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鯉乾坤

    小時候,每天都到村裡的河裡去抓魚蝦,洗澡,用柳條簍子抓到的小蝦,回家煮了吃。很小很小的蝦肉,覺得鮮美無比。榆樹錢很甜,柳笛吹起來費力氣,小夥伴們比一比誰吹的好聽。五月端午吃雞蛋,每個人分幾個。捨不得吃,拿到學校當做玩具,下課了再吃掉。秋天到了,風吹落了白楊樹的葉子遍地都是,用一根筷子削尖,尾端刻出一圈溝槽,綁了長長的長長的線,把一片一片葉子串起來,能拖出十來米長的一條龍,回家曬乾做飯燒炕用。樹葉落乾淨了,小夥伴們去生產隊果園裡尋找遺落在枝頭的小小的果實,非常甜,捨不得吃,回家帶給媽媽。冬天來了,屋簷下的冰當做冰棒來吃。很脆。也覺得甜。村委晚上放電影,鄰村的人們都拖家帶口來看,穿著厚厚的衣裳。偶爾有個提著馬燈賣瓜子山楂糖葫蘆的小攤,惹得孩子們流著口水圍著不走。可是不敢纏著大人給買。否則會捱揍。過年了,大街上都能聞到炸麻花的香味,雪白的饅頭炫耀著拿到街上去吃,比一比誰家的白。初一吃餃子,拜年,穿了新新的衣服,棉襖袖口都用襪子口縫起來。弄髒了回家會捱揍的。鞋子也是媽媽做的,很暖和。女孩子鞋子上還有繡花。

  • 2 # 十八線養豬藝術家

    烤紅薯

    對於70後來說,最常吃的肯定是烤紅薯莫屬的,不過當時的烤紅薯大多是為了填飽肚子,而不是當成好吃的零食。以前物資短缺的時候,米飯不足只能靠紅薯填肚子,現在卻相反了;很多小孩都不願意吃飯,都把零食當飯吃。偶爾在街上遇到賣烤紅薯,總會忍不住買,那段艱苦有快樂的童年依然記憶猶新……

    水果糖塊

    小時候有糖吃已經很滿足了,那時候的糖果並不像現在包裝得新穎獨特、富麗堂皇。那時候的糖塊是不帶包裝的,兩分錢就有1小把,還有各種性狀和味道,有圓的、方的、三角的,草莓的、橙子的……只可惜,現在的糖果更多樣了,但曾經的味道卻找不回來了。

    哨子糖

    應該是最早將零食和玩具結合在一起的食品了,又可以吃、又可以玩。相信70~80的人都吃過這種糖,而且經常會比誰吹出最響亮的聲音。這種紅極一時的糖果,現在好像買的人也比較少了,但依然是我們心目中的經典零食。

    寶塔糖

    嚴格來說,這種並不算零食,而是一種驅蛔蟲的藥。但因為口味甜甜的,所以讓人很喜歡吃。在那個年代蛔蟲病非常普遍,為了不讓小孩拒絕吃藥,所以把驅蟲的成分製成了淡黃色、像寶塔一樣的糖果,就是這種寶塔糖。那時候的小孩都很樂意吃。不過到80後的年代漸漸就沒有了,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得賣?

    米通

    米通又叫米花糖,在七八十年代幾乎是家家必備,尤其是到了過節的時候。非常的鬆脆可口、入口即化,又不粘牙。算得上時當時膨化食品的“老大”。到現在還是非常的受歡迎,只是現在都非常商品化,自家做的已經很少了,已經沒有捧著大米熱熱鬧鬧做米通的情景了。

    汽水

    70後對北冰洋汽水會有種特殊的感情。那時市面上最主流的飲料就是北冰洋的橘子汽水,濃度高、氣也很足,賣0.15元一瓶。夏天,拿出瓶冰鎮北冰洋汽水,咬開瓶蓋,兩口下肚,再打了個誇張的飽嗝,沒有什麼比這更爽的享受了。可樂是什麼,還沒什麼人知道呢。

  • 3 # 廣西啊建

    回憶童年真的很開心…

    那時好玩的玩玻璃球,抓迷藏跳橡皮筋等等…

    好吃的…一毛錢的雪條,葫蘆餅,泡泡糖

  • 4 # 無成小姐

    90後一枚,能想起的就是小時候鄰里之間的人情味…晚上睡覺可以不用鎖門,出門可以不用擔心忘記帶鑰匙,回到家如果爸爸媽媽沒下班也不用擔心沒地方可去。還有小時候各種傳統文化的動畫片、跳繩丟五子石等等現在完全看不到的童年遊戲…

