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漢武帝掌權後決定改變以往對匈奴的和親政策,於是決定在馬邑這個地方對匈奴的十萬大軍進行合圍殲滅,但因為走漏訊息,功敗垂成。大軍班師後,漢武帝問罪,大行令王恢以臨戰怯敵不進的罪名被斬首。
9
回覆列表
  • 1 # 浮光掠影史海波瀾

    確實該殺。

    本來馬邑之圍就是王恢提出並堅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30萬大軍提前埋伏,動用了國家大量人力物力。只是事情並不如計劃的發展,匈奴王發現了異常,全軍撤退。王恢的軍隊埋伏在敵後,雖人數不多,但可以逸待勞,而且匈奴急忙逃走也不敢戀戰,本可放手一搏,但王恢卻怯戰避敵,導致全軍無功而返,而且與匈奴事實上已宣戰,也不可能回覆往日表面上的和平。

    為統一國內民眾抗擊匈奴的決心和敢於與匈奴作戰的信心,漢武帝下令殺了王恢,自此掀開了波瀾壯闊的武力出擊匈奴的戰爭

  • 2 # 慢看歷史

    作為漢武帝對匈奴的第一場戰爭,其歷史意義不言而喻。馬邑之圍徹底拉開了長達數十年漢匈戰爭的序幕,漢匈關係也由和平轉為敵對。這場耗費三十萬大軍的戰爭,最終卻無功而返,而主導者王恢也賠上了性命。按理來說,沒有損兵折將,王恢罪不至死,可為何武帝非要殺他。

    馬邑之圍的背景

    馬邑之圍發生在太皇太后竇氏死後,當時武帝劉徹真正掌權,急需一場戰爭來證明自己。

    漢朝是外戚、功臣、外藩三權制衡的政治局面,這導致皇權被極大地限制。漢武帝繼位的前七年,皇權集中在以太皇太后竇氏為首的外戚手中。竇氏死後,武帝舅舅田蚡上位,壓制原竇氏勢力。竇家勢力是被抑制住了,可以王太后、田蚡為首的王家勢力卻興起。

    (漢朝初期對匈奴的和親政策)

    竇家也好,王家也罷,皇權始終受到限制。武帝想把分散的權力集中起來,發動大規模戰爭是最好的辦法。戰爭的指揮權在於武帝,武帝就有權調動各方面的物資、人員來支援戰爭。如此一來,分散的權力便都收歸到武帝手中。

    而戰爭一旦發生,外戚、功臣、外藩都要無條件服從皇帝,武帝也就能夠為所欲為地行使各方權力。如果戰爭勝利,武帝就取得前線軍事、後方政治兩個戰場的勝利,若是失敗,那就另一回說。

    當時正逢匈奴向漢朝請求和親,武帝趁機展開朝議,還拿出匈奴單于曾寫給呂太后的侮辱信,利用民族大義將以韓安國為首的和親派的言論壓了下去。之後武帝又採納了主戰派中王恢的計劃,利用聶壹商人的身份,把匈奴單于引誘到馬邑,然後一舉殲滅。

    武帝根據王恢的計劃,派了三十萬大軍埋伏到馬邑城。一切準備就緒,就等十萬匈奴兵送上門前。人算不如天算,匈奴單于在靠近馬邑時,發現了異樣。為了保險起見,他們抓來一個亭尉詢問狀況。誰知道這個亭尉膽小怕事,把漢軍如何誘敵的事一五一十地全招了。

    得知真相的匈奴兵趕緊撤退,在撤退途中進入了王恢的埋伏圈,但守在這裡的漢軍僅僅三萬人。為了保險起見,王恢選擇按兵不動,看著匈奴全員撤退了。

    馬邑之圍三十萬大軍未與匈奴打一場,就這麼班師回朝了,可以說是非常恥辱的。武帝異常震怒,殺了未敢出兵的王恢,以振軍威。

    王恢貽誤戰機

    此次馬邑之圍對武帝非同小可,若是成功既可以扭轉漢朝對匈奴作戰的劣勢,還能順利將權力收歸中央,為自己樹立威信。若是失敗了,漢匈邊境只怕是永無安寧之日。

    馬邑之圍意味著漢朝改變文景時期的和親政策,正式對匈奴開戰。開弓沒有回頭箭,戰事一旦打響,便就是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漢匈大戰,除非漢朝與匈奴分出勝負,否則很難再次和平。

    戰爭若是動輒數十年,這對國家財力、人力、物資的消耗是難以估量的,甚至會直接導致國家的衰敗和滅亡。武帝后期我們可以看出,數十年的漢匈大戰致使漢朝人口減去一半,國庫空虛。

    漢朝到武帝時期雖說國家富庶,但也經不起幾十年戰爭的折騰。所以說,馬邑之圍不能輕易開打,即便是打,也要百分百獲勝。若是未傷及匈奴主力,等匈奴回過神來,對漢朝的打擊報復只怕是巨大的。漢朝與匈奴實力差距懸殊,此次不能獲勝,只怕以後獲勝的機率會更小。

    無論如何,此次馬邑之圍一定要勝,就算不能勝,也要重創匈奴。

    (王恢看見匈奴,卻未敢上前攔截,右為王恢)

    王恢當時是想著替朝廷保全這三萬大軍,就沒有主動出擊去攔截匈奴。設想一下,王恢若是去攔截匈奴,雖然損失這三萬士兵,至少也給匈奴造成一定的損傷。而且還能拖延時間,等到大部隊前來支援,怎麼說也能使匈奴損失過半。

    當時單于將匈奴大半士兵都帶了出來,一旦損失過半,至少短時間內不會騷擾中原。可王恢的一念之差,他的膽小怕事,使匈奴全身而退。匈奴實力毫髮無損,以後的漢匈之戰只會更加艱難,損傷更大。

    確實如此,之後數十年的漢匈大戰,漢朝和匈奴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若是王恢主動出擊,或許就不會有幾十年的戰爭了。

    王恢畏敵怯戰

    馬邑之戰雖未損失一兵一卒,但三十萬大軍開往馬邑,其耗費的財力、物資無疑是巨大的。若是不殺點匈奴回來,恐怕有些說不過去。

    武帝也是這麼想的,三十萬大軍雄赳赳地去,灰溜溜地回來,沒有一點收穫,面子上實在掛不住啊。如此勞師動眾,卻毫無成果。可這場戰爭的發起者是武帝,總不能把過失攬到自己身上吧,要找一個人為這場戰爭負責,王恢就是最好的人選。

    馬邑之圍的謀劃者是王恢,畏敵怯戰、貽誤戰機的人也是王恢,他來揹著口鍋再合適不過。如果不殺王恢,沒辦法向天下人交代啊。

    王恢畏敵怯戰,也是為國家保全那三萬軍隊,即使有罪,但罪不至死。王恢之死,不過是替武帝承擔戰略失誤的責任,倒也實屬可惜。

    在武帝看來,王恢不僅僅是畏敵怯戰、貽誤戰機這麼簡單。王恢的畏首畏尾,極大地打擊了將士們計程車氣,若是之後將領皆是如此膽小怕事,那仗還怎麼打下去?

    武帝這麼做,正是要告戒眾人切勿畏敵怯戰。果不其然,之後的漢匈大戰,李廣、李陵遇到比自己軍隊多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匈奴,他們也都頑強拼搏至最後一刻,而不是像王恢一般畏手畏腳。

    王恢賄賂田蚡

    武帝發動這場戰爭,本就是想從以王太后、田蚡為首的外戚手中奪權,不過很可惜戰爭失敗了。武帝無論怎麼做,都是不想讓田蚡等外戚獲得更大的權力。

    王恢算錯了這一點,他本想著武帝不過是因他畏敵怯戰、貽誤戰機才想殺他,只要他賄賂田蚡,讓他替自己說些好話,而且之後還有匈奴戰爭,武帝肯定還需要他。

    但他萬萬沒想到武帝殺他是為了立威,不光是貽誤戰機這麼簡單。而且他更不應該去找田蚡,這隻會加速自己的死亡。武帝不過是礙於王太后的面子,才重用田蚡,內心是很忌憚他的。

    若是田蚡可以幫王恢免死,豈不告訴天下田蚡權力無邊嗎?那以後攀附田蚡的人只怕是更多了。況且王恢是武帝的人,他竟然去找田蚡幫自己求情,豈不向天下人暗示田蚡權力大於武帝嗎?

