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春秋霸主的出現有什麼歷史淵源,春秋霸主是一種職位,還是有什麼具體的標準?
33
回覆列表
  • 1 # 歷史是杯酒

    春秋霸主出現的淵源要從周平王東遷洛邑說起。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死,西周滅亡,各諸侯擁立原來的太子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第二年,周平王將都城遷到洛邑(今洛陽),中國歷史進入東周時期。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兩個階段。

    隨著周朝王室的東遷,原來的關中地區被犬戎等少數民族佔據,周王室喪失了一大塊富饒的土地。而周王室剛遷到洛邑時,還擁有方圓近六百里的王畿,但是功臣要封賞、少數民族政權還不斷的東來侵奪,所以到最後王畿縮減到方圓一二百里。王畿地盤越來越少,王室控制的人口也越來越少,王室的經濟實力大大減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隨著經濟實力的減弱,王室的政治實力也越來越弱,逐漸的喪失了對諸侯的控制權。

    在周王室走向衰弱的時候,一些地方諸侯國卻逐漸強大起來,他們便利用自己的實力,“挾天子以令諸侯”,積極擴充套件自己的勢力。鄭國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周平王死後,桓王即位,鄭國不但不向王室進貢,還在某一年派人偷割了王室的麥子,搶收了王室的穀子。周桓王肯定不能忍啊,他先罷免了鄭莊公在周朝卿士的職務,同時調動蔡、衛、陳三國的軍隊討伐鄭國,鄭莊公派兵抵抗,結果王室軍隊敗北,桓王肩頭上還中了一箭,只能狼狽撤走。事後,鄭國派人“慰問”,桓王只能忍氣吞聲,不了了之。

    在這種情況下,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已名存實亡,“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時代一去不返,社會進入一個動亂的時代,各種矛盾急劇發展。而強大起來的諸侯國為了自己的野心,開始走向爭奪土地和人口、掠奪財物為目的的爭霸戰爭。當一個國家軍事強大,經濟實力雄厚的時候,就會起來爭霸,用武力征討他國,迫使其屈服。而當時的爭霸基本上是透過一場戰爭解決,勝利者為霸主,雙方訂立盟約,其它諸侯國要服從霸主的領導。春秋歷史上的著名霸主便是春秋五霸,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一種說法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

  • 2 # 縱橫史君

    公元前771年,西北少數民族犬戎攻破鎬京,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從鎬京遷到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從這一年起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稱為春秋時代,周王室經此一劫,周王室實力大減,實際控制的區域大幅縮水,諸侯國不再聽從天子的號令,天子反而玩依附強大的諸侯。在王室衰微的同時,一些諸侯國強大起來。為了奪取更多的土地、財產和人口,爭當左右天下、支配別國的霸主,幾個大的諸侯之間,展開了長期的爭霸戰爭。在爭霸過程中,有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先後做過霸主,歷史上稱為“春秋五霸”。

  • 3 # 文史新人小郭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以後,周王室更加衰微。從前是天子統帥和號令諸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而如今,這些權力已逐漸轉移到諸侯手中--"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而各諸侯國內也出現了君臣逆位的現象--"禮樂征伐自大夫出";更甚至於一個諸侯國的大夫可以左右周王室的動向--"陪臣執國命"。鐵農具的出現提升了生產力,大量井田之外的土地被開墾,這成為諸侯國強大的主要原因。周王朝建立在宗法制和井田制基礎上的封建制度開始瓦解,出現了"禮壞樂崩"的動盪局面。王室、諸侯、卿大夫之間相互混戰,天下大亂。

    春秋霸主出現的契機就是東周時期的天下大亂,而天下大亂是由四方面的原因所造成:

    其一、王室的內亂。周幽王在位時由於寵溺褒姒而欲立褒姒之子為君,從而得罪了當時的王后,王后又是當時申國嫡系,後來申國國君就聯合西戎等勢力滅了西周,隨後用擁立周平王為新任國君,周平王繼位後就開始了東遷,這才有了東周。

    其二、諸侯家庭倫理的亂。當時的鄭國國主的太后武姜由於生大兒子時的不祥而記恨大兒子,這種人性的沒落促使他造就了二兒子後來的叛亂。

    其三、列國關係的亂。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周平王東遷後,鄭國也進行了東遷,東遷後衛國接收了鄭國,但是由於衛國後期對鄭國的不滿就發生了戰爭。