    童年的生活,想起來每一幀都是美好的畫面,讓人不禁回味懷念!(附上一張我家貓孩子的懷念童年圖[大笑])

  • 5 # 福諄

    記憶最深的事,那個時候成都百商場的玻璃櫃子,給錢都是用夾子夾起在天上的鋼絲上飛。

    八十年代的天府廣場,依稀看得出現在的影子。

    穿西服,走路自帶一陣風,不人模人樣穿套西裝,都不好意思出門逛街,長得美,會打扮,走在路上的全是美女,成都妹兒的美貌可不是這兩年才聲名在外呢、頭戴大墨鏡,腰間BP機,腳踩恨天高,這是九十年代的時尚。

    那些年,看年路和科甲巷是成都潮人云集之地,堪比如今的1FS和太古裡,啥子時尚的牌子都買得到,應有盡有。

    成都有哪些老字號名小吃?看看這裡面的知名小吃就知道了!講真的,其他都變了,唯獨吃持久永恆,鍾水餃,賴湯圓,龍抄手,夫妻肺片,蒸蒸糕,韓包子,,,,,妥妥的遊客來成都必吃專案。

    這些年成都變化太大了,這些老的記憶深深埋在腦海裡,永不能忘。

  • 6 # 白月思星

    說起玩兒,我們70後真的是要比現在的孩子快樂多了。那時候孩子多,每到傍晚的時候,各家的孩子就都出來玩了。三五成群,有丟口袋的、有跳皮筋的、有捉迷藏的,男孩子更是跑來跑去,一會兒撞到這個,一會兒又惹到那個,笑聲、喊聲交織在一起,直到天黑透了,才不得不回家睡覺。

    說起吃,那個年代,特別在農村,沒有零食、沒有糕點,能把肚子填飽已經不錯了。在我的記憶中,我吃的最香的一頓飯就是姐姐用自家種的蘿蔔烙的餡餅,金黃色的、軟軟的,那時我才知道還有餡餅這種吃食。

  • 7 # 柳成蔭就是我

    看到這個問題,一下子忘記了自己已經五十歲,童年的回憶像湧動的泉水,一股腦兒都湧出來了。

    說實話,吃的飯菜不如現在好。飯一般都是小米玉米麵蕎麥麵大碴子,一個月憑糧本領回來的糧食,一嘟嚕一嘟嚕地紮在布口袋裡,精粉和大米留著過年或者來客人吃。最喜歡喝小米撈飯的米湯,又黏稠又香,還有貼玉米麵大餅子的餅嘎巴,因為放了糖精,又甜又脆。菜嘛,春夏秋一般情況下是菜園裡有什麼就吃什麼,冬天就是白菜蘿蔔土豆,好在從小記憶中就有沿街叫賣或者用黃豆黑豆換大豆腐乾豆腐的,能豐富一下餐桌。魚肉奶蛋相當於奢侈品,貌似也沒多饞過,畢竟小,吃的也不太多,忙三火四地吃完飯,還惦記著出去玩兒呢。

    那會兒沒有休閒食品,家裡的果樹和田野裡的野果子是天然的零嘴兒,像杏子沙果桃子梨,黑油油兒(有的叫黑天天兒,學名龍葵)酸不溜土地雷(類似荸薺一樣的黑色根莖類果實)甜菜根兒,沒記得怎樣清洗過,好像都是摘了就送進嘴裡,包括田野裡挖出來的,也是擼吧幾把扒扒皮就嚼了似的,也沒記得有腹瀉肚子疼。

    玩兒的東西就太多了。女孩子嘛,跳皮筋打沙包踢毽子,那是必備技能,還有下腰翻跟頭,沒有人教過,都是一個兒學一個兒,硬硬摔出來的。最常玩兒的是抓嘎拉哈。嘎拉哈是豬蹄子或者羊蹄子上的一個活絡的關節。豬嘎拉哈大,一般沒人喜歡,羊嘎拉哈精緻小巧,誰要是有一副(四枚算一副),會招來不少羨慕的目光,屁股後面時常會尾隨著幾個小夥伴,央求著用她的嘎拉哈歘(三聲chua)一把。嘎拉哈的四個面有不同的名字,我小時候管它們叫“之兒、輪兒、坑兒、包兒”(音譯),兩個三個四個代表不同的分值。把四枚嘎拉哈抓在手裡,撒在地面或者桌面上,手裡用沙包或者小皮球往空中一拋,手趕緊向下抓相同的嘎拉哈,然後接住沙包或者皮球,手裡的嘎拉哈是多少分值就得到多少分,先抓夠100分的算贏。因為抓嘎拉哈,右手小拇指的指甲外邊緣都磨得是一個斜面,還有就是經常席地而坐玩兒,儘管玩完以後身上手上的土也拍打拍打,也經常造得小土驢子一樣。