    無論何種情況,都是武帝不願意看到的。其實不管是否賄賂田蚡,王恢都必死無疑,他這又是何必呢?

    王恢的種種作為,就像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文人,嘴上說得好聽,一到實際戰場卻畏首畏尾、膽小怕事。雖不能說是他直接造成馬邑之圍的失敗,但他貽誤戰機的行為也確實要為這場戰爭負責。

  • 3 # 永珍看世界

    首先咱們捋一捋,馬邑之圍的來龍去脈。

    北方匈奴之患由來已久,秦始皇統一中原後,面對北方強大匈奴,也是無計可施,最後用了一個土辦法:那就是修建防禦工事---長城。

    到了西漢,匈奴之患更加猖獗,從劉邦到劉徹初期,因國力限制,不得不透過和親納貢換取邊境和平。通過幾代黃帝的韜光養晦,尤其是劉徹經過數年的戰略籌備,終於迎來了對匈奴的第一次反擊:馬邑之圍。

    馬邑之圍,是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元光二年)西漢在(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策劃的對的一場誘敵殲滅戰。此戰主要是王恢向漢武帝提出的。是經過朝臣激烈爭辯做出的決策,討伐匈奴也是劉徹數年的戰略計劃。馬邑之圍,匈奴單于率軍10萬,漢韓安國、公孫賀、李廣、王恢、李息等五位將領率軍30萬,王恢領兵三萬主要截擊匈奴後勤。因戰前匈奴獲知情報而撤退。王恢避敵不戰,被漢武帝問罪入獄。實際上王恢應是懼敵,他畢竟不是軍人出身,打仗不是他的主業。

    馬邑之圍,是結束70餘年和親之策,反擊匈奴的第一戰,此戰勞師動眾卻無功而返,主要是戰術失誤、戰前部署不周密及用將不當所致。馬邑之圍的決策是對的,是漢武帝檢驗大兵團作戰能力、是力排眾議作出的決策!關係到今後對匈政策走向,討伐匈奴是劉徹精心籌劃數年的國策,他是不允許失敗的!

    王恢入獄後,漢武帝並未打算殺他,只是王恢入獄後為了活命而行賄田蚡,漢武帝怎能放過如此貪生怕死之人!

    實際上,仔細研究馬邑之圍,客觀的說,應是漢武帝的軍事戰術失誤,不熟悉對手,不明敵情,再加上選將失策,最終導致撲了個空,王恢不過是個替罪羊罷了。

    當然,這只是個人看法。見笑!

  • 4 # 劉一千五

    一馬邑之戰的失敗,是漢武帝的一次試探性伏擊戰。王恢是這一次戰役的倡導人。

    漢武帝支援他,採取了他誘敵入伏擊圖的計劃。

    匈奴人對漢朝的騷擾日益嚴重。漢高祖自以為可以擊敗匈奴,因此,決定親自出徵韓王信的叛亂。因為韓王信勾結匈奴,危害邊疆。漢高祖初即位,為顯示大漢王朝的強盛和展示皇帝的風采與威望,漢高祖親征,結果被匈奴人包圍七天之後才出圍。漢高祖從此不再提與匈奴開戰一事。採取"和親"之策。呂后時匈奴人無禮,呂后以大局故,不計較,文景時繼續和親的同時,任用主戰派防禦為上。到漢武帝時,改弦易轍,一反祖先的辦法,積極準備,加強邊境貿易,尋機打擊匈奴。

    二,漢匈貿易重鎮馬邑城擁有雄厚資財,是內地與匈奴人交換交流物資的貿易中心。

    匈奴人時時準備搶劫一回。眼睛都看紅了。馬邑商賈雲集,富商無數。其中有個商人叫聶易的,他對到馬邑調研的大行令王恢說,他自己去騙狼子野心的單于來搶馬邑城,王大人只消準備只大口袋把前來搶東西的匈奴人裝裡口袋就可以了。

    王恢揣測到漢武帝喜歡打一次大仗來振奮人心。一聽王恢這麼一說,馬上拍板,好,馬上辦。

    計劃分兩步走,聶翁易進重禮去騙單于,單于貪婪,立即入套,準備帶數十萬人來抱財富中心馬邑。第二步,漢武帝派幾十萬兵馬埋伏在武州塞的山谷中。只等餓狼前來,便可捕捉。

    但是,出意外了。單于在接近目的地的時候,識破了漢軍的伎倆。馬上跑了。漢軍幾十萬人馬,準備了幾個月而一無所獲。漢武帝氣得吹鬍子。他認為,王恢應該攻擊敵人的後軍,即使繳獲一點戰利品也可以有個交代。但是,王恢認為他應該保全三萬漢軍的生命。

    漢武帝一定要殺,為的是要給天下人一個交代。王恢馬上給了武安侯田分一千斤金,讓他說說情。田分接受了,但是,他不敢說。事情就黃了。

    三,最後,王恢還是死了,即使他不想死。

    應該說,王恢死於替漢武帝的推卸責任之上。皇帝辦錯了事情,一般不是皇帝的錯,而是第二責任人的錯。皇帝把鍋甩給最接近自己的人,他就沒有自然了。這在漢武帝朝上舉不勝舉的。

    因此,大行令王恢本身不該殺,因為從事情的前因後果而言,他沒有錯誤。他該殺,是他要替別人背黑鍋,所以他就該殺了。

  • 5 # 滌塵索金讀歷史

    漢武帝掌權後想停止與匈奴和親的政策,轉而對匈奴採取軍事打擊,但是萬事開頭難,習慣了以和親換取和平的朝臣不能理解這一轉變,關鍵時刻是王恢挺身而出為漢武帝設計了馬邑之圍,結果被匈奴單于識破,興師動眾卻換來徒勞無功,盛怒下的漢武帝意圖誅殺王恢以平息眾怒,生機全無的王恢選擇自殺。歸根結底,王恢被殺主要是漢武帝看穿他是一個言行不一、惜命如金的投機者,斬殺王恢更是彰顯漢武帝討伐匈奴的決心。

    朝堂:慷慨激昂

    漢武帝時期,漢朝經過多年的發展與積累,國力逐步強盛,王恢看出漢武帝有北伐匈奴的渴望,於是便向漢武帝提議預先設下埋伏,透過錢財引誘匈奴送貨上門,從而一舉將其殲滅。

    剛剛掌權的漢武帝不是一個獨斷專行的君主,他隨即召集朝會商討王恢計劃的可行性。時任御史大夫韓安國認為戰爭是國家大事,尤其是打擊匈奴這件事,必須要慎重,不能輕易開啟戰端。但是王恢卻認為漢朝已經積蓄了足夠的力量,和親只能換取片刻的安寧,只要按計劃施行,一定可以畢其功於一役,狠狠地打擊匈奴人。

    面對信心滿滿、慷慨激昂的王恢,漢武帝最終選擇聽從王恢的建議,開始落實推行相關計劃。

    戰場:臨陣退縮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調兵遣將,集結了30萬兵力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王恢則負責率領3萬軍隊從代郡出發,從側翼襲擊匈奴的輜重,切斷匈奴人的退路,從而全殲匈奴軍隊。

    匈奴單于被馬邑城的錢財所吸引,親帥10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向馬邑進軍。但是沿途的過分安寧讓匈奴單于警覺,隨即抓獲一名漢軍打探訊息,得知前方有個30萬漢軍組成的包圍圈等著自己,嚇得趕緊率軍撤退。

    此時原計劃襲擊匈奴輜重部隊的王恢看見匈奴人突然撤退,害怕不是對手,居然按兵不動,任由匈奴遠去,馬邑之謀徹底失敗。

    死亡:砌詞狡辯

    馬邑之圍的破產讓漢武帝異常憤怒,30萬大軍的出擊換來竹籃打水一場空,尤其是王恢在戰場上縱敵遠遁的行為讓漢武帝起了殺心,於是將王恢交由廷尉論罪,王恢以畏敵觀望被判處死刑。

