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江南史公公

    江湖告急,被曹所迫,望借東風,反守為攻。

    我發現你怎麼什麼都是借的,現在借東風,剛才又借箭,前面還忽悠你主公借荊州…………

  • 2 # 羊肉界翹楚

    透過借東風這個故事,可以發現,諸葛亮是個善於運用自然事物並且善於觀察自然事物的人,心思縝密,善於觀察別人,在作戰中可以做到知己知彼。充分了解對方的脾氣性格以及裝備實力,同時又懂得未雨綢繆,在未發生戰爭之前很多年即觀察天氣規律,從而對本次作戰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 3 # 農村胖子小邵

    透過借東風這個故事,可以發現,諸葛亮是個善於運用自然事物並且善於觀察自然事物的人,心思縝密,善於觀察別人,在作戰中可以做到知己知彼。充分了解對方的脾氣性格以及裝備實力,同時又懂得未雨綢繆,在未發生戰爭之前很多年即觀察天氣規律,從而對本次作戰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 4 # 鄉村賢哥

    諸葛亮借東風,主要是他博覽群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知道在冬季有幾天要東南風。所以才敢誇下海口,故弄玄虛,設壇祭天,迷惑周瑜。在即將要刮東南風的日子裡。和周瑜共同做好火攻準備,於是就有了著名的火燒赤壁。

  • 5 # 水果大王俏然超市578

    諸葛亮借東風火燒戰船。這隻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精彩場面。體現諸葛孔明高超智謀,和豐富的科學知識。

    這是一個聯環記。諸葛亮先讓寵士元(風雛先生)向曹操獻記。讓不熟水性的水兵,都上大船上,並讓船挷一起,說平穩。平穩是平穩了,卻沒有靈活性。

    諸葛亮不僅懂軍勢,還知曉天文地理,氣象知識,根據氣象,他得知那幾天有大霧大風。一場大霧大風成就了諸葛亮借東頭燒戰船千古經典。赤壁之戰,魏蜀吳三國形式。

  • 6 # q奇奇怪怪q

    首先諸葛亮必須對天文地理有很深的見解,而且要有很高的自信,然後就是用人際關係打通人和,把需要的物資完善,然後就是對對手的心理和戰術瞭解才能成功的草船借箭!

  • 7 # 記錄歷史人生

    “借東風”也變成了一個數百年來被反覆使用的流行詞彙,時至今日,這個詞仍然風靡全國。

    既然“借東風”這個故事的影響如此之大,人們自然要問:這可能嗎?歷史上真的發生過“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嗎?這個故事究竟從何而來?

    [/align]

    稍微懂點三國的都知道:“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是藝術虛構。

    據《三國志》等史料記載,曹操率軍進攻荊州後,荊州牧劉表病死,次子劉琮投降。劉備向南撤退,在當陽長坂地區被曹軍精銳的虎豹騎打得大敗。此時東吳使者魯肅來到當陽,與劉備商議共同對抗曹操。為儘快達成聯合,劉備派諸葛亮前往江東拜會孫權。

    面對共同的敵人,雙方迅速取得一致,以東吳軍隊為主在赤壁地區與曹操展開大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戰。在這場戰爭中,諸葛亮充當的角色不過是劉備的使者,主要負責代表劉備與孫權取得聯絡。用現在的話說,諸葛亮充其量不過是個聯絡參謀。等到目的達成後,諸葛亮便返回了劉備的大本營——夏口。

    在赤壁大戰的過程中,諸葛亮並沒有參與具體的兵力部署和前線作戰,自然也就談不上去東吳“借東風”了。這段史實也就證明了“借東風”與諸葛亮一點關係都沒有。

    不過,有一點是歷史的事實:曹操大軍在赤壁之戰的失敗確與風向有關。據《三國志·周瑜傳》記載:周瑜與曹操在赤壁決戰前,周瑜部將黃蓋針對曹軍船艦首尾相接的弱點,提出了火攻的策略,這個意見被周瑜採納。決戰當日,黃蓋親自率領蒙衝鬥艦數十艘,裝滿木柴乾草,澆上油脂,並在外面蒙上帷幕,上面再插上軍旗,以投降的名義向曹軍水上大營進發。曹操不明真相,被黃蓋火燒赤壁。[/align]