    其四、諸侯國和王室關係的亂。繻葛之戰的爆發和射王中肩之後,王室完全失去了統治各諸侯國的權力。而此時趁著中原大亂,北狄開始了對中原的進犯,這個時候春秋的第一個霸主齊桓公出現了,內憂外患之際,齊桓公首次聯合各諸侯開始了對中原地區的保衛戰役。春秋五霸就開始相繼出現在春秋歷史上。

  • 4 # 文字力量

    簡單來說就兩點。其一,實力強,沒有足夠的實力號令諸侯,別的諸侯也不聽你的。其二,大義。春秋時,周氏雖然式微,但所有諸侯還都認他這個王室。霸主以周王室大義號令諸侯。三家分晉後,王室威信降到冰點,各國完全獨立也就不存在霸主這稱呼了

  • 5 # 副史

    從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歷史上稱為春秋時代。在這二百九十多年間,社會風雷激盪,可以說是烽煙四起,戰火連天。僅據魯史《春秋》記載的軍事行動就有四百八十餘次。司馬遷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相傳春秋初期諸侯列國一百四十多個,經過連年兼併,到後來只剩較大的幾個。這些大國之間還互相攻伐,爭奪霸權。歷史上把先後稱霸的五個諸侯叫做“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   另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促進國家的統一,“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為霸主。齊桓公是公元前685年即位的。他在政治、經濟上作了一系列改革,使齊國強大起來。由於齊桓公率兵擊退戎族、狄族的進攻,又率齊、魯、宋等八國之師破蔡伐楚,阻止楚軍北進,他的威信由此大增。公元前651年,他大會諸侯於葵臣(今河南考城),訂立盟約,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

      接著稱霸的是晉文公。公元前633年,楚成於率領楚、鄭、陳等園軍隊圍攻宋國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縣南)。宋國派人到晉國求救。晉文公採納了部下的正確意見。爭取了齊國和秦國參戰,壯大了自己的力量。而後,又改善了晉同曹、衛的關係,孤立了楚國。這時,楚國令尹(官名,相當於宰相)子玉大怒,發兵進攻晉軍。   晉文公為了避開楚軍的鋒芒,以便選擇戰機,命令部隊向後撤退九十里。古代軍隊行軍三十里叫做一舍,九十里就是三舍。晉軍“退避三舍”,後撤到衛國的城濮(今山東省憋縣)。城濮離晉國比較近,補給供應很方便,又便於會合齊、秦、宋等盟國軍隊,集中兵力。公元前632年4月, 晉楚兩軍開始決戰。晉軍誘敵深入,楚軍陷入重圍,全部被殲。城濮之戰創造了在軍事上先退讓一步,後發制人的著名戰例。此後,晉文公請來周襄王,在踐土(今河南廣武)和諸侯會盟。周天子策封晉文公為“侯伯”(諸侯之長),並賞賜他黑紅兩色弓箭,表示允許他有權自由征伐。晉文公成了中原霸主。   齊桓公去世後,宋襄公一心想成為霸主。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六三九年)春,宋、齊、楚三國國君相聚在齊國的鹿地。宋襄公一開始就以盟主的身份自居,認為自己是這次會議的發起人,同時又認為自己的爵位也比楚、齊國君高,盟主非已莫屬。但是楚成王令楚兵把宋襄王拘押起來,然後指揮五百乘大軍浩浩蕩蕩殺奔宋國。最後宋襄公被楚國抓走後又放掉。急功近利,空講仁義是他失敗的地方,但講信用而以仁義待人,卻使他位列春秋五霸之一。不過有名無實,不能算真正的霸主。