    為了能夠保全性命,王恢花重金去尋求皇帝舅父田蚡的保護,併為自己尋找到一個讓人接受的理由:三萬漢軍肯定不是十萬匈奴大軍的對手,如果非要不顧一切的攻擊匈奴,只會加重漢朝的損失,自己按兵不動的目的是為國家儲存實力。

    王恢的這套說辭被漢武帝知道後,漢武帝的回覆是馬邑之圍就是出自王恢的堅持,結果徒勞無功,王恢眼睜睜的看著匈奴人從眼前溜走而毫無作為,匈奴從此對漢朝產生戒備,王恢是不可饒恕的。

    結語

    馬邑之圍的失敗不是王恢的原因造成的,正如王恢所言,自己統帥三萬漢軍截擊匈奴必敗無疑,只會增加傷亡。不能說王恢考慮的不對,但是王恢卻忽視了這是漢朝興師動眾的打擊匈奴的第一仗,是一次出其不意的打擊,是一次聲勢之仗,無論勝敗如何,都是向天下展現漢武帝打擊匈奴的決心,作為計劃主謀者的王恢不但沒能領會此次埋伏的深遠意義,而且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前後判若兩人的表現讓漢武帝下定決心殺王恢以安天下,並以此昭告天下,漢匈不兩立的決心。

  • 6 # 常棣tandy

    王恢固然不該殺,但是他的死亡和行賄丞相國舅田蚡有很大關係。漢武帝時皇帝與太后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漢武帝很是反感後宮干政。而且自古相權與王權總是此消彼長。而王恢此時透過田蚡來疏通太后為自己求情,似乎犯了漢武帝的忌諱。而漢武帝正是要透過王恢的命來向天下人表明,天下是皇帝的天下,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不容任何人挑戰。

    一、馬邑之圍的來龍去脈

    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雁門馬邑人(山西朔州)聶壹透過大行令王恢向漢武帝獻策:匈奴與漢和親已久,可趁目前其麻痺無備之機,將馬邑做為誘餌,佯贈給匈奴,待其主力來後,漢軍則出兵圍攻,必能獲勝。

    對這一建議,西漢朝廷中有兩派意見:王恢認為可行,御史大夫韓安國等認為不可取。最後,武帝決定採用聶壹此計,王恢的主張取得皇帝的支援。

    當年六月,漢武帝派韓安國為護軍將軍,李廣為驍騎將軍,王恢為將屯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率車騎、材官三十餘萬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之中。

    令聶壹逃入匈奴向單于佯稱:我可將馬邑令、丞殺死,以城降匈奴。然後又回至城中將死罪囚徒斬首,懸其頭於城下,偽稱“馬邑長吏已死”令匈奴派兵速來。匈奴信以為真,單于率十萬騎入武州塞(在今朔州境內,漢屬雁門郡)。還未至馬邑就見牛羊牲畜佈滿原野,而無人放牧。

    這原是漢軍為誘敵而設,誰知做得太露骨,引起匈奴懷疑。於是攻城外之亭捉得雁門尉史,怕死的尉史將漢方的計謀向單于招出。單于大驚,急率兵還,慶幸未中計特封尉史為天王。漢朝的三十萬大軍空埋伏了一陣,無功而還。

    武帝一怒之下欲殺王恢,王恢替自己辯解,甚至向丞相田蚡行賄求免一死,終不得武帝寬恕,最後被迫自殺。

    馬邑之圍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試想三十萬人埋伏,目標太大,牽扯的方方面面太多,而且戰略太被動。稍微一個方面出現問題就會導致全盤皆輸的局面。而且,問題的關鍵還出在戰前保密工作做的太差。

    對於這麼重大的戰略決定,一個小小的尉史居然可以知道。這種謀略固然是個陽謀,明白人一眼就看清楚,但是漢武帝似乎應該做的“兵者,詭道也”一點。戰略決策層知道的謀略,絕對不能讓底層知道。事不密則敗,就是這樣的道理。

    二、當時的史實

    《漢書·竇田灌韓傳》雲:上怒恢不出擊單于輜重也,恢曰:“始終為入馬邑城,兵與單于接,而臣擊其輜重,可得利。今單于不至而還,臣以三萬人眾不敵祗取辱。固知還而斬,然完陛下士三萬人。”

    於是下恢廷尉.廷尉當恢逗橈當斬,恢行千金丞相蚡,不敢言上,而言於太后曰:“主恢首為馬邑事,今不成而誅恢,是為匈奴報仇也。”

    上朝太后,太后以蚡言告上。上曰:“首為馬邑事者恢,故發天下兵數十萬,從其言,為此。且縱單于不可得,恢所部擊猶頗可得,以尉士大夫心。今不誅恢,無以謝天下。”於是恢聞,乃自殺!

    三、王恢之死的分析

    這是當時的史料,從表面上看武帝說:“王恢是馬邑計劃的主謀,我聽從了他的建議,調集了天下幾十萬人馬,安排了這次行動。況且,即使捉不到單于,王恢的軍隊襲擊匈奴的後勤給養,仍然可以安慰將士們的心。如今不殺王恢,無法向天下人謝罪。”但是武帝也清楚,這樣守株待兔式的埋伏,成功的機率不可能高。也許因為那時的漢武帝太渴望一場勝利來提振士氣和自我誇耀,或者是證明他對匈奴政策的改變,一個新時代開始了……

    正如漢武帝說的,那怕密謀洩露了,上去敢於和匈奴拼上一拼也可以安慰將士的心。但是有一點他也應該考慮,在匈奴有準備的情況下,和匈奴開戰勝算有多少?而且那時的匈奴幾乎全是來無影去無蹤的騎兵,移動速度那是漢朝少量騎兵大多數是步兵無法比擬的。萬一,去襲擊匈奴淄重被迅速遊動的匈奴騎兵所打敗,那麼王恢的結局絕對就只能是死了。

    所以站在王恢的角度,這樣的安排似乎是最合理,自己活下來的可能性最大了。

    其實田蚡在這件事上的錯誤在於,他以為武帝想要對匈奴用兵,所以對於王恢這樣可用的人還有情分,因此才會從“王恢首為馬邑事,今不成而朱恢,是為匈奴報仇也”這個角度來勸諫,大意就是以後還要討匈奴,還是留著這樣熟知邊事的老臣吧,你因為這件事就殺了他,只會親者痛仇者快啊,田蚡正是自以為抓住了武帝這個心態才會進諫。

    換個角度想,或許王恢的考慮也是同樣的,當他看到匈奴未曾入伏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然完陛下士三萬人”,這個考慮是基於軍事上的,他或許覺得這是個減輕罪責並讓武帝看到他軍事眼光的地方,所以雖然“固知還而斬”,卻並沒有真做“被斬”的準備,直到被定死罪後才想起來賄賂田蚡,以求逃生。

    然而武帝的考慮與他們都不同,武帝想要改變政策,所以他需要一場勝利,退一步講,至少需要一場戰爭來開啟漢匈新局面,所以他重用王恢,想的是要得到一場大勝或者一場大戰可供誇耀,然而王恢卻沒有理解他的意思,居然把好好的一場大戰變成了邊境遊行,所以不殺也得殺了。

    但是,在我看來,這只是次要原因,絕對不是主要原因。在我看來王恢之死的根源在於他賄賂田蚡透過王太后來給自己求情。這觸動了漢武帝那根皇權不可侵犯的神經,所以王恢就必須死。

    我們先看看,田蚡當丞相時候的的一些事:史書記載,田蚡之所以當上丞相在於其姐王太后堅持讓武帝任命的。而且我們有必要看看田蚡當上丞相的所作所為:

    田蚡身材矮小,其貌不揚,可是剛一出生就很尊貴。他又認為當時的諸侯王都年紀大了,漢武帝剛剛即位,年紀很輕,自己以皇帝的至親心腹擔任朝廷的丞相,如果不狠狠地整頓一番,用禮法來使他們屈服,天下人就不會服服貼貼的。

