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人的未來
-
2 # 大朋友小朋友
無論是不是在特殊時期,我都會有面對孩子的無力感,有時候我會反思自己是不是我們給娃寄予太高期望了。
孩子吃飯習慣不好,無法像我們大人們可以及時吃完飯菜,吃了幾口就開始玩起來。我們往往會肝火上揚一頓罵,孩子搞撒了飯菜也會捱罵,總結一下可以說捱罵是每餐飯的必備環節。這樣的日子一天天過,雖說想盡辦法去調理伙食,無力感也是一直存在。
孩子活動量變小的確是疫情所致,正常作息的時候每天都會到處玩,所以孩子的睡眠也沒有辦法完全順暢。只能小區裡面多活動活動,在家裡活動孩子把握不好動作,總是製造一些驚嚇給樓下。午睡如果正常,晚飯能夠正常進行,但是睡覺卻要很晚才入睡。如果沒有午休一直玩,晚飯時間就會困得不得了。只能硬性規定必須午休。不然也會徒增煩惱。
無論我們的無力感出自何因,都不能有太多的批評打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大家應該都懂。少一些責備,多一些陪伴,放下手機放下電視劇,跟孩子外面曬太陽去。
-
3 # 映月老師呀
面對孩子,除了“打罵吼”,你還可以這樣做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特別是進入初中階段,很多家長感覺到,孩子不再像從前那樣乖巧可愛了,做什麼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見,甚至一切都和家長“對著幹”,其實這一切是孩子青春叛逆期到來的表現。家有叛逆期的孩子,真的讓人頭痛不已。
家長在對待叛逆期的孩子的時候,不要急於去糾正和批評孩子,要意識到這是孩子尋求獨立的開始,孩子的自尊心、獨立心已經形成,他覺得父母的說教、打罵、嘮叨是在控制自己,但這種感覺他們又沒能力表達出來,所以他們用他們能想到的不聽、不學、出走等方式反抗。碰到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充分了解孩子青春期會出現這種狀況的特性,不能粗暴的處理問題,應該站在孩子角度,理解孩子的苦惱,多和孩子接觸,對孩子進行陪伴,不要急於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1、瞭解孩子。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有著更多的迷茫和困惑,需要家長的貼心關懷和正確引導,家長要用積極的態度接近孩子,多和孩子接觸,全方位瞭解他,才能對孩子有全面正確的判斷和評價。
2、做好親子溝通。孩子能否接受家長的教育,關鍵取決於孩子在內心如何看待家長。家長要在在理解、交流的過程中真正放下身段,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耐心傾聽,讓孩子接受你,願意把他的想法、苦惱、困惑告訴你,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的解決問題。
3、管好自己的情緒。生活、工作、個人的情緒不要遷移到孩子身上,跟孩子相處時儘量保持愉悅的心情。如果是因為孩子的叛逆引起的情緒激動,可以暫時先離開現場一會兒,等自己平靜以後在進行溝通,因為家長在憤怒的狀況下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
4、放低對孩子的期望。這是最重要的一條。家長之所以對孩子嘮叨、指責,無非是因為孩子的表現離家長的要求相差很遠。家長可以多想象一下,如果孩子跟你對立,長此以往,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在孩子的平安、健康面前,其它的一切都是浮雲。這樣,家長的心態放平了,再管起孩子來就會少一些批判、指責,親子關係會好很多。
