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結合書中內容可知,葉文潔偶遇羅輯就是在汪淼得知葉文潔就是ETO統帥那場聚會前,而且汪淼與葉文潔的接觸顯然比羅輯更多,那麼為什麼葉文潔不把黑暗森林法則傳授給汪淼呢?
19
回覆列表
  • 1 # 大象lx

    你好,我在2020年3月11日,回答過相似的問題,可以到我的主頁中搜索

    《三體》中,為什麼葉文潔將提示講給羅輯而不是汪淼?

    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分兩方面來討論:葉文潔是無意之中給出黑暗森林的提示,給出提示只是一時之間有感而發才做的決定。葉文潔有意給出黑暗森林提示,在給出提示之前經過一番謀劃最終選定羅輯的。

    詳細的解答歡迎去我的主頁中看或者私信我,謝謝!

    回答截圖如下:

  • 2 # 石開言

    葉文潔一開始期待三體人帶給地球更好的文明進步,後來得知是一群經歷數百次毀滅打擊的極端野蠻文明,他們智商高,科技超端發達,他們來地球的目的只有一個,入侵,毀滅,殖民!

    葉文潔後悔了!她後悔向三體發出訊號。她要把剋制反擊三體的方法傳遞出去,就像洪七公傳授降龍十八掌,並不是誰出現的早,誰接觸的多就傳給誰,要是這樣,丐幫長老和弟子就都會了,反而郭靖沒有可能。

    這裡的羅輯就是郭靖,機緣巧合,比汪淼更合適。別忘了,還有三體人的超級全覆蓋監控——智子的無孔不入式的地球監控,葉文潔只能採用隱晦的方式傳遞給羅輯,這也需要羅輯的悟性,韌性和勇氣!

  • 3 # 獨不醒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

    從表面上來看,羅輯先學天文,後涉足社會學的專業背景比汪淼更有可能參透宇宙的真相。如果更進一步分析的話,應該是葉文潔看清了科學和哲學對人類文明的前途所發揮的作用完全不同,而汪淼是個典型的科學家,羅輯則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哲學家,甚至神。事實也證明了葉文潔獨到的眼光,也是她親手將羅輯置於挽救地球命運的最前沿,一個合格的面壁者。

    科學邊界

    科學邊界是三體裡一個著名的學術組織,實際上就是ETO的別名或者前身。這個名稱有強烈的暗喻,那就是科學是有邊界的,而其中的部分成員正是因為出現了科學無法解釋的事情而選擇自殺,葉文潔的女兒楊鼕鼕正是其中的代表,“物理學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將來也不會存在”,這是她的遺言。而汪淼呢?本質上和楊鼕鼕沒有區別,甚至更差,因為他研究的領域更加狹窄,雖然他以哥白尼的身份揭示了三體執行的規律,但也預示著他即將走向同樣的道路,最後挽救他的,不是科學,而是大史,大史沒什麼科學素養,只有樸素的經驗常識。

    所以科學挽救不了人類,因為已被智子鎖死。人類要實現自我突破和救贖,首先得認清宇宙的真相,這需要哲學。

    面壁者

    為什麼羅輯能夠看清宇宙真相?首先肯定得益於葉文潔傳授的兩條公理、兩個概念,這是葉文潔幾十年思考總結,可以說是畢生之心血;其次是混沌思維,羅輯雖然聰明,並不是一名科學家,思維方式有別於現代科學線型思維,從後期的種種表現來看,他更加擅長綜合性思考,甚至是非理性思考,將多要素疊加之後靈光乍現;三是東方智慧,在事情沒有確定之前不會宣之於口,這一點在羅輯身上體現的特別明顯,為了驗證黑暗森林理論的正確性,他發射了一條“咒語”,所以有人諷刺:我們終於有了一個神。正是這個神,才有耐心等待兩百年去驗證猜測,這樣的面壁者更接近於我們頭腦中浮現出來的面對一面石壁參悟的僧侶形象。

