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龍女5505

    祖大壽明朝中期一位悲情名將,曾英勇抗清立下赫赫戰功,可惜沒能堅守住忠貞氣節、兵敗降清,成為叛明背君、投敵不忠的叛將,也是悲情之將。但另一名將何可綱卻堅守臣節、忠勇不屈、寧死不降最終被祖大壽所殺,但雖死猶榮成為明末一位忠烈名將、永垂青史,而祖大壽卻背上了叛國投敵的叛將和殺害同袍名將的不義之臣,雙重罵名永留惡名於千秋萬世。兩位明未大將,兩種不同結局。

  • 2 # 魚羊讀史

    殺何可綱是詐降,守孤城一年,可謂盡忠盡責。

    崇禎四年,祖大壽接到命令,駐守大淩河城。當時,祖大壽帶人築修大淩河城,才修了一半,皇太極聞訊後,帶領數以萬計的滿清軍隊,這些軍隊幾乎是皇太極的家底,為了招降祖大壽,他不惜一切代價。滿清軍隊團團包圍了大淩河城。

    城外,滿清軍隊圍城,可以說是水洩不通,祖大壽被困在城裡,他想到突圍,但又擔心將士的生命安危。明軍得到信後,立即派援軍解圍,但是,因為滿清軍隊人多將廣,戰鬥力強,很快他的這些援軍就被滿清軍隊擊退。祖大壽看到突圍、解圍無望,只好閉城堅守。

    這個形勢對皇太極招降祖大壽可以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不斷寫信給祖大壽,信的內容都是勸降之詞,祖大壽對皇太極不理不睬,因為他知道,如果投降,就會留下千古罵名,就是對大明不忠,雖然崇禎皇帝糊塗,殺害了他的主帥袁崇煥,但是,作為大明朝的臣子,只有與外來之敵奮勇拼殺,堅守疆土,捍衛疆土,才能不愧為大明的朝廷和百姓。

    祖大壽在當時對大明的忠誠和信念還是不容置疑的。

    堅守,再堅守,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就這樣,堅守了三個月。沒有外部供給,很快,城裡的糧食吃完了。沒有的吃的,人的生存是有限的。沒有糧食,祖大壽也是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度過難關。於是,城內有人開始殺戰馬吃了,馬殺完了,甚至到後來出現了人吃人現象。有人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景“馬殺完了,開始吃平民百姓。平民百姓吃光了,開始吃軍中的老弱病殘。軍中的老弱病殘也吃光了,接下去就該是健壯將士的互相殘殺了。”

    城,是難以堅守了,祖大壽想到了詐降,想儲存實力,有機會與皇太極再戰。大家也認為,只有投降,才是求生的唯一途徑。於是祖大壽長嘆一聲:“人生豈有不死之理?但為國為家為身,叄者並重。今既盡忠報國,惟惜此身命。”祖大壽想詐降,但他沒有說出來,如果訊息傳到皇太極耳朵裡,就很會壞了他的計劃。何可綱不知道祖大壽的想法,不讓祖大壽投降,誓死不從。為了讓更多的將士活命,祖大壽忍痛殺了何可綱。看到祖大壽殺了何可綱,皇太極十分高興,此時此刻,他還被矇在鼓裡,他信以為真,以為祖大壽是鐵了心的投靠了大清。

    祖大壽做的天衣無縫,出城後,與皇太極在城外設壇盟誓,算是正式投降了。祖大壽為了讓皇太極信服,於是就向皇太極“獻策”,

    說他願意帶一支兵馬去攻打錦州,在城裡為滿清做內應。皇太極信了,他沒有懷疑祖大壽的二心,於是,滿心歡喜,就答應了祖大壽。

    祖大壽報仇的機會來了,於是帶兵進了進了錦州城。讓皇太極沒有想到的是,祖大壽進城後,就開始抵抗清軍,殺了很多的滿清將士。皇太極此時才醒悟過來,原來祖大壽不是真正的投降,是詐降。這還了得,非得活捉你祖大壽不可。皇太極惱羞成怒,先後兩次親自帶兵御徵,攻打錦州城、和寧遠城。因祖大壽作戰勇猛,會帶兵打仗,皇太極都是無功而返。就這樣,祖大壽又為明朝堅守了十年的城池。

    崇禎十四年四月,皇太極再次拿出全部家底包圍了錦州城。這一次不同上次,這次時間長,整整圍了一年。為了給錦州解圍,洪承疇帶領十四萬援軍在松山被滿清軍隊擊潰,洪承疇舉手投降。祖大壽再也堅持不住了,沒有糧食,沒有援軍,城,成了一座孤城。城中又開始出現了人吃人的悲慘景象。皇太極再次勸降,這一次,祖大壽沒轍了。如果想詐降,走老路,皇太極是不可能相信他的。如果不投降,城內的軍隊和百姓就會全部餓死,困死。這時的明朝江山已經搖搖欲墜,祖大壽對大明王朝也失去了信心,他也被皇太極的真誠所打動,這次是真的投降了。

    祖大壽投降了滿清,皇太極沒有殺他,也沒有重用他。皇太極覺得,只要祖大壽不為大明所用就可以了,至於祖大壽能為滿清出力多少,立功多少,已經不是他考慮的範圍之內了,也不是他拓疆土計劃內的事情了。不給祖大壽軍隊,就是你再有能耐,也不會掀起風浪的。祖大壽投降後,在滿清沒有大作為,他就像一隻老虎,被困在籠子裡,無所作為。

  • 3 # 文青聊史

    用一人之命換一城人的性命,明將祖大壽何罪之有?要是你,你會怎麼選?