總而言之,世界上沒有不愛孩子的家長,可並不是每個家長都知道該怎樣愛自己的孩子。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的陪伴、指導和引導意義非常重大。
-
4 # 閩南八戒
打是疼罵是愛?棍棒之下出孝子?時代不同教育觀念也會不同往日,但是傳統的教育模式還是影響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不會有多大的耐心,基本上都會採取武力干涉孩子的方法,雖然道理都知道不能對孩子使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但是在那一瞬間大部分父母都會失去理智,等孩子也打了,事情也沒有解決好自己的氣也消了,這才會心疼剛才自己的舉動可能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但是如果自己不改變自己的教育模式的話,下次你還是會選擇用同樣無效的辦法實施。
要改變孩子我覺得得先改變自己開始,孩子是會依照大人的樣子進行模仿,有可能孩子的不聽話是因為跟大人學習的壞習慣呢,所以還是要從自己出發,正人先正己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同樣父母也是孩子的榜樣,我知道每個父母對孩子的艱苦用心,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方法方式,只要方法對了絕對錯不了。
-
5 # 問學英倫
我想先宣告我從來沒有打罵吼過我的孩子。
最近學校關閉,孩子回家了。十四年來,家對他來說,就是吃飯、休息和閱讀的地方。從前父母是故事大王、文化權威,逐漸的,力量在發生著變化:比如那些我們曾經擅長的數理化學科,如今這一代孩子有了新的學習方法、工具和考量方法;在音樂、繪畫、宗教、法語、西班牙語的世界裡,沒幾年我們就成了半吊子或者純粹的盲人。我們慢慢的只能遠觀著他的世界,想幫忙,卻無能為力。我們可能都不懂,又有什麼可以打罵吼的呢?
但我也有一個朋友,她跟我講過她的孩子,剛剛發生的事情:她說孩子說他在學習物理,本來有事讓孩子幫忙她也沒打擾孩子,但三個小時過後忽然發現他一直在打遊戲,所以她崩潰了,打罵吼了孩子。孩子之後確實老實了一些。
她問我,“你會怎樣?”
我,會以很平常的語氣,說今天遊戲超時了(家裡規定假期,每天遊戲時間一小時),未來幾天要把時間扣回來。關於物理那部分,撒謊是大錯,要懲罰。這是在孩子3歲時就定下來的規矩,面對父母的問題:你可以沉默,或者說我不想說,但不可以說謊。目前沒有發現他為了玩遊戲跟我們撒謊,週末或假期他會說想多玩一會兒,我們也不會太較真兒,但通常不會超過2小時。孩子逐漸長大,我們開始以大人的方式對待他,在大的方向比如時間管理、責任、堅毅方面給出我們的意見,其他事情,就隱退了。
儘管我們依然有很多無知和偏見,但是我想做個謙卑的父母,像尊重自然一樣尊重一個年幼的心靈。
-
6 # 小森食光
我家孩子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乖的,所以即使偶爾她不聽話我們捨不得去責罵她。在她一歲的時候老是去摸垃圾桶,我拍過她的小手,結果她哭了,後來每次想到都會後悔,所以也就不再打罵她了。平時只要你跟她好好講,她會配合你,聽你的話。所以小孩子還是哄著點,寵著點好,當然,我說的是六歲以下的孩子啊。年齡大一點的孩子不聽話,也不好理教,多想辦法,多想對策才好。不要一味的打罵吼,因為你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長大了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很大程度取決於自己的父母!
-
7 # 小一老師
該怎麼辦?
