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戴老師車庫

    我們經常能聽到一種說法,“懂大眾的都去買斯柯達了”。為什麼有人會這麼說呢?那這種說法又到底對不對呢?讓我們來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一下。

    首先,我覺得有必要去追溯一下這句話的來源,因為說話人的立場不同,這句話的可信程度就不同。那麼這句話到底出自哪裡呢?答案肯定是某斯柯達4S店的宣傳標語,這個標語的目的呢?其實也就是一種營銷手段罷了。我們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性質。類似的廣告語還有很多比如“今年過年不收禮,收禮只收XXX”、“好空調,XX造”。

    在我看來“懂大眾的都去買斯柯達了”無疑也屬於這種廣告語裡面的一支而已。所以說大家不用太當真,難道不買斯柯達的就都是不懂大眾的人啦?顯然是過於極端了。

    不過呢,吐槽歸吐槽,我們看問題還是要儘可能的保持客觀。“懂大眾的都買斯柯達”之所以有不少人認同這句話,是源於這個品牌的高性價比,斯柯達源於捷克,也算得上是一個百年老店了。後來被大眾集團收購了,成為大眾集團旗下的一個子品牌。與之同級別的兄弟品牌還有很多,比如大眾、奧迪、保時捷、賓利、蘭博基尼、布加迪、杜卡迪、斯堪尼亞等等。它們各自都有明確的市場定位,其中斯柯達主打的就是經濟和高性價比。因此,你會發現同等配置的車型,斯柯達的價格往往低於大眾不少。

    換句話說,就是你花同樣的銀子如果買斯柯達可以買到更好的車。所以說對於一個不考慮品牌附加值得消費者來說,購買一輛斯柯達確實比買一輛大眾來的要經濟實惠。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價效比這件事,跟你懂不懂車沒有太大關係。僅僅跟你消費觀有關。其實說句實話,讓大部分國人買車,不考慮品牌所帶來的的價值,幾乎是不可能的。其實我也認為買一個“硬”一點的品牌並沒有什麼不妥。跟懂不懂車是兩碼事。所以如果非要把這懂車這個這個概念扯進來,就難免讓人家覺得矯情了。

  • 2 # 牛牛侃車

    因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打開發動機艙,斯柯達的也就是掛的VW標誌。我想說的應該是這個吧。但是懂的人還是有區別的。

  • 3 # Alexwyh

    因為你買速騰的價格能買到速派,你買1.4T高功率的價格能買到2.0T低功率,你買DQ200乾式雙離合的價格能買到DQ380溼式雙離合…

    大概就是這樣。

  • 4 # 茶煙一榻

    開斯柯達的張嘴閉嘴都是經驗,價效比[捂臉],其實就是兜裡缺兩萬,不然就買大眾了,當年看上高爾夫了,銀子不寬裕才買的明銳,

  • 5 # 丁政15

    因為同一個生產線,用同一個發動機。用料更紮實。 其實這個說法來自一款晶銳汽車。具體哪年哪款我忘了2013?。用料做工確實好。但是往後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大眾集團從來只坑中國人。(大陸人)

  • 6 # 80後的目光

    本人的第一輛車就是斯柯達柯迪亞克,也就是現在開著的車有一年半了,各方面感覺還可以,就是內飾材料能加以改進就更好了,操控的話挺不錯,7速溼式雙離合也比較平順,2.0t330動力充足!相比同平臺的大眾途觀l真的是絕對的價效比高!買車前也看了試駕了不少車型,豐田,大眾,日產,以及國產等,但最終還是選了斯柯達!個人觀點!!!

  • 7 # 疼哥VLOG

    因為我實打實是斯柯達速派的老車主,我是2014年買的四個打速派,然後看了兩年的,感覺這個車特別好,特別寬敞,尤其他那個後備箱。特別寬敞。然後他的那個車門左側有一個雨傘吶,只有勞斯萊斯才有。所以我對是個男的,那個感情特別深。後來2017年我因為做生意失敗,然後還賬,所以我把我那個斯柯達速派賣掉了,然後心裡面很心疼。嗯,後來買了個大眾朗逸,然後一直很懷念我那個是個大叔派。所以我也就想著說以後有機會了啊,肯定還是想買一個斯柯達系列的車,所以現在我看上那個四個打2020款的那個明銳。旅行版。哇,特別好,真的特別好,就期待它的上市。所以說懂大眾的人都喜歡買斯柯達的,原因就在這兒。同樣的配置。大眾要比斯柯達貴5萬塊錢。

  • 8 # 汽車網評

    斯柯達分別於1991年和2000年分兩次被大眾所收購,最終成為大眾旗下的一個全新的子品牌。

    大眾和斯柯達基於同平臺打造,但一般來說大眾會比斯柯達的同級車貴上一兩萬塊錢,最主要的是市場定位不同,使得車主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去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品牌,這樣的話也就能夠擴大自己的市場。一些大眾的創新技術在進入市場之前沒有經過市場監測,一些技術上的弊端在實驗中可能沒有反應出來,這時候斯柯達站出來了,使用這些新技術後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還是經受得住市場的監測?反饋回來的資訊是好是壞?

