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團團汽車

    就這個問題而言,從資料上來看其實中國產車的銷量並沒有大減,只是競爭非常激烈,中國產汽車新增品牌優勝劣汰。

    日系車在2020年特別是疫情過後逆勢增長,是跟日系車省油,耐用,保值分不開的。

    豐田本田日產三大日系品牌,車系佈局豐富。疫情過後家家都想購買一臺可以日常代步用的轎車,日系就成為了首選。

    不過中國產車並沒有像題主說的銷量大減,我覺得只是中國的汽車品牌還是在過渡期,優勝劣汰,像現在的吉利長城領克比亞迪等都在穩定的增長髮展,相信不遠的將來中國產汽車也是會成為世界汽車品牌中的佼佼者。

  • 2 # 聊哥說車

    是的,據官方資料分析,從,2019年開始,中國產車的市場佔有率就開始下滑,低於40%,現在已經下滑到37%左右,這個是市場現實表現。日系車是從2018年開始逐步開始侵蝕中國產車市場的,當然,之前日系車也賣得很好,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主要原因是2018年油價一度漲到7-8元錢,日系車作為省油車脫穎而出,一片江山大好,當然,鈴木,馬自達沒有與時俱進落伍了,豐田,本田的銷量大幅上漲,日產基本持平,Accord更是賣到1.5萬~2萬輛,屢進轎車銷量前十,實力可見不一般。如果近年買日系車的客戶口碑反應日系車省油,省心的話,完了,後面幾年日系車會賣得更加火爆,你們還要清楚的看到,這只是國內市場,日系車還有一個龐大的全球市場,所以日系車銷量1000萬輛,500萬輛都是正常的。中國產車近年是取得一些成績,最好的吉利才150萬輛,就狂言超越合資車,特別是日系車,只能說是坐井觀天,不知天高地厚,我們要支援中國產車,前提是自己要正視差距,天天吹牛逼秒殺日系車只能說明你的眼光決定了你的市場。

  • 3 # joshen1

    近年來日系銷量有所增長的原因是韓系暴跌,日韓系本來就屬於同系車,主打家庭普通用車,技術路線也很接近,盯著的目標客戶也屬於一類,就是中低端使用者,韓系因為華人的勢利眼習氣被嚴重打壓和拋棄,銷量暴跌甚至超過70~80%,當然日系銷量就會上漲,不信你看看韓系止跌的今天,日系上漲也同樣顯得乏力,道理就是這個道理。

  • 4 # 閒餘時光

    不光日系是增長,其實,整體合資品牌的銷量比中佔據的市場份額也在上升。

    這幾年中國產品牌種車型一直在做向上走的戰略,平均車型單價值一直在上升,現在中國產SUV的平均售價已經達到了10萬左右,甚至更多一些,比如,長安CS75PLUS,榮威RX5等,而轎車的單價已經也提到了10萬左右的價格區間,在這個區間裡質量也做到了不錯。

    但是,這幾年中國產品牌在中級車領域進展確實不大,要知道,汽車行業有一句話,得中級車者得天下,因為中級車承擔著自己車系裡承上啟下的作用,尤其是對於下方的緊湊級車型來說,可以技術下放,比如,Teana對於Sylphy,而且品牌力也不錯。

    合資品牌在中級車領域的優勢是非常大的,轎車中的Magotan、CAMRY、Teana,SUV中的Tiguan、ENVISION、HIGHLANDER等,都是壟斷性的存在。

    中國產品牌近幾年銷量增長不大,很大一個原因是合資品牌價格下探,比如中級車新款Magotan最低價直接降到了16萬多,別克Regal低配裸車價優惠到了13萬多,而且產品質量都不錯,這樣直接抹殺了中國產中級車的銷量。

    而合資緊湊級車型,比如Lavida,價格直接降到了10萬以下,Excelle更低,Sylphy也挺便宜,這個又對中國產緊湊級車型銷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所以,在今天,中國產轎車品牌的主力EMGRAND EC7、逸動,其價格都在8萬左右,低於同級合資競爭產品的價格。

    而SUV領域目前合資品牌價格還是集中保持在15萬左右以及以上,對15萬以下中國產SUV影響不算是太大,這也給了中國產品牌更多的機會。

    除了價格下探,更重要的是品牌力,豐田、本田、大眾、別克等品牌力都要比中國產品牌大,導致消費者可以放棄高配置等來考慮同級合資品牌。

    所以,影響中國產品牌銷量的無形因素很大原因是品牌力,制約了向上走的戰略,另一方面,在中級車領域技術上還有很大進步空間。中國產品牌在10萬左右區間的價格做的已經非常好了,不比合資差,也希望中國產品牌越來越好。

