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遇見時間的朋友

    如果基金的規模太大,那麼基金經理的管理難度也會加大。外來資金變多,基金經理需要配置更多的股票,而優質的上市公司就那麼多,基金團隊的研究方向也有侷限性,不可能跟蹤太多股票。其次,規模大的基金難調倉,即使調倉,也會對持倉股票有較大沖擊。

  • 2 # 博學從今天開始

    您好,不管是什麼基金,規模大了,都是對基金經理的強大考驗,很多基金經理在管理規模較小的基金時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然後火了,大家就去追他,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某某網紅基金經理成立新基金時,市場趨之若鶩,一頓亂搶,導致很多人都買不到的尷尬局面,到最後,大多數的這類基金都沒取得大家期望的收益。

    所以,科技類基金規模也不是越大越好,只要在清盤線5000萬上方一定位置,比如10億左右,就差不多了,當然你還要去了解基金經理的水平,最直觀的就是他的學歷,從業時間,自己以往的業績。

    我也是相關行業的從業者,自己也入市10來年,同時,也見識過形形色色的客戶,您提到的問題也有不少客戶問過,希望這囉囉嗦嗦的一大堆對您在投資基金的道路上有點兒用^_^^_^^_^

  • 3 # 甲先生侃財經

    我們不妨以目前炙手可熱的科技類指數基金為例:

    評判一個優秀的ETF基金標準:規模,流動性,跟蹤誤差率,費率這四個重要指標。

    首先毋庸置疑對於科技類ETF來說:規模越大越好,說明流動指標也非常良好,投資者無論買賣都能比較及時的出手,而當你選擇跟蹤同樣指數但規模小ETF,流動性指標較差,投資者買賣都要延遲一段時間,甚至有一段無任何交易的時間,當你買入時就深有體會。

    在跟蹤同樣指數的ETF都達到一定規模,且流動性較好的情況下,就需要以跟蹤誤差率,費率這兩個指標進一步篩選。不難理解跟蹤誤差率小,費率越小,這個ETF就越好,越能完美複製標的指數走勢,且投資者付出的成本越小。如果這兩個指標都一樣,投資者就可以選擇規模大ETF。

    下面都是跟蹤國證晶片指數,跟蹤誤差率一樣,運作費一樣,就可以選擇規模大晶片ETF(159995)比較好。

    下面都是跟蹤中證新能源車指數,在跟蹤誤差率同樣情況下,就可以選擇新能車(515700)規模又大,運作費率又小,費用越小,投資者付出的成本越小,這些運作費直接加入每日ETF淨值計算,是投資ETF的隱性成本。

    規模越小,ETF越容易清盤,這是因為利潤收入無法支援基金公司維護基金成本,入不敷出,只能選擇清盤。2020年1月15日首支ETF清盤,成立於2011年的諾安新興ETF終止上市。值得一提的是,這不是諾安基金旗下第一隻清盤的ETF,去年9月,諾安中證500ETF釋出基金清算報告,成為市場上首隻清盤的中證500ETF。

    所以,對於科技類ETF來說,規模越大越好,而且最近馬太效應比較明顯,投資者買入ETF時儘量選擇規模大,費率低廉ETF,這樣能有效避免清盤的危險,而且投資買入賣出都比較方便,何樂不為呢?

    人生若只如初見,你的一點則有緣,關注小甲,真誠感謝:第一時間分享股票,ETF基金,可轉債熱門資訊,一起走進投資財富人生。

  • 4 # 小米資本

    大基金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較差,因為大基金通常只能在流通性好的大盤股進行配置,從歷史經驗看,超越大盤獲得超額收益的難度相對要較規模適中的基金大。但是,太小的基金也不行,規模太小後,某些個股可能就會出現過度配置的現象,業績波動性加大。更具風險的是,清盤陰雲卻籠罩在小基金的上空。5000萬元的資產淨值一直被視為是開放式基金的“生存底線”。