    明朝是歷史上最不容忽視的一個王朝,在這個朝代發生了太多傳奇事件,如開國皇帝朱元璋,完全就是毫無背景的出身但最終當上了君王,還有明朝各項科技也都名列世界前茅,最讓華人驕傲的是鄭和多次下西洋向外國展示中國威嚴,弘揚我中華文化。

    但是在歷史上沒有一個朝代是永久的,雖然明朝開局很好,但是隨著時間的增加,後來的皇家子弟再也沒有了當初朱元璋他們對江山的那份感情,明朝的皇帝也是各個朝代中最怪異的,有不上朝的、有喜歡做木匠的等等,於是明朝到了崇禎這裡就已經潰敗得不成樣子,而崇禎雖然想盡力挽回但是卻都是幫倒忙,最終讓明朝毀於一旦。

    在明朝快到滅亡的時候還湧現出了一大批名將,就如當年南宋那般,在早期長年遭受他國侵略,但是在滅亡之際的崖山海戰,數十萬宋朝官民皆投海而亡,彰顯了我中華民族之氣血。明朝滅亡之際有這麼一位武將,他飽受爭議也是今天的主角,他就是祖大壽。

    為何說此人飽受爭議呢,因為此人一生多次對抗那些反抗明朝的軍隊,但是卻曾兩次投降清軍,在明朝徹底滅亡之後就完全跟隨清軍,並且為了投降清軍還殺害了自己下面最忠心的部將何可綱,所以他的為人頗受爭議,這其中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這其中的陳年舊事:

    投降清軍的原因和苦衷

    在祖大壽奉孫承宗的命令修補大淩河戰線的時候,還沒有修補完成清軍皇太極就率兵前來攻打,祖大壽只能退到大淩河城進行防守,以此來等待援軍的到來,因為祖大壽所率領的軍隊根本打不過皇太極率領的清軍。

    因為是臨時修補戰線,所以城中的糧食並不多,遠沒有其他守城戰一樣糧草可以堅守幾個月之久,在堅守了幾天之後城內就已經沒有糧食了,期間祖大壽曾經多次率軍想要突破重圍,但是最終都被打了回來,此時等待祖大壽的只有等待援軍及時趕到。

    但是祖大壽沒有等到援軍反而是等到了清軍的招降書,皇太極非常的欣賞祖大壽想要招降於他,但是祖大壽死活就是不同意,最終不了了之,為了讓祖大壽徹底喪失信心,皇太極還特意安排了一次假增援,在祖大壽認為援軍到來出城迎接的時候被清軍前後夾擊損失慘重。

    這個情況對於大淩河城內的守軍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最終在糧草只可供應幾天的情況下祖大壽硬是守城三個月,此時城內已經沒有任何東西吃了,如果再不投降,恐怕不用清軍攻打就沒人了,最終祖大壽殺死了寧死不降的何可綱後投降清軍,受到皇太極的極高禮待,城中計程車兵也因此逃過一劫。

    為何非要殺害何可綱

    祖大壽當時的副將是何可綱,雖然知道城內的情況非常不好,但還是寧死不降,雖然何可綱只是一個副將,但是其威望還是有的,如果讓何可綱帶動起來,那麼難免就會造成就算祖大壽想投降但是士兵不願意的情況,於是祖大壽只能無奈之下殺害了何可綱。

    其實祖大壽此時是為了城中百姓和士兵而選擇的詐降,但何可綱還是必死了,因為何可綱此人太過執拗,跟他說了之後難免會有差錯出現,為了避免這種現象,何可綱就這樣犧牲了,其實祖大壽內心還是非常愧疚的,但是沒有辦法,用一人的性命換數千人的性命,怎麼看都是值的。

    結語

    祖大壽在投降清軍之後又回到明軍當中,但是最終又出現了曾經大淩河城的慘劇,從而再度投降清軍併為之效命。

    雖然對於祖大壽的第二次投降我們不怎麼理解,但是不得不說祖大壽第一次投降實在是令人尊敬,能拒絕清軍六次招降的人怎麼可能是一個貪生怕死之人,但是為了其他人願意放棄自己軍人的尊嚴,實在受人尊敬。

    當然,如果何可綱在得知用自己一命能換來無數人之命,並且自己一直追隨的將軍不是貪生怕死的降軍之後恐怕也會含笑九泉吧。

  • 4 # 蘭陵不算黑

    說起祖大壽,感慨頗多,恰逢前幾日一電臺節目,有一期專欄細聊祖大壽一生,祖大壽作為明末著名將領,兩次叛明降清,雖被後世罵以漢奸,然並沒有受到過多指責,我想,這也是後人對他當時無奈處境的理解吧。

    如果說祖大壽是真漢奸,那些阻止崇禎向南遷都,氣的崇禎朝堂破口大罵“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也”的那些亂臣賊子們,哪個不比祖大壽更漢奸?降完大順軍,又降後金軍!祖大壽老大袁崇煥被崇禎打入大獄之後,關寧軍上下充滿怨氣,崇禎勸袁崇煥一紙書信勸說祖大壽,大明得以繼續用其效力,自那時起,祖大壽就已對崇禎心死,繼續戍守關寧線,乃是隻為大明效忠,男兒報國當殺身成仁!