    《三國志·周瑜傳》中說:“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這就說明當時是風借火勢、火借風威,將曹軍殺敗。

    這個故事就是人人都知道的“火燒赤壁”了。什麼風向呢?《三國志·周瑜傳》中沒有交代。但是在該傳注引《江表傳》中卻有明確記載:“時東南風……火烈風猛,往船如箭,飛埃絕爛,燒盡北船,延及岸邊營柴。”這個注引告訴後人,風向是東南。以上的兩個記載中可證明,曹操的失敗確與當時風向有著密切的關係。

    看來,當年氣候反常,往年的西北風變成了如今的東南風,這就讓熟悉長江氣候特點的東吳水軍將領給利用上了。這個“借”並不是像《三國演義》裡諸葛亮那樣仰天暗祝給求來的,而是藉助的意思。因此,關於這個歷史典故與諸葛亮是沒有任何牽連的。

    既然這個東風不是諸葛亮求來的,那又怎麼與諸葛亮扯上關係呢?從現存的資料看,即便是在數百年後的唐代,唐代大詩人杜牧的著名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中,也只是強調了東風給孫劉聯軍帶來的有利客觀條件,並沒有提及諸葛亮。因此可以斷定,在唐代尚未出現所謂的“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雛形。

    北宋年間文人墨客的詩詞中,也未找到東風與諸葛亮之間的聯絡。北宋詞人蘇東坡著名的《赤壁懷古》中,將赤壁之戰的功勞都劃在了周瑜名下,與諸葛亮沒有絲毫關係。查閱現存宋代民間講史說話藝術資料可以發現,雖然“說三分”在宋代非常盛行,民間藝人們創作出了大量的三國故事,但並沒有出現關於“諸葛亮借東風”的記載。因此,諸葛亮和“借東風”扯上關係最早也就只能是在宋末元元初。

    在元代集民間三國故事之大全的名作《三國志平話》中,“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終於出現。

    幾乎在與此同時,另一種流傳於元代的戲曲表演形式——元曲風靡華夏,元曲中也出現了“諸葛亮借東風”的劇目。

    《三國志平話》中,“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比較完整,但情節比較粗糙,也比較荒誕。雖然平話中已經將火攻曹軍的首倡者由歷史上的黃蓋改成了諸葛亮和周瑜,但之後卻編造出了諸葛亮自吹自擂說自己是自古以來三位祭風者之一的荒誕說辭,讓讀者感覺非常離奇、怪異。之後諸葛亮是“披著黃衣,披頭跣足,左手提劍,叩牙作法,其風大發”,這才將東風借來,協助周瑜大破曹軍。

    這裡的諸葛亮不但是一個智慧的化身,簡直是一個神仙。故事雖然很過癮,但卻難以得到廣大讀者認同。之後出現的王仲文所撰《七星壇諸葛祭風》故事情節與平話大體相似。都是說諸葛亮在七星壇作法,借來東南大風,助周瑜完成了火燒曹營打敗曹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

    從《三國演義》的描述看,作者顯然深受平話和雜劇的影響,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加工和改編,才使得故事更加完整。同時,也由於羅貫中的妙筆,讓這個在歷史上並未出現的故事變得膾炙人口並流傳了數百年。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到底是否可信,是否合情合理呢?這個問題歷來看法不一。有人認為:該故事的封建迷信性很強,既繁瑣又神秘,具有很濃厚的巫術色彩,是全書的糟粕所在。這種意見正確嗎?

