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和歌
-
2 # 尊前談笑
兩家根本沒法比,如果硬要找共同之處的話,兩家就像一個是老虎,一個是貓,外形有相似之處。
其一,兩家都是官宦之家,不過賈家是仕宦,屬於吃皇糧的;甄家是鄉宦,而且還是退休了的。再說,人家賈家是世襲的,甄家是靠自己努力當上的。就級別而論兩家也相差很多,其俸祿亦不可同日而語。
其二,兩家都有田莊,也就是說兩家都是有田地出租,而可以坐在家裡收取租金,當然兩家收取的租金又是天壤之別的。
其三,兩家都有奴婢,不過這一點比起來,甄家就更加相形見絀了,只有嬌杏等兩個丫鬟和霍啟等幾個家丁,而賈家卻數不勝數。
好像除了這幾點以外,再沒什麼共同之處了。
-
3 # 國風文化小棧
你好,我是國風
托爾斯泰在他的小說《安娜-卡列尼娜》文章的起始說過這麼一段話: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而不幸的家庭卻各自上演各自的悲劇。恐怕這也是總結人類社會家族關係一大共識吧!
所以我們閱讀紅樓夢這部以悲劇收尾的故事,總會發現所有的人都伴隨著各自的不幸。林黛玉,父母雙亡孤苦無依,最後含恨而死。薛寶釵唯利是圖嫁給了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慘淡收場。花襲人,機關算儘想謀個登堂入室卻落得一場空空。賈府享盡榮華不想卻是夢幻一場。薛家攀龍附鳳最後落得家敗人亡。甄士隱家世運不濟卻幸得超凡脫俗。
苦說命運前生定,宿命總虛無。若說來去皆是空,萬般難由人。人生在世,真的是得無所願,失無所奈。虛無而又可悲!
紅樓夢,上演了一部家國悲情,卻也指給我們一腔赤子情懷!因為我們流著熱血,所以才會流出眼淚!
-
4 # 一沙一世界52136658
書中寫甄士隱生活在閶門城十里街仁清巷葫蘆廟旁,該城是世間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
他家雖然算不上是極致富貴人家,但是在當地也還算是殷實家庭,被當地推為望族,可見他的家庭也還算是鄉宦了。錦衣玉食,僕人隨從亦是應有盡有。
而賈府則是極盡奢華與富麗堂皇!別的不說只是大觀園便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書中寫道:遊過一山過一水,從怡紅苑到瀟湘館,從蘅蕪苑到浣葛山莊再到蓼風軒、綴錦閣、藕香榭、紫菱洲等等,真是美景如畫,步步金生。
作者傾盡了腹中的才華,筆下鋪彩流芳,美不勝賞。“於是一路行來,或清堂茅舍,或堆石為垣,或編花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長廊曲洞,或方廈圓亭,賈政皆不及進去……”
如此極至的美景,竟是後來賈府公子小姐們居住的大家庭,真是人在景中,景在園中,園景皆城中亮點也!而賈家則傾盡一府之豪奢,造此大宅,真真的令人歎為觀止也!
如果說兩府的相通之處,那就是在各自的地方上都屬上層人家。無論是吃穿度用還是休閒娛樂或者品味格調都與眾不同!
其實“甄士隱”的一生與賈寶玉的一生又何嘗不相似呢?經歷了骨肉分離、家遭火災、半世坎坷而終於醒悟出世!
