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過氣搖滾中年
-
2 # 使用者204168139538江南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一看題目,答案差不多就出來了。中國字,詞的神奇深邃之處就在這裡,演義的意思是展演,演出,表演;義,事件的大概意思,大略意義。演義,這兩個字就已經說明了,這部小說的內涵和意義。即是演義,裡面肯定有作者虛構的事件和人物,故事情節,也加入有作者自己的思想情感。演義,是相對應於正史來說的。
但是,《三國演義》是一部偉大的小說,名著,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小說絕不僅僅是隻有演義的成分,作者羅貫中根據歷史上真實的人物和當時的歷史大背景,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思想情感,創作出了這部鴻篇鉅製。書中的人物,很多都是真實存在的,如劉備,曹操,孫權,諸葛亮,袁紹,關羽。很多歷史事件也是真實發生過的,如赤壁之戰。
《三國演義》,就是作者根據歷史上真實的事件和人物,再加上一些虛構的場景和自己的理解,同時融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情感,創作出來了聞名遐邇的歷史鉅著。相比於正史的《三國志》,《三國演義》更加血肉豐滿,情節生動,人物形象親切,性格躍然紙上呼之欲出,這就是名著的魅力所在。
-
3 # 六六談古今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結合各樣歷史文集、民間傳聞、野史記載綜合而成的一部歷史佳作。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手不釋卷。書中的思想是“尊劉抑曹”,以魏蜀吳三個國家和三位書膽“智絕”諸葛亮、“奸絕”曹操、“義絕”關羽為主線,此書有虛有實。例如董卓入京是實,三顧茅廬是實,孫劉聯盟是實,官渡之戰是實。赤壁之戰是真實。虛的的地方有鞭打都郵是是劉備。斬華雄的是孫堅。沒有桃園三結義,《三國志》記載是三人情若兄弟。沒有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周瑜不是氣死的,他的肚量之高令蔣幹,黃蓋等人佩服萬分。沒有七星壇諸葛亮借風,赤壁之戰是曹操燒船自退。沒有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歷史上記載的只有五次。等等太多了。因此《三國演義》只是一部小說,並不能作為史書來論。我的觀點是三分實,七分虛。
-
4 # 蘇北大董
三國演義裡的三國和現實的三國是不一樣的,想具體說出《三國演義》有幾分真,幾分虛,還真的很難下結論。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要真正瞭解這段歷史,最好的途徑還是透過史書,而且還得是正史。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10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鉅著《三國志》,全書共65卷,36.7萬字,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根據三國志所記載的各個時間點所發生的人物事件,賦予裡面人物的性格,加上自己的觀點寫出來的文章,有虛有實,讓我個人劃分,真的是勉為其難!
-
5 # 秀雲涵天
清代文學家、史學家章學誠在《丙辰札記》中評價《三國演義》“七分實事,三分虛構”,後人基本遵照此說。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小說,它以大量民間傳說為基礎 ,又儘量以《三國志》及裴松之注為依據,全書中的歷史事件和人物事蹟與章學誠的評價大體是一致的。如果與史書《三國志》具體對比,兩者還是有明星區別的。
