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石嬋子記

    關於“蝶戀花”調的來源,學者說法不一。明代楊慎在《詞品》卷一“詞名多取詩句”條中指出:“‘蝶戀花’則取梁元帝‘翻階蛺蝶戀花情’。”此說有誤,此詩見於梁簡文帝蕭綱《東飛伯勞歌》其一:“翻階蛺蝶戀花情,容華飛燕相逢迎。”清代毛先舒承襲楊慎的觀點,在《填詞名解》卷二中認為:“梁簡文帝樂府有‘翻階蛺蝶戀花情’故名。”今人李璉生在《中國曆代詞分調評註<蝶戀花>》一書中,從詞調史的角度否定了前人的觀點,認為:“‘蝶戀花’雖與梁簡文帝詩句有關,可能這是出於明人的附會,因它絕不可能是六朝時所創制的曲。此調本為唐代教坊曲,源於盛唐時期,屬於新的燕樂曲。”“蝶戀花”之名採於前人詩句,原以“鵲踏枝”之名列於唐教坊曲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關於改“鵲踏枝”為“蝶戀花”的作家及作品,歷來爭議頗多。大致可以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南唐李煜的《蝶戀花·遙夜亭皋閒信步》”,易名為“蝶戀花”。王易《詞曲史》認為“此首乃由七言八句變為仄韻,雙疊。第二、六句各增二字,破為四五句。”另一派認為北宋晏殊易名。張夢機《詞律探源》一書中說:“自北宋晏殊詞,始改調名為“蝶戀花”,詞家遂不復知有鵲踏枝之本意矣。”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現在基本可以確定李煜《蝶戀花·遙夜亭皋閒信步》是第一首易“鵲踏枝”為“蝶戀花”的詞作。

  • 2 # 桉鱘

    蝶戀花,商調曲;原唐教坊曲名,本採用於梁簡文帝樂府:“翻階蛺蝶戀花情”為名,又名《黃金縷》、《鵲踏枝》、《鳳棲梧》、《卷珠簾》、《一籮金》.其詞牌始於宋.雙片六十字,前後片各四仄韻.

  • 3 # Sunny0221

    蝶戀花,商調曲;原唐教坊曲名,本採用於梁簡文帝樂府:“翻階蛺蝶戀花情”為名,又名《黃金縷》、《鵲踏枝》、《鳳棲梧》、《卷珠簾》、《一籮金》.其詞牌始於宋.雙片六十字,前後片各四仄韻.

  • 4 # 天地浩氣

    蝶戀花,詞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本名“鵲踏枝”,馮延已詞有“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句,又稱“黃金縷”。趙令畤詞有“不卷珠簾,人在深深院”句,又稱“卷珠簾”等。關於“蝶戀花”的來源,歷來爭論不休,說法不一。大致分為兩派:一是認為南唐李煜的《蝶戀花•遙夜亭皋閒信步》,易名為“蝶戀花”;另一派認為北宋晏殊易名,以張夢機《詞律探源》一書為證:“自北宋晏殊詞,始改調明為“蝶戀花”,詞家遂不復知有鵲踏枝之本意矣。”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推斷,越來越多的人偏向是南唐李煜《蝶戀花•遙夜亭皋閒信步》是第一首改“鵲踏枝”為“蝶戀花”的詞。

    自“蝶戀花”問世以來,各種精妙詞作和精彩故事就如影隨來。

    明代奇女子張倩倩的丈夫沈自徵,才高自負,四處結友,遊山玩水,原本家產殷實,沒幾年就揮霍一空,又不懂珍惜夫妻感情,就狠心北遊從軍。張倩倩幽居家中,寂寞苦楚,遂作《蝶戀花》:

