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玄機子

    因果法,應云何住,何謂住,所得立象。云何應住,如何得住?世間因果因緣,起伏不定,細細金絲纏繞,不知何去何從,亦難知當下立足之處。故而迷惘,偏執。

  • 2 # 為理想而生活

    都是:“怎樣才能安住我們的菩提心呢?”的意思,就是兩種寫法,前者強調何 後者強調應。不必太執著個別文字意思。“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 3 # 會當—茶農

    是個好問題。

    首先,我們要了解:“應云何住”是出自《金剛經》的玄奘譯本,如今社會上廣為流傳的鳩摩羅什譯本里沒有“應云何住”,而是“云何應住”。

    我們來看玄奘譯本經文:

    【原文:世尊。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

    須菩提在《金剛經》中第一次問佛祖:“師父啊!請問發了菩提心的人,心該安放在哪裡?往哪修行,如何降伏他的心呢?”

    釋迦摩尼一番開示後,把往哪放、往哪修交待得清楚之後,須菩提又問到:“師父啊!請問發了菩提心的人,心該如何安住?如何修行,如何降伏他的心呢?”

    【原文:世尊。諸有發趣菩薩乘者。云何應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

    釋迦摩尼又是一番細心開導,言明瞭如何安住、如何修行。

    透過上述我們就能瞭解到:

    “應云何住”是:“應該安在哪裡?”的意思,

    “云何應住”是:“怎麼樣來安住?”的意思。

    當然:透過經文對照,我們發現把梵文字籠統的理解成“如何安住”都是可以的,或許,這就是為什麼鳩摩羅什會都譯成“云何應住”吧。不過透過釋迦摩尼前後兩次不同的解答可以發現,前後兩次按不同的翻譯應該會更加貼切。前一次:“應云何住”,第二次:“云何應住”。

    阿彌陀佛

  • 4 # 弗學漫話

    這個話題很大,如果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也就是:應該如何安住菩提心,或者怎麼安住菩提心的意思,然而實際上,如不瞭解《金剛經》淵源,任何一家解說都感覺有其道理,實際上分辯縷析,則大有深意。

    金剛經的論疏淵源

    《金剛經》的話是很難理解的,包括每一句。如無著菩薩說:“金剛難壞句義聚,一切聖人不能入”。《金剛經》的淵源於六百卷的大般若經,若不瞭解大般若經義,談金剛經則無異於無源之水。

    首先龍樹依《般若經》進行了兩次宣說:

    《金剛經》的初問初答——宣說“般若道”。《金剛經》的再問再答——宣說“方便道”。

    金剛經側重萬法闡揚發菩提心,講般若無住的離相法門,以此明示正等正覺。

    另一種宣說論釋的是北印度的無著、世親,這兩兄弟是唯識派的。

    般若講離相,中觀講空,而唯識講有,佛學有空有之爭,這就是中觀與瑜伽行派的”唯假名論“之爭。

    所以同一部《金剛經》,中觀與唯識的不同論釋,其內涵細分起來,所夾雜的學派淵源有所不同了。這一點是需要清楚的。所以,到了玄奘譯《金剛經》時,可能已“面目全非”了。

    金剛經的譯本淵源及解說

    在漢地,典型的有兩種譯本(實際有六種):

    一是鳩摩羅什譯本,首譯本,可稱為中觀譯本。

    時間是公元402年(姚秦),現今最為流行,也最依達原義,因為羅什的譯本為中觀家(般若系)的誦本,繼承於龍樹的中觀般若學,所以能“心知其意”。

    二是玄奘新譯本,可稱為唯識版的譯本。

    除了羅什首譯的中觀譯本,其他的五種譯本(菩提流支、達摩笈多、真諦、玄奘、義淨),皆以唯識的論釋所譯。所以玄奘新譯本也是唯識的譯本。

    三是百家註疏

    《金剛經》傳入中國,三論、天台、賢首、唯識各宗都有註疏;然而中國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響,各宗表面上闡揚《金剛經》,實際上闡揚佛性常住和如來藏