    那會兒許多遊戲都有創造性,動手能力極強的。男孩子們用鐵絲做火柴槍,用黏泥兒做坦克,女孩子們用玉米秸稈做燈籠,做眼鏡,這都屬於小菜一碟。像彈玻璃球、打尜兒、通電報、捉迷藏等屬於男孩女孩都能玩兒的。另外,70後人的童年,應該都有關於學習的遊戲,最起碼我和我的夥伴們就是的。上了小學以後,喜歡猜字謎,像“王字兒倆疙瘩,把大字兒壓趴下(美)”、“一個日本人 拿了一把刀,殺了一口人,流了四滴血(照)”、“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大口張大嘴,小口裡面藏(高)”等許字謎口口相傳,大家玩兒的過程也記住了字兒。還經常玩兒刻字遊戲。依舊是席地而坐,不過是和小夥伴背對背,用小木棍在土地上刻字,刻好後再埋好,畫一個大圈圈定了範圍,然後彼此再去摳出對方的字來,正確就勝利了。還有就是找報紙上的字兒,在家裡牆壁頂棚糊的報紙上找出一個字兒,讓別人找。為了難住別人,費盡心機地找一些邊邊角角藏著的生僻字,自己不會先去查字典。不知別人怎樣,我現在依舊是這個習慣,哪個字稍微吃不準字音字義,趕緊查字典,或者手機百度,必須馬上弄明白。

    童年的時光,永遠留在記憶裡,回想起來的,都是歡樂。那會兒無憂無慮,約著夥伴兒上學,排著隊放學,飛快地寫作業,提籃子出去挖野菜,為了顯數兒還翻騰得鬆鬆軟軟的,有時候幫著父母親剁剁雞食。然後就是玩兒,吃飯的時候沒有主動回去的,都是夜幕降臨,炊煙四起,一聲聲悠長的聲音陸陸續續地響起:“海軍啊,回來吃飯啦——”“桂琴,吃飯啦——”“小三兒,還得叫你幾遍啊,快回來——”……一個個小小的身影依依不捨地散去,第二天,睜開眼睛,快樂的生活又開始了……

  • 8 # 浩媽生活錄

    很高興來回答你這個問題,我是一個抓著七零後尾巴的大姐了,提起童年的生活真的有很大的感概。當時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是在農村出生的,滿七週歲時才讀的一年級,沒有讀幼兒園,是直接讀的一年級(當時沒有幼兒園),一二年級不用上晚自習課,三年級開始上的晚自習課,時間是從晚上六點半上到九點半,我們家到學校距離要步行二十分鐘左右,路的兩邊就是甘蔗地、花生地,照明用的是手電筒,如果碰上停電就從家裡拿著煤油燈去學校照著學習寫字用,最有意思的是那些男同學很有創意的,如果是停電那個晚上他們會從家裡拿來小黃豆,再找來一個玻璃瓶的鐵蓋子把黃豆放在煤油燈上面烤熟拿來吃,吃得可美味了。放學時我們自己村的玩得好的幾個小孩子都是等齊人才一起回家,因為天黑路有點一遠大家一起壯膽子沒那麼害怕(爸媽不接我們的,都是結伴回家),有時有些小男孩會使壞故意從甘蔗地竄出來嚇我們,我們就把鞋子脫掉提起鞋子拼命跑…,當然下次我們也找機會嚇回他們。

    如果是週末不用上晚自習,我們白天幫爸媽幹完農活,晚上幾個好朋友約著在村裡曬穀場上玩,捉迷藏,丟手絹,老鷹捉小雞這些遊戲,雖然沒有玩具,沒有零食,但是我們的童年過得很快樂,很滿足。現在想起往事我還記憶猶新,感嘆時間過得太快,轉眼我們已經是中年,當年的孩童己變成了別人的父母,其實每個人都會重複著這種角色的轉變,週而復始…