      自2006年11月8只百億基金出現以來,市場再掀認購狂潮,南方績優成長、華夏優勢增長和工銀瑞信穩健成長相繼以逐漸縮短的募集期和百億規模亮相。嘉實策略增長在一天之內塑造了424億元的神話,而鵬華動力增長則以110.22億元的首發規模,迎來了2007年基金市場的開門紅。截至2007年1月12日,市場上已有15只百億基金,其中4只為股票型基金,9只為積極配置型基金。

      “品牌效應”和“賺錢效應”,成就了眾多績優基金公司偏股型基金的成功發行;多數基金公司卓有成效的持續營銷,也使旗下基金的資產規模迅速膨脹。這也引起了投資者對大規模基金投資業績的質疑,大規模是否會制約業績成長?投資者當如何應對?

      大基金也有自身優勢

      如果以50億作為目前國內大規模與中小規模基金的分界線,則根據2006年度晨星基金業績統計,中小規模基金在業績亮麗的基金中佔據了主導地位,如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和上投摩根中國優勢長期保持著不足30億元的苗條身材,而上投摩根阿爾法雖憑藉優秀的業績在4季度規模翻倍,但仍處於50億之下。但是,“基金船小好掉頭”的傳統觀念正在受到挑戰。

      股市結構變化催生大基金業績

      在大規模股票型基金中,富國天益價值在領跑的基金中佔有一席之地,大成精選增值和南方高增長業績排名也處於同類中上等。大規模積極配置型基金中,重量級選手廣發穩健增長以121.74%的年度回報排名居前;易方達平穩增長也以82.19%的優良業績,為投資者遞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儘管新發百億基金的業績還有待長期檢驗,但從最近3個月的淨值增長率看,廣發策略優選和易方達價值精選業績回報均超過同類平均,業績表現不乏亮點。

      原因在於,中國股市結構性變化帶來的市值大躍進,為大基金提供了投資良機。一方面,股指期貨的推出,使市場現存的大盤藍籌股價值凸顯;以招商銀行、中國石化、上港集團和寶鋼股份為代表的大盤股籌碼稀缺,引發股價不斷上漲,帶動大盤基金淨值逐級攀升。另一方面,2006年下半年以來,隨著新股IPO和大型藍籌股的A+H同步上市,佔有比重較大的大盤藍籌股已經成為市場的主導,也是各路資金展開激烈爭奪的主戰場;特別是7、8月份開始建倉的大基金,較好地把握住了藍籌股的估值窪地,同時獲得了絕佳的新股申購套利。以上兩點,使得大基金有可能以較低的建倉成本和較小的流動性壓力制勝。從長期來看,A股市場的結構性變化以及市值的大幅躍進,將可以消化一些大基金。

      大基金有規模經濟效應

      對投資者而言,基金規模大會產生規模經濟效應,可為基金公司帶來豐厚的管理費收入,從而使基金公司可以提供優厚的薪酬待遇,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也可以為研究活動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援,保證基金業績得以長期穩定增長。同時,較大的規模可以降低基金的年度運作費用,使基金公司有條件下調向投資者收取的費用。

      基金投資注意事項

      (1)正確認識基金的風險,購買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基金品種

      因為現在發行的基金多事開放式的股票型基金,也是風險最高的基金品種,而債券型的基金或者是貨幣市場基金的風險是比較小的,而且任何一項投資都是具有風險的,所以投資者必須要判斷什麼樣的投資時候自己,自己有怎麼樣的風險承受能力。

      (2)選擇基金不能貪便宜

      在投資購買基金的時候選擇價格較低的基金是不正確的,因為在購買基金的時候,一定要看基金的收益率,而不是看價格的高低變化,因為基金收益率是最能夠表現出投資者在未來的投資收益的一個指標。

      (3)新基金不一定是最好的

      新發型的基金都是具有自己的特點的,但是從現實的角度進行分析,老基金比新基金更具有優勢,比如說老基金具有歷史業績可以衡量基金管理人的水平,而且新基金均要在半年之內完成建倉的任務,要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規模有限的股票市場中,必然會購買老基金已經建倉的股票,新基金在建倉的時候還需要交納印花稅和手續費等等,所以購買基金應該首選老基金。

