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辰百事通
-
2 # 當代曹植
元朝是蒙古族最輝煌的時期,成吉思汗是蒙古人心中最大的英雄,蒙古華人對元朝心嚮往之。可惜,熱兵器時代,蒙古騎兵跌下神壇。
蒙古國在中華民國之前一直是中國的一部分,但現在卻是一個獨立國家。蒙古國極力撇清和中國的關係,在蒙古記載的歷史中,蒙古自古以來就是獨立國家,蒙古國認為,滿清曾經對其進行過殖民統治。
成吉思汗是蒙古國最引以為傲的英雄,但是,黃金家族卻在內蒙古。蒙古國歷史書記載,他們的成吉思汗建立起的大元帝國曾統治整個中國,是蒙古人的英雄,他們認為成吉思汗是蒙古華人,不是華人。
綜上,蒙古國的歷史對元朝評價極高,因為那是他們唯一一次入主中原的時代。
-
3 # BH腦洞
按照中國史觀,蒙古族首領鐵木真在金朝末年,建立了大蒙古國,並且大蒙古國在之後幾代大汗的統治下,相繼滅亡西夏、金朝、大理,並且把吐蕃納入了版圖。忽必烈奪取蒙古大汗的位子以後,正式將蒙古的國號改為“大元”,隨後元朝大軍相繼顛覆南宋的恭帝、端宗和末帝三個朝廷,統一了中國。直到九十多年後,元朝被朱元璋的明朝推翻,元朝殘餘勢力在長城以北建立了北元王朝。之後不久,北元國號被蒙古貴族廢除,北元滅亡。
但是,蒙古史觀並不這樣認為。
蒙古史觀認為,蒙古部族在契丹帝國滅亡後,在合不勒汗的領導下,一度建立強大的蒙兀兒汗國。蒙兀兒汗國多次打敗金朝的侵略,維護了其獨立地位。不過,隨著合不勒汗一死,蒙兀兒汗國也逐漸分裂,最終在金朝的運作下,蒙古各部遭到了金朝的壓迫。
直到鐵木真成長以後,建立了大蒙古國,蒙古汗國建立以後,就走上了擴張的道路,在幾代大汗努力之下,蒙古汗國橫掃了包括南宋在內的幾乎整個亞洲大陸。之後的蒙古汗國雖然出現分化,但是,不論是中國,還是俄羅斯、波斯,都只是蒙古各汗國的一部分。
因此,在蒙古國的觀念裡,元朝是蒙古統治中國(但不限於中國)的一個歷史時期。而明朝的建立,只是蒙古元朝丟失中原版圖的一個歷史階段,宛如中國歷史上,西晉滅亡只是代表晉朝丟失北方領土,但是東晉還在一樣。
-
4 # 老李頭有話說
蒙古國的史書上,究竟是如何看待元朝的?這個朝代屬於中國嗎?