首先,先搞明白一個事實真理:原生家庭環境的重要性。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老師。更是每天的現場教學鏡子。家長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孩子。潛移默化的作用不容小覷。所以當孩子不想寫作業,只想玩遊戲時,家長先自省,你下班後如何利用的自己的時間。你是否在伏案學習充電,還是電腦遊戲,抑或是手機手遊。你的時間管理計劃如何以及對於完成任務的心理狀態是什麼?是時間規劃有條不紊還是得拖就拖,拖延症晚期?有任務需要做,是想盡快完成還是等同事做完等待參考。自省過後,我們就要採取一些行動了。
家長給孩子營造的環境是孩子的學習素材。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觀察家。就在孩子還是個嬰兒的時候,你看著他,對他笑,他也會笑,此時他還不知道笑這個表情的含義,只是單純的肌肉模仿,漸漸的他只是發現了,做”笑“這個表情,心情很好,才會把笑和開心聯絡起來。哭亦是如此。你的走路姿勢,說話語調,甚至拿筷子的,端酒杯的樣子。
孩子剛來了這個世界,對於他來講,好的壞的他在開始沒有正確判斷,所以在他面前的父母怎麼做他也會怎麼做,即使到了董事了,就算某一個父母經常做,但孩子很討厭的事情,漸漸的10年後,20年後,孩子也成年了,當了父母了,他突然發現,他正做著他曾最討厭的動作或事情。有人認為這是基因,但更確切的是原生家庭環境的影響。因為每個人的大腦都會記憶一些環境邊邊角角的零碎,一天兩天沒有大的反應,但時間久了,大腦對於這片記憶會越來越深,最終成了無意識的習慣。
年復一年,如復一日,孩子復刻著你的所有。
每天回家後,在書房陪孩子學習,你進步了,孩子好習慣養成了。有些家長會說,現在孩子的內容很難,我都幫不上忙。其實根本不需要幫忙。需要的是你的陪伴,與學習姿態。
其次,第二事實,你是否觀察過孩子,他是你的作品,但他也是一個有著自我思想的生命體。
你看懂了孩子,你才能和他站在同一個角度說話,達到有效溝通,而不是兩個人雙雙被氣進醫院。孩子的每一個微表情都在反應他的內心世界。你誇獎他的時候,他是驕傲飄飄然了,還是繼續鼓勁做更好了。因為兩個反應說明你誇的方向對不對。你批評他了,他是失望了,還是懊悔,這兩個反映著你的批評是否正確,是否得到了孩子的認可,結果更是直接決定了孩子的成長方向:叛逆或是懂理。所以家長先自問,你是否用心用眼用腦觀察過。
回家看看自己的孩子,你誇他的時候,他是不是因為你的肯定而開心不已。還是已經習以為常。再回頭想一想你是怎麼誇得。因為誇獎很有學問,誇獎一定要具體化,讓他知道哪裡做的好,你誇得目的是讓他以後繼續這樣做。也就是說他得知道他哪裡做的好,下回還怎麼做,而不是讓他覺得什麼都很棒,漸漸的自以為是。批評也是一樣,你是否沒有就事論事,翻舊賬,讓他覺得自己怎麼做都不令你滿意。所以每次的評價羅列出客觀事實,面面俱到,有好要誇有錯要糾正。
就作業一事,把孩子叫到面前,提起作業時候,看孩子的眼睛,觀察,他是覺得自慚形穢,還是害怕,還是振振有詞。自慚形穢,說明孩子明知道有錯,還是沒做作業,要麼他是一時犯懶,家長要立刻畫休止符,明確表示,爸爸媽媽理解大家都有懶得時候,但此風不可長。僅此一次,如果再有第二次,重罰,這種孩子一定不會再犯。但如果害怕,說明孩子被罰怕了,需要繼續問孩子是不是哪裡不會,還是有別的困難。孩子此時需要幫助。但孩子還振振有詞,也先聽完他的理由,隨後分析理由是什麼。接下針對理由給孩子定規劃,觀察非常重要,按症給藥。
再次,第三事實,吼叫不解決問題!溝通時,你當孩子懂事去交流他就懂事,你覺得他還小還不懂,他就會很晚才懂。沒有長大了就懂了。所謂的順其自然,都是一次又一次的事情教會的。
家長以尊重的口氣說話,孩子就會以尊重的口吻迴應。你會說對不起,孩子才會。你的情緒化只會得到孩子的情緒化,孩子沒有寫作業,家長一般會十分生氣,即使壓住火氣做到了前面兩個步驟。在第三步溝通時,也會控制不住的咆哮與怒吼,孩子在沒有你高的時候,他會害怕不反抗,但一旦長大你會發現,你管不了了。所以以身作則的教會孩子如何理智溝通問題十分重要。
有些家長可能會問,我們很理智的溝通,我說了一堆道理,孩子只會點頭,但下次作業還是未完成,說明你們沒有有效溝通,不能只說自己的道理,他沒有與你互動,你沒有說到他心裡,你不理解他的問題,怎麼指望他接受你的觀點呢。
溝通三步走:
先問問題-(注意態度的平等性)(得到更多的孩子思想資訊)
問他為什麼?作業為什麼沒有完成?被老師點名的心情如何?是否有原因?是哪裡不會?還是覺得太簡單?他覺得怎麼做合適?
