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兩天才開始的,只有少少部分玉米出現這種現象
7
回覆列表
  • 1 # 劉雙看三農

    你好,玉米條斑病。如下圖

    防治方法:

    1.種植杭病品種。

    2.清除田間病殘體,集中燒燬,或深耕深翻,壓埋病原。

    3.加強田間管理,促進玉米健壯生長,增強抗病力。

    4.化學防治,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於玉米雄花期噴1~2次,每隔10~15天噴1次。

    5.生物防治,永合豐200倍液每10天噴一次,連續3次。

  • 2 # 北漂果果生活日記

    實際種植過程中,玉米苗發黃的情況很常見,相信不少農戶們都遇到過,也就是我們說的黃苗,剛開始小部分出現發黃,慢慢的大面積出現,導致玉米長勢弱、植株矮小,嚴重的情況下直接枯死,造成的影響很大。結合多年觀察,小幫手總結主要有以下5點原因:

    1、種子問題

    當購買的種子不飽滿、陳種子或者不適合當地積溫種植的種子等等,都有可能導致玉米出苗後出現發黃的現象。

    2、播種問題

    播種時整地不好、播種過深、播種過密等原因,也會導致出現黃苗的現象。

    3、地下害蟲

    玉米播種下去之後,會受到地下害蟲的危害,如果播前未拌種,種子被地下害蟲所啃食,地上部分也會出現發黃的現象。

    4、缺素

    由於缺乏足夠的養分,玉米因營養不足也會出現黃苗,比如缺氮時,葉片從葉尖處開始發黃;缺鐵時,新葉也會開始失綠,出現黃綠色條紋;缺鉬時,葉片也會發黃,並且葉片上有斑點;缺鎂時,下部的葉片會有發黃的現象,並且會出現黃白的條紋等等。

    玉米剛出苗不久就出現黃苗,以上4點是主要的因素,找到了原因,大家就要做好預防和防治措施。

    1、提高種子質量,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並且播前使用拌種劑進行拌種,如果購買的種子已拌過種,可以進行二次拌種。

    2、播種時,主要播種密度和播種深度,播種深度一般3-5cm即可,播種密度一畝地(667平)大概3000-4000穴,根據土壤的肥力、墒情等綜合情況,可適當增加或減少。

    3、底肥要施足,但不要過量,具體用量,根據不同區域、不同田塊,會有差別,選擇高氮中磷低鉀或高氮低磷中鉀的複合肥作為底肥,如果施肥過少,出苗後缺素,可追施尿素或者噴施一些中微量元素的葉面肥,進行緩解。

  • 3 # 農村大莊

    1缺鋅症

    玉米為鋅敏感物,缺鋅會出現白花苗,看似玉米黃苗,一般鋅肥從基肥為好 ,生長期發現缺鋅,會出現長不高,葉片小的症狀。

    2播種太深

    播種過淺不易出苗,過深會出現苗弱,苗黃,播種應控制在3一5釐米,播種的同時施入一定量種肥,可促使苗期生長,如播種時每畝施入三千克磷酸二銨有效的防止玉米苗發黃。

    3間苗定苗不及時

    玉米出苗後應在玉米的3—4片葉進行間苗, 6—7片葉葉時定苗,避免幼苗擁擠,互相掙肥,掙水,掙光,形成弱苗黃苗。

    4澆水不足

    玉米播種前或播種後澆水不足,種子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而應響正常發芽出苗。

    5病害

    如果出苗期長時間遇到低溫陰雨天氣,會造成玉米黃枯發生,黃枯病多在2—3葉開始發病。6除草劑危害

    除草劑使用不當,少數農民隨意加大除草劑用量,盲目與其它農藥混用,用藥濃度過高,都會造成玉米黃苗。

    7蟲害

    玉米苗期害蟲有;金針蟲,蚜蟲,地老虎等集中在玉米幼苗近地表,莖基部,根部和葉梢內,吸收汁液,致使玉米葉梢首先發黃乾枯。

  • 4 # 島民阿杰

    玉米為鋅敏感作物,缺鋅會出現白花苗,看似玉米苗黃。一般鋅肥以基肥為好;若生長期發現缺鋅,會出現長不高國,葉片小的症狀。

    2、播種太深。

    播種過淺不易出苗,過深會出現苗弱、苗黃,播深應控制在3-5釐米;播種的同時,施入一定量種肥,可促苗期生長,如播種時每畝施入3千克的磷酸二銨,可有效防治玉米苗期發黃。

