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4
回覆列表
  • 1 # 邇冬TL

    古代人們是透過觀察,計算和生活總結出的規律。

    公曆也好,農曆也罷,還是其他的歷法,古代人民之所以要制定這些曆法,初衷並不是為了得到曆法這個看似玄妙的玩意,而是為了指導人們的生活,特別是開展農業生產活動。由於古代人民的科技水平有限,所以認知能力也不高,對於時間的測算,自然無法做到今天這樣精確。人們透過觀察生活,太陽東昇西落,一個週期就是一天(極晝極夜除外),今天我們認為這個週期平均下來是24小時,稱為太陽日(非恆星日),也是通常所說的一天。夜空中的月相呈週期性的變化,平均下來是29.5天,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一個月。而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一次(四季更替)大約需要365.25天,稱為迴歸年(非恆星年),也是通常所說的一年(公曆年)。依據太陽直射點的迴歸運動與月相的變化,古代人民總結出了兩種不同的歷法——太陽曆與太陰曆。

  • 2 # 小不點的開心

    我們的祖先在天文觀測的基礎上,找出了“閏月”的辦法,保證農曆年的正月到三月為春季,四月到六月為夏季,七月到九月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為冬季,也同時保證了農曆歲首在冬末春初。

      農曆年中月以朔望月長度29.5306日為基礎,所以大月為30日,小月為29日。為保證每月的頭一天(初一)必須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透過嚴格的觀測和計算來確定。因此,農曆中連續兩個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還出現過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連續四個月是大月的罕見特例。

      農曆就採用了19年加7個閏月的辦法,即“十九年七閏法”,把迴歸年與農曆年很好地協調起來,使農曆的元旦(春節)總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個朔望月稱之為“閏周”。

      農曆置閏的方法可以使農曆年的平均長度接近迴歸年,而農曆中的月又有鮮明的月相特徵,保持了公曆和陰曆兩全其美的特點。

      現在置閏的方法是兩個冬至之間,如僅有12個月則不置閏,若有13個月即置閏。置閏的月從“冬至”開始,當出現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這個月就是閏月,其名稱是在前個月的前面加一個“閏”字。

      農曆閏哪個月?決定於一年中的二十四個節氣。

      我國農曆將二十四個節氣分為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

      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遲的,於是有的農曆月份,中氣落在月末,下個月就沒有中氣。

      一般每過兩年多就有一個沒有中氣的月,這正好和需要加閏月的年頭相符。所以農曆就規定把沒有中氣的那個月作為閏月。

      例如2001年農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氣小滿,再隔一個月的初一才是下一個中氣夏至,當中這一個月沒有中氣,就定為閏月,它跟在四月後面,所以叫閏四月。

  • 3 # 博美大觀

    閏月,是中華傳統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時間是人類生活的一種維度,為了滿足生產生活的有序進行和記錄歷史的需要,人們就必須測量時間,就必須掌握測量時間、記錄時間的方法。不同文明有不同的記時方式,並形成了不同的歷法。大致主要有陽曆、陰曆、陰陽合曆,中華傳統曆法就是陰陽合曆。

    “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無論陽曆、陰曆還是陰陽合曆,它們制定的基礎都是太陽與地球、月亮與地球之間的執行規律。簡單地說,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即迴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餘)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又稱太陽曆,一年12個月。世界通行的公曆就是一種陽曆。陽曆也設“閏”,有平年、閏年之分,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但只閏一天,平年365天,閏年366天。陰曆是以月亮繞地球一週的時間(約為29日12小時)為基礎制定的歷法,一年12個月,354天或355天。

    陰陽合曆是一種調和太陽、地球、月亮運轉週期的歷法。我國傳統曆法把地球自轉一週的時間設定為一天,把從地球上看太陽和月亮相重合的時候定為一個月的開始,根據月亮圓缺變化的週期規定為一個月,雖然每一年的長度可能並不相等,但如果將每一年的長度平均一下,就可以發現一年大約就是迴歸年的長度。這樣的歷法,既可以保證月圓之日是在每個月份的中間,又保證根據月份能夠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而之所以能夠做到調和陰陽,關鍵就在於“閏月”的設定。閏月使人們既可以確定一年週期的起始點,又可以調整曆法上年的長度,使其儘量與迴歸年接近。