再說下自己的作為過來人的經驗-(注意你們現在是朋友)
可以講講自己的小時候的故事,或者你覺得可以拉近關係的分享等。
最後共同商量解決辦法,雙方都認同的。
定好時間限制,按計劃執行。
-
8 # 微風拂柳1030
怎麼會有無力感呢?和孩子在一起會很有趣的啊,心態調整好是很好相處的。打罵吼的情況最最糟糕的,很多時候我們不要用自己的想法控制孩子,這樣就不會出現難以相處的無力感了
-
9 # 量子讀書
大人是孩子的底板和榜樣,孩子則是大人的影印件。
這就是說,兒童從小就是被家庭催眠長大的。尤其在孩子七歲之前,他的意識還未形成,也就是還沒有辯別能力,而潛意識比較發達,因此家長及家庭成員的一舉一動-無論好壞,他都會原樣地複製印刻在腦子裡,時間長了,他就會不自覺地被催眠為和你一樣的人。
因此,家人的一舉一動和一言一行都會被孩子完全接受,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的人,你做為家長或者大人就應該怎麼做,馬虎不得,也懈怠不得。
這也就是說,人是自然環境自然進化的結果,半點不由人。
-
10 # 小治癒—小致鬱
因為我沒有孩子,所以這個問題,我無法做到感同身受的去帶入自身去回答。
但是我可以就父母在這個特殊時期帶給我的無力感,來進行簡單的敘述一下;
我的父母是傳統的中國式父母-愛不自制,把孩子看做比他麼的生命還重要,所以事無鉅細什麼都是為你好;而我個人便因為常年獨自在外,早就習慣了一個人去生活,不喜歡束縛羈絆,所以在這個特殊時期,有時候面對父母給予的愛,我常常是不知如何迴應,常常無力招架,時常手足無措……
-
11 # 趙鳳軍老師
我想說給家長一些話,家長們辛苦了!?
在這個特殊時期裡,我們學生的家長是很優秀的並不是無力感,我覺得很給力!!!
1.封城封村,封小區以後,所有人家長都立刻擔負起學生的老師,學生的同學,學生的朋友這身份,陪伴孩子網路學習,這一點是老師的驕傲。也是學生的自豪,家長的偉大。
2要知道同事擔負這些身份是不容易的,嗯嗯其中很難。當過家長的都能有所體會,我不去具體解釋,但是,到現在為止,所有家長做的都很好。是不是很給力。
3疫情很快就會過去的,疫情之所以能很快結束,當然付出的人很多,是全中國人民在黨和國家的帶領下共同奮鬥的結果。但是其中家長這個身份的偉大必須點贊。因為家長不僅做到了,本身社會職責,還需要做好老師,同學,朋友家長,這些身份的工作,真的不容易。偉大。
4最後,告訴大家堅持一下,疫情很快結束,你的努力,孩子和你會終生難忘。你們為家庭的付出,為社會的付出都是你的的擔當,也是你的偉大。
為勝利加油!!!
-
12 # 最愛工夫茶
中國家長不但在這個特殊時期,中國家長的現狀,讓人啼笑皆非!
一到三年級家長最兇,因為自己都會,四到六年級家長有時罵不出來,好多題自己都不會,甚止打臉。
初中以後基本沒法罵了,孩子分鐘給臉色看。
因為自己都不會!