     在齊國稱霸時,楚國因受齊國抑制停止北進,轉而向東吞併了一些小國,國力強盛。齊國宏落後,楚國便向北擴張與晉國爭霸。公元前598年,楚莊王率軍在邲(今河南鄭州)與晉軍大戰,打敗晉軍。中原各國背晉向楚,楚莊王又成為中原霸主。   晉國稱霸的時候,西部的秦國也強大起來。秦穆公企圖向東爭霸中原,但由於向東的通路為晉所阻,便向西吞併十幾個小國,在函谷關以西一帶稱霸,史稱“稱霸西戎”。“兼國十二,開地千里”(《韓非子·十過篇》)。    以後,吳國、越國相繼強大, 爭霸於東南。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進攻越國,圍困越王勾踐於會稽(今浙江紹興),迫使越國屈服。接著又打敗齊軍。公元前482年,在黃池(今河南封丘附近)與諸侯會盟,爭得了霸權。越王勾踐自被吳國打敗後,臥薪嚐膽,立志報仇,經過幾十年努力,轉弱為強,滅了吳國。勾踐乘勢北進,與齊、晉等諸侯會盟于徐(今山東膝縣),成為霸主。   諸侯大國爭霸,說明了周朝王權的削弱。自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以後,周朝王室更加衰微。從前是天子統帥諸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現在這些權力都落到諸侯手裡,“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扎樂征伐自大夫出”,甚至於“陪臣執國命”。新興地主階級紛紛起來奪權了。周朝奴隸制處於“禮壞樂崩”的境地。

  • 6 # 文史探微

    春秋歷史上,諸侯爭霸不斷,霸主層出不窮,霸權屢次迭興。究其原因:

    1.自鄭武公一箭射掉周天子威嚴後,天子自顧不暇,周王室的凝聚力、號召力急劇下降。周天子再不能像以往那樣對諸侯頤指氣使、作威作福。

    2.在周王室衰落的同時,一些諸侯國強大起來。“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依靠武力並憑藉著仁義之道的諸侯可以成為霸主,這樣的霸主必定產生於大國。春秋霸主的情況確乎如此,每一位霸主都毫無例外地是以其強盛國力為後盾的。

    3.為了奪取更多的土地、財產和人口,爭當左右天下、支配別國的霸主,幾個大的諸侯之間,展開了長期的爭霸戰爭。春秋爭霸局面隨之出現。

    自古以來對春秋時哪些諸侯國可以稱為霸主並無定論,有五霸之說,具體哪五國也有爭議;其原因在於後世對於“霸”的標準理解不一致。一般採用《史記》說法: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有的以成敗而論,邵雍說:“宋襄公圖霸而力微,卒為楚所敗,此不足論。”有的以則以尊王攘夷為標準,如有人說:“率諸侯而朝天子,天下化之興復中國,攘除夷狄,故謂之霸。”其實,所謂“霸”無非是較強的諸侯國而已。如齊桓、晉文等稱霸時間較長,在歷史上影響較大而已。

    首先崛起的大國是齊國。因姜太公輔佐周文王、武王建立大業有功,被分封到齊國。自開國以來十分注重發展經濟,“通工商之業,便魚鹽之利”;政治上,為政簡而不苛,平易近民。到齊桓公(前685年~前643年)即位時,齊國有了更大的發展。在管仲輔佐下,對內政外交政策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方針策略。他合理徵收賦稅,減輕農民負擔,以達到民富、民安;又改進國家管理體制,發展民間武裝力量,並統一軍政的領導;還運用國家力量發展鹽鐵事業,增加財政收入。這為齊國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在外交上,接受了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的策略,即在尊重周王室權利的前提下,聯合其他國家攻打夷狄國家。桓公七年(前679年),諸侯與齊恆公在甄地盟會,齊桓公從此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

    齊桓公雖成為春秋第一霸主,但依舊能夠遵守禮制。比如,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夏,桓公與諸侯在葵丘(今山東)盟會。周襄王派人送賞賜給桓公,而且特許桓公不用下拜謝恩。桓公聽從管仲的勸告,還是下拜後才接受。桓公尊王,諸侯也得尊王,因此桓公才能“挾天子以令諸侯”。透過這次盟會,齊桓公再次確定了其中原霸主的地位。

    齊桓公去世後,齊國逐漸衰落,霸主地位隨之旁落。

  • 7 # 熾熱的小丑

    春秋霸主的出現有什麼歷史淵源,春秋霸主是一種職位,還是有什麼具體的標準?