    在四個法定面壁者和一個隱形面壁者(章北海)中,也恰好分成了兩類,一類是西方科學派,一類是東方哲學派。嚴格來說,只有後一類才能稱為真正的面壁者,羅輯和章北海恰好都是華人,雖然和背景設定有關,但卻和東西方世界的思維方式脫不開關係。

    別無選擇

    葉文潔選擇羅輯有其必然性,即使不是羅輯,也不會是汪淼、沙瑞山一類的科學派,這是葉文潔反覆權衡之後的選擇。從現實來看,葉文潔也沒有別的選擇,至少她從女兒鼕鼕那裡瞭解過羅輯的為人,聰明、玩世不恭、花天酒地、有一定的天文學和社會學背景,這樣的人不會因為理想信念喪失而選擇消沉甚至自殺,而會想法設法活的更自在。這不是更像一個哲學家而不是一個科學家嗎?何況葉文潔自己也說了,她的時間不多了,即使選錯了,也盡力了。

  • 4 # 深度科幻

    好像這個問題我之前闡述過自己的觀點,既然有朋友問我就再系統的整理一下。

    站在葉文潔的立場,為什麼羅輯不重要?

    大部分人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會有一個誤區,認為羅輯很優秀、很重要,其實並不是如此。因為你是站在一個讀者的立場,在擁有整部小說資訊量,知道整個故事結果的情況下來思考這個問題,所以就會覺羅輯很重要,從而有意無意的開始為這個問題尋找各種佐證。但站在葉文潔的立場,羅輯根本就不重要,甚至整個世界、整個宇宙都已經不重要!

    葉文潔掌握的資訊有哪些:在遇到羅輯之前,葉文潔雖然還是名義上的ETO統帥,但因為ETO內部的權力鬥爭,已經分裂為降臨派、拯救派和倖存派,葉文潔根本無法控制。伊文思對來自三體的資訊進行了大面積的截留,使得葉文潔始終被矇在鼓裡。

    一、葉文潔並不清楚智子的工作原理,也不瞭解三體世界:葉文潔只知道三體世界發射了兩枚智子,能夠封鎖地球的基礎科學,並不知道智子具有監控功能,更不知道智子始終監控著她這個ETO統帥,否則豈不是給人家羅輯挖了一個大大的坑,害人家孩子一輩子不得安寧?同時葉文潔對三體世界也不瞭解,只知道三體世界要侵略地球,根據自己推匯出的黑暗森林法則估計人類可能會面臨滅頂之災。

    二、葉文潔不知道汪淼要幹什麼?其實在一開始葉文潔也不知道汪淼要幹什麼,但隨著汪淼的介入越來越深,特別是在申玉菲被殺之後,葉文潔終於感到局勢已經全面失控,汪淼可能是來自聯合國的臥底,聯合國要用武力對她們下手。

    三、葉文潔並不瞭解羅輯:從葉文潔和羅輯在楊冬墓前的對話可以看出,葉文潔其實並不瞭解羅輯,甚至對羅輯沒什麼好印象,羅輯自然心裡也清楚,所以才會說“楊冬說我這個人新很散”。按照估計羅輯這小子在高中時代可能追求過楊冬,但人家看不上他,或者生活理念不同,葉文潔對羅輯的瞭解也僅限於此。

    羅輯真的比汪淼優秀嗎?

    在《三體》中,羅輯因為無意間獲悉了黑暗森林法則最終和三體纏鬥了一生,而汪淼則清清白白、問心無愧的活了一生,按照原著的交代汪淼死的非常坦然。

    如果客觀的進行比較,羅輯只是一個二流的不靠譜教授,朝三暮四。和中規中矩,Sunny正面的汪淼相比,無論是在品德和智力方面都談不上更加優秀。因此葉文潔之所以沒有選擇汪淼而選擇羅輯一定有其特殊的原因。

    葉文潔選擇羅輯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為什麼不選擇汪淼?