    在那時候,田蚡入朝廷奏事,往往一坐就是大半天,他所說的話漢武帝都聽,他所推薦的人有的從閒居一下子提撥到二千石級,把漢武帝的權力轉移到自己手上。漢武帝於是說:"你要任命的官吏已經任命完了沒有?朕也想任命幾個官呢。"

    田蚡曾經要求把考工官署的地盤劃給自己擴建住宅,漢武帝生氣地說:"你何不把武器庫也取走!"從這以後才收斂一些。有一次,他請客人宴飲,讓他的兄長蓋侯南向坐,自己卻東向坐,認為丞相尊貴,不可以因為是兄長就私下委曲自己。

    田蚡從此更加驕縱,他修建住宅,其規模、豪華超過了所有的貴族的府第。田地莊園都極其肥沃,他派到各郡縣去購買器物的人,在大道上絡繹不絕。前堂擺投著鐘鼓,豎立著曲柄長幡,在後房的美女數以百計。諸侯奉送給他的珍寶金玉、狗馬和玩好器物,數也數不清。

    元光三年(前132年),黃河改道南流,十六郡遭嚴重水災,他因封邑鄃(今山東平原)在舊河道以北,沒有受到水災,力阻治理,使治河工作停止二十年之久。這一系列事件不可能不引起漢武帝的警覺,自古沒有王權容忍相權做大,而威脅到帝位。

    但是礙於母親面子,自然在拿掉丞相田蚡上不得不有所顧忌。但是,田蚡一次次的透過其姐來向皇帝要權力,一定引起武帝的反感。而王恢似乎沒有察覺到這一點,結果一下子撞槍口上,他的死也就不可避免。我們可以假設,假如他不去行賄或者不去行賄田蚡而去行賄其他人,事情的結局會不會有改變。我想大機率可以保住王恢一條命。因為後來的李廣兵敗被俘逃回來,按照漢代律法要處死,但是武帝也僅僅在李廣繳納罰金的基礎上貶為平民。

    歷史不容假設,以上僅是我基於史實的大膽推測。至於殺王恢的真正原因我想也只有漢武帝自己知道。

  • 7 # 歷史小迷童

    馬邑之圍大行令王恢所犯的罪過並不至死,但他又不得不死,馬邑之圍的失敗漢武帝必須找一個替罪羊,無疑一力促成此次戰役的王恢是最好的選擇。

    表面上來看馬邑之戰是王恢主導促成的,實際上是漢武帝的決策。

    王恢是主戰派,漢武帝也打算改變和親的政策,對匈奴由被動防禦,改為主動攻擊;但朝中大臣的想法並不一致,以韓安國為代表的景帝舊臣主張維持和親,沒必要與匈奴大動干戈。

    當王恢把雁門馬商聶壹誘擊匈奴單于的計策上報給漢武帝的時候,漢武帝心裡早就想好了戰爭的打算,但他並沒有直接拍板決定,而是召開了一場御前討論會。會上,堅持打這場戰役的王恢和反對的韓安國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辯論,最後漢武帝採用了王恢的建議。不過更準確的說是漢武帝藉著這場討論會,把王恢推在了前面,自己則隱藏在幕後掌控,一切都是漢武帝的安排和策劃。

    大行令是外交部長,王恢在此次戰役中並不是主攻的角色,而是帶著三萬人阻擊匈奴的退路。

    漢武帝對馬邑之圍寄予厚望,其政治目的遠遠高於軍事目的

    漢武帝在此次戰役中的目的就是兩個,一是對匈奴由被動防禦改為主動進攻,這是一場試探性質更重的軍事行動;另一方面就是提升自己的威望,達到完全掌控軍隊的的目的。

    第一個目的是軍事上試探;年輕時期的漢武帝天天帶著羽林衛在上林苑打獵,目的不是玩耍,而是練兵,訓練自己的心腹將領。馬邑之戰前,就匈奴的問題,漢武帝和群臣討論過很多次,堅持和親政策的大臣遠遠多於主戰的,所以漢武帝初期和匈奴有過一次和親。

    馬邑之圍,藉著王恢的嘴說出了漢武帝自己的想法,這場仗是對匈奴的一次亮劍,輸贏只要不是太慘就可以達到目的。

    第二個目的提升威望,加強權利。年輕的漢武帝處處受到來自於後宮的掣肘,直到竇老太后去世,他才拿回了屬於皇帝的權利。但接著他的母親王太后又冒出來與他掰腕子。

    他希望透過馬邑之戰來樹立自己的威信。但事與願違,這次戰事搞砸了。

    馬邑之圍泡湯的責任不在於王恢

    馬邑之圍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漢朝多年來都是依託邊關重鎮防守匈奴,對匈奴的情況不夠了解,而匈奴對漢朝邊境的情況瞭如指掌。以至於做局做的太刻意,讓匈奴產生了警覺。

    另一個原因是將領之間沒有默契的配合,沒有統一的指揮排程,臨機反應太慢,只顧著自己的任務,沒有大局觀意識,以至於匈奴已經撤退了自己還在原地傻傻的等著。

    王恢的責任是負責阻擊潰逃的匈奴軍隊,當匈奴軍隊有條不紊的撤退時,王恢也知道伏擊計劃已經泡湯。拿著手裡的三萬步兵去死磕匈奴的十萬騎兵,沒有任何意義。

    匈奴人已經知道漢朝的全部計劃,根本不會太多的去理會這三萬步卒,甚至有可能是全軍覆沒,也阻攔不住匈奴騎兵。所以王恢選擇了按兵不動。

    本來王恢的做法是完全合理的,就是不合漢武帝的心思,在皇帝心裡,非常的希望王恢率領著三萬步卒去死磕,即使全部戰死,也能達到一定的目的。可惜王恢根本不懂漢武帝的心思。

    這場雷聲大雨點小的伏擊讓漢武帝臉上掛不住了,調動了四十萬大兵,耗費了無數錢糧,鬧了一個笑話,這讓年輕氣盛的漢武帝受不了。

    王恢必死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被漢武帝當做了替罪羊

    這場戰役明面上是王恢主導的,為此他和韓安國御前辯論,在群臣眼裡,王恢是此次戰役的主導者。為了給臣民一個交代,漢武帝必須讓王恢來承擔一切責任,而且王恢也是最合適的的替罪羊。

    王恢託田蚡找到王太后,去找漢武帝求情也沒用,漢武帝明明白白的告訴自己的母親,不殺王恢不足以謝天下人。

    總結:

    如果王恢選擇了和匈奴死磕,即使失敗,漢武帝也不會殺他,起碼對天下人有一個說的過去的交代;可王恢不懂,選擇了儲存實力,卻結結實實的在皇帝臉上打了一巴掌。

  • 8 # 相城歷史小學生

    引言:

    陰暗的監獄裡,空氣中瀰漫著酸臭的氣味,只能透過牆上的窗戶射進一縷微弱的陽光,證明那裡的人還生活在人間。“兒啊,為父吩咐你的事情做了嗎?田蚡大人向陛下求情了嗎?”一處牢房裡,衣著破爛的中年男子正抓著青年的衣領,他用的力氣太大了,手上的青筋顯露的很明顯。青年噗通跪在了地上,一個勁的磕頭,哭個不停:“父親,陛下,陛下他這次非常的生氣,田蚡大人找了太后求情也沒有辦法,您這次怕是凶多吉少了,兒不孝啊!”青年哽咽著看著自己的父親。囚犯鬆開了抓著兒子的手,軟軟的癱坐在地上,仰天長嘆:“天啊,老夫苦思冥想之計策,本渴望一戰功成,無奈人算不如天算,冤殺老夫啊!”說罷將那顆頭顱猛地往牆面撞去,鮮血染紅了他破舊的囚衣。

    大行令王恢劇照

    這個在監獄中自盡的囚犯叫做王恢,是漢武帝時期的大行,也是武帝執政前期主戰派的代表人物。在他的籌謀下,漢武帝力排眾議,一改漢朝推行了七十多年的和親政策,安排三十萬漢軍出擊,策劃了對匈奴的第一次作戰行動——馬邑之謀。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這個近乎完美的計劃卻意外的破產了,作為這個計劃的籌劃者,王恢遭到了漢武帝的問罪,並最終因罪自盡。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完美”的馬邑之謀破產,作為這一計劃的構想者和執行者的王恢真的該殺嗎?

