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炫彩樂園
-
2 # 廣西賴愛婷
第一:現在好多小朋友經常咳嗽,哮喘,過敏,看了還是反反覆覆不見好,血常規做了沒什麼問題,但是就是忽略了做過敏源。我女兒幾個月的時候經常臉上長溼疹,去看了好多醫生,藥也搽了還是反反覆覆,做媽媽的好多方法都試過不見好,特別苦惱後來朋友叫我去查過敏源,最後是奶粉過敏,之後換了奶粉,溼疹好了,直到現在2歲沒有長過溼疹,所以過敏源非常有必要做,早了解寶寶身體狀況對症下藥,小孩大人都避免遭罪。
第二:小朋友的微量元也要做,現在好多新手媽媽都不知道,沒有去查微量元素就補這個不那個,這個是錯誤的,為什麼這樣說呢,明明小孩不缺鈣你卻盲目去補,導致寶寶比平常的寶寶還要提前長牙,像我女兒那時候,我就覺得吃奶粉,看裡面的營養成分都很多了,就覺得不需要補了,後來女兒晚上睡覺的時候經常反反覆覆的醒,哭不踏實,去體檢和醫生說,醫生就建議我查微量元素,後來很多個專案不合格,後來補維生素D3,一段時間後就慢慢好了。
-
3 # 心雨520語
您好!特別注意!敲黑板啦!!!尤其六個月以下的娃,微量元素?我們一定要勇於say no!目前常用方法有三。1.抽血,2頭髮檢測3某個所謂的精密儀器,夾一下手指。首先,查血。這個呢,只能勉強說測出來的是血清裡的數值,到這個是會受寶貝飲食甚至飲水量影響的,偏差很大啊!而且,很多人體重要有用的微量元素都是在細胞或者組織中的,是不能單純透過測定血清含量來評估的。所以,基本來說,血檢的結果,根本連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都不能代表,更別提什麼別的了。第二,查頭髮。納尼?沒聽說過啊。。。嗯,沒關係,其實我也沒見過這麼高大上的檢測方法(孤陋寡聞?)。這個頭髮,每天在外面接受風雨的洗禮,陽光普照大地啊。。。這頂多就是以前一段時間元素的沉積和積累,壓根不能代表寶貝體內組織微量元素含量。第三,儀器夾手指。咳咳,恕寶媽真的不瞭解這麼先進的東西。電子儀器日新月異,都有這強大功能了???別逗了!這個東西,沒得說,大家隨便上網一搜就會發現,鋪天蓋地啊,都已經披露是大騙局了!!!根本就是母嬰用品店裡,商家搞出來的噱頭。。。我曾在一個權威雜誌上讀到過,這個檢測。只適用於研究目的和監測,不適於個體微量元素營養狀況的判斷。
過敏原的話,如果有過敏的家族史,尤其父母有明確的過敏病史,比如過敏體質,有哮喘等相關病史,可以給寶寶做個檢測。另外,孩子溼疹比較嚴重,或者有可疑的或者嚴重的過敏症狀,還是建議要查個過敏原的,一些該回避的食物或者物質,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給寶寶迴避。
-
4 # 夏天的成長日記
我認為檢測過敏原只可以,但是檢測微量元素是完全沒必要的!
為何這麼說呢,以最常見的鈣鐵鋅為例。
鈣
檢查是否缺鈣,醫院有兩種方式:驗血和測骨密度,可惜這兩種方式都不能真實反應寶寶體內鈣水平。
首先,不論鈣缺乏與否,血鈣都是穩定的。
人體絕大部分鈣都集中在骨骼和牙齒,只有約1%的鈣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及血液中,所以即使真的缺鈣,檢查血鈣很可能是正常的。
其次,按照這個邏輯,測骨密度應該能檢查出是否缺鈣吧?
並非如此,小孩子處於快速生長髮育期,骨骼在生長,骨密度是不穩定的,並沒有標準值。
鐵
在鈣鐵鋅這三種元素中,鐵缺乏檢測的準確率是最高的,因為鐵大部分存在於血液中,是合成血紅蛋白的原料,檢測鐵是否缺乏應該查血紅蛋白和鐵蛋白。
但是大多數微量元素檢測,就是取指頭上一滴血,測得單一血清鐵元素資料,也是不準確的。
鋅
鋅在人體分佈很廣泛,但血液中含量很少,簡單的驗血清鋅,不能反應整體鋅的真實情況。
而且普遍認可的是:嚴重缺鋅時,血鋅含量會偏低,輕度缺乏則顯示正常。
這樣看來,檢測反而可能耽誤鋅缺乏的補充,等到更嚴重時才去補,效果自然沒有剛開始那麼好了。
總結一句話,不同微量元素在體內分佈不同,代謝、調節途徑複雜,簡單檢測血清、頭髮,不能真實反映體內微量元素的狀況,結果也不能作為臨床診斷。
那麼到底怎麼樣才知道是否缺乏呢?第一步:分析孩子的飲食結構,判斷飲食攝入是否足夠;
第二步:根據孩子目前的症狀,判斷是否符合相應缺乏症。
舉例來說。
一歲左右的寶寶厭食挑食,懷疑缺鋅,如何能確定呢?