    3、間苗、定苗不及時。

    玉米出苗後,應在玉米3-4片葉時進行間苗、6-7片葉時定苗,避免幼稚苗擁擠,互相爭肥、爭水、爭光,形成弱苗、病苗、黃苗。

    4、澆水不足。

    玉米播種前或播種後澆水不足,種子得不到充足的水分,進而影響正常發芽出苗,出土時間過長造成弱苗、苗期發黃。

    5、病害。

    如果苗期遇到長期低溫陰雨天氣,會造成玉米苗枯病的發生和流行。苗枯病多在二三葉期開始發病,病苗葉片發黃乾枯,邊緣焦枯,葉片由下向上逐漸發黃乾枯;根毛較少,根系變褐發育不良,造成黃苗弱苗。

    6、除草劑危害。

    除草劑使用不當少數農民隨意加大除草劑用量;盲目與其它農藥混用;用藥濃度過高;噴霧器互用;假冒偽劣除草劑對後作的影響,都會造成玉為苗黃。

    7、蟲害。

  • 5 # 甜甜的琴天

    引起玉米發黃發白的原因有很多,如病蟲害,缺氮,鉀,藥害,高溫多雨天氣等,還有可能是以下兩種原因造成的:

    缺水缺肥引起葉片發黃,相應進行補水補肥。

    黃萎病,枯萎病也會引起玉米葉片發黃。

    多數情況下灌水泡田可迅速減輕肥害。對於氮素過剩所引起的肥害,可噴施適量植物生長調節劑如縮節胺,多效唑等加以緩解,如果磷過剩,可增施氮,鉀,鋅及其它微肥,以調解元素間合理的比例,微量元素所引起的肥害,多數情況下是點片發生的,只要加強田間管理,對玉米的單位面積產量影響不大。

  • 6 # 來自大山的老四

    玉米發黃發白的原因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 是玉米病導致的 選用20%丁硫克百威乳油1500倍、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000倍、3%啶蟲脒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藥液著重噴施在玉米心葉內,可同時兼治蝽象等害蟲。噴藥間隔期7-10天,連續用藥兩次。

    二 玉米乾旱缺水營養跟不上造成的,加強田間管理,適時追肥灌水,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改善田間小氣候,減輕薊馬危害,及時清除田間地邊雜草,減少蟲口基數。

    三 玉米缺鉀造成的 施肥時用含鉀的符合肥

    四 玉米長期淹水導致的 要及時排水 挖排水管

  • 7 # 農人小慶

    一、玉米苗期病害的症狀

    1、黃葉苗:秧苗葉色淡綠,然後逐漸變黃,嚴重時全葉枯死。

    2、白化苗:葉片上有白色條紋,嚴重的全株葉片發白,嚴重時全葉枯死。

    3、僵葉苗:主要出現在幼苗3葉期之前,秧苗株形細小,葉片淡綠,黑根多,移栽後,除新葉呈綠色,外葉發黃發僵,抗逆性差,易出現死葉、死苗。

    4、紅葉苗:小苗生長緩慢,葉片小,根系生長不快,葉色逐漸變紅,以至於枯死

    5、紫葉苗:秧苗葉鞘由綠變紫,一般在幼苗3葉期時出現,4—5葉期最明顯,嚴重時莖葉細小,葉片枯死。

    6、 黃綠苗:秧苗葉片細窄,株形矮小,葉片出現黃綠相間的條紋,嚴重時葉面呈褐色,最後焦枯。

    7、矮花葉病苗:在植株新葉莖部出現許多橢圓形褪綠小點,然後逐漸沿葉脈發展成虛線,向葉尖擴充套件,葉脈仍保持綠色,形成褪綠條紋,嚴重時葉片褪綠並且乾枯。

    8、粗縮病苗:在秧苗5-6片葉時,葉背部葉脈上產生長短不一蠟白突起,病葉特徵:葉色濃綠,寬短,硬脆,葉片用手擦有一種粗糙感,病株節間明顯縮短,嚴重矮化,上部葉片密集叢生,呈對生狀。