    一·馬邑之謀——不完美的“完美”計劃

    實際上,說起馬邑之謀,還要追溯到兩年前(建元6年)的一次辯論會上,匈奴派遣使者要求漢朝按慣例進行和親,而漢武帝早已對漢匈雙方的關係非常不滿,針對匈奴的這一提議,漢朝中央形成了以王恢為首的主戰派和以韓安國為首的主和派,雙方辯論的最後是韓安國獲得了更多的支援,雖然漢武帝最終選擇了和親,但他內心的憤怒也更加強烈。

    王恢雖然初戰失敗,但他非常清楚漢武帝內心是渴望逆轉漢匈關係的,剛好,邊境小城馬邑的商人聶壹向王恢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聶壹憑藉在匈奴做生意積攢的人脈勸說大單于,以馬邑作為誘餌,由聶壹殺死馬邑縣令,匈奴單于帶領大軍洗劫馬邑城。實際上是充當臥底,漢朝的軍隊早已埋伏在馬邑附近,待匈奴大軍到達馬邑再突然殺出,擊殺匈奴單于,全殲匈奴主力。

    聶壹帶領匈奴人進入包圍圈

    漢使馬邑下人聶翁壹奸蘭出物與匈奴交,詳為賣馬邑城以誘單于。單于信之,而貪馬邑財物,乃以十萬騎入武州塞。漢伏兵三十餘萬馬邑旁,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護四將軍以伏單于。——《史記.匈奴列傳》

    很快王恢就把這個建議上報給了漢武帝,武帝非常重視,因為這一計劃堪稱完美,他解決了韓安國提出來的找不到匈奴主力,遠距離作戰風險太大等問題,雖然這一次以韓安國為首的眾多大臣依然不贊同出兵,但漢武帝力排眾議,由韓安國掛帥帶著三十萬漢軍埋伏在馬邑附近。

    計劃在前期進行的非常順利,聶壹得到了匈奴單于的信任,由匈奴單于親自率領十萬精銳準備血洗馬邑,聶壹也提前從死囚牢裡尋得一囚犯作為縣令的人頭懸掛城樓迷惑單于,而漢軍也早已到達指定位置,只等匈奴單于到來。但意外卻發生了,單于在距離馬邑一百里時發現附近由很多牛羊卻沒有牧民,覺得非常的怪異,於是攻打了附近漢軍的一個要塞,剛好那個要塞裡有一個準備巡查馬邑的校尉知曉漢軍的計劃,因為匈奴的進攻成為俘虜,將漢軍的計劃和盤托出,單于大驚,急忙率領部隊撤退,“完美”的馬邑之謀在此刻宣告破產。

    其實,這個看似完美的馬邑之謀實際上並不完美。

    1.戲演的太假:既然是奇襲馬邑,為什麼牛羊成群卻沒有牧民,漢朝政府事先已經告知牧民們匈奴會來,所以牧民為了活命全都躲了起來,急得牛羊都不要了,反而成為一大破綻。

    匈奴單于發現問題

    2.執行力太差:漢朝連牧民都可以通知的到,卻沒有通知地方官員?以至於有知曉整個計劃的校尉出現在要塞中,對邊境官吏的管理和執行力太差。

    3.太過於樂觀:漢武帝的目標是徹底的擊敗匈奴,但馬邑之謀只是誘導匈奴單于和匈奴主力進入包圍圈,即使馬邑之謀最後成功了,匈奴損失了的也只是單于和一部分部隊,沒有了這個單于還可以再選一個,沒有了部隊還可以再訓練,無法徹底解決漢匈之間的關係。

    所以,馬邑之謀是個不錯的計劃,但也僅限於不錯,至少他對漢朝軍隊的風險程度是最低的,最後雖然破產了,但漢朝的軍隊並沒有損失,說到底,只是漢武帝做的一個美夢罷了。

    二·王恢該殺——貽誤戰機在前,勾結外戚在後

    從某些方面來說,馬邑之謀的失敗,王恢是要負一定的責任的,他的死亡是咎由自取。

    1.王恢是馬邑之謀的總策劃者

    作為總策劃人,王恢應該對整個計劃可能產生的各種情況都做好事先的安排和預計,固然單于攻打要塞中剛好有一個人知曉整個計劃是個意外,但如果王恢能夠在執行這個計劃之前就考慮過發生這種情況的處理辦法,馬邑之謀的結局或許不會以不了了之而告終。馬邑之謀的失敗,王恢的考慮不周是要負責任的

    春,詔問公卿曰:“朕飾子女以配單于,金幣文繡賂之甚厚,單于待命加曼,侵盜亡已。邊境被害,朕甚閔之。今欲舉兵攻之,何如?”大行王恢建議宜擊。——《漢書.武帝紀》2.王恢是最早知道匈奴單于撤退的人

    在匈奴單于知道了這件事情是一個陷阱之後選擇撤退,此時漢軍主力還傻傻的在馬邑附近等待匈奴部隊呢,所有的漢軍將領中只有王恢知道匈奴單于已經撤退,漢武帝交給王恢的任務就是伺機打擊匈奴的後勤部隊,面對匈奴單于的撤軍,王恢沒有及時的出擊,貽誤戰機,致使漢軍三十萬人無功而返。

    王恢找田蚡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三·王恢不該殺——一顆忠心,為國為民

    當我們縱觀整個馬邑之謀前後的經過時,王恢在整個過程中固然有錯誤的地方,但他並沒有大的問題,他所做的事情完全是為了漢武帝,為了大漢王朝著想,王恢在某些方面來說也不該殺。

    1.王恢是鐵桿的主戰派

    漢初自劉邦與匈奴達成和親協定後已經執行這一協定達七十年時間,漢朝對待匈奴一直採取的都是消極防禦的策略。在漢初經濟水平低下的年代,這種行為也是無奈之舉,和親只能避免大的流血衝突,匈奴依然不斷的騷擾漢朝邊疆,對漢朝的也越來越輕視。所以,王恢力主對匈奴作戰,他希望透過戰爭改變兩國之間的對峙關係,使漢朝能夠不僅富起來,還可以站起來。

    2.王恢不出兵屬無奈之舉

    雖然王恢最早知道了單于撤退的訊息,但是我們要知道,王恢的手裡只有三萬人馬,而匈奴方面則有十萬精銳,彼時漢軍的作戰能力與匈奴尚有差距,以三萬部隊攻打十萬匈奴無異於以卵擊石,王恢是再明白不過了。因此王恢縱然知道匈奴撤退也沒有追趕,保留了漢朝的三萬部隊,為後續打擊匈奴留下了力量。

    西漢騎兵還原圖

    四·漢武帝殺王恢,是私心更是公義

    王恢被殺,最後拍板的人是漢武帝,在這起事件中,漢武帝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他拍板施行馬邑之謀,由他部署部隊的具體情況,也是他決定殺死王恢的。

    漢武帝給王恢安排的罪名是沒有及時的出兵攻打匈奴的後勤部隊,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種情況下是不能打的,打了之後全軍覆沒同樣是死,王恢選擇不打實際上是明智之舉。但正是因為王恢沒有出兵,使這場戰役漢軍沒有真正打過一點仗,要知道,這是漢武帝期盼已久的事情,最後卻像旅遊一樣什麼也沒做就回來了,漢武帝的面子上掛不住的,這無疑是讓韓安國等主和派抓住了把柄。可皇帝是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的,所以必須由一個人來承擔所有的罪過,那麼這個計劃的策劃者王恢就是最佳人選。

    漢武帝劉徹劇照

    同時,漢武帝殺死王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要恢復士氣,這次出征沒有一點收穫,漢朝軍隊本就有些懼怕匈奴,馬邑之謀的破產更加深了這一想法,所以必須有人能站出來承擔所有的問題,告訴士兵們這次的失敗並不是天註定的,而是人為的,漢武帝很清楚,漢軍計程車氣和一個王恢比起來,孰輕孰重,漢武帝拎得清。殺死王恢也是給那些將軍們看的,王恢縱然保留了三萬部隊,但只要他不出兵同樣是死罪,所以後面漢朝對匈奴作戰即使明知是死也得出擊,李廣這樣做了,結果一萬部隊全軍覆沒,自己也差點做了俘虜;後來,李陵也這樣做了,結果成了俘虜。