      (4)分紅次數多的並不一定是最好的基金

      投資大師巴菲特管理的基金一般是不分紅的,他認為自己的投資能力要在其他的投資者之上,錢放到他的手裡增值的速度更快,所以投資者在進行基金選擇的時候,一定要看的是淨值的增長率而不是分紅的多少。

      (5)不要只盯著開放式的基金,也要關注封閉式的基金

      開放式可以按照淨值隨時贖回,但封閉式由於沒有贖回的壓力,使其資金利用效率高於開放式。而且封閉式基金現在是千載一遇的投資機會,請不要只盯住開放式的基金。

      (6)謹慎購買拆分基金

      有些基金經理為了迎合投資者購買便宜基金的需求

  • 5 # 風控你好嗎

    一般的主動型基金的規模都不宜太大,因為一旦規模過大,基金經理在進行投資時就會變得非常不方便,會出現所謂的基金風格漂移現象。比如一箇中小盤基金的規模超過100億元的時候,基金經理就很難挑選中小盤股票,因為那些小股票盤子太小,你一買它就容易漲,所以基金經理就被迫去買大盤股。那你這個中小盤基金不就是掛羊頭賣狗肉了嗎?更重要的一個掣肘在於國家的法規限制。根據《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第32條規定,一隻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市值不得超過基金資產淨值的10%;同一基金管理人旗下基金合計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份不能超過該公司股份的10%,這也是業內常說的“雙十規定”。“雙十規定”的存在極大地遏制了基金規模擴張的衝動,尤其是那些主動型中小盤概念的基金,更是對基金募資規模有明確的天花板。所以如果你想投資中小盤的基金,一般規模在20億元左右比較合適;想買投資大盤股的基金,規模在40億-80億元比較合適,規模超過100億元的基金最好就避而遠之了。而從歷史資料上看,基金投資業績往往也存在“遏制領先”法則。比如去年投資業績非常出色的一隻基金,就會成為今年基金市場上眾人追捧的明星基金,積極申購的投資者越來越多,導致該基金規模越來越大。而基金規模一大,基金風格就容易出現漂移甚至觸碰“雙十規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降低了基金今年的投資回報,最終很可能一年下來該基金的排名與去年大相徑庭。不過正所謂物極必反,基金規模不能太大,同樣也不能太小。

  • 6 # 懵頭轉向

    去年以來發行了很多科技類的基金,也有很多基金規模越來越大,比如5GETF的規模已經堪比上證50ETF的規模了,說明越來越多的人看好科技股的未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大量的科技類公司上市有利於國家未來的發展,也可以改變上市公司的結構,讓傳統行業股票的比重有所下降,也給投資者更多選擇的餘地。

  • 7 # 唯巍道來

    今年以來,特別是一季度,科技基金相當火爆,很多新發的都一日售罄,實際認購資金遠超上限。業績較好的老基金也受資金追捧,規模扶搖直上。挑選科技基金,和購買普通基金一樣,並不是規模越大越好,也不是越熱門越好。

    基金規模大和規模小都有利弊。

    如果基金規模較小,有利於基金經理調倉,操作相對靈活。但缺點同樣明顯,比如說它的一系列費用,像是資訊披露、審計、律師等相關費用要進行分攤的,那麼單位成本就會較高,基民購買支付的費用就高。再就是,贖回風險比較高,清算的機率較大。

    如果基金規模較大,基金經理調倉就比較困難,操作相對會落後於市場反應。再就是由於股票配置較多,基金經理精力有限,也並不能完全照顧到倉中的每一隻股票。因此,相對來講,超額收益要低一些。但規模較大,受關注度較高,對基金經理的要求也就越高,所以一般不會出現大幅波動。

    再就是,買基金不要跟風買。一般來說,人都有盲從心理,買基金喜歡跟著別人買。但實際上,買基金也需要一定的金融常識,基金也追漲殺跌是不可取的。比如,前一年收益率過百的基金,第二年收益一般都表現不好。就拿一季度一些科技基金來說,3-4月市場趨勢發生變化,跌幅明顯。大家可以去多翻幾年的排名看看就很明顯了。