-
5 # 飛露灑我裳
甄士隱家和賈府都是仕宦之家,戶籍均屬貴籍,享受著同一階層的特權,諸如免勞役、兵役此類。甄家和賈府一樣有田莊有房產有家奴,但是數量成倍數的少。甄家是鄉宦望族,與之來往的亦是小官宦。賈府是京城裡的世家大族,交往的階層多為王公貴族及豪門望族。甄家是簡約版的賈府,賈府是豪華版的甄家。
甄士隱彷彿是賈寶玉的一個理想幻影,或者說是他所向往的一種生存狀態。寶玉不喜孔孟之道仕途經濟,在婚姻上排斥金玉良緣只念木石前盟,一心想做個吟風頌月的富貴閒人。
“廟旁住著一家鄉宦,姓甄,名費,字士隱。嫡妻封氏,性情賢淑,深明禮儀。家中雖不甚富貴,然本地便也推他為望族。甄士隱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每日只以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為樂,倒是神仙一流人品。”
寶玉苦於父親的逼迫,時常念一些討厭的八股文,時而還得應酬“毒蟲祿蠱”之流。甄士隱完全脫離桎梏,不以功名為念,每天以酌酒吟詩為樂,可自主交友。這是寶玉的第一個心裡需要。
甄士隱雖不甚富貴,卻也是當地的望族,衣食無憂,且受人尊敬。“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寶玉雖不熱衷追求功名富貴,也未必想捱貧寒的日子,有田地房產不為生存發愁才適合他。這是寶玉的第二重心裡需求。
寶玉請求齡官唱一齣戲,受到齡官的冷遇,“從未經過這番被人厭棄,自己訕訕的紅了臉”。不做官不求利祿,但不能沒人尊敬。甄士隱雖沒有大富大貴,亦是當地望族,偶爾還有“嚴老爺”這類有身份地位的朋友相訪,頗受人尊敬。這是寶玉的第三重心裡需求。
寶玉和黛玉三觀契合心意相通,都不以功名利祿為念,都以吟詩頌月為樂,寶玉最想娶的人就是黛玉了。封氏安心陪伴甄士隱過神仙般的恬淡生活,為他生一幼女稍解煩悶,賢妻妙女,簡潔而滿足。這是寶玉的第四重心裡需求。
世家大族的賈府,家族龐大,奴才婢女眾多,內部勾心鬥角,人人都有不如意之處。又有子孫不肖,財政虛空之弊,或還有官場爾虞我詐相互傾軋,在一次烈火烹油的榮耀之後便轟然坍塌。甄士隱的家庭人員少,奴僕不多,結構簡潔,溫馨和諧,沒有賈府的榮耀,也沒有賈府的危機。然而天意弄人,這樣一個與世無爭的神仙洞府也分崩離析了。家族覆滅,下場悽慘,這是甄家與賈府的又一個共通之處。甄士隱參破“好了”,隨跛足道人遁入空門。賈寶玉在歷經了婚姻失意和家族覆滅之後亦看破紅塵出家為僧。這是甄家與賈府的最後一個共通之處。
-
6 # 柳一刀VLOG
大家好,我是柳一刀,關於” 《紅樓夢》甄士隱的小家和賈寶玉的大家有何共通之處,如何理解”這個問題,我來談談我的觀點。
甄士隱的小家和賈寶玉的大家,二人都是富貴之家,但是因為一朝禍起,門庭敗落,最後都是出家。所以二人有共通之處。原因如下。
1, 甄士隱,有葫蘆廟不住,卻住在葫蘆廟旁邊,與世道相違逆,隱居起來,而賈寶玉與世道上提倡的“尊崇科舉功名,”毫無興趣,生活在正統觀念之外。
2, 甄士隱和賈寶玉天天都是“觀花修竹,醉酒吟詩”的生活狀態之下,這種不以富貴功名為念,似乎是共通的。
所以說,甄士隱的小家和賈寶玉的大家,有共通之處,透過賈寶玉可以影射出甄士隱,二人之家都是從盛到衰落這樣的過程,所以,二人的結局也是註定的相似之處。
-
7 # 學海無涯www
我認為前五回是整部《紅樓夢》的縮影。雖然從第六回黛玉才進榮國府,這個時候才有點意思,其實不然。
其實曹雪芹是先寫了一個賈家的縮影——甄士隱家。曹雪芹透過寫甄士隱家,從興盛到衰敗的過程,來為賈家做鋪墊。簡單來說,甄士隱家就是賈家的縮影。甄士隱家所經歷過的慘劇,就是賈家即將經歷的慘劇。
而且第五回尤其重要,因為它交代了整部《紅樓夢》的結局。我們都知道,80回後原稿丟失,以至於紅樓夢中人物結局都成了謎。但我們可以從第五回裡,十五首判詞、和十四首判曲,去推測大結局。
後來,87版劇組把甄士隱家的戲,稱為“小榮枯”。甄士隱家的“小榮枯”,就是賈家“大榮枯”的前奏。
-
8 # 共和村民
甄士隱的小家和賈寶玉的大家,二人都是富貴之家,但是因為一朝禍起,門庭敗落,最後都是出家。所以二人有共通之處。
具體原因:
1, 甄士隱,有葫蘆廟不住,卻住在葫蘆廟旁邊,與世道相違逆,隱居起來,而賈寶玉與世道上提倡的“尊崇科舉功名,”毫無興趣,生活在正統觀念之外。