《三國志》作為史書注重史實,思想上沒有尊曹尊劉之分,內容也是根據實際需要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三國志·魏志》三十卷,《三國志·蜀志》十五卷,《三國志·吳志》二十卷。
《三國演義》作為歷史小說更注重文學性,思想上尊劉抑曹,內容上有近五分之三的回目是有關蜀國及其人物故事。尤其是人物形象更是虛多於實甚至張冠李戴和無中生有。像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三氣周瑜、七擒孟獲等事件中料事如神的智慧,關羽在溫酒斬華雄、單刀赴會中威風凜凜的英雄氣概,張飛長坂坡喝退百萬曹兵,趙雲單騎救主,這些故事情節都充滿了浪漫主義的傳奇色彩。以致於魯迅先生評價《三國演義》有“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之語。
正是因為《三國演義》是“七分實事,三分虛構”,章學誠從史學角度批評它“一致觀者往往為所淆亂”,謝肇淛則從文學的角度批評它“太實則近腐”。
-
6 # 識海泛舟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也是我們熟悉的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他是作者參照了歷史書籍以及整理民間故事傳說後編寫而成,因此《三國演義》這部著作既有歷史史實又有作者自己杜撰的成分,至於幾分實幾分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個人觀點是三分實七分虛。
所謂三分真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時間線基本符合史實《三國演義》故事的展開基本上按照這樣的時間線來的,以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為開篇,然後是董卓作亂,再到群雄逐鹿,進而三國鼎力,最後是三國歸晉,這個歷史線基本上是符合歷史史實的,整部小說以描寫戰爭為主,描繪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割據混戰的局面,也是符合三國曆史上的真實情況的,從開篇語“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我們也確實看到《三國演義》對這以歷史規律的把握,從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到魏蜀吳三分天下,最後由司馬家族統一為晉都是符合歷史定律的。
主要人物基本符合史實《三國演義》這部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其中主要的人物形象都是基本符合歷史記載並且確有其人的。
首先,是各個集團的主要領導人,如前期的袁紹袁術,公孫瓚,劉表,孫堅等人都是《三國志》等史書上有明確記載的,當然最主要的三國領導人也都是歷史真人,魏國的曹操,蜀國的劉備,吳國的孫策孫權,包括他們的後代接班人也都是按照歷史記載來寫的,且人物形象也基本上都是符合歷史記載的。
其次,是各個集團的主要戰將,如袁紹手下的顏良文丑,曹操陣營中張遼許褚徐晃夏侯兄弟,劉備手下的關張趙馬黃,東吳的黃蓋凌普等人,這些史書中都有記載,在戰將方面由於人物較多,不能一一考察但是大家熟悉的將領都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
最後是各國的主要謀士,也都是確有其人的,如諸葛亮、郭嘉、荀彧、賈詡、魯肅、周瑜等人,我們都是可以在史書記載中找到這些人的資料的。
所謂七分假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具體人物的故事多來自民間故事傳說雖然《三國演義》中出場的主要人物都是歷史真實存在的,但是他們身上的很多故事是作者根據民間傳說整理並加以文學手法編寫出來的,由於《三國演義》中精彩的故事太多,這裡我就簡單舉幾個經典的例子。