    古語云:“大霸不過五,小霸不過三”。

    大霸者: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這三個是無可爭議的霸主,另外的兩個很有爭議,一說是宋襄公、秦穆公,一說是勾踐、闔閭。

    三小霸:鄭莊公、齊僖公、楚武王三人,列為春秋三小霸。

    霸主的意思其實是“伯主”,伯、仲、季,伯是老大的意思,就是諸侯中的大哥的意思。霸主最重要的一條是“尊天子以令諸侯”。就是要尊周天子。這是判斷是否為霸主的一條硬性標準;還有就是周天子要承認的;當然各諸侯國也要欽佩的。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後,犬戎攻打周王朝,周幽王死。周平王為了躲避犬戎,在秦、鄭、晉的幫助下,遷移都城,秦被封侯。鄭、晉共同協助周平王處理政務,東周開始,諸侯開始爭霸。

    春秋五霸大家都很熟悉,簡單介紹一下三小霸。

    三小霸之鄭莊公:是以鄭國在鄭武公、鄭莊公的努力,逐漸強大,周平王心生恐懼,有意削弱鄭,鄭莊公質問周平王,周平王沒辦法,提出讓王子狐去鄭國做質子,這是聞所未聞的事情,鄭莊公礙於周平王為天子,於是安排自己的兒子去周做質子,互換質子。鄭莊公在位期間,平內亂,多次攻伐其他諸侯,並偷割周天子的麥子,假借周天子名義伐宋,破宋後立新君。周恆王大怒,率領諸侯舉兵伐鄭,失敗,被鄭大將射中肩膀,這一箭徹底射掉了周天子的臉面。從此諸侯混戰,士大夫奪權開始。鄭莊公也被譽為春秋小霸之首。

    三小霸之齊僖公:齊桓公的父親,在位期間,多次平息諸侯間的戰爭,多次代替天子主持諸侯會盟。替周天子教育討伐不納貢的諸侯。與鄭國一起擊敗犬戎。使齊國成為小霸。

    三小霸之楚武王:在位50年,殺兄長的兒子繼位。楚武王在位期間,大肆擴張領土,威震諸侯,小的諸侯都臣服與他。因楚在封爵位時,地位比較低,是為子爵,故楚武王要求周太子給自己加封,被周天子拒絕,於是自封為王。春秋小霸之一。

  • 8 # 劍丶不劍

    春秋時期的霸主是繼承和打出來的。

    周朝時期對有功之臣分封,分封以後就是諸侯王,諸侯王的後代對領地具有統治權,世襲罔替。

    各位諸侯王在周朝時期不斷髮展自己的領地,使自己領地的人口增加,糧食增收。因為周朝時期人口較少,所以人口既是資源,人口增加不僅可以增加糧食產量,還會招募到更多計程車兵。

    周朝末期,諸侯王在不斷地世襲之後,領地的實力也大不相同,於是就會發生強者吞併弱者的現象,經過戰爭的篩選最後就剩下了春秋時期的霸主。

    因此我認為這些霸主是前期繼承,後期打出來的。

  • 9 # 高論歷史

    周平王得位不正,又無法在鎬京立足,於是遷都洛陽,從此失去了關中平原,也開啟了殘弱的東周。

    而在河北地區有一個姬餘臣,他是周幽王的弟弟,從小聰慧深得周宣王的喜愛,成年後封到靠近晉國東面的惠地,在姬餘臣的井井有條的治理下,惠地發展成城邑,他也就成為惠候。

    宜臼後來得到申、晉、鄭、秦四國的支援在洛邑稱王。

    1、申候作為宜臼的外祖父肯定全力支援;

    2、晉文候是殺叔自立,政治上與宜臼殺父想上臺相似,兩位篡位者達成政治盟友,肯定不會質疑晉文侯的合法性了;

    3、秦襄公得開拓疆土的允許,肯定擁護宜臼遷都洛邑。

    4、按理說鄭恆公為周幽王戰死,鄭國新君鄭武公應該擁立姬餘臣才對。

    在鄭恆公在世期間,鄭恆公讓自己太子取了申候小女兒,也就是說宜臼還要叫鄭武公姨夫呢!血緣上雙方有親近,。

    鄭國與虢國發生過爭奪土地的戰爭,對於敵人虢國擁護姬餘臣為王,鄭武公肯定轉向宜臼的陣營,就顯得自然而然的。

    鄭武公擁護宜臼東遷洛邑,鄭國沒有得到土地上的好處,但是鄭武公被封為上卿,成為宜臼身邊最重要的權臣,“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招大家很熟悉吧。

