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中化學徐老師
-
2 # 科學魏老師
說實話,那不是抑鬱症,那是妄想症。如果學生在你的班級,第一時間跟家長反饋,第二與學生溝通。
學生想當演員,反應了他平時受關注太少,想透過演員那種高曝光率達到一種被人關注的感覺。
學生想當演員,通常情況下,學習成績都不算很好,他想透過其他的方式獲取認同。青春期的孩子在自我價值的選擇上需要老師和家長的雙重幫助的。
如果學生真的想當演員,並且是這塊材料的話,第一我們要告訴她去大學學習表演。而不是幻想。想上大學就要好好學習。第二如果真的有天分,可以讓她去嘗試解除一下表演相關的東西,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說來說去,現在的孩子,思維太活躍,自我意識太強,作為老師,只能盡力而為。
-
3 # 渝渝的小世界
初三16歲女孩,得抑鬱症不想上學,只想當演員,可以同意嗎?
同意啊,為什麼不同意,有夢想又想去實現多好,總比整天無所事事混吃混喝,在家啃老好。
當然父母首先要了解清楚女兒得抑鬱症的原因,是因為想做演員嗎,還是其他原因呢,要對症治療,要想辦法積極的治療,畢竟生病拖不得。
如果是因為想做演員,為什麼不讓她去嘗試呢。我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家裡不是說要等著她初中畢業出來就賺錢養家,父母可以儘自己的力量幫助她。
路要自己走過,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哪怕跌倒,哪怕失敗,她去嘗試過以後就不會後悔,我覺得年輕就是要試錯,積累了豐富的人生經驗,以後遇到事情才會有自己的判斷。
有一個朋友,中考的時候想看自己喜歡的學校,她的母親不同意,現在人到中年仍然時不時提起這件事情,總覺得如果當時她母親同意了,她的人生完全不一樣,會比現在好很多。
好不好已經不知道了,但是小孩子的夢想,我覺得應該竭盡全力支援。
可以給她約定,如果她不能堅持怎麼辦,或者是以一年或兩年為限,看她在這條路上有沒有努力去走,還是說只是為了自己的虛榮,想去做又不努力呢。
現在高考也沒有年齡限制,如果這條路走不通,以後還可以去高考,或者去考一些職業學校啊,能學到東西就可以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只要小孩健康,父母不用過於擔心。
-
4 # 一葉落盡秋
無論孩子想選擇哪條路,首先要先治療孩子的抑鬱症,只有病好了才能談下一步。
如果孩子真的確診了,那就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抑鬱症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它先是讓孩子的情緒低落消沉,然後自卑抑鬱,再發展下去就會產生厭世輕生的念頭。如果這時還要糾結孩子想選擇什麼樣的學業,不合時宜了。
要想治好孩子的抑鬱症,首先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有時服藥就不可避免了;其次家長也要經常和孩子進行溝通,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這個時期不要讓孩子心理出現大的波動,必要時還要找專業心理醫師進行心理輔導;其次體育運動對抑鬱症的治療也有很好的效果,多讓孩子運動,營養均衡,讓孩子逐漸變得健康開朗。
現在的目的是讓孩子恢復健康狀態,其實孩子現在之所以會產生不想學習,只想當演員這樣的想法,與她的病情是有關係的。我們要加以利用,孩子有自己的興趣好愛,可以鼓勵她為了夢想而努力,讓孩子有自己的目標,並漸漸變得樂觀向上,這對治療是有好處的。等到孩子康復後再談其它的問題,可能到那個時候不用家長說,孩子自己就已經走出來了。
這個時候不要刺激孩子,配合多種治療方法,才能讓孩子康復。
-
5 # 微笑老師
孩子16歲,不想上學,只想當演員!我想這應該需要家長進行一些正面的引導:第一,孩子有理想是好的