    漠漠輕陰籠竹院,細雨無情,淚溼霜花苗。

    試問寸腸何樣斷?殘紅碎綠西風片。

    千遍相思才夜半,又聽樓前叫過傷心雁。

    不恨天涯人去遠,三生緣薄吹簫伴。

    張倩倩就在深切相思幽怨孤苦中去世。

    偉人毛澤東的髮妻楊開慧和李淑一是長沙女中唸書時的摯友,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就是楊開慧介紹他們認識的。楊開慧英勇就義後,李淑一多次去看望開慧的母親,視如親母。柳直荀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曾任中央軍委特派員、中共卾西特委書記等重要職位,1932年9月在洪湖遇難。李淑一驚悉丈夫犧牲,和淚填了一首《菩薩蠻•驚夢》,這首詞歷經數十年風雨,李淑一在1957年1月寄給毛主席,毛主席回信“大作讀畢,感慨系之”,同年5月11日,揮筆寫下感天地、泣鬼神的

    《蝶戀花•答李淑一》: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這首詞寄託了毛澤東對夫人楊開慧烈士和親密戰友柳直荀烈士的無限深情,也表達了一代偉人對烈士遺孀的深切關愛。

  • 5 # 字言字語吧

    蝶戀花,詞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本名“鵲踏枝”,又名“黃金縷”“卷珠簾”“鳳棲梧”“明月生南浦”“細雨吹池沼”“一籮金”“魚水同歡”“轉調蝶戀花”等。以南唐馮延巳《蝶戀花·六曲闌干偎碧樹》(一作晏殊詞)為正體,此體為雙調六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另有變體二種。代表作有李煜《蝶戀花·遙夜亭皋閒信步》、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蘇軾《蝶戀花·春景》等。

    蝶戀花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本名“鵲踏枝”。《樂章集》注“小石調”,趙令畤詞注“商調”,《太平樂府》注“雙調”。馮延巳詞有“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句,名“黃金縷”。趙令畤詞有“不卷珠簾,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簾”。司馬槱詞有“夜涼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韓淲詞有“細雨吹池沼”句,名“細雨吹池沼”。賀鑄詞名“鳳棲梧”,李石詞名“一籮金”,衷元吉詞名“魚水同歡”,沈會宗詞名“轉調蝶戀花”。

    關於“蝶戀花”調的來源,學者說法不一。明代楊慎在《詞品》卷一“詞名多取詩句”條中指出:“‘蝶戀花’則取梁元帝‘翻階蛺蝶戀花情’。”此說有誤,此詩見於梁簡文帝蕭綱《東飛伯勞歌》其一:“翻階蛺蝶戀花情,容華飛燕相逢迎。”清代毛先舒承襲楊慎的觀點,在《填詞名解》卷二中認為:“梁簡文帝樂府有‘翻階蛺蝶戀花情’故名。”今人李璉生在《中國曆代詞分調評註蝶戀花》一書中,從詞調史的角度否定了前人的觀點,認為:“‘蝶戀花’雖與梁簡文帝詩句有關,可能這是出於明人的附會,因它絕不可能是六朝時所創制的曲。此調本為唐代教坊曲,源於盛唐時期,屬於新的燕樂曲。”“蝶戀花”之名採於前人詩句,原以“鵲踏枝”之名列於唐教坊曲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關於改“鵲踏枝”為“蝶戀花”的作家及作品,歷來爭議頗多。大致可以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南唐李煜的《蝶戀花·遙夜亭皋閒信步》”,易名為“蝶戀花”。王易《詞曲史》認為“此首乃由七言八句變為仄韻,雙疊。第二、六句各增二字,破為四五句。”另一派認為北宋晏殊易名。張夢機《詞律探源》一書中說:“自北宋晏殊詞,始改調名為“蝶戀花”,詞家遂不復知有鵲踏枝之本意矣。”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現在基本可以確定李煜《蝶戀花·遙夜亭皋閒信步》是第一首易“鵲踏枝”為“蝶戀花”的詞作。