    [align=left]為什麼說這裡會出現誤讀呢?因為很多人只將目光盯住了諸葛亮裝神弄鬼的“身披道衣,跣足散發”這一表象,卻忽略了在這背後作者暗藏的玄機。小說中寫道:[align=left]

    諸葛亮在與周瑜接觸後不久,料到周瑜會加害自己,故此在第四十五回和劉備說過這樣一段話:“亮雖居虎口,安如泰山。今主公但收拾船隻軍馬候用。以十一二十甲子日後為期,可令子龍駕小舟來南岸邊等候。切勿有誤。”

    這就意味著在到達位於南岸邊趙雲的小舟之前,諸葛亮就一定要設法躲過周瑜的追殺。所以他才故弄玄虛,要求壇上吳軍“不許擅離方位。不許交接耳。不許失口亂言。不許失驚打怪,如違令者斬”,使得現場的東吳軍隊動彈不得,這樣就保證了自己在七星壇的安全;等到壇上兵士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東南風的時候,諸葛亮已經悄然離開七星壇,向趙雲的小舟轉移。周瑜從自己的軍營裡抽調軍隊進行追殺時,諸葛亮已經有了足夠的時間登上趙雲的小船,脫離險境。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情節是合情合理的。

    證明諸葛亮提出“借東風”是故弄玄虛的證據還有一個,那就是之前發生的“草船借箭”。讀者可能還記得,在諸葛亮成功借箭後,曾經與魯肅有一段對話。這一段對話正好可以為後來的借東風真相做一個說明作用。這段對話是這樣的:

    (魯)肅曰:“先生真神人也!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霧?”孔明曰:“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利,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亮於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霧,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公瑾教我十日完辦,工匠料物,都不應手,將這一件風流罪過,明白要殺我。我命繫於天,公瑾焉能害我哉!”

    [/align]

    這裡有個關鍵句子:“亮於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霧,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諸葛亮能夠預測出江面會出現大霧,這就說明他對當地的氣象變化非常熟悉。既然能預測大霧,自然也就能預測風向變化。只不過為了以最安全的方式擺脫周瑜的追殺,諸葛亮故意裝神弄鬼提出要做一個七星壇,又說自己能做法求風,這一切都是為了儘快地離開周瑜,為安全回到夏口創造有利條件。因此,諸葛亮不得不用“祭風”為名來實施自己的計劃。所謂的“祭風”, 說穿了只不過是諸葛亮擺脫周瑜追殺的障眼法。

    按照這樣的邏輯對“諸葛亮借東風”進行分析,還能說小說中的這個故事不可信、不合情理嗎?《三國演義》中迷信的成分確實不少,但拿“諸葛亮借東風”為例,多少有些不妥。說句俏皮話:這個故事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特意寫出來忽悠不明真相讀者的。

  • 8 # 華盛盾

    智近妖。吹牛逼。那麼厲害六出祁山寸功未建。惡之慾其死,愛之慾其生。國人慾樹一個典型這個人就什麼都好,連他小時候尿尿都是螺紋的。甚至好多別人的事情都往他身上貼。草船借箭孫權的典故。空城計張守圭守瓜州的事情和諸葛亮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現在人都喜歡戲說、演義、導演的胡編亂造。知道小燕子卻不知道岳飛,有些歌星說滿江紅歌詞寫的這麼好想找作者聊聊。多看些歷史少一些浮躁吧免得貽笑大方。

  • 9 # 西拉木倫河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經驗證明,事物的發展是各種客觀存在,也就是說,是歷史的必然。但是,發展過程有依靠也就是說依靠於各種條件,即天時地利人和。諸葛見借東風就是選擇了當時的天時地利再加上人的因素。

  • 10 # 如意吉祥7680

    諸葛亮借東風,跟誰借也借不來,實際情況是諸葛亮在東吳走訪民間詢問出甲子日刮東南風之事,便對周瑜、魯速,編出借東風的安排,在岸邊搭建七星壇,還胡編了一些迷信的話,來等待:蜀國兵將船隻到來的那一日,即甲子日,蜀國乒將來接諸葛亮的那一天,諸葛亮算出周瑜想在東風起時派兵來殺諸葛亮,固此事先將蜀乒接他的日子定好在甲子日,東南風起諸葛已經上了蜀乒接應的戰船!託離了險境!