我們要肯定孩子有理想是好的,作為家長不應該一刀切,而是要肯定孩子的想法,告知孩子自身的優點,得到孩子的信任,才能進行其他的引導。
第二,要和孩子探討成為演員需要什麼1、要博學,知識要豐富
就是要懂得多,看現在的演員明星,對各類人群性格以及對各種生活方式都要有很深入的瞭解,有的演員在接到角色的時候,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去體驗這類生活,要把自己當成某類人。積累豐富的經驗,要準確結合劇本進行人物性格的詮釋。
2、技能要全面
不能說琴棋書畫,而要有全面的知識積累,要會彈琴、會唱歌、會跳舞、會與人交際、會說哭就哭說笑就笑,表情豐富到位,眼神要有演技等等
3、要學會忍受孤獨
作為演員很大一方面是日常人不能理解的,他們是社會的焦點,一舉一動都被人觀察,被人誤解,要學會忍受孤獨和別人的誤解。
4、要學會保護自己
娛樂圈一般來說非常複雜,容易遭遇很多不為外人所知的“潛規則”或者潛在的利益衝突,要懂得保護好自己,避免受到傷害。
第三,如何實現這些如何實現這些呢?要加強學習,你看很多演員都是從中戲、電影學院或者相關專業畢業的,所以要想實現演員的夢想,需要專業的學習,那就更需要好好學習,透過努力,將這類專業院校作為自己奮鬥的目標,先踏入專業院校,再系統學習,尋找好的機遇。
-
6 # 菊悠
拿鏡子仔細照照自己,覺得確實還行,就不斷開始半夜敲導演,副導演,投資人,製片人的房門,或許能給動畫片配個音。
-
7 # 雁過無痕2020
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躁狂症以及雙向情感障礙等所有所謂心理疾病的真相
心理問題是當前非常嚴重的一個社會現象,尤其是在孩子中越來越多,讓人痛心疾首。多少人痛苦到絕望,多少家庭瀕臨崩潰,而大多數人還矇在鼓裡,不知道真相和出路,真是太可怕了!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所有所謂的心理問題,無論什麼型別,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症狀多麼複雜,其實根本都不存在。這些所謂心理疾病為什麼很難治癒?是因為我們一直在解決一個本身並不存在的問題,這怎麼可能解決呢?這樣做的結果,只會造成更多更嚴重的問題。道理一說都明白,所有負面情緒本來就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緒,就像呼吸一樣。大家如果非要去解決的話,只能把生命解決掉,這就是很多人最終選擇走向絕路的原因。一般的人遇到負面情緒很快就放下了,但我們不行,非要解決它,哪怕魚死網破,結果越來越嚴重。殊不知,不去解決問題,轉而放下問題就不需要解決的。無論生活中多麼艱難,沒有什麼放不下的。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什麼都帶不走。
人生就是一場戲,何苦這麼認真,何苦與自己過不去。
其實,現實中比你情況糟糕的人多的是,一般人沒有當回事,沒有拿起來,咱們不但拿了起來,還不願放下。只要放下了就沒有痛苦了。要說放不下,誰也沒有辦法。但痛苦有辦法,痛夠了自然就放下了,話糙理不糙。
我要告訴大家,選擇結束生命是一個極其錯誤的選擇。結束生命這並不是痛苦的結束,而恰恰是另一個沒有盡頭的無盡痛苦的開始。生命永遠不會結束,每一段生命都有它的意義。
言歸正傳,這些所謂心理問題的本質和真相又是什麼呢?如果如果我們弄明白了這個,所有所謂心理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實際上它本身並不存在,當然也就沒什麼要解決的。
有人說,怎麼會不存在呢?我們內心煎熬的痛苦多麼真實,我們現實面臨的問題實實在在,我們就是睡不著覺,我們身上的症狀和疾病也是真實的,我的人生就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痛苦就是明明存在啊?說不存在不是自欺欺人嗎?