    寧遠之戰,寧錦大捷、京師保衛戰,祖大壽與其關寧軍、關寧鐵騎立下赫赫戰功,只打的皇太極視其為“噩夢”般的存在。無奈將雖有心殺敵,大明國卻行將就木,崇禎四年,即公元1631年,因遼東巡撫丘禾嘉戰略失誤,以至正在城內重修大淩河城的祖大壽、何可綱、張存仁等大批關寧軍重要將領被皇太極率軍包圍,如鐵桶一般。大淩河一戰,皇太極圍而不攻,祖大壽率軍數次突圍均告失敗,外圍大明孫承宗數次救援大敗而歸,城內本就糧草有限,兩月之久的圍困,糧草吃盡,開始殺馬吃,馬吃完又開始吃老幼婦孺,最後吃兵中的老弱病殘,這是何等悽慘,這城該如何守的下去?祖大壽一聲長嘆,我降可保全城生,雖名節不保,亦無憾今生!殺誓死不從何可綱,並於皇太極城外設壇盟誓,不殺將吏兵民。

    祖大壽一心報國,披肝瀝膽,大淩河降皇太極後,藉口脫身逃回錦州,皇太極依舊對祖大壽念念不忘,數次圍攻錦州,欲重新擒回祖大壽,但祖大壽率關寧軍殊死抵抗,皇太極均是無功而返。就這樣又為大明守了十年江山,終至十多年後,錦州又被皇太極圍個水洩不通,整整一年,錦州城彈盡糧絕,又是相似的場景,又是人吃人,祖大壽無奈之下,再次降清。

    皇太極曾給祖大壽一封接著一封的信,一口一個親的呼喚著,祖大壽均是不做迴應,不談風月。降清後不像他外甥吳三桂那樣,為滿清槍口向內,祖大壽除了黑外甥寫了一封不疼不癢的勸降信之外,未給滿清立一功諫一策,彷彿人間蒸發一般,直至十幾年後病死於北京。

    你可以說他無骨節,為何不殺身成仁,那滿城中兵丁百姓怎辦?猶如山西總兵周遇吉死守寧武關,抵擋起義軍,最後遭李自成血洗屠城以示天下,這菜算得是忠臣烈士是吧?!大明已是行將就木之勢,投李為叛逆之罪,降清則有漢奸之名,如何選擇?!戰死才顯忠肝義膽?!非也!得人心者方為後世流傳!

  • 5 # 帶上歷史的心行走

    很多古人以死明志備受讚揚,其實在封建禮教的影響下,有時候比死更痛苦的是揹負著誤解,指責的活著,忍受著輿論壓力。祖大壽和何可綱都是袁崇煥舉薦的人,事實證明他沒有看錯人。事情要從砌牆開始說起。

    一,大淩河被圍

    崇禎四年,遼東總兵祖大壽急報,他所處大淩河被皇太極包圍,請求增援。

    在一年前薊遼總督孫承宗,為穩固錦州防線,避免孤城難防,建議在錦州附近的大淩河築城,這樣擴大地盤穩固錦州。於是遼東總兵祖大壽和副總兵何可綱率領一萬士兵二萬民工開始在大淩河砌牆築城。

    皇太極聞訊,誓要拆掉這堵牆,否則以後不知道要被孫承宗趕到哪裡去,孫承宗有多厲害,袁崇煥就是他提拔的,其貢獻如下圖。皇太極摔兩萬兵馬來,不進攻,卻埋頭挖土埋柵欄。把大淩河挖了一圈。飛鴿傳書勸祖大壽投降。

    二,增援未成,人吃人

    接到祖大壽的求援報告,朝廷先後派了4萬多人馬去救,可是都被皇太極大敗,增援無望,祖大壽也不能就這麼幹等著,因為城內實在沒吃的了,從人吃戰馬已經到士兵吃民工的地步了,祖大壽想著突圍,突圍也失敗了。每過幾天就選定幾個民工殺了吃,人骨當材火烤人肉吃。

    三,投降?祖大壽把投降的想法說出來,所有人都同意,唯獨何可綱不同意,寧願餓死也不投降,不做這等不忠不義之事。祖大壽在皇太極派來勸降的滿人面前,斬殺何可綱,屍體很快被飢餓的人們分食。皇太極是真心想收服祖大壽,好吃好喝招待,祖大壽也為表衷心,獻出一計。他告訴皇太極,錦州有他的一幫人,只要他假裝逃兵進入錦州,殺了守城丘禾嘉,便可裡應外合拿下錦州。皇太極將信將疑按照他的方法進行,暗中命多爾袞在錦州城外監察。

    四,涮了皇太極,鎮守錦州

    入了錦州,祖大壽哪裡買皇太極的賬,一心想著怎麼守住錦州,當然面子功夫還得做,前後幾次密信皇太極,錦州防守如何如何嚴密,不能成事,皇太極知道被刷了,只得班師回朝。只留下孤單的大淩河,在風中搖曳了吧!不久崇禎就任命祖大壽鎮守錦州,抗擊皇太極。

    那麼祖大壽為什麼不告訴何可綱是假意投降?非殺呢?

