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字言字語吧
-
2 # 一顆淚兩種味
是 司馬徽,字德操,號水鏡,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住城東南20餘里洞林寺側(今曹徐村),徽清雅,以有知人之明著稱於世。漢靈帝末年,群雄割據,有經幫濟世之才的司馬徽不願施展才能為時所用,他緘默固守,甘願陷居陽翟故里,躬耕度日。徽平時從不討論別人,如有人向他求問,他也不品評高下,總是說好、好、好。當時,徽與襄陽名士龐德公相友善,德公的侄子龐統,子士元,少年純樸誠懇,無人知道他是奇才,唯 德公甚為器重。龐統年十八歲時,以德公之名前往潁川拜見徽,二人交往,十分投機。最後,徽盛讚:“你真是個有才德的人,應當稱作“江南第一名士”。自此龐統的聲名大顯於世。由此可見,徽確有知人之明。建安十二年(207),劉備在荊州求訪名士,親自拜見司馬徽。徽對他說:“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於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臥龍乃諸葛孔明,鳳雛乃龐士元”劉備十分信服,親自前往隆中,三顧茅蘆,請諸葛亮出山,這與司馬徽首薦諸葛亮是密切相關的。建安十三年(208)九月,曹操大軍到新野,直指荊州,徽被曹操徵聘。曹操對徽慕名已久,而徽卻得病去世。
-
3 # 華尼臣
水鏡先生在《三國演義》裡出場不多,但很有高人風範。他為諸葛亮的出場造了很大的勢。劉備馬躍檀溪後,誤打誤撞來到水鏡先生家裡。在水鏡先生的口裡,得知了臥龍鳳雛的名號。後來,徐庶走後,水鏡先生來看徐庶。可惜晚了一步,他預測到徐庶此去後的事態發展。最神的是他說過臥龍雖得其主,但不得其時,很可惜。這句話精準的預測了諸葛亮的一生。
《三國演義》裡要論出場的豪華,毫無疑問是諸葛亮。羅貫中用了好幾個人來鋪墊諸葛的登場。但最重要的無疑是水鏡先生。
在漫畫《火鳳燎原》裡,水鏡先生更是厲害,水鏡八奇是他最出色的徒弟。這幾位幾乎囊括了三國裡最厲害的幾位人物。荀彧、賈詡、郭嘉、周瑜、龐統、諸葛亮都是八奇之列,此外,張昭、闞澤都擔任過助教。可以說,天下軍師皆出自水鏡門下。
總之,在很多作品裡,水鏡先生都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
-
4 # 十二十頁
水鏡先生名叫司馬徽,東漢末年隱士,曾把諸葛亮和龐統推薦給了劉備,並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兩人,得一人可安天下。但是當劉備成功請到諸葛亮出山時,水鏡先生說:“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要了解水鏡先生要先從他的多個身份說起。一、水鏡先生還是“好好先生”
在與人交談時,司馬徽從不說別人的缺點,也從不問別人的好惡,都說好話。鄉下有個人跟他打招呼,他說:“好。”曾經,有人把兒子的死訊告訴了司馬徽,司馬徽便答道:“很好。”司馬徽的太太知道後便責罵他:“大家以為你道德高尚,才告訴你。為什麼突然間聽到別人的兒子死了,卻要對別人說好話呢?”司馬徽回答說:“你的話也很好。”
所以到了明代,司馬徽被人稱為“好好先生”,成語也就是“好好先生”由此而來。後人多用“好先生”來指不守原則的人和不敢或不願得罪任何人的人。
二、水鏡先生還是個莊主被稱為“水鏡莊主”的水鏡先生是一村之長。水鏡先生司馬徽,穎川人,字德操。《水鏡先生》中只有八個字的外貌描寫“松形鶴骨,宇不凡”;
水鏡先生居所草堂中也略有勾勒—“架上堆滿了書卷,窗上盛放著松竹,橫琴在石床之上,清氣飄然。”就其家境而言,應該是一位富戶。
假如劃線成分恐怕不是地主,而是富農。然而,他這個莊主看起來卻德高望重,不是那種欺壓村民,貪心不足,作威作福的人。因為水鏡先生的存在,使得水鏡莊成為三國最具文藝特色的美麗鄉村。
三、水鏡先生喜歡結交各類名流同時他也喜歡交友,經常和一些有識之士喝酒暢談,玩棋撫琴,可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孔明、崔州平、徐庶、孟公威等鴻儒名流都是他的隨筆。熱心為村民講授文化知識,和藹可親地對待鄰里,是三國最有影響的朋友圈主。
【結語】
他還有很多徒弟,如諸葛亮、龐統、徐庶、崔州平、孟公威、石廣元等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水鏡先生到底是否真不可測這個沒有記載,俗話講,名師出高徒。能教出這麼多位大名鼎鼎徒弟,足以證明他的實力。
