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齊飛揚同步課堂
-
2 # 謎婷幼教小課堂
這個非系統應用心理學莫屬!
我與系統應用心理學一、緣起
2019年的10月,陰差陽錯,我遇到了生命中第一位系統排列導師,第一次走進了系統排列。
那會我正經歷著事業上的重大變故,一場不可抗的因素把我最愛的職位奪走了。
在經歷了一個月的沉寂以後,終於收拾好心情去繼續療愈,繼續鑽研心理學。
也許正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終於在我萬般無助的境地下,遇到了改變我人生的第一位系統排列導師——姚佩君老師。
二、結緣
第一次從參加讀書分享會開始,儘管路途遙遠,儘管回家時已到夜深,但依然覺得特別值得!
《愛與和解》讀書會,由何文峰老師主持,第一次接觸線下的家庭系統排列相關課程,感覺特別的新奇。參加讀書會時,我還以為能有幸看到家排個案,但只是我以為
所幸,何老師介紹說,接下來的週末,有姚老師的兩天工作坊,可以來參加一下。
三、神奇!
帶著對家排的興趣,我參加了姚老師的個案工作坊。
兩天的工作坊,對於第一次接觸線下系統排列的我而言,感覺特別的神奇,無法用語言來描述!
上午的理論分享,似懂非懂,但透過觀摩姚老師主導的個案,驚覺排列的美妙!
現場看到感覺特別的神奇!姚老師根據場上代表的呈現和移動,幫助案主看到自己盲目的愛,看到自己形成固定模式的緣由,也幫助案主走出痛苦的困境。
個案結束,案主如釋重負!猶如剛進行了心靈的手術!一直以來困擾自己的模式終於找到緣由,走出了改變的第一步!接下來,則是需要不斷地去做功課!
四、追隨
兩天工作坊結束後,恰巧有十二天的寶石成長班,我一鼓作氣再度報名,願意來追隨姚老師。
系統應用心理學一、定義:
系統排列是德國海靈格大師所發展的助人工作法,以代表的位置呈現及移動,揭露我們自己與外在關係的真相,看到我們形成心智模式的緣由,找到生命幸福、成功的阻礙。
透過代表的移動和對話,重新調整失序的心靈畫面,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脈絡,整合多種心理學技術為肌理,透過網路針對性交流的方式,讓隱藏在“問題”背後的愛得以流動,讓盲目的愛轉化為智慧的愛,化糾結為力量的一場心靈盛會。
在歐洲及世界各地,已經有許多人學習與應用這個方法,來重新整合他們的家庭工作與心靈。
二、 發展
而姚佩君老師,則是周鼎文老師門下最得意的弟子!
生命五大法則一、整體法則
我們是一個整體系統,這個系統會不斷進化成長,每個成員都要有其專屬位置。
當違反了整體法則,家族後代總會有人不自覺地呈現與被排除的人相同的狀態。
就像《尋夢環遊記》裡的曾祖父,曾祖父因為追求音樂而被人陷害,家族裡的人誤認為他為了音樂拋妻棄子,因此集體把他遺忘了。
而這份遺忘被主人公米格爾承擔,米格爾身上所有的特質呈現出曾祖父的樣子,熱愛音樂,酷愛吉他,敢於追求音樂夢想。
直到當曾祖父重新被家族裡的人想起,愛才重新在這個家族裡繼續流動,米格爾也如願以償繼續追求音樂夢想。
二、序位法則
家族系統裡追求先來後到、長幼有序,每個人都有歸屬的權利屬於自己的位置。
只有當家族裡的成員,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專屬位置時,家族才會幸福。
三、平衡法則
施與受的關係要平衡。
天地萬物講究平衡法則,大自然如此,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更是如此。
當施與受,相互平衡時,如同站在了天平的兩端,雙方都特別平穩。而當施與受不平衡時,則很容易發生衝突,關係容易斷裂。
四、事實法則
必須尊重與承認事實的原貌,承認,並接納所有人、事物原本的樣子。
若家中有至親離世,家族內活著的人不容易接受這些事實,不接納意味著想追隨或逃避隱藏否認事實等。
如此,只能繼續沉浸在失去至親的痛苦中。只有接受至親離世的事實,並願意帶著ta的好,繼續去過自己幸福的生活,才能解脫。
五、流動法則
生命是一種流動,生命力代代相傳,關係資訊也會世代傳遞,生命力要向前流動。
比如家中有至親忽然離世,倘若家裡的人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情緒無法流動,一直緊緊的抓住過世親人曾帶來的美好,沉浸在過去無法自拔,則很容易影響現在。
因為舊的無法消失,新的就難以建立。生命力停滯不前,會將牽連糾葛延續到後代。
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
