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希聲說教育
-
2 # 小雪學數學
鍛鍊孩子的數字感和邏輯思維。
小學正是孩子的數字感、代數邏輯等培養的最重要的時期。孩子的口算和豎式計算更是一年級時期培養的重點。如果孩子從一年級開始使用計算機,那麼對於孩子的大腦運算就起不到鍛鍊的作用。
考試不允許用計算器。不管是小學,還是初中、高中,極少有需要用到計算機的時候,期中、期末考試,更是不允許使用計算機,如果孩子依賴計算機計算,不能自己獨立又快又準確的計算題目,那麼孩子的考試成績可能就達不到父母的理想水平。
不管是一年級,還是後面高年級的計算,比如三位數乘除法、小數乘除法,都需要孩子自己動手動腦去計算的,小學階段,除了認識計算機那一章節,其他時候,都不要讓孩子用計算機最好。
-
3 # 雨田學記
小學課本上要學計算器,有一部分計算器的練習題,主要是讓學生學會使用計算器方法,但考試是不準用計算器的。
所以小學一年級要學會使用計算器基本方法,但是不能依賴使用計算器。過分依賴計算器容易使思維停滯,不利於思維能力的培養。
小學生接受的主要知識均為基礎教育,計算器決不能代替口算、筆算;在打好口算、筆算能力基礎上,遇到一些大量重複性計算題,可以適當使用計算器檢驗結果,節省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對於小學一年級小學生來說,計算器要學會使用方法,但是儘量不用。
-
4 # 潤物細無聲201
一年級計算題你可以用計算器,但孩子不可以。
一、一年級上學期應該是20以內的加減法,考核的是湊十法,是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的,孩子用計算器只能增加懶惰習性。你難道不想讓你家孩子聰明一點嗎?
二、進入一年級下學期開始學習20以內減法計算。也就是破十法,可不要小瞧這些計算小技巧對孩子大腦皮層的影響。你如果讓孩子使用計算機,孩子倒是挺高興,不用動腦就可以了,但是就像小孩“三翻六坐八爬叉”一樣的,錯過了每一個成長階段都是終身遺憾。破十法也很容易的,比如12-9,你讓孩子把12分成10+2,10-9=1,1+2=3,12-9=3,多麼容易的事情。這樣既讓孩子有參與感,還有成就感,母子父女邊算邊手腦並用,娘倆爺倆都會越來越聰明,何樂而不為。
三、一年級下學期才學習100以內加減法運算。只要記住計算方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各位加起,各位滿十向前一位進一。只要孩子掌握了計算方法,孩子算起來蠻有成就感的,你看到孩子的學習過程你不感覺到也有成就感嗎?不比你用計算器好多了。
四、據我多年經驗,孩子掌握了學習方法受益終身。我教的一年級有個小女孩非常不聰明,但是我教會了她湊十法,破十法,她20以內加減法張口就會算,也提高了她學習的興趣,學習進步很大。
孩子的學習能力培養是最重要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孩子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尤其是一年級的小同學。
-
5 # 一燈照破千年暗
一年級的孩子肯定不能用計算器,孩子需要的是學習並且自己掌握,若用計算器,那答題的是計算器,不是孩子,離開計算器,孩子還是不會,這就失去了學習的意義!