    又在三教(儒釋道)合流環境下,明、清以來,三教九流都來註解《金剛經》,所以其中就雜合了濃厚的真常理論以及儒道兩家信仰的理念。

    四是密教涉入

    《金剛經》傳入藏地,又受密教影響,被附加密咒形成讀誦儀軌。

    五是民俗文化雜合

    在《金剛經》傳播過程中,民間也出現了各種離奇的靈驗感應錄。

    所以,即使研讀《金剛經》,在分不清其學術淵源和脈流的情況下,也會走上夾雜不清的彎路,耗費時日。

    中觀的譯本,更好地體現了般若思想

    正因為如此,採用不同的譯本,其內涵是不一樣的,《金剛經》本是大般若經的簡略本,中觀論疏當然有空的影子,唯識的論釋也自有唯識的影子。但不管如何,原來的《金剛經》只講離相,沒有講空,更沒有講有。

    如果你拿唯識的譯本大談其空,不是不可,可能違背了譯者本意。

    《金剛經》共分為三十二品,實際上原文是沒有分品的,只是梁武帝的昭明太子所分的,標題也是其加上的,就好像學小生學課術,分個段落再總結出個大意,分的好不好,眾說紛紜,但不管怎麼說,這個昭明太子還是有些佛學根底的,若不是早逝可能會有些成就,最起碼這個分法有利於初學者。

    應云何住

    在鳩摩羅什譯本中共有一處,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上面一段話是佛陀的弟子須菩提向佛陀請教的話。這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指最高成就正等正覺,意思是說,那些善男善女們,發了成就佛道的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應該住在哪呢?怎麼降伏這個心呢?

    注:這個善男子、善女人看的善,不是普通的好,而是至少要具備了一些品德才能稱為善,如小乘中的“有信、勤、舍、慚、愧、不貪、不嗔、不害、輕安、不放逸”,這樣才能稱為善男子,善女人。

    須菩提的”應云何住“,提出了應該住在哪,應該是一個關鍵詞,好像理解,即然發了這個菩提心,就應該給個處所,理所當然的意思。

    佛在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中給了一大段的回答,看似所問非所答:

    ......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說須菩提啊,如果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還是菩薩嗎。這一段說的是不要著相

    接著在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中說,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從這裡可以看出,應云何住,首先就無所住,你發了這個菩提心,無論佈施了什麼,或者說做了什麼有功德的事,不要念念不忘,不要把心住在一舉一動一念(聲、香、味、觸、法)上,不要住相,要離相。這個心哪還有來的住,哪有什麼應該啊,當頭一喝,直接破了執著。

    云何應住

    在鳩摩羅什譯本中共有一處,須菩提在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中問道: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你看這個須菩提,又發問了,這些善男信女,發了成就正等正覺的菩提心後,哪個地方是(這個心)住的呢?

    你可能說,前面不是回答了,不要住在聲、香、味、觸、法上了嗎?

    其實這個菩提心住的問題,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一環扣一環地,層層推進的。像我們初中學牛二定律,高中還學,大學繼續學,研究生還要學,但不同層次其內容的深度就不同了。

    你看佛陀在這段裡怎麼說,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這已經從住的問題,談到生的問題了,無所住而生其心了。菩提心無住了,而又生出一個心來,什麼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這樣的心,更是深不可測了。但這個心還不能住。

    總之,應云何住,或云何應住,書面上很好說,但要理解為何這樣說,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 5 # 虛空中的花朵

    莫去過多研究!只要記住核心:無住生心。

    無住,不執著,凡事不執著。

    因為一切皆無常,你想住也住不了啊,無常嘛,所以智慧的做法是 無住

  • 6 # 了空9

    什麼該記住,什麼不該記住?!

    記恩不記仇,

    得道人自由!

    覺悟性清淨,

    究竟非時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伴侶動物狗屬於國家幾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