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徐澤旭心理師
-
2 # 謝子橙
因為有社會比較。同樣的年齡,本科畢業的同學都已經買房買車了,感覺都快要走上人生巔峰了,還沒畢業的人卻發現自己還在愁論文,好不容易畢業的人發現自己還處於事業的起步階段,而人家已經步入事業成熟階段。學歷越高的人,相對來說能看到的圈子更大一些,感覺自己能再向上爬一個圈子,但是卻又發現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再回到原來的圈子卻又不甘心。而大多學歷不高的人,能看到的就是自己周圍的圈子,大家都是差不多的生活,於是,也就安心了。
-
3 # 認知心理研究者
我們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吧!
焦慮的高低和自尊水平偏高有關係,為什麼會自尊水平偏高?理想水平偏高是主要因素,一個人的理想和現實差距越大,會導致理想脫離社會生活,當理想無法實現的時候,就會產生失控感和無助感。
而高學歷的人一般認知水平偏高,也就是智商高,而非情商一定高,認知水平偏高會導致“想法”更多,想法越多,壓力越大。
另一方面則是環境因素,高學歷的人群往往是高薪+高壓力,焦慮的直接原因當然是壓力荷爾蒙啟動造成的,當壓力荷爾蒙啟動後,人體一直處於預警狀態,也就是緊張情緒反應強烈。
這道題具有普遍性的社會特點,低收入+低學歷的人,反而壓力小,因為需求少,知足常樂吧!
-
4 # 旅之想夢
一.未來的不確定性。學歷高,是由於在學業上付出過太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是一種高投入的結果,這種高額投入必然導致個人很高的期望,但是未來的工作回報卻是不確定性的,正是這種未知性讓人焦慮。
二.收入底於預期。學歷低的人,因為在學業上投入的少,自然期望值低,收入低也能接受。但學歷高的人付出太多,低收入明顯是難以接受的,這也導致學歷越高的人越焦慮。
三.親朋好友的比較。有些學歷高的人,身邊的親戚朋友並沒有讀很多書,卻由於他們把握機遇創業,或選對職業,或選對行業,或人緣好得人幫助,掙了許多錢,反觀自己多年來這麼努力讀書,學歷這麼高,掙得還比他們少,心裡不平衡,自然也會很焦慮。
四.父母抱怨。學歷越高的人,花在讀書學習上的時間越多,無法去工作掙錢。由於長期沒有收入,還要年邁的父母資助讀書,再加上父母時常的埋怨,抱怨和不理解,就會更加焦慮。
五.社會經驗少,對社會有畏懼感。學歷高的人,長期在學校學習,缺乏社會工作生活經驗,對社會的認識相對簡單,單純,不瞭解社會上人的真實現狀,而產生莫名的恐懼感,增加了個人的焦慮。
六.學歷越高,周圍人的期望越高。在工作中,如果你學歷低,工作沒做好,別人不會嘲諷你。但是,如果你有高學歷,工作能力不夠,別人會利用你的高學歷使勁挖苦你,羞辱你。這也會讓高學歷的人焦慮。
七.學歷高的人道德要求更高。社會上普遍認為學歷高的人,道德水平更高,自然人們對他們的言行舉止有更高的要求。如果做不到,必然比學歷低的人更易受到指責,這也是一個讓高學歷人群焦慮的因素。
八.高學歷人群工作負擔重。高學歷人群一般收入高,但工作任務自然也不輕鬆,繁重的工作壓力也讓他們感到焦慮。
九.結婚晚。高學歷人群由於專注學業,容易錯過25一30歲這個生育能力強,容易結婚成家的黃金適婚期,進而容易導致感情受挫,婚姻不順利。這也容易讓人焦慮。
十.知識更新快。高學歷人群由於從事的工作專業性高,加上社會進步快,為了把工作做的更好,必然要不斷學習更多更新的專業知識,這無形中也增加了他們的壓力和焦慮。
總結:學歷越高的人由於受到:未來的不確定性,收入低於預期,親友的比較,父母的抱怨,社會經驗少,周圍人的期望高,道德要求高,工作負擔重,結婚晚,知識更新快等等因素影響,而會比學歷低的人更加焦慮。
高學歷群體是大部分行業技術進步的中堅力量,但學歷越高越易焦慮,因此,需要人們給予更多的理解,關懷,包容,支援。
-
5 # 水推船移
道理道理,道是道,理是理。古之學者傳道受業解惑,今之學者受業(論理)解惑不傳道,故多大迷者。迷而不問道,焉有不焦慮哉?