  • 5 # Justin2068821

    其實可以從兩個角度看

    1.國內市場乘用車火了這麼多年日系一直是中等銷量,但是從19年開始爆發,說明對品牌,質量,價格的認可。

    2.全球市場日系車的口碑,銷量都不錯.說明中國的消費者越來越理性,與世界接軌。

    日系的特點顯著,就是適合家庭和充當工具車。

    低端日系已經被中國產打敗了,理性分析真是這樣嗎?其實是日系在低端無利可圖,無奈放棄。中端轎車,日系後勁十足。高階轎車還是德系掌控。超豪華日系基本為零。

  • 6 # ma東旭

    日系車銷量增長最主要還是價格下降了,Qashqai剛上市的時候差不多20萬現在13萬起步,Teana現在也降價了,日系銷量增長得感謝中國產車

  • 7 # 適者自強

    中國汽車銷量從2018年開始,全年總銷量連續兩年下滑;2020年由於疫情影響,年度總銷量肯定是會下滑的更加厲害。中國車市已經進入“後銷量時代”

    2019年,中國汽車總銷量下滑9.2%,而日系汽車的銷量卻逆勢上張,取得了增加6%好成績,市場份額增加到22%。中國產車銷量繼續下滑,市場份額佔比從18年的42%下降到37%左右。

    按照2020年前5個月的銷量趨勢,這個日升國降的趨勢會更加明顯。

    為什麼會是這個趨勢呢,這裡我們就要談到“後銷量時代”的特點了。

    1、競爭更加激烈,小魚只能餓死

    風起時,豬都能上天;風停時,………

    從2019年的銷量表中,乘用車銷量前15的企業銷量佔比達75.1%,而18年為59%。頭部聚焦效應越來越明顯。

    19年前15名銷量表中,中國產汽車品牌有6家;其市場份額佔比從17.4%上漲到21.6%。其他中國產品牌的份額從17年的24.6%降到16.4%,降比之大令人觸目心驚。

    據悉眾泰、力帆等車企已經開始走破產程式。其他的小車企也在苦苦掙扎。

    2、對合資車企的要求更高

    不只是中國產車在優勝劣汰,合資車企也是如此。從2019年的銷量表中,可以看出以上汽通用為代表的美系車和以北京現代為代表韓系車,他們的銷量降比極大。

    韓系車是其定位被中國產車擠佔,已經多年銷量下滑了,沒有翻身的機會;

    而美系車似乎是沒找準在中國的定位,在中國市場一直都是德系和日系車的陪襯。

    而今年大大有名的雷諾退股事件,也預示著法系車在中國市場的末路。

    3、“後銷量時代”歸根結底是消費升級

    從2019年的銷量前15表中,中國產汽車草根代表的上汽通用五菱,銷量下降18.7%。這預示著中國汽車新一輪消費升級的到來。

    還有其他種種趨勢說明這一問題;如“紅旗”這類中高檔汽車品牌在中國汽車市場站穩腳跟,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最早10年左右進軍中高階汽車細分市場的奇瑞就在這方面跌了大跟斗;如蔚來等新造車勢力推出的產品,都瞄準中高階細分市場,而且銷量還不錯。

    日系車的大賣,就得益於這一波的消費升級。

    2020年是汽車行業的一次災難,但也是留給中國產汽車品牌喘息的一年。這次疫情打斷了消費升級的程序,中國產汽車份額佔比可能會有一次畸形的提高,但不可能持久。

    若不進一步的提升產品質量及售後服務,不止是小的中國產品牌汽車,即使是6大中國產汽車品牌也將在這波消費升級面前被甩開。

  • 8 # 煙雨樓795

    證明華人購車越來越理性了,車本來就是交通工具,日系車賣的好因為故障率低,維修保養方便,省心省油是百姓購買的基本要求

  • 9 # 風輕雲淡9168306

    天天在吹日系車,事實是所有的日系車加起來只能抵一個大眾!中國產車裡的一些強勢品牌銷量並沒有下滑,比如長城、長安、吉利等,只是一些垃圾品牌被洗掉了!豪華車仍然是德系車的天下,日系車也就只能在家用車這個級別混一混!