能向劉備推薦臥龍鳳雛二人,還能說出“諸葛亮未得其時”這樣的話,足以看出水鏡先生的格局遠遠大於諸葛亮。能看清大勢的人,自然深不可測。
-
5 # 愛芳書法
三國時期的水鏡先生是著名隱士司馬徽。
水鏡先生,本名司馬徽,字德操,東漢末年襄陽名士(又有人稱其為潁川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約生於公元174年,卒於208年。他素以知人、育人、薦才、克己而著稱於世。被世人稱為“人鑑”,俗稱“水鏡先生”。
水鏡莊的舊址位於今天湖北省南漳縣的玉溪山麓,依山傍水,風光宜人。內有清代乾隆初年立的石碑一通, 上刻“漢水鏡先生棲隱處”八個大字。
《三國演義》中是借用村野小童之口道出他的身份的,也是從他的口中劉備尚知名士龐德公與龐統叔侄二人的。無論是水鏡先生從琴聲中知道有英雄來訪,還是他外貌中的松形鶴骨、器宇不凡,或者是從他居所的陳列擺設都足以證明此人乃世外高人也,以至於看到這裡讓我想象到那渭水閒釣的姜子牙,和那扶犁耕田的伊尹,並對這位水鏡先生大期所望,然後果終不是我所想象的。
當這位當世英雄劉皇叔恭請水鏡先生出山時,他卻以“山野閒散之人,不堪世用。自有勝吾十倍者來助公,公宜訪之。”之詞而推託,卻令我大失所望。而懸念迭起,我急切想知道這個比水鏡先生勝十倍者究竟是何人也。後來出現的徐元直雖有忠主之心卻不能忠孝兩全,以至於滿腹才學無用武之地,從而也就引出徐元直騎馬薦諸葛。
而水鏡先生的再次出現更讓我有些不解,他能推出徐庶此去其母必死,也知孔明其才必能助劉備,然他出門仰天大笑曰:“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也可以說明他已知未來,卻為何又薦臥龍推鳳雛呢?孔明能在隆中三分天下,卻逆天而七出祁山,置萬民於水火不顧。鳳雛即能經天緯地,卻又小器到為與孔明爭功而被射死於落鳳坡,原來聖賢只是為一人而定天下嗎?
-
6 # 三國演義的智慧
水鏡先生人如其名,是高士,是隱士。說他深不可測,也不為過。
為什麼這樣說?
《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出場不多。但是僅憑他與劉備的談話,便知,他對當時天下的局勢、各個集團的力量與核心層的情況、以及大勢的走向,已是洞若觀火!
這不是高士嗎?
他看透時局,不參與,這是他自己的選擇。我們都尊重。
這不是隱士嗎?
水鏡先生與劉玄德縱論天下大事,指出天下人才之最!輕描淡寫間竟將臥龍鳳雛兩大高人引出!這不是深不可測,是什麼?
《三國演義》中,像水鏡先生這般,不多啊!
-
7 # 靜謐光陰
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名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有“水鏡先生”之稱。
司馬徽與名士龐德公等人以及流寓到的韓嵩、石韜、孟建、崔州平等道友均有交往,關係甚密。司馬徽視龐德公為兄長,被龐德公稱為“水鏡”。
諸葛亮、龐統這些人均是司馬徽的弟子,在劉備落敗之時,水鏡先生給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二人,並在劉備未找到二人之前先推薦徐庶輔助劉備。這裡小編要給大家再說下,諸葛亮最後是跟隨劉備的,而龐統先前是投奔了東吳,奈何東吳君主並不看好龐統,還有徐庶最終被曹操騙去。所以這三位名士最初所在陣營分別就是早期的魏蜀吳三國。
另外,大家應該還知道,三國中還有一名著名的隱士叫司馬懿,司馬懿的司馬家族最終統一了三國。司馬懿跟司馬徽都是司馬姓氏,那麼他們二人究竟有什麼關係呢?小編給大家找了一些歷史記載的資料,據《重修太史廟記》碑文記載:“司馬徽正臨嫡派,今子孫或在洛陽,同姓;……觀之‘八世孫為懿’,……而觀裔司馬君實,與臨裔司馬徽,皆別有不朽”。讀完這段話之後,我們應該不難看出司馬徽和司馬懿是有些許親戚關係的。
並且根據歷史資料的記載,司馬懿本是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人氏,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所以司馬徽與司馬懿二人居住地也並不是太遠,而且司馬姓本來就屬於少有姓。再加上二人均是當時有名之士,彼此相知也不為過。如此看來大家是不是覺得三國其實就是司馬徽和他的司馬家族下的一盤大棋呢?司馬徽將三國名士玩弄於鼓掌之中,並盡為己所利用,最終以達司馬家族統一三國的終極目標。