    第一、直接原因——時機不對:之所以不選擇汪淼,主要是因為汪淼出現的時機不對。在汪淼出現的時候,葉文潔對自己畢生追求的依靠外星文明改造人類的事業還沒有完全失望,還想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挽回,起碼要整合ETO,發動武力攻擊,解除審判日號對來自三體資訊的截留,徹底弄明白三體人的意圖。儘管在這之前葉文潔已經預感到了三體人要完全滅亡人類,但畢竟不敢肯定,否則在ETO內部也不會出現那麼多的倖存派?再加上自己唯一的女兒剛剛死去,作為一個母親,肯定需要一個思考和調整的時間。

    第二、深層原因——對人類失望:葉文潔是一個悲劇,她悲慘的命運使得她對人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她不相信人類,甚至在她的內心深處像伊文思一樣也有完全毀滅人類的慾望。而汪淼恰恰代表人類的力量,代表聯合國,這使得她會不自覺的不信任汪淼。這也是葉文潔在被捕之後沒有選擇將秘密告訴聯合國的原因。

    葉文潔為什麼不選擇汪淼而是選擇了羅輯:其實這種選擇實際代表了葉文潔內心的波動,在年輕時代,葉文潔因為對整個人類世界單純的“恨”向三體世界發起了呼喚,但在今天她畢竟已經是一個老人,正期待著和自己的女兒、女婿(楊冬、丁儀)四世同堂,享受天倫之樂。在汪淼第一次見到葉文傑的時候,葉文潔正幫鄰居帶著孩子,那種對孩子無私的愛正是葉文潔母性光輝的體現。其實客觀來說,和羅輯相比汪淼最大的特點就是更具有人性的光輝,她對葉文潔那種發自內心的憐憫,不僅是作為作者的劉慈欣對葉文潔所代表的人類悲劇的深深思考,也是葉文潔對汪淼的肯定,因為她一定感覺得到。如果不是被形勢所逼,假以時日她對汪淼的認可一定要強於羅輯,但隨著聯合國的強力介入,這一切都已經不是葉文潔所能掌控的了。

    所以嚴格來說不能說葉文潔不願意選擇汪淼,而是汪淼成就了羅輯。就像當年照顧葉文潔的農村媳婦大鳳那句:“姐,天上的星星為什麼不會掉下來呢?”,使葉文潔看到了人性的一絲光華,使他覺得必須為自己的種族自己的文明留下希望,而此時又恰恰碰到了羅輯。

    從人格來說汪淼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好男兒,他充分的理解葉文潔,同情葉文潔,他問心無愧。從客觀來說,葉文潔其實是一個單純的女人,也是一個堅強的女人,但命運捉弄使她走向了人生的悲劇。在她死前的那一刻,她並沒有選擇將自己的秘密告訴聯合國,是因為她對整個人類世界失望,但她並沒有對人間的真情失望,她給世間的好人留下了希望。她最終選擇回到紅岸基地,選擇死在靠山屯,那個第一次給她溫暖的小村莊,我想在她心中一定還惦念著大鳳的那個疑問,期待在另一個世界向大鳳去解釋。

  • 5 # 彈星者也

    題主你的設定就是有問題的,葉文潔對羅輯的熟悉程度遠遠高於汪淼!!!