-
6 # 星辰燦爛
學生學的是計算器使用方法,但是考試數學題不允許使用計算器。不管是一年級還是高年級期中、期末考試都不允許用計算器。一年級學生學數學是鍛鍊大腦思維能力。如果學生對計算器產生依賴性,他的數學成績別想“出色”了。再想想,一年級上學期主要學20以內加減法計算,用得著計算器嗎?下學期100以內加減法,學豎式計算,根本用不著計算器。
圖片來源於網路
我們的課堂教學是透過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最初的數實物到數字計算,從形象思維過度到抽象思維的發展過程。計算器用不上。在學校學的計算器知識,就是學計算器使用方法。學生會使用計算器就可以,考試不讓用。圖片來源於網路
-
7 # 齊飛揚同步課堂
一年級是兒童正式步入義務教育的第一年,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不應使用計算器。
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很重要一年級的小同學剛剛入學,正是培養其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之年,如果遇到計算題,就用計算器解決而不是自己計算,從小就會給孩子一種“走捷徑”的認知,那以後是不是也會發展到這個題我不會也沒關係,反正有人會的心理。所以,從學習習慣入手,教育孩子認真執著,不怕慢,就怕站。勤能補拙,相信透過訓練,很快就能提高運算速度。
內容簡單,不應使用計算器一年級數學主要是加減法,而且直到一年級下學期,也僅僅學習到100以內的加減法,雖說學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很重要,但是口算和速算能力上去不,發揮思維的時候也會受限制,所以,不能使用計算機器。
當老師的還經常有一句口頭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運算能力和運算方法作為基礎中基礎,作為學生必須重視再重視,必須在確保準確性和計算速度上下功夫,在低年級階段將基礎打好了,到了高年級,孩子養成了學習的自覺性和好習慣,家長和孩子就都不會有太大的壓力了。
-
8 # 五峰土家族周歡
我認為不可以用計算機,一年級才剛真正學習計算的一些方法,如果現在就用計算器算的話就不能掌握方法。以後學習複雜的就更吃力了。再說考試也不能用計算器吧?
-
9 # 灰灰數學
一. 作為一個一年級的小孩子,剛剛接觸數學,興趣應該很濃,很享受做對一道數學題的快樂,同時也感覺自己很厲害,如果讓孩子用計算器來答題,那孩子得到的快樂僅僅是使用工具的快樂,而不是思考問題得到的快樂,會讓孩子感覺到數學太簡單,不用動腦子就能答對題,慢慢的孩子會依賴計算器。
二.一年級的數學知識其實很簡單,都是20以內的加減法,為什麼簡單呢?就是為了鍛鍊孩子的數學思維,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說16-6=?對於我們大人來說,這太簡單了,但是對於一個一年級學生來說,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他要思考,用什麼方法算出結果,是先用6-6呢還是用10-6呢?其實都可以,這就是一個思維的培養,這類題做的多了,最後都會形成一個思維慣性,也就是對數字的感覺,數感強的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一閃而過,答案很快的就想出來了。相反計算器就沒有這樣的作用。
三.計算器的教學其實在四年級的教學內容中,因為作為一個四年級的學生,對基本的計算原理和方法已經想我,面對的數學問題的數字也相對比較大,其實四年級的學生都會筆算,但是有時候為了節省解決問題的時間,提高效率,就可以用計算器來算。但是作為一個一年級學生,還是不要讓計算器害了他們。
學習是一個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積累的,沒有捷徑可走,所以對子孩子的學習,我們做家長的要慢慢陪伴,不要急躁。
-
10 # 葉子的遊樂園
不要。
人都有惰性,小孩子也不例外。
小孩子前期的數學,其實挺枯燥的,計算想快的話需要大量的計算積累。
如果小孩子知道計算機的功用,很大的可能是想依賴計算機。
數學的計算能力是後期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的基礎,還是建議好好抓一抓。