華人都有著很強的民族認同意識,雖然說,中國是一個56個民族聚集而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但對於不同民族的人來說,還是有著區別的。但這種區別假如到了國外就完全消除了,在國外,即使不是一個民族的人相見也會格外親切。而華人作為亞洲所屬的黃種人,中國附近的其他國家的人口在外貌上也與中國有著很大相似之處,這也能使我們在國外那種陌生的環境下很容易就辨認出來。但亞洲卻有著這樣一個民族對華人可謂是不算親近,即使你們同在異鄉,恐怕相見也會處於零交流的境地,那就是蒙古族人。
眾所周知,元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國家。雖然在元朝之前,中原地區也存在著許多少數民族政權,但他們都是不完整的。而元朝卻在成吉斯汗的帶領下迅速成長並先後奪取了北方的其他少數民族政權,甚至於更北部的其他民族部落。在蒙古政權滅掉了金政權之後,馬上向中原地區進發,而位於中原南方的南宋政權是全世界範圍內抵抗蒙古政權最激烈的國家,不過這也並沒有阻擋蒙古族入侵的步伐。蒙古族最後還是在中原地區建立了自己的統治,世稱元朝。
蒙古現在依然是中國眾多行政省份中的一個,不過,在世界上還存在著一個國家就是蒙古。我們也習慣地以內外蒙古來稱呼他們。我想在很多華人民的認知中,蒙古族只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中的一個。而日本的一個史學家白烏庫及血引用了宋代人洪浩所編的《松漠紀聞》,他憑藉這本書提出了一個理論,那就是蒙古族起源於東胡的分支蒙兀室韋,這個說法在後來時也逐漸被證實,中國史學家也大多沿用這個理論。這本書中所提到的東湖分支蒙兀室韋也就是官方中所說的蒙古人祭祖尋根的地方,這個地方現存於經中國蒙古省境內,對於幾千年後的今天依然有蹤跡可循。
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室韋就已經出現,他所指的是在東湖體系下,從鮮卑分離出來的支系部落也就是現在的蒙古族。在最開始出現時活躍於嫩江流域和黑龍江流域最開始的時候被南方人民稱之為契丹,不過經過後來史學家的研究發現,這個契丹族並不是一個民族的稱呼,而是很多民族的人聚集在一起,而被稱之為契丹,同樣蒙古也有可能。但這僅僅也只是中國對蒙古族發源歷史的推論,而蒙古國的人卻不認同華人的這種說法。蒙古國的人並不認為中國所說的祖先室韋是他們最開始的祖先,蒙古華人所認定的祖先是匈奴人,這個理論是由蒙古國科學院是比拉所提出的。
但是匈奴族自古在中國眼裡就是一個蠻夷之族,這種遊牧民族相當於中原的民族來講文化習俗都很落後,同樣,他們也沒有留下可以供後人參考的歷史文獻,所以,蒙古國的這種說法到現在也未被證實。這也可能是蒙古國想要證明自己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獨立的政權的理由,但是,據聯合國所承認的世界名著《蒙古秘史》中提出,蒙古人的祖先是以蒼狼和白鹿為圖騰的兩個部落,他們都是從貝加爾湖北面過來一直延續到成吉思汗汗這一帶才定居在如今的蒙古地區。假如這種說法的確被證實的話,那麼中國所一直堅定的室韋為發源地就會被推翻,不過這也並不能動搖中國堅定室韋是蒙古發源地的理由。
其實,蒙古國這樣說無非是想擺脫與中國的干係,他們不承認發源地在中國境內,無非是想讓世界知道他們是一個獨立的民族和獨立的國家。如果要是按中國歷史對匈奴族的描述來看,匈奴族雖然自出現之後就於中國長期處於戰爭狀態,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也是中國北方眾多少數民族中的一個,也是在中國管轄範圍之內。而西方科學家則認為匈奴族並不是一個民族,而是有很多民族混合起來的民族,所以說蒙古族在西方研究者眼裡只能算是匈奴族眾多族種的一支。
不過每個國家因為立場不同,對其他國家的發展史看法也不盡相同。每個國家的發展歷史都是複雜的不能以一己理由來去判定一個國家發展的軌跡。
-
5 # 東秋妮
弱弱的問一句,蒙古國有詳細記載的歷史嗎?
話說,蒙古帝國的建立與統一,本身是帶有神話色彩的。
因為蒙古這樣的遊牧少數民族,相對於漢人來說,記載史事的習慣尚缺。
留與後世的也只是:《蒙古秘史》和《蒙古黃金史》中,令人費解的文字而已。蒙古王朝的歷史,十分的朦朧,也十分的容易引起後世人們的遐想。這其中的成因、體系、風俗習慣,卻不像後朝大清那樣被世人所熟知。
這是為什麼?
是少而短的時間嗎?