    二、玉米苗期病害的防治方法

    苗期病害,防重於治。在玉米出苗後的苗期3-4片葉時,立即噴施天達2116壯苗專用加96%天達惡黴靈或者噴施天達2116抗旱壯苗專用型和高效氯氟氫菊脂,間隔7天,連噴2遍,以促進根系生長,防治苗期病蟲害,培育壯苗,達到苗早、苗足、苗齊、苗壯,有效防治玉米苗枯病、褐斑病、粗縮病。抗旱保苗,壯苗生根,為玉米的豐產打下基礎。

  • 8 # 鄉妹荷仙姑

    有農戶反映,玉米苗長出來之後,葉苗發黃發白,嚴重的變為紫紅色,甚至死亡,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你是否遇到過玉米苗期變色?那你知道為什麼變色嗎?

    不同顏色,不同症狀!

    葉苗變黃:苗葉褪綠,進而變黃。通常原因在於苗秧不夠健壯;此外,播種過深導致無法正常出苗。不合理的密植、土壤缺肥、種子顆粒不飽滿也同樣是引發因素。嚴重時全葉枯死,易造成空杆或禿尖。

    防治措施:精選優質種,播種前催芽,適時剪苗除草,補施氮肥促苗生長,細碎土壤。

    葉苗變白:多發於四葉期及以後。葉褪綠然後逐漸呈黃白色,到了5-6葉期,心葉下的1-3除了葉脈,其餘部分出現淡黃色和淡綠色相間的條紋。基部出現紫色條紋,經10-15天,紫色逐漸變成黃白色,葉肉變瘦,呈“白苗”,這一切,都是因為土壤缺鋅所導致的。

    防治措施:用鋅肥作種肥與細土混合均勻,在玉米播種時撒在種子旁邊。或鋅肥拌種、葉面噴施鋅肥。

    葉苗變紫:多發於三葉期以後。葉苗褪綠變紅最終變紫。最明顯的特徵便是葉片變紫,植莖細小,生長明顯緩慢。這都是由於土壤缺磷引起;另外,低窪積水、地下害蟲等都可能引起。

    防治措施:增施磷肥,精耕平土,及時排水。

    葉苗變黃綠:葉片細窄、植株矮小,出現倒伏,葉片呈黃綠相間條紋或褐色。這是由於缺鉀。

    防治措施:合理增施鉀肥。

  • 9 # 湖北小晴

    玉米葉片從底部向上發白怎沒回事..而且只有我家的地這樣...每塊都這樣是什麼病......急急

    二十四、什麼樣的土壤適合種植玉米? 土層深厚,養分充足,結構良好的土壤最適合種玉米。土層深厚是指活土層要深,心土層和底土層要厚。養分充足,有機質含量在15~...

  • 10 # 憶鄉人閆哥

    首先要看看地裡的玉米的病是什麼形狀的,是條行的,還是一片一片。還有除草劑藥害。主要是沒有看你地裡病害圖片不好亂說

  • 11 # 煎餅果兒串串香

    在玉米生長苗期常出現白苗,通常是由缺鋅引起的,一般從玉米4葉期開始,新葉基部的葉色變淺呈黃白色。

    5~6葉期,心葉下1~3葉出現淡黃色和淡綠色相間的條紋,但葉脈仍為綠色,基部出現紫色條紋,經10~15天,紫色逐漸變成黃白色,葉肉變瘦,呈白苗。嚴重時全田一片白色。

    缺鋅的玉米植株矮小,節間短,葉枕重疊,心葉生長遲緩,看上去平頂。

    防治方法:

    1、增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合理施肥,有機肥必須充分腐熟,進行無害化處理。每畝施入優質有機肥2500公斤左右,硫酸鋅1.5公斤左右(與有機肥混合在一起),結合整地,施入土壤中,作基肥,同時噴施消毒藥劑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

    2、鋅肥拌種:可將每公斤玉米種子可用新高脂膜800倍液加硫酸鋅20~40克拌種,拌種時先用少許的水將肥料溶解,再噴施在種子上,然後拌勻,晾乾後即可播種。

    3、科學追肥:主要是根外追肥,這是發現玉米白苗後,及時補施鋅肥,每畝噴施濃度為0.1%~0.2%的硫酸鋅溶液40~50公斤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每隔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效果比較明顯。

  • 12 # 鄉音鄉情

    玉米在苗期出現葉片基部黃白相間的現象,結合題主提供的圖片分析辨別,這是玉米的白花葉子病,老輩農民稱它為白苗;白苗出現的原因是土壤缺鋅造成的;玉米白花葉子病,主要以預防為主為原則,可以採取最佳化品種,施足基肥,避免在石灰性土壤上種植玉米,避免施入過量強磷,避免輻射汙染,鋅肥拌種,合理密植等預防措施,可減少玉米白花葉子發生;如果植株已經出現白苗,可透過根外補施鋅肥,噴施葉面肥等補救措施,可改善玉米白花葉子發展程度。玉米白花葉子症狀

    玉米白花葉子病主要是缺鋅所致,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發生;在苗期芯蕊葉片下面3個葉片基部會出現淡黃色和退綠色條紋,隨著時間推移,葉片逐漸變成黃白色,葉片變瘦,中間像白紙一樣,有的變成半透明狀;缺鋅的玉米植株,葉枕重疊,葉片變白,莖節變短,植株生長緩慢或者停止生長,植株矮小;成株期玉米白花葉子病,新葉和老葉均可發生葉脈兩側失綠,進展成淡黃色轉向黃白色,葉肉變瘦,葉片直立變白呈半透明狀,有些植株可逐漸枯萎;缺鋅嚴重的地塊,植株生殖能力受阻,抽雄和吐絲遲緩,空穗癟粒程度高,造成品質和產量下降。

    玉米白花葉子發生原因

    玉米白花葉子病主要是土壤缺乏鋅元素,玉米種子成熟度低也容易致使植株發生百花葉子病;在石灰性土質上種植玉米,由於石灰性土壤富含鹼性物質,鋅元素在土壤中難於溶解,也是致使玉米出現白花葉子病的因素之一;如果在種植玉米的過程中,施入過量的磷元素,強磷也會阻礙植株對鋅元素的吸收,形成植株缺鋅出現白花葉子;如果種植玉米的田地曾經受到過工業汙染,或者澆灌玉米的水源受到汙染,或者種植玉米的田塊周圍有高強度的輻射源和空氣汙染源,也會致使玉米植株基因突變出現白苗;如果玉米種植密度過大,土壤中可利用的鋅元素分配過少,也可致使玉米出現白苗症狀。另外,免耕麥茬地種植玉米後,由於缺乏基肥,也會有白苗植株發生。