  • 10 # 雲水禪心CN

    存在即合理。百姓掏自己腰包買東西,肯定是選經濟實惠、耐用皮實的產品。家用汽車,首先要安全實用,其次是省錢耐操,安全實用之外都是非必要的。日系車生產商很好地把我了消費者的心理,產品定位滿足了大多數消費者的使用要求,價格定位符合消費者預期。日系車暢銷很正常,因為這是市場的選擇,符合經濟規律,與水軍無關。

  • 11 # 手機使用者60347348831

    豐田剎車門事件;CAMRY剎不住;豐田碰撞測試造假;豐田卡油門事件;豐田氣囊隱患;豐田斷軸;豐田CVT嘯叫口哨異響;豐田cvt高速失速;豐田cvt低速頓挫;LEVINCOROLLA方向機漏油異響;COROLLALEVIN減震漏油;LEVINCOROLLA漏機油;雷克薩斯CVT隱形召回;LEVINCOROLLACVT問題 集中爆發;雷車嚴重燒機油;雷車 頻繁召回;LX570跳檔;豐田北美生鏽門;神戶制鋼造假雷克薩斯……

  • 12 # 紅劍魚

    最近幾年中國產車銷量大減,日系車銷量大漲?

    哪有這回事?

    比如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吉利每月的月銷量差不多都能超越日產。是的!我說的就是東風日產的那個日產,你並沒有看錯,別看日產現在表面上風光,但危機不小!因為現在日產賣的好的,只有一款車!那就是經典Sylphy!連全新Sylphy也不行。就像,Sylphy的月銷量雖然經常能達到3萬輛以上,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經典Sylphy的銷量撐起來的。

    你們在街上,有沒有發現吉利的領克系列車型,鋪街率比全新Sylphy還高?對的,就是這樣,全新Sylphy雖然見不到幾輛,但街上的領克系列車型卻越來越多,這已經說明了一些問題。

    而suv領域,這是中國產車的主要根據地,沒辦法,現在就是這樣,比如,你就是想買長城出品的轎車,也買不到啊!它家現在只造suv!

    閒話少說,我們上圖說話。由於最新5月份的銷量榜還沒出來,我們就參考4月份的:

    如上圖,中國產suv的表現還是一如既往的優秀!日系suv也並沒有成為銷量第一嘛,銷量第一還是哈佛h6!長安的cs75、吉利博越和比亞迪宋之類的銷量也很不錯嘛!日系suv的表現只是比較穩健而已。

    所以,哪來的日系車銷量大漲?是不是以前本田crv一月只賣2千輛,現在能賣2萬輛了?還是豐田rav以前月銷幾百輛,現在能賣一萬六了?否則,什麼是大漲?嗯,我剛才的拿crv和rav4做的數量比喻,哪才叫大漲!若是本來月銷一萬四,現在月銷一萬六,又談何大漲呢?

    注,最新訊息:

    今日(6月8號),乘聯會發布了2020年5月全國乘用車綜合銷量:第一,一汽大眾,市場份額11.3%。第二,上汽大眾,市場份額8.2%。第三,上汽通用,市場份額7.5%。第四,吉利汽車,市場份額6.6%。其餘五到十名分別為東風日產、一汽豐田、長安汽車、廣汽本田、廣汽豐田、東風本田。

  • 13 # 往仁

    日系車的優勢就是質量油耗,現在安全性也跟上來了,當然了,也不是所有日系車都好。潮水一退就知道誰在裸泳了,那些騙補的忽悠老百姓的自然被拋棄,真正做好車的銷量是會一直漲的,這是不分中國產合資的。

    沒記錯的話b站有個影片,曾經的中國產銷量第一依次是夏利,奇瑞,比亞迪,長安,長城,吉利(有可能記錯順序了),但是合資霸榜的常年都是大眾豐田之流,為啥,這可能是中國產車一個世紀難題,怎麼活下去並實現超越,目前看只有新能源了,用心造車造好車才能彎道超車,像保險行業那樣依靠國家野蠻生長雖然趕走了洋人卻留下了讓華人談保色變的後遺症,這樣真的算可持續嗎?這是霸王之道嗎?

    希望有一天,中國產車能做到像CAMRY那樣不優惠也能霸榜前三並實現高利潤,我想那時候的中國產車才能飛的更遠。

    最後我們要感謝中國產車帶給合資的衝擊,正是有了你們不懈努力才讓合資車有了進步的動力,不然日系車可能永遠都只算個交通工具

  • 14 # 汽車三國

    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逐漸飽和,近些年新車銷量相比前些年已經開始逐年下降,整個汽車銷售行業也進入了自身的“冬季”,然而在這個當中卻有一些品牌是例外的,他們在這個車市的寒冬中卻能夠做到逆勢增長,他們就是包括本田豐田等在內的日系品牌。那麼為什麼在其他品牌銷量都下滑的時候日系車的銷量卻能夠增長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日系車的優勢是什麼

    日系車在國內市場上可謂是“常青樹”,儘管長期以來遭受著諸如“皮薄餡大”,動力不足以及技術陳舊等非議,日系車的實際市場卻一直都保持著堅挺,甚至是一些特殊時期和事件也不能阻擋日系車的熱銷,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於日系車的特性——可靠耐用,便宜省油。