    怕洩密,一但遭人舉報,最後生的機會都沒有了,怎麼捲土重來,而且何可綱這人直來直去,死就是死,投降就是投降,沒有假投降這種說法,那麼只剩下殺了何可綱這一條路了。

    祖大壽是真的投降嗎?只能力量不足未成事而已?

    這種可能性不大,從結果看,之後祖大壽被重用,要多少人有多少人,卻一心一意鎮守錦州,打擊滿人。從過程看,當時錦州防守丘禾嘉也不是平庸之輩,對於投降這件事做了深入調查,上報崇禎帝。

    個人觀點:

    形勢所迫,城內那麼多無辜的民工,不能因為一個人的忠肝義膽,而建立在犧牲他們的基礎之上,即使自己揹負誤解,也救了這麼多百姓。

    死是簡單,可是任務沒有完成,錦州沒有得到穩固,又有什麼用,個人榮辱不值得一提,臥薪嚐膽,以待日後。

    何可綱的忠肝義膽,祖大壽的忍辱負重,都是明朝不可多得的將領!

  • 6 # 寂寞一刀本尊

    祖大壽是個複雜的人,後世對他的評價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說他是漢奸,有人說他是忠臣。

    對祖大壽其人,要一分為二地來看,他勇猛善戰,戰功赫赫,還曾炮殺努爾哈赤,延緩了後金入侵大明的腳步,對大明毫無疑問是有貢獻的。但他擁兵自重,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缺乏道德底線,歷史汙點著實不少。

    所以在我看來,祖大壽算不得忠臣,但也不是漢奸,他應該類似於軍閥頭子,最看重的是如何儲存自己的小集團勢力,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當個土皇帝就知足了。

    如果說早期的祖大壽或多或少還有些忠君報國的念頭,在看到自己的上司曾受崇禎皇帝無比器重的袁崇煥被問罪下獄後,他就徹底轉變了,他知道只有儲存住自己的小集團勢力,他才有保命的資本。

    或許有人會說這只是你自己的主觀臆斷吧,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祖大壽在袁崇煥被下獄後的表現,再來看我的結論是否有據可查。

    己巳之變,袁崇煥被崇禎皇帝下獄問罪,袁崇煥下獄後的第三天,祖大壽率關寧軍徑直離開京城回師遼東,後來崇禎皇帝聽從孫承宗的建議讓下獄的袁崇煥寫信將祖大壽召回以解京城之危,但祖大壽從此輕易不出軍營,生怕落得袁崇煥一樣的下場。

    大淩河之戰,祖大壽被皇太極圍困在大淩河城,因城中糧草不足,很快城中就斷糧了,期間皇太極數次寫信給祖大壽勸其投降,祖大壽均不予理睬。

    大淩河城被圍了三個月,糧食吃完了就殺馬,馬也吃完了,祖大壽就下令殺盡大淩河城百姓充做軍糧!

    最後城中百姓也殺光吃完了,祖大壽召集部下諸將商議準備向皇太極投降,諸將早有降意,唯有何可剛不從,祖大壽就當著後金使者的面殺了何可剛表示自己投降的誠意,大開城門,向皇太極投降。

    祖大壽率部投降後,得到了皇太極高規格的禮遇和厚待,祖大壽向皇太極建言,自己的妻兒均在錦州城,趁錦州不知道自己已經投降,願帶一支兵馬去錦州,在城中充當內應,幫後金奪取錦州城。

    皇太極答應了祖大壽的請求,只留下祖大壽之子祖可法等人充當人質,放祖大壽去了錦州城。

    祖大壽一回到錦州就組織防禦,繼續抗擊清軍,期間有大臣上書彈劾祖大壽獻大淩河城降清,崇禎皇帝不僅沒有降罪,還提升祖大壽為左都督,領錦州。

    後來崇禎皇帝曾三次下詔,命祖大壽進京面聖,祖大壽都藉故推辭,不肯奉詔。

    看到這裡,大家對祖大壽其人應該有更清楚的認識了,他的投降,甚至他殺何可剛,都可以說是迫不得已,但是他殺大凌城百姓以充軍糧卻是突破了道德底線。

    我們很難相信一個如此狠辣的人心中還能儲存民族大義,而他數次不肯奉詔進京面聖也說明了在他心中早已不存在什麼忠君愛國的心思。

    他之所以不肯真的投降,只是因為此時大明氣數未盡,不管皇太極對他如何禮遇,終究是仰人鼻息,遠不如繼續留在大明當他的軍頭自在。

    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從1642年祖大壽的再次降清得到佐證,此時的大明氣數將盡,連主帥洪承疇也降了大清,歷史的一幕再次重演,祖大壽被困錦州城,糧盡後祖大壽開城投降,這一次他沒有再反覆。