    其後四歲,廣以衛尉為將軍,出雁門擊匈奴。匈奴兵多,破敗廣軍,生得廣。——《史記.李將軍列傳》五·王恢之死——漢匈關係的分界點

    隨著王恢的去世,馬邑之謀也徹底結束,但這場不完美的開局卻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漢武帝並沒有因為馬邑之謀的失敗而放棄對匈奴的打擊,匈奴也不再相信漢朝人的話,漢匈關係由此為分界點,開始了新的一輪博弈。

    1.漢朝開始主動打擊匈奴

    在馬邑之謀前,漢武帝在對外戰爭上相對還比較保守,雖然他一早就抱定了對匈奴作戰的想法,但對漢朝他並沒有信心,畢竟白登之圍是前車之鑑,文景之治時靠和親也發展的不錯。因此漢武帝在前期還是以穩健為主,派張騫出使西域是為了聯合大月氏,以達到南北夾攻匈奴的態勢;同意馬邑之謀是因為漢武帝對漢朝的軍隊沒有信心,主動出擊風險太大。

    但馬邑之謀後,漢武帝放棄了與大月氏的聯合,也不再選擇積極防禦,而是要主動出擊,這才有了後來的漠南戰役,河西戰役,漠北戰役三大戰役的由來。

    漢朝對匈奴的三大戰役

    設馬邑之權,欲誘匈奴,徒費財勞師,一虜不可得見,況單于之面乎!其後深惟社稷之計,規恢萬載之策,乃大興師數十萬,使衛青、霍去病操兵,前後十餘年,於是浮西河,絕大幕,破窴顏,襲王庭,窮極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以臨瀚海,虜名王、貴人以百數;自是之後,匈奴震怖,益求和親,然而未肯稱臣也。——《資治通鑑》2.漢武帝開始培養新一批的將領

    讓我們看下馬邑之謀中漢武帝的安排,韓安國是主帥,副將公孫賀,李廣,李息,王恢等。韓安國當年七國之亂中面對數十萬叛軍堅守睢陽數月,是一個出色的帥才,但彼時韓安國歲數已經不小了,李廣等人也都是文景時期留下的舊將,作戰方式和思維過於老化。

    為了更好的打擊匈奴,漢武帝必須培養出一批新式將領,我們參考下漢武帝后面幾次的部署,馬邑之戰後,漢武帝四路出兵,領兵的是李廣,公孫敖,公孫賀和衛青,除了李廣之外都是年輕的將領,併成功發掘出衛青這一軍事大才,因為衛青,又找到了霍去病,包括後期的張騫,路博德,蘇建,李廣利等人都是漢武帝不斷髮掘出來的新人將領,他們為漢朝打擊匈奴立下了汗馬功勞。

    以衛青為首的年輕將領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結語:

    馬邑之謀雖然並不完美,但卻是年輕的漢武帝第一次嘗試對匈奴作戰,使漢武帝積累了對匈奴作戰的經驗,為後期漢朝與匈奴的作戰奠定了基礎。王恢的死固然有可惜之處,但他卻用他的死告訴世人和匈奴人,漢朝的臣民沒有忘記匈奴給予的恥辱和壓迫,漢朝還有一批有血性的人存在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9 # 漩渦鳴人yy

    這個人是誰呢?說起來的話這和漢武帝初年對匈奴人的一次重要的傭兵行動有關。

    他都知道漢武帝這個人脾氣倔,其他人都覺得匈奴不該招惹的時候,漢武帝站出來,由於有著漢朝這樣龐大的國家實力作為支撐,所以漢武帝決心教訓一下當時草原的霸主匈奴人,因此他想要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能夠讓匈奴人的主力徹底覆滅,這個時候這個王恢就站了出來。

    這個人幹了什麼事情?他是整個馬邑之圍裡面的執行者,而且還是倡導者。

    娜娜說漢武帝當時想要組織一場大型的軍事活動,所有人都不同意,只有這個人站出來,並且力排眾議向漢武帝推薦了一個可行的軍事計劃,也就是這個馬邑之圍,他把這30萬大軍全部放在一個包圍圈上面,然後等待匈奴人的大軍到達以後,30萬的漢軍直接把這10萬多人的匈奴人全部給包圍了。但是匈奴人不是傻子,而且匈奴擁有大量的騎兵部隊,所以疑如何才能夠封住這個到谷口,把匈奴人逃生的希望給她徹底斷送掉,這個,才是最要緊的問題。

    對於這個人也就擔當了整個計劃裡面最重要的一步,也就是切斷匈奴人的退路,為漢朝的30萬大軍完成對匈奴人的包圍。贏得時間。

    總體而言,整個馬邑之圍我曾經評價過這是一個失敗的軍事行動,而且他的失敗是必然的,為什麼?從衛青,霍去病對於整個大漢王朝的軍事活動的影響我們就可以看出。大漢王朝此時對於這個鄰居究竟怎樣作戰作戰的時候又有什麼樣的特點?而且對於未來野外作戰遭遇戰這種作戰模式仍然還是不熟悉,否則這30萬的漢軍難道都是傻子嗎?兄控人跑的時候就沒有一點警惕的吧,即便匈奴人跑了上馬上去追呀,可沒有一個人怎麼做。為什麼說到底還是沒有這個戰爭意識,沒有這樣的作戰經驗,所以馬意志為即便把匈奴人真的給包圍了起來。那出事情的還是漢朝,10萬匈奴騎兵隨時都可以找準一個薄弱點直接突圍突出去,漢朝的軍隊根本攔都攔不住。

    那有人就會說了,這已經是一場必輸的戰役了,為什麼漢武帝還要處理這個人呢,而且逼得這個人最後都自殺了。

    第一點,很簡單,這個人就是這個計劃的倡導者,這個計劃最後失敗了,無論如何你這個提倡者都必須得承擔一定的責任。皇帝當然也是提議者之一,但是你總不可能讓皇帝去承擔這個責任吧,所以你必須要承擔責任,這是必然的,但是為了這場必然失敗的戰役承擔責任那最後被逼死,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漢武帝心裡也十分明白,能為什麼漢武帝還是要處理這個人呢?

    這就要涉及到第二點戰場抗命臨時改變作戰計劃,龜縮不前,最後白白放走了匈奴人。

    從一個局外者的角度上來講,3萬人確實打不過10萬人,而且那是10萬匈奴騎兵,所以他們有任何責任,但是仔細想想,這3萬人肯定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賭這個缺口的,沒錯,這3萬人就是敢死隊,就算是出了意外,這一撥人也要頂上去拖住匈奴騎兵能拖住一個是一個為後來朝軍隊的援軍贏得時間,這樣的話就能夠一定程度上的削弱匈奴人。

    而且所謂的匈奴人撤退這個包圍計劃已經失敗,所以不能出擊的這樣的謊言根本就是廢話,為什麼?你無論是怎樣出擊,肯定匈奴人呈現一種撤退的狀態,所以說匈奴人撤退這就是命令,這個就是你必須出兵的現象,可是他竟然選擇龜縮不前停止前進,回來告訴我們說他已經知道了當時包圍行動已經失敗這樣一個訊息,這完全就是一句謊話。

    這句話,漢武帝心裡十分明白,所以這個人狡辯的時候,漢武帝一眼就看出來這人就壓根兒就沒想好好打這場戰爭,他之所以執行這場戰爭,也只是為了能夠贏得公民。30萬的漢朝軍隊實際上都為這個人的野心送了葬,所以打一個保票的就是即便是匈奴人的10萬大軍真的進了包圍圈,那這個人的3萬大軍也不會出現在正面戰場上去截退匈奴人的退路。

    這個漢武帝來講,討伐匈奴人這是一件必須要乾的事情,不是用來撈取政治資本的,所以任何一個想要用這個人撈取政治資本的人,都會被漢武帝視為異類,我真心實意能替漢武帝討伐匈奴的漢武帝都會視他為兄弟戰友,這也就是漢武帝能夠達成挫敗匈奴人,並且將匈奴這個草原霸主。打的數百年之內未曾緩過氣來的真正原因。

  • 10 # 再言春秋

    馬邑之圍,可以說是大漢王朝第一次主動向匈奴發動的戰爭。雖然後來的結果並沒有成功,但拉開了大漢王朝反擊的序幕。

    作為馬邑之圍的推動者和建議者,王恢對這件事情的態度是非常積極的,他以拳拳報國之心,力推這一策略。

    當然,風險與機遇是並存的。馬邑之圍沒有達成最後的戰略目的,因為戰略部署問題而被匈奴發現,最後以“失敗”而告終。

    但是,馬邑之圍的失敗責任都要歸於王恢麼?他是否應該承擔起全部責任,是否該殺呢?