是的,對你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真實。我想說的是,這些所謂真實情況都只是結果而已,並非原因,也只是表面現象,並非本質。它們並非一成不變。我們要解決這些所謂心理問題,必須從根源上入手。大家無論透過心理諮詢還是藥物治療,都是在用現象解決現象,用問題解決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不斷加重問題。
所有的心理問題,無論什麼樣的負面情緒,都會表現為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頭腦思維,想個不停,吃不下,睡不著,身心疲憊,就想去想明白,結果越想越多,惡性迴圈,無法控制,直至崩潰。這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能量會逐漸被耗盡,就越來越失去了對自己思維的控制能力,最後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打算放棄,那是低能量狀態的幻想。在那種能量狀態下,就是一個芝麻都變作一座大山把自己壓垮。
這種情況下,唯有提升能量才能改變。這個能量,不光是吃飯和休息,更重要的是停止負能量(負面思維)的侵蝕,不斷提升正能量。就是必須打破惡性迴圈,停止思考(你是永遠想不完,也永遠想不出結果的),並轉向正向思維,積聚能量。有了正能量,就能掌控自己的思維,掌控自己生命的一切。有了正能量,過去那些困擾你的問題就由西瓜變成了芝麻。
那麼,如何停止頭腦思維呢?我們就是控制不住想啊!其實,控制不了頭腦就是因為負能量(表現為所有負面情緒)太強大了,我們被負能量所控制了。由於不同人負能量所表現的負面情緒不一樣,軀體症狀更是千奇百怪,也就有了各種所謂心理問題的病名,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只要抓住了本質,所有所謂心理問題自然就不存在了,也根本就不需要去解決,因為沒有什麼需要解決的。無論你是什麼情況,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現實問題多麼真實和難以解決,無論軀體上有任何嚴重,哪怕得了絕症,根源都只有一個,解決辦法也只有一個。找到了根源,人生中一切問題都是肥皂泡。
根源是什麼呢?根源在於錯誤的三觀,追求了錯誤的價值。當前,可以說世界上99%的人追求的是錯誤的。追求物質,各種慾望,色情,不孝,不珍惜生命,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奉獻而非索取、壓力大(非要追求一個特定的目標或要求)。由於這些錯誤的三觀,導致我們心裡每一個念頭、所說、所行都是衝著慾望和索取去的。大家每一個負面情緒後面都一定有一個慾望。還有很多家長自己還把這些錯誤觀念強加給孩子,自己把孩子害了還怨天尤人,還埋怨孩子。我們所有的慾望和負面情緒都是負能量,都會不斷糾纏與放大,最終正能量越來越少,甚至發展到我們以負能量為榮,以正能量為恥。這不就是現在社會的普遍現象嗎?為什麼大多數人活得很痛苦?這就是總根源。每個人表現不一樣,有的身體得病,有人心理得病,有人遭受挫折或災難等等。
你活在夢境裡,唯有醒來。誰能把夢境解決了?醒來就是,有啥好解決的?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明白自己錯在哪了,要明白沒有誰在懲罰你,都是自己的錯。宇宙是最公平的,如果你錯了還能快樂,那才真是沒天理了。其實,外面誰都沒有錯,都是你自己的錯,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反省自己。什麼原生家庭理論,根本不存在,都是害人的理論。自己的命運是自己做主,不要給自己找任何理由和藉口。不要以為是家庭環境原因、是別人欺負你你害你、是人際關係緊張、沒有錢、壓力大、身體疾病等等一切現實問題造成的。錯了,這些問題也都是現象,都是錯誤三觀的結果,和你的心理問題一樣都是同一根源的結果,都是表象,都有一個共同的錯誤的根。即便這些問題被解決,你的心理問題照樣存在,而且還會出現更大的問題來提醒你。
每一個痛苦,都是來提醒你錯了,讓你趕快回頭。一旦回頭,痛苦就失去了存在價值。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你一天不回頭,痛苦就會如影隨形。每一個痛苦的背後,都有一個執著,都有一個慾望。唯有放下執著,放下慾望。過去的已經過去,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沒有人傷害過你,也沒有人能夠傷害到你,坦然接受自己當前面對的一切,這是自己過去所做的果實,已經無法改變。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知錯改錯,從當下開始保持正能量的心念、語言、和行為,不再傳播和釋負能量,包括家裡和網際網路上,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家務做起,幫助他人,奉獻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慾望,放下物慾執著,孝敬父母,愛惜所有生命,敬畏自然,這些本來就是人生的真諦,迴歸人的本性,這些正能量越來越多,你的未來自然就會改變,幸福快樂就已經上路了。哪裡還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哪裡還有什麼人生問題需要解決?哪裡還有痛苦?哪裡還有不平?
還有,孩子有問題的父母,求您放過孩子,放下孩子,不要管的太多,給孩子正確的人生觀教育,還孩子自由,別給孩子過多壓力。網際網路一代,少接觸電子遊戲和色情網站等成癮東西,也別再用藥物殘害孩子了!!!
認為自己存在所謂心理問題,並想辦法去解決它,是所有痛苦的真正原因和開始,隨著解決的過程,痛苦越來越大。這就是正常人與所謂心理疾病的人的根本區別。人生中所有現實問題都一樣如此,不解決是最好的解決。無為而無不為。大多數人活反了,所以痛苦。
很多人都說放不下,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人死的時候都的放下,沒有誰能把它帶走。不放下就得繼續揹著,繼續痛苦,沒有選擇,也沒人能幫你放下。放下的唯一方法就是接納,接納別人和自己經歷的一切,接納一切可能的發生!
