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血金戈

    孫權晚年為了抑制東吳士家大族勢力以太子之位為誘餌,在二宮構爭中沉重打擊了以吳四姓為首的世家大族勢力,同時也嚴重削弱了東吳自身的實力,為東吳滅亡埋下了隱患。

    公元276年(天璽元年)晉滅吳的戰前準備基本完成。但由於後方鮮卑作亂,賈充等反對立即伐吳,使伐吳戰爭拖延了下來。

    不思進取,自赤壁之戰後。吳國休養多年。也沒有打什麼進攻戰。都是防禦。前期戰略是對的。養肥劉備壓制曹操,不過劉備肥了他又連線曹操壓制劉備。吳國的最高理想和政策就是保持三國鼎立。吳國沒有魏國的強勢,也沒有蜀國的危機感。自信有長江天險人家進不來。雖然有呂蒙陸迅等智謀之士。也打出了偷襲關羽荊州的大勝。但呂蒙陸迅死後。國內再無人為吳國指出正確方向。只能消極防禦。結果在蜀國滅亡後也滅亡了。

    吳國在孫亮在位時國家綜合國力下降,末代皇帝孫皓殘暴專橫,君臣關係緊張。

    公元279年(天紀三年),晉武帝下令,以賈充都督司馬伷、王渾、周浚、王戎、胡奮、杜預、王濬和唐彬等八部,分六路大舉伐吳。

    司馬伷等六將分別進攻建業的外圍六合、當塗,以及長江中游的重鎮武昌、夏口和江陵等地;王濬和唐彬則率領滅蜀後所得的水軍,由蜀地順流東下。孫吳方面上下離心,疏於防備,無統一對策,以致節節失敗。晉軍勢如破竹,孫吳防線快速崩潰。

    公元280年(天紀四年)5月1日,王濬所率的舟師首先抵達石頭城下,孫皓自知大勢已去,反綁雙手,抬著棺材到西晉軍門前去投降。交州刺史陶璜堅守不降,孫皓寫親筆信相勸才降晉。西晉朝廷封孫皓為“歸命侯”。孫吳滅亡,西晉實現了統一。

  • 2 # 甲申十七年

    西晉滅吳基本上沒經歷過什麼像樣的抵抗。究其原因是雙方國力相差太大。

    換句話說,司馬昭如果不是那麼想篡位的話,其實早就可以滅掉吳國。

    在司馬昭殺掉曹髦之後,他急需一場對外勝利,當然因為種種陰謀他和鍾會選擇了蜀國,蜀國滅了之後,重中之重就是趕緊消化政治果實,為消除弒君的負面影響,而鄧艾上書多次說要伐吳,blablabla,司馬昭能滿意才怪呢。

    不過在最後的伐吳之戰時,又發生了與鍾會鄧艾二士爭功如出一轍的王渾、王濬的爭功,司馬炎雖然強壓下此事,但也透露出西晉立國的國本的問題,並從中能看到以後八王之亂的影子。

  • 3 # 珞珈山下的老伏生

    封建王朝的滅亡大多數時間,其實真的很簡單。

    皇帝不行。

    封建王朝是家天下,家天下就代表權力沒有制約,皇帝壞掉了,就全壞掉了。

    而吳國的最後一位皇帝孫皓就是這樣。

    公元264年,吳景帝孫休去世,以濮陽興、張布為首的文臣武將向朱皇后推薦立孫皓為帝,孫皓也因此成為了東吳的末代皇帝。

    孫皓剛剛登基的時候,也是想要有一番作為的,他大赦天下,下令撫卹百姓,開倉振民,削減宮中的用度。於是,東吳的發展也日趨見好。

    但是,孫皓治國才剛剛略有小成,便開始驕傲自滿起來,他開始以暴虐治國,貪酒好色,向民間徵集大量美女滿足自己的需求。

    而驕奢淫逸的君主除了貪圖自身的享樂之外,還都有一個毛病,就是聽不得說,誰說他他就殺誰,比如舉薦孫皓為君主的濮陽興、張布就因為背地裡表達了後悔之意,便被殺掉了;徐紹因為誇了幾句中原不錯,便被孫皓殺了。除此之外,孫皓又將皇太后朱太后誅殺,把先帝孫休的孩子流放到偏遠小城。

    孫皓雖然殺人行,但是找人卻不行。所以,一個沒有人才的國度敗亡就十分正常了。

    那位問了,不對呀,我記得孫皓在位可是有17年啊,一個暴君怎麼會在位這麼久?

    您記得沒錯,這首先是因為孫皓前期做的不錯。而另外一方面,孫皓時期還有最後一位東吳名將——陸抗。

    陸抗是陸遜的次子,孫皓登基後,陸抗得到重用,是吳國的頂樑柱,在與西晉的戰爭中。陸抗擊退晉將羊祜,叛將步闡等,是東吳鎮守邊疆的重要力量。

    但是,由於需要鎮守邊疆,陸抗大多數時間都不在朝中。所以,陸抗對孫皓的殘暴只能直言勸諫。孫皓知道陸抗的價值,所以沒有動他,但同樣的,也沒有聽他的,陸抗無奈,只能恪盡職守,完成好國家保衛的工作。而晉朝由於忌憚陸抗,也沒有進行大規模進攻。

    然而,公元274年,陸抗因病去世,東吳從此再無良將,4年後西晉攻吳,孫皓投降。

    值得一提的是,陸抗去世的時候,曾向孫皓進諫重視西陵,孫皓沒有重視。而晉將王濬正是由此攻進攻東吳的。

    一個無能的君主,靠一兩個名臣肯定是扶不起來的;一個有能力的君主,即便沒有名臣他也能找出來。

    東吳被滅的原因,就是如此。

  • 4 # 歷史影像庫

    西晉滅吳的核心是歷史大勢,晉國控制的中原領土大部分,人口和經濟、生產力的發展,已經是不是偏安一隅的吳華人口,經濟所能抗衡的。就像赤壁之戰,曹操的失敗。戰術上來看,曹操失敗於火攻和瘟疫。大勢來看,是因為東漢末年北方連年的戰亂和饑荒、瘟疫。大量人口和士族階級(如諸葛亮)來南方避難,促進了南方的經濟,人口,生產力的發展。南方已經有和北方抗衡的資本,所以曹操敗於赤壁。這個原因曹操後來反思總結後又看出來了,所以回去北方休養生息。諸葛亮一直不停地北伐,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也是這個原因,北方恢復後的經濟,人口,生產力,南方孫、劉無法抗衡。諸葛亮無愧頂級戰略大師。

    那麼說完大勢,我們來看吳國滅亡的戰術方面做的怎麼樣?