神話諸葛亮。《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明確記載說明:“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這裡可以看出諸葛亮主要的才能是管理國家,並不是十分擅長軍事,但是《三國演義》中把諸葛亮的軍事能力誇大到一種近乎神機妙算的境界,很多故事歷史上並不存在的如“空城計”“草船借箭”等著名的故事都是作者杜撰處理的或是把他人的普通行為誇張後安在諸葛亮身上的。
誇大蜀國戰將的戰力。《三國演義》中如果論知名度蜀漢集團的關羽張飛趙雲應該是首當其衝的,他們很多的英雄事蹟也是被大家所熟知,但是很多故事都是作者整理民間故事後編寫出來的,歷史並無記載,如關羽“溫酒斬華雄”這段就是為了突出關羽勇武而歪曲了歷史事實,實際上華雄是被孫堅所殺,趙雲”七進七出長坂坡“也是作者為了彰顯趙雲勇猛過人而濃墨重筆描寫的精彩故事,歷史上趙雲確實救了阿斗和甘夫人,但是至於過程是否這麼傳奇史書上並無記載。
帶有主觀的政治立場讀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這部小說帶有明顯作者主觀的政治立場,整部書的基調就是“擁劉反曹”,作者一直把劉備所在的蜀漢政權視為正統,把曹魏集團看做是反賊,這種鮮明的主觀立場就決定了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會有所偏頗,事實也是如此,書中將劉備的仁義描寫到極致,以至於魯迅先生都評價道“欲顯劉備之長厚近似偽”,描寫曹操時卻經常凸現其奸險詭詐的一面,對於三國之一的吳國也是採取了綠葉陪襯的手法,而歷史史實中三分天下蜀國最弱,且當真蜀漢就是正道魏國就是有罪嗎,這些都是作者加入了個人感情色彩在其中的。
綜上所述,雖然在我看來《三國演義》是七分假三分真,但是《三國演義》畢竟只是一部文學作品,我們不應該以苛刻的歷史眼光去評價它,本來文學作品就是作者融入了很多元素創造而成的,我們應該好好體會這些經典作品給我們帶來的文學享受。
-
7 # limin1188566185
一部《三國演義》,閃爍著耀眼的權謀智慧之光,讀三國,虛實結合,啟迪心智,練就人生
毫無疑問,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是一部政治性、思辯性、教益性很強的鴻篇鉅製。在這部展示時代風雲變幻、群雄逐鹿天下、王旗各領鳳騷的歷史畫卷中,聯結凝聚起那些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以及精心塑造的一個個鮮活人物的神來之筆,無不閃爍著耀眼的權謀智慧之光。
韜光養晦、甘於示弱,蓄勢待發、因勢利導,善於在潛藏、隱忍和權衡利弊中謀劃佈局、施展政治抱負、實現宏圖大略。我以為,這就是《三國演義》中表現權謀智慧的核心要義。
魏、蜀、吳三國,英雄輩出,群星璀璨,不論是曹操、孫權、劉備,還是周瑜、司馬懿、諸葛亮,以及各自的一批批追遂者,他們在殘酷的大國搏殺中,與其說是軍事實力的較量,不如說是權謀智慧的碰撞。
先來看劉備。建安三年,本據小沛的劉備,在倍受強敵呂布擠壓的危局中,經過反覆考量,選擇投奔曹操。他先被任命為豫州牧,隨曹操東征,擒呂布、建功勳,後升為左將軍。這是劉備至關重要的一次政治過度和實戰演練,透過借力打力,既滅掉了強敵呂布,又為東山再起休養生息,積蓄了力量。
劉備身在曹營心在漢,結盟而不忘初衷,朋友要交但心中有數。在曹營,他絲毫不敢居功自傲,絲毫不敢鋒芒畢露,始終如履薄冰,始終如臨深淵。他把復興漢室之宏大目標深藏於九地之下,在寓所後院闢出一方菜園,整日澆水施肥,不問及戰事,不關心政事,盡以菜農示人,一副胸無大志、寄人籬下、小富即安的形象,嚴防曹操識破他的內心世界,識破他一系列的倒曹圖謀與行動。
曹操煮酒論英雄,劉備謙卑地回答:我無知淺陋。此刻,他決不出頭,而悉數把袁術、袁紹和劉表、劉璋、張繡等人推到第一線。曹操說當今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劉備聽罷故作慌亂狀,把手中的筷子扔在地上。正是在關鍵時期始終堅守政治上的韜光養晦,示弱守拙,穩住陣腳,劉備才能躲過曹操的耳目和監控,才能消除曹操的疑惑、戒備乃至殺機,才能實現他建立蜀國、三足鼎立的宏偉願景。