2, 甄士隱和賈寶玉天天都是“觀花修竹,醉酒吟詩”的生活狀態之下,這種不以富貴功名為念,似乎是共通的。
所以說,甄士隱的小家和賈寶玉的大家,有共通之處,透過賈寶玉可以影射出甄士隱,二人之家都是從盛到衰落這樣的過程,所以,二人的結局也是註定的相似之處。
-
9 # 學科學用科學談科學
博主認為有一下幾點共同之處。1都對賈雨村施加過恩惠,也都被賈雨村背叛,被賈雨村黑
2都是從家庭表面的好,走到家庭破敗
3都是官宦家族
4子孫後代後來的結果,都被當做奴僕
5都是地處江南地區(從描寫上看)
-
10 # 積苦連連
畢竟都是封建之家,都逃過宿命的輪迴。小家是大家的縮小版,大家是小家的擴大版,一如當時飄搖的社會環境裡的兩朵奇葩,相互映照又有其獨立包裝。
-
11 # 韓其潭5296
甄士隱,是作者虛構的一個人物,寓意“真事隱去”,正如賈雨村是“假語村言”一樣。
讀懂紅樓夢,關鍵是要找到“真”與“假”兩把鑰匙,有了鑰匙,才能透過作者的滿紙荒唐言,解開他心中的一把辛酸淚。 甄士隱在“太虛幻境”中看到一幅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是通篇的關鍵。作者自雲:因甄士隱這個“小家”的命運其實就是賈府這個“大家”的縮影,甚至是作者曹雪芹家族命運的縮影。有幾點可以作證。
一、甄士隱居住在江南姑蘇,小說中的賈府原籍也在江南,作者曹雪芹本人的家族也是長期擔任江寧織造,居住在江南的,在居住地上,有相同之處。二、甄士隱居住在“十里街”、“仁清巷”,諧音“勢力街”、“人情巷”,試問,除了官場之外,還有什麼地方充斥著勢力和人情呢?這個寓意告訴我們,真實的“甄家”所處的其實是險惡的官場,與賈府所處的環境以及曹雪芹家族當年的地位是一樣的。三、甄士隱的家與“葫蘆廟”毗鄰,這很有點意思,“廟”在很大程度上與“朝廷”的意思是一樣的。
古人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裡的“廟堂”指的就是朝廷,“葫蘆廟”指的就是糊塗的朝廷,曹雪芹在骨子裡是蔑視朝廷的,從這一點可見一斑。甄士隱家裡遭殃,起因不就是因為葫蘆廟裡炸供失火,牽連到甄家了嘛?這與賈府被牽入政治鬥爭的漩渦中最終一敗塗地何其相似啊,曹雪芹家族的敗落也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甄士隱這個人身上有著賈寶玉的影子。他的淡泊名利、他的不善經營、他的尊重女性、他的樂於助人、他的慧根素緣,都與賈寶玉的個性有相似之處。至於最終結局,不是和賈寶玉殊途同歸了嗎?甄士隱只在第一回出場,但其身上卻隱藏了寶黛釵三人結局的鑰匙。細琢磨甄士隱一生,以及他小家庭的覆滅,寶黛釵三人結局的一目瞭然,不會脫離這個框架。
-
12 # 黑白文章澤淵詩
家是小小國,國是千千家。紅樓夢大旨言情,實則寫史。
甄士隱和賈寶玉是《紅樓夢》中唯一兩個去過太虛幻境的人。
而且這兩個人最後都出家了。
一個真,一個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
13 # 睡前讀書
甄士隱的家和賈寶玉的家是有相似的地方的。當然,不是說這兩家都是富貴之家,都有錢,這麼比較太膚淺了。兩家財力自然懸殊,大家一看便知,自然沒有比較的價值。這兩家的命運和結局是出奇的相似。
甄家就是賈家的縮影甄家最開始有錢,後來就沒錢了,倒閉了。賈家也是如此,高鶚給讓賈家復原了這並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思。從這點來看,兩家是共通的,曹雪芹也是拿甄家來暗示賈家的結局。甄士隱家遭了火災,一夜之間財富全無,於是去投靠岳父,他岳父收了他的錢不說,他說他好吃懶做。在這裡,人情冷暖展現的淋漓盡致。
甄家人的結局和賈家人的結局相似大家都知道寶玉最後頓破紅塵出家了,甄士隱也是這樣。再看看香菱,本來是個千金小姐,轉眼間就成了丫鬟,被薛蟠百般蹂躪。湘雲呢!不也一樣嗎?好好的大小姐,最後家族滅亡,她淪為歌妓;巧姐要不是有劉姥姥搭救,她的下場又會比香菱強到哪裡去呢?曹雪芹在寫《紅樓夢》的時候,處處暗示,往往把後面發生的事情提前告知我們,可是卻少有人能看到。比方說曹雪芹在第三回就非常含蓄的告訴了我們賈府的衰敗。黛玉看見是“半舊”的青緞靠背坐褥。“半舊”說明什麼?說明賈府不是一下子富貴起來的,老早就很富了。我們又常聽人說富不過三代,那賈府富貴了很久了,它會不會衰敗呢?