    1,魏滅蜀之後,長江已經不再是東吳可以恃靠的天險了,吳國對魏國已經沒有防禦的優勢可言。西晉反而擁有了順江東下的順流優勢!蒙古也是這樣打南宋的。

    2,孫權晚年的極端猜忌。曹操劉備諸葛亮等人一一死去的時候,江東的孫權卻極端的自負,並且猜忌心很是嚴重。寵信非人,流放良臣,後宮紛爭,嫡庶疑貳。所有他在清醒時決不幹的事,現在幹得比誰都厲害。用呂壹則排陷無辜,信陸遜卻又讓其受讒而死,疑諸葛恪而又使其總攬一切,立後立予以致播亂宮廷,遺患不已。這一切都嚴重損耗東吳自身實力。

    3,東吳末代皇帝荒淫無恥,暴虐無常。孫皓初立時,下令撫卹人民,又開倉振貧、減省宮女和放生宮內多餘的珍禽異獸,一時被譽為令主。但很快他便變得粗暴驕盈、暴虐治國,又好酒色,從而民心喪盡。另外,他也把擁立自己的家臣殺掉 (據說他們後悔擁立孫皓,被他知道而見殺) ,又曾遷都至武昌(今鄂州,非武漢),大興土木。治下的百姓苦不堪言,迫切的希望魏國來解放他們。

  • 5 # 鐵錘文史

    公元280年的西晉滅吳之戰,一戰定乾坤,結束了公元190年以來,90年天下分裂的局面。

    這一戰,也是中國古代戰爭歷史上面,規模空前浩大的一場長江攻防戰役,對於軍事歷史來說也是非常典型的一場戰鬥。

    吳國亡國的道路,可以說從魏國滅蜀的時候,就已經開啟了,西晉滅吳,從歷史上來看,是一個歷史的必然。

    下面我從吳國的國防戰略,西晉的進攻戰略兩個部分來簡單介紹這場戰爭。先說東吳的防禦戰略。

    喜歡看三國的朋友都知道,東吳在三國時代,大的戰略就是聯合蜀國對抗北方強國魏國。這裡面跟蜀國的關係也是合作中有鬥爭,鬥爭中有合作的狀態。

    其中的一個關節點就是荊州。

    由於荊州獨特的戰略位置,無論對於蜀國來說還是對於東吳來說都是一個必爭之地。

    從蜀國來講,拿下荊州,是早在隆中對的時候,就制訂的戰略目標,道理很簡單,拿下荊州,佔據蜀地,劉備就可以擁有兩個進攻北方的出口。而相比翻山越嶺北伐的通道,從荊州北上無疑是一個性價比更高的戰略。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東吳。魯肅很早以前就跟孫權提出過了類似隆中對的戰略構想,所以他積極的聯合劉備攻取荊州,沒想到被劉備“借用”荊州多年,最後依靠呂蒙白衣渡江殺關羽,奪荊州;再到後來陸遜夷陵之戰完勝劉玄德,鞏固了荊州防禦,整個吳國的戰略防禦才算奠定了基礎。

    到這個時候,吳國建立了西面防蜀國、北方防魏、晉的戰略格局。

    那麼後來西晉的進攻戰略是怎樣的呢?

    前面說了,吳國最初聯合長江上游的蜀國對抗魏國。這是一個戰略的均衡。

    一旦蜀國成為了敵人,或者蜀國被滅,長江上游成為敵人佔據的地方,吳國就開始變得危險。

    因為他一方面要防止長江上游的地方順流而下進攻東吳。另外一方面還要防止北方的敵人大舉南下。

    現在,蜀國被魏國滅掉,魏國被司馬家端掉。長江上游已經由西晉的軍事集團掌控。西晉從長江上游順流而下已經成為定居。

    這個時候,東吳面對北方的軍事力量,除了一道長江天險,還有什麼來意依靠的軍事屏障呢?

    實際上,沒有。

    清朝學者顧祖禹曾經指出,淮河是長江的屏障,北方軍隊一旦跨國淮河長江就已經屬於無險可守的狀態。可惜的是,東吳始終沒有拿下淮南。

    所以說,西晉滅吳,無論是從長江上游還是從北方進攻,都是極其危險的局面。

    西晉的軍事家羊祜對此有詳盡的分析:

    今若引梁、益之兵水陸俱下,荊、楚之眾進臨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揚、青、兗並會秣陵,以一隅之吳當天下之眾,勢分形散,所備皆急。巴、漢奇兵出其空虛,一處傾壞則上下震盪,雖有智者不能為吳謀矣。吳緣江為國,東西數千裡,所敵者大,無有寧息。

    除此之外,東吳的孫皓又跟部屬互相猜忌。中央不信任將領,士兵被困在荒野;沒有保衛疆土的計劃,也沒有安定國家的忠心;平常日子還三心二意;大兵一旦臨頭絕對不會上下同心,為國一死。

    此外東吳的軍隊雖然攻勢凌厲卻不能持久,只有水上作戰是他們的長處;大軍一旦跨過邊境他們就無法保住長江,必須退守城池,則長處無所用,反得使用短處,就不可能是西晉的對手。