    首先,葉文潔的女兒楊冬跟羅輯是高中同學,楊冬經常在葉文潔面前提起羅輯,楊冬對羅輯非常的欣賞,但羅輯在楊冬面前很自卑。羅輯顯然是楊冬的暗戀者之一,最不濟也是知心好友,要不然也不會在楊冬死了之後去她的墓地。

    楊冬是有男朋友的,正常情況下,關係一般的異性高中同學,誰會去死者的墓地呢?能參加追悼會已經是非常好的關係了。

    其次,葉文潔和楊冬的墓地偶遇,真的是偶遇嗎?未見得。羅輯在楊冬去世後,非常的失意。羅輯為什麼在男女關係上非常的混亂?最大的可能自然是情場失意,失意的物件是誰?顯然是楊冬。他應該是經常去楊冬的墓前,只有這樣才能解釋,剛好遇到了葉文潔。

    第三,葉文潔和羅輯都是清華大學的教授。羅輯早年作為一個才華出眾的天體物理專業的學生, 葉文潔作為天體物理的教授,不可能不知道羅輯,不知道他在專業上的造詣。

    第四,羅輯是個理工男,但是他跨專業去教社會學,說明他是非常非常聰明的。這樣的聰明人,葉文潔只要不是閉目塞聽,肯定是知道的。

    第五,葉文潔去墓前的時候已經預感到了,她將可能會被逮捕。宇宙公理她已經研究了20多年,可以說是嘔心瀝血了。這樣的一個研究成果能夠隨隨便便給別人說麼?要知道,葉文潔是一個非常冷靜細緻,非常有耐心的人。

    第六,羅輯雖然非常聰明,但是也沒有出什麼重大的研究成果,在研究的方向上,其實是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性的,有很高的成長性。汪淼呢?已經是中科院院士,奈米材料的研究上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讓他轉型去研究宇宙社會學,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就三體1裡面出現的人物而言,葉文潔的接班人非羅輯莫屬!!!

  • 6 # 魚龍幫朝二哥哥

    羅輯是透過宇宙文明的那兩條基本公理推匯出來的。

    在全書開始的時候,葉文潔不是對羅輯提到了宇宙文明的兩條基本公理,葉文潔的那段話只有三體文明的智子和羅來輯聽到了,三體文明依自此認為羅輯有可能會發現黑暗森林法則,建立起對自身的威懾,所以才會不顧一切地殺他,還要求儘量不引起注意。

    羅輯聽到這段話沒有在意(由於三體文明學會了隱瞞,葉文百潔的那段話除了羅輯沒人知道),甚至是三體文明的追殺和地球文明對他的重視也沒有引起他對自身的思考,直到聯合國帶走了莊子,強迫他開始工作,羅輯才從宇宙文明的那兩條基本公度理之中推匯出了黑暗森林法則。

  • 7 # 噶是我叔

    1、汪淼是葉文潔想拉攏進入ETO的目標,即使不能,也想辦法使汪淼停掉對奈米材料的研究,這時葉文潔即便跟汪淼說了宇宙社會學的公理,汪淼也不會信吧,他會覺得葉文潔還是在幫三體人。

    2、正如題主所說,汪淼沒有社會學背景,肯定不如羅輯更容易想通。

    3、羅輯是楊冬的同學,葉文潔對羅輯早有耳聞,因此葉文潔可能早就知道羅輯是一個玩世不恭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有可能去建立威懾,汪淼那種人基本是沒有希望的。

    4.再者汪淼是個實用技術研發者,羅輯則是噱頭理論家,羅輯有機會上百家講壇到處宣講黑森理論(提高人類思考黑森理論的機率),汪淼沒有羅輯這個公眾影響力。

  • 8 # 什麼都要懂一點

    “我將幫助你們獲得這個世界.我的文明已無力解決自己的問題,需要你們的力量來介入。”

    這是葉文潔的原話。看得出她雖然大半生都對人類失望至極,在一心等待著三體文明拯救地球文明,但是其實對人類還存有愛、對未來抱著期待。

    所以,當葉文潔後來隱約猜測到宇宙裡文明之間存在的黑暗森林真相,她堅持的信念發生了一絲動搖,卻也只是那麼一絲動搖。

    可是,葉文潔最終又選擇了傳授黑暗森林法則,並且為什麼是羅輯而不是汪淼呢?