-
8 # 蝸牛心理學
現在的孩子都瘋上天了。
不準體罰學生的前提是用其他方式能把孩子教育好,比如你教出來的孩子明事理有知識,他知道去當演員不現實,就會踏踏實實上學。問題你沒把孩子教成那種高素質的人,你還不打醒他由著他胡鬧,以後你怎麼為他負責?
他以後後悔沒上學的時候只會怨父母沒讓他上學,不會說自己的問題。這都是人的通性,遇見問題找別人的責任不反思自己。
想著孩子好就得讓他讀書,慣著他也得有底線。
不會合作性質的教育,就用暴力的方法。千萬不能慣壞了。
-
9 # 羅桂田心理諮詢
初三,一個16歲女孩,得了"抑鬱症"不想上學,只想當演員。怎麼辦?
父母需要知道:孩子的"抑鬱症"等等所有的症狀狀態都是以"厭學情緒""極度厭學"為基礎的,孩子想當演員,也只是"厭學"不想去上學的一個藉口而已。孩子的"厭學情緒""極度厭學"問題不解決,其他所有的症狀狀態想徹底解決,是不可能的事情。
孩子今天這個樣子是由不正確的家庭教育的結果。雖然我們所有的親人內心深處都不想要這樣的結果,但是我們的做法是導致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
孩子問題出現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理念、目標不明確。
2:家庭教育的模式、方式方法出現錯誤。(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其他人的不正確的參入)
3:不同程度的溺愛。
4:不同程度的亂管。
爸爸媽媽可以看一看是不是就是這個樣子的,我們這裡心理諮詢服務工作中這樣的案例太多太多了。
從這個狀態可以看出問題的實質:孩子不是合格優秀的孩子,不是合格優秀的學生,有可能不能成為合格優秀的人。孩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之一是:爸爸媽媽不是合格優秀的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有可能事業很成功,有可能生意興隆,有可能是優秀幹部,有可能工作很優秀,有可能是合格優秀的丈夫和妻子 ,有可能做兒子女兒優秀,只是這些不能代替爸爸媽媽的合格優秀),爸爸媽媽不是合格優秀的爸爸媽媽是孩子今天這個樣子的主要原因。
肯定會有其他的因素存在,只是爸爸媽媽的原因是最大的。要孩子成為合格優秀卓越的孩子、學生、人,爸爸媽媽首先要成為合格優秀卓越的爸爸媽媽。這是因果關係。孩子問題要徹底解決,首先要爸爸媽媽變成合格優秀卓越的爸爸媽媽。怎麼辦???
不要指望父母不改變,只改變孩子就可以解決問題。任何機構都做不到,如果有機構說可以做到,一定是“大妄語”。因為孩子問題是跟父母的問題聯絡在一起的,父母問題的解決跟孩子問題的解決一定是要同步進行的。擔心害怕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建議爸爸媽媽儘快尋求專業正規的心理諮詢服務機構幫助,尋找水平高的心理諮詢師幫助指導,爸爸媽媽跟孩子一同參入進來,一同學習成長改變,提高各自的智慧水平,爸爸媽媽成長成為合格優秀的爸爸媽媽,孩子才能變成合格優秀的孩子、合格優秀的學生、合格優秀的人。
這是一個艱難的大工程 需要時間,需要爸爸媽媽跟心理諮詢師達成一致,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不要著急慢慢來。
回覆列表
現在的情況不是你同意不同意的問題啦。既然已經說,還是得了抑鬱症。那麼一定要充分引起重視。不要還用老的觀點來看。抑鬱症本身就是一種病,而且後果很嚴重。所以當務之急是儘快把病治好。可以找人疏導加以藥物治療,如果情況不嚴重的話,應該是可以治好的。
我這麼多年的教學經歷,見過的事情也非常多。所以才要奉勸你引起重視。原來有一個學生學習成績非常好。但是得了抑鬱症和家人說。家人沒有重視。在高三的時候就沒辦法治了。這樣的例子很多。
現在的孩子都想當演員,主要是由於現在明星的收入非常可觀。包裝團隊的炒作讓他們感覺高大上。讓孩子從心底感到崇拜,想成為他們的樣子。但實際上成功的寥寥無幾。看一看每年電影學院畢業的人數還有成名的比例就知道了。但還是有這個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國家也正在到大眾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我相信以後會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