    實際上,後來滅吳之戰正式打響之後,幾乎就是按照羊祜最初的設計,一模一樣的開展的。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西晉滅吳之戰,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爭。西晉佔盡優勢,東吳在天時地利人和各個方面都已經處於劣勢,亡國是必然的結局。

  • 6 # 常棣tandy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一、孫權時期的衰敗因素

    1.孫權後期的酗酒與剛愎自用

    孫權從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繼其兄孫策統事,到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稱吳王,太和三年(公元229年)稱皇帝,嘉平四年(公元252年)四月病死,他實際做了五十多年的江東之主。

    孫權繼承孫策統事時,只有十五歲。他在前半生是一個有作為的統治者。他能團結人,對周瑜、魯肅、呂蒙、諸葛瑾、陸遜這些將領,能夠推心置腹地信任他們,從而取得了他們的擁戴。

    他有一個缺點就是沉湎於酒。他稱吳王的時候,在“武昌臨釣臺,飲酒大醉。權使人以水灑群臣曰日酣飲,惟醉墮臺中,乃當止耳。”(《三國志·吳志·張昭傳》)又在一次宴會中,孫權自起敬酒,有人假作喝醉了酒不肯再喝,孫權幾乎將他殺死,經大臣諫爭得免。“權因敕左右,自今酒後言殺,皆不得殺。”(《三國志·吳志·虞翻傳》)這種酗酒的風氣到孫晧時更加發展了,酗酒成為東吳亡國的原因之一。

    孫權在稱帝以後,剛愎自用,這在三國的君主中,也是少見的。公元233年,割據遼東(都於襄平,今遼寧遼陽北七十里)的公孫淵向孫權上表稱臣,孫權非常高興,實行大赦;並且派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率兵七八千人(號稱萬人),乘船前往遼東,授予公孫淵燕王的封號。滿朝文武都說:“淵未可信而寵待太厚,但可遣吏兵數百護送舒、綜(宿舒、孫綜,兩人為公孫淵的使節)。”(《三國志·吳志·孫權傳》)孫權不聽。

    東吳的元老張昭更是竭力規勸,孫權和張昭反覆辯論,甚至要殺張昭。張彌、許晏等人到了遼東,果然被公孫淵所囚殺,公孫淵還把張彌、許晏的首級送給魏主曹叡請賞,七八千士兵中,由海上逃回到東吳的只有六十多人。這個例子,說明孫權的剛愎自用,發展到什麼樣程度。

    2.皇儲之爭

    孫權晚年,統治集團內部鬥爭逐漸激化。孫權立長子孫登為太子,登先於孫權病死。孫權又立登弟和為太子,封和弟霸為魯王。孫權寵愛孫霸,孫霸想奪取太子的地位,於是朝臣就分為兩大派。丞相陸遜、大將軍諸葛恪、太常顧譚、驃騎將軍朱據、會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績、尚書丁密等擁護太子和;驃騎將軍步臂、鎮南將軍呂岱、大司馬全琮、左將軍呂據、中書令孫弘等支援魯王霸。

    孫權看到大臣分成兩派,恐怕自己身後也會像袁紹身後那樣釀成大亂,就廢太子和,並命令孫霸自殺,而立少子孫亮為太子。公元252年,孫權病死,孫亮即位,那時他才九歲,不得不由孫權生前安排好的大將軍諸葛恪來輔政。

    3.江東世家豪族的擴張

    東漢末,由於牧守混戰,江準構兵,江東以吳郡顧、陸、朱、張姓為首的世家豪族大地主,希望江東有一個強有力的軍事集團和他們的地主武裝結合起來組織一個理想的政權共同來維持江東的局面。

    這種政權的出現不僅可以保護他們的既得利益,而且可使他們的莊園經濟獲得長足的發展。孫策兄弟,正是他們物色中的理想人物,而孫氏兄弟也端力拉攏他們,孫策嫁女給陸遜、顧邵;孫權稱吳王以後,親拜顧雍老母於庭前。後以顧雍為丞相,雍為相歷十九年之久;朱桓被重用,領有部曲萬人。陸氏家出二相、五侯將軍十餘人。四姓子弟,擔任郡縣守令的更多。

    這樣承平日久,形成了世家莊園,莊園內儼然一個實力雄厚的獨立小王國。莊園經濟實力這樣雄厚,毋怪江東世家豪族地主的政治地位一直到南朝陳亡還未下降,吳郡陸氏,在唐一代還出了六個宰相,吳郡顧氏在唐代亦有宰相,到唐末,才漸漸衰落下去。他們的政治地位延續那麼久,從他們的莊園經濟來看,並不是偶然的。

    除了佃客的賜予以外,東吳的軍隊中,由於士兵的佃耕土地,多是父子相承,因此出現了世襲兵制度。兵是世襲的,將領也有不少是世襲的。東吳將領統率軍隊,往往是終身職,身死之後,他的部曲,照例應由長子來承襲“兵業”,長子死後,或有其他原因,則改由次子統率;無子或子幼,則由弟或兄弟的兒子來帶領。

    江東的世家豪族大地主,差不多都是將領,因此,他們差不多都有部曲。朱桓部曲萬人,以後由他兒子朱異承襲他的兵業;陸遜部曲數千人,以後由他兒子陸抗承襲他的兵業;陸抗部曲數萬,抗死,五子分領。當時江東世家豪族大地主的實力,連敵國都不敢輕視,所以魏大將鄧艾說:“孫權已歿,大臣未附,吳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勢,足以建命。”(《三國志·魏志·鄧艾傳》)

    世族地主權力的擴張也就意味著政府權力的縮小,因此,在東吳政權後期,皇室和大族之間是有矛盾的,不過矛盾是次要的,而他們之間的互相依存,共同對隸屬農民進行榨取,卻是主要的。