    關於“蝶戀花”的調體,各家自有說法,最主流的是清王奕清《欽定詞譜》將“蝶戀花”列三體;清人萬樹《詞律》列“蝶戀花”為平仄互葉體;龍榆生《唐宋詞格律》列“蝶戀花”為仄韻格,註明:“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李璉生在《中國曆代詞分調評註蝶戀花》一書中沿襲龍榆生在《唐宋詞格律》中的分法,將其細化為三種格律。

    1[宋]蘇軾

    《蝶戀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2[宋]蘇軾

    《蝶戀花·一顆櫻桃樊素口》

    一顆櫻桃樊素口。不愛黃金,只愛人長久。學畫鴉兒猶未就。眉尖已作傷春皺。撲蝶西園隨伴走。花落花開,漸解相思瘦。破鏡重圓人在否。章臺折盡青青柳。

    3[宋]蘇軾

    《蝶戀花·雨後春容清更麗》

    雨後春容清更麗。只有離人,幽恨終難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瓊梳擁青螺髻。一紙鄉書來萬里。問我何年,真個成歸計。白首送春拚一醉。東風吹破千行淚。

    4[宋]蘇軾

    《蝶戀花·簾外東風交雨霰》

    簾外東風交雨霰。簾裡佳人,笑語如鶯燕。深惜今年正月暖。燈光酒色搖金盞。摻鼓漁陽撾未遍。舞褪瓊釵,汗溼香羅軟。今夜何人吟古怨。清詩未就冰生硯。

    5[宋]蘇軾

    《蝶戀花·自古漣漪佳絕地》

    自古漣漪佳絕地。繞郭荷花,欲把吳興比。倦客塵埃何處洗。真君堂下寒泉水。左海門前酤酒市。夜半潮來,月下孤舟起。傾蓋相逢拚一醉。雙鳧飛去人千里。

    6[宋]蘇軾

    《蝶戀花·雲水縈迴溪上路》

    雲水縈迴溪上路。疊疊青山,環繞溪東注。月白沙汀翹宿鷺。更無一點塵來處。溪叟相看私自語。底事區區,苦要為官去。尊酒不空田百畝。歸來分得閒中趣。

    7[宋]蘇軾

    《蝶戀花·別酒勸君君一醉》

    別酒勸君君一醉。清潤潘郎,又是何郎婿。記取釵頭新利市。莫將分付東鄰子。回首長安佳麗地。三十年前,我是風流帥。為向青樓尋舊事。花枝缺處餘名字。

    8[宋]蘇軾

    《蝶戀花·泛泛東風初破五》

    泛泛東風初破五。江柳微黃,萬萬千千縷。佳氣鬱蔥來繡戶。當年江上生奇女。一盞壽觴誰與舉。三個明珠,膝上王文度。放盡窮鱗看圉圉。天公為下曼陀雨。

    9[宋]蘇軾

    《蝶戀花·春事闌珊芳草歇》

    春事闌珊芳草歇。客裡風光,又過清明節。小院黃昏人憶別。落紅處處聞啼鴂。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斷魂銷,應是音塵絕。夢破五更心欲折。角聲吹落梅花月。

    10[宋]蘇軾

    《蝶戀花·記得畫屏初會遇》

    記得畫屏初會遇。好夢驚回,望斷高唐路。燕子雙飛來又去。紗窗幾度春光暮。那日繡簾相見處。低眼佯行,笑整香雲縷。斂盡春山羞不語。人前深意難輕訴。

    11[宋]蘇軾

    《蝶戀花·昨夜秋風來萬里》

    昨夜秋風來萬里。月上屏幃,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長如歲。羈舍留連歸計未。夢斷魂銷,一枕相思淚。衣帶漸寬無別意。新書報我添憔悴。

    12[宋]蘇軾

    《蝶戀花·雨霰疏疏經潑火》

    雨霰疏疏經潑火。巷陌鞦韆。猶未清明過。杏子梢頭香蕾破。淡紅褪白胭脂涴。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緒厭厭,渾似年時個。繞遍迴廊還獨坐。月籠雲暗重門鎖。