不對!蒙古帝國的歷史有兩百五十年之久啊!是因為是蒙古這樣的“野蠻”民族所以不重視嗎?那清朝不也依舊被後人津津樂道。
“讓我們獎賞我們的女兒們。”蒙古帝國留給後代的歷史寶藏的光芒似乎被日後的清朝所遮蓋。
不是因為清朝太過輝煌,而是蒙古的史官們刪去了史書中的一個部分,使元朝留給後人的歷史,趨於平庸。現在的蒙古國(外蒙),對元朝的評價,應該是人為的光芒四射!客觀的說,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國家!對中國多民族的統一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
6 #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蒙古國的史書上,究竟是如何看待元朝的?這個朝代屬於中國嗎?
華人都有著很強的民族認同意識,雖然說,中國是一個56個民族聚集而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但對於不同民族的人來說,還是有著區別的。但這種區別假如到了國外就完全消除了,在國外,即使不是一個民族的人相見也會格外親切。而華人作為亞洲所屬的黃種人,中國附近的其他國家的人口在外貌上也與中國有著很大相似之處,這也能使我們在國外那種陌生的環境下很容易就辨認出來。但亞洲卻有著這樣一個民族對華人可謂是不算親近,即使你們同在異鄉,恐怕相見也會處於零交流的境地,那就是蒙古族人。
眾所周知,元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國家。雖然在元朝之前,中原地區也存在著許多少數民族政權,但他們都是不完整的。而元朝卻在成吉斯汗的帶領下迅速成長並先後奪取了北方的其他少數民族政權,甚至於更北部的其他民族部落。在蒙古政權滅掉了金政權之後,馬上向中原地區進發,而位於中原南方的南宋政權是全世界範圍內抵抗蒙古政權最激烈的國家,不過這也並沒有阻擋蒙古族入侵的步伐。蒙古族最後還是在中原地區建立了自己的統治,世稱元朝。
蒙古現在依然是中國眾多行政省份中的一個,不過,在世界上還存在著一個國家就是蒙古。我們也習慣地以內外蒙古來稱呼他們。我想在很多華人民的認知中,蒙古族只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中的一個。而日本的一個史學家白烏庫及血引用了宋代人洪浩所編的《松漠紀聞》,他憑藉這本書提出了一個理論,那就是蒙古族起源於東胡的分支蒙兀室韋,這個說法在後來時也逐漸被證實,中國史學家也大多沿用這個理論。這本書中所提到的東湖分支蒙兀室韋也就是官方中所說的蒙古人祭祖尋根的地方,這個地方現存於經中國蒙古省境內,對於幾千年後的今天依然有蹤跡可循。
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室韋就已經出現,他所指的是在東湖體系下,從鮮卑分離出來的支系部落也就是現在的蒙古族。在最開始出現時活躍於嫩江流域和黑龍江流域最開始的時候被南方人民稱之為契丹,不過經過後來史學家的研究發現,這個契丹族並不是一個民族的稱呼,而是很多民族的人聚集在一起,而被稱之為契丹,同樣蒙古也有可能。但這僅僅也只是中國對蒙古族發源歷史的推論,而蒙古國的人卻不認同華人的這種說法。蒙古國的人並不認為中國所說的祖先室韋是他們最開始的祖先,蒙古華人所認定的祖先是匈奴人,這個理論是由蒙古國科學院是比拉所提出的。