    二、後孫權時代的亂局

    1.諸葛恪的勞師動眾

    諸葛恪是諸葛瑾的長子,年輕時就為孫權所器重,在陸遜死後代遜領兵。他秉政以後,裁撤監視文武官吏的校官,豁免百姓積欠政府的逋債,除去關津的雜稅,開始時吳人對他的印象非常好,史稱諸葛“恪每出入,百姓延頸思見其狀”。可是東吳統治集團內部,自孫權廢太子和時起,矛盾一直很尖銳、諸葛恪秉政以後,還沒有能夠完全控制這種局面,照理他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內政的整頓上,而不宜輕啟邊釁。

    諸葛恪在秉政的第二年,忸於巢湖東興堤(在今安徽含山西南)一次小勝,就輕率地徵發了近二十萬兵眾,圍攻曹魏的合肥新城,從四月圍攻到八月,由於暑天,士卒疲勞,感染瘟疫,死亡的很多,諸葛恪只得撤兵。於是吏民失望,朝野怨艾。東吳的宗室孫峻(孫堅弟孫靜的曾孫)就利用人們對諸葛恪的不滿,在宴席間殺諸葛恪,由孫峻以丞相代恪輔政。

    2.統治者的先後更替與民生的日益艱難

    過了兩年,到了公元255年,孫峻病死,孫峻從弟孫綝代峻輔政。公元258年,孫綝廢黜了孫亮,擁立孫權的第六個兒子孫休(孫亮兄)為帝。同年,孫休殺孫綝,把統治權力收回到自己手裡。

    孫休做了六年皇帝,公元264年病死。這時蜀漢剛滅亡,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變為魏、吳兩國對峙的局面,吳國西、北兩面,都受到魏國軍隊的威脅。丞相濮陽興、左將軍張布等認為國家面臨危機,宜立長君,所以擁立故太子和的兒子二十三歲的孫皓為皇帝。

    從孫權末年,到孫晧亡國,二十餘年間,東吳屯田上的隸屬農民,生活更為困苦。民屯的屯田客過去是不服兵役的,到了公元263年蜀漢滅亡後,東吳為了要補充兵力,來充實長江防務,就取消過去屯田客不服兵役的規定,開始抽調民屯的屯田客萬人去作戰士。兵屯中的佃兵,過去規定“不給他役,使春惟知農,秋惟收稻,江渚有事,責其死效”(《三國志·吳志·陸凱傳》)

    自孫權死後,什麼工作都交給佃兵去做,兵士不但要給皇帝修建宮室,而且還要替將領“浮船長江”做買賣,或受僱去當佃客,把盈利和薪資,全部交給將領,這樣不僅影響屯田,使收穫量減少造成國無一年之儲,家無經月之蓄的嚴重危機,也使屯田土兵因徭役太重,出現了“棄子”(《三國志·吳志·駱統傳》)不養,“父子相棄,叛者成行”(《三國志·吳志·賀邵傳》的現象。

    東吳的統治者為了加緊對人民的壓榨,還採用西漢統一時代的“酤糴”“算緡”等等舊辦法,來增加政府的收入,供養龐大的軍隊。當時全國民戶五十二萬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萬”,而“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三國志·吳志·孫晧傳》),平均十人負擔一個士兵,自然弄得“民力困窮鬻賣兒子調賦相仍,日以疲極”(《三國志,吳志陸凱傳》),“老幼飢寒,家戶菜色”(《三國志,吳志·賀邵傳》),全華人民要怨聲載道了。

    統治者為了滿足他們腐化奢侈的生活,打算擴大官營的手工業工場,命交州的地方官吏抽調民間的手工業工人一千餘名到建業,來補充官奴隸數額之不足,以致引起了交州以呂興為首的農民起義,接著永康(今浙江永康)也發生了以施旦為首的農民起義,廣州又發生了以士兵郭馬為首的起義,東吳境內的階級矛盾,已激化到不可緩和的程度。

    三、孫皓殘暴統治與亡國

    1.孫皓的殘暴統治

    孫晧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暴君。濮陽興和張布擁立他做皇帝不久,見他粗暴驕盈,又好酒色,非常懊悔,孫知道後,就殺死興、布。接著又殺死了孫休的妻子和孫休的兩個兒子。夏口(今漢口)督孫秀(孫權弟孫匡之孫)以宗室至親握兵在外,為孫晧所不滿,被迫投奔晉朝。侍中韋昭著有《國語》注等書,是東吳著名的學者,“常領左國史。晧欲為父和作紀,曜(即“昭”,晉人避司馬昭諱所改)執以和不登帝位,宜名為傳。如是者非一,漸見責怒,晧每饗宴,無不竟日,坐席無能否,率以酒七升為限。雖不悉入口,皆澆灌取盡。”

    韋昭平日的酒量,不超過二升,孫晧嫌他不多飲酒,“積前後嫌忿,收曜付獄”(《三國志·吳志·韋曜傳》),最後還是把他殺了。常侍王蕃也以“不能承顏順指,時或迕意”,在一次酒會中,“沉醉頓伏”,孫晧還說他是假醉,“呵左右於殿中斬之”《三國志·吳志·王蕃傳》)。

    孫晧還常常施用剝面皮和鑿眼睛的酷刑,如果臣下不順從他或敢於迕視他,他就施用這些酷刑。小小一個吳國,當時後宮將近萬人。孫晧還“激水人宮,宮人有不意者,輒殺流之”(《三國志·吳志·孫晧傳》)。

    在晉滅吳之後,晉武帝問東吳舊臣薛瑩:“孫晧之所以亡者何也?”薛瑩回答說:“晧之君吳也,呢近小人,刑罰妄加。大臣大將,無所親信,人人憂恐,各不自保。危亡之釁,實由於此。”(《三國志·吳志·薛綜傳》)。單憑薛瑩這幾句話,就知道東吳是非亡不可的了。