    “聖代承堯歷,恆將閏正時。”陰陽曆設定閏月的目的就在於“正時”。“正時”,一是確定歲首,即年度週期的起始點;一是調整歷年長度,使其儘量與迴歸年接近。按唐代張季友的說法,設定閏月,功莫大焉,“天時由之而式敘,國令於焉而合軌。春生夏長,不失其常;東作西成,孰知所以。雪應冬而絮落,雲識夏而峰起。秋之夕湛露為霜,春之朝堅冰為水。”因此,置閏在古代頗受重視。

    在我國,設閏月定四時的做法早在四千多年前已有記載,《尚書·堯典》提到帝堯任用羲氏、和氏家族中的賢能之士,觀測日月星辰的執行,掌握其規律,並授民以時。“帝曰:諮,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允釐百工,庶績鹹熙。”

    這一段話的大意是,帝堯說:“你們羲氏與和氏子弟,觀測天象,得知一個週期有366日,又用置閏月的辦法調配月與年,使春夏秋冬四時不差,這就可以治理百官,取得各方面的成功。”大概正是因為《尚書》的這段記載,後世的人們一般都將閏月的設定歸功於帝堯與羲和。如杜周士《閏月定四時》詩云:“體元承夏道,推曆法堯諮”,徐至詩云:“積數歸成閏,羲和職舊司。”

    先秦時期的閏月,一般放在年終,故有叫做“十三月”的;漢代初年,以十月為歲首,九月為年終,閏月放在九月之後,稱為“後九月”。後來,伴隨著二十四節氣的逐步完善和加入曆法,人們把沒有中氣的月份定為閏月。

    “中氣”,是二十四節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二十四節氣分為12個節氣和12箇中氣,其中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為十二節氣,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為十二中氣。

    通常一個月裡總會有一個節氣和一箇中氣,比如丁酉年六月就有一個節氣小暑,一箇中氣大暑。但是個別的月份只有節氣而無中氣,這樣的月份就成為閏月,像今年六月之後的這個月,就只有一個節氣立秋,所以就成了“閏六月”。

    民間一般流傳著“十九年七閏”或“五年二閏”的說法,雖然只是近似的說法,但都反映了閏月到來的週期性規律。其實閏月在年中的分佈也有一定的規律性,比如上半年的閏月明顯多於下半年,閏正月、閏九月、閏十月、閏冬月和閏臘月都十分罕見。據推算,從公元1645年到公元3358年的1700多年中,閏正月和閏冬月各有6個,閏九月和閏十月各有9個,閏臘月只有1個,時在公元3358年。

    與一般月份相比,閏月是特殊性時間。圍繞這個特殊性時間,民間形成了一定的習俗活動,至今仍然在一定範圍內流傳。送閏月鞋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種。

    在我國不少地方,人們認為有閏月的年份為多事之秋,於長者不利,在這樣的年份裡,出嫁的女兒要給父母送雙閏月鞋,父母穿了閏月鞋,就能逢凶化吉,健康長壽。所謂“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活一千。”一些地方講究閏月鞋的鞋面要帶有紅色,具有驅邪求吉的作用。

    傳說明朝時,山東兗州鄉間一個叫李花的美女,被縣官娶為妻後得意忘形,連生身的父母也不放在眼裡,和孃家斷了來往。後來李花得病,當地醫生束手無策,縣官最後只好請來名醫李時珍為她療治。

    李時珍就開了下面的處方:“趕快給孃家的父母做一雙鞋,這樣病情就可以減半;親手把鞋給老人穿上,病情就可以痊癒;如果每年的三月初三、六月初六、九月初九探望父母,此病永不再患。”之後又唱了一首《三六九閨女回門歌》:

    三月三,回孃家植樹屋後邊;

    六月六,小幼樹遇旱水灌透;

    九月九,莫忘了施肥如澆油。

    縣官得到妙方,十分高興,一面說服夫人做新鞋,一面著手準備樹苗。到了三月三,李花和丈夫帶上新鞋和樹苗探望雙親,見到爹孃,心酸落淚,痛哭一場,病情明顯好轉。到了六月六和九月九,李花又和丈夫前來為三月栽下的樹苗澆水施肥,由此,李花和孃家的關係日益密切,病也好了。李花做鞋送鞋的時間正是閏三月,所以大家稱這鞋為“閏月鞋”,閏月為父母送閏月鞋的風俗也就流傳開來了。