    我們來看看有那些產品,簡單對比以下就能明白:斯柯達科迪亞克對比大眾途觀L、斯柯達速派對比大眾邁騰、斯柯達昕動對比大眾POLO,雖然歸屬於不同的品牌,但歸根結底是同一條生產線上的產物,汽車最為核心的三大件也是一樣的。“先發”肯定是有優勢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斯柯達的市場優勢,但不要忘了“先發”也是有風險的。一些創新的科技及技術在這也更容易暴露出缺點。“晚發”則意味著能夠擁有更大的迴旋餘地。

    斯柯達一直採取的都是“簡單版大眾”的發展策略,面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日系品牌的車型,雖說戰鬥能力欠缺,但大眾和斯柯達畢竟是同一集團旗下的公司。

    有句話說 “懂大眾的人最後都買了斯柯達”。這句話雖然有些嘲諷,但的確有些道理。畢竟“價效比”,“實惠”,“合適”才是更多人買車考慮的重點。

  • 9 # 華仔151392442

    一樣的東西,斯柯達價效比高,對於用車的人還是挺在乎價格的,其實品牌價值也就那樣,什麼車過了6年都貶值,我咋不信你開了6年車,還能比新車貴呢?

  • 10 # 汽車概況

    同一個公司生產的車型,都是“換湯不換藥”的東西,開發大眾或者斯柯達的工程師,可能都是同一個工程師,工程師開發水平相差不大,並且車輛的開發基準都是相同的,而車輛的開發基準都是根據車企百年開發經驗制訂的,所以,整體來說,斯柯達和大眾在效能上都差不多,大眾出現的問題,斯柯達肯定出現,一好都好,一損俱損,這就是大眾和斯柯達的關係。

    但是對於車主而言,買車還是應該買價效比高的車型,所以,相同的品牌,相同的車輛,哪一個價效比高,咱們就選擇哪一款車型,很明顯,斯柯達在價效比方面略微佔據優勢。斯柯達乃是大眾集團的子公司,100%控股(全額收購型),斯柯達在中國的市場定位於低端車型,這種低端車型介於捷達品牌和大眾品牌之間,所以,大家如果不想購買廉價的捷達,但是又感覺大眾車輛太貴,都紛紛選擇的斯柯達車型了。

    在中國,我們都知道合資車價格貴,但是車主們為什麼要選擇合資車?主要原因就是合資車技術水平較高,尤其是以技術密集型著稱的汽車三大件,合資車更是碾壓國產車,而這些主要零部件效能都是靠技術提升的,而大眾汽車最不缺乏的就是技術,應用到大眾車輛上的技術,都應用在了斯柯達上面,比如發動機和變速器,斯柯達同樣選用大眾1.2T 1.4T 2.0T發動機,7DCT乾式雙離合變速器還有我們常見的6AT愛信變速器,斯柯達和大眾如出一轍。

    斯柯達這款車的底盤特性依然延續了大眾的基因,底盤特別穩重,車輛駕駛過程中略微顯得厚重一些,穩、安全,這才是斯柯達的Style,也是大眾的style。

    如果大眾和斯柯達價格差不多,大多數車主還是更傾向於購買大眾車輛,畢竟大眾在中國可謂舉世聞名,家喻戶曉,這麼爛大街的車型,買它準沒錯,人家都開大眾,我也開大眾,這就是品牌效應。

  • 11 # 楊洋新媒體

    斯柯達這樣的的宣傳標語你看到過嗎?(圖一)“懂大眾車的人都去買斯柯達了”這引人注意的標語,為什麼這樣宣傳呢?

    懂大眾的都買斯柯達了,不可否認有一部分非常喜歡大眾車的人,是真的選擇了斯坷達,不可否認斯柯達與大眾,是同屬於一個平臺的車型,很多的配件都通用,就連核心汽車“心臟”發動機都是通用的,斯柯達用的與大眾一樣,只不過換了個車標而已,很多人把發動機斯柯達標,摳下來看到了大眾標誌,斯柯達這個品牌同屬大眾集團旗下,1991年大眾集團購買了斯坷達公司70%的股份,其餘30%股份在2000年收購,成為大眾集團旗下品牌。

    斯柯達2007年6月6日,與上汽大眾合資生產明銳的成功上市標誌著,斯柯達正式進入中國汽車市場。至今累計銷量突破300萬臺,不過大眾集團定位細分市場,斯坷達以低於大眾的品牌定位,而斯坷達除了價效比要高一些,無論外觀設計、內飾設計都比不了大眾車型,很多人不再去選擇斯柯達,而是去選擇了大眾,但是斯柯達這個品牌還是不錯的!

  • 12 # 馬家西

    完全不是這樣,斯柯達的銷量很低。同一套東西,做成兩門跑車TT,賣60多萬,加上兩個門,變成A3,就是20多萬。換一個標誌,就是邁騰、帕薩特,還是20多萬。再變成斯柯達速派,就是十多萬。結果十多萬的速派沒人買,大家都買邁騰、帕薩特,因為有面子,中國大陸買汽車就是買面子。大眾、奧迪除了中國大陸,全世界哪裡也沒有人買,因為只在中國大陸有面子。TT賣不動,因為中國大陸沒有跑車文化,所有的兩門跑車都賣不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孩從理科改選文科,會不會影響以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