這個時候就不要擺家長權威了,心平氣和地和孩子交流交通。[淚奔]
-
13 # homework
雖然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但是每天安排的學習內容也很充實。閱讀、拼音、數學都有,這些內容大概要花去兩到三個小時,剩下的時間就時戶外活動和親子游戲。
雖然有時候會犯一些錯誤,但是還沒有到打罵吼的地步,而且經過實踐發現打罵吼完全沒用,父母一時的暴跳如雷只會讓孩子短時間害怕,他們害怕的勁兒消失後該犯的錯誤還會繼續。
本來我和孩子商量好,每天可以看一會兒動畫片,現在如果孩子犯了錯誤我會罰她不準看動畫片,這些規則都是之前商量好並且拉過鉤的,孩子也沒辦法抵賴。比如隨手關燈這個習慣,之前孩子總是不能做到,反覆說了很多次,也吼過,但就是做不到,自從改為發現一次罰一天不能看動畫片後,孩子就能夠慢慢做到隨手關燈了,這個懲罰措施比打罵吼管用多了。
養兒育女是一件苦中作樂的差事,父母不僅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還要有一些方法,好的家庭教育方法能事半功倍。
-
14 # 活蹦亂跳小松噓
育兒成為很多父母頭疼的最大問題,對於家裡的孩子,愛,但又有時候被氣的不知所措,於是就打罵孩子,讓孩子停下來,管住孩子。其實很多父母也不想要打罵孩子,如果大家都好好的,疼愛還來不及呢,怎麼會打。
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多父母也承認自己打罵過孩子。
打罵孩子對於父母來說,是可以更快更有效的改變孩子的行為的方式,在短期內很起作用,但研究表明,這樣的行為會對孩子產生長期的影響。
面對孩子,如果你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可以試著用這幾種方法,代替對孩子的體罰。
1、讓孩子暫停時間
暫停時間,英文“time-out”,是國外教育專家倡導的教育孩子的一種方式。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情,可以先把孩子放在一個安靜的地方,讓她先安靜一會兒。
假如你去打罵孩子,那麼就會給到孩子混合的資訊,她會想要知道你為什麼可以打她,但她不能打弟弟。
給孩子暫停時間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這樣可以教會孩子讓自己安靜下來。但為了暫停時間的有效,家長和孩子在平時要積極的度過時光,等到孩子犯錯誤被暫停時間後,她會更能感受到自己缺乏關注的不舒服的感覺,這樣的感覺也會提醒她會表現的更好。
2、選擇性忽略
有時選擇性忽略,會比打孩子更加有效。選擇性忽略並不意味著如果孩子做了危險的或者不合適的事情時。
比如她在抱怨或者有不合理的要求時,家長可以裝作聽不見,等到她的行為有好的轉變的時候,再給孩子注意力,這樣隨著時間推移,孩子也會知道禮貌的行為可以滿足他的需求的更好的方式。
3、拿走孩子的特權
打罵孩子的方法在短期內是比較有效的,拿走孩子的特權的方式,可以更加持久。比如不讓孩子玩遊戲,不給她買玩具等。用她喜歡的東西來懲罰她,並且和孩子明確出懲罰的時間,提醒他不要再重複相同的錯誤。
4、教孩子新的技能
打孩子只是一個起到讓孩子將當時的行為暫停的效果,不會讓孩子知道在下一次怎麼做是對的,甚至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做錯了。
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可以教會孩子如何解決問題,引導孩子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這樣可以讓孩子在以後減少行為問題,面對孩子犯錯,家長更加重視的應該是如何孩子在未來避免犯相同的錯誤,以及正確的處理方法,而不是懲罰。
5、為孩子提供邏輯後果
比如,如果孩子不吃晚飯,那麼就不讓他在睡前吃喜歡的零食,如果孩子在玩玩具後自己不收拾好,就不讓他在這一天內的剩餘時間不給她玩玩具,將孩子的不當行為與後果聯絡起來,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他之前的做法會造成不喜歡的後果,可以有效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6、用自然後果給她記性