    分析

    王恢在馬邑之圍中所承擔的角色

    在馬邑之圍前,漢朝與匈奴之間就一直有摩擦,但沒有過正式的大規模戰爭。為了維持雙方的和平,漢朝選擇以和親的方式同匈奴交好。

    “和親”是中國古代經常選擇的一個外交策略,雖然丟人,但可以使雙方免於戰爭。是優是劣,只能由後人來評說了。

    但王恢對和親這件事是一百二十個反對。當時的他身為大行令,主要負責的是邊陲防務工作。“和親”這種事就是打他的臉。

    試想,如果邊防工作做得好,又怎麼可能會有和親一說呢。所以,他積極反對和親,不僅反對,他還想要同匈奴主動作戰。

    王恢剛想睡覺,就有一個人給他送來了枕頭,這個人叫做聶壹。他可是當時的一個著名商人,活躍在匈漢邊界處。

    他向王恢進言,希望可以憑藉匈漢剛剛和好,當時的軍臣單于信任邊民這個大背景。以金錢作為誘餌,引誘其上當,對其進行打擊。

    這個建議被王恢聽進去了,他把這個計劃告訴了漢武帝,得到了漢武帝的支援。於是,這個天生的帝王在王恢的“忽悠”下,安排了三十萬大軍到馬邑設伏。

    結果,漢朝的埋伏圈表演過火了。在邊境搞了一次“堅壁清野”,被匈奴看出了破綻。不僅沒進包圍圈,還完好無損的逃跑了。

    而王恢,為了避免損失,並沒有對逃跑的匈奴進行追擊。這樣一來,漢武帝自然是極其憤怒。於是,把王恢下獄,廷尉以“畏敵”之罪,判了王恢死刑。

    這麼看來,王恢在馬邑之圍這件事中就承擔了三個角色,被聶壹忽悠,忽悠漢武帝,畏敵觀望。就連作戰必須的實地考察都沒有進行。

    於“馬邑之圍”王恢的對和錯

    至於說“馬邑之圍”這個計策本身,也沒有錯。誘敵設伏,本身就是作戰中經常會用到的謀略,用的好了,完全可以取勝。

    但這並不能夠說明王恢沒有問題。王恢的問題其實很大。

    作為軍事主官,他聽信一個商人的建議,之後就進言給皇上。雖然說謀略沒有問題,可是他忽略了對交戰地點的整體考量。

    而他在使用這個計策上也出現了問題。誘敵深入的計策不是王恢首創,之前很多人都成功使用過。所以,他沒有用好就是錯。

    最為關鍵的一點,在匈奴發現埋伏撤退時,王恢並沒有追擊。他可以解釋為是為了儲存漢軍的實力,但他的行為卻也有失為將之道。

    殺王恢,是漢武帝統籌考慮後的策略

    戰略上雖然正確,但實際操作上卻出現了極大的錯誤。三十萬大軍無功而返,甚至連交鋒都沒有,這一點是漢武帝難以接受的。

    從漢武帝后來的很多行為來看,他並非不能夠接受作戰中出現問題,但他卻對討厭退縮。王恢卻恰恰選擇了漢武帝最不願看到的方式。

    這一行為又恰恰觸動了漢武帝的敏感神經。漢武帝絕不願看到一個邊關終將同外戚勾結在一起。

    這次如果放過了王恢,很有可能他就會成為田蚡一黨。甚至,會讓更多人看到田蚡的能力,而依附於他。

    以漢武帝對權力的把控欲,他絕不希望在外戚中,出現一個掌控極大權力的人。漢武帝此舉其實也是在告誡依附田蚡之人,決定他們生死的不是田蚡,而是大漢天子。

    從未來漢武帝的大戰略上看,王恢也不得不死。

    王恢窩窩囊囊的讓馬邑之圍草草收場,如果漢武帝對其不加處理,那漢武帝的威望自然受損。

    同時,武帝也要透過殺王恢而向世人宣示。

    大漢與匈奴的戰爭要開始了。這場戰爭必須要打,而且一定要打好,打出大漢的威風。而如果做不好,王恢就是榜樣。

    結語

    客觀的說,王恢雖然在馬邑之圍上表現不好,但還罪不至死。

    戰場失利,畏敵觀望,在漢朝可以拿重金贖命,沒有到必死的境地。

    可王恢去賄賂田蚡,這一點就讓漢武帝非常不滿。前後竇太后壓制漢武帝,所以漢武帝絕不願意看到外戚的勢力做大。

    而且,殺王恢還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和軍事目的。

    一是為了體現漢武帝的皇家威嚴,更重要的是,向世人宣告與匈奴開展的決心。

  • 11 # 詩竹意夢

    提到馬邑之圍就不能不提到跟秦皇漢武之一的漢武大帝劉徹!劉徹在位期間改變了自漢朝建立以來屢遭匈奴的掠奪和被動局面!衛青霍去病的橫空出世猶如給漢武帝配上了核武器!壓著匈奴打,但這之前也有一些跟匈奴的小插曲,其中就包括馬邑之圍,接下來咱們詳細講一個:

    提及漢朝對匈奴的反擊戰便不能不提及馬邑之戰,漢武帝時期133年,東南方的閩越叛亂被平,匈奴老單于去世,軍臣單于接位,遣使前來漢朝求親,武帝召開廷議,聽取大臣意見,大行王恢主張放棄和親與匈奴交戰,御史大夫韓安國則支援和親,朝臣也大多贊同,武帝本著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於是同意和親,便派出使者談判和親事宜。

    本來事情就這樣蕭規曹隨下去,偏偏節外生枝,這時出現了一個活鬼,送王恢上斷頭臺的火藥引線,(馬邑大商人聶壹),他可能出於民族感情又或者是個人私利,這哥們當時具體的想法細節,這個我也沒他電話號碼,要不然我打個電話問問他,呵呵,咱們姑且是考慮他是為匈奴和親後屢來馬邑搶掠激憤不已,便拜見王恢向他獻上利用和親已成,匈奴無備的機會,願以身為餌,誘敵入境,圍而殲滅之策。王恢聽完覺得可行,便面奏武帝,武帝說:通知常委們明天開會,哦不。立刻召開廷議。

    韓安國說,戰爭一旦開始,兵連禍結,永無寧日,況且匈奴腹地深遠,勞師遠征而又容易無功而返,除了搶點牛羊外只能徒自消耗國力,以我大漢高祖皇帝之能,尚且被困平城,七日無食,定下和親之策,亦知戰不如和(撒玩意,都被圍了,不和親能行嗎?當然也不能實話實話啊)。王恢說:雖有和親但並未平息戰亂,匈奴屢次侵掠邊境,百姓深受其害,國家顏面無存,當時定下和親,是因為國力不足,如今四夷安寧,僅有匈奴小賊為禍,今時不同往日,何況可以用計誘敵入塞聚殲,不必深入敵境而能一勞永逸。消滅掉匈奴的有生力量!