再來看曹操。建立曹家王朝是曹操畢生的政治目標。但曹操深知天意不可違、民心亦不可違的政治操守,而封建政治操守的核心則是道義性、合法性。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最大限度地獲得了實現遠大志向的操作空間。他始終打著忠於漢室的旗幟,既能夠控制皇上,利用天子名義發動戰爭,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實現自己的政治圖謀;又能夠名正而言順,循序漸進,成帝不必在他,一代人做一代事,進而奠定了曹家王朝的穩固基石。正是曹操的終身隱忍韜略和遠大政治智慧,歷經滄桑,兩代努力,終成經國緯業。
又來看司馬懿。司馬懿出身望族,深通權謀詭道,是曹操集團的重要軍事操盤手,早有取曹而代之、自坐江山的理想抱負。他的一生,既為曹家王朝不遺餘力,在蜀魏交戰中能夠打敗諸葛亮,顯示出超凡的軍事才華;又為自身理想奮鬥不止,為避曹家幾代人之銳氣,從20多歲到70多歲,幾十年如一日臥薪嚐膽,半個世紀隱忍不發,韜光養晦,或閒賦、或稱病,或隱居,甚至把自已裝扮成衰老病篤、危在旦夕的樣子。不僅表現了無與倫比的政治智慧,而且凸顯出深不見底的個人涵養。司馬懿依靠過人的智謀,畢數十年之功於一役,擊敗政敵,開闢了司馬氏的嶄新王朝。
古往今來,人們亦把《三國演義》稱為陰謀詭計之名篇,把權術、心機、厚黑和兩面人的標籤貼在劉備、曹操和司馬懿等人臉上。我個人以為,這也屬見仁見智之說。
長江滾滾東逝水,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畢竟,《三國演義》以其獨有的文學魅力,成為一部常學常新的教科書,淺移默化,培育心智,引導著人們在處世交際和宦海沉浮中練就人情世故,養成濟世韜略、洞察社會危機、破解人生困境,努力實現著你、我、他的奮鬥目標。
-
8 # 歷史宴
《三國演義》總體上來說,半虛半實。
首先,主體框架上,《三國演義》大體上是忠於歷史的。
怎麼說呢?因為像黃巾起義、漢末軍閥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三分歸晉等重要事件,歷史上都是真是發生過的。羅貫中再怎麼虛構也不可能把《三國演義》的結局描寫成蜀漢統一了天下。
但是在主體框架內的諸多細節上的描寫,《三國演義》的虛構成分還是比較大的。其中最離譜的當屬諸葛亮,《三國演義》對於諸葛亮的描寫基本上是三分實,七分虛。像類似草船借箭、祭東風、三氣周瑜、錦囊妙計、空城計等情節都是純屬虛構。魯迅先生說《三國演義》“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不無道理。
《三國演義》的虛構成分還表現在書中的許多人物性格大異於《三國志》的記載。像周瑜,《三國志》對他評價是“雅量高智”,絕非《三國演義》描繪的那樣心胸狹窄。又如孫權在《三國演義》中讓人感覺非常平庸,但《三國志》裡的孫權,政治經驗十分老到,絕對是守成之君的佼佼者。
當然,《三國演義》也不是所有的細節都為虛構,像十常侍之亂、衣帶詔事件、司馬懿詐病騙曹爽、高平陵之變等細節,和真實歷史還是高度吻合的。
-
9 # 格物書畫
《三國演義》是一本以《三國志》為原型的小說,七分假三分真,應該算比較客氣的說法了。
而為了戲劇效果,讓劇情跌宕起伏,會在裡頭對於《三國志》的內容進行修改。
比如草船借箭,六丁六甲之法之類的東西,硬傷多得是。
而與《三國志》有出入的地方,也多得是,比如太史慈的死,長坂坡之戰的起因,黃忠的年齡等等。。。這恰恰是我最喜歡三國的一點,就是它把“不真實”做到了力所能及的最不出圈的程度,做到了藝術化和真實性的高度統一。
只要是小說,當然就不真實,要真實看什麼小說呢?小說本來描寫的就是人們想象的世界。
真實的戰場是什麼樣呢?沒經歷過,但怎麼著也不會是這邊一將那邊一將大戰五十回合,帶的兵全是拉拉隊。
而這樣的做法,顯然是極其成功的,因為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跟著劉備,諸葛亮的腳步,感受書中那波瀾壯闊的時代,並且把情感投入其中。