-
11 # 初中數學小課堂
一年級以及小學期間,重要的不是學習成績和學習分數,我們在小學這個階段,還是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一方面掌握學習能力和預習能力;另一方面要培養學習的興趣;如果一個孩子學習成績很優秀,但學習的時候都是被家長逼著學或者老師逼著學,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家長和老師壓不住的時候,這個孩子還能學習嗎?這就是在小學的時候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主動自覺的進行學習。
如果你的孩子現在有開始用計算器,說白了就是省去了動腦子的習慣,如果使用計算機而不再利用乘法口訣,後果是十分可怕的,這個對知識點是一個斷層。
計算器只能讓學生變成機器的奴隸。做題慢和數學成績不理想,往往不知是因為做題少、花費時間短和學習不努力,而是由於不會觀察和靈活思考,沒有養成機制道靈活的做題習慣。一個模式,照搬套用,機械重複,時間一長,就成回了做題機器。成人計算是為了結果,學生計算重在過程,只有在做題過程中才能開發潛能、啟迪思路和活躍思維。
-
12 # 帥的讀書娘
不太好
小學一年級正是數學計算思維建立的關鍵時期
用了計算器,就懶了大腦思考
和看電視一個道理
靜止,直接輸入,沒有思考過程
不建議用計算器
-
13 # 英雄有悔
首先,我個人認為一年級數學題不能用計算器,原因有二點,一:不用計算器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無形中鍛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二:學生在考試中是不允許用計算器的,那麼學生如果在考試中遇到稍微複雜的計算,他就得用筆算,這樣就鍛鍊了學生的筆算及書寫規整能力。在以後學生升入初中及高中後,這種能力會越來越有用。所以我認為學生在一年級中最好不用計算器。
-
14 # 耀哥說
一年級數學題可以使用計算器來做答題,可以告訴自己的小孩如何使用計算器,如何用計算器來驗證自己的答題是否正確。
但是計算器只能作為輔助驗證工具,告訴小孩做題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大腦思考,這個題為什麼要這樣做?根據課本書上的那個方法來做的。如加法要知道進位,減法要知道借位,要先用紙上自己算一遍,如果怕自己做錯的話,再用計算器去驗證一下結果。如果一直都是正確的,以後就不必每次使用計算器進行驗證,以免小孩患上計算器依賴症。
-
15 # 做一個有準備的人
一年級孩子一定不要用計算器,要培養孩子的數感,讓他敢於挑戰,敢於計算,哪怕錯了也不要緊,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
16 # 小檸檬nini
當然不能用計算器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是邏輯思維開發的好時期,而數學正是開發邏輯思維的一個很好的工具,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將是對孩子的一種不可逆的影響。
-
17 # Jose669
堅決不能用!
數學是一個不但講究結果,還講究過程的學科。
計算器給出的就是計算結果,但是沒有計算過程。那麼過程是什麼?過程就是數學邏輯的運算。一年級學生,包括中小學生,需要培養的是數學邏輯。
如果從一年級就開始使用計算器,升入二、三年級以後,計算器就不能用了,有分數計算,有加減乘除運算等等,都是在計算器上無法完成的。而且,如果小朋友過度依賴計算器,也就不能學好接下來的數學課程。
數學是學習邏輯思維的學科,計算機只是輔助工具,一年級是邏輯思維打基礎階段,是對數字建立概念階段,所以一定不能在一年級就使用計算器,有百害而無一利。
-
18 # 情櫻靈動
方便的意思就是懶和依賴,從另一個角看就是在缺失思考力,思維是人們思考問題的過程,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認知過程,思維力就解決問題能力。一個習慣一旦養成,很難再糾正過來,還會思考力用在了類似的簡便方法上。比如,手機可以給所有作業找到答案,照抄別人的作業更省事。