    漢武帝劉徹當時還年輕,年輕人容易興奮,建功立業心態急不可耐。一聽王恢計劃也是躍躍欲試,便批准了這次行動,命王恢和韓安國、李廣、李息、公孫賀率領三十萬大軍,前去馬邑周圍設伏,聶壹便借邊境互市的機會拜見單于,向他說自己手下有幾百號人,願意開啟馬邑城門,讓匈奴大軍進入搶掠,只求拿點回扣,軍臣單于詢問再三,認為可行,有發財的機會擺在面前,哪管啥和親不和親,未婚妻都不要了。下定日期出兵。

    約定之日,聶壹發出暗號,匈奴二十萬大軍悄悄入塞,可是王恢他們裝得有點過頭,匈奴進軍路上,看到到處都是漫山遍野的牛羊群,卻沒人看守,軍臣單于驚疑不定,“難道漢朝人現在不吃牛羊肉,改吃鋼筋水泥了”?越想越不安,便攻擊附近的衛亭,抓獲衛吏,衛吏貪生怕死,將漢軍計劃和盤托出,軍臣單于大驚失色,下令大軍趕緊溜。此時王恢正帶領三萬大軍準備抄匈奴後路,見他們不進兵卻全軍而退,不敢出擊,眼睜睜看匈奴人席捲而去。

    一次雄心勃勃的伏擊戰,搞得灰頭土臉收場,三十萬大軍到邊境一遊,耗費人力財力無數,武帝臉上無光,暴跳如雷,責罵王恢貪生怕死不敢出擊,王恢說,計劃失敗而硬要出擊,三萬人擋不住匈奴大軍撤退,必然損失慘重,為保全軍隊才不出戰。武帝依然盛怒,王恢著急,開始了活動,暗暗送給丞相田蚡珠寶財物,請他求情,田蚡便請姐姐王太后也就是漢武帝的母親代為說情。

    王太后在武帝面前代王恢說情後,也就是念在他為朝廷一心一意的份上,給他個機會重新做人之類的話。武帝說,馬邑之謀是他堅持,出兵三十萬耗費無數,敵人退兵不敢追擊,也沒有搶到敵方輜重,全無建樹,哪怕殺幾個匈奴兵,抓幾個人回來也好啊!然而並無!而又與匈奴撕破臉皮,成為敵人,不殺王恢,一頭無一頭!朕無法向天下臣民交代。王太后聽完無語以對。王恢得知情況後便自殺身亡!所以大行王恢不是被問斬,而是看不到赦免的希望,自殺身亡了,最起碼不連累一家老小!可能臨死前還在想送給田丞相的那幾箱珠寶,不值啊……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了!祝您快樂每一天!!!

  • 12 # 劇透歷史

    “馬邑之圍”是漢朝立國以來,對匈政策的一場劇變型的轉折點。而極力促成漢朝對匈國策轉變的,正是王恢。

    結果在這場檢驗漢廷對匈政策轉變正確性的開局之戰上,他卻沒有表現出戰鬥到底的決心和意志,漢武帝恨其誇誇而談,當然要殺了他祭旗。

    西漢200多年,來自周邊蠻族最大的威脅就是北方的匈奴。歷數漢匈交鋒,從漢高祖白登之圍開始,漢朝便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

    匈奴多次發起戰爭擄掠漢朝邊境,給邊境百姓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漢文帝時期,老上單于甚至將戰火延伸至漢廷心臟地帶,親率14萬騎兵打到了長安附近,給漢朝國防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在匈奴這個北方軍事強敵的欺壓下,從劉邦、呂后到文景兩帝,漢朝不得不實行屈辱求和的對策,透過和親每年賄賂單于大量財物和生活用品供其享受,來換取一段短暫的和平。

    直到漢武帝時期,漢匈關係的攻守之勢才扭轉過來。經過“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接力棒傳到漢武帝手中時,漢朝已經國富民強,積蓄起的人口、物力足以支撐長年累月的對外戰爭。

    漢武帝即位初期,表面上仍然繼續奉行和親政策,實際上他在積極準備反擊匈奴,並且暗地裡做了不少準備。

    比如他的親信韓嫣,就在幫他學習瞭解胡人的戰備和兵器情況。同時,在漢武帝的授命下,張騫率使團開啟了對未知地帶西域的鑿空拓荒之旅,準備聯絡匈奴的仇人大月氏,從兩個方向共同夾擊匈奴。

    就在漢武帝蓄勢待發之時,一個叫王恢的官員,以其堅定的主戰姿態,得到了漢武帝的青睞和重視。

    王恢此時擔任的職位是大行(外交官員),不過他是從邊疆小吏開始幹起,對匈奴的事務非常熟悉。王恢認為匈奴言而無信,因而一直反對和親,並積極主張對匈奴發動反擊。

    說來也巧,元光二年(前133年),雁門馬邑地區的地方豪強聶壹找到主戰派王恢,給漢武帝獻上一個誘敵深入之計。試圖引誘匈奴孤軍深入劫掠馬邑,然後由預先埋伏的漢軍來個甕中捉鱉。

    這次軍事行動引發了朝廷主戰派和主和派的激烈爭論,王恢當然是主戰派最強勢的主力辯手。

    主和派認為,漢朝只要付出一定的金錢代價就能換取和平,這筆買賣很划算,不能冒著與匈奴全面開戰的風險,輕易改變延續幾十年的和親策略;王恢則反駁說匈奴經常侵略漢朝邊境,老百姓和士卒死傷無數,和親政策從來沒有換來過真正的和平。

    主和派認為匈奴軍隊機動性太強,漢朝軍隊千里迢迢跑過去,人馬疲乏,後勤也成問題,根本打不到他們;王恢又祭出“馬邑之圍”的誘敵深入戰術,以絕對優勢兵力對匈奴單于開展斬首行動,一舉殲滅匈奴的元氣。

    在王恢這樣積極而充滿自信的表態之後,漢武帝決定轉變漢朝忍讓被動的防守姿態,主動發起對匈奴的軍事反擊。

    馬邑之圍的具體軍事部署,是由御史大夫韓安國總領,衛尉李廣、太僕公孫賀、大行王恢和太中大夫李息分路行動,漢軍一共出動30多萬人,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之中。

    而匈奴那邊,則由馬邑豪強聶壹充當間諜,對單于說自己已經殺了馬邑官員,城內群龍無首沒法組織抵抗,匈奴騎兵能輕鬆進入馬邑劫掠人口、財物和牲畜。單于聽到後大喜過望,馬上帶兵10萬就從雁門闖入直奔馬邑。

    不過到了馬邑附近,匈奴人覺得有點不對勁。馬邑漫山遍野都是牛羊卻一個人都沒有,等於是白給他搶,這也太不正常了。隨後匈奴人抓住馬邑一個小官吏,恐嚇之下這人就把漢朝的誘敵深入計劃和盤托出。

    單于大吃一驚,於是趕緊帶兵跑路。漢朝軍隊雖然追擊了一陣,不過無功而返。而負責襲擊匈奴輜重的王恢,眼看戰場形勢發生變化,擋在跟前的都是匈奴精銳騎兵,所以壓根兒沒有出兵,眼睜睜目送匈奴人離開。

    就這樣,漢武帝第一次對匈大規模作戰行動無果收場。

    事後漢廷追究各大將領的責任,其中王恢被認為是作壁上觀逃避與敵人交鋒,因此廷尉給他下了斬首之刑。王恢花重金找到漢武帝舅舅丞相田蚡的門路,讓太后幫忙求情。

    但漢武帝認為,馬邑之圍軍事行動的倡導者就是王恢,因為他的計劃,朝廷動用幾十萬軍隊,耗費大筆錢糧,可到頭來竟然一點斬獲都沒有,所以必須由他來承擔罪責。

    計謀失敗當然不完全是王恢的責任,但單于逃跑時,王恢這個最激烈的主戰派居然不派一兵一卒進行追擊。哪怕他出兵戰敗,那樣也能向全國上下展示對匈作戰意志。

    可關鍵時刻他什麼都不做,當然只能殺他來給天下人一個交代。王恢聽到漢武帝的這個結論後,立刻在獄中選擇了自殺。

    應該說王恢死得有些冤,但作為主戰派代表人物的王恢,他的行動上卻完全沒有表現出他言語上的決心和意志,這顯然是直接打臉漢武帝,漢武帝不殺他確實面子上過不去。

    王恢的問題,在於他還是習慣用處理外交事務的手段,去對待軍事行動。外交層面可以斤斤計較保留餘地,但軍事上一往無前和戰鬥到底的勝利意志,顯然更為關鍵和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機葉面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