    2.西晉滅吳之戰

    公元279年(晉武帝咸寧五年)十三月,晉武帝司馬炎大舉伐吳,分六路出兵:鎮軍將軍琅邪王司馬伷趨塗中(今安徽全椒滁河流域),安東將軍王渾趨橫江(今安徽和縣東南橫江浦,南對江南之採石),建威將軍王戎趨武昌,平南將軍胡奮趨公安(油江口),鎮南大將軍杜預自襄陽趨江陵;益州刺史龍驤將軍王濬自巴蜀順流而下。

    六路軍隊共二十多萬人,受大都督賈充節制,賈充率中軍駐紮在襄陽。王濬在公元272年時,就在蜀中召集兵夫一萬多人趕造船艦,大艦“長百二十步,受二千餘人,以木為城,起樓櫓,開四出門,其上皆得馳馬往來”(《資治通鑑》晉武帝泰始八年)。當王濬大規模造船的時候,木片碎屑沿江漂下,東吳建平太守吾彥把這個情況向孫晧彙報,並請求在秭歸增加軍事力量以防晉軍出峽東下,孫根本不考慮吾彥這個建議。吾彥只得在江磧要害之處,加置了一些鐵鎖鏈來橫截江路,同時還鑄造了許多一丈多長的鐵錐,暗置江底,使大的船艦無法順利下駛。

    這時王濬率水陸軍七萬人乘樓船東下,先作大筏幾十個,方百餘步,筏上縛草為人,披甲持仗,由善識水性的兵士推筏前進,遇到江底潛伏的鐵錐,設法取出。又做了長十餘丈、大數十圍的火炬,放在船前,遇到橫截江路的鐵鏈,用火炬把它燒斷,樓船便通行無礙。王濬順流而下,於次年二月攻下東吳的西陵(今湖北宜昌市東)、樂鄉(今湖北松滋東);隨後又會同王戎,進克武昌,直趨建業。杜預也攻取江陵,沅水、湘水流域及其以南州郡望風歸順。

    東吳丞相張悌率精兵三萬渡江迎戰,結果為王渾的軍隊所擊敗,全軍潰散,張悌陣亡,這樣,長江的制江權完全掌握在西晉方了。王濬自武昌揚帆東下,“戎卒八萬,方舟八里”,“兵甲滿江,旌旗燭天,威勢甚盛”(《資治通鑑》晉武帝太康元年)。吳軍軍心渙散,望風而逃,孫晧只得投降。吳立國凡五十七年而亡。

    四、東吳滅亡後江東世家豪族的影響

    東吳政權被西晉消滅了,可是江東世家豪族大地主除了繳出東吳政權過去交給他們率領的一部分世襲兵以外,他們的經濟基礎一點也沒有變動,他們的家兵,也並沒有收編或解散。

    這支武裝力量,在以後西晉政權崩潰的時候,還起了周玘“三定江南”的作用,成為東晉統治階級穩定江東的重要支柱力量。

    江東世家豪族大地主的經濟基礎,何以不為西晉政權所消滅呢?江東世家豪族大地主的武裝,何以不被西晉政權所解散呢?這有一定原因。西晉統治者在滅吳之後,看到江東世家豪族大地主內部很團結,經濟勢力很雄厚,武裝力量很強大,這對中央來說,固然有所不利,可是東吳末年,江南的階級矛盾日趨激化,保留江東世家豪族大地主的武裝力量以及滋養這種武裝力量的莊園經濟,來共同鎮壓人民,比消滅它遠為有利。

    因此,吳亡之後,西晉政權一面讓江東世家豪族大地主的莊園經濟和武裝組織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另一面還吸收江東世家豪族大地主中的著名人物如陸機、陸雲、顧榮、張翰等到中央去。

    不過,江東世族大地主並不留戀“素衣化為緇”的中朝一一洛陽,天天想回到江南去。陸機臨死,還惦念著華亭(今上海市松江西平原村)的鶴唉;顧榮念念不忘江南的水味;張翰見秋風起想到吳中的菰菜蓴羹、鱸魚膾,立刻辭職回家,正因為他們的莊園,不因東吳政權的傾覆而荒蕪,才念念不忘啊!

  • 7 # 蘇小衿

    西晉滅吳之戰,吳國被滅掉的原因核心,還是在西晉和東吳雙方之間國勢對比。

    司馬昭滅蜀漢,足夠看出當時原本的三國鼎立局面,已經成為北方曹魏和之後的西晉一家獨大的局面。在整體國勢對比上,東吳無法抵抗國勢正盛的西晉王朝,這是西晉滅吳之戰中,吳國被滅掉的原因核心。

    從戰略層面上,西晉滅吳有著上游優勢。

    司馬氏掌控曹魏政權之後,就有心圖謀江東政權,但受制於出於長江上游的蜀漢政權,無法形成順流而下的戰略優勢。因此,在曹魏開國君主魏文帝曹丕伐吳中,並沒有成功消滅東吳。

    由此來看,當時在三國鼎立局面之下,放棄蜀漢不顧,先去滅吳的措施是不可取的。這也正是司馬昭提出“先定巴蜀,三年之後,因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戰略的原因。

    從雙方國君執政情況來看,西晉和東吳雙方之間也存在很大的差異。

    西晉經過司馬氏多年經營,已經掌控北方政權各方勢力,晉武帝司馬炎執政前期勵精圖治,西晉國力明顯強於南方。而相反的是,東吳國主孫皓昏庸無能,肆意屠殺臣民,讓江東人人自危。

    孫皓無心政事,對於西晉只能被動防守,甚至當司馬炎讓王濬在巴蜀造船,準備伐吳事宜,造船的木屑順流而下,東吳守將看到後向孫皓報告,孫皓都不放在心上,可見當時東吳之亂居。也能看出當時在西晉滅吳之戰中,吳國的防禦存在的問題十分大。

    更何況,在晉滅吳時,採取“水陸並進”的策略,最終多線齊發,讓吳國抵抗不能兼顧,最終東吳覆滅。

  • 8 # 戰史解碼

    最核心的原因當然是國力弱小。在古代,人口數量對國家來說極為重要,一般情況下人口越多,國家越為強大。孫權時期,東吳政府控制的人口尚有二百四十萬左右,到吳末投降時反而降到二百三十萬。這是因為長久的戰爭導致士兵死傷嚴重。同時後方百姓也受盡剝削、苦不堪言,以至於逃進山野,所以導致東吳政權的人口數量在數十年間不升反降。西晉情況則要比這好得多,加上魏末年間司馬氏攻滅蜀漢,佔據了益州以後國力大增。

    不過還要注意到的是,晉滅吳戰爭打得很輕鬆,還不如此前晉軍平定禿髮之亂打得困難,出現這種狀況則不該僅僅用國力疲弱這一條原因來解釋。畢竟東吳之前也強不到哪去,怎麼之前沒被滅,反而還能給北方軍隊迎頭痛擊呢?