    除了鞋,有些地方還會送其他的禮物,比如在臺灣地區,出嫁女需要買一副豬腳和麵線給孃家母親,通常是兩隻前豬腳和六把面線,面線上面還要綁紅絲線和春花。江西撫州一帶,出嫁女要送母親一隻銀手鐲,為母親祈福平安。而在銅鼓東山鄉地區,俗以為閏月年份是“天增歲月人增壽”,這時為老人準備壽衣、壽材,會起到更好的祈福延年的效果,如果父母年過六旬,有孝心的子女往往會在此時準備壽衣、壽材,為其增壽。

    也有些地方講究孃家為出嫁女兒送禮物,比如江西玉山一帶,孃家會在閏月給女兒送雨傘、蕉扇,寓意孃家是女兒的保護傘,祝福女兒早生貴子,為夫家招財,財丁兩旺。福建、江西等地還有請出嫁女回孃家吃閏月飯的做法。如果父母不在了,就由兄弟請。

    總體上來看,閏月的習俗講究出嫁女子與其孃家之間的關係。俗話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在從夫居為主流的傳統社會,女子一旦出嫁,便離開自己生於茲長於茲的家鄉,到另一個陌生的環境中生活,難得再與親生父母朝夕相處,所以,如何處理好姻親之間的關係,維繫出嫁女與孃家,尤其是與親生父母、兄弟姊妹之間的情感聯絡,一直是民間社會重視的問題。

    在我國,很多傳統節日裡都有出嫁女子回孃家、走親戚的習俗,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的一種社會安排。送閨月鞋、吃閏月飯也屬這類。它藉助閏月這一特殊時間來製造出嫁女與孃家人親近聯絡的機會,從而很大程度上加強了雙方的情感聯絡和精神支援,緩解了出嫁女子在夫家生活的不適,這從前面講到的閏月鞋來歷的傳說中看得非常清楚。

    到了當代,出嫁女子與孃家的關係發生了變化,送閏月鞋這樣的做法,更多表達的是出嫁女對父母的關愛和孝心。值得注意的是,現在閏月鞋的故事不僅發生在出嫁女子和孃家人之間,也發生在兒媳與公婆之間,這是閏月鞋習俗在當代的變遷,對於和諧家庭關係的維持具有積極作用。贈送閏月鞋,如同冬至進履一樣,是有溫度的習俗,值得提倡。

  • 4 # q奇奇怪怪q

    干支紀法

    干支就字面意義來說,就相當於樹幹和枝葉。我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和幹相連叫天干,地和支相連叫地支,合起來叫天干地支,簡稱干支。

    天干有十個,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依次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們按照一定的順序而不重複地搭配起來,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對,叫做六十甲子。

    我國古人用這六十對干支來表示年、月、日、時的序號,週而復始,不斷迴圈,這就是干支紀法。

    傳說黃帝時代的大臣大撓“深五行之情,佔年綱所建,於是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日,謂之枝,干支相配以成六旬。”這只是一個傳說,干支到底是誰最先創立的,現在還沒有證實,不過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表示干支的象形文字,說明早在殷代已經使用干支紀法了。

  • 5 # 飛哥說史

    閏月 農曆為什麼會有閏月?——農曆置閏月是為了協調回歸年與農曆年的矛盾。 迴歸年與農曆年有什麼矛盾呢?先記住:迴歸年的總長度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長度為29。5306日。 十二個朔望月構成農曆年,長度為29。5306×12=354。 3672日,比迴歸年少10。88天即將近11天,每個月少0。91天,近1天。 依此,如農曆年某年春節為大雪紛飛的冬天,第二年的春節就會在季節上提前11天,第16個農曆年就會出現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如按十三個朔望月構成農曆年,長度為29。

  • 6 # 肥肥大狗熊

    每19個迴歸年中必須加7個閏月,即“十九年七閏法”。農曆閏是哪個月,決定於一年中的二十四個節氣。

    我國農曆將二十四個節氣分為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一般每過兩年多就有一個沒有中氣的月,這正好和需要加閏月的年頭相符。所以農曆就規定把沒有中氣的那個月作為閏月。