  • 7 # 九頭鳥漫談文史

    祖大壽殺何可綱是在崇禎四年的大淩河之戰中,當時祖大壽和何可綱一起被後金軍隊包圍在大淩河城中,祖大壽是主將,初期,他們還在堅守待援,但明軍在遼東的統帥孫承宗戰法錯誤,不停的派小股部隊(每次都是幾千人)去救援大淩河城,結果不停被皇太極以圍城打援的戰術擊敗,明朝援軍始終打不破後金的包圍圈。

    祖大壽和何可綱等不來援軍,大淩河城裡面又沒有足夠的物資,終於彈盡糧絕,於是祖大壽為保全自己,主動向皇太極投降,但何可綱堅持不降,被祖大壽抓到後金軍帳前,當著皇太極的面殺掉了何可綱,祖大壽這麼幹的原因也很簡單,給後金皇太極獻上投名狀。

    至於祖大壽投降後金,是遲早的事,他這一輩子向皇太極投降過兩次,除大淩河之戰外,崇禎十五年的松錦大戰後,他再次投降,而那時,後金已經改國號為清朝了。至於祖大壽降清的緣由?早在崇禎二年的“己巳之變”中就註定了,因為當時崇禎把袁崇煥下獄,要追究後金入關的責任,受袁崇煥提拔的祖大壽就被嚇得趕緊逃到關外,並從此不在入朝。

    祖大壽祖上從明宣宗時期就來到關外,一直為明朝戍邊,是遼東主要將門世家,至袁崇煥就任薊遼督師後,提倡“以遼人守遼土”,大力提拔和支援遼東將門,祖大壽因在遼東將門世家中的資歷成為袁崇煥麾下遼東軍團的扛旗之人,袁崇煥的這個政策也徹底造就了遼東軍團(實質是祖大壽和他的妹夫吳襄兩家)的崛起,在整個崇禎年間,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

    在袁崇煥把資源傾向於祖大壽後,祖大壽也抓住了這個機會,聯合妹夫吳襄一起牢牢抓住遼東軍團的兵權,排擠非遼東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滿桂和趙率教,全部被他們趕回關內,後來這兩人都在“己巳之變”中戰死。關外從此就是祖大壽說了算,因此,當袁崇煥下獄後,祖大壽敢於不聽從聖旨逃回遼東,就是吃準了崇禎拿他沒辦法。

    崇禎也的確拿祖大壽沒辦法,此後,多次召祖大壽入京,但祖大壽就是不去,假如去了,崇禎肯定會幹掉他,這是毫無疑問的,他是崇禎朝出現的第一個敢聽調聽宣、且手握兵權的武將。崇禎還只能咬著牙不停的為祖大壽加官進爵,還不敢斷掉給他的遼餉,原因顯然是投鼠忌器,擔心遼東軍團投敵。

    其實,“己巳之變”後,祖大壽就已經是在兩面下注了,對於後金,在他的安排下,遼東軍團只採取防禦戰略,絕對不會主動向後金進攻,誰來做督師都不行,也就是搞所謂的“養寇自重”,為什麼不在袁崇煥被殺掉後就投降後金,原因也很簡單,至少在崇禎執政的前期,雖然明軍始終打不贏後金,但沒有誰會認為後金會滅掉明朝。

    明朝對後金或後來的清朝來講,始終是個龐然大物,祖大壽在崇禎三年的時候,絕對不會想到後金會奪得關內的天下,最重要的是,祖大壽是遼東軍團的扛把子,有權力分配朝廷供給的遼餉,每年數百萬兩白銀可是好大一塊蛋糕,要是投降了後金,以後就沒有小錢錢拿了,皇太極可沒有幾百萬兩白銀髮給祖大壽和他麾下的遼東軍團。

    因此,祖大壽雖然惡了崇禎,但卻一直堅持為明朝戍邊,但也和後金眉來眼去,大淩河之戰中,如果不是糧盡,祖大壽估計不會投降,畢竟,崇禎四年時的後金和崇禎十七年時的清朝,在實力上確實差上一大截,明朝也還是後金不可覬覦的,所以,祖大壽投降後還找準機會跑回了錦州,但他讓兩個兒子繼續留在後金。

    祖大壽這麼幹當然就是為了兩面下注,他在遼東為明朝執掌兵權,皇太極就不會殺他的兒子,給祖家留下一條後路,雙方可以繼續打默契戰,祖大壽在明朝繼續拿遼餉、控制遼東商路賺大錢,也給後金的商路開啟口子,大家一起在明朝身上吸血。而崇禎也只能眼睜睜看著,還不能把祖大壽這麼樣,崇禎其實心裡很苦。

    到崇禎十三年,祖大壽守錦州,再次被皇太極率領的清軍包圍,崇禎十四年,明朝派遣洪承疇率部救援錦州,至崇禎十五年三月,不但洪承疇被皇太極擊敗,十幾萬大軍全軍覆沒,錦州城內的祖大壽也再次糧盡,於是祖大壽第二次向皇太極投降,雙方有老交情,祖大壽當然繼續沒事,只不過皇太極不會再讓他領兵了。

    其實,崇禎十五年的時候,清朝雖然也一直壓著明朝打,可還是沒有幹掉明朝的實力,祖大壽為何不再一次逃歸明朝?原因也簡單,大淩河之戰中,祖大壽是偏師守大淩河,祖家軍主力不在大淩河城中,因此,祖大壽從後金逃回明朝後,能繼續掌控兵權,可松錦之戰中,祖家軍全軍都在錦州城內,被清軍一鍋端,皇太極可不會傻到不收祖大壽的兵權。