再談到三國起初,司馬徽為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龐統以及徐庶這三位他最得意的弟子,並說臥龍鳳雛得一則可得天下,可見司馬徽本就沒有想讓諸葛亮、龐統以及徐庶三人均跟隨劉備。司馬徽的真正目的是透過他這三位弟子在三方陣營中彼此較量,讓劉備、孫權、曹操彼此消耗,待到三方的實力衰減之時,再讓虎冢司馬懿最終統一三國。而在此之前,司馬徽也在看似無意的交談中暴露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那便是說到“孔明雖得其主,而不得其時也。”
在這裡我們也不難看出,司馬徽很明顯知道劉備就算最後可以請出諸葛亮,卻也不可能奪得天下,並且水鏡先生後期也往東吳輸送了很多人才,以便造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唯一能讓他這樣做的也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司馬徽可以在三方勢力爭奪天下之時得到他想要的。
綜上所說,我認為真正的三國時代,只有司馬徽也就是水鏡先生,他才是三國真正的第一謀士,其他人均是在水鏡先生的布控之下演繹三國爭分。所以諸葛亮火燒赤壁、七擒孟獲與空城計等等,均在水鏡先生掌控之中。所以小編覺得諸葛亮等人是在下一盤小棋,而水鏡先生則是在下一盤大棋,其中的棋子便是諸葛亮、龐統等人。當然,以上這些觀點也僅僅只代表小編自己的觀點,歡迎指正。
-
8 # 傳承文化堅守者
作為三國迷,肯定知道水鏡先生,又稱之為好好先生!原名司馬徽!“松形鶴骨,器宇不凡”這就是書中所形容水鏡先生的兩句,對水鏡先生的住處也略加勾勒——“架上堆滿書卷,窗外盛栽松竹,橫琴於石床之上,清氣飄然!跟你想象中對隱士的理解是不是非常像!水鏡先生依據自己的學識團結聯絡各方精英,進行講學研討,憂國憂民的學術氣氛非常之濃厚。教授了一大批修身濟世之賢才,如諸葛亮、龐統、徐庶、崔州平、孟公威、石廣元等等!奇門遁甲,天文地理,兵法謀略!而又淡泊名利,與世無爭!水鏡先生最大的能力是知人,給劉備推薦龐統跟諸葛亮,就是最經典的!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並且劉備在這兩人幫助下建立蜀國形成三國鼎立!既有通天的才華也有淡泊的高雅!實乃真正的高人!
-
9 # 執著的河
論匡世伯樂——司馬徽
四大經典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中,有一隱士奇人司馬徽,字德操,被稱水鏡先生。他究竟有多神秘莫測?
第一,且看他的學生有多牛,便知他厲不厲害。他的學生有:諸葛亮,字孔明。龐統,字士元。徐庶,字元直。諸葛亮的陣圖兵法,星術天文,均來自他的口傳心授,還有那聞名遐邇的三分天下的形象模擬圖,都是司馬徽的原創佳作?而既然推薦他的學生匡撫漢室,卻明知了結局與天下歸元,能否揭開他的前世今生的神秘面紗?《三國演義》中,的第三十五回和第三十七回,這位深不可測的高人開始登場。那就是當世英雄劉備劉皇叔落難,馬躍檀溪,成為落湯雞
-
10 # 遙山書雁
在電視劇《司馬懿》中,曾經有過水鏡先生身影。雖說出現的時間很短,但還是讓人過目不忘。這長長的鬍鬚,再加上這仙風道骨的衣服,瞭解劇情都知道,不是什麼等閒之輩,必須是個很厲害的人物。那麼,水鏡先生是誰
一、水鏡先生是誰在三國志中有記載,水鏡先生為司馬徽,他其實是中國歷史上三個半聖人之一諸葛亮的老師。在道學和兵法上,水鏡先生都有研究。很多人也為他的才學慕名而去,這中間包括諸葛亮還有龐統。能成為諸葛亮的師父,可見實力也非一般。
司馬徽很懂得用才惜才,諸葛亮和龐統兩人就是他給劉備最好的武器。司馬徽學識淵博,有著自己的判斷能力,正因為這樣,他才成為了別人口中久負盛譽的水鏡先生。都說優秀的人會相互吸引,從他結識的朋友韓嵩、龐德公就可以看出。
在諸葛亮還未出名之前,司馬徽的盛名是名揚四海。各國的統治者都想要將水鏡先生給收入麾下,最後他到了曹操旗下。但遺憾的是,曹操還未擴大自己的勢力,水鏡先生就已經撒手人寰,實在是很可惜。不過司馬徽似乎,曹操對於他的安葬,也十分隆重,可見其地位非同一般。
二、水鏡先生被譽為三國第一高人公元198年,水鏡先生在荊州襄陽做客,當時最高長官劉表也是聽聞此人在境內,想要重用水鏡先生。第一次去拜訪水鏡先生的時候,劉表的目的也是想要重用他。但是在和他聊了之後劉表的一番言論讓所有人都吃驚。他說:水鏡先生只是一位普通書生!