    13[宋]蘇軾

    《蝶戀花·蝶懶鶯慵春過半》

    蝶懶鶯慵春過半。花落狂風,小院殘紅滿。午醉未醒紅日晚,黃昏簾幕無人卷。雲鬢鬅鬆眉黛淺。總是愁媒,欲訴誰消遣。未信此情難系絆,楊花猶有東風管。

    14[宋]蘇軾

    《蝶戀花•密州上元》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展開全文

    15[宋]蘇軾

    《蝶戀花暮春別李公擇》

    簌簌無風花自墮。寂寞園林,柳老櫻桃過。落日有情還照坐,山青一點橫雲破。路盡河回人轉舵。繫纜漁村,月暗孤燈火。憑仗飛魂招楚些,我思君處君思我。

    【其他經典作品】

    南唐·馮延巳《蝶戀花·六曲闌干偎碧樹》(一作晏殊詞)

    北宋·張先《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後院》

    北宋·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北宋·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北宋·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北宋·歐陽修《蝶戀花·畫閣歸來春又晚》

    北宋·蘇軾《蝶戀花·昨夜秋風來萬里》

    北宋·蘇軾《蝶戀花·春景》

    北宋·蘇軾《蝶戀花·蝶懶鶯慵春過半》

    北宋·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

    北宋·晏幾道《蝶戀花·初捻霜紈生悵望》

    北宋·晏幾道《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

    北宋·賀鑄《蝶戀花·幾許傷春春復暮》

    南宋·朱淑真《蝶戀花·送春》

  • 6 # 一個養花醬

    蝶戀花:詞牌名,商調曲;原唐教坊曲名,本採用於梁簡文帝樂府:“翻階蛺蝶戀花情”為名, 又名《黃金縷》、《鵲踏枝》、《鳳棲梧》、《卷珠簾》、《一籮金》。其詞牌始於宋。

    雙調,上下片同調,押仄聲韻。共六十字,前後片各四仄韻,其規範格律如下:

      正體,上下闋第四句尾三字可以用“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蝶戀花》詞牌一般以抒寫纏綿悱惻之情為多。

  • 7 # 信天翁咕

    蝶戀花,是中國詞牌的名稱,一般用來填寫多愁善感和纏綿悱惻的內容。原唐教坊曲名,本採用於梁簡文帝樂府:“翻階蛺蝶戀花情”為名, 又名《黃金縷》、《鵲踏枝》、《鳳棲梧》、《卷珠簾》、《一籮金》。

    《蝶戀花》此詞牌作者一般以抒寫纏綿悱惻或抒寫心中愁的情感為多。雖有部分山水,但還是寄情於物的表現。

      蝶戀花的意思

      1.亦作“蜨戀花”。詞牌名。2.曲牌名。屬北曲雙調。字句格律與詞牌半闋同,用於套曲中。

      與蝶戀花有關的故事

      兩宋時代缺少英雄氣概,但卻是一個充滿生活質感和文人氣息的時代。如果生在帝王家那在兩宋真是不幸,而如果是我等小民,讀了幾本書,家有幾畝田,倒是寧願在那個科舉完備,名相輩出的時代——總有個出頭之日。文人當政在北宋大行其道,從晏殊、范仲淹、歐陽修到王安石、蘇軾、張先、宋祈,哪個不是大家。那個時候沒有文聯、作協之類組織,沒有哪個是專職作家和詩人,更不要說後來的辛棄疾、陸游了。相比晚唐時的抑鬱不得志的文人,他們總有過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也正因為如此想到他們的時候總不能以純粹的詩家詞人的心待之,心思繁複,牽扯尤多。