    周天子地盤、南面是“南蠻楚國”、北面是晉國,唯一可以向東征伐,無奈地處中原,四戰之地也侷限了鄭莊公稱霸的偉業。

    後來的春秋五霸中,除去宋襄公不談以外,齊、晉、秦、楚地理位置靠邊,沒有在兩線作戰的隱患。

    出現了“兩王並存”的局面,周平王宜臼的合法性,無法得到眾多諸侯支援,宜臼的登基大典,魯國君王作為姬姓本宗,居然沒有前往洛邑朝賀。

    周攜王經營的惠地在晉國東部,嚴重影響晉國的向東擴張,晉文侯乘周攜王到北虢視察,半路襲擊並殺死了周攜王。從此,結束了東周初期“二王並存”的局面。

    晉文候殺死周攜王,周平王肯定高興,也就默許晉國兼併周邊小諸侯國的行為,晉國逐步發展成為北方最大的諸侯國。

    那麼問題就來了,孔子著《春秋》中,為什麼沒有提到周攜王的隻言片語?並且後世歷史中幾乎不提周攜王的存在。

  • 10 # 楊朱學派

    在凡有氣血,必有爭心的的大爭之世。諸侯爭霸。先後出現了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晉靈公、晉悼公、晉平公、越王勾踐等霸主。

    其實,霸主並非春秋時期才產生的。在周王朝建立之初。周天子已經冊封齊國開國國君姜子牙為霸主。賦予齊候敬服王命,以綏四國的權力。

    周王朝的政治體制是分封制,又稱封建制。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在封地建國。

    在封建制之下。周天子就是爸爸。幾百個諸侯國就是兒子。霸主就是嫡長子。

    哪個兒子不聽爸爸的話。就由嫡長子帶領著諸多弟弟。把這個熊孩子批評教育一頓。

    周平王東遷後,周天子的威望和影響力又所降低。齊桓公時,為了增加齊國的影響力。管仲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尊王就是尊周王周天子。攘夷就是抵禦夷狄。

    在尊王攘夷的旗幟下,齊國幫衛國復國。震懾楚國。迫使楚國認錯低頭。保證按時向周天子進貢。

    管仲死後,齊國失去了霸主地位。晉文公成為又一個霸主。此後的晉國稱霸長達140年。

    所有霸主,皆舉起尊王攘夷的大旗:

    一、尊王——誰敢咱惹爸爸,我就去揍他!

    二、攘夷——捍衛華夏文明。

  • 11 # 當代曹植

    春秋戰國時期,群國紛爭,最後秦國統一。因為周天子勢力逐漸的衰弱,特別是從周平王東遷後,日漸式微,不再具有號令諸侯的能力,只是名義上的共主。這就讓強大的諸侯國有了稱霸天下的野心。霸實通伯,是行政長官之意。

    春秋時代指的是東周後期的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一共290年的時間。春秋時代周天子的威嚴喪失,諸侯之間相互征戰,誰實力強,誰就成為霸主,代天子號令天下。

    春秋霸主並不是一種職位,而是地位的象徵,一旦成為霸主,其餘諸侯國要向其朝覲。

    春秋霸主: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 12 # 欲雲談史論今

    周代,治理天下實行的是分封制。在分封制的最頂端,就是周王。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只要王室實力強大,周王國內就不會存在霸主。

    可遺憾的是,西周晚期後,王道衰落;公元前771年,申侯甚至聯合西戎攻入渭河平原,滅了西周。從此後,周王室就徹底失去了渭河平原,周王畿僅限於成周洛邑周邊,僅與一箇中等諸侯國相當。更何況,“二王並立”的最終結局,是弒父篡位的周平王戰勝了叔叔攜王姬餘臣,成了天下唯一的王。實力不濟,再加上弒父篡位的原罪,即便是周平王贏得了最後勝利,可依然難以得到天下諸侯的真心擁戴。

    甚至是對周平王東遷作出重大貢獻的鄭國,對周王室也是不恭不敬。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繼位的周桓王想命西虢公為執政卿,分鄭莊公之權。可鄭莊公卻不服,在這年夏秋兩季兩次派兵殺入王畿,搶收了王室的莊稼。鄭莊公此舉,是公然以武力威脅王室。在鄭莊公強大威懾之下,周桓王雖然氣憤難當,可還是嚇得放棄了分權的計劃。