  • 11 # 彬斌10

    很多人認為是真的,覺得諸葛亮很厲害,我一開始讀三國的話也信以為真,但其實都是羅貫中杜撰的,神話了諸葛亮歷史上不存在。但就這件事本身來講,提現了諸葛亮的經天緯地之才,神鬼莫測之機。

  • 12 # 夏雨風

    戲說三國。面對著曹操大軍滾滾而來,諸葛亮和周瑜不謀而合,提出了火攻戰術。可萬事齊備丶只欠東風啊。

    諸葛亮上知天文丶下知地理,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刮東風,卻故弄玄虛地說要設壇祭風,就可以借來東風。周瑜就命士兵按照諸葛亮的要求迅速建起了大壇,諸葛裝神弄鬼地施起大法,按預定方案東風來前點火發訊號。

    周瑜早命警衛團只等訊號亮起,就實行封壇行動。等到火焰熊熊燃燒,警衛團迅雷不及掩耳地封殺了大壇,把諸葛帶到周瑜處,揭開面紗卻大吃一驚。真諸葛早在前夜被趙雲小船接應走了。

    一把火攻把曹軍燒了灰飛煙滅。

    這個故事顯示了諸葛大智大勇,既解了燃眉之急,又讓周瑜封殺落了空。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13 # 鐵漢談頂層設計

    資源整合的最高境界,不為我所有,一定為我所用!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諸葛亮的成功,就在於他善於審時度勢,善於整合,善於借力。草船借箭這一經典故事充分說明了辦法總比困難多,找到方向最重要,方向明確了,就集中精力找方法。明確成功的條件:草船。清楚成功的目標:十萬支箭。獲得成功的方法:東風。東風一到,大功告成啊!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的情況下,人人都有學會借東風,搭平臺,找資源,才能高效、快速工作,實現既定的目標。

  • 14 # 近似無限透明的藍1314

    孔明借東風能說明什麼呢? 首先封建迷信裝神弄鬼那一套純屬扯淡,實際是諸葛先生確實是一個博覽群書涉獵很廣泛,知識面豐富的好學生。他治理蜀漢,拒魏聯吳,抵禦強敵,平定內亂之餘,造諸葛弩、木牛流馬、自繪駐防佈陣的八陣圖、城頭上給敵軍彈琴,擺七星燈給自己續命,還把氣象預報活學活用到具體的軍事戰爭領域裡去,這樣集政治管理、軍事音樂、設計製造、自然科學、宗教跳大神為一體,綜合全面的頂級人才,東漢三國獨一份,中國歷史上估計也找不出幾個來!

  • 15 # 遊也雜說

    諸葛亮借東風說到底是小說家言,不能當真。天氣預報本來就不太靠譜,如果真是築壇作法借到東風這是迷信不科學,如果靠預測似乎有點不負責任,軍國重事豈能兒戲?

  • 16 # 愛心恆大

    七星壇上仙風展,孔明巧借東風還。

    可嘆曹家百萬兵,葬身火海魂江天。

    《諸葛亮借東風》七絕

  • 17 # 奉名齋

    諸葛亮對 赤壁附近 的氣候非常熟悉,什麼時候起霧,什麼時候起東風,每年都是固定幾天,古人多迷信,這是一個軍事家 必備常識。

  • 18 # 影永隨yys

    歷史上諸葛亮並沒有參與赤壁之戰,也並沒有呼風喚雨之能,指揮赤壁之戰的人是周瑜,東風是長江上的一種自然現象,長期在當地操練水軍的周瑜和黃蓋對什麼時候起東風非常清楚,他們聰明地抓住了這一戰機打敗了曹軍,此外周瑜心胸也非常寬廣,與演義描寫不同。不過《三國演義》本屬小說,此段諸葛亮神壇作法借東風一事,後世有兩種看法:一方認為是書中諸葛亮以法術借來東風,作者編撰以塑造豐滿其神機妙算的人物形象;另一方認為書中實際上並未正面直接明言諸葛亮以法術借來東風,只是以豐富的氣象學知識預測到會有東風,因此諸葛亮在七星壇上只是裝腔作勢裝作使用法術,同時震懾江東。書中提及作法借東風也都是借角色之口在對話中說起,並無作者敘述行文直接確認是法術所為。

