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下雪蘭天
-
2 # 設計師三木
農民進城務工,耕地被荒廢現象,是驗證我們國家經濟建設飛躍發展的驗證,也是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更是國家經濟建設的必經過程。農民雖然暫時不種地了,但進城務工的農民脫貧了,富裕了。這才是真正的民富國強了,相信對暫時荒廢的土地,國家肯定會出臺應對荒廢土地的政策,來改變現狀。我說的對嗎?
-
3 # 收穫的季節63631
我就是一個農民,對這個我有發言權。
說因為務工而讓田地荒蕪了,這樣的事情我怎麼沒發現呢?真的是荒廢了嗎?就算是自己不種地了,也可以包給別的農戶啊?還可以弄幾個包地錢,怎麼可能讓地荒廢了呢?
包產到戶不一定是最好的辦法,可在當下,這是一個最有效的方法,有人說土地承包了,大機器用不上了,這就是胡說八道,現在誰還用牛耕地?誰還用鐮刀收割?不都是大型機械進地收割種地嗎?
說現在土地荒蕪的人,就是別有用心,哪裡有土地荒蕪了?告訴我,我去種。
不要吃幾頓飽飯,就胡說八道,最近在網上看到好多文章,說還是集體的時候好,說好的人是沒有餓著你,餓你三天看你還說不說集體好了?才吃幾天飽飯?就開始胡說八道?
今天就說這麼多,有可能得罪一些人,這也是不吐不快。
-
4 # 使用者4157199552543
當前農民工建設城市.那麼城市工去哪裡了.再說有農民工.就應該有城市工.可能現在沒了城市工.這本身就是理論上的問題.但是國家就是用農民工把城市建起來了.我認為現在該把大部分農民工和工人工組織起來建設農村和圍護城市.才是完整略.否則國家就是一條腿走路.不穩.
-
5 # 鄉村大娘
農民進城務工,是糧食價格太低了,種地都不能維持基本生活了,很多農民也不願背井離鄉的!一家人總要好好生活吧!出去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假如家鄉有更好掙錢門路,既不耽誤種地也不耽誤掙錢多好啊!其實農村的土地並沒有荒廢,很多人都轉租出去了,有種地專業戶了!
-
6 # 錦繡河山688
農民工進城務工,是普遍現象。但說耕地荒廢,不符合我們這裡的情況。我們這兒因為種地一年畝收入只有四五百元,所以年輕人設人種地,都出去打工去了,只留下打工設人要的老人在家種地。有的家中沒有老人的,就把地轉包出去了,不存在土地荒廢的現象。因現在種地都是粗放經營,科學管理精耕細作的很少,所以,農村發展很慢。如果把土地流轉到種地能手手裡,集中連片大面積科學管理,那樣就好了。
-
7 # 渝農老楊
您建議的,為了整治土地荒廢,整合農民承包的土地,對擁地農民實行工薪和分紅報酬,這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大方向,但不宜在現在就施行:
一、必須有國家政策出臺加以指導和保證。最佳化農民一家一戶土地承包制,要有農民的願望,部門的呼聲,和專家的建議。現在,農民、部門和專家都保持沉默,這個政策出臺,恐怕還需要等以時日;
二、即使有政策出來,也要選擇地方搞試點,再對可行牲進行完善和修改,再形成正式的檔案,更加需要時間;
三、沒有國家的政策支援,鄉鎮和村社級別,整合一家一戶的農民土地搞規模農業,可能會被搞得一地雞毛無果而終。不說鄉鎮財政無力承擔,一個地方,哪怕只有那麼三、五戶農民不響應當釘子戶,幹部們也會束手無策。
四,現在,看似大片耕地荒廢心痛可惜,其實,荒地農民己經從別的路子掙回了更多的收益,日子過得比伺弄土地更好。所以,多數農民,並沒有對耕地荒度有多少呼聲和感嘆。
立杆見影改變荒地的辦法,是把農民從各個角落追回農村。可能嗎?牽一髮而動全身,神經病。
所以,整治農村荒地,暫時還得指望,國家對農業農村農民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扶持。
-
8 # 求索夕陽明
農民務工是一種資本行為,不是政府行為。務工是國家工業化的發展急需工人,農民付出勞動力換回報酬而能超出務農收入,耕地撂荒是暫時的。據國際形勢發展,美日將撤出在中國的企業,另外,疫情對經濟的衝擊,訂單大量減少,工廠關門,打工將大不如前,撂荒將重新復耕。
-
9 # 一帆風順永遠開心
糧食價格過低,糧食收入減去支出,無有盈利,遇上天災,還要賠本。而天災頻發。照此下去,拋荒定會越來越多,老農民逐年減少,年輕人種地賠本,還沒有養老金,連個媳婦也談不上,女人一聽是個種地的,跑的越快越好,離得越遠越好。老了沒有養老金,嚇死人了。誰敢大膽嫁個種地的。老了無人管。
-
10 # 愛剪輯518
因為一切商業化的今天,耕地種莊稼已沒什麼經濟效益,人民夢想賺錢在現代化面前碾壓的粉碎!