    就算祖大壽逃回明朝,手下無一兵一卒的他會很輕鬆的被崇禎幹掉,當時遼東軍團僅有的精銳是在祖大壽名義上的外甥吳三桂(他是吳襄的庶子,祖大壽的妹妹只是他名義上的母親)手中,野心勃勃的吳三桂可不會把兵權交還給祖大壽這個名義上的舅舅,遼東軍團在這個時候起已經從祖家軍過渡到了吳家軍。

    因此,崇禎十五年投降的祖大壽只能老老實實的在清朝做富家翁,從此再也沒有領軍打仗的機會,直到病死,他的小兒子祖澤清後來還跟隨吳三桂起兵反清,失敗後被康熙車裂。祖大壽是明朝末年出現的第一個大軍閥,也就是所謂的關寧鐵騎的扛把子,因為鎮守在特殊的位置,他在明、清之間左右逢源,坑了崇禎無數次,也殺掉不少清軍,還能混到善終,也算是有本事的人。

  • 8 # 歷史呀呀呀

    祖大壽,遼東寧遠人,明末清初的重要將領,遼東“祖家軍”軍事集團的核心人物。前後兩次降清,是一個特別有爭議的人物。有的史學家說他算抗清義士,第一次投降是詐降。有的史學家說是最大的漢奸,首鼠兩端。這個我們後面結合他殺何可剛分析一下。

    何可綱,當時祖大壽的副將,明末重要將領。

    我認為分析他為什麼殺何可綱,必須要把他當成一個軍閥的身份來分析,不能當成明朝的邊關將領。

    崇禎四年(1631年),崇禎派薊遼督師孫承宗加強寧錦防線,派祖大壽負責修築大淩河城。皇太極得知訊息後親率大軍出征。當時大淩河城還沒有徹底完工,被皇太極圍困。宋承宗派軍4萬救援,幾乎被皇太極全殲,明朝無力再派出援軍。大淩河城陷入無援可救的境地,城守三個月,城裡糧食吃完了,開始殺馬吃,吃老弱病殘,將士們互相殘殺,城守不住了,皇太極屢次勸降祖大壽,走投無路的祖大壽選擇投降。“大淩河諸將皆原降,獨副將何可綱不從”,祖大壽就殺死了何可綱。並和皇太極約定,不殺城中百姓之後,開城投降,至少對於百姓的體恤也算難得。

    投降後的祖大壽以奪得錦州為藉口,向皇太極獻策,願回錦州作為內應,奪取錦州,沒想到回去後又開始抗清。又守城十年。

    “上與語良久,定取錦州策,以御服黑狐帽、貂裘、金玲瓏鞓帶、緞鞾、雕鞍、白馬賜之”。

    崇禎十四年四月,清兵再圍錦州城,洪承疇援軍全軍覆沒,洪投降。城中又出現人吃人,守城無望,祖大壽二次投降。注意,這次,沒殺將領。

    那麼他第一次投降為什麼要殺何可綱?我認為原因有二:

    原因一:祖大壽需要部隊統一行動,他要投降,何可綱不能和他保持統一行動,留著他可能會引起風險。

    史學屆有個觀點說是“詐降”,何可綱配合演出苦肉計。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當時城中還有1萬多將士,其中僅《貳臣傳》在列的就有祖可法、祖澤潤、祖澤洪、張存仁、劉武元、鄧長春等。完全不需要納投名狀,唯一的可能就是不能統一行動,對投降事件是不利的。

    原因二,何可綱為朝廷一品大員,祖大壽其實已經是軍閥,而不是邊關朝廷將領,朝廷和後金都不是他的維護的利益,他真正維護的是祖家的家族利益。犧牲明朝的將官,維護自己軍閥集團利益應該是早制訂好的路線。

    祖大壽的家族軍閥勢力包括祖大樂、祖大成、祖大弼官至總兵,子侄輩的祖澤遠、祖澤沛、祖澤盛等是關寧軍的中高階將領,分駐寧錦諸城。他的外甥吳三桂鎮守寧遠。遼鎮關寧軍,早就姓“祖”不姓“朱”了,後來崇禎帝三次下詔,命祖大壽進京覲見,祖大壽藉故推辭,崇禎帝無可奈何。

    當時寧錦的主要三個軍事力量:祖大壽、何可綱、趙率教。趙率教在後金軍首次破關時戰死。祖大壽殺死何可綱,或者說犧牲掉不是他軍閥陣營的何可綱,也就順利成章了。

    結語

    1、祖大壽是抗過清的,也可以說是愛國盡力,但是他的後面舉動都是維護軍閥利益為出發點的。

    2、也許是看清了明朝的腐敗,當然他也不信任清的誠意,所以他兩次都是被迫投降,在第一次投降中殺掉了和自己利益衝突的其他派系軍閥。保證每次的行動萬無一失,維護自身利益,這一點可以從祖家各個戰線或戰或降的統一步伐就可以看出。保證軍閥勢力,實在幹不過,集體投降,儲存實力,入關後消極應對,也是在儲存實力。

  • 9 # 九魚亭

    崇禎四年,祖大壽奉命修築大淩河城,此時碰到了皇太極的進攻。祖大壽原本負責錦州防務,修築大淩河城是臨時人物,所以部隊只帶了數天的口糧。皇太極此次出兵並沒有選擇強攻,而是把城池團團圍住,想困死祖大壽。

    從八月到十一月,祖大壽足足堅持了三個月,城中的糧食早就吃完了,戰馬吃完了,最後開始人吃人。如此險惡的環境下,祖大壽決定投降,而何可綱拒絕投降,於是祖大壽就當著後金軍的面,殺掉了何可綱, 那麼為何祖大壽要殺何可綱?