    中文名稱

    借東風

    出處

    三國演義

    人物

    諸葛亮

    事件

    火攻曹營

    時間

    三國時期

    借東風貸款官網蜜蜂金融愛分期借東風貸款借東風貸款怎麼樣借東風 巧用天時孔明借東風的故事趣錢花金盈豬招手貸

    解釋

    《三國演義》第四九回載諸葛亮於仲冬時節作法借三日三夜東南風,助周瑜火攻破曹操大軍。今多以"借東風"指利用好的形勢或其他單位的先進經驗來推動工作。

    歷史典故

    草船借箭

    那個故事中,周瑜想殺掉諸葛亮,命他在十日之內造完十萬支箭,否則就殺了他,面對這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孔明有信心的回答說不須十日,三日便可完成,並立下軍令狀。魯肅十分擔心。孔明卻一點也不著急,他請魯肅秘密借二十條船給他,每個船上都要三十個人,還要扎草人一千個,並排列在船的兩側。兩天過去了,到第三天四更諸葛亮突然派人來請魯肅了,說他一定要同去取箭,魯肅將信將疑地和諸葛亮一起出發了。五更時分,船隊接近曹軍水寨。孔明令船隻一字排開。軍士擂鼓吶喊。曹軍水軍都督聽到戰鼓聲和吶喊聲,心想一定會有埋伏,便讓萬餘名弓箭手在江邊一字排開,向江中放箭。當稻草人上的箭插滿時。諸葛亮立即吩咐士兵把船隻調頭迅速離開了。到了營寨,周瑜有點不相信。派人把草上的的箭數了數,的確有十萬多隻。從此以後,周瑜再也不為難諸葛亮了。

    火燒曹營

    諸葛亮又與周瑜共同制定了火攻曹營的計劃。但連日來江上一直刮西北風,用火攻不但燒不著北岸的曹兵,反而會燒到自己。周瑜為東風之事悶悶不樂,病倒在床上。諸葛亮知道後,給周瑜開了個藥方,周瑜開啟一看,只見上面寫著:欲破曹兵,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承認自己的心事被諸葛亮猜中,便問諸葛亮有何辦法。諸葛亮說他能借來東風,他讓周瑜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壇,然後自己在壇上做法。實際上諸葛亮自己並不會"借"風,但他通曉天文地理,透過勘察地態和生物的變化,早已經推算出十一月二十甲子日有東南風,因此自己到七星壇上裝模作樣地比劃了幾下。到了十一月二十甲子日當天,果然颳起了東南風。周瑜更覺得諸葛亮不可留,便派人趕到七星壇去殺諸葛亮。然而諸葛亮早就料到周瑜會有這一手,事先離開了七星壇,回自己的根據地夏口去了。臨走還給周瑜留下這樣的話:望周都督好好利用此風大破曹兵,諸葛亮暫回夏口,異日再容相見。周瑜只得作罷。

    周瑜染病

    卻說周瑜立於山頂,觀望良久,忽然望後而倒,口吐鮮血,不省人事。左右救回帳中。諸將皆來動問,盡皆愕然相顧曰:"江北百萬之眾,虎踞鯨吞。不爭都督如此,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慌忙差人申報吳侯,一面求醫調治。魯肅求助