如今的人都往大城市跑打工就業直接產生經濟價值,對農業一年到頭種莊稼也賺不了幾個錢,時間迴圈久造成農村大面積田園荒蕪也值得國家高層深思!如果一旦發生戰爭人民自己家沒有糧食儲存,勢必會帶來恐慌!當今社會幸好還算太平時,農民和國家出臺好政策都應該行之有效地把地種起來才是重中之重。
-
11 # 紹明6481
當前出外務工有很大的空間,出外務工的農民工,多數是山區農民,家家都只有1畝3分地,土地太少,買農機又實在太高本錢,務工不會有什麼本錢,一年有幾萬塊錢,就可以養家,家中沒有老一輩人耕作,都是丟荒地,如果把耕地集中幾百畝,農業機械才能有效益。所以說丟荒地,多數是集中不起來,如果成立集體化,耕田的耕田,務工的務工,搞工廠產品的也有,實現農村多元化產業,丟荒地就可能不會產生。
-
12 # 堅強180697545
目前來看是沒法解決這個事,因為在農村務農真的只夠吃飯,連買套好的衣服都不可能,事情就擺在那裡,誰都不傻,在外打工哪怕做半年也比務農強幾倍,國家也無法解決這事,因為從外國進口糧食都比本國產的便宜,如果給農民太多補貼國家就虧大了,所以這種情況還會延續一些時間
-
13 # 最美鄉下人家
大家好,當前農村勞動力大量進城務工,土地確實存在一定的荒廢和閒置,這也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事情,閒置的土地基本都是邊角地,沒法機械化種植和收割的地塊,具體為什麼會閒置我下面詳細的分析一下
如果留在家裡種地,每家大塊地加上自己開墾的邊角地,每家大概7畝地可種,小麥和玉米種植四畝,三畝地種植西瓜和大蒜以及辣椒等經濟作物,小麥畝產1200斤,價格1.1元每斤,玉米畝產1400斤,單價0.85元每斤,4畝地的糧食收入大概是1200×1.1×4+1400×0.85×4=10040元,扣除種子肥料的投資所佔2層,淨收入大約是10040×0.8=8032元
600×3×3+7000×0.3×3+2000×0.8×3=16500元,扣除成本投入後淨收入為:16500×0.8=13200元
種地7畝地的總收入為8032+13200=21232元。
如果外出打工,建築工地上打工的話,2015年,零工的月工資在3000元每月,建築工在4000元每月,如果夫妻兩人同時外出打工,一個建築工一個零工,每月的收入為4000+3000=7000元,扣除房租和生活費2000元,月淨收入為7000-2000=5000元,建築工地上的工作每年可以幹10個月,淨收入為5000×10=50000元。
由此可見,外出打工比在家種田多出收益50000-21232=28768元。
2015年之後,由於房間上漲,建築工地上的農民工工資又有了很大的漲幅,打工的收益比種田收益的差價就更大了,這也是為什麼農民寧可把地閒著也外出打工的原因。
-
14 # 井下堅
荒廢的耕地是部分現象,在廣闊的天地裡,還是有一部分人在黃土地裡找到了自己的夢想的歸宿!因收益的多少,導致大部分人,去其它途徑發展也是不可否認的。規模種地在一些地方發展的也不錯的。機械化種地也是發展方向。
-
15 # 狼行歸途
只能說明了農民大部分人還掙扎在生存邊緣,不敢懈怠,而種地只能偶爾為之是附帶性了,而且種地的低收益使得種地成為無奈的選擇,大部分人是種來夠吃就行了,而消費還是必須去務工,就種地而言是不能負擔目前的生活開支,還有就是在農村種地為生的已經老去,一生面朝黃土背朝天,換來的卻是對生存的無奈,農村這種現象不是一日可成,也不是一朝可變,農村基礎建設,農村的迴圈體系,農村的銷售體系幾乎和解放前沒啥區別,辦法只能是外來農業打破。
-
16 # 博翔9