    例如:今年農曆四月三十中氣小滿,再隔一個月的初三才是下一個中氣夏至,當中這一個月沒有中氣,就定為閏月,它跟在四月後面,所以叫閏四月。很多人在找換陰陽曆的公式,但由於月球轉動不穩定不規則,並無公式可尋。這也是古代中國每百年必改歷的原因。

  • 7 # 三天魚頭

    為什麼古代人要知道閏月與否呢!在古代耕種勞作都是依據二十四節氣的,而二十四節氣是編制曆法基礎,如果古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是閏月就肯能導致農作物延種,進而收成不好。

    為什麼有閏月呢!中國傳統曆法中的歷月為朔望月,平均長為29.53059 日,全年十二個月為354.3671 日,與迴歸年長度365.2422日相差約10日21時,因而需置閏月

    曆法確定方法

    中國古歷曾採用三年一閏、五年兩閏、十九年七閏的法則,每逢閏年所加的閏月置於年終。主要曆法有《顓頊歷》、《太初曆》、《時憲曆》。

    那古代農人又是透過什麼方法知道閏月與否呢!

    古語云:“梧桐不生則九州異,一葉為一月,閏月十三葉。”宋人《閏月表》有云:“梧桐之葉十三,黃楊之厄一寸。”

    《花鏡》: “梧桐每枝十二葉,一邊六葉,從下數一葉為一月,有閏月則十三葉。

    知道閏月與否,先得知道二十四節氣,因為閏月和二十四節氣有關,古人恰恰是知道的。例如蘇軾先生的“春江水暖鴨先知”。“更有柳外東未軟,韶光已近春分”像描述二十四節氣的詩詞數不勝數。農人以物的變化來確定節氣的。

    二十四節氣

    而官方更具體點,官方有曆法來確定。農人只需知道二十四節氣就足矣。

  • 8 # 東方廣明

    一年365天5小時48分46秒,陽曆只用365天迴圈一年,還剩下了的5.48.46秒,積累達到了一天的時候,就閏到二月裡。二月平月是28天,閏月就是29天。陽曆一直這樣迴圈,把剩餘時間積累到一天,就閏到二月裡。

    陰曆以354天左右迴圈一年,還剩11天多,當積累到了一個月天數的時候,輪到幾月就閏到幾月裡。用不完繼續再加積累。就這樣如此的迴圈入閏。也就是陰陽合曆的兩種不同計算方法。

  • 9 # Eleazarchen

      我國的漢歷是陰陽合曆,閏月指的是陰陽曆中為使歷年平均長度接近迴歸年而增設的月和日,陰陽曆是按照月亮的圓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個朔望月的長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虧的週期,陰陽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這樣一年12個月共354天,陰陽曆的月份沒有季節意義,這樣十二個朔望月構成漢歷年,長度為29.5306×12=354.3672日,比迴歸年365.2422日少10.88天(即將近11天),每個月少0.91天(近1天)。一年與陽曆的一年相差11天, 這樣,如果經過17年,陰陽曆日期就同季節發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紛飛中度過,17年後,便要搖扇過新年了。使用這樣的歷法,自然是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的。所以我國的陰陽曆自秦漢以來,一直和24節氣並行,用24節氣來指導農業生產。

      而如果改按十三個朔望月構成農曆年,長度為29.5306×13=383.8978日,比迴歸年又多出18天多。如果按上述規定製定曆法,就會出現天時與曆法不合、時序錯亂顛倒的怪現象。這就是矛盾。故而為了克服這一缺點,我們的祖先在天文觀測的基礎上,找出了“閏月”的辦法,保證農曆年的正月到三月為春季,四月到六月為夏季,七月到九月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為冬季,也同時保證了農曆歲首在冬末春初(以上均指農曆季節)。那麼怎麼看農曆閏哪個月?這決定於一年中的二十四個節氣。農曆以月亮為週期(陰曆),十二個月曆總共約有354天;再配合年曆(陽曆),年曆則是根據地球公轉所形成的四季變化而得的週期所編制。而月曆較年曆短,兩者相差了11天,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個閏月來填補誤差。