  • 9 # 不服輸的阿雅

    說起這個話題,真的有一籮筐[可愛]比起現在的孩子,我們的童年真的是太美好了。沒有那麼多的課後作業,也沒有什麼補習班,記憶最多的都是夏天的時候在小河裡面捲起褲腿,跟小夥伴們一起撈魚蝦!媽媽們用舊蚊帳布,用竹籤彎成一個橢圓形再把蚊帳布夾起來,做成一個漏斗型的網。撈魚蝦的時候只要順著小河裡的石頭,滑過去,再拿起來小魚就在裡面蹦蹦跳跳了!倒進我們帶來的桶或者臉盆裡,一般幾個小時就能撈上半盆了!帶著滿滿的成就感,拿回家,倒進鐵鍋裡,用柴火烤一會兒,就變成紅紅的蝦米了!急不可待的想吃,媽媽把小魚小蝦用油炸一炸,切點自家種的青辣椒,韭菜或者香蔥,翻炒幾下,黃橙橙的太香了,現在想起那個清香的味道,口水又快流下來了!可惜,後來回老家,那條小河早已乾枯了,再也吃不到那種天然的味道了………

  • 10 # 北方小家

    想想小時候很好笑,春天草發芽了,家裡的大人讓我們小孩子如果不上課放假在家,就要把家裡養得豬趕到河邊樹林裡去吃草,因為那時候玉米產量不多,就捨不得餵豬,家裡養了5頭豬,大人有時間不幹活的時候也去放豬,天天去放豬大概有十幾家。上午豬趕到林子裡就讓他們自己去吃草,大人們在一起嘮嗑,小孩和小孩子們在一起玩耍,中午再把豬都趕回家,等到中午的時候,有的人想把豬趕回家,可是找不到他家的豬了,他不知道他家的豬大的帶著小的都已經自己回家了。

    我們家那時候很窮,沒有什麼好吃的,好吃得就是我媽作得魚麵醬,過節買二三斤鱈魚,魚吃完了把魚刺挑出去,魚湯加一些白麵和粉子

    就成魚麵醬,很好吃。再就是高糧米麵年糕,臘月的時候會蒸一大鍋或者兩大鍋,天天吃,蘸著糖很好吃。

  • 11 # 心之散文

    我記的小時候玩多就是摔紙面包 紙三角 彈玻璃球 抓石子等小 吃的都是地裡挖的毛毛根,麻梢能吃個泡麵都是奢侈品

  • 12 # 屬豬的女人

    哈哈,我也是70後,想起都是滿滿的回憶,那時候條件不好,玩具基本都是自制的,雖然那個年代沒錢錢買玩具,但感覺很快樂,是今天的孩子體會不到的快樂,也是我們抹不去的回憶。

    溜鐵環:一根鐵絲做成個圈,再用一根鐵絲一頭彎成u形,你追我趕的玩的好開心的。

    丟手娟:一個村裡的孩子吃完晚飯不用約就都從家裡跑出來圍成一圈,閉上眼睛,不準往後看,一塊破布能玩半夜呢!

    用舊書本或香菸盒疊成正方形和三角形,砸翻了就算贏,一贏一堆。

    鬥雞:就是單腳立地,把對方鬥翻哈哈

    還有好多,用路邊的樹葉扎鍵子來踢,放學回家的路上扯麥子做哨子吹,用幹麥草編戒指…

    吃的最多的就是冰棒,2分錢一根的冰棒,吃一根都是奢侈,用雞蛋換冰棒,一個雞蛋換2冰棒,吃完晚上肚子痛[呲牙][呲牙][呲牙]

  • 13 # 使用者劉夢玉

    70後的我就是個野小子,放暑假日子安排的滿滿的。上山摘野果掏鳥窩,下田抓泥鰍。上午砍柴,下午尋豬草還得放牛,傍晚兩捆豬草放牛背上,摘片葉子放口邊吹口哨回家。只要聽誰家放電影,下午三四點就扛長椅去佔位子,吃幾口晚飯就去看位,生怕別人搶了,可每次電影七八點才開始,很多時候玩累了就睡著了,等大人叫醒時三場電影放完了,迷迷糊糊牽著大人的手回家。