-
6 # 只有零度
這並不是絕對的,生活容易浮躁、焦慮是現代人的一個通病,是社會壓力造成的,跟個人學歷高低沒有多大關係,學歷低的人也會焦慮啊。
但是一個學歷高的人會焦慮,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對自己期待過高。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往往對自我的要求就會越多。當一個人,無法觸控到心中理想的殿堂,又不得不屈於生活的現實,那是因為擁有的才華與能力不足以支撐自身的理想與野心。
就如蔣方舟說過得一段話:“這個世界對於小有才華的人是最殘酷的,因為一方面他小有才華,他接受不了現實生活,就是因為他看到了那個月亮的一點點光芒。他覺得現實太難以忍受,所以,他要向月亮的方向去,但是他的才華又不足以讓他能夠夠到月亮,所以他其實兩邊都不沾,他沒有辦法享受生活的樂趣,但是也永遠夠不到他心中的藝術理想。”
-
7 # 小林紺晃GanHuang
焦慮來自認知與現實的差距
知道的太多,實現的太少,焦慮是一種對未來的告警,本來不是什麼壞事。但不可否認的是,人不能一直在高度緊急狀態之中,長期在焦慮之中就成了一種病。
焦慮需要用實踐來填補差距焦慮是一種不健康的精神狀態,就像生病會發燒,告訴你再不治療就會得大病。其實就是想的多做的少的狀態,想的多有錯嗎?其實沒有錯,錯在於做的太少。
不要眼高手低就做能做的事有人進入佛系,其實就像吃了退燒藥,似乎能解決焦慮的問題,實則只是遮蔽了告警的訊號而已。找到當前能做的小事,持續的做,反覆的做,這個才是解藥。
-
8 # 生活來點心理學
如果我們暫時將高學歷與學習能力、見識及認知發育畫上等號,那這些持續學習並拿到高學位的人,他們的焦慮真的無法避免。
先說說題主的問題陳述,事關焦慮與迷茫,我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你所說的那些找到人生方向的人也跟你一樣面對著焦慮和迷茫,博士有博士的焦慮,創業者即便取得了些成績也還是有他們的迷茫,所以對於此,不論題主怎樣做選擇,結果都是一樣的,我們能做的只能是儘量專注於此時手邊的事務,做好它。
回來說學歷與焦慮的關係,1. 尷尬的“位置”焦慮
隨著學歷的提升,身邊也趨向於“談笑有鴻儒”的狀態,在提升的過程中,你會處於一種全新的圈層,這些人可能德高望重,可能功成名就,而另一方面你會發現越來越無法與一些學歷水平偏低的人很好的相處,也許是小時候的玩伴,也可能是沒怎麼受過教育的親人,這種望而卻步與格格不入的混亂,會使你陷入一種無法將自己安放的焦慮。
2. “學然後知不足”
隨著學歷的提升,你所接觸的知識會越來越精深,而學識這東西可以完全的把人改造,你會處於一種“知道越多,就越覺得自己無知”的狀態裡,你會謹慎的看待這個世界,理性的評判每一個社會熱點,甚至不再敢說出任何一句斬金截鐵的話語,因為你知道凡事皆有多面性,在窺其全貌之前下定論是無意義的,就這樣你慢慢的不去發聲,不去參與,把自己縮在了一個理性與高學歷編制的套子裡。
3. 負重行走
當你拿到博士以致更高的學歷,周圍人對你的態度會發生變化,而很少的人知道隨著你研究的課題越發的細分與深入,他們會問你各式各樣的問題,覺得你可以為他們的生活瑣事提供完美的意見,而這些往往是你不擅長的,如此一來還會得到他們諸如“還博士呢,這都不知道”一類的評價。在頂著一些小光環,帶著一些小虛榮的同時,一些非議與認知差異,會給你帶來困擾和負擔。
怎樣緩和、解除這種種焦慮,
賢者模式,這點很難有人做的到,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聖人,心如止水,遮蔽噪音,將一切看成過眼雲煙,不理解的人的理解也是微不足道的,讓自己活在一個純淨的看破紛擾的世界中。
騎士模式,這是大多數高學歷人的選擇,說是選擇也是沒辦法,高的學識與理性思考的能力,勢必會提高自身的社會地位與價值,利用好這一點,在擅長的領域攻城略地,以成就建立強大的自信,以社會成就來匹配個人價值,讓學歷變成錦上添花的工具。
匠人模式,正如本文開始提到的,專注於喜歡或者一直鑽研的領域,不卑不亢,十年磨一劍的變成一位真正的行家、專家,相信這會讓你擁有一份發自內心的喜悅。
-
9 # 雁過無痕2020
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躁狂症以及雙向情感障礙等所有所謂心理疾病的真相
心理問題是當前非常嚴重的一個社會現象,尤其是在孩子中越來越多,讓人痛心疾首。多少人痛苦到絕望,多少家庭瀕臨崩潰,而大多數人還矇在鼓裡,不知道真相和出路,真是太可怕了!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所有所謂的心理問題,無論什麼型別,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症狀多麼複雜,其實根本都不存在。這些所謂心理疾病為什麼很難治癒?是因為我們一直在解決一個本身並不存在的問題,這怎麼可能解決呢?這樣做的結果,只會造成更多更嚴重的問題。道理一說都明白,所有負面情緒本來就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緒,就像呼吸一樣。大家如果非要去解決的話,只能把生命解決掉,這就是很多人最終選擇走向絕路的原因。一般的人遇到負面情緒很快就放下了,但我們不行,非要解決它,哪怕魚死網破,結果越來越嚴重。殊不知,不去解決問題,轉而放下問題就不需要解決的。無論生活中多麼艱難,沒有什麼放不下的。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什麼都帶不走。