    何可綱是詐降的投名狀

    何可綱是明軍高階將領,原本是袁崇煥的左膀右臂,袁崇煥死後,何可綱仍在遼東任職,可謂是恪盡職守。大淩河之戰爆發後,何可綱也被困在大淩河中,和祖大壽不同,何可綱堅決不同意投降。雖說祖大壽是詐降,但這個訊息他是不敢透露出去的,所以說何可綱是不知情的。

    在危機之際,何可綱成為詐降計劃的攔路石,可全城還有不少人,不能因為一個何可綱,就讓全城的人都去死。為了城中剩下的人,也為了祖大壽自己,何可綱成為詐降的犧牲品和投名狀,殺掉何可綱讓皇太極更相信他是真的投降。

    祖大壽無可奈何,不詐降必死無疑

    事實上,對祖大壽來說,他絕不想殺自己的戰友,這可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但當時城中的情況已經惡劣到了極點。援兵都被皇太極擊敗,也就說根本不會再有援兵,而祖大壽幾次突圍也宣告失敗,城中軍兵已經面臨絕境。

    史料記載“言城中糧竭,商賈諸雜役多死,存者人相食,馬斃殆盡。”

    大淩河城內的糧食吃完了,於是便殺掉雜役和商人,活著的人吃死掉的人,馬也吃完了,這種情況下祖大壽無法再堅持下去。如果繼續如此這般,那麼大家全部都得死,只有投降才能有活路。祖大壽勸說何可綱投降,何可綱不同意,一怒之下,祖大壽就殺掉了副將何可綱,可能事實就是這麼簡單。

    如何看待祖大壽投降?

    此次祖大壽的投降是假投降,投降之後,皇太極給予了隆重款待,金銀財帛也給了不少。祖大壽以藉口家人還在錦州為由,想回到錦州,再來個裡應外合,這樣就能省掉後金軍不少力氣。

    起初皇太極是不太相信的,但仔細思量下,皇太極還是同意了,隨後祖大壽被放回了錦州。祖大壽到錦州並沒有做任何間諜工作,而是繼續組織人馬和後金軍開戰。祖大壽繼續堅持抵抗了十年,直到崇禎十五年,被後金軍再次圍住了錦州,才真正宣佈投降。正因為頭一次的詐降和十年來的堅持,後世對祖大壽的詬病相對較少。

    袁崇煥是不明不白地背上了亂臣賊子的罪名,隨即被殺。祖大壽則是被逼無奈,才選擇投降,還是那句話“假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

  • 10 # 論史

    祖大壽是明末遼軍中的一位資深老將。在明清爭奪遼西的戰爭中,他和其集團的向背至關重要,明廷視祖大壽軍為重要的抗清生力軍以及京師屏障,所謂“祖大壽一兵,實為天下雄銳,其動定便關輕重”。正因為這樣,他也是清軍極力爭取的物件,在與清軍多次血戰之後,於崇禎十六年(1642)率部投降清朝。而其與眾多降清將領相比,最特異之處就在於他是兩次投降清朝,確實並不多見。此前一次降清是崇禎四年(1631)的大淩河之戰,而提問者所說祖大壽殺其副將何可綱一事就發生這次戰役中。

    先來說說大淩河戰役的梗概,以瞭解祖大壽的處境。崇禎四年,明廷督師、太傅孫承宗為了扭轉遼東局勢,恢復舊疆,建議對之前廢棄的大淩河重新修築,並讓祖大壽軍鎮守此地,以此達到擠壓後金戰略空間的目的,這項措施得到了當時的兵部尚書梁廷棟的支援並得以實施。但是,隨著梁廷棟被罷免,廷議騰起,包括新任兵部尚書熊明遇在內的大臣以“大凌荒遠不當城”為由,建議撤守大淩河城,撤離了築城班軍14000人以及保護工地的石砫土司兵10000人,而當時負責築城的邱禾嘉不同意,祖大壽也因為大淩河城工即將完成,不想放棄,於是獨率其軍繼續守在大淩河城,此時城內軍隊、商民共計30000餘人,其中祖大壽所率的關寧軍為14000人,但是城中糧草只有10000石,城工也只是完成大半,單從物資儲備來看,大淩河城根本就不具備長期堅守的條件。

    而對於清廷一方來說,根本就不能容忍明軍在眼皮子底下開疆拓土,於是率領八旗軍和外藩蒙古兵約6—7萬人前來拔除大淩河城(注:《清實錄》未記載具體出兵人數,只雲德格類、嶽托出兵2萬人,據北韓人觀察約在6—7萬上下,加上皇太極所率兵力和外藩蒙古兵,數字大約如此)。此次進攻大淩河城皇太極決定採用重兵圍困,掘壕長守的方式迫使大淩河的城中的守軍不戰而降。