    古卻說魯肅見周瑜臥病,心中憂悶,來見孔明,言周瑜卒病之事。孔明曰:"公以為何如?"肅曰:"此乃曹操之福,江東之禍也。"孔明笑曰:"公瑾之病,亮亦能醫。"肅曰:"誠如此,則國家萬幸!"即請孔明同去看病。肅先入見周瑜。瑜以被矇頭而臥。肅曰:"都督病勢若何?"周瑜曰:"心腹攪痛,時復昏迷。"肅曰:"曾服何藥餌?"瑜曰:"心中嘔逆,藥不能下。"肅曰:"適來去望孔明,言能醫都督之病。現在帳外,煩來醫治,何如?"瑜命請入,教左右扶起,坐於床上。孔明曰:"連日不晤君顏,何期貴體不安!"瑜曰:"人有旦夕禍福,豈能自保?"孔明笑曰:"天有不測風雲,人又豈能料乎?"瑜聞失色,乃作呻吟之聲。孔明曰:"都督心中似覺煩積否?"瑜曰:"然,"孔明曰:"必須用良藥以解之。"瑜曰:"已服良藥,全然無效。"孔明曰:"須先理其氣;氣若順,則呼吸之間,自然痊可。"瑜料孔明必知其意,乃以言挑之曰:"欲得順氣,當服何藥?"孔明笑曰:"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氣順。"瑜曰:"願先生賜教。"孔明索紙筆,屏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寫畢,遞與周瑜曰:"此都督病源也。"瑜見了大驚,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索以實情告之。"乃笑曰:"先生已知我病源,將用何藥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賜教。"孔明曰:"亮雖不才,曾遇異人,傳授奇門遁甲天書,可以呼風喚雨。都督若要東南風時,可於南屏山建一臺,名曰七星壇:高九尺,作三層,用一百二十人,手執旗幡圍繞。亮於臺上作法,借三日三夜東南大風,助都督用兵,何如?"瑜曰:"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風,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這裡,不可遲緩。"孔明曰:"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風,至二十二日丙寅風息,如何?"瑜聞言大喜,矍然而起。便傳令差五百精壯軍士,往南屏山築壇;撥一百二十人,執旗守壇,聽候使令。主

    南屏山築壇

    孔明辭別出帳,與魯肅上馬,來南屏山相度地勢,令軍士取東南方赤土築壇。方圓二十四丈,每一層高三尺,共是九尺。下一層插二十八宿旗:東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氏、房、心、尾、箕,布蒼龍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鬥、牛、女、虛、危、室、壁,作玄武之勢;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婁、胃、昴、畢、觜、參,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紅旗,按井、鬼、柳、星、張、翼、軫,成朱雀之狀。第二層周圍黃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上一層用四人,各人戴束髮冠,穿皂羅袍,鳳衣博帶,朱履方裾。前左立一人,手執長竿,竿尖上用雞羽為葆。以招風信;前右立一人,手執長竿,竿上系七星號帶,以表風色;後左立一人,捧寶劍;後右立一人,捧香爐。壇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寶蓋、大戟、長戈、黃鉞、白旄、朱幡、皂纛,環繞四面。古孔明作法

    孔明於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發,來到壇前。分付魯肅曰:"子敬自往軍中相助公瑾調兵。倘亮所祈無應,不可有怪。"魯肅別去。孔明囑付守壇將士:"不許擅離方位。不許交頭接耳。不許失口亂言。不許失驚打怪。如違令者斬!"眾皆領命。孔明緩步登壇,觀瞻方位已定,焚香於爐,注水於盂,仰天暗祝。下壇入帳中少歇,令軍士更替吃飯。孔明一日上壇三次,下壇三次。卻並不見有東南風。且說周瑜請程普、魯肅一班軍官,在帳中伺候,只等東南風起,便調兵出;一面關報孫權接應。黃蓋已自準備火船二十隻,船頭密佈大釘;船內裝載蘆葦乾柴,灌以魚油,上鋪硫黃、焰硝引火之物,各用青布油單遮蓋;船頭上插青龍牙旗,船尾各系走舸:在帳下聽候,只等周瑜號令。甘寧、闞澤窩盤蔡和、蔡中在水寨中,每日飲酒,不放一卒登岸;周圍盡是東吳軍馬,把得水洩不通:只等帳上號令下來。周瑜正在帳中坐議,探子來報:"吳侯船隻離寨八十五里停泊,只等都督好音。"瑜即差魯肅遍告各部下官兵將士:"俱各收拾船隻、軍器、帆櫓等物。號令一出,時刻休違。倘有違誤,即按軍法。"眾兵將得令,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廝殺。、