但是匈奴族自古在中國眼裡就是一個蠻夷之族,這種遊牧民族相當於中原的民族來講文化習俗都很落後,同樣,他們也沒有留下可以供後人參考的歷史文獻,所以,蒙古國的這種說法到現在也未被證實。這也可能是蒙古國想要證明自己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獨立的政權的理由,但是,據聯合國所承認的世界名著《蒙古秘史》中提出,蒙古人的祖先是以蒼狼和白鹿為圖騰的兩個部落,他們都是從貝加爾湖北面過來一直延續到成吉思汗汗這一帶才定居在如今的蒙古地區。假如這種說法的確被證實的話,那麼中國所一直堅定的室韋為發源地就會被推翻,不過這也並不能動搖中國堅定室韋是蒙古發源地的理由。
其實,蒙古國這樣說無非是想擺脫與中國的干係,他們不承認發源地在中國境內,無非是想讓世界知道他們是一個獨立的民族和獨立的國家。如果要是按中國歷史對匈奴族的描述來看,匈奴族雖然自出現之後就於中國長期處於戰爭狀態,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也是中國北方眾多少數民族中的一個,也是在中國管轄範圍之內。而西方科學家則認為匈奴族並不是一個民族,而是有很多民族混合起來的民族,所以說蒙古族在西方研究者眼裡只能算是匈奴族眾多族種的一支。
現在的蒙古國是當年呼圖克圖汗三部在沙俄及之後的蘇聯聳恿之下,在當時幾十年動盪的特殊歷史學條件下的產物。
從血統上講,蒙古族的黃金家族最後血脈的消失,是導致當年蒙古草原各有實力的王公、部族分裂、內鬥的一個重要因素,也為外蒙古獨立創造了條件。
因而,在蒙古這個極講究血統的民族中,外蒙這些投機分子應該無臉說自己是元人的後裔。
同時從歷史上看,外蒙的先祖與當時的金人、宋人,甚至今天中亞、東歐各族的先人一樣都是黃金家族的部隊征服的,只是時間、地點上的區別,讓他們最終融合成後來的廣義上的“蒙古族”。所以嚴格說起元帝國並非外蒙的祖先鑄就的。(就好像現在某個國家無恥地宣稱古代一度盤踞現在黑龍江流域的高句麗國是它們的祖先創造的一樣。)
此外,雖然外蒙土地面積很大,但蒙古族的主體還是融入了我們中華民族。我們比蒙古華人更有資格說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造了元帝國,並用我們的先進文明同化、融合了蒙古民族。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就比如:
面對同一部作品,因為欣賞的角度不同,就會得到不一樣的答案。拿《紅樓夢》來說,林黛玉就是一個具有很強的爭議性的人。有人認為她只會哭哭啼啼,實在讓人覺得厭惡。
而有人卻覺得她滿腹才華,小小年紀便開始住在別人家裡,再加上她的身體柔弱,雖然有自己的外婆撐腰,但是依舊經常情緒不佳,所以,她的柔弱也是情有可原。
有時候,大家觀察歷史的時候,也會像看待林黛玉一樣,因為角度不同而產生許多爭議。歷史上的元朝,其形象和林黛玉也是比較相似的。
因為外蒙古人與華人的角度不同,所以它的歷史在華人和外蒙古人眼中也是完全不同的。那麼,外蒙古又是如何看待元朝的呢?
同一件事情,因為角度或者立場不同,確實可以產生完全不同的結論。比如在咱們中國的歷史上,二徵姐妹就是兩大叛徒頭目,也是中國的恥辱。
可是在越南,她們的形象卻截然相反,她們不但不是叛徒,還是敢於和“侵略者”抗議的女英雄,就連現在都還有很多關於這兩人的祭祀活動。