    對於國內的多數消費者來說,買車的最終目的都是日常家用,而日常家用最大的要求就是車輛的可靠性要高,畢竟多數人買的都是一輛通勤車和“買菜車”,大家並沒有多餘的時間花在車上,如果買的車總是出問題,經常需要去維修的話,那它顯然不是一輛合格的家用車。而日系車的優勢恰恰就在這兒,儘管很多人認為日系車採用的技術相對德系車更為老舊,但就是這些“老舊”的技術保證了日系車的可靠性。在“不漏油液的寶馬不是真寶馬”大為流行的時候,我們卻很少聽到日系車有什麼“家族性”的問題,而對於日常家用來說,“可靠”很明顯比先進的技術等更有意義。

    此外,在油耗方面日系車的表現也要比同級別車型更好,從技術上來說,這是各方面的綜合作用的結果,例如日系廠商在開發的時候更注重發動機的熱效率,日系車的輪胎寬度也要比其他車系更窄,而且 相比對渦輪增壓發動機更感興趣的德系和美系車企,日系車企很明顯對於混動技術更感興趣,混動技術的採用也讓日系車在油耗方面更有優勢,此外,日系車多數也都只需要加註92號汽油,這一點也讓日系車的後期使用成本相比其他車型更低。

    日系車真的是“逆勢增長”嗎

    對於車企來說,也許2018年以後就是“最壞”的年代了,但是這一點實際上同樣適用於消費者,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現在的主旋律已經從“消費升級”悄然之間變成了“消費降級”。在經濟整體不景氣的時候,消費者總是更傾向於用更少的成本去辦成同樣的事情,而在這個時候同樣是把大家帶到目的地日系車消耗的綜合成本總是比競品車型更低,那麼日系車自然會更受消費者歡迎了。

    此外,相比德系競爭對手,日系車的價效比通常也更高,這些年的日系車在配置方面從不吝嗇,例如日系車是在眾多車型當中率先普及LED大燈的,而現在日系車又成了普及主動安全系統的“急先鋒”,如今的豐田新車幾乎全系標配TSS2.0豐田智行安全系統,在其他方面的配置日系車通常也會比競爭對手更豐富一些。

    除去日系車自身的優勢之外,日系車真的是“逆勢增長”嗎?恐怕未必,畢竟根據剛剛釋出的資料顯示,和日系車同樣保持增長的大眾這樣的品牌,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大眾在國內市場上的銷量接近404萬輛,相比2019年也有2%以上的增長,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更是從前一年的18.4%上升到19.8%,這一點更是說明了儘管國內市場整體慘淡,但是那些表現強勢的品牌依舊能夠有不錯的表現。

    相反,那些在國內汽車市場大發展的時候也跟著銷量有所上升的“弱勢品牌”在這個時候紛紛被打出原因,甚至一些法系車企已經退出中國市場,而一些自主車企也已經在破產清算的邊緣。因此只有潮水退去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到底是誰在裸泳。

    以上

  • 15 # Taxi速遞

    40%的份額一般看作自主品牌的“預警線”,從2017年開始,自主品牌的份額就開始下滑,今年1-4月的份額下滑到了38.1%,不過這主要是因為近幾年合資車型開始大幅優惠,“以價換量”換來的,比如別克Excelle低配8萬多久能落地了,這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因此自主品牌份額下降在情理之中(相反領克、WEY、蔚來等品牌開始衝擊高階,蠶食合資品牌甚至豪華品牌的份額)。

    再賴說說日系車的份額為什麼開始穩定上升:

    一、日系品牌沒有“黑天鵝”事件,2012年“釣魚島”和前幾年的“薩德導彈”事件對日系品牌和韓系品牌帶來了一波致命的打擊,近幾年中日關係總體發展比較平穩,日系品牌也紛紛開始加碼中國市場

    三、部分日系車也開始降價,尤其是日產的Sylphy、X-Trail、Teana等,兩田價格雖然比較堅挺,但也開始有一些優惠,比如CRV、CIVIC都有幾千到1萬左右的現金優惠

  • 16 # 一樣嗎123

    好好了解下再說吧,這二年中國產小品牌慢慢被洗出市場,大品牌銷量沒什麼影響,有的還有上升趨勢,合資車早晚也會慢慢退去

  • 17 # 餘聿立

    記得董明珠說過,經濟情況越差,日系車賣得越好,細品不無道理。買得起豪車的人畢竟不多,絕大多數人買車不是為了裝B,而是剛性需求,上班下班路遠或是靠車營生,那就得算經濟賬了,而日系一直有省油、耐開、毛病少的口碑,迎合了大多數精打細算過日子的人需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有抑鬱症傾向,是否分手?