比如外面天氣冷,但孩子就是不穿外套,那可以帶她先出去,假如她剛出門就冷往屋裡面走,這樣你不給他穿她也穿了,但這樣的自然後果,前提是安全的。
7、表揚獎勵孩子好的行為
表揚獎勵孩子好的行為,並不就是要打擊孩子的不良行為。獎勵的目的在於扭轉孩子的不良行為,而不是強調孩子不應該做的不好的行為。
孩子的行為變的良好時,可以透過表揚來預防行為問題,比如你今天的分享做的很好。
當面對孩子時,懲罰管教孩子只是一種停止孩子當前的不良行為的方式,更好的方法,需要家長花費心思,去想,根據孩子的性格、脾氣等,更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面對孩子犯錯,家長先別急著去打罵孩子,試試用以上7種方法。
等寶寶三歲之後就可以培養他學習的興趣啦,我兒子也是這個時候開始認的字,一開始用了各種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沒想到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不要擔心手機對眼睛不好,裡面能設定學習時間,培養用眼習慣。你百度搜索【貓小帥識字】、挺不錯的,我兒子用了1年多了,認字比其他小朋友多。他特別喜歡,還經常要給本寶媽講故事,暖心。
-
15 # 小林子啦啦啦
1.父母保持情緒穩定
孩子常常透過父母的情緒和行為來觀察和體驗這個世界,孩子非常在意父母對病毒疫情的情緒反應及態度,也會不由自主地習得父母的應對方式。因此,在面對病毒肆虐的特殊時期,我們父母應及時覺察和調節自己的焦慮恐懼,在孩子面前儘量呈現出穩定、積極而有力量的一面,這是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礎。
2.規律有序的生活
規律有序的生活是保持心理內在穩定的重要部分,面對突如其來的病毒疫情危機,我們首先需要做的是保持作息規律,生活有序而穩定,有意識的安排學習、室內鍛鍊、家務勞動、親子游戲等。
3.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進行病毒健康宣教,並給予希望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日益嚴峻,孩子一定有很多的好奇和不解,為什麼計劃好的寒假旅遊取消了?為什麼我出門必須帶口罩?發生的這一切,我們該如何給孩子解釋,既能不讓孩子產生巨大恐懼同時又得到孩子的理解和重視?關鍵在於我們需要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使用孩子的語言去傳遞資訊,其中繪本是孩子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之一,繪本故事的方式會對他們理解這個世界有很多幫助。小小的孩子也可以理解病毒、生病這些概念,學習用正確的態度去面對,提高意識養成好習慣,並更加理解爸媽的各種決定。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寫給孩子的冠狀病毒繪本》,同時給孩子灌注希望。
4. 鼓勵孩子情緒表達
鼓勵孩子以他們習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情緒感受:利用假期時間和孩子一起閱讀情緒繪本如《我的情緒小怪獸》,幫助孩子識別和命名“害怕,恐懼,開心”等各種情緒;透過繪畫塗鴉的方式幫助孩子表達內心的感受。允許孩子哭泣和表達恐懼,幫助兒童認識到害怕和恐懼是正常的情緒反應。特殊時期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兒童,給予愛和照顧。
5.親子正念:
像青蛙一樣靜坐:腹式呼吸
現在我是一隻小青蛙,靜靜坐著,觀察自己的呼吸,我的鼻子深而短的吸氣,嘴巴非常緩慢的撥出,隨著我的每一次呼吸,我的身體很放鬆。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回覆列表
現在小孩別讓老人帶,因為小孩太聰明,老人已經跟不上時代。說這話麼要怪,父母多陪孩子更可愛。現在是網路時代,多數老人已經關在網路門外,時代的快車,像風飄過,祖國的未來,嚮往新的生活。
放下手機陪孩子,小孩身邊不算常,長大以後離開娘,只有假期回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