進城打工,這是一股浪潮。是隨著時代變化而興起的一種浪潮。咱媽給咱算了一筆賬。出門打工,一個月3000塊錢工資。夠我們吃半年。6000塊錢工資夠我們吃一年。那麼你還會種地嗎?當然有朝一日有錢買不了糧的時候,荒廢的地才能會被開墾。到底會不會有那一天呢?很難說。大道至簡。
-
17 # 建行漸遠
農民外出務工,是想多賺點錢改善一下自家的生活,這本來也無可厚非。但最不該的就是將農村的耕地撂荒,但如果僅靠自家的那幾畝地,也確實一年剩不了幾個錢,甚至有的時候還捉襟見肘。這種情況,如今在農村普遍存在,也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
說句實話,現在回趟農村老家,你看到的都是一些留守在老家的老人和孩子。村裡的青壯年基本上都在外打工賺錢,家中的耕地留給這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打理。可隨著這一輩老人年齡的增長,一些農田管理方面就顯得力不從心。在這種局面下,一些人家索性不去打理耕地,也就導致了我們看到一部分耕地被撂荒的那種無奈。
當然,有一些人將自家的土地透過流轉的方式,租給了那些種地大戶,雖然說一年的租金也不是很多,但最起碼自家的耕地上還種植糧食作物,既保持了地力、肥力,還避免了耕地撂荒,多多少少給個租金,也算是兩划算了。
也有的人家,為了省勁,一次性購買了樹苗,將自家耕地裡種上了樹。這樹木管理相比較於農作物來說,還是輕鬆一點。家裡的老人稍稍上上心就行,等到樹苗長大成材的時候,聯絡個買家,賣出去,省心省力。這樣做,雖然有悖於種地的初衷,但也總比任其荒蕪強吧,而且種植上樹木之後,也等於向人們宣示了這耕地自己還在打理,不至於被別人所佔。
這幾年,隨著農村老齡化、空心化的加劇,我們當地推出了一項措施,鼓勵農村黨支部書記帶頭領辦合作社,發展規模種植。這在我們當地搞得也算是轟轟烈烈,確實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就是農民拿出自家的耕地入股合作社,合作社統一購買種子,統一種植,統一管理。並且合作社聘用有專業技術的農業技術員指導農業種植,實現經濟效益。這樣,農民還可以到合作社務工,賺取工資。到年底的時候,根據合作社的收入,以及自己耕地佔比,分的紅利。
農村合作社有效發揮了它在目前形勢下的積極作用,不僅將農村的閒散耕地有效利用起來,創造了經濟價值,更為農村的一些留守人員提供了就業崗位,所以這種形式很快得到了農民的歡迎。農業合作社整合了農村剩餘勞力,採用現代化機械大面積作業,比起原來各家各戶各自為戰,從生產成本上也節約不少。再說,統一的種植,統一管理以及專業技術員的指導,使得農村耕地又煥發出勃勃生機。
由此可見,在農村推行農業合作社,集中土地規模種植,是目前解決農村耕地撂荒,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如今,我們當地農村也大多在試行和摸索中,你對於這種農業合作社的出現,持什麼態度?歡迎朋友們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
18 # 愛我中華與時俱進
這其實是兩種發展路線問題。
走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社隊工業,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建立以大隊(居委會)為最小社會互助共濟的鄉村制度。主要勞動力基本吸附在本地,包括務農,縣社隊各級文教衛生,機關事業單位。少數進入大中城市,國家或集體大企業、事業和黨政機關。這樣的分佈結構,人員通常都是從基層(工農兵學商)—中層—高層。不可能家門—校門—機關門。提拔條件必須有基層工作經驗,瞭解人民生活現狀,開拓進取精神,較寬視野,這些或多或少,至今仍在堅守。