她們坐在大象上面,和中國士兵作戰的形象還被越南印刷,作為留念。同理,中國與外蒙古之間雖然有很多歷史都是共同的,但是因為立場的關係,雙方對歷史的解讀也存在很大的差異。
首先是關於蒙古歷史的差異。
在華人看來,蒙古高原並沒有出現過具有群族繼承性意義的政權,他們雖然出現過很多部落,可是大多數都屬於遊客。比如說匈奴在離開蒙古後,匈奴原來佔領的地方很快就被鮮卑族佔領了。再比如突厥離開原有的故地後,他們所在的地盤也被契丹族給佔領了。
可是在蒙古人看來,蒙古大草原卻是出現過大王朝的,比如說匈奴、突厥、柔然等等,都是大草原正經存在的王朝。在蒙古人看來,草原上所出現過的這些國家,也屬於蒙古歷史程序中的一部分。
蒙古國的這種政治觀念,如果是按地理位置來看,也可以說是正確的。和埃及一樣,大多數人也都認為,金字塔的建設者與現代的埃及人都是埃及人,兩者是同樣的道理。
其次是雙方關於元朝認知的差別。
中原與蒙古原本是各自為政的,可是這兩個勢力卻偏偏在元朝時期發生了交集。對於中原人來說,元朝的建立並不算那麼輝煌,因為中原向來都是由中原人統治的,元朝卻是由“外族人”所建立的。
元朝的建立,意味著中原的領土遭到外族入侵,從而使中原失去了領土的管轄權。
在華人的歷史觀念中,成吉思汗一族於金國末期在草原建立蒙古國,經過幾代蒙古可汗的經營下,逐漸滅掉了周圍的其他國家,形成了草原帝國。
在忽必烈繼位以後,正式把國號改為“大元”,元朝的軍隊逐漸滅掉了南宋,把中原變成了蒙古帝國的一部分。
但是對於外蒙帝國來說,元朝的建立卻是最值得自豪的,因為他們順利的對中原進行了殖民統治一百多年。蒙古人認為,蒙古滅掉契丹以後,曾在大草原建立了蒙兀兒汗國,卻遭到了金國的不斷侵略。
蒙兀兒汗國為了維護自己的獨立,不斷的反抗,還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可惜,在蒙兀兒汗國的領導人去世以後,蒙兀兒汗國再沒有能力維持國家的統一,就連各大蒙古部落都受到強烈的壓迫。
成吉思汗也是在非常混亂的背景下長大的,就連他娶的妻子都曾遭到別的部落搶親。後來在他逐漸成長起來,建立了蒙古國。蒙古國建立起來以後,成吉思汗開始不斷的擴張領土。
從一二一八年開始,蒙古國先後滅掉了西遼、花剌子模等國,之後又繼續不斷的對外擴張。蒙古最為強盛的時候,勢力一直擴張到了伏爾加河流域。
一二二七年,蒙古開始出征西夏,併成功拿下了西夏,而成吉思汗也在遠征西夏的過程中去世。不過,成吉思汗去世的時候,西夏還沒有真正拿下。
作為一國之君的成吉思汗為了確保順利收服西夏,連死訊都不敢宣佈。一直到西夏順利收服以後才公佈他的死訊,並且進行密葬。經過了幾代可汗的不斷擴張,蒙古帝國完成了大統一。
在這之後,蒙古國不斷分裂,可是不管中國還是波斯,又或者是俄羅斯,都只是蒙古國歷史程序中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所以,在蒙古國看來,元朝其實也只是蒙古國統治中國的一段歷史而已。雖然蒙古國最終失去了中原的統治權,但也只是使蒙古國丟掉了其中的一部分版塊而已,並不影響蒙古國的整體歷史程序。
蒙古國的這個論點同樣來自於中國歷史,在中國史上,西晉的滅亡也只代表晉朝失去了北方領土的統治權而已,但是東晉卻依然存在。把這一個論點用到元朝與蒙古國之間,好像也沒有什麼毛病。
實際上,蒙古統治中原九十多年以後,天下局勢開始發生動亂。在這期間,朱元璋趁亂而起,先後滅掉了陳友諒和張士誠等勢力,建立起明朝。自此,蒙古人被逐漸驅逐回草原。