如果把這些誇張化,被修改的內容剝去,所帶來的感受就差很多了。
-
10 # 千潯影視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
《三國演義》以各統治集團之間的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為內容;以蜀和魏的矛盾為主要線索開展全書情節,塑造了一大批王侯將相和政治、軍事、外交上的英傑人物。《三國演義》是
三分實、七分虛,其中很多是虛構的,不過文學性很強。大事件基本上是真的,細節大部分都是編的;單挑99%是編的。諸葛神話 80%是編的。趙子龍的戰績90%是編的,張飛戰績80%是編的。曹真,曹仁歷史上很強。關公沒有五關六將。張遼沒有死在甘寧箭下,黃忠沒有死在馬忠刀下。
袁紹也不是一到河北就牛x的,公孫瓚打壓了他n多年,趙雲那時候根本沒露過臉。
-
11 # 章小飛魚
演義基本是三分真實,七分虛構,小說主線是真實的,大的事件是真實的,而細節方面則會根據小說需要,進行充實甚至虛構誇張
-
12 # 王二讀書
這個問題有兩層意思。其一,作為歷史演義,與真實的三國曆史的吻合度;其二,作為一本小說,是否滿足文學要求的真實。
作為文學演義,其真實性可以從以下兩點看。一是大的框架,八分真實二分假。官渡之戰、赤壁之戰,與三國志記載基本一致。細節部分,三分真實七分假。為了塑造人物形象,必要的誇張是文學作品需要的,比如諸葛亮祭燈,關雲長託夢。
作為文學作品,要求的不是事真,而是情真、理真,這方面八分真實二分假。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人物塑造栩栩如生。關雲長的義薄雲天,孔明的神機妙算,曹操的多疑奸詐,都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可作為一部從評書脫胎而來的小說, 三國演義明顯帶有評書體的侷限性,人物扁平化。魯迅說“ 顯劉備長厚之似偽,狀孔明多智而似妖”,可謂辣評。而這些缺陷,也限制了這部名著的藝術成就。
-
13 # 一眼千年58
《三國演義》作為一部歷史小說,必然要處理“實”與“虛”的關係問題。但它畢竟是精神產品,難道能有一把尺子或一架天平準確量化出幾分實、幾分虛嗎?
清代學者章學誠最早提出了《三國演義》“七實三虛”說。他在《丙辰札記》中評曰:“凡演義之書……(或多紀實事,或全憑虛構,皆無傷也)唯《三國演義》則七分實事,三分虛構,以致觀者往往為所惑亂。……”此說影響很大而且深遠,但認識卻多有分歧。
對《三國演義》的“七實三虛”說,有多種不同的觀點,我這裡無須一一介紹。我贊同其中的“虛實一體”說,即認為《三國演義》中“實”與“虛”是對立統一的,二者渾然一體,實中有虛,虛中有實,不必非要分出個幾分實、幾分虛來。《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恰恰在於它把歷史事實和想象虛構融為一體,正確處理了二者的關係,處理了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的關係。
-
14 # 大叨肉
準確意義上來說是三分真七分假吧:
三分真指的是歷史框架是真的,比如黃巾起義、十常仕亂朝、董卓弄權、18路諸侯討伐董卓、曹操統一北方、赤壁之戰等等
七分假指的是詳細故事情節多數是杜撰的:草船借箭、比如空城計、比如三英戰呂布、比如關公溫酒斬華雄等等,畢竟是演義,演義是給觀眾看的,要想更深入瞭解,先看(三國志)
-
15 # 吹牛宇宙無敵
《三國演義》是十分實,十分虛。既然都是演義了,那就要跟正史又很大區別。演義突出表現的是人物的刻畫,更多的是神話了某些人物。為什麼說虛實都是十分呢?因為需的太真實了,以至於大部分人都把《三國演義》當成正史了。
回覆列表
《三國演義》七分真三分假,不過開篇有個情節就是假的,那就劉關張三兄弟結拜。異姓兄弟結拜,這是元明時期才有的說法,在一千八百年前的漢末,是沒有這種說法的,不過陳壽在《三國志》中記載劉關張三人“寢則同床”,可見,三人的感情確實是非常深厚,和小說中描述的十分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