人生就是一場戲,何苦這麼認真,何苦與自己過不去。
其實,現實中比你情況糟糕的人多的是,一般人沒有當回事,沒有拿起來,咱們不但拿了起來,還不願放下。只要放下了就沒有痛苦了。要說放不下,誰也沒有辦法。但痛苦有辦法,痛夠了自然就放下了,話糙理不糙。
我要告訴大家,選擇結束生命是一個極其錯誤的選擇。結束生命這並不是痛苦的結束,而恰恰是另一個沒有盡頭的無盡痛苦的開始。生命永遠不會結束,每一段生命都有它的意義。
言歸正傳,這些所謂心理問題的本質和真相又是什麼呢?如果如果我們弄明白了這個,所有所謂心理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實際上它本身並不存在,當然也就沒什麼要解決的。
有人說,怎麼會不存在呢?我們內心煎熬的痛苦多麼真實,我們現實面臨的問題實實在在,我們就是睡不著覺,我們身上的症狀和疾病也是真實的,我的人生就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痛苦就是明明存在啊?說不存在不是自欺欺人嗎?
是的,對你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真實。我想說的是,這些所謂真實情況都只是結果而已,並非原因,也只是表面現象,並非本質。它們並非一成不變。我們要解決這些所謂心理問題,必須從根源上入手。大家無論透過心理諮詢還是藥物治療,都是在用現象解決現象,用問題解決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不斷加重問題。
所有的心理問題,無論什麼樣的負面情緒,都會表現為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頭腦思維,想個不停,吃不下,睡不著,身心疲憊,就想去想明白,結果越想越多,惡性迴圈,無法控制,直至崩潰。這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能量會逐漸被耗盡,就越來越失去了對自己思維的控制能力,最後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打算放棄,那是低能量狀態的幻想。在那種能量狀態下,就是一個芝麻都變作一座大山把自己壓垮。
這種情況下,唯有提升能量才能改變。這個能量,不光是吃飯和休息,更重要的是停止負能量(負面思維)的侵蝕,不斷提升正能量。就是必須打破惡性迴圈,停止思考(你是永遠想不完,也永遠想不出結果的),並轉向正向思維,積聚能量。有了正能量,就能掌控自己的思維,掌控自己生命的一切。有了正能量,過去那些困擾你的問題就由西瓜變成了芝麻。
那麼,如何停止頭腦思維呢?我們就是控制不住想啊!其實,控制不了頭腦就是因為負能量(表現為所有負面情緒)太強大了,我們被負能量所控制了。由於不同人負能量所表現的負面情緒不一樣,軀體症狀更是千奇百怪,也就有了各種所謂心理問題的病名,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只要抓住了本質,所有所謂心理問題自然就不存在了,也根本就不需要去解決,因為沒有什麼需要解決的。無論你是什麼情況,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現實問題多麼真實和難以解決,無論軀體上有任何嚴重,哪怕得了絕症,根源都只有一個,解決辦法也只有一個。找到了根源,人生中一切問題都是肥皂泡。
根源是什麼呢?根源在於錯誤的三觀,追求了錯誤的價值。當前,可以說世界上99%的人追求的是錯誤的。追求物質,各種慾望,色情,不孝,不珍惜生命,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奉獻而非索取、壓力大(非要追求一個特定的目標或要求)。由於這些錯誤的三觀,導致我們心裡每一個念頭、所說、所行都是衝著慾望和索取去的。大家每一個負面情緒後面都一定有一個慾望。還有很多家長自己還把這些錯誤觀念強加給孩子,自己把孩子害了還怨天尤人,還埋怨孩子。我們所有的慾望和負面情緒都是負能量,都會不斷糾纏與放大,最終正能量越來越少,甚至發展到我們以負能量為榮,以正能量為恥。這不就是現在社會的普遍現象嗎?為什麼大多數人活得很痛苦?這就是總根源。每個人表現不一樣,有的身體得病,有人心理得病,有人遭受挫折或災難等等。