華人的歷史觀念恰好與蒙古華人的歷史觀念相反,元朝雖然是蒙古人所統治的,但是後來中原的政權又回到了朱元璋的手裡,所以,中原絕對不算蒙古的一部分。
其實,不管是什麼事情,都會因為角度問題而產生兩個甚至多個看法。以上所說的關於元朝的看法,也只是其中一部份而已。關於元朝,不同民族之間向來都存在有不一樣的看法。
不管元朝的統治者是誰,它始終都是中國歷史程序中的其中一部分,而中國的歷史程序,也是世界眾多國家當中儲存得最為完整的。
哪怕曾經遭受過侵略,卻依然頑強的儲存至今,這也是作為華人最值得驕傲的地方。
-
7 # 北洋海軍炮手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
沒記錯的話在蘇東鉅變之前,蒙古國對元朝或者蒙古帝國大多數都是負面評價,就連元太祖成吉思汗都一度是批判的物件。因為蒙古國的親爹俄國,歷史上是羅斯諸公國,曾經是蒙古帝國的附屬國,所以在親爹的指導下,蒙古國放棄了成吉思汗創立並長期使用的畏兀兒蒙古文,改用了西裡爾字母。而且為了達到控制、奴役蒙古國的目的,蒙古帝國自然也就成為批判的物件。
這一點和中國相比真是天差地別,因為從民國到共和國,成吉思汗也沒被當成批判的物件,而且抗戰時候中國政府緊急將成陵西遷至甘肅,國共領導人都曾為成陵西遷寫過祭文,解放戰爭時候成陵又被馬步芳強行遷往西寧的塔爾寺,解放軍解放西寧之後立刻前往塔爾寺祭祀成陵,並宣佈成陵的維護經費由解放軍負責,1954年又將成陵遷回伊金霍洛。
臺灣地區的成吉思汗祭典,馬英九在祭文中稱成吉思汗雄才大略,威震萬國
鄂爾多斯的成陵祭祀大典
現在國際格局變了,蘇俄這個邪惡帝國走到了盡頭,蒙古國擺脫了俄國的控制,所以蒙古國又重新迎回了成吉思汗,蒙古帝國也不再是批判的物件。但是現在蒙古人的歷史觀念中沒有大元什麼事,這倒不是蒙古國不理解蒙古帝國是一個多元帝國,而是蒙古國要清除中國對蒙古國的影響。
道理很簡單,蒙古國要想發展經濟只能同中國合作,而且蒙古國的絕大多數商品都是從中國進口的,再加上蒙古國三面被中國環繞,而且全世界中國蒙古人最多,成吉思汗陵寢也在中國,黃金家族後裔也在中國,說句不好聽的成吉思汗的龍興之地也在中國境內,所以長此以往中國早晚會透過經濟、文化控制蒙古國。而蒙古國在蘇東鉅變之後追求的是獨立自主,但是由沒了俄國的輸血因此只能依賴中國輸入的商品,再加上中國的經濟發展還需要從蒙古國進口資源,所以蒙古國極度抵制被中國控制,所以只能把元朝這個中國和蒙古國共有的歷史進行切割。(所以說應該策動老毛子二次解體,老毛子做初一,咱們做十五。)
除此之外蒙古還透過跟美國拉關係沖淡中國對蒙古國的影響
當然沖淡中國的影響蒙古國早就開始做了,只不過那陣有俄國撐腰,但是蘇俄死了之後俄國自身難保,沒人給蒙古國撐腰了。但是中國經濟實力很強,蒙古國想要發展經濟最終還得以中國作為主要合作物件,畢竟縣官不如現管,蒙古國即便再抵制早晚也會成為中國的經濟附庸。
全文完
-
8 # 龍文說史
元朝對於蒙古華人而言情節也是特別深,畢竟這也是蒙古史上唯一在中原建立的大統一王朝,而且是終極的大帝國,是完全由遊牧民族駕臨到農耕文明的王朝,也是第一次。千百年來,自秦漢以來受萬里長城約束,南北一直處在對峙,農耕文明強大的優勢自匈奴,突厥大的遊牧政權未突破,甚至被大統一的漢唐吊打,而卻因蒙古到來,出現成吉思汗這樣人物而引以驕傲!所以蒙古帝國相比元朝情節更深!