      而決定那一個月做閏月,則依24節氣而定,農曆月份通常包含一個節氣和一箇中氣,如驚蟄/春分等等,若某農曆月份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曆法便會把該月作為上個月的閏月。以2006年為例,農曆七月之後正好有一個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的月份,因此便置閏七月來調整誤差。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遲的,於是有的農曆月份,中氣落在月末,下個月就沒有中氣。一般每過兩年多就有一個沒有中氣的月,這正好和需要加閏月的年頭相符。所以農曆就規定把沒有中氣的那個月作為閏月。

    以上歷史資料顯示古代人的聰明才智,在實踐中克服缺點發揮優點,一年的365天的四季節氣,細化分出陰曆的日期對農作物種植是有幫助的,因為古代都小農;小商經濟,穿衣吃飯離不開農作物,四季節氣和冷暖氣侯都要掌握在手,因為古代是依靠天氣吃飯,沒有發達經濟,所以,古代閏月是透過二十四節氣而定奪的。(圖片Cr瀏覽器)

  • 10 # 尋藝持久

    古人傳下有潤月年,這是古之賢聖的英明,偉大。陰曆的月份是按月亮的朔望為一個月,月分大小盡,大盡三十天,小盡二十九天。按春夏秋冬為四季,一年十二個月,全年三百六十天。四年多出一個月,若只按十二個月為一年,便破壞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規律,所以就有了潤月年。潤哪個月也是有一定之規的,不是亂潤的,比如今年潤四月,是在三月裡有氣無節,所以要潤兩個四月。農曆的二十四節氣,節是節,氣是氣。一年有八個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這八個為節,其餘十六個是氣。凡到潤年只要是沒有節的月份,下個月就要潤兩個月。今年是潤年,全年是三百八十四天,正合易經復卦的三百八十四爻。你說中華的老祖先神奇不神奇,偉大不偉大?中華的古文明,古文化是世界之最,哪個國家也比不了!

  • 11 # 摘星少年

    在我國,設閏月定四時的做法早在四千多年前已有記載,《尚書·堯典》提到帝堯任用羲氏、和氏家族中的賢能之士,觀測日月星辰的執行,掌握其規律,並授民以時。“帝曰:諮,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允釐百工,庶績鹹熙。”

    這一段話的大意是,帝堯說:“你們羲氏與和氏子弟,觀測天象,得知一個週期有366日,又用置閏月的辦法調配月與年,使春夏秋冬四時不差,這就可以治理百官,取得各方面的成功。”大概正是因為《尚書》的這段記載,後世的人們一般都將閏月的設定歸功於帝堯與羲和。如杜周士《閏月定四時》詩云:“體元承夏道,推曆法堯諮”,徐至詩云:“積數歸成閏,羲和職舊司。”

    先秦時期的閏月,一般放在年終,故有叫做“十三月”的;漢代初年,以十月為歲首,九月為年終,閏月放在九月之後,稱為“後九月”。後來,伴隨著二十四節氣的逐步完善和加入曆法,人們把沒有中氣的月份定為閏月。

  • 12 # 小怪獸講歷史

    大家可能都知道了今年閏四月,可是為什麼閏月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呢?

    究竟我們常提到的閏月是什麼?

    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老祖宗還過著,日出而坐日落而息的生活。晚上睡不著的時候,他們就抬頭看看月亮想想心事,看著看著,他們就看出規律來了,他們發現,月相變化每隔29天左右,就會重複一次。現在月相的變化週期平均是29.53059天。古人知道的雖然沒有這麼精確,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定曆法,老祖宗們非常機智地以月相變化為依據,把29天或者30天稱為一個月,把12個月稱作一年。這樣就有了,我們最初使用的歷法,也就是陰曆。

    但是這陰曆用著用著,就出了點問題,陰曆的一年平均只有354天左右,比我們知道的地球公轉週期少了11天,這反映在古代的生活中,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一年過完,四季還沒輪完。也就是說,某年的陰曆,一二三月是春天,但過個十幾二十年,這春天可能就輪到七八九月去了。要知道,古代中國可是農業社會,氣候變化直接指導著農事。要是春耕秋收的日子每年都不一樣,農民伯伯可受不了。為了讓曆法跟隨四季輪迴,對上節奏,古人決定人為地增加了一年的長度,於是他們在陰曆的基礎上,設定了閏月,所謂的閏月就是一年中多出來的一個月。也就是說,新的歷法中會出現一年有13個月的情況。而這種經過改良,有利於農業活動的歷法,就是農曆。不過你應該發現了,並不是每年都有閏月,其實農曆大致是按照十九年七閏的方法來置閏月的,這樣做是為了讓每年的平均長度和地球的公轉週期大致相等。那麼這個十九年七閏的規定又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很簡單,大家隨手算一算,陰曆年跟地球公轉週期相比,每年差了11天左右,那麼19年就差了210天左右,這個天數大致相當於7個月,所以農曆大約是每19年補上7個閏月,也就是平均兩三年出現一次閏月。