  • 14 # 荻花秋瑟瑟138

    你好!我是70後,出身在農村,我的童年是在農村度過的。小時候,物質匱乏,生活艱苦,但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記憶。那時的孩子沒有見過肯德基,沒喝過牛奶,但美味還是有的。常見的零食是用砂子炒的紅苕幹、苞谷泡(玉米花),有時也能吃上泡筒。大哥晚上拿著電石燈捉的青蛙、黃鱔真是不擺了。我還吃過他抓的鳥,煎的鳥蛋。有時去親戚家還能吃上特地為小孩用小盤子盛著蒸的米粉和泥鰍。平時最盼望的是在城裡上班的爸爸帶回米花糖、月餅……至於有什麼好玩的,除了搓泥巴團和小夥伴玩藏貓貓、跳繩這些,我最喜歡的是在油菜林裡鑽來鑽去,還有就是坐哥哥做的滾軸車……那時也有玩舞龍的,還有劃龍船比賽……這些童年的趣事是幾天幾夜都說不完的。唉,好懷念童年的生活,苦中有有甜啊!

  • 15 # 圖說鞏義

    我也是70後說起這個話題了,知道已經到了愛回憶留戀過去的階段了,真的是感嘆萬千,滿大框苦與樂的美好回憶,

    記憶猶新的是晚上去上夜自習,回來看到媽媽挑燈給我們做鞋子,兄弟姐妹多,鞋子總是不夠穿,並且破的很快,就像腳上長了牙齒一般;

    還有家裡媽媽的織布機,那是全家的生活床上用品,訂過婚的大嫂常常過來幫媽媽織布,我和姐姐就坐在旁邊看,現在想想那時候是喜歡這個未來的嫂子?還是喜歡她織布手巧的模樣?

    想起晚自習下課不回家,跑到同學家看西遊記,那時候的電視機很少,彩色的更少;

    想起那時鄰村放電影,晚上連課都不上,幾個小朋友一商量就跑了;

    那時鄉影劇院經常放電影,2元一張票,如果手裡有錢了,就帶著弟弟跑去看,回來免不了爸爸大哥的教訓;事到如今還是對電影情有獨鍾,影劇院的票價是那時的好幾倍;對70後的我是真的不捨得,如今家裡電視聯網圓了愛看電影的夢;

    記得村前有條小河,喝水清涼透徹,那時小夥伴們最愛玩的地方,逮小魚撈蝦米,大人們洗衣服淘菜河邊到處都是笑臉歡樂笑聲,如今的經濟建設,小河干枯早都不存在了,憑記憶還能找到它的位置;

    想起大哥夏天出去賣冰棒,騎輛28的腳踏車後面帶個泡沫箱,2毛錢一個冰棒,賣一天留幾個回來讓我們吃,那時站在家門口等著大哥,衝上去圍著要,生怕吃不到,有心的大哥總是給我們每人留一塊,滿滿的快樂;

    想起學校前的小賣部,最愛喝的是汽水,2毛錢一瓶,喝的樂不思蜀,現在想起知道那都是色料對勾的;

    想起春節媽媽做好多好多好吃的,放在一間房子的桌子還有空床上,油炸豆腐,水煮花生,蓮藕腐竹,棗花饃,花捲饃和蒸饃,愛吃的變蛋,還有想不起來的菜名,雖然這些菜很普通現在也經常吃,但是找不到那時的味道和快樂了;

    最高興的是挨家挨戶撿鞭炮,看誰拾得多,然後在一個一個的放,捂著耳朵,跳著笑著躲著,真的好高興,現在想著嘴角就掛著笑;如今也禁止放煙花炮竹,春節再也聽不到鞭炮聲了;

    想起那時候小朋友最愛的織石子,丟沙包,跳方格,石頭剪刀布,東南西北,捉迷藏,騎大馬,打陀螺,滾項圈,只要是不花錢的玩具真的是太多太多玩法,快樂的童年時光,記憶猶新的回憶,70後說不完的話題;

    這時候孩子們的條件多好,吃的玩的都是我們小時候思想裡從沒有的東西,這就是年代經濟時代進步的不同,更是幾代人不同的美好記憶,幸運的是過去與現代的對比,讓我們70後有了很多刻苦銘心的記憶,童年的回憶對我們都是滿滿幸福快樂的感覺。