願每個孩子都擁有五彩繽紛的童年,
願每個生命都能被愛所照亮。
-
3 # Fu-hsi
量子力學吧。
從小到大一度對自己的智商很自信,初中開始再沒聽過老師講課,因為覺得老師講太慢,明明5分鐘的內容非要拉長到45分鐘去講。
就這樣自己看書到大學,陰差陽錯選了物理專業,頭兩年還是習慣自己看書,然後去考試,雖然成績很勉強,那也是因為心思沒花在學習上,並沒有覺得自己不行。
也曾經試過機率統計這樣的課程全程沒上過課,也沒做過作業,就在考試前一個晚上看了一通宵的書(全新的教材,當晚才第一次看),第二天考試也過了。
好了,到了量子力學了,最開始沒有引起我足夠的重視,想著電動力學(包括相對論部分內容)難度也就那樣,等到快期末了再去看書吧。結果,前半本書看的很快,很順利,但是有一天晚上,我花了整整一個通宵,只看了兩頁紙!那兩頁紙的所有字所有符號我都認識,但是把它們連起來,我看了一晚上硬是沒看懂是什麼意思!就這樣,我對著那兩頁紙發呆了整整一個晚上,終於瞭解到了我智力的極限在哪裡。
也就是這件事情,讓我最終確定了物理專業不適合我,在考研的時候選擇了軟體工程。
回覆列表
首先,這著實是一個有趣的問題,讓我的思緒一下子就回到了大學時期的《教育心理學》課堂上。
血型與性格如果說血型決定性格,你肯定會認為像星座和占卜術一樣"胡說八道",但倘若你學習過心理學,會發現關於血型對於性格的影響佔據重要篇章。主要內容是根據人類目前已知的主要血型來劃分,O型血、A型血、B型血和AB型血四種人,從大資料(個例有很多)上講,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具體而言,O型勇敢、樂觀,善於交際,但缺點是莽撞、過於自信自負;A型具有創造性,理智,缺點過於認真;B型積極,實幹,缺點自私,不負責任,AB型,過於理智,穩重,冷酷剋制,能夠委曲求全隱忍。缺點是舉棋不定,過於悲觀等等。
怎麼樣,如果你第一次接觸這樣的理論,是不是覺得在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但這確實是真的。
理論起源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提出氣質體液說(認為人體內部具有血液、粘液、黃膽汁和黑膽汁四種體液,它們相互混合的程度決定氣質,因此他把人的氣質分為四類:多血質(開朗)、黃膽汁質(性急)、黑膽汁質(抑鬱)、粘液質(遲鈍)。在20世紀初期,體液說早就被現代醫學所拋棄。它和星座性格說有著相似的概念。不同的血型來表示某些差異性的性格。
1902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病理學家卡爾瀠德斯泰納 (Karl Landsteiner)發現,輸血失敗的原因是由於某些人的血清導致另一些人的紅細胞凝集,但在某些組合卻又不會發生這種情況。後來,他和他的學生髮現了四種血型:A型、B型、O型和AB型。由於這個發現,蘭特斯坦納在1930年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後來,日本東京大學哲學畢業的古川竹二先生,畢業後到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教書。在此期間,他對1245名物件進行調查,於1927年在《心理學研究》雜誌上發表題為《血型與性格學的研究》的系列論文。首次科學系統的提出了血型與性格的觀點。
心理學劃分心理學把氣質分為膽汗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鬱質四種類型。其實是對應四個血型的。1.膽汗質(O型)屬於興奮而熱烈的型別,他們精力旺盛,情緒於衝動、心境變化劇烈、具有外傾性,有獨立見解,反應迅速,不願受人指揮而喜歡指揮別人(膽大)
2.多血質(A型)屬於敏捷而好動的型別,他們性情開朗、熱情,喜聞樂道,肯動腦筋,對外界事物有廣泛...3.粘液質(B型)屬於緘默而安靜型,精神上難以承受或大或小的神經緊張,常因微不足道的小事引起情緒...4.抑鬱質(AB型)屬於內斂羞澀型,容易處於自責狀態,在困難面前怯懦、自卑、優柔寡斷(膽小)。
據說,中國選拔宇航員等特殊領域人才,都要把血型作為錄取內容之一,犯罪心理學也曾做過統計,衝動型致人死亡的案例一般O型血人比較多,抑鬱自殺的人一般AB型血的人比較多。作為筆者自己的觀察和總結,我覺著從大采樣來看是準確的。
怎麼樣,不知道這算不算讓你懷疑人生又正兒八經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