    綜上所述,在購買基金時,應該儘量選擇規模比較適中的基金,同時需要考慮基金的歷史業績以及基金經理的經營能力,不要跟風購買已經大幅漲過的基金。最後叮囑一句: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8 # 迦南財訣

    既然問到科技類基金的規模,我這裡順帶談一下關於各類基金的規模。

    有人說規模大好,因為規模越大,單位份額分攤的成本就越低。有人說規模小好,因為規模小操作靈活。

    對基金的規模到底多大最為適宜,總體來說,要結合具體的基金型別,並且要考慮基金經理的操作風格。

    指數型,規模越大越好

    因為被動管理的指數基金一般很少主動操作,所以規模越大,基金申贖對淨值的影響就越小。對於場內交易的ETF來說,基金規模越大,流動性也越好。

    注意,增強型指數基金使用量化模型對指數進行增強操作,本質上是屬於主動管理型基金,按主動管理型基金來對待。

    主動型,規模適中最好

    一般來說,5億-50億對主動管理型基金來說都是比較合適的規模。

    規模過小的話分攤到基金費用分攤到單位份額的成本就提高,而且太小對日常的申贖操作都會對基金執行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如果規模太大,基金經理的管理難度也會加大。一是需要配置更多的股票;二是可能會影響操作的靈活性。

    債券型:規模對業績的影響不大

    債券型基金規模不是特影響,但最低別低過5000萬就好,太低了有清盤風險。

    貨幣基金:規模大一點好

    貨幣基金最重要的是流動性,基金規模越大越好。但如同餘額寶那樣的巨量,也要注意風險。

    由於科技類的基金,我沒看到有科技類的債券基金,也應該沒有科技的貨幣基金,市場上科技類的基金都是屬於主動型股票或混合型基金和被動型的指數基金,根據你想買的型別,結合基金經理的過往歷史,還有以上提到的幾個點,去綜合選擇就好了。

  • 9 # 惠德投資

    對於基金規模應依照基金類別來定,不同的基金管理方式不同他能承受的規模範圍也會不同。

    指數型基金

    由於指數型基金是緊盯指數的,本身沒有太複雜的策略。所以管理難度相對較低,贖回壓力就會小很多。所以此類基金一般可承受的基金規模理論上是無限大的,有的時候反而指數型基金越大,就會越穩定,且能趨近於市場走勢。

    但是對於窄基指數基金則因板塊輪動,可能會出現個別板塊過於冷門,造成規模急劇下降的情況。他的規模就不是理論最大化的。

    而對於一些分級的指數基金,存在一定槓桿性和其他操作策略,也不能過分追求大規模。

    寬基指數基金越大越好,窄基和分級最好不要超過100億。

    債券型基金

    通常債券型基金機構投資較多,規模上應大於股票型。但也有類別區分:

    國債型,由於風險較小,規模不太受限制。

    企債型,則受限於企業信用風險,規模不宜過大。

    混合型基金

    此類基金較為複雜,通常有一套複雜的策略支援。很大程度上依賴策略的應變能力,但是一般情況下很多基金在排名不足的時候沒有積累更多經驗,一旦在小規模下盈利增加,可能會被推薦。如果突然買入太多,造成規模突然增加,就容易引發收益率疲軟現象。就像廣發雙擎這類,在幾億規模的時候漲幅不錯,去年年底被推薦後規模一下子擴大十幾二十倍,近期的收益率就開始捉襟見肘了。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就是人多了,資金不好管理,要拿出更多的儲備金應對贖回,且人多操作雜,贖回人數也多,頻繁在市場上操作就降低了盈利能力。

    個人認為混合型基金不要小於2億,如果緩和上升,還可持有,如果突然增大資產,或超過50億時策略未發生很好的調整。那麼就要警惕他的盈利能力下降了。

    科技類基金

    這屬於一個行業,要先區分是科技類指數基金還是混合基金,兩種規模有不同的要求。

    對於此類基金屬於板塊,經常是一波操作後,就一堆贖回的。規模大了會影響收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1萬期貨最多賠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