    (孫皓)

    這就要談到孫皓統治時期的東吳政治了。孫皓起初剛登基的時候善待將士百姓,還削減宮女數量,將宮女配給給民間,一時被江東士民稱為明主。但不久後便露了本性,開始窮兇極奢,沉醉酒色。這導致朝廷內部出現反對聲音,起初擁立他為帝的濮陽興、張布等重臣紛紛後悔,不過孫皓很快便找到理由將他們殺了,從此孫皓在國內再也沒人能掣肘。

    於是孫皓愈加瘋狂、愈加糜爛,還鬧出過不少可笑的事。當時民間相傳荊州有王氣,孫皓便因此遷都武昌,還大肆挖掘荊州界內的名臣、大族之墓冢,並且孫皓要求揚州百姓溯流供應物資給武昌。遷都本身就是耗時耗民,孫皓不思安撫,反而透過一系列的舉措得罪了荊、揚二州人民百姓。最可笑的是最後孫皓又遷回了建業,一系列操作下毫無收益,僅僅只是空耗民力。

    (孫皓)

    不僅如此,孫皓還濫殺、濫罰宗室、大臣,十分暴虐。並且孫皓還發明瞭很多新鮮的刑罰手段,比如將人的臉皮生生剝奪下來。孫皓即位沒多久便殺了吳景帝孫休的兒子們,還將景皇后朱氏逼死。宗室、大臣們受到不公的待遇,心中極度憤慨,只不過敢怒不敢言。

    這些行為無疑極大影響到了東吳政權的團結,所以孫皓即位以後,東吳屢有政變發生,連曾經支援他登基的萬彧也夥同宿將丁奉發動政變,可惜最後以失敗告終。孫皓即位後發生的軍隊叛變事件更是不勝列舉。比如孫皓曾派何定去夏口遊獵,卻嚇得夏口督孫秀連忙率兵奔晉,生怕被暴君誅殺。再比如孫皓召西陵督步闡入朝為官,嚇得步氏擁西陵叛吳迎晉。《晉書·羊祜傳》也記載道,當時從東吳來降者源源不絕。

    (晉滅吳示意圖)

    政權缺乏向心力,自然就會使豪強、將軍、朝臣們漸漸失去對政權的認同感。待到西晉興兵滅吳時,各地紛紛投降,或者持以觀望態度,所謂東吳二十萬大軍,真正盡忠抵抗晉軍的卻沒有多少人。荊州很快便淪陷,幾乎沒有什麼抵抗能力。至於揚州這裡,孫皓僅僅只能派出忠臣張悌率三萬禁軍前往長江迎敵。張悌對局面感到非常悲觀、絕望,最後只能發洩式盡忠。三萬軍隊被人家全殲後,孫皓政權則大勢已去,再難以抵抗西晉大軍了。至於防禦策略有沒有問題與漏洞,已經不重要了。策略就算再完善,但在政治上卻一碰即碎,那麼自然會處處顯漏洞。

  • 9 # 明月照小江

    西晉滅吳之戰,吳國被滅掉的原因核心在哪裡呢?在西晉滅吳之戰中,吳國的防禦是否有較大的問題呢?

    第一個問題,吳國被滅掉的原因核心是什麼?

    答案是:人心所向。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人的心理因素至關重要。

    原因何在?

    合與分,本身都各有可愛之處,也各有缺點。

    剛合了不久,一切新鮮,頗有“開國景象”,在上的求才若渴,在下的互慶昇平,合久了,若干缺點就顯露了。當皇帝的以為寶座穩如泰山,當官的懶得向老百姓討好,沒有當到官的,由於爸爸或至親不是官視乎永遠沒有機會一過做官的癮,因此“唯恐天下不亂”,至於一般老百姓,過久了出汗納糧的日子,也感覺煩,倘若又遇到什麼蝗蟲、大水、乾旱、土匪,那就頗有“反正是死,不如快活一下再說”之意。於是大一統的局面土崩瓦解,慢慢地在地平線上冒出來若干割據一方的群雄。群雄互相比武,比到最後,就有幾位尖尖的角色,演出在時間上或長或短的“分”的局面。

    分的局面,未嘗沒有它的令人嚮往之處。就讀書人而言,在戰國時代活著,確是比在明清兩代舒服的多。明清兩代有鹽商,卻沒有孟嘗君,也沒有可以雄辯濤濤,暢所欲言的公共場所。做官的,與希望做官的,也會羨慕他們在戰國時代的老前輩,本國君主不賞識他們,他們就可以走到另一個國家去活動活動,不怕沒有一個可以讓他“飛黃騰達”的國家。就老百姓的一般生活而言,在三國時代,遠比東漢活的好,朝廷上不再有宦官外戚把持一切,三個國家的大小官吏,絕大多數是清廉的。諸葛亮就把西蜀治理得道不拾遺。

    既然分裂局面那麼好,那又何必再合呢?