拿破崙.希爾說:“思考能夠拯救一個人的命運。”英國劍橋大學迪.博諾教授說:“一個人很聰明或智商很高,只是說明他有創造的潛力,但並不說明他很會思考。智力和思考的關係,就好比一輛汽車同司機駕駛技術的關係,你可能有一輛很好的汽車,但如果駕駛技術不好,同樣不能把車開好。相反,你儘管開的是一輛舊車,然而駕駛技術高超,照樣能把車開好。很顯然,這裡在智商高和會思考之間劃上了不等號。”雖然數學是力求思考中通過幾個路徑來找到最簡單有效的解題方法,但作業本上還是要列上解題過程。
結果只是一個導向,老師透過看解題過程來掌握學生的理解程度,再針對性的講解來加深理解。
喜歡用計算器的學生,不喜歡用心演算法,處在高敏感期之下,會不斷轉移興趣點,因為數學上有依賴的工具,不用絞盡腦汁去想。
一種熱情耗盡就轉移了,孩子用了計算器,很快計算完成,注意力和好奇心也就轉移力,知難而進才會有探索未知的動力。
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指出,兒童心裡有一股無法抑制的動力,驅使他對自己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潮,然後以一種驚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收,而當一種熱情耗盡之後,另一種熱情就會隨之出現,這個階段叫做兒童敏感期。很多父母喜歡把最好的物質東西給予了孩子,寵溺到家,卻沒有做到正確管教,一味的縱容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到頭來卻拼命的掙錢,更加沒時間來管教孩子,給孩子報各種課外班,補習各種知識和技能,送最好的學校。由於缺失思考力,等於被動接收知識,失去了主動能力,厭倦之後就戀上了逃學之路或厭學行為。
家長的使命是正確管教、正確引導、言傳身教、再給孩子的心裡注入一個理想。一個孩子只有學會了自制自律,會掌控自己的行為,再插上夢想的翅膀,才能激發出驚人的吸收力,朝著夢想奔去。小時候,媽媽問自己,長大了要做什麼,自己毫不猶豫的說:“想當數學家。”雖然父母不識字,卻從此在數學考試中全部一百分,這就是夢想的力量。擁有一個好心態、好性格、好習慣、情商高、高逆商,想不優秀都難。
一位德國小男孩迷戀上了一位中國小女孩,哭著對父母說,他要和女孩結婚,在中國是很可笑的事,得到的只會是一頓毒打。可德國家長卻告訴孩子說:“那好啊,但是結婚要有禮服,婚紗、戒指,還要有自己的房子、花園,還要花很多很多錢。可你現在什麼都沒有,連玩具都是媽媽給你買的,你要和這位可愛的中國女孩結婚,從現在起就得努力學習,將來才有希望得到這一切。”那男孩子居然擦乾了眼淚,從此就十分用功起來。
現在教育孩子不是憑著縱容孩子,父母圖省事,用錢來解決問題,可辛苦幾十年卻一場空,用這些時間來陪孩子共同成長為啥不可以呢?用農村的一句話說:貧窮的孩子早當家。孩子也需要獨立人格,會自制自律來掌控自己,這些全在父母的幫助下才能完成。愛要愛得智慧,不是用物質堆砌的縱容。
-
19 # 糖糖媽媽育兒記
我家寶貝才四歲,但是身邊很多同事家寶寶都一年級,數學題最好自己計算。還有的同事報的珠心算,孩子學會了,受益很多,根本不用計算器,輕輕鬆鬆解決數學題
-
20 # 浪跡天涯adc
一年級無非就是百以內的加減法而已,說實話,好點的學生口算都能比計算器算得快。而且這是打基礎的時候,不學好,後面高年級的解方程,合併同類項,因式分解等會沒法做。其實數學大部分都是代數,就是用字母表示,計算量是非常小的,學好加減乘除,便於公式化簡以及推導,最終才會有數學邏輯和思維。所以初中以下最好別讓孩子使用計算器,基礎打好,以後的數學,以及物理,化學才能更容易學習。
回覆列表
不推薦讓孩子在做作業或者學習是使用計算器
造成依賴
計算器只要按下按鍵就能知道答案,省去了筆算的步驟,看似方便快捷,但是經常使用會讓孩子在做數學題時對計算器產生依賴心理,而不是自己動腦動手的去算。最終會導致孩子雖然知道了答案,卻不知道這個答案如何得來。
學校考試不允許帶計算器
在國內大多數學校進行考試的時候,都不會讓學生攜帶計算器進入考場,甚至在國家的一些大型考試中不會讓考生攜帶任何電子裝置進入考場,所以平時如果讓孩子使用計算器做數學題,那麼考試時沒有計算器該怎麼辦,哪怕孩子會算數學題,做題速度也會變慢。
數字過大時計算不準確
當在計算乘除法時,如果計算的範圍超出了計算器所能運算的範圍,那麼會造成計算出的數字四捨五入,並不準確。因此不建議做數學題使用計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