  • 16 # 新礦工

    70後的稍微有點遠,我給你講一下八零後的童年吧。我是出生在農村的孩子,就是因為這才會有更多的美好的回憶,首先就是過年了,過年可以放鞭炮,這恐怕是大部分人的童年記憶了,那時候的鞭炮都是小鞭,沒有現在的種類多,大家都把小鞭拆了,一個一個的拿在手裡放,也不會感到害怕,然後就是除夕夜去拾鞭炮,幾個小夥伴一起去,拿著手電看誰家放鞭炮了趕緊跑過去,把沒有點燃的拾起來。還有正月十五看花燈,放花炮,推鐵環,打陀螺,扔火桶,抓知了猴,下河洗澡,抓螃蟹魚蝦。其實現在看看自己的孩子,他們真的是累,上學,寫作業上二課等等,壓的孩子都不快樂,不如我們的童年快樂。

  • 17 # 肥姐的生活日記

    我是農村長大的,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以前年代說實在,雖然窮點,但是我們好開心的,整天嘻嘻哈哈,無憂無慮的,就是天塔下來也不關我們的事,我奶奶跟隔壁奶奶總是笑著對我們說,這幾個妹仔沒正經,總是笑哈哈哈的,有什麼好笑多,她們這樣說我們,其實見我們開心她們也高興

    因為以前沒有電,所以晚上吃過飯,總是出去球場玩一下的,以前還沒有計劃生育,所以我們村好多小姐妹,小夥伴的,以前農村人單純,男女小夥伴都一起玩的,我們最喜歡捉迷藏,就是一個人去找一大幫人,找見任何一個就可以了,挨見最前面的下個就挨他找別人,記得有一次也是玩捉迷藏,因為我姑媽嫁本村,所以我跟表姐也一起跟他們玩,因為近我姑媽家,我跟表姐跑回她家去躲,以前年紀小有點笨,兩個躲去蚊帳後面去,以前沒有電,我二表姐拿燈去找衣服洗澡,聽見我們兩個在裡面笑,問又不答應,嚇死我二表姐克喊我姑爹來,才知道是我們,笑死我們了

    記得我剛讀初中那個時候,因為以前學校沒有肉吃,晚上好餓,以前我們讀初中捱上晚自習的,我們最喜歡下晚自習上街吃螺螄,以前的螺螄我記得是二毛錢一小碗,賣螺螄的阿姨煮的螺螄好好吃,而且人又好講,湯隨便加,螺螄是從河裡自己撈回來,真的好好吃,現在好難吃出以前的味道了

  • 18 # 夢醉江南三月天

    七零後,想起童年,有趣的的事太多了。滿滿的都是回憶,絲絲縷縷,甜甜蜜蜜。

    陸海空三軍系列模式,一個也不能少。

    拉網逮魚,撈蝦米,掏螃蟹,挖泥鰍,河裡游泳。打水仗,折蓮蓬,揀石頭,採菱角。戲水衝浪,不知道天高地厚,卻玩得忘乎所以。此乃海軍。

    上樹掏鳥窩,捉知了,夠槐花,偷蘋果,摸樹猴,摘柿子,捅馬蜂窩。將淘氣鬼形象演繹得淋漓盡致。此乃空軍也。

    聽評書也是一大樂趣,沒有電視機的時候,就守著一臺老舊的收音機,《岳飛傳》,《楊家將》,《呼楊合兵》,《夜幕下的哈爾濱》,《百年風雲》,《趙匡胤》,《三國演義》,《水滸傳》,《隋唐英雄傳》……一部部,聽得津津有味,講得妙語連珠。

    有了黑白電視機,凱歌牌的那種,十一寸,小得可以。但樂趣無窮。《霍元甲》,《陳真》,《平原游擊隊》,看得人心潮起伏,熱血沸騰。《血疑》,《排球女將》,《籬笆女人狗》,看得人熱淚盈眶,泣不成聲。

    露天電影,也是一個亮點,銀幕下,人山人海,隨著跌宕起伏的情節,人們讚歎不已,唏噓不已。

    田野裡割草,追蝴蝶,捕蜻蜓,攆青蛙,找鼠洞,廢寢忘食。玩瘋了的童年,用不完的精力,提著煤油燈上晚自習,讀書學習,書聲琅琅,歌聲飄揚……

    一件件,彷彿昨天,一幕幕,變成回憶。

    向起來,思緒千里,感慨萬端……

  • 19 # 愛攝影愛寶寶

    確實小時候的味道很好,小時候吃的貓屎節,高梁液,米花糖,包穀泡,芝麻官味道非常好,可能是有一種味覺記憶吧,前段時間我回老家買的這些吃起來的確比城裡賣的好吃

  • 20 # Houdezaiwu好

    感覺70後的我已經老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約定的夢幻島180話完結,艾瑪的約定是被消除記憶,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