    第一:葉文潔不可能因為自己的一絲猜測就全盤放棄大半輩子的努力。她堅信:科技越發達的文明其文明程度就一定越高。她多年來養成的強大心智城門仍然還在,只有時機合適才有可能露出縫隙,而不是把自己的一絲猜測立刻明確告知別人。

    第二:汪淼是研究奈米技術的材料科學家,從專業方面講就與天文和社會學毫無關係。除非葉文潔明確告知,否則強行把黑暗森林法則往汪淼頭上套只會顯得突兀不合理。所以汪淼不該、也沒有成為葉文潔、羅輯、程心那樣的主角,只是一個引導劇情開始的重要角色。

    第三:羅輯的形象:生性風流、玩世不恭、幽默浪漫、想象力異常豐富,及時行樂、活在當下、能進能退、不會被現實擊垮;羅輯的專業:天文學和社會學雙重學位,後開創宇宙社會學。相比汪淼,羅輯才符合領悟黑暗森林法則的角色設定。

    第四:在自殺女兒的墓碑跟前,葉文潔堅守的心神終究還是短暫出現了漏洞。恰逢時機又看見女兒提到、讚揚過的羅輯,有些悔意或無奈的葉文潔試著給人類留下唯一對抗三體文明的那個可能。

    第五:葉文潔的告知方式很隱晦,也許屬於臨時起意,也許只是忌憚智子。就是總之自己為人類盡了一份力的意思,至於會不會起作用,完全看看起來還符合條件的羅輯領悟力如何。

    最後總結一下:作者大劉把葉文潔將黑暗森林傳授給羅輯的條理和情節設定得當,要是換成了汪淼就會槽點滿滿。

  • 9 # 牧野晨曦

    純屬個人看法 和主流看法不太一樣

    葉文潔的身世決定了她內心的巨大痛苦

    不要看隨著年齡增長 有了女兒

    似乎溫和很多

    但是內心對人類社會道德毫無底線的絕望

    甚至還有強烈的怨恨

    自己又毫無力量改變 只能藉助外力

    當人與人不能相信的時候

    也就是社會崩塌的時候

    雖然那時她還不知道聯絡域外文明會有什麼結果 但是她內心的想法是

    與其改變不了 那就毀滅吧

    所以 她透過太陽向三體世界發出訊號

    而之後

    生活的穩定 這樣的絕望逐漸淡化

    在自己將死去的時候

    突然覺得自己很矛盾

    所以 ETO組織也分為三個派別

    降臨派 拯救派 倖存派

    這其實是作者用來表達葉文潔內心的三個矛盾鬥爭

    這個時候她也對黑森林法則 有所感悟

    覺知到人類被毀滅幾乎肯定的

    不會有被拯救的可能

    黑森林法則

    1絕對不信任

    2最大可能的消滅 寧可錯殺不可漏過

    正是這些因素導致她選擇邏輯

    汪淼的正義感太強 並且他沒有對人類的仇恨

    邏輯的正義感不強 只關心自己的感受

    這一點可以看到他成為面壁者時的心願就知

    並且 對於地球人的生死 地球的未來

    都不在他考慮之中

    葉文潔選擇他 其實就是給地球人一個機會

    邏輯若是自娛自樂 地球等著被毀滅

    邏輯若是突然覺悟 承擔責任 則是地球的幸運

    這樣

    地球被毀滅 自己內心沒有那麼罪惡

    地球沒有被毀滅 自己內心沒有那麼遺憾

    怎麼看

    邏輯都是作者劉慈欣

    用來延續葉文潔內心矛盾的載體

    所以 邏輯本身就是葉文潔死之前的思維延續

    一孔之見 不成熟 姑且論之

  • 10 # 我是笑林

    樓主所說黑暗森林法則來自大劉小說《三體》。正好我利用坐地鐵時間完整地聽了該小說。

    首先什麼是黑暗森林法則,法則內容如下: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

    法則精髓:

    被發現,總有一方被消滅!