    可以想到,此時的情況對祖大壽可謂是相當不利,如果城內本就短缺的糧食一旦消耗完畢,不用清軍攻打,城內官兵也就會自行死於飢餓之中。突圍也不現實,清軍圍困的像鐵桶一般,祖大壽數次突圍均被擊退。所以,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明廷派援兵解圍,然而,明軍前後四次的解圍心動均告失敗,尤其最後一次救援,明軍4萬主力幾乎被後金殲滅,至此明軍再無能力救援大淩河城。突圍不行,救援指望不上,只能坐困城中,而城中糧食短缺,“大凌城中糧絕殺馬而食”,據史書記載,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淩河城中的慘狀令人目不忍視,成了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

    《清太宗實錄·卷十》:明大淩河城內糧絕薪盡,軍士飢甚,殺其修城伕役及商賈平民為食。析骸而炊。又執軍士之羸弱者,殺而食之,旦夕不能支。

    而清軍從城中逃人中打聽到祖大壽一軍飢餓交困的事實,抓緊對祖大壽進行誘降活動,被祖大壽數次拒絕。可以想到在這段時間祖大壽心裡其實非常的掙扎,面對部下的悽慘處境,他的內心肯定是非常難受的,心理壓力過大,總有其臨界值,所以開城降清確實也是不得已的選擇,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祖大壽幹了一件對不起生死與共的戰友的歉疚之事,就是將反對投降的何可剛殺死(注:《國榷》之說何可剛更像是自殺,可信度低,故不取此說)

    《清太宗實錄·卷十》:獨副將何可剛不從,大壽執之,令二人掖出城外,於我諸將前殺之,可剛顏色不變,不出一言,含笑而死,城內飢人,爭取其肉。

    從事後來看,祖大壽這次是偽降無疑,其殺何可剛的目的可能有二:第一、為了保全自己的部下只有開城投降一途,而何可剛竭力反對,投降一事就不能順利進行。第二、祖大壽本人不想真降,且不說他本人當時可能對清廷各種不服,畢竟他的妻兒老人也在錦州城,如果貿然投降,也有可能全家被殺,而殺死何可剛就等於是向皇太極交了投名狀,讓皇太極對他的假投降放下戒心。我感覺以上就是他殺何可剛的具體動機。

    至於對祖大壽降清之事怎麼看?我們就要重點分析祖大壽其人,在我眼裡看來,他的身上有兩種屬性:

    第一、積極的一面,祖大壽確實是一個有忠義思想的明朝武將。他的祖上據《明季北略》記載乃是滁州籍貫,這就意味著他的家族可能隨明太祖北伐,最後在遼東紮根,是個老資格的世代武將家庭出身,這就不可避免的受到正統觀和封建氣節觀念的影響,這從其母親和妻子的言行中就可以看出來。比如崇禎二年,祖大壽因袁崇煥被殺一事,率軍譁變,遭到了母親的痛斥,其妻子“亦以大義責其夫”。

    《山中聞見錄·卷一》:大壽母忠智明大義,怒罵大壽曰:“朝廷有急,汝今不顧門戶宗族耶。老婦不能為汝繫獄,沒作宮婢。”

    從其母親的為人說明祖大壽的家庭教育並不差,潛意識裡還是有些忠君愛國的觀念,這也是他能抗清的原因之一,史書上也承認他於抗清有不可磨滅的功勞。

    孫承宗評價遵永之役,言祖大壽恢復遵永四城功不可沒。

    《孫承宗集·後督師奏疏》:惟東將負直前之氣,肉薄先登,乃東兵決必死之途,魚貫而上。

    而其後守衛錦州也是到了“城內糧盡,饑民相食”的地步才投降,恨的清朝的宗室們喊殺之聲一片,如果不是皇太極出面庇護,只恐怕早就被砍成肉泥了,“爾之揹我,一則為爾主,一則為爾妻子宗族耳,然得汝爾不加誅之意,朕懷之久矣”。

    第二、消極的一面,祖大壽不僅是明將,他也是還有軍閥性質的遼東武將集團的絕對核心,這就不可避免的將“國”與“家”的地位置於相同地位上,他本人也說過“為國、為家、為身,三者並重”,所以當以祖家軍為核心的遼東武將集團要受到滅頂之災的時候,他難免就會選擇妥協投降,而不會像盧象升、金國鳳一樣全力抗清,直至殉國。

    所以他身上的雙重屬性決定了他能抗清,但不會全力以赴的行為模式。至於降清後,除了上陳一份入關為清廷入關出謀劃策的奏疏,再無其他動作,也許他對皇太極的不殺之恩是感激的,但他作為一個“大節有虧”的人,心裡也一定懷有愧疚感,這種重壓之下造成的心理萎縮,使一個人再也不能發光發熱。《清史列傳》只用十幾個字就總結了祖大壽最後十年的人生,也突出了他最後的生命如同苟活,黯淡無比的事實。

    引用文獻:《清太宗實錄》、《清史稿》、《明史》、《山中聞見錄》、《孫承宗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重新接受一個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