慢性型:由急性型或亞急性型轉變而來,也有原發性,常見關節炎,關節腫大、變形、疼痛、跛行、僵直。潰瘍性或椰菜樣疣狀贅生性心內膜炎。心律不齊、呼吸困難、貧血。病程數週至數月。

    診斷

    可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症狀及屍體檢查進行綜合診斷,豬丹毒病應注意與其他疾病特別是與圓環病毒導致的皮炎腎衰作區別診斷。

    防制

    1、該病對青黴素特別敏感,發病豬每日肌肉注射二次,3—4天為止。同時可使用滅活疫苗進行免疫預防。

  • 10 # 福建豬哥靚

    苄星青黴素,俗稱長效青黴素,肌肉注射一次,藥效最長可維持 28 天。苄星青黴素是治療及預防豬丹毒神藥,豬丹毒發病豬一次治癒;受威脅豬群全群一次性肌肉注射一次,整個豬場基本不會再出現新發病例。效果神奇得不能再神奇。

  • 11 # 阿勇搞養殖

    豬丹毒是由豬丹毒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敗血型人畜共患病。

    1敗血性 體溫高達42° -43° 多突然死亡。

    2疹塊型 其特徵是 面板表面有出現疹塊 病初少食,口渴,便秘,有時噁心嘔吐,體溫升高至41℃以上。通常於發病後2~3日在胸、腹、背、肩、四肢等部的皮膚髮生疹塊,呈方塊形、菱形、偶或圓形,稍突起子面板表面,大小約一至數釐米,從幾個到幾十個不等。初期疹塊充血,指壓褪色;後期瘀血,紫藍色,壓之不褪。

    3慢性型: 多有急性或亞急性轉化而來 是一種多發性增生性關節炎,關節腫脹,有多量漿液性纖維素性滲出液,粘稠或帶紅色,後期滑膜絨毛增生肥厚。慢性型常發於老疫區。

    治療 對發病豬搶時間治療。 ①青黴素每千克體重1萬單位靜注或四環素每千克體重5000—10000單位或康迪注射液0.1—0.2ml/千克體重,1日 2次。 ②氨苄青黴素靜注或用鏈黴素或複方磺胺嘧啶鈉或潔黴素、泰樂菌素等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堡壘之夜跳起來怎麼開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