    玉米白花葉子的預防措施

    一,優選種源;玉米選種,要選擇抗逆能力強,環境適應性強的品種;選擇成熟度高,顆粒飽滿,無黴變受潮,無破損擠壓,無汙染輻射的優質種子作為種源。

    二,鋅肥拌種;對於缺鋅地塊,在播種的時候,可使用鋅肥拌種;每畝種子可使用0.2%的硫酸鋅1公斤,將玉米浸種後,將潮溼種子與硫酸鋅均勻攪拌,晾乾後即可播種。

    三,施入基肥;種植玉米的田塊,需要施入充足的基肥,在隨耕的時候,每畝施入熟腐滅菌的優質農家肥2000公斤,氮肥150公斤,玉米專用複合肥50公斤;對於缺鋅的地塊,每畝配施1.5公斤的磷酸鋅。四,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改善玉米白花葉子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玉米優質高產的基礎條件之一;對於鋅元素匱乏的地塊,合理密植可提高單株玉米的鋅元素分配量,可穩定植株鋅元素吸收量。五,避免強鹼地種植玉米;石灰性土壤種植玉米容易出現白苗現象;因為石灰性土壤鹼性物質豐富,鹼性物質會阻礙鋅元素融入土壤,造成土壤中鋅元素缺乏活性,形成植株對鋅元素吸收障礙,從而形成植株白花葉子現象。六,避免施入過量磷元素;玉米種植地磷元素豐富或者施入過量的磷肥,也會阻礙玉米植株對鋅元素的吸收能力,玉米植株對鋅元素吸收能力減弱,形成鋅元素吸收障礙,造成缺鋅現象,從而出現白花葉子現象;所以避免施入過量的強磷,是預防玉米白花葉子發生的有效措施之一。七,避免各種汙染;預防玉米白花葉子病,避免使用受到汙染的種子,避免在曾經受到工業汙染的土地上種植玉米,避免使用受到汙染的水源澆灌玉米,避免在有輻射源的周圍和空氣汙染源的周圍種植玉米。玉米白花葉子的改善措施

    一,補施鋅肥;如果玉米有白苗出現,每畝可施入硫酸鋅1.5公斤,可使用細土摻入硫酸鋅,在白花葉子植株周圍開溝施入覆土覆蓋;避免與磷肥同時施入。

    二,噴施葉面肥;對於玉米白花葉子症狀,可使用葉面肥噴施改善;每畝使用0.2%的硫酸鋅溶液40至50公斤噴施,間隔十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三次,即可改善玉米白花葉子症狀。

    結論

    綜上所述,根據題主提供的圖片辨別分析,該玉米植株符合白花葉子症狀;玉米白花葉子是一種缺鋅反應,主要是種植玉米的土壤鋅元素匱乏或者其它因素抑制植株對鋅元素的吸收;玉米白花葉子可透過優選種源,鋅肥拌種,合理密植,施入有機基肥,避免在強鹼土壤種植,避免強磷施入,避免各種汙染等預防措施,可減少和抑制白花葉子現象發生;如果玉米植株已經出現白花葉子症狀,可補施鋅肥和噴施葉面肥改善。

  • 13 # 晚霞餘光

    請問是不是你家婆種的玉米是剛出苗不長時間,並且現在30公方左右,是不是打過莊稼封閉農藥,如果我說的對,那麼可能是藥害的問題。(沒到實地不能肯定)現在介紹一下除草劑的殘留藥害。

    前茬用過咪唑乙煙酸,過量使用氟磺胺草醚,異嗯草酮的地方,第二年種玉米會產業嚴重的藥害,以上藥害症狀多表現為莖基部膨大,葉片和心葉萎縮,氟磺胺草醚殘留藥害為生長緩慢,莖葉扭曲、葉片失綠、黃褐色,嚴重的造成死苗。前茬異嗯草酮用量較大的地塊,種植玉米藥害為玉米苗白化,輕的可以恢復,重的死苗。

  • 14 # 生態三農

    引起來玉米葉片發黃的原因有許多,如病蟲害,缺氮、鉀,藥害,高溫多雨天氣等。還有可能是以下兩種原因造成:

    缺水缺肥引起葉子發黃源,相應進行補水補肥;

    黃萎病、枯萎病也會引起玉米葉子發黃。

    多數情況下灌水泡田可迅速減輕肥害。對於氮素過剩引起的百肥害,可噴施適量植物生長調節劑如縮節胺、多效唑等加以緩解。如果磷過剩,可增施氮、鉀、鋅及其它微肥,以調整元素間的合理比例。微量元素引起的肥害,多數情況下是點片發生,只要加強田間度管理,對玉米單位面積產量影響不大。

    玉米黃化病,這也是我們經常遇到的玉米疾病,一般的表現症狀是最開始玉米的幼苗顏色淡黃,最後逐漸的失綠黃化最嚴重可導致全葉枯死。

    我們遇到這樣的問題應該適時地間苗,在玉米四葉期的時候清除弱苗,病苗和雜草。在玉米間苗後及時的補充氮肥。我們在一些資料中還說過玉米的黃化苗是缺鋅造成的,這個和玉米的白化苗症狀一樣,因為玉米的白化苗也是缺鋅造成的。但是在不同的書籍中有不同的解釋我們都說出來供大家分析。