    葉文潔之所以把黑暗森林法則告訴羅輯,我想我以下幾個原因:

    一,羅輯的職業。與汪淼不同的是,邏輯是社會學教授,而且研究過螞蟻的群體法則,這不是一般的物理研究範疇。而黑暗森林法則剛好符合社會學羅輯,我想大劉之所以給主人公取名羅輯,也是依據這個道理。

    二,羅輯的性格特點。羅輯在成為面壁人之前生性風流,玩世不恭; 想象力異常豐富,幽默而富有浪漫情懷; 及時行樂,活在當下,是一個典型的不會被現實所擊垮、拿的起放的下的現實主義者。要成為面壁者,沒有這些性格特點是很難不被質子識破的,這也是其他三個面壁者被識破的原因之一。

  • 11 # 水瓶影視廳

    首先,題主這個問題是成立的,葉文潔確實是地球上第一個推算出“黑暗森林法則”的人,至於後來伊文斯、邏輯、章北海,都不能算是自己推算出來的人。葉文潔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但是僅憑聰明,還不足以讓她推算出“黑暗森林法則”,因為地球上比她聰明的人大有人在。葉文潔從始至終,都是一個拯救派,因為父親慘死以至於後來她的人生經歷,飽受背叛、欺騙,讓她對人類這一物種失望透頂。

    如果換做其他人,心理可能已經變得扭曲變態,但是葉文潔是一個理智的人,在這樣一個狀態下,她仍然希望三體文明這樣的高階文明,能夠改善地球文明的現狀。至於葉文潔如何能夠推算出“黑暗森林法則”,我認為這要從她和三體人的第一次對話中來分析。

    葉文潔本意是進行一種人類的自我救贖,希望把人類文明中不好的東西剔除,讓整個世界都充滿真善美。可是當她受到第一個三體人的答覆之時,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是不成立的,任何一個高等文明都不會拯救你,而是會毀滅你。

    我是這個世界的一個和平主義者,我首先收到資訊是你們文明的幸運,警告你們: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你們的方向上有千萬顆恆星,只要不回答,這個世界就無法定位發射源。 如果回答,發射源將被定位,你們的行星系將遭到入侵,你們的世界將被佔領!

    當她收到這段回覆以後,拯救人類的希望破滅了,從這時起,就已經為她日後推匯出“黑暗森林”法則埋下了伏筆。因為在這一刻,葉文潔腦子中思考的是什麼,她在想我等待你的拯救,你卻要毀滅我,至於從那以後,她所思考的問題就很簡單了,那就是:你為什麼要毀滅我?

    在三體文明的科技水平遠遠超出地球文明的前提下,葉文潔一直嘗試分析這個問題,以她的智商,最終得到“黑暗森林法則”也只是時間的問題了。但是由於三體人質子的監控,她無法將黑暗森林直接傳授給邏輯,只能告訴他“宇宙社會學”一個模糊的概念,為後文人類文明避免被三體文明入侵,留下了希望。

  • 12 # 青梅煮酒lunyx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如果葉文傑要是把「黑暗森林法則」傳授給汪淼,就沒有《三體》第二部了。

    雖然這有一點玩笑的意味,但事實就是如此,作者劉慈欣寫第1部的時候,可能沒有意識到反響這麼好,最後寫續集的時候,為了讓人物故事更豐富,所以換了男主角,因為如果繼續用汪淼的話,就不可能有愛情的情節在裡面了,這個的故事前提男主角必須是單身。

    再有一點是,邏輯有玩世不恭的一面,他是一個花花公子,曾經有過多個女朋友。而汪淼是個嚴肅認真的科學家,已經有了家庭和孩子。所以這兩個角色相差很遠,汪淼是無法擔任邏輯這個角色的。

    《三體》如果還有續集,那麼一定還會有新的人物出來,因為一個新的主角會帶來許多新的故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讓別人生氣了他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