猜測一下,應該是水鏡先生對劉表說了什麼話,能讓他有如此感悟。雖說劉表也不是什麼平庸之才,但是依照他的能力,根本就掌握不了水鏡先生。所以比起重用,倒不如還水鏡先生一生安穩。
-
11 # 弗蘭克內爾
“水鏡先生”的原名叫做司馬徽,是東漢末年道家的代表人物。“水鏡先生”的綽號是由名士龐德公給他起的,而龐德公的侄子就是龐統。
在劉備駕著的盧馬越過檀溪時,邂逅到了“水鏡先生”。後者為他指點了迷津,進而才有了後來的蜀漢政權。
在原著當中對“水鏡先生”的描寫就是一世外高人的形象。“松形鶴骨,器宇不凡”而水鏡先生的住處“架上堆滿書卷,窗外盛栽松竹,橫琴於石床之上,清氣飄然。”符合道家的形象。
而後來劉備再去拜訪的時候,便對劉備給出了對孔明的評價。說他本領超過管仲,樂毅之流,可比興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漢四百年的張子房。堅定劉備“三顧茅廬”的信念。
可當劉備在準備出門而去的時候,卻自言自語到:“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又說“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來嘔心血也?”這兩句話,前一句預見了孔明的生不逢時,不能匡扶漢室的悲痛結局,留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遺憾。後一句暗示了孔明為了成就大業,復興漢室嘔心瀝血,終其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命運。令人過目難忘,身前已知身後事,“水鏡先生”真乃高人也。
在《三國演義》當中,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少年英雄,有先鋒大將,有謀士軍師,有才子佳人。但是這山野隱士,唯獨這“水鏡先生”讓人印象最深。彷彿他的一拂袖,便是整個三國的歷史。沏一碗茶,捧一束竹簡,茶香四溢,書香滿屋。歷史早已定格,恍惚之間,這世間一切的人和事都曾料到,也都已遠去。雖一生才華始終未得施展,湮沒不彰,但是這一切早都已洞若觀火,猶如“水鏡”一樣。真是應得這句話:“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啊。
回覆列表
根據小說的介紹,水鏡先生司馬徽字德操,穎川人氏。小說對水鏡先生的外貌描寫也非常精煉,就八個字“松形鶴骨,器宇不凡”;對水鏡先生的住處草堂也略加描寫,“架上堆滿書卷,窗外盛栽松竹,橫琴於石床之上,清氣飄然。”關於水鏡先生,整部小說就這麼多描寫,卻活脫脫將一位隱士高人的形象盡顯於讀者面前。劉備於馬躍檀溪脫險之後不期路過水鏡先生的莊上,於是當時歷史上的兩位顯隱代表人物開始了他們之間的第一次人生交集。
水鏡先生是一名隱士,雖然水鏡先生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但是他不願意將自己的才華和社會上的汙流之士混到一起於是就歸隱山林了,歸隱山林之後很多人都稱呼他叫做好好先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管別人和他說什麼事情他的回答都是好,曾經有一個人向他哭訴自己的至親去世了,但是水鏡先生什麼都沒說只是不斷地說好好好,水鏡先生說了這句話之後那個人感到非常生氣,於是就說他是一個不懂得人情世故的人,但是水鏡先生仍然只說好,於是後來人們稱呼他就叫做好好先生。
關於水鏡先生的第二個說法:
水鏡先生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老師,因為他曾經教出了諸葛亮這樣一個非常受到人們敬仰的學生。就這樣水鏡先生是誰的問題就得到了答案,現在有很多人都稱呼不敢對別人的要求說不的人為好好先生,但是水鏡先生和現在的好好先生實際上是不一樣的。
其次,水鏡先生是我國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隱士,雖然他是一位隱士但是他卻對當時社會上的各種動態非常瞭解,水鏡先生在做隱士的時間中還教出了幾位對後來的天下有很大的影響的人物,其中就有一位是諸葛亮。諸葛亮小的時候就跟在水鏡先生身邊學習各種知識,水鏡先生在他修仙的時候曾經告誡過諸葛亮一些話。
根據相關的歷史記載可以知道水鏡先生雖然是諸葛亮的老師,但是實際上兩個人平時都是以朋友相稱的,水鏡先生是諸葛亮和其他兩個人在修仙的時候所拜的師父,水鏡曾經對諸葛亮說過諸葛亮是經過兩世之後才到自己門下修仙的,諸葛亮的第一世本來是姜太公,但是由於封神的時候佛祖說姜尚的骨骼太差不足以修仙於是姜太公只好重新轉世做人,而諸葛亮的第二世就是孫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