      《蝶戀花》和《如夢令》這兩個詞牌就跟晏殊和蘇軾有關,並不是自他們手上創制,確都因他們而始有這樣美麗清雅的名字,北宋的審美風尚由此可見一斑。這讓我想起在博物館看瓷器,排在前面的唐瓷華麗洋氣,排在後面的明清瓷大紅大綠,精工俗豔。而宋瓷或影青,或黑褐,或純白,纖巧傳神,這是一個以士大夫的眼光為社會標準的時代,耐人尋味。

     

  • 8 # 含嶺02BH

    蝶戀花既是詞牌名,又是曲牌名,是文人們“戴著鐐銬起舞”的產物。

    詞牌和曲牌都是專有名詞,意思是:只要使用“蝶戀花”這個牌名,那麼字數、平仄、節拍都是預設好的,只要往裡填詞就可以了。

    蝶戀花作為詞牌,固定格式為:雙調六十字,仄韻。雙調就是兩闕的意思,仄韻以今天的聲調來解釋的話約等於普通話的三聲和四聲。以大家耳熟能詳的晏殊《蝶戀花》為例: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在開篇我們說過,蝶戀花既是詞牌,又是曲牌,都是擁有一定格式的專有名詞,那麼它們具體又有什麼差別呢?詳情見下。

    作詞牌,原為唐朝教坊名曲《鵲踏枝》,後用為詞牌,改名為《蝶戀花》,取義於 南朝 梁元帝 “翻堦蛺蝶戀花情”句。又名《一籮金》《黃金縷》《鵲踏枝》《鳳棲梧》《明月生南浦》《卷珠簾》《魚水同歡》。”

    作曲牌,屬北曲雙調。字句格律與詞牌半闋同,用於套曲中。

  • 9 # 風月古今

    問題:蝶戀花出自哪裡?有什麼典故?

    題主所問,應是詞牌名《蝶戀花》。

    “詞”又稱曲子詞,最初是需要配音樂唱出來的,之後逐漸成為一種文學體裁,被視作詩的別體,至於宋朝,詞學大興,許多文人雅客,都愛填詞來抒發情志。填詞,並非是隨意揮寫,而是需要根據“詞牌”的格式來填詞。

    《蝶戀花》詞牌格式

    迄今,已有一千多個詞牌,每一個詞牌,都有著相對應的格式,《蝶戀花》的格式為: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中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韻)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中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韻)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中”代表用字可平可仄,這首《蝶戀花》上下闋均是押仄韻,還有上下闋需要換韻的如《清平樂》,上闕四仄韻,下平韻。

    另外,《蝶戀花》還有兩種變體,變體一可對照《蝶戀花·漸近朱門香夾道》;變體二可對照《蝶戀花·別來相思無限期》,在此不一一列出。

    1. 本是樂曲名

    2. 摘取作品中的字詞為名

    我們看到很多詩,詩名均是摘取詩作開頭幾個字作為詩題,例如李商隱的《錦瑟》,便是摘自“錦瑟無端五十弦”的前二字。很多詞牌,也是這樣命名的,例如我們熟知的《憶江南》,是因為白居易一首吟詠“江南”的詞作,最後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故有此名。

    再如《如夢令》,原名《憶仙姿》,這個詞牌奠定格調的是五代李存勖的詞,詞中有一名句為“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他覺得《憶仙姿》名字不雅,便取“如夢”二字,改為《如夢令》。

    3. 本來就是詞的題目

    這種命名方式,是根據詞的主題來的,例如《漁歌子》最初的詞作主題是描寫漁者捕魚垂釣;《拋球樂》最初的詞作主題是描繪拋繡球時的境況。大部分詞牌的命名,都是依此種方式,不過發展至後來,填詞主題無需與詞牌名相關,《漁歌子》不一定要描寫捕魚,只是借用其格式填詞而已。