    鄭國都如此小視王室,天下那些以前支援攜王的諸侯國,對王室就更加漠不關心了。

    由此而言,王室衰落是春秋霸主出現的首要條件。

    周王國普遍實行分封制,在西周初時,周人“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國”。經歷了西周歷代周王的分封與領土擴張,在進入春秋後,諸侯國的數量以遠遠超出了這一數字。王室分封的諸侯國,有同姓有異姓,分散在東南西北各個方向。為了拉攏那些異姓諸侯國,周王室往往還透過聯姻來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這就是所謂的“封建親戚,以番屏周室。”

    然而,設想雖好,時間卻改變了一切。

    分封出去的諸侯國,基本上就是一個獨立王國。在經歷了三百年的漫長歲月後,即便彼此是血脈相連的近親,到如今也成為了遠親,感情上日漸疏遠。天下各個諸侯國的領土犬牙交錯,日常治理中難免會因各種原因而產生矛盾。

    周王室強大時,諸侯國之間的矛盾衝突,都可上升到王室層面來解決;可如今王室自身也陷入了衰退、無法服眾,諸侯國之間的這種矛盾還能依靠誰?只能靠自己來解決了!

    公元前722年,鄭莊公在鄢邑攻殺了弟弟姬段,卻引發了鄭、齊、魯、衛、宋、陳、蔡等等諸侯國長達十多年的大混戰,其實就是諸侯國之間矛盾衝突尖銳化以後的集中體現。

    因此,各諸侯國在發展過程中與其他諸侯國的利益衝突,是霸主出現的第二項條件。

    王室衰落,天下大亂,諸侯相攻,這就是後人熟知的“禮崩樂壞”時代。

    天下大亂之際,諸侯們或投靠強者,或黨同伐異,或被人消滅等等,不一而足。但是,那些最先意識到危機的諸侯,選擇的是改革圖強——只有增強自身,才是在這種無序競爭的亂世中避免被淘汰的最佳辦法。

    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那些主動或被動推行了改革的諸侯國快速發展起來,實力遠遠超過了一般諸侯國,理所當然地擁有了霸主潛質。

    楚國建立了縣制,不斷對外瘋狂擴張、滅國為縣,在楚莊王時成為霸主之國;齊國管仲改革,讓齊桓公成為一代霸主;晉國先後推行了“無蓄公子”改革,“作爰田”、“作州兵”改革,在晉文公時登上了霸主之位;……。

    雖然都是霸主,但進行了制度性改革的諸侯國,其國力維持得更加長久,如晉、楚、齊等等;沒有將改革舉措制度化的諸侯國,往往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如吳、越等等。

    因此,春秋霸主出現的第三個條件,是國家競爭的大背景下,先進諸侯國的銳意改革圖強。

    滿足了上述三個條件,還不能確保就一定成為霸主。

    楚武王創立了縣制,當楚人成為霸主,卻在楚莊王時;晉獻公創立了“無蓄公子”制度,晉惠公推行了“作爰田”、“作州兵”改革,可當上春秋霸主的卻是晉文公;吳王闔閭勵精圖治,率領吳人差點滅了楚國,可最終當上霸主的卻是兒子夫差;……。

    可見,雖然很多英明國君都勵精圖治,卻未必能當上霸主。這是因為,成為春秋霸主不光是要有實力,還得看時機。這種時機,往往是國內外各種條件促成,缺一不可。

    楚成王時楚國極為強大,可在他執政早期碰上了齊桓公,中晚期又恰好對上了晉文公,最終錯了稱霸機會。可晉文公後晉國內亂頻頻,又在秦國拖累下無暇專心於中原爭霸,讓楚莊王抓住了時機成功稱霸。

    在晉獻公與晉惠公時,東周齊、楚爭強,晉國內部矛盾重重,所以參與東周爭霸。但晉文公回國後,晉獻公、晉惠公兩代國君改革成效顯現,晉文公又能團結起眾多晉人,最終在齊國衰落後迅速填補其空白,城濮一戰而勝楚國,成為了東周霸主。

    楚國和晉國稱霸的歷程證明,要想成為春秋霸主,還需要最後一點——這就是稱霸的時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做飯時,你會介意家人不等你就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