    是日,看看近夜,天色清明,微風不動。瑜謂魯肅曰:"孔明之言謬矣。隆冬之時,怎得東南風乎?"肅曰:"吾料孔明必不謬談。"將近三更時分,忽聽風聲響,旗幡轉動。瑜出帳看時,旗腳竟飄西北。霎時間東南風大起,瑜駭然曰:"此人有奪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測之術!若留此人,乃東吳禍根也。及早殺卻,免生他日之憂。"急喚帳前護軍校尉丁奉、徐盛二將:"各帶一百人。徐盛從江內去,丁奉從旱路去,都到南屏山七星壇前,休問長短,拿住諸葛亮便行斬首,將首級來請功。"二將領命。徐盛下船,一百刀斧手盪開棹槳;丁奉上馬,一百弓弩手各跨徵駒:往南屏山來。於路正迎著東南風起。後人有詩曰:"七星壇上臥龍登,一夜東風江水騰。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逞才能?"

  • 19 # 杭州水電安裝寧南店

    當時別人說他高人並且神化他,其實是諸葛亮會懂得甲子,根據甲子能夠推算出天陰,睛及風雨的時分,他算準了有風並知風的方向,我們農村有的老農也能夠根據黃曆甲子推出晴雨天氣。

  • 20 # 棄古

    說起諸葛亮借東風,在歷史上根本就是子虛烏有,很多人都知道孔明借東風、草船借箭、諸葛亮三氣周瑜等關於三國的故事。

    歷史上是沒有諸葛亮借東風的,之所以有這個歷史故事是因為羅貫中寫的小說。

    羅貫中圖片

    孔明於是在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齋戒,身被道衣,跣足散發,上到壇上開始作法祭風。孔明一日上壇三次,下壇三次,卻並不見有東南風。是日看到近夜,天色睛明,微風不動。一直到將近三更時分,忽聽風聲響,旗幡轉動。周瑜出帳看時,旗帶竟飄西北。霎時間東南風大起。待東南風大起之後,諸葛亮早已下壇來到江邊,乘趙雲前來接應的小船,離開周瑜營寨,回劉備所在夏口去了。——《三國演義》

    都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說起三國演義是很多人都喜歡一部經典小說,在三國演義中,英雄輩出,武將、文臣、謀士,君主,無論是領兵打仗還謀略治國,無論是經營戰略還是管理權謀在這部歷史小說裡你都會找到自己喜歡的人物模型。

    談起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他可謂是一個核心人物,諸葛亮被神化和過渡渲染可能會對不瞭解歷史的人產生誤解,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一出山標誌著三足鼎立的局勢正式形成,在小說中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董兵法,善於治國,巧言善變,格局遠大,心胸寬廣,還喜愛發明……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一個大智慧的奇人。

    圖片諸葛亮影視劇照

    諸葛亮也是小諸葛亮編非常喜歡的一個三國人物,但在真實歷史中,諸葛亮並沒有參與赤壁之戰。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好奇赤壁之戰是火攻,當時曹操百萬雄師也是被東風助火一舉燃盡,難道打仗日期的東風是一個巧合嗎?——其實赤壁之戰的東風絕非偶然,東風只是長江的一種地理天氣現象,當時指揮赤壁之戰的周瑜黃蓋因常年在江上練兵,對長江的天氣條件十分明白,知道何時起風,他們聰明的利用了這一點,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之所以能成更多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諸葛亮借東風雖說是歷史小說,但諸葛亮在歷史上的確是一千古忠臣,一生為蜀漢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就借東風一事卻也道出了一個哲理,人生只有努力才能做到,上天不會眷顧一個不努力的人,即使機會降臨到我們身上,你若沒有能力也只是空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說歷史是一面鏡子,怎樣借鑑才能照亮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