    除了設定閏月,古人們透過對自然現象的觀測,把春夏秋冬平均劃分成了24段,以不同的名稱來命名,並且補充進了農曆之中,這些名稱直接反應了季節和氣候的變化特徵,大大方便了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這就是著名的24節氣。說到這,你已經看出來了,閏月和24節氣的設定,都充分考慮到了地球的公轉,這其實與陽曆的思想不謀而合,所以,在陰曆的基礎上,設定了閏月並且補充了二十四節氣的農曆,實際上是一種陰陽和歷,生活中有人常常把農曆和陰曆混為一談,其實它倆不是一回事。農曆兼顧了太陽、地球和月亮的三體關係,既考慮了月相的變化週期,也考慮了地球的公轉週期,可以說是綜合了陰曆和陽曆的優點。

  • 13 # 清山雅舍

    前言

    我們平時常說閏某月,比如2020年就是閏4月。“閏月”這個概念大家是既熟悉又陌生,很多人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其實它來自古代的歷法,要想知道古人是怎麼樣知道閏月的,我必須先了解什麼是閏月。

    曆法簡述

    講閏月之前首先就繞不開曆法。為什麼會產生曆法呢?這是因為古代的先民們在耕種的時候,必須及時掌握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而這就需要有一個表述較長時間的時間劃分體系。於是,曆法這一事物便被髮明出來了。說白了,曆法就是用年、月劃分時間的人造體系,用來對應四季交替、氣候變化,方便古人參考以進行合理耕種。

    閏月由來

    那閏月是怎麼來的呢?據已出土的歷史資料表明,秦代實行的是《顓頊歷》便已經開始有了閏月。通俗地講,《顓頊歷》把一年定為365.25日,這是當時測算的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把一個月定為29又499/940日,這是當時測算的朔望月,也就是月亮從朔到望,再到朔的一個週期。可這樣問題就來了,12個月乘以29走499/940日,最後一年等於354.29日,與定好的一年365.25日對不上了。怎麼辦?古人很變通,想到了用閏月的辦法。透過計算,要想補上相差的日子,就每十九年加七個閏月補足就搞定了。

    所以說,古人知道閏月的原因,並不是說原本就有閏月的存在。而是古人在曆法的計算過程中,為了協調年和月的誤差,而人為創造出了“閏月”這一概念。

    閏月的演進

    但是《顓頊歷》有缺點,一是它以十月為一年的開始,也就是一年之初在於冬,這既不合農時也不合人們的祈願;二是它總是在九月的後面閏月,如此死板地置閏方法,幾十年下來就會出現明顯的季節與日期錯位的現象。

    所以,漢武帝便召集大臣和天文曆法學者們,重新編制曆法,這就是《太初曆》,又叫《漢歷》,是現代我們常用的農曆的原型。《漢歷》改用正月為一年的開始,定一年有354.36天,一月有29.53天,開始採用二十四節氣來調整閏月的位置,做到日期與節氣相對應。

    這裡要解釋一下,漢歷是如何用節氣來調整閏月位置的。我們現在使用的農曆將二十四節氣劃分為十二節氣和十二中氣,中氣就是指二十四節氣中位於偶數的節氣,比如冬至、驚蟄等等,凡是一個月裡只有節氣,沒有中氣,就說明這個月裡日期和節氣開始產生錯位,就要在這個月進行閏月,而這個月跟在哪個月後面就稱為閏幾月。

    結語

    透過深入瞭解閏月產生和演進的過程,我們不難發現,其實閏月的產生是脫胎於古人的智慧,而農業生產的時節需求激發了古人測算天文、制定曆法的思維,使得閏月也隨之應運而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索尼A7R2+24-240和索尼A7M3+28-70如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