首先,把孩子目前每天所有吃的食物列出來,標出具體量(大概也可),再根據食物營養成分表去查詢鋅的含量,再把所有鋅相加,得到的資料與需求量對比,一歲孩子每日鋅需求是10毫克左右(這是絕大多數孩子的基本需求),對比下就知道,如果長期攝入量不足,很可能就缺乏。
其次,列出孩子目前的症狀,除了厭食,是否容易腹瀉?是否發育緩慢?
符合鋅缺乏症的越多,缺乏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者結合,就能得到基本判斷了。
-
5 # 37度暖爸
過敏源有必要,微量元素,如果孩子沒有什麼特異表現,暫時不用。
我自己過敏性體質,做過敏源檢查有助於防控。
另外,按照精分的說法,過敏症狀是由情緒引起的,多是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於照顧。
-
6 # 小喬治恐龍爸爸
你好,我看到你的提問估計你的孩子可能存在這方面健康隱患,同樣作為父母我十分理解你這種擔心。因為我自己就是過敏體質,同樣也擔心是不是會有遺傳的可能。對於孩子是否要做過敏源和微量元素這兩項檢查,我是這麼考慮的:
一、微量元素不要查:
從孩子出生之後,父母可能會十分容易發現無論是醫院還是各種母嬰店裡都會有人推薦讓給孩子做微量元素檢查。也有部分父母為了避免孩子缺乏某種微量元素而影響,從而倉促做這個檢查,那麼這項檢查究竟有嗎?來看看國家對於這項檢查態度,
從上圖可以看出國家明確禁止給兒童做這項檢查,因此建議各位爸爸媽媽一定要清醒認識,避免花不必要的錢。
此外不建議做微量元素原因還有:
1、由於人體內的微量元素大約有80多種,這些微量元素在體內的含量很少,檢測必須要透過毛髮或者血液,並且檢查出來的結果只能代表一部分,並不能反映寶寶的整體情況。
2、孩子由於個人體質的不同,因此對於微量元素的含量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3、孩子在成長髮育的過程中,由於速度很快,體內營養多少都會跟不上,因此微量元素缺一點也算正常的現象
二、過敏源檢查要不要做: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無論天生還是愛到遺傳影響,可能有一部分孩子在身體某些地方會比較容易過敏,如果經常接觸過敏原,那麼比較容易出現面板瘙癢發紅,不利於正常的新陳代謝和免疫系統的功能,導致面板的感染症狀越來越明顯。而過敏原因有很多,做過敏原檢查有利於幫助孩子迴避這些東西,保證孩子健康成長,
常見的過敏原因有:
1、過敏原,過敏原分為2種:一種是吸入性過敏原,即由呼吸系統進入人體的致敏性物質,如塵蟎,羽毛,寵物皮屑,花粉等;另一種是食物性過敏原,即在食物中含有某些致敏性物質誘發了人體的過敏反應,如牛奶,雞蛋,海產品,豆製品等。
2、呼吸道病毒,如鼻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等造成的感染。
3、化學物質,菸草中的尼古丁,工業廢氣,汽車尾氣,霧霾等。
4、間接因素,如劇烈運動,天氣鉅變,情緒波動等,都可能誘發過敏現象。
綜合以上所述,我個人認為微量元素真是建議不要做,意義不大,純屬浪費錢,讓孩子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比什麼都強。至於過敏原檢查,我的建議是,如果孩子沒有表現明顯過敏症狀,可以暫時不做。我自己是過敏體質,我也沒有給孩子做。如果孩子出現經常過敏,或者過敏不容易好就要及時去醫院做相關檢查,畢免影響孩子的健康。
-
7 # Mia我肉姐
關於微量元素有沒有必要做?作為一名註冊營養師,告訴你 非常沒必要。
早在2013年,國家衛計委就已經下發通知,對於兒童微量元素檢測做出了指導和建議。
檔案的態度很明確:微量元素檢測不宜作為常規體檢專案。
1.以頭髮作為檢測標本。取樣方便,可以讓寶寶免受採血的疼痛,看起來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但頭髮受清潔程度、髮質、個體生長髮育程度和環境汙染等多種因素影響,甚至殘留的洗髮液都會干擾檢測結果,所以這種檢測方式得出的結果臨床價值非常有限。
2.透過手指取血。取血過程中,可能會有組織液或外界的同種元素混入,造成結果偏低或樣本汙染,也不是可靠的方式。
3.透過靜脈取血。這種檢測方式,採血過程中干擾因素相對較少,能比較準確地反映血漿中各元素的含量。
4.使用靜脈血檢測微量元素,就能真正反映寶寶是否缺鈣、缺鋅、缺鐵麼?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血液中的微量元素不能等同於這種微量元素在體內的含量。所以,你懂了嗎?