    白化苗的防治措施是硫酸鋅加水噴霧,0.4-0.6千克硫酸鋅加入50千克水間隔七天噴霧一次,兩到三次即可。

    紫化苗是因為玉米缺磷,這個我們不多說,以前的文章有過介紹,一般紫化苗在三葉期出現,四到五葉期最為明顯。

    防治的辦法是用0.2%的磷酸二氫鉀噴霧兩道三次,間隔7-10天即可。

    我們發現出現上述問題的地塊並不是單獨的缺素症狀引起的,他和玉米的品種以及施肥和土壤狀況密切相關。一般來說土壤狀況差的地塊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使用化肥不用有機肥的地塊也容易出現類似的問題。此外土壤板結團粒結構不好都會導致這類問題的發生。所以我們一旦發現這類的疾病,就要及時的增施農家肥或有機肥,改善土壤環境,否則是治標不治本。

  • 15 # 三農科普

    玉米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玉米植株比較高大,在播種時一定要調好株距,以免互相影響光合作用,造成作物生長受影響。在玉米生長過程中,會出現苗變黃的時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播種不能太深,太深也會造成苗黃

    在播種時,播種過淺不易出苗,過深會出現苗弱、苗黃,播深應控制在3-5釐米。過深也會導致燒苗現象,造成減產。

    2、要及時間苗、定苗,不及時也會造成苗黃

    玉米出苗後,應在玉米3-4片葉時進行間苗、6-7片葉時定苗,避免幼苗擁擠,互相爭肥、爭水、爭光,形成弱苗、病苗、黃苗;畝留苗數要根據品種的不同而靈活掌握,按照栽培品種所要求的密度定苗。

    3、澆水不足

    玉米播種前或播種後澆水不足,種子得不到充足的水分,進而影響正常發芽出苗,出土時間過長造成弱苗、苗期發黃。

    4、低窪水多時也會造成苗黃

    玉米苗期往往正逢雨季,低窪地塊排水不良或小麥收割時輾壓處積水,造成苗黃。

    5、玉米病害也會導致苗黃

    如果苗期遇到長期低溫陰雨天氣,會造成玉米苗枯病的發生和流行。苗枯病多在二三葉期開始發病,病苗葉片發黃乾枯,邊緣焦枯,葉片由下向上逐漸發黃乾枯;根毛較少,根系變褐發育不良,造成黃苗弱苗。

    6、病蟲害也會導致苗黃

    玉米苗期蟲害主要有金針蟲、蚜蟲、粘蟲、薊馬、瑞典杆蠅、地老虎、耕葵粉蚧和新蟲害二點委夜蛾等,耕葵粉蚧以若蟲和雌成蟲集中在玉米幼苗近地表莖基部、根部和葉鞘內,吸收汁液,致使受害玉米葉鞘首先發黃乾枯。

    7、玉米缺辛也會導致苗黃

    玉米為鋅敏感作物,缺鋅會出現白花苗,看似玉米苗黃。

  • 16 # 邰木計

    二:請問玉米是種在田裡還是山上,要是田間裡水份過多,它光合作用吸收不好,容發黃、發白。要是種在山上,土地裡的土壤深不深,不深的話那是玉米根部沒有得到很好的生長,從而容易乾旱,缺水形成發黃,發白,甚至萎縮現象。

    三:病蟲害;玉米苗心內和葉面有害病蟲,可以拿泰亮乳油農藥打,在打點葉面肥,7一10天就一次,然後撒點肥料,使玉米抗性增強,就會逐漸好轉。

    四:在購買玉米種子時是新品種還是老品種,要是是新品種,就去看人家種的是否跟你家婆種的一樣症狀,還是好的,要是大家種的這個品種都不好,那就是種子問題,種子的抗病能力弱,下年就不要這個品種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期吃麥當勞的早餐是否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