    1. 明代楊慎認為,“蝶戀花”是典出梁元帝的“翻階蛺蝶戀花情”。不過據學者考證,此詩出自於《東飛伯勞歌》,作者是梁簡文帝蕭綱。但學者李璉不認可這種說法

    2. 大多數人,認為是《蝶戀花》本是唐代教坊曲,是《鵲踏枝》改名而來,並且是因李煜《蝶戀花·遙夜亭皋閒信步》而改名為《蝶戀花》;一種說法是因為晏殊的詞,才改名為《蝶戀花》。

    經過不斷地研究,後世學者比較傾向於是李煜之詞改《鵲踏枝》為《蝶戀花》。

    總結:

    《蝶戀花》本是唐朝教坊曲,原名為《鵲踏枝》,後因李煜之詞作改為《蝶戀花》。其之所以為這個名字,可能是源自“翻階蛺蝶戀花情”這一句詩,但無切確證據,亦有可能是改名者認為“蝶戀花”這幅畫面,比“鵲踏枝”更能體現春天的氣息,以及大自然融洽和諧的美妙氛圍。

  • 10 # 氏關你我

    一開始的出處是梁簡文帝樂府蝶戀花,原唐教坊曲名,本採用於梁簡文帝樂府:“翻階蛺蝶戀花情”為名, 又名《黃金縷》、《鵲踏枝》、《鳳棲梧》、《卷珠簾》、《一籮金》。其詞牌始於宋。

  • 11 # 謀略秘籍

    蝶戀花,詞牌名。亦稱《鵲踏枝》。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簡文帝蕭綱詩句“翻階蛺蝶戀花情”中的三個字。

    以前我在鄉下看到過很多種花,原來有一種花,叫蝶戀花。

    雖未曾見,只聞其名已然浮想聯翩。世間美好之物皆已佔全,豈不羨煞世人。莞爾一想,這花該是如何得名的呢,思來想去,倒想出些許因果來。

    是蝶,總會破繭而出的。是花,總會含苞待放的。蝶兒未出,花兒未放,只是緣於時辰未到。幾世等待,只為今生相逢。終有一日,花兒綻放,笑語嫣然,等待前世的承諾。於是,晨霧中,蝶兒翩然而至,不顧風惻露重。因為蝶兒知道,該是來還前世的緣了。

    蝶兒戀花,是如彩雲戀碧空般自然,亦如魚兒戀池水般灼烈。暖暖的日子裡,花叢中,總可見那翩翩蝶兒飛舞其中,那般靈動、鮮活。若是有些疲憊,於那花間停歇片刻,溫床軟玉時已不捨離去。蝶為花狂,花為蝶痴,蝶兒幻化成了花兒的精靈,蝶與花的愛戀,亦唯有花蕊為之落淚。

    只是,這份相愛真的太過辛苦。蝶兒戀花美,花卻隨春去春回;蝶兒為花醉,花心亦盼隨蝶舞。欲罷還休的情,禁不起花開花落幾春秋,待到紅褪花散時,唯有花落蝶飛。如花美眷,知己紅顏,蝶兒不甘於前世的等待只為這一度春秋,只盼能與花兒長相廝守。

    蝶兒問佛,如何才能與花兒不離不棄。佛曰,情海無邊,回頭是岸。於是,蝶兒明白,是非傷痕累累才可相伴依依。蝶兒願作那折翼的天使,哪怕終了時化作春泥,此生亦只與花兒共度。花兒無語,心底卻已淚雨潸然,恨上天為何不給這份緣,問天,天卻不應,原是天亦不懂情。

    天雖無情,人卻有情。世人感動於這執著愛戀,祈求佛的成全。世人的萬般懇請終於還是軟化了佛心,只是蝶與花的相戀實是天理難融,佛有心成全卻無力迴天。蝶兒不求別他,只願此生與花兒為伴。佛嘆,世間之事,情為最重。佛將蝶兒融入花中,此生後世永不分離。

    於是,世間就有蝶戀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管馬雲叫爸爸的人都是出於什麼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