    是因為,自從孟子以來,華人的政治思想都有了“天下定於一”與“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等等牢不可破的定論。華人普遍接受了孟子的思想:天下要安定,只有在統一於一個君主之下的時候,天上沒有兩個太陽,因此地上也不該有兩個大王或皇帝。

    所以,極大多數的華人,不僅是皇帝與大臣,而且一般的老百姓,總以為:有了兩個以上的皇帝就會有內戰,就不太平,就不安定。而且,在一個天下之內,在一箇中國之內,是不應該有兩個皇帝的,倘若有,那是違反天道的,不能長久。

    除了這種心裡因素外,三國的大臣與人民也有點感覺到,再分下去沒有什麼意思。分久了,似乎就懷念過去合的時候的光彩。晉朝似乎對老百姓倒很寬厚,晉朝皇帝也不像吳國皇帝那樣殘暴,能統一在晉朝之下,也許要比天下三分好。

    因此,吳國被滅掉了。

    第二個問題,吳國防禦是否有較大的問題?

    答案是:在德不在險,不在於防禦,更談不上防禦上的不足。

    西晉咸寧二年(公元276年),鎮守襄陽多年的羊祜,在請命伐吳的奏疏就說的極為清楚。他說:“今江淮之險不如劍閣,孫皓之暴過於劉禪,吳人之困甚於巴蜀,而大晉兵力,盛於往時。”他還指出,吳靠的是據江而守,但長江東西數千裡,晉兵幾路挺進,只要突破一處,就可大功告成。

    西晉咸寧六年(公元280年),晉武帝司馬炎調遣大軍,兵分六路,討伐東吳,東吳大小官吏,都紛紛派人投降。龍驤將軍王濬乘船率先抵達石頭城下,孫皓投降。

    事實證明:失民心者失天下,非外力可以改變的。天險和防禦形同虛設。德政不修,德義不修,在好的防禦和天險又有什麼用呢!

  • 10 # 小鹿文史觀

    小鹿來回答:

    首先,給出問題的答案。吳國被西晉滅掉的主要原因,可歸咎於三個方面:分別是孫氏與江東豪族的分裂、蜀國的消亡以及吳主孫皓的殘暴不仁。

    而在西晉滅吳之戰中,東吳政權的水上防禦是沒有問題的;有問題的,是東吳的人事防禦,人心渙散無法形成有效抵抗。

    西晉六路大軍滅吳路線圖

    接下來,不妨來具體分析一下。

    說起東吳滅亡,一個繞不開的宏觀原因便是:

    東吳的地理位置不好。江東地區,位於長江中下游,此地雖然有長江天塹為伴,導致孫吳能據險而守,但依舊擺脫不了地利上的侷限性。

    01、地理上的劣勢

    在三國那個時代,水上戰事才剛剛蓬勃發展,東吳憑藉強大的造船業,能屢次擊敗強敵,這已經頗為了不得。

    但要讓它進取,是非常難的。原因很簡單:當時的水戰技術不足以東吳能完全忽略掉“逆流而上”這個超級劣勢。

    一個江夏郡,加一個黃祖,便能牢牢卡住江東孫氏的發展長達十幾年。直到甘寧來投,孫權這才完成了“上岸”計劃,才足以一步步實現江東的自保戰略:

    “不取荊州,無以據長江;不據長江,不足以保江東。”

    打一個江夏郡,便已經有些吃力了;倘若再向上發展,便將會十分困難。江淮地區的咽喉重鎮——合肥,位於長江中上游,便是孫權一直難以啃下的“硬骨頭”。孫權與諸葛恪,前後共發動五次合肥之戰,皆無功而返。

    魏蜀吳三國區劃地圖

    由此可見,東吳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它無力反擊,只能老實等待中原騰出手來收拾他。無論是曹魏,還是司馬氏,一旦蜀國失守,東吳是必將滅亡的。

    02、蜀國已經滅亡

    為何蜀國滅亡後,東吳也存在不了多長時間呢?實際上,從蜀地進攻東吳,有兩個先天優勢。

    其一,蜀地多林木資源,可以就地取材建造船隻。這麼一來,伐吳大軍便不用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來搬運這些笨重的物資了。

    其二,最重要的是,從西蜀出發,一路上可以順流而下。眾所周知,長江是自西向東流的,而東吳的都城建業(相當於現在的南京郊區),便在長江邊上。

    所以在六路伐吳大軍中,王濬率領大軍從蜀地出發,能最先抵達建業。

    這支大軍一路上勢如破竹,迫使吳主孫皓不得不效仿當初的劉禪,自縛請降。自此,東吳正式滅亡。

    西晉名將王濬畫像

    由此可見,唇亡齒寒的道理,是適用於任何一個時刻的。

    03、江東豪族罷戰

    縱觀江東政權的興衰,與當地豪族的態度有著直接聯絡。當初孫策鬥轉江東時,便因為“盡誅其豪”,引起了本地豪族的強烈不滿。於是,便有了孫策遇刺。

    孫權在繼位之後,吸取了兄長的教訓,任用張昭與朱治,開始與江東豪族達成友好合作。

    《三國》東吳重臣張昭劇照

    據《三國志·朱治傳》中說:

    “然公族子弟及吳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數,治率數年一遣詣王府,所遣數百人,每歲時獻御,權答報過厚。”

    所以東吳立國之後,江東豪族在朝堂中佔據大部分力量。孫權繼位之初,還有容人之量,對豪族也頗為禮遇。但隨著孫權年事已高,心中猜忌漸生,逐漸便開始想方設法對士族進行打壓。

    孫權曾重用一個奸臣,叫做呂壹。利用後者的攀咬之能,打擊了一批豪族。但呂壹這個小人一朝得勢,行事難免跋扈起來,最終引起太子孫登以及其他重臣的聯名抵制。

    孫權無奈,只好將其殺死,以平息朝臣怒火。但此時的孫權,依舊沒有放棄打壓江東士族。很快,他便找到了一個絕佳藉口。太子孫登夭折後,新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享受相同待遇。