模式是:發展獨立自主的,以內需為主,外需為輔的,不依賴他人,可以自迴圈的經濟模式。
還有一種,就是後來的改革開放。讓渡部分主權和利益,提供優惠條件,吸引外來投資。利用勞動力優勢,兩頭在外,三來一補。農村分田單幹後,讓勞動力流動,先是叫盲流,後來叫農民工。讓種田收益比重越來越小,曾經紅火的社隊工業(後來叫鄉鎮工業)日益沒落,國企改革,一番操作換了主人,絕大數私有化,成了私企。下崗職工和農民工,向城市移動,進入工廠打工。部分下崗工人轉崗超市,或自己當小老闆,這裡面有成功,有失敗。但地方政府是大力支援,希望你成功的。城鎮居民就近擺地攤,開店謀生。
加入wto,對我們的要求是相當苛刻的,具體條款至今也沒有向社會公佈,但我們扛過來了,並尾大不掉,快要失去控制,這是西方沒想到的。這是什麼原因呢?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我們有世界上最多的高素質勞動力。
現在我們看到某國政要的各種醜惡嘴臉,還認為我們佔了什麼大便宜,真是豈有此理!換一家你試試看,只有我們中國,其他囯家不具備我們這樣的基礎。你有這麼多的國企大集體,可以賤賣嗎?你有這麼多優秀兒女可供驅使嗎!你有國防自衛和科技實力嗎!你有公有制土地可以出讓,支撐地方經濟財政運轉嗎!
現在,他們想扼殺我們,與我們切割,咱們也不要怕。還是老辦法,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熟門熟路(這有點吹了,那些傢什農具,早就扔了),但天無絕人之路,有手就好辦。勞動創造財富,本來咱們也沒想去剪誰的羊毛,你說是不是?
-
19 # 愛情菠蘿
這些年農民工外出務工,相比在農村肯定經濟收入強過從事農業好多倍,真正願從事農業生產的極少數人。此狀況當前社會合服發展規律必然趨勢,所以,從事農村只剩下老伶化,農村年老者百分之九十五的沒養老金,靠子女拿錢養老是一句空話,有的七八十歲還艱辛務農違持生計,純處無賴之舉,決大多數人外出務工農田無人過問,各級地方政府對這一趨勢都十分為難。如果農產品價格怎麼調整都滿足不了農民的心願,你說完全承包給個人規摸化生產,好多地方條件不是很好。真正在外打拼務工者沒有幾人願回農村去幹農活。所以,我國農村城鎮建設幾十年下來糧田佔去數目龐大,從事農業生產者較少,糧食自給自足相當困難,只能從外國進口,目前狀況是這樣今後可仍然是如此。
-
20 # 王臣150707683
在我們吉林白城西部,百分之八十的農戶都在種地,每戶都有農業機械,拖拉機,播種機等等,這兩年糧價還可以,年景也不借,還沒有什麼拋荒的現象,在外打工的也就是一些年青人,他們不愛種地,外打工自在,而且每月領工資,汗澇保收。農村都是老年人多,在種地。
農村實行的耕地承包責任制責任到戶,已經不適應當前的農村的實際狀況,村,鎮,鄉帶頭,推出農業合作種植,整合耕地,整合剩餘勞動力,大面積機械種地,收割。充分利用現有的剩餘勞動力,採取工薪制或者分紅制!
回覆列表
農民務工,耕地落荒。為什麼考公員哪麼多人去擠?原因很簡單,比較不就知道了嗎?種吔是一種什麼生活?而考上公務員又是什麼生治?對每個人來講都向往好的生活這是必然的。若種地收穫頗豐,我想其他人也會朝這方向來的,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