你活在夢境裡,唯有醒來。誰能把夢境解決了?醒來就是,有啥好解決的?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明白自己錯在哪了,要明白沒有誰在懲罰你,都是自己的錯。宇宙是最公平的,如果你錯了還能快樂,那才真是沒天理了。其實,外面誰都沒有錯,都是你自己的錯,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反省自己。什麼原生家庭理論,根本不存在,都是害人的理論。自己的命運是自己做主,不要給自己找任何理由和藉口。不要以為是家庭環境原因、是別人欺負你你害你、是人際關係緊張、沒有錢、壓力大、身體疾病等等一切現實問題造成的。錯了,這些問題也都是現象,都是錯誤三觀的結果,和你的心理問題一樣都是同一根源的結果,都是表象,都有一個共同的錯誤的根。即便這些問題被解決,你的心理問題照樣存在,而且還會出現更大的問題來提醒你。
每一個痛苦,都是來提醒你錯了,讓你趕快回頭。一旦回頭,痛苦就失去了存在價值。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你一天不回頭,痛苦就會如影隨形。每一個痛苦的背後,都有一個執著,都有一個慾望。唯有放下執著,放下慾望。過去的已經過去,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沒有人傷害過你,也沒有人能夠傷害到你,坦然接受自己當前面對的一切,這是自己過去所做的果實,已經無法改變。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知錯改錯,從當下開始保持正能量的心念、語言、和行為,不再傳播和釋負能量,包括家裡和網際網路上,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家務做起,幫助他人,奉獻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慾望,放下物慾執著,孝敬父母,愛惜所有生命,敬畏自然,這些本來就是人生的真諦,迴歸人的本性,這些正能量越來越多,你的未來自然就會改變,幸福快樂就已經上路了。哪裡還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哪裡還有什麼人生問題需要解決?哪裡還有痛苦?哪裡還有不平?
還有,孩子有問題的父母,求您放過孩子,放下孩子,不要管的太多,給孩子正確的人生觀教育,還孩子自由,別給孩子過多壓力。網際網路一代,少接觸電子遊戲和色情網站等成癮東西,也別再用藥物殘害孩子了!!!
認為自己存在所謂心理問題,並想辦法去解決它,是所有痛苦的真正原因和開始,隨著解決的過程,痛苦越來越大。這就是正常人與所謂心理疾病的人的根本區別。人生中所有現實問題都一樣如此,不解決是最好的解決。無為而無不為。大多數人活反了,所以痛苦。
很多人都說放不下,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人死的時候都的放下,沒有誰能把它帶走。不放下就得繼續揹著,繼續痛苦,沒有選擇,也沒人能幫你放下。放下的唯一方法就是接納,接納別人和自己經歷的一切,接納一切可能的發生!
-
10 # 樹心2020
焦慮和學歷高低沒有直接的聯絡。焦慮往往是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造成的。一般自我覺察能力低的,安全感低的,價值感低的人比較容易焦慮。另外,也會受周圍環境影響而焦慮
回覆列表
你好,我是徐澤旭。
我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嗯,首先在我看來這個問題都問法其實就已經暗含了因果關係。就是學歷高的人他會焦慮。
那如果讓我來問你,學歷不高的人他就不焦慮了嗎?也許你會發現,好像學歷不高的人也焦慮。
我想也許是那些學歷高的人,我們會更容易關注他們,所以看上去那些學歷高的人在焦慮。
那說到這兒可能我要畫個分割線。那這只是對於你問題字面的回覆。
那如果這個情況也發生在你自己身上。
那麼我的回答是,很多時候我們事先交給了才會去追求一些東西。能夠緩解我們的焦慮,比如說其中一個選項可以是高學歷。
所以我想可能是高學歷提供的安全感,沒有讓你去緩解或者消除那些焦慮。
所以很重要的一點,心理學當中提到我們的情緒背後都會有需求。也就是說,其實是需求沒有被滿足。
比如一個孩子他渴望他的想法被聽見,但如果爸爸媽媽不去關注,那麼他就會大吵大鬧大哭大叫。如果我們只是去指責孩子,你怎麼可以大吼大叫呢?有話你不會好好說嗎?
如果我們只是做這些,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就算他的情緒被勉強壓抑下去了,他的內心仍然不會滿足,他可以看上去很聽話。
而很多時候這恰恰就是我們對待自己所做的事情。我怎麼又這樣,我怎麼又有這些情緒?我們拼命的去擺脫這些。我們拼命地卻離開痛苦。卻很少好好的去感受一下自己心靈的深處究竟有什麼。
所以我的建議是學會跟焦慮相處。而不是用任何的方式方法去掩蓋,去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