    《三國演義》吳大帝孫權劇照

    當時的陸遜,為上大將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可即便如此,也被孫權貶出中樞,然後又派人對其屢次苛責。晚年的陸遜,最終憂憤而死。自此以後,江東豪族與孫氏之間的裂縫便加劇了。

    以致孫權死後,孫峻、全公主等宗室之人亂政,江東豪族依舊選擇冷眼旁觀。顯然,造成東吳國力衰退與滅亡的,便是江東豪族的消極態度。直到西晉伐吳,這些豪族中的多半力量依舊選擇作壁上觀。

    04、吳主孫皓殘暴

    當然,西晉能迅速滅亡掉東吳,還與末代皇帝孫皓的暴行有關。這位迷信又粗暴好殺的帝王,直接不僅切斷了與江東豪族僅有的一絲聯絡,而且還引起了東吳臣民的嚴重不滿。

    所以王濬伐吳之時,一路上鮮少遇到抵抗。雖然東吳臨時組建了大軍,但其中的軍民多有不滿,待王濬來襲之時,這些人全部都一鬨而散,不願再為東吳,為吳主孫皓賣命。

    各懷鬼胎的江東群臣

    一個失去百姓與臣子支援的政權,如何不走向滅亡?

    總結:

    從上述的原因分析中,不難得出東吳滅亡的主要原因:是其內部積重難返,無法形成有效的抵抗措施。

    但說實話,東吳本身的防禦,是沒有太大問題。這裡說的防禦,主要指客觀方面上的,也就是東吳強大的水師。

    在魏蜀吳三國之中,東吳的造船業是極為發達的。《太平御覽》中形容東吳的水師:

    “舟揖為輿馬 ,巨海為夷庚。”

    意思是說,東吳的舟船向車馬一樣平穩,哪怕是下面的大海再波濤洶湧,人走在舟船上,也像是如履平地。

    再配合江東的“據長江”戰略,東吳水師才能在水戰中利於不敗之地。而這,也是東吳名將陸抗為國家續命二十年的必要保障。在西陵設定一道水師,哪怕有千軍萬馬來襲,憑藉強大水師與地理優勢,東吳都能抵擋好一陣子。

    強大的江東水師

    只可惜,東吳晚年的君臣離心,以及上下不合,最終導致本國強大的水師,缺少了用武之地。而西晉王濬選擇從蜀地出發進攻東吳,便是對江東水師最大的尊敬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晉書》、《太平御覽》

  • 11 # 浮華的滄桑

    西晉在滅吳之戰前,有做了非常詳細的準備。不過更多的是因為吳國國君的不作為,他的不修內政、而且暴虐荒淫才導致吳國西線守備的削弱,這讓西晉有了可乘之機。

    司馬氏在三國時期出現的都是聰明人,司馬懿能和諸葛亮抗衡,之後司馬昭父子奪得了曹魏政權。這天下最終是到了司馬家的手裡。在消滅蜀國之前,司馬氏就有之後順勢消滅吳國的打算。

    司馬昭就有提出:起初先定巴蜀,三年之後,順勢水陸並進,吞併東吳,實現統一全國的戰略方針。這是司馬家偉大的思想抱負,為了實現先輩一統天下的遺願,晉武帝司馬炎從公園269年開始就準備著如何消滅東吳。

    他安撫善待劉禪和諸葛亮等人的子孫,並加以鞏固巴蜀的統治,化解了西晉的內部之憂。同時還分化東吳內部,讓他們君臣離心,動搖了吳國的軍心民心。他還改善西晉內政,實行屯田政策,選拔將士。

    終於在太康元年,安東將軍王渾率著十多萬的大軍往橫江進軍,還派了陳慎攻擊尋陽;派將軍李純率軍向高望城攻打吳軍俞恭部。一時間李純攻佔了高望城,也擊破了俞恭軍,將展現推到了橫江以東的方向,並且奪得了渡江這個十分有利的渡場。同年十一月,司馬炎採用了太傅羊祜生前擬製的計劃分派六路大軍進攻吳國。之後,晉軍接連攻克了東吳四州、四十三郡,並且降服了吳軍二十三萬人,就這樣東吳政權滅亡。

    吳國怎麼滅亡的 客觀評價吳國滅亡的原因

    雖然說晉滅吳之戰將中國重新一統,這統一是順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對社會的進步有著推動作用。不過西晉滅吳的名氣並不是很大,甚至比不上魏滅蜀戰爭的影響。因為吳國國君孫皓的暴政,民心離散,所以國家被消滅大家認為是理所當然。還有就是原本蜀國被滅後,大家都知道三國鼎立的局面被打破,知道蜀滅後,吳國被滅是必然發生的,所以也就缺少了戲劇性,因此影響就不是那麼的大了。

    其實晉滅吳之戰的勝利存在著必然性。當時吳國末帝孫皓自繼位以來,昏庸殘暴,他還肆意的殺害臣民,一時間朝野上下人人自危。他親小人遠賢臣,結果造成了東吳政權的混亂,全國上下一片恐怖氣氛。孫皓還比較嫉賢妒能,殺死那些能力比較強的臣子,就在他這樣殘暴的統治下,民心離散,人心喪失,這樣必然導致了東吳的破滅。

    “寧可千日無戰,不可一日無備”這個是兵家的戰略思想,但是孫皓並沒有這麼想,儘管東吳有的人想到了,並且向孫皓建議增強沿江的戰略要點的守備,但是孫皓都置之不理。孫皓肆意在吳國肆虐,不修內政的同時,西晉卻是在穩定內部,增強經濟,使得國富民強。他利用了十七年的時間進行攻打東吳的準備,兩相比較晉滅吳之戰已是毫無懸念。

    吳國怎麼滅亡的?看完上文的你肯定知道啦。吳國最後一位君主孫皓非常的殘暴,在他的統治下,老百姓們生活過的十分悽苦,朝廷也早已失去了民心。在這樣的情況下,滅亡其實就是遲早的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潔淨廠房裝修施工流程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