這源於蒙古帝國在前元時期是一個統一的歐亞大陸超級帝國,擁有中原、波斯、俄羅斯、中亞廣袤的疆域。而且這個時期,分佈這四塊的元朝、伊兒汗國、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仍未存在,都聽從於漠北和林大汗之命,也就是說後兩個這烏魯斯(封王)即便擁有龐大地盤,也不敢獨立。但直到忽必烈繼承蒙哥汗位,結果就不一樣了,由於他名不正言不順,是透過手中實權奪取的,將本來繼位的阿里不哥推翻,一場內戰也讓蒙古帝國分崩離析。
雖然忽必烈戰功赫赫,滅大理,滅宋,而且文治方面突出,可卻被過於偏重漢制的帽子,讓一些守舊派拿它作文章,完全背棄成吉思汗建立的大扎撒,沿用蒙古汗制。也讓一些西方諸王不看好忽必烈,才導致分裂,成吉思汗子孫分裂為朮赤家族、察合臺家族、窩闊臺家族,拖雷家族,四大家族抓分帝中國產物。後來拖雷家族愈演愈烈,形成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人的宮廷演義,長子蒙哥也是透過少有流血奪取窩闊臺家權利,由於按蒙古傳統承繼汗位,但基本將這場危機給平了。蒙哥汗繼位不到十年,培養了家族新骨幹,他在合州一去世,立馬就有了忽必烈與阿里不哥帝位之爭,也就是所謂的革新派與保守派的鬥爭。
所以今天蒙古國自然會把這次蒙古內戰化為分水嶺,元朝建立,中央核心的南遷,蒙古國境內的國都哈拉和林、陪都大斡耳朵被廢棄,地方變成嶺北行省,而取而代之就是上都、大都,所以蒙古國對元朝歷史認知很複雜!反而截取了元朝以前的蒙古帝國史當做自己的歷史,自然而然建立者成吉思汗也就是國家的象徵,元太祖名只記在歷史中。相比後來明朝建立,元朝北遷外蒙,北元存在才開始當做自己的歷史,所以始終以遊牧民族的歷史為本,草原情節很深的民族。
回覆列表
蒙古國在中華民國之前一直是中國的一部分,但現在卻是一個獨立國家。蒙古國極力撇清和中國的關係,在蒙古記載的歷史中,蒙古自古以來就是獨立國家。這樣撇清和中國的關係真的好嗎?
蒙古國將自己國家的歷史分為四個部分,今天我們討論的是大元朝這個雙方分期最大的時期。成吉思汗是蒙古國最引以為傲的,但是如果追溯起“黃金家族”,這個“黃金家族”卻在內蒙古。蒙古國歷史書記載,“他們的”成吉思汗建立起的大元帝國曾統治整個中國,那麼成吉思汗到底是蒙古華人,還是華人呢?
我們都知道,在近代之前蒙古國一直是中國的一部分。在這一點上蒙古國完全不承認,他們記載的歷史稱:曾被中國統治2年。並且在成吉思汗時代還統治中國100年。
那麼蒙古國為何會極力撇清和中國的關係呢?其實在清王朝時期外蒙古雖是中國一部分,但是清朝政府對其控制力卻很薄弱。到了中華民國時期,外蒙古剛開始有“獨立萌芽”時,徐樹錚就認為要想守住這塊土地,必須加強外蒙古和中央的聯絡。
在對外蒙古的管理上,不得不提的就是徐樹錚的鐵腕政策。如果徐樹錚將“鐵腕手段”放在別的省份或許管用,但在外蒙古卻適得其反。“鐵腕手段”卻加速了外蒙古的獨立。1919年徐樹錚率領軍隊進駐外蒙地區,原本目的在於收復民心。但在一年後,徐樹錚由於介入府院之爭撤離外蒙,外蒙古趁機宣佈獨立。所以在蒙古國的歷史記載中,只有1919年和1920年這兩年被中國統治,其餘時間皆為獨立國家。
關於成吉思汗到底是不是華人,元朝是不是中國的朝代,爭論已久。你認為成吉思汗是華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