關於是否需進行過敏源檢查,爭議頗大。部分專家認為患過敏性疾病的兒童,如紫癜、哮喘,治療前需進行過敏源檢測。但部分專家認為檢測意義不大。
1.兒童過敏源與體質相關,在過敏性疾病急性期,對多種物品過敏,如雞蛋、牛奶、花粉、枯草、粉塵,甚至小麥、大米、麵粉。某種程度下,無法預防過敏源。
2.經過治療紫癜穩定後,複查時過敏源種類減少,此時,適當對過敏較嚴重的過敏源控制即可。
3.如果家裡大人有過敏遺傳史或者寶寶有發生過敏的情況,最好還是去做下過敏源的檢測,防患於未然。
如果沒有的話,建議還是不要去做了,一方面做檢測寶寶也挺可憐的要抽好多血,另一方是做了可能也沒多大意義,平常只要多注意文章中講到的注意事項,預防為主才是最主要的。
而且過敏源會隨著寶寶的體質發生變化,一開始會過敏並不代表一直都會過敏,例如做了檢測對蛋白過敏,就永遠不給寶寶吃雞蛋之類的那反而會得不償失。
假如寶媽寶爸們不放心還是想做下過敏源檢測,那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過度依賴檢測報告,還有要向醫生諮詢。
-
8 # LGH860
現在很多孩子,尤其是年齡比較小的,檢查過敏源和微量元素對於家長小孩來說是有必要的,就幾百塊的事,給大人小孩帶來都是安心。
②測過敏源能帶給你哪些放心呢?
可以查出孩子對哪些食物或花粉過敏,這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儘量或不去觸碰這些食物或花粉。
前段時間自家小孩查了一下過敏源,對花生,牛奶,雞蛋過敏,到了幼兒園,早上老師就要發牛奶,雞蛋,花生,因為之前將這個情況提前告之了老師,結果老師就沒有給我家寶貝發放這些,結果小孩一個人低著頭,看著老師發的影片,好心痛,第二天我就打電話給老師,還是繼續吃這些吧,沒辦法。所以從食物上控制就看能否控制住,反正我家寶寶是控制不住,還是面板癢。
看過很多醫生,都說隨著年齡變大,會慢慢變好的!
②微量元素檢查建議檢查。
檢查微量元素,可以知道寶貝缺什麼,可以從食物或人工添補微量元素。
祝您寶寶健康快樂!寶寶的健康就是家庭的健,所以這些檢查可以去做一下!你認為呢?
回覆列表
微量元素
由於微量元素在人體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的缺乏和過剩與兒童的健康休慼相關。比如說鋅參與人體內酶的代謝過程,如果孩子出現食慾不振,在排除了感冒發燒或生長髮育過快等原因後,就會考慮是缺鋅造成的。
透過微量元素檢測做出是否缺鋅的排查後,再尋找原因,對症治療。目前微量元素檢查是比較客觀的瞭解兒童體內微量元素水平的方法之一,有助於指導餵養與臨床治療。檢測方法主要有血檢和發檢兩種,各家醫院因為檢測方法和儀器的不同,參考值可能有差異,應該以醫院提供的參考值為準。
過敏源
寶寶過敏的情況下,肯定是要給孩子去做個檢查的呀,透過檢查能夠查明導致寶寶發生過敏的原因,從而預防和治療過敏症狀;若是寶寶反覆發生過敏,就有可能會對寶寶的生活和睡眠造成影響,從而影響寶寶正常的成長髮育。如果沒有過敏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不做。媽媽平時一定要注意護理,也要經常給孩子更換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