-
14 # 誰和蒲公英有約定
小說《紅樓夢》中,甄士隱的小家與賈寶玉的大家之間的共通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兩家都是望族
甄家是被當地推為望族,而賈家則是天下的望族,雖然大小看起來有天壤之別,但是他們兩家的性質卻是一樣的。
這甄士隱是當地的一個鄉宦,不以功名為念,每天以觀花修竹為樂,但小日子過得卻很富裕,畢竟他們家也是有田產的收益的。
賈家是公爵之後,世襲著祖上留下的爵位和田產,賈赦,賈政和賈珍雖然沒有什麼實權,但好像也是都有些官職的。
二,兩家的人都不擅於管理家務
甄士隱家被大火燒了之後,還是有自己的田產的,要是甄士隱管理得當的話,未必就會沒落下去。可是到了最後,他不但得變賣自己家裡原有的家產,就連岳父替他新置辦的幾畝薄田也守不住,可見甄士隱是一個不善於經營的地主。
賈家也是如此,族長賈珍只知道吃喝玩樂,全然不理族內的子弟,更不用說是自己的寧國府了;榮國府的長房賈赦受到賈母的排擠,無力對榮國府經行管理,二房賈政雖然心存忠厚,卻也是一個無能之人,整個的榮國府是交到了賈璉和王熙鳳夫婦手裡的,王夫人除了時常地問一下月錢,清理一下賈寶玉身邊的丫鬟以外,對別的事務基本上也是不管不顧的。
三,兩家都是人丁不盛
甄士隱夫婦兩人只有一個小女兒英蓮,並沒有別的子嗣。
賈府一開始還是人丁興旺的,賈代化就有哥四個,雖然小說裡沒說賈代善哥幾個,但也絕對不是隻有他一個人,可是到後來賈家的人口就變得稀疏起來了。
寧國府是從賈敬開始就一脈單傳,賈珍,賈蓉兩代人都是哥一個,而且到了賈蓉這一代,在還沒有孩子的時候,賈蓉的嫡妻秦可卿就死了。
榮國府比起寧國府來說還略強一些,長房賈赦除了有嫡子賈璉以外,還有一個庶子賈琮。賈政的長子賈珠雖然死了,但好歹留下了兒子賈蘭,並且賈政還有賈寶玉和賈環兩個兒子。
但是,從小說一開始,整個賈府偌大的家族裡面,就沒有新生兒的出現。
四,兩家的結局都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甄士隱的家族敗落以後,受到了道士的點化而出家了,賈府也最終獲了罪,被抄了家,弄的一家人死的死,逃的逃,看破紅塵的也就出了家。
雖然甄家和賈家的大小相差懸殊,但是他們敗落的過程卻是相差不多的,作品之所以要先寫了甄家的敗落,就是要來暗示賈家敗落的必然性,以“小榮枯”引來“大榮枯”。
回覆列表
大家小家都是家。小家也有自己的難處,把孩子丟了。大家也有大家的難處,賈寶玉其實並不幸福,秦可卿被公公耍了,含恨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